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合集下载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一)土的压缩实验报告研究背景土壤作为地球上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其稳定性对于农业、建筑、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土壤的压缩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评估不同含水量对土壤压缩性质的影响,并探究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最大压缩模量。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土壤样本、水分测定仪、压缩试验仪等;2.从自然土壤中采集样品,并进行筛分,确保颗粒粒径在一致范围内;3.将土壤样本分成几份,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水分,使其达到不同的含水量水平;4.分别测量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水分含量,并记录数据;5.将土壤样本置于压缩试验仪中,并逐渐施加压力,记录下土壤样本在不同含水量下的最大压缩力;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含水量下的土壤压缩模量,并绘制相应趋势图。

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的最大压缩力逐渐降低,并且不同含水量下的压缩模量也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因为水分的存在改变了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情况,使其更易于被压缩。

值得注意的是,在较高的含水量下,土壤的最大压缩力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水分填充土壤孔隙,导致土壤颗粒之间更加紧密,减少了压缩力的传递。

结论基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最大压缩力越低;2.不同含水量下土壤的压缩模量存在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需求合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以实现最佳的压缩效果和土壤稳定性。

研究展望土壤的压缩性质对土壤工程和农业具有重要影响,然而本实验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例如,可以探究颗粒粒径对土壤压缩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土壤类型在压缩过程中的差异。

未来的研究还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和农业应用,进一步完善土壤压缩性质的评估标准和实验方法,提高土壤利用效率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将列举于此处。

很抱歉,由于文本长度限制,无法提供更多内容。

如有其他需要,请告知。

3 土的压缩性及沉降

3 土的压缩性及沉降
0 t 砂土 饱和粘土 s
研究饱和粘土在一定
压力作用下的沉降随
时间变化的规律。
饱和粘土的渗透固结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平均总沉降 (一)分层总和法; (二)规范法;(应力面积法)
(一)分层总和法----把土层分成许多薄层,分别计算 每个薄层的压缩变形量,最后叠加而成总 沉降。
假定:土层在自重压力作用下沉降早已完成;p 在荷载应力作用下,土层只产生垂直变形,无 侧向膨胀; a或Es 采用基底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地基的变形 量; p k p 计算一定深度内的沉降量;(压缩层厚度)

E0
p
压缩层厚度hc的确定方法:
hc
自重应力qz 5 z (软弱地基 10 z )
z 0.2qz (软弱地基0.1qz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方法
b
hc
Z
试算: 1)确定 hc ,计算 hc 深度范 围内的总变形量S 2)根据基础宽度b 确定 z (查表4-4),计算 z 厚 的土层变形量 S 要求满足 S 0.025 S 否则调整 hc 大小再验算
103 68.6 46.1 32.3 23.6 1
81.6 88.4
21.1 16.5
e1 e2 s h0 1 e1
粉土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_ _ p0 S s Si s [ zi i z(i 1) (i 1) ] i 1 Esi
土的压缩系数:
e a p
(m 2 / kN或kPa1 )
a 1-2
压缩曲线
压缩模量Es(kPa、MPa)与压缩系数a的关系:
E s1- 2
1 e0 a1 2
e1 e2 Cc 压缩指数Cc p2 lo g p1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三轴压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三轴压缩实验,了解土体的力学性质,掌握土体的压缩变形规律,为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三轴压缩实验,是指在三个互相垂直的轴向上施加压力,测定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

实验中,应变量为土体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应力量为轴向应力。

三、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需的设备有:三轴试验机、应变仪、振动筛、天平、刷子、塑料袋等。

四、实验步骤1.制样:按照标准规定,取一定量的土样,经过筛分、清洗、调节含水率等处理后,制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2.装置:将试样放入试验机中,放置在三轴压缩装置中央。

3.施压:逐渐施加压力,保持速率均匀,直到试样产生明显的压缩变形。

4.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轴向压力、轴向应变、径向应变和应变速率等数据。

5.实验结束:当试样变形趋于稳定时,停止施压,记录最大轴向应力和最大径向应变。

6.清理:将试样从试验机中取出,清洁试验机和周围环境。

五、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样应制备均匀,避免出现裂隙和空洞。

2.施加压力的速率应逐渐加大,避免过快或过慢。

3.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三轴压缩实验,测定了土体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压缩变形及强度参数,得出了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压缩模量等力学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体的压缩变形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性,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大,土体的压缩变形逐渐增大,压缩模量逐渐减小。

此外,不同土体的力学性质也存在差异,这需要在工程应用中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处理。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

土的压缩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土的压缩实验,观察土壤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规律,了解土壤的力学性质,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为常见的黏土土壤样品,实验仪器包括压力计、压实仪等。

首先,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放入压实仪中,然后施加不同的压力,记录土壤的变形情况。

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随着压力的增加,土壤密度逐渐增大,体积逐渐减小。

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的变形呈线性关系,压力和压缩量成正比。

但是当压力超过一定阈值时,土壤的变形速度会急剧增加,形成压缩变形的临界点。

实验分析,土壤的压缩性是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土壤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土壤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规律,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土壤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压缩变形,压力和压缩量呈正相关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压缩性能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总结,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土壤力学性质的了解,也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土壤的压缩性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土壤力学性质的认识,为土壤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本次土的压缩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6.三轴压缩试验(砂土)

6.三轴压缩试验(砂土)

六、三轴压缩实验(一)实验目的三轴压缩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

堤坝填方、路堑、岸坡等是否稳定,挡土墙和建筑物地基是否能承受一定的荷载,都与土的抗剪强度有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抵抗破坏的极限能力,即土体在各向主应力的作用下,在某一应力面上的剪应力(τ)与法向应力(σ)之比达到某一比值,土体就将沿该面发生剪切破坏。

常规的三轴压缩实验是取4个圆柱体试样,分别在其四周施加不同的周围压力(即小主应力)σ3,随后逐渐增加轴向压力(即大主应力)σ1直至破坏为止。

根据破坏时的大主应力与小主应力分别绘制莫尔圆,莫尔圆的切线就是剪应力与法向应力的关系曲线。

三轴压缩实验适用于测定粘性土和砂性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和有效抗剪强度参数,可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实验(UU );固结不排水实验(CU )和固结排水实验(CD )。

本演示实验进行干砂的固结不排水实验。

(三)实验设备1.三轴仪:包括轴向加压系统、压力室、周围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测量系统和试样变形量测系统等。

(如附图1所示)2.其它:击样器、承膜筒等。

(四)实验步骤1.试样制备:将橡皮膜下端套在压力室的底座上,放置好成样模具,使橡皮膜紧贴模具内侧;称取一定质量的干砂(烘干冷却),使砂分批通过漏斗落入橡皮膜内,如需制备较密实的砂样,用木锤轻击土样至所需密度。

2.试样安装:装上土样帽,给试样施加一定的负压力,拆除成样模具;使传压活塞与土样帽接触。

3.固结实验:进行两个试样的实验,分别施加100、400Kpa 的周围压力,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试样的体积变形数据。

4.剪切实验:采用应变控制方式进行剪切实验,剪切应变速率取每分钟0.1%~0.5%,实验过程数据采集系统自动采集轴向力和体积变形数据,直至轴向应变为10%时为止。

8.实验结束:停机并卸除周围压力,然后拆除试样,描述试样破坏时形状。

(五)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前,橡皮膜要检查是否有漏洞。

(六)计算与绘图1.试样面积剪切时校正值:011a A A ε=- 式中:ε1—轴向应变(%)2. 绘制每个实验的轴向应变-偏应力关系曲线,及轴向应变-体应变关系曲线。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3土的压缩试验
土体产生压缩的原因: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e Cc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

实验名称:土的压缩试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土的压缩试验得到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孔隙比和压力的关系,即压缩曲线—e ~p 曲线,并以此计算土的压缩系数a 1-2,判断土的压缩性,为土的沉降变形计算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1、计算公式(1)试样初始孔隙比: 0s w0(1)1w G e ρρ+=-实验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一、实验目的: 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缝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 2、观察裂缝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1.基本设计指标(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mm×200mm(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150mm×200mm×1200mm第2部分:每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根据试验梁材料的实测强度及几何尺寸,计算得到该梁正截面能承受最大荷载为90.2kN,与实验实测值相比相差多少?最大荷载C30混凝土,fc=14.3N/mm2,a1=1,HRB335钢筋,fy=300N/mm2 。

环境取为一类,保护层厚度取20mm。

界限的相对受压区ξ=0.55,取αs=45mm,h0=200-45=155mm,M=1.0×14.3×150实验名称:静定桁架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杆件应力-应变关系和桁架的受力特点; 2、通过对桁架节点位移、支座沉降和杆件内力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处理分析,掌握静力非破坏试验基本过程;3、结合实验桁架,对桁架工作性能做出分析与评定。

二、实验数据记录:桁架数据表格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1. 将第一部分中内力结果与桁架理论值对比,分析其误差产生的原因?由于理论计算的数值均略大于实测值,可能的原因如下:实际的桁架结点由于约束的情况受实验影响较大,并非都为理想的铰接点,因此部分结点可以传递弯矩,而实际的桁架轴线也未必都通过铰的中心,且荷载和支座反力的作用位置也可能有所偏差,所以实际的内力值要与理论值有误差。

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试验
Es p 1 e1 H / H1 a
公式:Es (1 e1 ) / a
(4)土的回弹再压缩曲线及回弹再压缩模量
(3)试验结果(土的压缩曲线图片)
(4)试验结果(孔隙比)的推导
H0 H H i 0 1 e0 1 ei ei e0 H (1 e0 ) H0


• 与活塞杆顶面接触,并使测杆缩入7~8mm,以免 • •
土样压缩时测杆脱空。而后目测杠杆是否水平, 如不水平时,可转动平衡锤,使上杠杆达水平位 置。 4、加压 去预加压力,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避免 晃动。荷载等级一般为50、100、200、300、 400kPa。在加上第一级荷载的同时,开动秒表分 别在1、2、3、5、10、15、20分钟……记录测微 表读数,直致稳定。两次读数变化不超过0.01mm 时,即认为沉降稳定,再依次逐缓加荷,同样测 定变形量至稳定为止。 5、在最后一级荷重达稳定并读得变形读数后,即 可松开测微表,卸除全部荷重,拆开固结仪,清 除土样。
0.1
a12 / MPa1
0.5
低压缩性
中压缩性
高压缩性
(2)土的压缩指数
e1 e2 Cc e / log( p2 / p1 ) log p2 log p1
(3)土的压缩模量
e1 e2 推导:H H1 1 e1
e ap
ap H H1 1 e1
土的压缩试验
土的压缩试验
一、土的压缩试验原理 二、压缩试验设备 三、压缩试验操作步骤 四、压缩试验注意事项
一、试验原理
地基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水和空气 逐渐被挤出,土颗粒之间进行重组,从 而引起土的压缩变形。压缩试验就是将 天然状态下的原状土样或扰动土样置于 压缩仪器中,在不同荷载和侧限条件下 测定其压缩变形。 试验的加荷方式为应力控制方法, 本试验为杠杆加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结果:
P
Se
e0
p2
p1
t
e1 e2 s2 s1
s3
e3
t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试验资料处理:
设Vs=1, 由三相图可得:
施加/前试件中的固体体积Vs:
1
e
Vs 1 e0 H 0 A (a) e0 e
孔隙
施加/后V / s
1 1 e
(H0
S)A/
土的类别 高压缩性土 中压缩性土 低压缩性土
a1-2 (MPa-1) ≥0.5
0.1~0.5 <0.1
e
Es
' z
侧限压缩模量,KPa ,MPa
e
1.0 0.9
z 1 e0
0.8 e
'
0.7
土的类别
0.6
高压0缩性10土0 200
ES (MPa) 300 <4040 P
中压缩性土
4~15
不排水试验只施加 3 u3
B u3 / 3
试件上只施加 1 3 u1
对饱和土, A u1 /(1 3 )
有机玻璃罩
橡皮膜 压力水
轴向加压杆 测定:
顶帽 轴向应变
压力室 轴向应力

0.6 0
100 200 300 400 P
一般研究土中某点由原来的自重应力p1增加到外 荷作用下的土中应力p2 (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之
和)这一压力间隔所表征的压缩性时,土的压缩
性可用割线斜2常用作比较土的 压缩性大小
1.0
0.9
0.8 e '
0.7
0.6 0
100 200 300 400 P
一、侧限(单向)压缩试验:
单向固结仪:
应力状态: 1´= Z 2´=K0 Z 3´=K0 Z
应变特性: Z x=0 y=0
测定: 轴向应力 轴向变形
透水孔
• 杠杆式压缩仪: • 400~600kpa • 高压固结仪:
• 1600~5000kpa
百分表
透水石
传压板 水槽 环刀 内环
试样
•施加荷载,静置至变形稳定 •逐级加大荷载
压缩模量:
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 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 的应变增量之比值 (MPa)。即:
低压缩性土
≥15
e
mv
1 Es
a 1 e0
体积压缩系数 KPa-1 ,MPa-1
1.0
0.9
0.8 e '
0.7
0.6 0
100 200 300 400 P
Es的倒数成为土的体 积压缩系数mv,表 示单位压应力变化
1 (b)
土粒
S
H0
侧向=0, A=A/, Vs= Vs/ 因此
试件横截面积A
H0 H0 S 1 e0 1 e
三相草图
e
e0
(1
e0
)
S H0
e
e0
(1
e0
)
S H0
ei
e0
(1
e0
)
Si H0
(1): 各级压力与其相应的稳定孔隙比的关系
曲线,简称ep曲线。 (2): elgp曲线、 elnp曲线。
土的压缩性试验 与压缩指标
土体产生压缩的原因:
(1)固体颗粒的压缩; (2)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压缩,孔隙气体 的溶解; (3)孔隙水和孔隙气体的排出;
纯水、固体颗粒的压缩量常可略不计; 土体压缩主要来自孔隙水和气的排出。
• 土体受力后引起的变形: • 体积变形 剪切变形

• 体积变形:主要由正应力引起,它只会使土 体压密、体积缩小,但不会导致土体破坏。
迴滞环、割线与回弹指数:
1
e
Cc
0.9
0.8 1 Ce
0.7
0.6
Ce
回弹指数(再压缩指数)
Ce << Cc, 一 般 粘 性 土 的 Cc 值 在 1.0 左右, Ce≈0.1-0.2Cc
100
1000 lgP
土体变形机理非常复杂 ,土体不是理想的弹塑 性体,而是具有弹性、 粘性、塑性的自然历史 的产物。
(2)、e ~ lgP 曲线
对直线段:
e
1
0.9
Cc
Cc
e (lg ')
0.8
0.7
压缩指数
0.6
压缩指数的单位问题
100
1000 lgP
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
Cc 是无量纲系数,同压缩系数a 一样,压缩 指数Cc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 虽然压缩系数a 和压缩指数Cc 都是反映土的压 缩性的指标,但是两者有所不同。前者随所取 的初始压力及压力增量的大小而异,而后者在 较高的压力范围内却是常量,不随压力而变。
再压缩试验时土体体积变化特征:
(1) 土体的变形是由可恢复的弹 性变形和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两部份组成
(2) 回 弹 曲 线 和 再 压 线 曲 线 构 成 一迴滞环,土体不是完全弹性 体的又一表征;
(3) 回 弹 和 再 压 缩 曲 线 比 压 缩 曲 线平缓得多。
(4)当再加荷时的压力超过b点, 再压缩曲线就趋于初始压缩曲 线的延长线。
(1)e – P 曲线
e
1.0 0.9 0.8 0.7 0.6
0 100 200 300 400 P
ei
e0
(1 e0 )
Si H0
P
Se
e0
p2
p1
t
e1 e2 s2
s3
s1
e3
t
压缩系数: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e
a e '
1.0
0.9
0.8 e '
0.7
Kpa-1,Mpa-1
压缩性不同的土,其压缩曲线的形 状是不一样的。曲线愈陡,说明随 着压力的增加,土孔隙比的减小愈 显著,因而土的压缩性愈高。
• 剪切变形 : 主要由剪应力引起,当剪应力超 过一定限度时,土体将产生剪切破坏,此时 的变形将不断发展。
建筑物通过基础将荷载传给地基, 在地基内部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从而引 起建筑物基础的沉降。
地基、基础设计的变形原则: S≤[S]
•通常在地基中是不允许发生大范围剪切破坏。
地基沉降的组成
总沉降 S : 初始(瞬时)沉降Sd 固结沉降Sc 次固结沉降Ss S =Sd十Sc十Ss
引起的单位体积变
化。亦即:
单向压缩试验的各种参数的关系
指标
指标
a
a
1
mv
a/(1+e0)
Es
(1+e0)/a
mv
Es
mv(1+e0) (1+e0)/Es
1
1/Es
1/mv
1
(2)、e ~lgP 曲线
e~P 曲线缺点:压力区间较小
e
0.9 0.8
特点:有一段较长的直线段
0.7
0.6
100
1000 lgP
弹性变形部分来自土颗粒和孔隙水的弹性变形、封闭 气体的压缩和溶解,以及薄膜水的变形等造成的变形。
塑性变形部分来自颗粒相互位移、土颗粒被压碎、孔 隙水和孔隙气体被排出等造成的变形。
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以某种粘土为例
z p
非线性弹塑性体
1 Ee
1 Es
z
e0 (1 e0 )
二、三轴压缩试验
1、试验目的: a、测定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抗剪强度 b、测定土的孔压系数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