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全优)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赛车的车身做成流线型是为了()。

A.增大动力B.行驶稳定C.减小阻力2.鞋底的花纹主要作用是()。

A.美观B.坚固C.增大摩擦力3.你认为以下运动项目中,对提高肺活量最有效的项目是()。

A.体操B.跳高C.游泳4.同一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越()。

A.高B.轻C.低5.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里吸收的。

A.胃B.大肠C.小肠6.食物的营养吸收在()。

A.小肠B.大肠C.胃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把食物涂抹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食物中含有()。

2.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振动,并通过这些()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3.根据声音的产生可分为:()、()和()三大类。

4.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

5.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使用时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是否在“0”刻度的位置;读数时()与指针相平。

测量的()不能大于刻度板上的最大值。

6.耳廓的作用是()、()的作用是将声音转化成振动。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货车是用来运货物的,所以运的货物越多越好。

()2.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4.小车不能走直线的解决方法是调正车轴。

()5.一般情况下,我们吸进人体内的空气中,氧气约占16%。

()6.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食物所含营养及相应的作用连一连。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六.简答题(共3题,共17分)1.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肺活量?2.人体有哪些呼吸器官?3.想一想,上课时坐在教室里能听到哪些声音?坐在教室里能听到的声音有?七.综合题(共4题,共36分)1.测量小明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得到如下数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A.慢B.快C.不快也不慢2.按照()的顺序我们一天吃过很多食物。

A.早餐午餐晚餐B.午餐晚餐早餐C.晚餐早餐午餐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6.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A.甲是大音叉B.乙是大音叉C.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声音的()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的作用,要使运动的小车停下来,必须要有()的作用。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的主要来源。

4.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

5.小明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小丽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的食物。

6.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纸屑在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不停地()。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2.吸烟可以锻炼肺活量,因此吸烟有益身体健康。

()3.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等。

()5.制作小乐器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调整—演示”。

()6.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下列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把它们起来。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呼一吸算()呼吸。

A.两次B.一次C.不确定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所以能够击倒前方的球瓶B.相同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C.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小能量越大D.超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事故,危害非常大3.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强C.越低4.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5.一般来说,声音在()传播速度更快。

A.气体B.液体C.固体6.关于呼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气管、肺B.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时刻呼吸C.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大约60次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和()三种。

2.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的作用。

3.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有关。

4.声带越紧,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5.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难听、()等。

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同一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振动越慢,音调越()。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车未安装车轮和安装了车轮后的摩擦力一样大。

()2.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所以是有害的。

()3.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2、加快物体溶解速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高锰酸钾的溶解试验时,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_______来取。

4、种植时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放置,当种子发芽时,根会向_______生长。

5、动物的卵里孕育着新的生命,条件合适的时候就会________、________为一个新的动物。

6、冬天,人们坐在炉子周围就能很快感受到热,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7、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_______和_______,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9、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______________。

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来描述。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设计和制作“小乐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应该()。

A.独立设计,独自制作B.小组讨论,统一意见:分工合作C.组长设计并制作,其他人围观2、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是()。

①虫鸣声②鸟叫声③商贩叫卖声④汽车鸣笛声A.①③B.①②C.③④3、人们搬运物体时,在物体下面放上滚木,是为了()。

A.避免货物损坏B.减小摩擦力C.增大摩擦力4、植物的什么担负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A.花B.种子C.果实D.根5、我们平时食用的蔬菜水果种类很多,以下哪种蔬菜水果我们食用它们的根()。

A.甘蔗B.萝卜C.马铃薯6、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A.上午10点B.中午12点C.下午2点7、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胃8、自来水、纯净水、盐水,导电性能最强的是()。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_______和_______;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_______,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_______。

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岩石一般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的。

4、用手拨动钢尺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并发现钢尺在_________。

5、看标签或相关资料,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6、开关是控制电流_______的电器元件。

手电筒的开关是一种_______式开关。

7、用小锤敲击两个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发出的声音高的是_______。

8、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_______。

9、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手电筒的电是________电,日光灯用的电是________电。

10、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________。

我们把这种力叫做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的是()。

A.南瓜花B.油菜花C.丝瓜花2、某食物包装上注有“保质期15天”,意思是( )。

A.从生产日期算起,15天之内该食物可以食用B.从生产日期算起,15天之后该食物可以食用C.从购买日期算起,15天之内该食物可以食用3、经过地球运动,在火山喷发过程中流淌出来形成的岩石是()。

A.化石B.浮石C.页岩4、下图的植物果实是利用来传播种子的。

A.弹射B.动物C.风力5、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以下具有动能的是()。

A.运动的小车B.发光的灯泡C.橡皮筋6、下列食物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黄瓜B.萝卜C.猪肉7、一杯浓糖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糖,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糖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8、下列动物是胎生的是()。

A.老鼠B.鸽子C.乌龟9、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一、填空题。

(共20分)1.坐在汽车上, 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 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________;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我们自己是__________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 乘客是_________的。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 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3.弹簧测力计, 是利用弹簧的特性, 用来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

4.电流没有形成回路, 断开了, 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 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6、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来测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

7、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8、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____________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__________。

9、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 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10、蚕宝宝有一天不吃也不动, 蜕下了一层皮, 颜色更_______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橡皮筋拉得越紧, 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响B. 轻C. 不一定听到2.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 粗细不同的钢管, 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 B. C.3.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 填埋B. 焚烧C. 回收4.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嘴巴吹灭B. 用灯帽盖灭C. 用水浇灭5.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 转动速度B. 转动方向C. 发电机大小6.下列哪个实验仪器在加热时能使蒸发皿物体均匀受热?()A. 酒精灯B. 石棉网C. 三角架D. 烧杯7、通常情况下, 100毫升水能溶解()食盐。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

2、蚕宝宝有一天不吃也不动,蜕下了一层皮,颜色更_______了。

3、对于弦乐器,音高主要取决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4、水里的动物和植物不会死亡是因为它们呼吸了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

5、蜜蜂等昆虫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可以帮花朵____________。

6、我们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叫做_______。

7、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手电筒的电是________电,日光灯用的电是________电。

8、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_______。

9、做一个可以观察的种植杯时,要选择____________的杯子,要将种子放在_______。

10、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_______℃,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_______会增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活中,许多机械上运用了轴承,是因为()。

A.轴承可以增大摩擦力B.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C.轴承很便宜2、我们平时食用的蔬菜水果种类很多,以下哪种蔬菜水果我们食用它们的根()。

A.甘蔗B.萝卜C.马铃薯3、气象站的百叶箱内装的是()A.说不定B.温度计C.雨量器D.风向仪4、下列哪个实验仪器在加热时能使蒸发皿物体均匀受热?()A.酒精灯B.石棉网C.三角架D.烧杯5、雾霾天气户外活动对人体影响最大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胃6、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7、图中A、B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水中所受浮力()。

A.A物体大B.B物体大C.一样大8、血液是由()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的。

A.肺B.胃C.心脏9、我们通常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2.人体吸气时,()。

A.胸腔扩张,腹部收缩B.胸腔收缩,腹部扩张C.胸腔和腹部都扩张3.王林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A.胃B.气管C.心脏4.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

A.不变B.越来越轻C.越来越响D.先变响再变轻5.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6.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2.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和()的主要来源。

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等。

4.推或拉都会产生(),让小车动起来的是()。

5.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到气管,再由()或()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腹部()。

6.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2.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氮气。

()3.糖既好吃又能提供能量,应该多吃。

()4.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5.凡是利用反冲原理运动的物体,他们的速度都非常快。

()6.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没有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科学课上,四(1)班的同学为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争论不休,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方案吗?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四年级上期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判断正误
1. 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2. 食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
3. 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
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
4. 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
5. 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6. 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7. 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
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8.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高越高。

()
9. 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10. 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
11.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

()
12. 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13. 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
14.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



15. 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

()
二、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
1、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组溶解得最快。

A、搅拌,不切碎
B、切碎,不搅拌
C、搅拌,切碎
2、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

A、更加快
B、更加慢
C、不能传播
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的振动而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4、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的雨是()。

A、暴雨
B、大暴雨
C、特大暴雨
5、我们在呼吸过程中呼出来的氧气和吸进去的氧气相比(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三、简答题
1.你在本学期科学学习中最喜欢的活动是哪个?为什么?
2. 你觉得你和同伴配合得怎样?举例说明你们小组是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

3. 回顾本学期科学课上你所参与的活动。

你觉得哪部分做得最出色?
4. 在本学期科学学习中,你还有不明白或感到迷惑的活动吗?是什么?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20分)
1、每天播报的气温是气象站测量室外通风无太阳直晒环境下的温度。

气温一般在一天中的约下午两点时候最高。

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阴和多云。

科学家通常将云分成三类,分别是层云、积云、卷云。

3、测量风向的仪器是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4、溶解是指物质以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不能自行沉降,也不能用的方法将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做运动;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振动次数。

二、选择。

(20分)
1、降雨量的单位是:( A )
A、毫米(mm)
B、厘米(cm)
C、毫升(ml)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 C )个等级。

A、11
B、12
C、13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C )。

A、上部
B、下部
C、各个地方
4、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 B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5、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的方法是( C )。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
6、小学生中,最常见牙病是( B )。

A、龋( yǔ)齿
B、龋( qǔ)齿
C、蛀牙
7、在口腔里,( C )把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8、下列情况下,方糖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C )。

A、用舌头翻动搅拌
B、把糖块咬碎
C、又咬碎、又搅拌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纤细的羽状云是。

( A )
A、层云,积云,卷云
B、层云,卷云,积云
C、卷云,积云,层云
10、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最佳的水分补充是( B )。

A、碳酸饮料
B、白开水
C、果汁
三、判断。

(10分)
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汽水啤酒等饮料中溶解了气体二氧化碳。

(√)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白糖、高锰酸钾、小苏打、面粉、洗发水等。

(×)
3、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

(×)
4、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逐渐增高。

(×)
5、从外形上,人体分为:头、颈、躯干、手、脚。

(×)
6、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
7、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胃。

(×)
8、长时间实用耳塞听音乐能使听力更好。

(×)
9、弯曲钢尺,没有发出声音,因为钢尺没有发生振动。

(√)
10、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四、连线。

(10分)
1、把器官和它的功能连起来:
牙齿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将食物残渣的水分进一步吸收,形成粪便
小肠将食物磨碎
大肠消化和吸收养料
2、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用热水来泡洗衣粉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马上要上课了,小红连忙把糖嚼碎了吃加热可以加快溶解
泡感冒冲剂时用筷子搅动小块的物体溶解得快
五、小小科学家。

(20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如何辨别“面粉”是否溶解于水。

1、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颗粒。

2、静置后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3、进一步使用过滤的方法来观察。

4、画出该方法的实验装置图。

5、写出实验注意事项:
(1)滤纸应该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缝隙。

(2)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3)烧杯口边缘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帮下端紧靠滤纸边缘以下,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6、通过以上观察,有明显可见的颗粒,静置后有沉淀产生,用过滤的方法能将“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就说明“面粉”不能溶解于水。

六、科学原理我知道。

(20分)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0分)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怎样保护牙齿?(10分)
答:早晚刷牙,饭后用淡盐水漱口,不吃过冷、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少吃甜食防止蛀牙产生,不宜常用牙签剔牙,防止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