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

合集下载

心理战

心理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 谋攻篇》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 上,兵战为下 ---------晋.《襄阳记 》
心理战
(psychological warfare)
主要内容
定义 分类 目的 原理及手段 心理学原理及其案例
心理战(
psychological warfare)

需要律
需要与人的心理关系非常密切,心理学认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需要是激起人活动的“内驱力”,等于是人 的一切活动的发动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 的,但心理战要研究的是敌人目前最需要的 是什么。想吃甜的给他糖,想吃酸的给他醋, 瞌睡了再递上一个枕头。敌人就更容易上当 受骗,或更容易改变态度
案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针对美军等西方国家军人 非常重视圣诞节、都希望在圣诞节时能得到圣诞礼 物的心理需要,利用过圣诞节之际,和敌人举行火 线联欢。给他们送去圣诞树、圣诞贺卡、糕点食品 等礼品,大受敌军官兵欢迎。他们纷纷走出地堡, 在阵地上自由地透透气,听听我军播放的美国音乐, 欣赏我军送给他们的礼品和宣传品。 这种心理战由于符合敌人心理需要,收到了非常奇 妙的效果。不少美军改变了对我军的态度,从认为 中国军人是“侵略者”、“不共戴天的仇人”变为 “中国军队是热爱和平的”,都纷纷向我军官兵表 示“今后不再和中国人作战了”。这种用兵战无法 实现的效果由于心战的成功运用而得以实现。
二、分类
从规模上可分为: 战略心理战 战役战术心理战; 从性质上可分为: 进攻性心理战 防御性心理战。
三、目的
心理战的目的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从而不战而胜 或战而胜之。主要利用人在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 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 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其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对方,置对方于心 理弱势和劣势。 二是在本民族,本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形成同 仇敌忾的强大气势。 三是以正义之师的形象激励参战人员斗志和士气, 造成官兵的战场心理优势。

心理战

心理战

思维定势
• 反映的其实就是心理学的思维定势原理。 反映的其实就是心理学的思维定势原理。 思维定势原理 思维定势是指已经预先形成的一种心理准 备状态。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 形成, 备状态。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思维就 呈现一种惯性状态。只要某种现象一出现, 惯性状态 呈现一种惯性状态。只要某种现象一出现, 就会自然而然 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维和 就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去思维和 得出结论。见怪不怪, 得出结论。见怪不怪,常见不疑就是这种 定势的心理反映。 定势的心理反映。
• • • • • •
心理战的价值
• 心理战的代价要远远小于武力战, 心理战的代价要远远小于武力战,而其效果 则远远大于武力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则远远大于武力战。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靠武力战消灭一个敌人需要花2万美元 万美元, 靠武力战消灭一个敌人需要花 万美元,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靠武力战消灭一个敌人要花20万美元 万美元, 界大战中,靠武力战消灭一个敌人要花 万美元, 而最近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 而最近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消灭一个敌人的 花费将近300万美元。运用心理战,直接从精神 万美元。 花费将近 万美元 运用心理战, 和士气上瓦解敌军, 和士气上瓦解敌军,不但能导致敌军官兵消极避 战、投降或开小差,还能大大鼓舞自己的士气。 投降或开小差,还能大大鼓舞自己的士气。 因此,它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自己的兵力。 因此,它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自己的兵力。美军认 在战场上,心理战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为,在战场上,心理战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他们 说,“宣传上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 拿破仑也曾说过, 元”。拿破仑也曾说过,“新闻社的力量足以与 一个师的兵力相匹敌” 一个师的兵力相匹敌”。
心理战告诉我们 一个军 心理战告诉我们,一个军 告诉我们, 的心理被击垮了, 队的心理被击垮了,那么 这个军队肯定会吃败仗。 这个军队肯定会吃败仗。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如果 我们被自己固有的心理劣 势打倒了, 势打倒了,我们的人生也 一定会是失败的人生。 一定会是失败的人生。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

又称心理作战。

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

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

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

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失信心、放弃抵抗,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企图。

因此,心理战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理智、情感的打击,而不是针对人的肉体和武器装备,它着眼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征服而不是物质上的毁灭,这是心理战的根本性质。

这一根本性质,不仅规定了心理战具有自己独特的斗争武器以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也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战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

又称心理作战。

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

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

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

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失信心、放弃抵抗,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企图。

因此,心理战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理智、情感的打击,而不是针对人的肉体和武器装备,它着眼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征服而不是物质上的毁灭,这是心理战的根本性质。

这一根本性质,不仅规定了心理战具有自己独特的斗争武器以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也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战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

心理战概述第一节心理战定义及特点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简单的说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

又称心理作战。

心理战作为战争的一种实践手段,其目的就是从心理上打击敌方,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或是激励己方士气,达到在战场上的心理优势。

原理则是主要利用人在战场对抗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通过大量的信息传递,瓦解敌方士气,削弱抵抗意志,使其放弃抵抗、逃避战斗乃至缴械投降。

从性质上看,心理战是直接针对人的意识领域的作战行动。

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行为既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制约,也是受到主观意识控制和作用的。

马克思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

从意识的具体内容来看,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

“知”是指知识,是人类对世界一种真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是指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恐惧、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心理的体验活动;“意”是指意志,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的精神状态。

心理战正是通过各种有计划的行动,通过作用于对手意识领域,从而影响其在战争中的行为,使之最终做出有利于我的行为。

这包括在“知”的领域促使敌方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在“情”的领域使对手产生恐惧、害怕、急躁、慌乱或骄傲等不利于其顺利实施作战的精神状态;在“意”的领域促使对手丧失信心、放弃抵抗,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企图。

因此,心理战强调的是对人的思想、理智、情感的打击,而不是针对人的肉体和武器装备,它着眼于思想上、精神上、心理上的征服而不是物质上的毁灭,这是心理战的根本性质。

这一根本性质,不仅规定了心理战具有自己独特的斗争武器以及实施的原则和方法,也从根本上规定了心理战所具有的独特的地位。

心理战课件

心理战课件

3
教育心理辅导
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05
心理战的影响与效果评 估
对个体影响
认知失调
心理战可能引发个体认知失调,使个体对信息产生误判或误解。
情绪波动
心理战可能引发个体的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波动,影响个体的 心理健康。
行为改变
心理战可能改变个体的行为模式,使个体按照心理战设计者的意图行 动。
通过营销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广告、促销等。
谈判心理战
在商业谈判中运用心理学技巧,如情绪管理、非语言沟通等。
企业管理心理战
通过管理手段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如激励机制、团队建设 等通过教育手段影响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如 课堂教学、心理咨询等。
教育心理评估
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为教育提供参考依 据。
情绪诱导策略
激发敌方愤怒情绪
通过挑衅、侮辱等手段,使敌方 产生愤怒情绪,降低其判断力和
战斗力。
引发敌方恐惧情绪
利用恐怖场景、死亡威胁等手段, 使敌方产生恐惧情绪,丧失抵抗意 志。
调动敌方积极情绪
通过宣传、奖励等手段,调动敌方 积极情绪,提高其士气和战斗力。
认知失调策略
制造信息混乱
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干扰 敌方通讯等方式,使敌方 认知出现混乱,难以做出 正确决策。
02
心理战的基本原理
心理学的原理
01
心理学基础知识
包括心理过程、个性特征、行为 分析等,为心理战提供理论基础 。
02
心理防御机制
03
心理干预技术
研究个体在面对压力、威胁时的 心理防御反应,为心理战策略制 定提供依据。
介绍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个体 或群体进行心理干预,以达到预 期效果。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psychological warfare)运用心理 学的原理和方法,从精神上瓦解敌军的作战。又 称心理作战。 心理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其实质是 一种心理影响行为。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 法影响对象的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 最终转变其态度。心理战无须动枪动炮,主要是 施加心理影响。兵战、武力战瞄准的是敌方的指 挥机构、军事设施和有生力量,所要打击和消灭 的是敌方的军事设施和人员的肉体。而心理战瞄 准的是敌方人员的心理,重点是军事指挥决策人 员的心理,并不需要消灭敌人的肉体,而是改变 敌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要么使敌人产生错觉, 要么使敌人产生恐惧,要么使敌人思乡怀亲,最 终士气不振,不战而降。
武器:思维定势
还有中国传统的“狼来了”的故事,反映的 其实就是心理学的思维定势原理。思维定势是指 已经预先形成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思维定 势一旦形成,思维就呈现一种惯性状态。只要某 种现象一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顺着过去的习惯 去思维和得出结论。见怪不怪,常见不疑就是这 种定势的心理反映。 这种“狼来了”的心理效应方法常常被用在 军事上,而且大都获得成功。埃及就成功地用过 这一招,并成为经典战例。
总之,人这种脆弱的生物,不 管是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来说,都 有许许多多的弱点。如果你能抓住 对手的心理、性格特点并加以利用, 那么,不管是在战场、市场还是在 情场上都会有巨大收获。
谢谢
武器:需要律
还有心理学常研究的需要律。需要与人 的心理关系非常密切,心理学认为,需要 是激起人活动的“内驱力”,等于是人的 一切活动的发动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 的,但心理战要研究的是敌人目前最需要 的是什么。想吃甜的给他糖,想吃酸的给 他醋,想睡觉了再递上一个枕头。敌人就 不能不上当受骗,或不能不改变态度。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心理战,就是运用心理规律,以人的心理为战场,采取措施,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造成影响。

我个人认为心理宣传、心理欺骗、心理威慑、心理瓦解、收买人心、心理推测和预测都应划入心理战的范畴。

今天,心理战不在局限在军事领域,而且涵盖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大的方面,已经发展战略层,从小的方面,已经渗透战术层。

心理战的种类:1.心理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和方式来提高己方信誉,降低对方的信誉。

我们在高中时期,就学过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

是说商鞅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就让人在秦国都城南门立一根木杆。

并发布告示说,有人把此木背到北门者,赏金50金。

三天后,果有一人背其木至北门,商鞅兑现了承诺,秦国上下轰动。

降低对方信誉的方式主要:(1)扩大对方的负面影响;(2)栽赃诬陷对方。

2.心理欺骗,就是通过传递信息,给对方造成错误的认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心理欺骗的典型。

通常使用的心理欺骗的方式有以下其中:1示弱,使对方处于麻痹,减少心理防范。

2.投其所好。

我们经常说顺气丸好吃,呛丸难咽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在小学课本中有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在这则故事中,狐狸看到卧在在树枝上乌鸦嘴里噙着一块肉,就对她说,我听说你唱的非常好听,你给我唱一支好吗?乌鸦一高兴,便张嘴唱起来,口中的肉变掉下来,成了狐狸的盘中餐。

在故事中,狐狸用了投其所好法。

使用投其所好法,容易减少对方的防御。

那么所好有哪些呢?以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甜言蜜语;(2)美色。

英雄难过美人关。

最近的重庆的政界震动,就是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企负责人,抵御不了别人精心设置的桃色陷阱,败下阵来,给我们政府脸上抹了黑。

(3)名利;(4)兴趣,在厦门红楼事件,一些政府官员的不良雅趣成为不法商人攻克他们的致命弱点;3转移注意力。

4挑拨离间,使对方处于矛盾状态。

3.心理收买。

心理收买,就是通过给别人某种利益或是使对方减少损失,从而获得对方的支持。

心理收买的种类主要有:(1)满足对方心理需求;(2)宽饶对方过失;(3)怀柔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理战的定义1、我国《军事家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对心理战的定义为: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民及其军队的一种手段。

2、我军《军语》给心理战做的解释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的斗志,或清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

二、心理战的重要地位心理战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和一般的作战行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很大一部分讲的是心理战,《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阐述心理战的著作,也是我国心里战理论的奠基之作。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涉及到战略、战役、战术、心理战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如,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即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胜利是不用战斗就能使敌人屈服。

那么怎样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当然是运用心理战术的攻势,使敌人首先从内心开始畏惧、丧失斗志、屈服等,不动一兵一马,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四面楚歌”是心理战中的经典,海湾战争以及2003年伊拉克战争均成功地使用了心理战。

目前世界各国不断进行军事演习无一不是在进行着心理战。

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心理战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心理战是军事实力的重要辅助部分。

虽然说军事实力是战争获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心理战可以为军事实力推波助澜,使军事行动事半功倍。

心理战能够使敌方在不知不觉中不由自主地接受影响。

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违背自己的意志,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落入另一方的心理圈套,使心理战起到兵战起不到的作用,收到兵战收不到的效果。

最终能够以小的代价取得大的胜利,甚至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心理战虽然不能替代兵力兵器的打击,但它与战略、战役、战术行动和兵力兵器紧密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有时心理因素甚至可能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第二、心理战是重要的国家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

很多国家早已把心理战纳入国家战略,不仅为其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作为国家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在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心理战,表现形式为思想战、政治战、外交战、文化战、经济战、情报战等。

心理战已经从单纯的战术活动发展到反映和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战略。

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平时期,心理战主要表现为国家战略心理战,其作用主要是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全民心理防线;通过外交和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心理攻势,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展示己方实力和使用实力的决心,对潜在敌人进行威慑,延缓或遏止战争,各国进行的大阅兵、频繁的军事演习无不是在展示己方实力,通过心理影响遏制敌人的入侵。

战争时期,除了实施国家战略心理战外,国家侧重实施军事战略心理战和战役战术心理战。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只要敌人的意志还没有被征服,我们仍不能认为战争即敌对的紧张状态和敌对的活动已经结束。

”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心理战主要作用是能以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大的胜利;能够凝聚己方的战斗力,坚定必胜信念。

心理战能够击垮敌人的斗志、征服敌人的意志,做到真正战胜敌人。

三、实施心理战的作用及目的心理战的目的因人而异,如比较常见的:1、最大限度的争取盟友,以此孤立对方,从而使对方处于被动的劣势和心理的畏惧。

2、在国家政坛上也使用的很多,用此赢得人民的团结和信任以及敬戴。

3、古时战士此方法使用的也很频繁,巧妙的运用心理战从而激励参战人员的高昂士气和奋勇向前的斗志。

降低敌人的土气,削弱其精神力量、动摇其军心,摧毁其作战意志;使其丧失信心和勇气,使其紧张、恐惧、惊慌、动摇、悲观、疑虑、犹豫、疲惫或冲动,从而造成敌军的混乱、分裂、瓦解或失误。

一、心理战对敌方具有“涣散剂”效应。

通过心理战,我方可以做到“乱其谋、泄其气、夺其志”。

心理战无须动枪动炮,主要是施加心理影响。

心理战主要瞄准敌方人员的心理,重点是军事指挥决策人员的心理,不需要消灭敌人的肉体,改变敌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

要么使敌人产生错觉,要么使敌人产生恐惧,要么使敌人思乡怀亲,使敌参战人员产生紧张、恐惧、惊慌、疑虑、厌战、疲惫、不知所措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铤而走险或懒散怠战的行为,最终士气不振,使其内心降服、缴械、倒戈,以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

二、心理战对己方具有“粘合剂”效应。

有战争就有破坏和伤亡,就会产生多方面的困难和矛盾,加重人们的不安全感和心理负担,甚至需要面对来自敌方的心理攻击。

这时仅靠政治号召、思想教育、舆论宣传,不足以解决问题,还必须借助心理战的手段。

通过心理战,己方可以凝心、壮志、融情、盈气。

心理战对己方军民在增强心理凝聚力、激励顽强意志、焕发民族情感、充盈战斗士气方面,具有强有力的粘合剂效应。

三、心理战具有攻心无声的“渗透剂”效应。

“心战”比“兵战”具有预先进入对抗。

战争的准备不仅包括军队数量、武器装备、物资储备、训练素质、战略、战术、策略等,而且也包括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

比如,营造对抗意识和战争气氛,激发攻击情绪,树立自己的和平形象和赢得世界舆论等。

敌对双方这种在心理上的激烈搏斗,在许多时候是以隐蔽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

这就使心理战比“兵战”更早进入对抗状态,并贯穿战争始终,具有预先进入对抗的攻心无声的“渗透剂”效应。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心理战的魅力在于它只要针对敌我双方的心理,遵循科学规律,使用一定的方法,就能玩对手于股掌之间。

许多时候,它能解决兵战解决不了的问题。

“战争是系统的对抗”,这句话大有深意,现代战争更多的是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战争,心理战在战争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谁打赢了心理战谁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四、心理作战的方法一、用宣传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1、使敌丧失信心2、鼓励、逼迫敌军投降或逃跑3、使敌分化瓦解4、使敌思乡厌战5、使敌畏惧惊慌6、使敌麻痹迷惘7、使敌受骗上当二、用作战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1、把机动当作一种心理武器。

2、使用武器(火力)施加心理影响3、以突然性震憾敌人。

4、重视速度和时间的心理作用5、发挥各种战斗行动的心理影响作用6、运用恐吓战术使敌惊慌失措7、运用计谋造成敌人的错觉、大意和失误。

8、疲惫敌人,使敌人过于紧张。

9、五、心理作战的原则心理作战是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

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斗志或消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主要有以下原则:1、不管战斗行动是什么类型以及军队遂行这些行动是否顺利,心理战都应该是进攻性的,军队都应掌握对敌施加心理影响的主动权。

2、指挥官是军队的灵魂,摧垮敌指挥官的意志,打破敌指挥官的心理平衡,是代价最小、见效最快的致胜之道。

因此,心理战应以敌指挥官为重点。

3、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战,必须不断侦察与分析敌军的精神与心理状态,判断敌心理上的强弱点,并针对敌弱点运用各种心理作战手段,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战效果。

4、应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对敌施加心理影响,心理战部队的宣传活动应与机动部队、火力支援部队、特种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心理战应与火力、机动及其他作战行动密切协调。

5、心理影响措施应易于为对方所接受,为此,要适应对方的思想、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运用他们的语言和风格,采取易于理解、有吸引力并能造成深刻印象的方式施加心理影响。

6、卓有成效地实施心理战,意味着不仅要对敌施加心理影用,而且要能挫败敌人实施的心理战。

六、美军对心理战的研究及应用美国作为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心理战有着悠久的历史,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到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到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知道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几乎都是美国白宫、五角大楼和美国军方的决策者在其主导作用。

可以说,美国攻心全胜的心理战,就是当代世界军事心理战的一个缩影艾森豪威尔认为:“在心理战宣传上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十个美元”。

美国总统卡特也认为,安装新的发射设备对东方进行广播,要比设置导弹更为重要,也更合算。

由此亦可见,心理战非常重要。

美军约有7万余人的心理战专业人员,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心理战设备。

其主要作战方式有:(1)建立战地广播站,播放有利于己方的广播信息,对敌方进行反宣传;(2)利用图像合成技术,制造假象,歪曲事实;(3)利用声像技术模拟国家领导人和战场指挥员的声音,误导对方决策层,使其动摇立场和决策失误,进而丧失战斗力;(4)利用网络技术,攻击对方政府和军队的指挥控制网,阻塞其信息传输通道,制造信息恐慌。

美军的心理战往往在战争爆发前即实施,并贯穿于整个战争的进程中,甚至在军事打击结束后,心理战仍然进行。

美军不仅对战区的敌军和居民实施心理影响,而且对潜在的敌人或美国不喜欢的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心理战。

下面几个案例是心理战在美伊战争中的应用:案例一“倒萨”序曲——语言炸弹打头阵2003年3月20日,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实施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的军事打击。

该日凌晨5时许,以代号为“斩首行动”的首轮空袭作战的第一波次空中突击,拉开了武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序幕。

其实,在武力“倒萨”之前,美军已经苦心孤诣地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政治“倒萨”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与萨达姆打心理战。

早在2002年初,当世界的目光还被美国的反恐行动吸引在阿富汗时,小布什政府就向伊拉克的军民,尤其是萨达姆等伊高层官员发动了强大的心里攻势。

美军运用的主要手段有:1、对伊拉克军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黑客攻击;2、向伊拉克军事基地投放反萨达姆的宣传资料;3、对伊拉克的电台、电视台进行无线干扰;4、通过美军的空中通信系统发射反萨达姆的电台和电视信号;5、利用秘密中间人或是直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伊军的重要指挥官取得联系6、在伊拉克本土培植反萨势力…美军发动的心理战不仅仅是作用在在伊拉克的国内。

在国际上,白宫和五角大楼通过所谓的“全球宣传办公室”大肆宣传关于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负面消息。

此中有大家所熟悉的“邪恶轴心”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说,恐怖主义支持者说等等。

美国政府不停的运用手中宣传武器,刻意营造一种萨达姆气数将尽的迹象,企图达到败坏萨达姆形象,动摇伊拉克军心,引起伊拉克内部动乱的目的案例二武力调动威胁战美国想要赢得心理战的胜利,仅靠口头上说说是很难奏效的,实现“不战而胜”的关键,还是要对对手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

这样才能使得伊拉克的军队,甚至包括其精锐的共和国卫队相信,美国决心推翻萨达姆政权,任何抵抗都只能以毁灭告终。

当时的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从心理战的角度来看,向海湾地区派遣的部队越多,伊拉克军队便越相信抵抗是徒劳的,而美军遇到的抵抗就会越少,伊拉克军官拒绝使用生化武器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