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秀9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秀9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秀9篇)《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篇1《安妮日记》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它是犹太女孩安妮。

弗兰克于二战期间藏身密室时,作下的日记,记录了安妮的生活,安妮在密室里度过了25个月,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密室里遇到了知心朋友——彼得。

范丹,虽然密室外响着阵阵枪声,但是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个个无辜的人死去,读到这里,我已经心惊胆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悲伤和恐惧,战争让一个幸福的家庭破裂,战争是残酷的,而人们的坚强却是难以预测的,安妮没有因为亲人的死亡而丧失勇气,她知道自己时刻面对死亡,但她仍然心存希望,他希望战争早点结束!是啊,这也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啊!安妮用微笑面对和她在一起的七个犹太人,把悲伤深深地埋在心底,面对困难,她会勇敢的往前冲,这种勇气不正是我需要的吗?每次失败后,我就退缩,我没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获得成功就是我的目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做一件事必须坚持到底,遇到困难坚强的面对它,你就会成功!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是啊!想要通向成功就必须面对失败!读完《安妮日记》后,我很惭愧,安妮,这个坚强的小女孩,她只有16岁的生命,她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而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遇到一点困难,父母就会帮我克服,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事事难料,我要靠自己,勇敢的往前冲!《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篇2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满意的答案。

为什么英国人的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么疯?——《安妮日记》散发着单纯和安静气息的文字,安妮用最朴实的方式在我们面前解剖了战争,没有所谓的正义,没有所谓的利益,没有所谓的分歧,只有人性中深深的疯狂……让文字,图片,录象带我们回到寂静中。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精选6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精选6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精选6篇)《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精选6篇)一天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记》读书笔记(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 上周我读了《安妮日记》,知道这是1939年9月世界大战爆发。

由于纳粹德国实行反犹太人政策。

在1940年5月荷兰被德国攻占后,荷兰的新统治者英特也将排犹法律在荷兰境内执行,安妮一家只能搬到密室居住。

《安妮日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虽然安妮只有十几岁,但她表现出超越她年龄的坚强和勇敢。

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感动和震撼。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 在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其中有一本是我最爱看的,名叫《安妮日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的生活经历和她的生活趣事。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人,她十三岁生日那天,她的爸爸妈妈送给她一本粉色封面的日记本,安妮·弗兰克不知有多高兴,从那以后,她一直都把那本日记本当作是一个知心朋友一样,把所有的秘密都写在了上面,她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基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原来的快乐生活转眼变成了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这段时间,安妮·弗兰克用笔记录下在狭小的空间里自已的成长。

在面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学会独立思考,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感悟的人。

故事就是这样的,我特别喜欢她说的一句话:“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受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

”在这句话中,它让我细细体会到:安妮·弗兰克是个多么乐观的人啊!虽然,她每天面对着恐惧,但她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那些苦难的生活仅仅是一次有趣的冒险。

我要向她学习,像她一样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以后的生活。

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通用7篇)

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通用7篇)

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通用7篇)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篇1周日爸爸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本书。

名叫《安妮日记》。

刚拿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写的。

这是一本她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

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家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苦生活。

这本书表达了安妮对战争的深思。

安妮是个多么坚强乐观的人呀!她是我们多少孩子的榜样!可惜,安妮并没有亲眼看见战争的胜利,不然,她必须会很开心吧!虽然,安妮并没有看见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了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杯具的珍贵教材。

《安妮日记》这个故事人人皆知。

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

安妮,你是我的榜样!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篇2《安妮日记》是一本关于二战时期犹太人遭受迫害的书籍,作者安妮·弗兰克以日记形式记录了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展现了犹太人在二战中遭受的苦难。

安妮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恐惧、困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她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珍视。

阅读这本书,我深受感动,深感人类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

它让我更加珍视和平,更加痛恨战争。

在这本书中,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安妮对自我成长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渴望。

她在日记中不断地反思自我,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记录中逐渐成熟和坚强。

这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深感敬佩。

我想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珍惜和平,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300字读书笔记安妮日记篇3《安妮日记》是一部经典的二战历史小说,通过安妮的日记,我们得以一窥当时欧洲的残酷战争,以及战争下人们的苦难与坚韧。

书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安妮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安妮是个聪明、善良且热爱生活的女孩,她的日记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作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作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五篇精选作文《安妮日记》,这本书真的让我收获了很多,珍惜现在的一切,享受所有的美好时光,带着快乐感恩的心无忧无虑学习成长。

下面由来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玛格丽特日记读书笔记1看着醒目的书名可爱的肖像,翻开崭新的封面,品读着里面通俗易懂的文字,起初我以一颗平常心去阅读这一本书,接着稳步读下去我继续下去的心情是复杂的,同情难过愤怒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安妮日记》男孩是以犹太小女孩玛格丽特的视角记录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国居住地的法兰克福,为了躲避纳粹党的追杀,一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她收到一本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用日记记录日常生活,就这样她度过了艰辛的25个月,她在密室里拉开序幕白天不可以拉开窗帘,晚上不可以开灯;可以说她的校园生活伤痛是暗无天日又痛苦,她是失去自由的,只能在密室里活动,只能靠聊天阅读写日记打发时间。

安妮,几名成长中的少女,花一样的年纪,但她却承受了她这个年纪年龄不该有的压力,如果没有杀戮,她可以在艳丽的教室里学习,可以与同学朋友快乐地玩耍,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

然而理想主义没有如果,她生活在惊悚的密室之中,整天惊慌失措活着;即使过着如此恐惧的日常生活,她也没有放弃生活放弃自己,做一个开朗乐观理性的女孩。

比起安妮,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幸福和平的中国,不用担惊受怕,物质丰裕,生活快乐。

可是一些同学经常抱怨讲课太累,不按时完成作业。

因此我经常奉劝学生: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富强就要靠你们这一代,要清楚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

从历史我们知道《安妮日记》是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德国纳粹党最犹太人种族灭绝政策的对有力的见证,纳粹党是冷血无情的,由于种族歧视,纳粹党硬生生杀害了600万犹太人,这惨绝人寰的杀戮让我想起了日本侵华的南京大屠杀,整整30万人啊,我们的同胞成为日本人比赛的载体,取乐的对象,夺去同胞们宝贵的生命;这手段极其残忍,极其野蛮,真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这是对生命的戕害不尊重,日本人为何要狂潮地屠杀?我们每个人分心里都清楚:落后就要挨打呀,只有中国富强,才不被欺负。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通用25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通用25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通用25篇)《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1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安妮日记》。

书中描述了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出生于1929年德国的法兰克福。

家中住着和蔼可亲的父亲,美丽善良的母亲和聪明的姐姐,一家四口过着富裕、安宁的日子。

可好景不长,1933年法西斯来了,并对犹太人伸出魔掌,进行残酷的迫害。

无奈之下,安妮一家人只能移居到荷兰,在这儿,安妮开始上学,并写起了日记。

这时,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为了避免屠杀,安妮一家开始了隐居的生活。

读到这儿,我的眼眶已经经润了,想当年还是在战争时代,非常危险,这会儿法西斯又来侵占国土,隐居的安妮没有幸福、友情和快乐,只有一本日记陪伴着她。

白天不能发出声音,连走路的脚步声也得非常轻,只能在晚上才能开窗,说说话。

食物也是公司里的好心人送来的`,没有什么荤菜,就连蔬菜也是不那么好的。

当我读完了这本《安妮日记》时,再回想起往事,觉得自己比安妮要幸福得多!之前我总是叫爸爸妈妈买这买那,再想想安妮是多么的苦,所以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安妮日记》这本书,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幸福,但是一定要记住,比你不幸福的人还有更多!《安妮日记》认我明白了:知足才能长乐!《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2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书的作者——安妮,同样是这场经历的受害者。

她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将纳粹分子的暴力行为统统记录在日记本上,使后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历史进程。

同为犹太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纳粹的不讲道理的行为〔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她认为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运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个名叫‘’后屋‘’的地方,并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却是无辜受害的犹太人,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凭什么,凭什么纳粹可以随便剥夺犹太人的生命?凭什么犹太人就要忍受灭族的悲惨命运?可怜的安妮虽揭示了恐怖的历史,但她并没有改变历史!我为此感到痛心: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遗憾了。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日记,每个人都写过,而我今天读的这本书也与日记有关,它就是年轻作家十五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弗朗克的作品——《安妮日记》。

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像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二战期间的真实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希特勒上台后,便开始大肆屠杀犹太人,一条条针对犹太人专制法律出台后,弗朗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安妮父亲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也就是日记中的称为“密室”或“后屋”的地方。

跟随他们逃亡的还有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一位牙医杜瑟尔。

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中,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

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来,生怕被在楼下和仓库工作的工作人员听见。

窗户要钉上板子,拉上窗帘,遮住一切光线,只有在夜里才敢偶尔开一下窗户,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安妮躲进后屋时才刚满十三岁,到一九四四年八月由于被别人揭发而被盖世太保带走时,也不过刚过十五岁。

本来是一个花季少女,正应该享受阳光、快乐、友情和生活,可是却不得不躲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忍受无聊、恐惧、饥饿、病痛,我们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快活、开朗,又爱思考、率直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啊!恰好这时她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

从此她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的知心女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基蒂,并以给基蒂写信的方式,倾诉心中的一切感受。

正是这本日记本帮助安妮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这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恐惧和悲惨遭遇也正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

书中的主人公安妮,和她的父母在后屋躲藏的时间里,安妮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逆境而自暴自弃,相反的,她性格开朗、乐观,勤奋学习、怀抱理想,能用真、善、美的标准衡量自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其中的许多思考,往往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够做到,因此她的一颦、一怒、一喜、一悲无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很难想象在战争时期的场景,也很难想象战争时期的伤亡,更别说战争中人们遭受的不幸了。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文章6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文章6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文章6篇推荐文章安妮日记读书笔记6篇精选作文热度: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秀文章6篇热度: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质范文6篇热度:安妮日记读书笔记6篇范文热度: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优质作文8篇热度:《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族少女安妮·费兰克。

她的家庭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

纳粹兴起后,安妮被迫全家迁至荷兰避难,二战爆发后不久,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成员后曾至8人。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文章1“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只要这一切还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你能相信这是出于以为13岁女孩之手的文字么?如果是现在当然不相信,但请把时间调到二战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写出这样既忧郁又向上的文字应该是合乎情理的吧。

这就是安妮?弗兰克,德籍犹太人.她留下来的日记使她名闻遐迩.15岁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她的日记成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日记中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与毅力。

是的,安妮在她的日记里倾诉这一切:对母亲的不满,对父亲的敬佩,对彼得的爱意,对胜利的希望。

有消极也有积极,有恐惧也有欢乐。

日记里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安妮。

常有人说小孩子怎么会有消极的一面,我们是--点钟的太阳。

所以常有人将自己的文章写的很假,并没有"我笔写我心”.而安妮的日记将一个少女的烦恼都实话说了出来,这让我不禁又许多共鸣之处,即使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年代里.本书大致讲了安妮一家为了逃避德国人把犹太人送往集中营的惨剧,逃到了她父亲公司楼顶的密室里,在那里度过了2年多的时间.与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凡达一家和一位牙医.在那个密室里,白天不能说话因为下面是在工作的德国人,而且始终不能拉窗帘.晚上只能靠听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情况.炮声不断,随时都可能被德军发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却在日记里仍表现出对战胜的希望,这是我所敬佩的!同时安妮在日记里阐述着自己对彼得的爱意,这是每个少女都会有的青春期的懵懂.彼得是凡达夫妇的儿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在安妮受不了母亲的封建思想是就会去找彼得获得思想上的宽慰.在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充满可怕的,因为日记搁笔的那一天就是安妮一家被发现送往集中营的那一天.不知道安妮在那里受了多少的虐待……总之从她在密室的日记中也大可看出战争的残忍.从此我比从前更迫切的渴望世界和平!哼,可恶的希特勒,那个连一只老鼠死了都会掉眼泪的人竟对自己对犹太人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感觉的人也配在这世界上存活过吗?如果当初隆美尔暗杀死了希特勒,那么百姓的苦难也会提前收尾!“密室里一阵强烈的骚动,大家苦盼已久、谈了又谈但似乎美好得太像童话的解放,真的变成现实了吗?今年,1944年,会给我们带来胜利吗?我们还不知道。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5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5篇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5篇《安妮日记》读书笔记1《安妮日记》是德国德籍作者安妮弗兰克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

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集中营幸存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这本书从一个少女的角度记录了二战给犹太人的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毁灭性破坏。

日记中既有担心被发现的多次惊恐,又有日常生活中的欢乐温馨。

安妮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密室中每个成员的鲜明性格,使他们活生生地浮现在读者眼前。

而结尾又是戛然而止,一切欢乐、争吵都埋葬在发配往集中营的路上。

少女童趣的世界和那残酷的现实的碰撞让每个看完书的人都会陷入沉思。

所以,这是一本特别的、深入的、记录二战的书籍,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与思考。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2读完作家安妮·弗兰克克所著的《安妮日记》后,安妮,从这个比我大几岁的小姐姐身上,我感受到了太多的震撼。

黑夜里我关掉灯,想象着我的小房间就是安妮曾经躲避侵略犹太人所住的房间:“秘密后屋”。

在这儿住上二十五个月,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晚上睡觉会被炮声惊醒,被警察的敲门声给吵醒,还会被小偷杂乱的脚步声吓醒。

每天连上完厕所冲水都要胆战心惊。

安妮虽然也害怕这种恐怖的生活,但她从不曾绝望过。

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么坚强,尽管挫折一次次向她进攻,但她毫不退缩。

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民族,常常让人嫉妒,所以安妮这阳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来。

这时,我才感到我是那么的幸福,从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风吹雨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本文是关于读书笔记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一)《安妮日记》真实记录着安妮弗兰克作为一个成长少女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四日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的的情感困惑、与父母的矛盾冲突、思考生活、自我反省、对生活的态度。

读书有感:日记是人们语言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安妮日记记录着安妮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其写日记的过程也是安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思考生活一个过程,当安妮陷入某种情绪时,写日记发泄情绪。

我们可以从日记中了解的安妮弗兰克,从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的日记中,我们得知作者的十三岁生日是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二日,那天作者很开心,一九四二年六月十五日的日记得知,作者的好朋友是莉茨?古森斯、撒尼?豪特森和尤碧斯?德?瓦尔,一九四二年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得知作者把日记当成朋友,并且给日记取名为基蒂,其写日记的原因是“我没有像日记一样真诚的朋友”,可见作者觉得其内心是非常孤独寂寞的,其写日记是为了倾诉,我们还得知作者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作者与父母和姐姐住在一起,他们是德籍犹太人,由于他们是犹太人的身份,一九三三年移居荷兰,当时希特勒的反犹法使很多犹太人家庭遭了殃,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一九三八年的大清洗也使安妮的亲戚被迫背井离乡,真正的苦难是从一九四五年开始,战争不断,德国最后占领荷兰,各种反犹法令在荷兰接二连三,犹太人必须带黄色的大卫星,必须缴上他们的自行车,不可以开车,乘电车,只能在三点到五点到挂有‘‘犹太商店”’招牌的店买东西,犹太人到晚上八点必须进屋,犹太人不许去剧院等娱乐场所,不得参加公开体育活动和运动场地,上学只能去犹太学校等各种反犹规定。

一九四二年七月九日日记得知安妮一家与彼得?凡?达尔恩一家为了躲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安妮爸爸公司的大楼密室秘密居住下来,从此开始了他们的密室生活。

十三岁女孩本应该自由无虑的玩乐、和闺蜜看电影、逛街、去公园赏花、上学……现在却因为战争甚至是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失去了这些权利,被迫困在阴暗的密室里生活,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能活着走出密室。

在这么压抑是状况下,安妮在日记里这么说道“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

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

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

我们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

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

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

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安妮的乐观让我感动不已,我希望在面对困境时能像安妮一样乐观的面对,能不忘记自己的最初梦想,仍能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

十三岁的安妮比现在同龄普通女孩想得更多,思考得更多,更深刻。

她对生活的思考让我印象深刻,令人深思。

如安妮对战争的思考“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安妮对幸福的思考“我们全都活着,但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活着,不知道去向何方,我们活着的目的都是享受幸福,我们的生命多姿多彩,本质上却没有两样,我们三个人都生活在普通的家庭,我们都有机会学习,都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都有最求幸福的理由,可是……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来争取,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必须刻苦工作,积德行善,而不是懒惰和赌博。

懒惰也许看起来很容易,但工作更可以带来满足感。

”安妮对良知的思考“平静的良知让人坚强”。

日记写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就结束了,书中没有提到安妮命运如何,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才得知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于有人密告的原因而被德国警察逮捕。

数日后所有人被转送到荷兰的威斯第包克集中营,一个月后隐秘之家的八个人被转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

之后,安妮与姐姐又被转送到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1945年3月姐妹都因伤寒死于营中,距离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被英军解放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而其他隐密之家的成员除安妮父亲之外,都死于集中营之中。

我想《安妮日记》的这本书之所以这么有名,当然这并不仅仅是讲述了一名成长少女的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当时二战法西斯对人民的破害的目击报道。

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战争对人们的伤害,今后避免再次发生这样的悲剧。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二)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安妮·弗兰克被德军迫害,无奈之下只得藏身密室两年时的生活。

安妮从13岁生日(1942年6月12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整整两年多。

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共计八位“室友”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的真实生活与对战争的厌恶与恐惧。

当她13岁生日时收到一本日记当生日礼物后开始写日记,日记中,她常以“亲爱的凯蒂(她为日记本起的名字)”为开头,体现出了她将日记本视为极其重要的知己,向它说出自己不敢说也不能说的关于渴望和平,对德军不满的话语,我能感受到这个不满16岁地少女希望停止战争的迫切和她真挚的情感。

她朴实的文字,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事实往往是不公平且极为残酷的。

虽然他们已经极力躲藏,可是最后还是没能躲过被捕这一劫,她不幸在16岁那年离开了,。

战后,朋友将安妮的日记交给了安妮的父亲,她的父亲是战争中唯一幸存的人。

在她的日记里写到: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的愿望终于能得偿。

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到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连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饮食起居在他们眼里都变得十分危险,他们还得极力降低各种声音的音量,即使是咳嗽,打喷嚏都不能发出声音,因为这关系到他们八个人的生命安全。

安妮多次写到她自己和室友们对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的生活中艰难地活着,不过,她坚持着过这种地狱般的生活,唯一能让她毫无保留地吐露心声的对象,便是这本日记,并且这本日记也是见证逃避纳粹迫害与战争的恐怖为数不多的有力见证者。

它告诉我们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在面对战争、种族迫害中顽强地成长。

二战虽然已经过了六十多年,但是,安妮的日记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刻反思,认识到和平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贵。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三)一、优美语段默写与赏析一九四O年五月以后,好日子很少,而且相隔很久……我们的自由被一连串的反犹太命令严格限制:命令犹太人身上要佩一颗黄星;……犹太人禁止搭电车;……犹太人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才能买东西;……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可是日子还是过下来了。

贾桂琳常常对我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敢做,怕做到不准做的事情。

”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

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

我想我在这幢房子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

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

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

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

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拋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

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匱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

在针对犹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美若仙童的安妮·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

十三岁生日那天,居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收到了爸爸奥特精心挑选的一份礼物——一本令安妮爱不释手的日记本。

一个月之后,战争即来临,爸爸送的日记本成了安妮形影不离的伙伴,这其中记录了安妮所亲身经历的与家人和朋友一起躲进父亲公司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被纳粹人发现和逮捕之前的故事,记录了她所亲眼目睹的犹太人被纳粹德国集体逮捕,并关押于集中营之后遭受的惨绝人寰的杀戮事件,也记录了一位敏感、善良、富于天赋的花季少女对自由和未来的美好憧憬,令人读后为之动容。

二、仿写大人们都说,人的一生中,上学读书的日子是最苦的。

我倒不这么认为。

在我眼里,大人们的日子比我们的日子要苦很多,因为他们的责任太多。

一个男人,必须同时做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好同事,好老板,好下属。

女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是,事实上,人生本来就是辛苦的,关键在于你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愿意从心底里接受人生的辛苦,那么你就一定能将这个辛苦漂亮地对付过去,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反之,如果你总是怨天尤人,躲避责任,那么,最终你只能是被人生的辛苦所压倒,跌跌撞撞地敷衍此生了事,同时,一定还会给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增添好多的麻烦。

两种心态,两种人生,请问你想选哪一个呢?三、随笔安妮的年龄原本是应当尽情享受阳光、友情和欢乐的年龄,然而她却不得不终日躲藏在与世隔绝的小屋里面,忍受寂寞、无聊、恐惧、饥饿和病痛,这对她是多么大的摧残!更令人痛心的是,在躲藏了两年零两个月之后,安妮后来还是和家人一起被纳粹抓走了,她与家人被隔离开来,关押在不同的地点。

孤独绝望的少女最终死在集中营里,那一天离解放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读完这本书,我对纳粹以及所有的战争狂充满了仇恨!我要珍惜目前的和平岁月,多读书,多积累知识和本领,将来回报给社会--做安妮想做却未能做到的事情。

我想,安妮正在天堂里微笑着看着我呢。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