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气设备(33)
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课件

松动。 4.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
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 5. I 类设备应有良好的接零或接地措施,且保护导体应与工
作零线分开;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截面积0.75~1.5 mm2以上的多股软铜线;且保护零线(地线)最好与相线、 工作零线在同一护套内。
6.使用 I 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合绝缘用具,并根据用电特征 安装漏电保护器或采取电气隔离及其他安全措施。
7.绝缘电阻合格。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 I类设备不低于2MΩ,Ⅱ类设备不低于7MΩ、Ⅲ类设备不 低 于1MΩ。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分别为950V、2800V和380V。
8.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9.Ⅱ类和Ⅲ类手持电动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设计确定的安
I 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或经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 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 缘垫上。 (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 须使 用 Ⅱ 或 Ⅲ类工具。如果要使用 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 定漏电动 作电流不大于 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 电保护器。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等应使用Ⅲ类工具。 如果使用 Ⅱ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 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的漏电保护器。不得使用 I 类工具。
安全技术措施
1-保护接地(接零) 2-安全电压 3-隔离变压器 4-双重绝缘 5-熔断器保护 6-绝缘安全工具 7-漏电保护 8-注意事项
手持式电动工具在使用中需要经常移动,振动也比较大, 容易发生碰壳事故,而它又往往是在工作人员紧握之下运行 的,而且其电源线的绝缘也容易由于拉、磨或其它机械原因 而遭到破坏。
手持电动工器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管理制度

手持电动工器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管理制度手持电动工器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手持电动工器具和移动式电动工具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Ⅰ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
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Ⅱ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它可分为绝缘外壳和金属外壳Ⅱ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位标有Ⅱ类结构符号。
Ⅲ类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材料员负责领用班组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动机具以及工具定期送检(每年一次)。
第五条安全员建立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清册台帐并对工具实行定置管理;定期对工具进行检查,并与台账对应;对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操作人员熟悉工具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详细了解工具的性能和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对工具进行绝缘检查。
第三章管理内容及要求第一节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式电动机具管理第七条手持电动工具(电钻、电砂轮、电动螺丝刀等)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抽水泵、砂轮锯、小型汽柴油发电机等),不得随意外借,以防损坏和丢失。
第八条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动机具要编号定置管理,建立设备台帐,并保证实物与台帐相符。
由安全员管理、维护。
第九条应建立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检查记录,由安全员定期(半年)相关要求逐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检查人姓名、检查日期记入安全检查卡中。
第十条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动机具应时刻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电工工具及移动电气设备

XXXXXXXXXX培训中心
培训教案(表13)
培训班编号:第期低压电工作业
授课节次:第 11 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
轮、冲击电钻、电锤、手电锯等.
常用的手持电动工具
①、手电钻
②、电动砂轮机
③、电动圆锯
手持式电动工具有两种分类方式:即触电保护方式分类和防潮程度分类。
1.触电保护方式分类
按电击防护条件,电气设备分为0类、0Ⅰ类、Ⅰ类、Ⅱ类和Ⅲ类设备。
仅靠基本绝缘防护——0类
绝缘+接地(或接零)——Ⅰ类
双重(加强)或绝缘——Ⅱ类
靠安全电压进行保护——Ⅲ类
①Ⅰ类设备都是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的设备,可以带有Ⅱ类设备或I类设备的部件。
Ⅰ类设备外壳上没有接地端子,但内部。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电气设备

手持电动液压剪,电动机驱动液压泵,液 压泵产生液压能,然后,液压流体驱动液 压缸,使液压剪正常工作。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2. 基本结构 (1)驱动部分 ◆ 许多不同种类的手持电动工具采用单相串
激电动机作为驱动部件。单相串激电动机 转速高、体积小、起动转矩大、转速可调 ,既可以在直流电源上使用,也可以在单 相交流电源上使用。单相串激电动机又称 通用电动机,或称交直流两用电动机。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3. 合理选用 (1)各类工具的特点 ◆ 根据工具造成的触电死亡事故的
统计,几乎都是由Ⅰ类工具引起的 。Ⅰ类工具的接地接零虽能抑制危 险电压,但它的触电保护还是不完 善的,此类工具除依靠工具本身的 绝缘强度及接地装置的完整外,还 依靠使用场所的接地或接零系统来 保证,而目前许多工厂企业的接地 装置的维护还不够完备,有的接地 电阻太大,有的接地不良,有的甚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3.漏电保护插座是指具有对漏电电流检测和判断并能切断 回路的电源插座。其额定电流一般为20A以下,漏电动作电 流6~30mA,灵敏度较高,常用于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 电气设备的保护及家庭、学校等民用场所。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漏电保护插座(墙壁插座)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一、基本分类与结构
3. 合理选用 (2)选用规则 ① 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
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XXXXX公司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依据GB3787—200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和GB3883.1—2005《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等相关标准,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移动式电气设备包括手持式和移动式电动工具或设备如电钻、砂轮、电锤、塑焊枪、磨光机、电锯、切割机、电焊机、高压清洗机、移动式泵类、移动式风机和空压机等。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西昌瑞康钛业有限公司各单位。
第二章职责第四条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专业管理工作。
第五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综合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日常管理,制定本单位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设备档案和检查、维护记录。
第三章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第七条在潮湿的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危险场所,应使用Ⅱ类或Ⅲ类设备。
若使用Ⅰ类设备,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的漏电保护装置。
第八条在锅炉内、金属容器内、管道内,应使用Ⅲ类设备。
若使用Ⅱ类设备,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的漏电保护装置。
第九条除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以外的一般场所,应使用Ⅱ类设备。
若使用Ⅰ类设备,必须采取其它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保护装置,安全隔离变压器等。
第十条电源线应采用橡皮绝缘软电缆,单相用三芯电缆,三相用四芯电缆,电缆不得有破损或龟裂,中间不得有接头。
线路中应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第十一条手持式电动工具带电部分与可触及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Ⅰ类不低于2M Ω,Ⅱ类不低于7 MΩ,Ⅲ类不低于1 MΩ。
第十二条电焊机一次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二次绝缘电阻不低于0.5 MΩ。
第十三条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应有专用的接零(地)插孔和插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第十四条Ⅰ类设备应有良好的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措施,保护零线或地线应采用截面积0.75~1.5mm2的多股软铜线。
202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考试历年高频考点真题摘选附加答案

2023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考试历年高频考点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疲劳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设计安全装置时,应把安全人机学的因素考虑在内,使人的疲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下列不属于设计安全装置时要考虑的安全人机学的因素是( )。
A. 合理布置各种控制操作装置B. 正确选择工作平台的位置及高度C. 提供座椅D. 稳定性与耐久性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材料化学成分中,钢材硬度与含碳量的关系是()。
A. 含碳量与其硬度值无关B. 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低C. 含碳量越小,其硬度越高D. 含碳量越大,其硬度越高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B. 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C.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D. 报送事故发生单位正确答案:D,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14年5月24日8时10分,某市A城二期住宅工程18栋工地发生-起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造成20人死亡、5人受伤(含一名电焊工)。
经调查,该工程建权单位为B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C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D有限公司,设备制造及租赁单位为E有限公司,设备安装单位为F有限责任公司。
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因5月23日晚上将施工电梯擅自升高,5月24日未经检测,临时工乘坐施工电梯至15层时发生坠落。
施工单位应当为施工现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A. 所有人员B. 所有操作人员C. 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D. 特种作业人员E. 监理工程师正确答案:C,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公司的500m3焦油贮槽的盘管加热器发生泄漏,操作工甲对焦油贮槽进行停车、清空和蒸汽吹扫,检修工乙进入焦油贮槽检测并查找泄漏原因。
202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煤矿安全》预测试题18(答案解析)

2022-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实务煤矿安全》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大量气体,粉尘释放能量的快慢主要取决于()。
A.粉尘的密度B.粉体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粉尘的浓度D.周围环境温湿度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大量气体,而释放出能量的快慢即燃烧速度的大小与粉体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有关。
因此,对于同一种固体物质的粉体,其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燃烧扩散就越快。
2.某矿是开采与煤共生矿藏的地下金属矿山,为保证采掘作业安全,该矿的起爆器材应选用()A.电雷管B.导爆管C.导火索D.火雷管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由于煤地下矿山下存在瓦斯和煤尘,因此煤地下矿山下禁止使用明火起爆,只能采用电能激发的电雷管。
3.矿井注浆防灭火技术包括制浆材料的选择、泥浆的制备和泥浆的输送等内容。
下列制浆材料物理特性中,符合注浆材料选择要求的是()。
A.浆液渗透力弱B.浆液收缩率小C.泥浆不易脱水D.含砂量不大于10%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制浆用的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1)加入少量水即可成浆。
(2)浆液渗透力强,收缩率小,来源广泛,成本低。
(3)不含可燃,助燃成分。
(4)泥浆要易于脱水,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要求含砂量为25%~30%。
(5)泥土粒度不大于2 mm,细小粉粒(粒度小于1 mm)应占75%以上。
(6)主要物理性能指标:密度为2.4~2.8 t/m3,塑性指数为9~14,胶体混合物为25%~30%,含.砂量为25%~30%。
4.2009年6月10日5时17分,A煤矿井下南一盘区15201进风副巷综掘工作面发生一起较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200万元。
2009年6月10日零点班,综掘三队15人和通风队2人(一人为跟班瓦检员,一人为爆破员)于零点30分到达15201进风副巷掘进工作面。
《安全用电》考试

安全用电》考试1.以下()不是家庭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
A.私自乱拉、乱接电线B.用湿手摸或用湿布擦灯具、开关等电器用具C.在电加热设备上覆盖和烘烤衣物D.电线绝缘老化,出现漏电(正确答案)2.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连接()。
A.地线(正确答案)B.零线C.相线3.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上。
A.地线B.零线C.相线(正确答案)4.当人触电时,()的路径是最危险的。
A•左手到前胸(正确答案)B、右手到脚C右手到左手D.左脚到右脚5.存在高度触电危险的环境以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的安全电压为()VA.36(正确答案)B.24C.12D.66.人体能够摆脱握在手中的导电体的最大电流值称为安全电流,约为()mA。
A.10(正确答案)B.100C.200D.20007.对“有心跳而呼吸停止”的触电者,应采用()进行急救。
A.胸外心脏挤压法B.俯卧压背法C.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正确答案)D.牵手人工呼吸法8.“胸外心脏挤压法”挤压与放松的动作要有节奏,以每分钟()次为宜A.20B.80C.50D.100(正确答案)9.某安全色标的含义是禁止、停止、防火,其颜色为()。
A•红色(正确答案)B.黄色C.绿色D.黑色10.某安全色标的含义是安全、允许、通过、工作,其颜色为()。
A.红色B.黄色C.绿色(正确答案)D.黑色11.用做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线的导线的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绿/黄双色(正确答案)D.黑色12.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标志牌。
A.“在此工作!”B.“止步,高压危险!”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正确答案)13.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是()。
A.工作接地(正确答案)B•保护接地C.无作用14.避雷针和避雷线是()。
A.工作接地(正确答案)B•保护接地C.无作用15.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规定不应超过()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熔断器保护
短路保护措施,熔断器额定值一般是工 具铭牌上所示额定电流的1.5-2倍。 常见电流过大的故障有:过载、短路、 接地等。
六、绝缘安全用具
绝缘手套、绝缘鞋(靴)、绝缘垫( 台)。 Ⅰ类工具采用漏电保护器、安全 隔离变压器有困难时,操作者必须采用 上述用具。
共33页
七、漏电保护器
地接零保护。 双重绝缘指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和保护绝 缘(附加绝缘)。前者是带电体与不可触及的 金属零件之间的绝缘,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和防止电击的基本绝缘;后者是不可触及的 金属零件与可触及的金属零件之间的绝缘, 是当工作绝缘损坏后用于防止电击的绝缘。 加强绝缘是指绝缘材料机械强度和绝缘性 能都增强的基本绝缘,具有与双重绝缘相同 的保护能力。
应采用三芯(单相)或四芯(三相)铜芯多股橡皮护套软 电缆或护套软线。黄/绿色的导线只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 线;截面采用0.75-1.5mm2 以上的多股软铜线。
共33页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2、接线方法: Ⅰ类工具的接地或接零及 接线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操作者的人身安 全。在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应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一、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 8、装设合格的短路保护装置。 9、 Ⅱ类和Ⅲ类工具修理后不得降低原 设计确定的安全技术指标。 10、用毕,及时切断电源,妥善保管。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二、交流弧焊机的安全要求 交流弧焊机的一次额定电压为380V,二次 空载电压为70V左右,二次额定工作电压为30V 左右,二次工作电流达数十至数百安,电弧温 度高达6000℃。 火灾和电击危险较大。 1.安装前应检查弧焊机是否完好;绝缘电阻是否 合格(一次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MΩ ,二次绝缘电 阻不应低于0.5MΩ )。 2.弧焊机应与安装环境条件相适应。
一、建立健全工具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二、管理制度的内容
三、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
制定借、还制度,并做好记录。
共33页
一、判断题(每题2.0分) 1、交流弧焊机的二次空载电压只有70V。( ) A正确 8错误 2、日常使用工具,应建立工具的借还规定,并作记录。( ) A正确 B错误 3、 I类设备由于采用了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措施,因而安全 性较高。 ()A正确 8错误 4、使用电动工具,移动时应手握工具的机体,严禁拉着电缆 搬动工具。 () A正确 8错误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二、交流弧焊机的安全要求 3.弧焊机一次额定电压应与电源电压相符合,接 线应正确。 4.弧焊机一次侧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略大于 电焊机电流。 5.一次电源线长度应小于2m,二次线长度应小于 20到30m。 6.外壳应接零或接地。 7.一次侧不许用有破口或老化严重的导线,二次 侧要用特制多股软铜线。不能在电线管、有可燃 物的管道、容器上进行工作接地。 8.移动焊机必须停电进行。
共33页
第一节 基本分类与构造
2、选用原则 (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应 使用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Ⅱ类工具,必须装设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动作时间不大 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且Ⅲ类工具的安全隔离 变压器、Ⅱ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及Ⅱ、 Ⅲ类 工具的控制箱、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面, 并设专人监护。此类场所严禁使用Ⅰ类工具。 (4)在特殊环境,如湿热、雨雪、有爆炸性或 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还必 须符合相应环境的特殊安全要求。
共33页
一、判断题(每题2.0分) 12、凡是移动式电器用的插座,不论是单向还是三相,都必 须用三眼插座。( ) A正确 8错误 13、移动弧焊机必须在停电后进行。( ) A正确 8错误
14、使用Ⅲ类工具应有独立电源或具有双线圈的变压器供电 。( ) A正确 8错误 15、当电气设备采用24V以上安全电压时,不必采用防止直接 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 A正确 8错误
采用保护接零,在中性点不接地的 供电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地。
共33页
二、安全电压
在特别危险场合,应采用安全电压的工具(
Ⅲ类工具),应由独立电源或具备双线圈的变压 器供电。工具的外壳不应接零或接地。 安全电压额定值:42V、36V、24V、12V、6V 当工具的使用电压大于24v时,必须采取防止直 接接触触电的保护措施。
共33页
第一节 基本分类与构造
2、电气设备根据触电保护特性分类: 0、 0I、 I、 Ⅱ、 Ⅲ类 (1)0类: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外壳上和内部的不
带电导体上都没有接地端子。
(2)0I类:也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但设备的金属
外壳上装有接地(零)的端子。
(3)I类:也仅有工作绝缘(基本绝缘),设备外壳上没有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三、机械防护装置 手持式电动工具,无论是切割(削)工 具或研磨工具,在高速旋转、往复运行或 振动时,会带来意外危险,因此必须按有 关标准安装防护装置,如防护罩、保护盖 等。没有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不齐全的, 严禁使用。
共33页
第三节 安全技术措施
手持式电动工具常常在人手紧握中使用,挪动 性、振动较大,电源线的绝缘易被拉、磨或机械 原因破坏,容易发生漏电及其他故障,触电的危 险性大,为保证操作者安全,应对工具采取安全 措施。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是Ⅰ类工具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 1、技术要求: Ⅰ类工具的接地或接零不宜单独敷设,
共33页
第一节 基本分类与构造
2、选用原则
(1)在一般场所,应选用Ⅱ类工具;如果使 用Ⅰ类工具,必须采用漏电保护器或经安全 隔离变压器供电;否则,使用者须戴绝缘手 套或站在绝缘垫上。 (2)在潮湿场所或金属构架上作业,应选用 Ⅱ类或Ⅲ类工具。如果使用Ⅰ类工具,必须 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 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一、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 1、辨明铭牌,检查性能是否与使用条件相适应 。 2、检查防护罩、防护盖、手柄防护装置有无破 损裂纹、变形或松动。 3、检查电源开关是否失灵、破损、牢固,接线 有无松动。 4、电源线应采用铜芯多股橡皮绝缘软电缆。单 相用三芯、三相用四芯,电缆不得有破损龟裂 、中间不得有接头。
2、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线必须采用( )
A、铜芯护套线 B、铝芯护套线。E、铝芯软线 D、铜芯软线 3、为保护使用的安全,一般场所应选择( )类手持式电动 工具。 A、Ⅰ B、Ⅱ C、Ⅲ D、0 4、使用Ⅲ类工具时,工具的金属外壳( )。
A、必须接零(或接地)
C、不应接零(或接地)
13、应屏蔽
D、随意
共33页
第二节 安全性能要求
一、手持电动工具的安全要求 5、Ⅰ类工具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导线 应与工作零线分开;截面采用0.75-1.5mm2 以上 的多股软铜线;使用场所的保护接地电阻值必 须不大于4欧姆。 6、使用 Ⅰ类工具应配合绝缘用具,并根据用电 特征安装漏电保护器或采取电气隔离等措施。 7、绝缘电阻合格。 Ⅰ类工具不小于2MΩ,Ⅱ类 工具不小于7MΩ,Ⅲ类工具不小于1MΩ;交流 耐压试验电压为950V,2800V,380V。
概念解释:
基本绝缘:对带电部分提供防止触电的基本保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为防基本绝缘损坏时触电而在基本绝缘之外又 设置的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 加强绝缘:指用于带电部分的单一绝缘系统。它对基本绝 缘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等进行加强提高,有 与双重绝缘相当的防护程度。
共33页
5、 Ⅲ类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的电压是()V。 A、24 8、42 C、220 D、380
接地端子,但内部有接地端子,自设备内引出带有保护插 头的电源线。
(4)Ⅱ类:带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 (5)Ⅲ类:采用安全电压供电的设备
共33页
第一节 基本分类与构造
Ⅱ类和Ⅲ类设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必采取保护接地和保护接 零措施。
手持电动工具没有0类和0I类产品,市售产品基本 上都是Ⅱ类设备。移动式电气设备大部分是0I和I类产 品。目前仍有许多以前生产的I类手持电动工具在用。
20、在潮湿环境用类I工具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器。( ) A正确 8错误
21、电动工具维修时应做好记录。( ) A正确 B错误
22、在使用I类设备时,还必须采用其它附加的安全保护措施 。( )A正确 B错误
23、弧焊机二次侧导线长度不应超过2m。( ) A正确 B错误
共33页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0分) 1、交流弧焊机外壳应当( )。 与大地绝缘 D、屏蔽 A、接零 B、涂漆 C、
5、 I类工具应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或接零)措施。()
A正确 8错误 6、 I类工具比Ⅱ类工具安全可靠。 ( ) A正确 8错误
共33页
一、判断题(每题2.0分) 7、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系统中,Ⅱ类工具应采取保护接地 。( ) A正确 8错误 8、在特别危险的场所,应采Ⅲ类工具。( )A正确 8错误
共33页
三、隔离变压器
隔离变压器是指变比1:1的变压器。二 次与一次、外壳和大地均保持良好的绝缘, 二次回路不允许接地。由于次级不和地相连 ,人即使触电,电流只能沿绝缘电阻和分布 电容构成回路,电击的危险性可以得到抑制 。 电气隔离实质上是将接地的电网转换为一 范围很小的不接地电网。
共33页
四、双重绝缘: Ⅱ类工具具有,不需接
第一节 基本分类与构造
二、基本结构 手持电动工具一般由驱动部分、传动部分 、控制部分、绝缘和机械防护部分组成。 1、驱动部分:一般由电动机驱动传动机构。 多采用单相串励电动机 2、传动部分:作用是能量传递和运动形式的 转换。 3、控制部分:包括开关、插头、电缆和控制 装置等。 4、绝缘和机械防护:绝缘包括基本绝缘和附 加绝缘;机械防护部分指外壳和保护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