《孙子兵法》对现代心理战的启示

合集下载

第八组:《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

第八组:《孙子兵法》中的管理心理思想

3.危机激励 利用身处“困境”的求生本能来激发下属的积极奋进的观点 , 最早见于 《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帅与之深人诸侯之地 ,而发 其机,焚舟破釜……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意思是,将领导 深人敌国,要像发弩机射出箭一样 ,使他们勇敢直前 ,烧掉船只,砸烂饭锅…… 断其退路,表示不进则死。以及“投之死地而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大众陷 于害,然后能为胜败”,这说明孙武重视将军队置身于一个特殊危险环境之中, 造成不胜则亡之势 ,以求生存的本能为激励以获取胜利的根本思想 ` 心理学研 究表明:有刺激必有反应。当组织处于危险时,给成员提供高恐怖的信息,此时 性命枚关,必然引起强烈的情感振动,激起求生的本能,即使胆小怕事者在此境 遇下,也同样会使出全身解数 ,力争生存, 因此就能收到“投之无所往, 死且不 北”的效果。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企业处处是“逆境”,只要职工爱企业,视 企业为家,那么,即使“逆境”也会激起全体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 ,奋发求生的 意志和信心,它必将爆发出不可估量的潜力 ,这正是古人所说“救亡图存”的 精神境界。
(四)领导心理思想
1.领导的智力
孙武的计谋均来自预测、预算,进行定量、因素相关分析,这必然对决策领导的才智和专业 知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孙子》十三篇,每篇都是通过计算而提出的谋划 .这正是这部巨 著超越时代、国界为世人所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孙武十三篇均有数量、计算,可见,对领导者的才智和知识水平要求极高。现代任何一项经 营管理活动都启动于预算,至关重要的是财会管理,所以领导者更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孙武对 将帅业务能力也倍加重视 ,并且强调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他认为:“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 政者,则军士惑也;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惑矣”,故业务能力是领导者最基本的 能力要求。现代管理心理学表明:领导者权威的树立主要依赖领导的自然影响力 ,而自然影响 力中,专业知识是树立权威,赢得下属信服和拥戴的主要因素 ,它的影响远远胜于权力的影响 , 因为权力只能使下级畏惧,而专业知识则使下级敬仰。 2.领导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就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表现为稳定性、倾向性、独特性和整体性, 所以《孙子》日:“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就是指领导者应具备沉着冷静、稳健的性格和 公正严明的、雷厉风行的个性特征。

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第一篇: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摘要:《孙子兵法》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冷兵器战争中的指导地位毋庸置疑,被历代军事大家视为瑰宝。

同样,在信息化战争中,《孙子兵法》也意义巨大。

情报战与其中的“不知敌情者,不仁之至也”殊途同归;心理战与其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异曲同工;作战时间短与其中的“兵贵胜,不贵久”如出一辙。

此外,《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战略思想与现代信息化战争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战争思想、孙子兵法、信息化战争Abstract: During the two thousand years cold war, it`s certain that Master Sun's Art of Wa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be treasured by lots of militarists.In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information war, i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Intelligence war,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short time of war convey the same mean as Master Sun's Art of War.In addition, lots of Strategic thinking in it can be applied in modern information war.Key words: Strategic thinking, Master Sun's Art of War, Information war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战争已从冷兵器战争进入机械化战争,现在又在迈向信息化战争。

2500年前著名的《孙子兵法》,在如今高科技化的战争中是否还具有其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军事思想的层面上,论述《孙子兵法》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体现与生命力。

谈谈《孙子兵法》先胜思想的内容及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启示

谈谈《孙子兵法》先胜思想的内容及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启示

谈谈《孙子兵法》先胜思想的内容及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启示1、先胜而后战《孙子兵法》开篇即讲开战前必先权衡敌我双方实力,有胜算再战,不拿国家民族的命运,去赌小概率事件,讲的是基本面《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

孙子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胜可知,而不可为”。

又说“善战者先胜而后战”,要胜中求战,不要战中求胜。

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

如果敌人不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且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

“可胜在敌”,就在于他什么时候失误。

敌人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所以胜负可以预知,可以判断,但不能强求。

2、要能等待,能忍耐。

现在人们常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胜机一现,抓住机会就打。

不能反过来,冲上去就打,在打的过程中找胜机,那就危险了。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战略。

但人们往往认为等待是不作为,是不可接受的。

要有这个认识:没胜算的时候一辈子“不作为”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作为”的结果可能是死。

3、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以正合,以奇胜”,是《孙子兵法》里被误读最多的一句话。

最大的误读,就是以奇胜的“奇”,不念qí,念jī,是个数学词汇,奇数、偶数的奇,古人又称为“余奇”,多余的部分。

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

简单地说,就是预备队。

4、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人们念着这句话,就老想去知彼,以为知己不是问题。

5、孙子兵法不仅仅是教你打赢,还教你认输。

人们都喜欢听“永不服输”,不爱听坏消息,不愿意听到对自己不利的真相。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

孙子兵法十大人生启示摘要:一、孙子兵法的背景及重要性二、孙子兵法的人生启示概述三、人生启示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四、人生启示2:善于谋划,战略取胜五、人生启示3:抓住机遇,迅速决策六、人生启示4:灵活应变,适应环境七、人生启示5:善于用人,发挥团队力量八、人生启示6:诚信为本,赢得信任九、人生启示7:善于沟通,协调各方十、人生启示8:注重修养,内心强大十一、人生启示9:勇于承担责任十二、人生启示10:保持谨慎,稳中求胜正文:《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被誉为“兵家圣典”。

该书以战争为背景,阐述了战争的规律和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孙子兵法》的智慧并不仅限于军事领域,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和处世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本文将概括《孙子兵法》的十大人生启示,以供读者借鉴。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启示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首先要了解自己和对手的特点和优劣势,才能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取得成功。

2.善于谋划,战略取胜启示我们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从而确保方向的正确性,提高成功的概率。

3.抓住机遇,迅速决策启示我们要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机遇,当机立断,及时作出决策,以免错失良机。

4.灵活应变,适应环境启示我们要学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策略和心态,以求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5.善于用人,发挥团队力量启示我们要学会调动和发挥他人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任务。

6.诚信为本,赢得信任启示我们要以诚信为原则,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从而为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7.善于沟通,协调各方启示我们要重视沟通和协调,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团队协作的顺畅。

8.注重修养,内心强大启示我们要重视个人修养,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才能在逆境中坚持,最终取得成功。

9.勇于承担责任启示我们要有责任心,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积极面对挑战。

10.保持谨慎,稳中求胜启示我们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求稳求实,避免盲目冒进,确保在稳定中取得成功。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最新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精品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与当代启示《孙子兵法》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546年,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华夏与周边民族冲突与融合不断发生。

公元前546年---公元前476年,“尊王攘夷”的旗帜已经黯淡,中原大国争霸战争进入尾声,出现陪臣执国命。

所以说,《孙子兵法》的产生与当时的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定阶级社会发展的产物。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中华民族演进到一定阶段在理论方面的结晶。

春秋时期是人才辈出、学术兴盛的一个重要阶段。

管子、孔子、老子等都是春秋时代着名的思想家。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他们之间既共同学习与探讨、又相互攻击与批判。

孔子提出要“克己复礼”、“得治”和“仁政”来保持国家的稳定。

所以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

《孙子兵法》的产生,是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育的结果。

“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

”根据史书记载,在春秋时期,共有200多个国家,春秋时期前后长达240多年,这个时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断,据不完全统计,在这240多年中,就有483次大的军事行动,平均每年两次以上。

任何一种重要的军事理论,都是来自最现实的战争实践之中。

因此,《孙子兵法》这种非凡的历史巨着的产生,与当时的那种极其频繁的兼并战争实践是分不开的。

一、《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一)重战、备战、慎战的战争观战争决定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政治、民心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孙子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段话既是《计》篇的纲领,也是《孙子兵法》全书的纲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孙子同样把战争看成国家大事,把战争看成是是国家行为,是政治行为,不是个人行为,不是国君、更不是将领的个人行为。

“兵着,国之大事”决不能把战争看成个人行为,战争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决不可不慎重,“不可不察”.对于战争的发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敌我双方状况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准确无误的判断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的基本条件,总之,孙子提倡把国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倡重战、备战、慎战,要求明君、良将时时刻刻将“国家安危”、兵民生死系于心上,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孙子兵法悟出的道理

孙子兵法悟出的道理

孙子兵法悟出的道理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典籍之一,被誉为军事智慧的巅峰之作。

这本书中所蕴含的道理不仅适用于战争,也能够启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首先,孙子兵法教导我们要善于战略思考和行动。

无论是在战争还是生活中,对于即将发生的事件进行准确的预判,制定合理的计划,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而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优势。

其次,孙子兵法告诉我们重要的是集中优势兵力,以克敌制胜。

在战争中,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兵力的集中是取胜的关键。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思想:专注于核心任务,集中精力和资源,以更高效的方式完成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果。

此外,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敌人的了解,以及对自己的真实认知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需要理解对方的动机和需求,才能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只有了解自己和他人,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最后,孙子兵法强调了谋略和智慧的重要性。

战争中,智者能通过熟悉敌情和趋势,灵活运用战术手段,取得胜利。

而在生活中,善于思考、具备智慧的人往往更加成功。

通过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商和决策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总之,孙子兵法悟出的道理既适用于战争领域,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学习孙子兵法的精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制定有效的计划和战略,以智慧和谋略来面对种种挑战,取得成功。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启示的读后感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启示的读后感

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启示的读后感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经过漫长的岁月,依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这本兵法书以其独到的战争智慧,为现代军事理论研究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我阅读完《孙子兵法》之后,我深感到这本书中所揭示的智慧对于现代军事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孙子兵法强调战略的重要性。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战略都是军事行动的指导。

孙子兵法提出了许多精妙的战略原则,如兵不厌权、水行地施等。

这些原则仍然适用于现代战争。

现代军事强调全局观和综合素质,而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正是指导军事行动的关键。

其次,孙子兵法强调情报的重要性。

在现代战争中,情报对于决策和战术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名言强调了情报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

现代军事也同样重视情报工作,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敌情和地理情报,以便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孙子兵法还强调了军队训练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孙子提出了“虚实相生”、“神鬼不测”等许多理论,这些理论都强调了军队的训练和素质的重要性。

现代军事同样重视军事训练,要求官兵具备过硬的技术能力和战斗素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战争形式和各种挑战。

此外,孙子兵法还强调了领导与指挥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中提到,“将能而君不御”,这是在强调领导者应该赋予下属相应的权力和责任,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与现代军事也是一脉相承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正确的指挥决策能力,能够合理调度和指挥部队,使其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总而言之,孙子兵法对现代军事的启示是非常深远的。

无论在战略、情报、训练还是领导与指挥等方面,孙子兵法中所阐述的原理和智慧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当今,军事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而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智慧却能帮助我们在现代军事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学习并运用孙子兵法中的精华,以应对现代军事的挑战。

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1、孙子兵法中重战慎战思想,此思想是从战争对国家消耗极大的角度来说明慎战的重要性,在以高技术战争为主的现代战场上,昂贵的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战争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孙子兵法中重战慎战思想在现代仍十分重要;
2、孙子兵法中不战而胜思想,在慎战思想的前提下,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追求便是战略运筹的最佳选择,“伐谋、伐交”是这种战略思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谋略、外交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对于现代战争来说,谋略、外交斗争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尤为突出,军事行动带有鲜明的政治、外交色彩,因此在军事行动的选择方面,不仅要确保军事斗争的胜利,更要适应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利用“伐谋、伐交”思想创造良好战略环境;
3、孙子兵法中备患先胜思想,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广泛应用,战场的时空空前扩大,这种“备患”更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进而根据“先胜”的战略思想,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创造各方面取得战略胜利的条件,使别的国家都争着和自己结交,才可在经济上有利、政治上有靠、军事上有助,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取得“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对现代心理战的启示摘要:《孙子兵法》作为“兵学圣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历史的今天,心理战日益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战争形态,研究和分析《孙子兵法》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从而为我军的心理战研究开辟新的局面。

关键词:《孙子兵法》;心理战《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经典,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军事理论家所推崇。

它作为一本军事哲学,为人们揭示了战争的规律,对人类的战争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心理战”日益成为现在战争重要作战样式的现代战争条件下,重新研究《孙子兵法》,使我们惊喜地发现,《孙子兵法》对现代心理战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不战而屈人之兵”——明确心理战的重要《孙子兵法》的《始计篇》中写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孙武认为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场战争的胜败可能就会导致国破家亡。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孙武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先进的战争理念。

在《谋攻篇》中讲到:“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是怎样的一种战争理念呢?历史表明,要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必须以谋略、武力威慑与政策攻心相结合。

如大军压境,示敌以威,使之望而生畏,不战自屈;采用政策攻心,瓦解敌军,使敌人军心混乱,不战自崩;充分利用和扩大敌人的内部矛盾,使之相互倾轧,分崩离析,不战自溃。

从这些手段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具体的哪种手段,都是以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畏惧和震撼而实现最终目的的,可以说《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是现代“心理战”的雏形。

随着武器的智能化和指挥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信息化战争中人的智力和心理素质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以控制、打击对方心理,摧毁对方意志,同时防护己方心理优势来夺取胜利的现代心理战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最近的几次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中,这种新的作战样式的作用体现的越发明显,也体现出各国军队对心理战的重视程度。

美英联军专门成立了“心理战中心”,由专业的心理战专家组成,负责对伊拉克军队和民众实施心理战;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散发的心理战传单上亲自签名,这一做法是史无前例的,虽说只有一个签名,但也充分反映了对心理战的重视和参与。

二、“人情之理,不可不察”——把握心理战的规律“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这里的“人情”是指人的心理,“理”就是指规律,“人情之理”就是人的心理规律。

孙子在《九地篇》中突出强调了人的心理活动在军事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战争的主体是人,而人的心理将对人作用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

《孙子兵法》“人情之理,不可不察”的思想,对于我们把握心理战的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必须把握心理战的普遍规律。

在这个问题上,孙武主要是从地理和时间的角度来分析的。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地篇》)指出士卒的心理随着地形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当人处在不同环境中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孙武还从时间的角度分析指出。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军争篇》)意思是初战时气锐,继战时气衰,战至后期,士气就消亡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子已经发现,人的心理活动还受到时间的影响。

今天,在我们实施心理战的过程中,也必须有效地掌握心理战的普遍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必须掌握心理战的特殊规律。

由于心理战的对象不同,任务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背景不同,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在这里就是心理战的特殊规律在发挥作用。

在未来战争中,我们实施心理战,不但要掌握心理战的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掌握特殊规律。

针对特殊的对象,特殊的任务,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背景,寻找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理战的有效性。

再次,要寻找心理战的突破口。

《九变篇》中写到“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武把“五危”作为导致“覆军杀将”的罪魁祸首。

孙武的这意思,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人都是有心理弱点的,所以我们在实施心理战时,只要这些弱点着手,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加强心理战的谋划“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孙子兵法》中著名的军事格言。

孙武在《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意思是:“知道敌人的情况,又知道自己的情况,就能百战百胜;不知道敌人的情况,而仅仅知道自己的情况,胜负的概率就各占一半;如果既不知道敌人的情况又不知道自己的情况那就是每战必败。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加强谋划,“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加强心理战的谋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心理战中必须“知彼”。

孙武把“知彼”放在首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充分体现了他对掌握敌情的重视。

在未来的心理战战场,如何更准确、更有效、更快速地掌握敌人心理战的企图、方式、重点,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我们正确地开展“心理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做到“知己”。

我们要对我方人员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情况做到了如指掌,一方面可以主动地对敌人实施心理进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进行心理防御。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指出:“无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与它以外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充分地说明了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性。

第三,在做到“知彼知己”的基础上,必须加强谋划。

《始计篇》中写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在实施心理战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有效的谋划是十分重要的。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心理战中心在战前对心理战的目的、阶段划分、指挥方式、力量使用、方式方法、保障力量、技术支持进行了科学而详细的谋划。

正是由于在战前有如此的谋划,才使美英联军的心理战取得了如此大的效果。

我军在未来战场实施心理战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我军“善谋”的特点,做到重谋、多谋、善断。

四、“智者之虑,杂于利害”——全面的心理战攻防《孙子兵法》之所以与《战争论》称之为“东西方兵学双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孙子兵法》并不是简单地就现象而研究军事,而是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战争。

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完整的军事哲学,而在这当中最光彩夺目的是他的军事辩证法。

孙武在《九变篇》中写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双方的辨证统一,只有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认识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孙武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全面地进行心理战的攻防的启示是很大的。

首先,要重视心理战的防御。

之所以这样认识是由以下两点原因决定的。

孙武在《行篇》中讲:“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他认为在战争中必须首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首先做到这点才能谈得上战胜敌人。

孙武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心理战来说依然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另一方面,从未来军事斗争的实际来看,加强心理战的防御将成为我军心理战的重点。

未来战争中,我军的主要对手是西方的军事强国,从刚刚结束不久的几次局部战争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在心理战上都形成了先进的心理战理论,运用了先进的心理战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些现实上的差距都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弥补的。

这就在现实上决定了,我军在心理战上,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心理防御上。

其次,注重心理战的进攻。

我们强调心理战的防御,并不是忽视进攻。

在心理战日益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作战样式,我们必须在理论上积极地探索心理战的进攻理论研究,形成具有我军特点,适合我军情况的心理战进攻理论;在手段上,积极研究心理战进攻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指挥体制上,要实现联合、高效、机动、小型;在器材上,要不断研制和开发新型的心理战装备;在时机上,准确把握敌人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战果。

五、“奇正相生,至于无穷”——灵活的心理战手段《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绝如江河。

”意思是大凡作战,一般是以正兵挡敌,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战法层出不穷,像天地一样无边无际,像江河一样奔流不息。

奇正是我国古代一对十分重要的军事矛盾范畴,孙武首论奇正,从本质上揭示了这对矛盾的基本规律。

孙武的“奇正”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丰富和发展心理战的手段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奇正结合”。

孙子强调,善用者既要精通常法,又要精通变法,把常法和变法即一般方法和特殊的方法结合起来。

奇正相生,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因强调奇就忽视用“正”,也不能因强调用正而忽视“奇”,二者要有机的结合,把握得恰倒好处,这就是孙子所说的:“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二是“奇正相生”。

就是在奇正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奇正的进一步转化,即奇可以转化为正,正可以转化为正。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卷中》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

“以奇为正者,敌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击之。

”这种对奇正相生的深刻理解道出了孙子奇正相生的本意。

三是“出奇制胜”。

孙子在奇正结合,奇正相生的基础上最终强调要出奇制胜。

他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听起来讲的是“奇正结合,奇正并用。

”而核心是要出奇制胜。

孙武在《形篇》中指出:“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

闻雷霆不为聪耳。

”通常说来,运用常规的心理战手段,敌人都有所准备,所以我们要运用出其不意的手段和方法,实现最后的战争目的。

从整体上来讲,“奇正结合,奇正相生,出奇制胜”都是争取战争胜利的手段和战法。

就“出奇制胜”而言,“奇”是手段,“胜”是目的。

即在战争中要以出奇、超常的手段来达到作战取胜的目的,奇就是毛泽东所说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出奇的妙用之处在于战法变化多端,常变常新,敌人难以把握规律,处处处于被动,我则可以牢牢地把握作战的主动权,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获胜。

六、“知兵之将,安危之主”——明确的心理战重点孙武在《谋攻篇》中写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认为将领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