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大战

合集下载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伊拉克战争中心理战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如果把美军利用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伊拉克实施大规模攻击称为“第一战场”的话,那么,运用心理手段对伊拉克军队展开全方位渗透和影响的无形战场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之为美军的“第二战场”。

所谓心理战,是指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

它通常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

心理战常用的手段包括:宣传、恐吓、威慑、欺骗、诱惑、诡诈、怀柔以及收买等。

其中,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往往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宣传本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主张;有时发动谣言攻势,进行挑拨离间,策划暴动骚乱,从事破坏暗杀,来动摇和瓦解对方的军心、民心,削弱其战斗意志。

进行心理战的要求是:宣传上要主动进攻;充分了解敌军心理上的强点和弱点;重点是对敌方军官从心理上进行瓦解;心理战的手段要与部队作战行动对敌施加的心理影响结合运用;要加强己方的心理训练,及时识破和挫败敌方的心理战。

心理战起源较早,中国古代的“四面楚歌”,就是运用心理因素的成功例证。

现代心理战作为一种专门的斗争手段被普遍重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和军队对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逐渐广泛地开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心理战的理论,搜集心理战的情报,制订心理破坏的政策和方法,考察心理影响的效能,研制并改进心理战的技术器材等。

20世纪50年代初,一些国家和军队又相继成立了心理战学校、心理战中心、心理战局和最高决策机构心理战委员会等。

有些国家把心理战作为总体战的一个环节,与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斗争紧密结合,交互运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来源:新华社2003年3月24日。

心理战

心理战

心理战之伊战1941年,德国建造了几十艘潜艇,需要招收几千名潜艇水手。

原来以为当潜艇水手十分浪漫的许多德国青年都跃跃欲试,准备去报名。

为了破坏德国海军的征募计划,美国海军心理战部门精心设计了一张传单,对德国青年进行暗示性心理影响。

在这张传单上,潜艇被画成“钢铁棺材”,并配有文字说明:在潜艇上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暗无天日,人的寿命很短等等。

结果许多德国青年看到了这张传单,并接受了暗示,马上由潜艇联想到棺材,由棺材想到死亡,于是纷纷放弃了报名。

一张施加心理暗示的传单,使美军成功地拖延了德国海军潜艇招募水手的计划。

以上即是心理战的实际运用,心理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人类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胜利和利益。

通过宣传等方式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斗志或消除敌方宣传所造成的影响的对抗活动。

心理战在国外早不是新词,而且许多国家对内对外、对敌对友、对中立都用。

可不是所有的人都对心理战有好感,苏联就认为“心理战是帝国主义的卑鄙、伎俩”。

他们研究和运用心理战,但就不叫它心理战,而称之为“意识形态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战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西方大国将其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四大支柱之一,把心理战视作“执行国家安全政策的一种战略手段。

心理战的魅力在于它只要针对对手的心理,遵循科学规律,使用一定的方法,就能玩对手于股掌之间。

这种被称为不花钱的战争样式比流血、摧毁更吸引人。

伊拉克战争已经尘埃落定,在这场实力非常悬殊的战争中,双方的心理对抗发挥得淋漓尽致,古老的心理战作为伊拉克战争的组织部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伊拉克战争心理战的特点,不难发现未来战争心理战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战在未来的地位将更加突出,完全可能成为继陆、海、空、电子战之后的“第五维战争”心理战是对敌方进行心理上攻击,使其精神防线崩溃,达到不攻自破,“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的一种战争手段。

美军心理战浅析

美军心理战浅析

美军心理战浅析心理战是对敌人进行心理上的攻击,使其精神防线松垮,不攻自破。

心理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虽不能替代军事行动,但可以独立于军事行动之外单独使用,也可以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援。

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国除了用绝对优势的军事力量实施以空袭和特种作战,地面战相结合的武力打击外,还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战。

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一场美国想争取阿拉伯人心的心理战争。

只是与以往相比,美军此次为“倒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其心理战的手段更加多样,覆盖的面更广。

以前美军心理作战主要采用传单,本地语无线电广播,近距离高音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图像等方式。

此次,美军除继续使用这些手段外,还广泛使用了电话,手机短信,因特网等手段;心理作战的覆盖面已经从战场内扩大到战场外。

从心理影响的对象看,不仅包括萨达姆本人,其他政府官员,而且包括伊军所有的官兵和普通百姓。

从心理战的内容看,不仅包括军事威慑,人道主义援助,而且包括新闻控制,消息传播,人际关系,宗教文化等。

真可谓“心理攻势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防不胜防”。

一、指挥领导体制完备,行动统一协调心理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建立起完备的指挥领导体制,保证心理战行动的协调统一,才能获得较高的整体作战效益。

经过多年的作战实践和调整改革,美国已建立起完备的心理战指挥领导体制。

在战略层次上,主要有国务院、国防部、新闻署和国家安全委员会联合公共事务处。

在战役层次上,有特种作战司令部、军种特种作战司令部、战区司令部的临时性心理战指挥机构。

在战斗层次上,主要由各心理战支援营、连组织实施心理战。

要统一协调的地实施心理战行动,除了有完备的指挥领导体制这一组织保证外,还必须制定统一的政策。

美军战备心理战的政策由国务院牵头,会同国防部、中央情报局、新闻署、国际广播委员会等机构制度。

国防部制定的军事心理战策略,必须符合战略心理战政策,美军部队的心理作战行动则在战略心理战政策和军事心理战策略的指导下进行。

心理战战例评析

心理战战例评析

★3.引蛇出洞马其顿力克培城——新异刺激与心理注意公元前335年的一个夏天,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亚历山大亲率10万大军,团团包围了培利亚城。

一月之中先后发动了16次猛烈进攻,使位于伊利里亚境内的这座城市,笼罩在一片战火之中。

可是,培利亚城的军民誓不投降,顽强抵抗。

他们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打退了敌人步骑兵的一次次凶猛进攻。

一个月下来,城池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连培利亚城外围阵地,也守卫得固若金汤。

马其顿久攻不下,眼看补给就要耗竭。

怎样才能引蛇出洞,消灭敌人的优势呢?亚历山大苦思良久,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培利亚城外一反往常的情景,再看不见喧嚣的尘土,也听不见马其顿士兵冲锋的呐喊声。

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的培利亚城官兵十分警惕,纷纷从城墙上的望眼与城垛的空隙处向山下的敌阵望去,只见马其顿军营静悄悄的。

“弟兄们,当心敌人耍花招,全体各就各位做好战斗准备!”守城军官见士兵们斗志有些松懈,不由得大声发布命令。

“当心!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

”不知谁第一个发现了山下敌军营里的变化,守城官兵们立即弯弓搭箭,又聚精会神地做好迎战准备。

此时,从马其顿军营中,慢慢地开出数列重装骑兵来,但并没有发动进攻,却在山下操练起队形来了,还可以听到军官们的口令呢。

重装骑兵操练结束后,是排着方阵的步兵表演。

只见随着队形的变换,长矛短剑在阳光下闪闪烁烁,银光飞舞,煞是好看。

精彩的操练吸引了培利亚守城的士兵,看着看着,他们的警惕性开始放松起来。

有的开始抱怨距离太远,看不清楚。

几个大胆的士兵,竞爬出工事去观看。

军官们本想出面制止,但看他们全都带了武器,而且也没遇到什么危险,就不开口了。

这样,从工事里、从城墙上出来观看马其顿士兵表演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就在这时,亚历山大突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只见操练着的马其顿官兵,举着长矛,高喊杀声,向培利亚城冲了过来,措手不及的伊利里亚人,在突如其来的强大攻势下,终于丢失了他们城外的阵地,慌忙向城里逃窜。

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课件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课件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
10
1980年后,港台的流行文化旋即席卷神州,使得国民党对大陆广播又有了新 的内容,即大量播放流行音乐。最早播出的是邓丽君的歌曲,由于邓丽君的歌深 受大陆听2/众23的/20喜21爱,她还因此心获理得战法国律民战党舆“国论防战部总政战1部1 ”颁发的奖状。
1983年8月,空军飞行员孙天勤驾驶米格21战机(歼七)从辽宁大
2/23/2021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
6
19529/2年3/2,02国1 民党“金门心前理战线法电律台战舆”的论战播音员正7在播音。
1962年,前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金 门时2/,23/20亲21 手施放心理气战法律球战舆到论战中国大8 陆。
2/23/2021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
9
2/23/2021
2/23/2021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
13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 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 实施军事打击。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 时7年2/2多3/,20221011年12月心18理日战,法律美战军舆全论战部撤出。14
力量。
2/23/2021
心理战法律战舆论战
16
在战术细节上,美军注重分析作战对象的个性心理 特点,采取不同的舆论战术,大大提高了美军的作 战效率和效果。包括推到萨达姆塑像、禁止悬挂美 国国旗2/23、/202播1 放侮辱心伊理战军法律人战的舆论录战 音带等17 。
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是既打了一场军事、政治 仗,也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战,昭示着 现代战争对舆论权的争夺已经成为贯穿战争 全程的对抗焦点。战时政治工作夺取和控制 舆论权,构建己优敌劣的舆论态势将是必然 的选择。

战术心理战研究

战术心理战研究

战术心理战研究战术心理战,是古今中外的军队在作战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战方式。

它的基本要求,就是根据敌人当时的心理状况,采取最恰当、最有效的心理方法和手段,化敌之长处为短处,化敌之多数为少数,化敌之有用为无用,化敌之力量为我之力量,从而获取最大的战斗效益,达到不战而胜或小战而大胜的目的。

第一节战术心理战概述一、战术心理战的含义战术心理战,是指为达到直接的作战目的,对敌军部队或群众所采取的心理战方式。

战术心理战着重在作战地区进行,其对象主要是敌军官兵或战线附近的民众。

其内容一是宣传战争的性质、前途,揭露敌政府首脑、军官的欺骗行径,指出敌人的危险处境,阐明已方的俘虏政策;二是利用战术技术方法使敌心理上产生错觉,造成混乱,用以破坏敌军的抵抗意志,瓦解士气,迫使敌人放下武器,逃避战斗乃至投降。

并通过向战区群众宣传我战役战斗的意义、揭露敌人的残暴罪行等,争取战区群众的支持,以保障已方军队取得战术行动的胜利。

战术心理战还包括向敌后方民众进行广泛的宣传,使敌国后方思想混乱、内部分裂,因而影响敌方前线的军心,使之不战自溃。

战术心理战的特点,是可以运用多种刺激手段,直接冲击敌人的心理领域,以促使心理发生变化,使其心理稳定性产生动摇或处于极不良的状态,从而导致其行为随已方意图而改变。

战术心理战的含义表明,它是解决怎样才能加速战斗进程的问题,解决怎样才能战胜敌人的问题,它实际上是战斗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指挥员要掌握的谋略和本领,是战斗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旨在把战斗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地统一起来,指导人们能动地去夺取战斗的胜利。

战术心理战的对象是人,人的因素是战斗胜负的决定因素,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毛泽东选集》第437页)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代;不汉适用于战争范围,也适用于战斗范围;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会如此。

可以说,这正是战术心理战必不可少的基本依据。

心理战典型战例

心理战典型战例

心理战典型战例心理战典型战例1. 引言心理战是在战争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战术,旨在通过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来达到战略目标。

心理战的战例数不胜数,它们涵盖了不同领域、不同时间段和不同战争的案例。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典型的心理战例,从而加深我们对心理战的理解和意义。

2. 战例一:二战中的伪装与误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盟军采用了大量的伪装和误导手段,使敌方产生困惑和恐慌,从而削弱了他们的战斗能力。

盟军在登陆诺曼底的行动中,通过虚假的情报和伪装部队,使德军误判了登陆地点和时间。

这种心理战的策略一方面麻痹了敌方的警惕,另一方面也为盟军的实际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战例二:越战中的音乐心理战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运用了音乐心理战手段,试图通过播放特定的音乐来影响敌方士兵的心理状态。

美军选择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歌曲,如《天空之舞》和《我们为你祈祷》等,通过扬声器向越南军队播放。

这些歌曲中的内容和节奏鼓舞了美军士气,同时也试图瓦解敌军的士气。

音乐心理战在一定程度上对越南军队的士气产生了影响,但其效果受到了战争背景和具体情境的限制。

4. 战例三:现代网络战中的心理操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现代网络战中,心理操作成为一种常见且强大的手段。

在一些网络攻击中,黑客会利用社交工程的技巧来误导和欺骗目标用户。

他们可能伪装成可信任的人员,通过发送诱骗性的邮件或消息来引诱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这种心理战术旨在破坏目标用户的心理平衡,并获取对方的敏感信息或控制权。

5. 总结与回顾心理战作为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伪装与误导、音乐心理战和网络心理操作等战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战对于影响对手的认知、士气和决策过程的重要性。

心理战将继续在战争和竞争的场域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战也被广泛用于政治、商业和文化等领域,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

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理解心理战的原理和应用,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挑战。

最著名的心理战案例

最著名的心理战案例

最著名的心理战案例
最著名的心理战案例之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德国
之间进行的“不可思议的计划”行动。

该行动使用假情报和虚假广播,旨在诱使德国军队错误地相信盟军将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登陆,从而分
散其军队,并减少对盟军的抵抗。

另一个著名的心理战案例是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的“海伦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在越南军队中播放诱人的音乐和传真,以及传
播敌军内部存在的分歧和违反规定行为的消息,来破坏越南士兵的士气。

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将心
理战作为其“深爆炸”战略的一部分。

该战略使用了精心制作的广播
和传单,旨在诱使伊拉克军队投降或离开其防御位置。

这些作战行动
被认为对美国军队在战争中的胜利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
摘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使心理战插上了高技术的翅膀。

在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充分展示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其地位作用、领域对象和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战争的影响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关键字:心理战、信息化战争、方法手段、实践运用
纵观人类战争史,世界各国在心理战的研究和运用上都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兵家名言,早已深入军心。

如何借鉴世界近10 多年几场局部战争中心理战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和探索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手段,对于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
的来临,心理战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它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将其纳入国家战略。

众多军事理论家认为,心理战堪称“战争之外的战争,战争之上的战争”,心理战的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

心理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重要作战样式。

传统战争中,心理战与武力作战相比较,始终处于辅助地位。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高度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为心理战的信息收集、信息生成、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和信息显示,提供了更先进、更快捷、更有效的物质技术手段,使心理战的渗透性、时效性、震撼性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心理战对抗的成败将对信息化战争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任何一场战争,战争重心和战争基础不仅表现为有形的物质形态,而且还具有更重要的信念、意识、意志、精神等无形的内容。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虽然每一种作战样式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发挥心理战的效应和作用,但在直接动摇敌人的战争信念和毁伤敌人进行战争的精神力量方面,心理战具有其他作战样式所不具备的强大威力。

美军在伊拉克战场使用心理战,给伊拉克军民造成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恐慌,以致在短短的20 多天时间里萨达姆政权就土崩瓦解。

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方法和手段日益更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心理
战的方法手段不断更新变化。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普及扩展,信息网络的日臻完善,行为心理科学的发展进步,为心理战行动提供了强大而有效的前景。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心理战的方法手段与传统心理战呈现出明显的区别,其显著特征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化,主要表现为:宣传心理战有了新手段。

众所周知,宣传是心理战的基本手段,传统的宣传形式主要是传单、喊话、广播和电台。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的6 个月内,英法联军用气球和飞机向德军投撒传单4730 万张。

美军在越战中投撒的传单达到平均每个居民每年25 至30 张,其中仅1967 年就高达120 亿张。

实践证明,宣传心理战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在心理战领域的广泛运用,给传统心理战注入了新的强大生机与活力,使之“更快”、“更新”地发展。

所谓“更快”,就是在信息的收集、处理、编排直至最后完成,从根本上摆脱了以往的落后状态,整个过程都进入了自动化和智能
化的时代。

所谓“更新”,主要是指宣传品的设计、制作、包装焕然一新,以纸张为信息载体、以文字为信息媒体的传统局面被打破,出现大量多媒体和光盘等信息载体,使信息作战条件下心理战手段更加先进。

电视宣传成了心理战的最佳途径。

20 世纪主要新闻媒体的发展,经历了由文字印刷到声音传播,再到声像传播的过程。

电视是声像传播媒体的杰出代表。

20 世纪末,发达国家的电视覆盖率已达到100%,中等发达国家达到80%
以上,全球卫星电视频道已超过200 个,每天播放的电视节目累计达2000 小时。

声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视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最佳来源。

本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自始至终进行现场部分直播的战争,交战双方都围绕战争的目的,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展开激烈的心理战。

计算机网络成为心理战的新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奇迹,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运用就是奇迹之一。

如果我们以某一媒体出现到普及5000 万用户的时间来比较,无线电广播用了38 年,电视用了13 年,而因特网只用了4 年半时间。

现在,全世界在因特网上奔驰的人已达到数亿,这个数字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力量,而且是信息时代最活跃的力量,因而也成为心理战所要抢占的重要阵地。

网络的主要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交互方式灵活,使用方便。

既能及时获取信息,又能迅速反馈信息,无时间地域限制,这些优长决定了它必将成为心理战的重要战场。

与领先国家相比较,我国的软件开发技术还较为落后,在网络心理战对抗中我方仍处于劣势。

因此,我们应加快网络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尽快占领网络心理战的制高点。

三、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心理战
战争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打没有准备的战争。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面对信息化条件下随时可能爆发的局部战争,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充分准备。

作为军人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忧患意识。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你不打别人,不等于别人不打你。

因此,我们要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要有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

一是要加强心理战战法训练,牢固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心理战也好,信息心理战也好,其实质都是攻心战。

应该看到,我军未来面对的主要对手具有较强的心理战优势,因此,把握心理战目的,注重研究反心理战战法对制定对策至关重要。

要找准世界军事强国在未来战争中可能运用的心理战规律和特点,结合我军现有装备和作战特点,在坚持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找出一条符合我军反心理战的新路子。

同时,要不断加强反心理战战法训练,提高实战能力。

未来可能爆发的局部战争,交战双方的心理对抗将会更加激烈,军人承受的心理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加强部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心理战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着眼于世界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我们必须把发展
和运用信息心理战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来考虑,并不断加以完
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贤辉《解读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求实》2010.1
2. 徐合江《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心理战研究》《理论探新》 2009.8(中旬刊)
3. 高鹏《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研究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26 卷第
3 期 2010 年6 月
4. 武军仓《论信息化战争中的谋略心理战》《江南社会学院学报》第9卷第3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