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脏实验报告.doc
观察与思考“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实验报告-何武

“观察与思考”实验报告单
名称观察与思考“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年级7下学科编号类型观察与思考编写鲜小荣提交时间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人的心脏模型、猪或羊的新鲜心脏、解剖盘、橡胶手套
观察与分析
观察人的心脏模型。
由于猪或羊的心脏与人的心脏结构基本相同,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猪或羊的心脏,来了解人的心脏的结构。
1.将一个猪或羊的新鲜心脏,按照右图所示放在解剖盘中,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再用手捏心房壁与心室壁,比较心房壁与心室壁的厚薄。
2.对照下图,观察已经解剖好的心脏的内部结构。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注意两个心房与心室之间是否相通,两个心室之间是否相通。
捏一捏心脏四个腔壁的厚薄,注意它们之间有没有区别。
辨认与心脏各腔相连的血管,观察心房与心室之间,心脏各腔与血管之间有没有瓣膜。
讨论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心房与心室有什么不同?左心室与右心室又有什么不同?请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与心室、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么特殊的结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注意事项。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文档

2020观察心脏实验报告文档Contract Template观察心脏实验报告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
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20xx2501024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心脏生理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xx年5月7日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1实验目的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2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实验工具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4实验步骤4.1暴露动物心脏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观察心脏的结构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
观察心脏模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观察心脏模型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心脏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认识心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三、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四、实验地点生物实验室五、实验器材1. 心脏模型2. 解剖刀3. 解剖镊4. 解剖盘5. 显微镜(可选)六、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整体结构- 将心脏模型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轻轻切开心脏表面的皮肤,暴露出心脏的整体结构。
- 观察心脏的外形,注意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2. 观察心脏各部分- 左心房和左心室:用解剖镊夹住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壁,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 右心房和右心室:用解剖镊夹住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壁,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 心脏瓣膜:观察心脏瓣膜的位置和形状,了解它们的作用。
- 心脏血管:观察心脏血管的走向和分布,了解心脏血管与心脏各部分的关系。
3. 观察心脏传导系统- 在心脏模型上找到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网,观察它们的形状和位置。
- 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即产生并传导冲动到心脏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地收缩。
4. 观察心脏瓣膜- 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了解它们在心动周期中的作用。
- 分析心脏瓣膜如何保证血液在心脏内的定向流动。
5. 观察心脏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 观察心脏本身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了解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
七、实验结果1.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2.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在心脏内的定向流动。
3.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网,它们产生并传导冲动到心脏各部分,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有节律地收缩。
4. 心脏的动脉供应和静脉回流保证了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
八、实验分析1. 通过观察心脏模型,我们了解了心脏的基本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心脏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

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观察心脏结构的实验报告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为了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我们的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以及对心脏结构的进一步理解。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们使用了一只新鲜的猪心作为实验样本。
首先,我们将猪心放置在实验台上,仔细观察它的外观特征。
然后,我们使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心脏,以便更好地观察其内部结构。
在切开心脏之前,我们先用生理盐水清洗了心脏表面,以确保观察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位于心脏的顶部,而左心室和右心室位于心脏的底部。
心脏的外层是一层坚韧的心包,它起到保护心脏的作用。
进一步观察心脏内部结构,我们发现心脏内有一系列的血管和瓣膜。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它们分布在心脏的表面。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三个主要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和主动脉瓣。
这些瓣膜起到了控制血液流动方向的重要作用。
通过进一步的切割和观察,我们还发现了心脏内部的肌肉组织。
心肌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组织,它具有自主收缩和传导电信号的能力。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心脏能够不断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讨论与结论:通过这次实验观察,我们对心脏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的四个腔室和血管系统共同协作,确保血液能够顺畅地流动。
瓣膜的存在使得血液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流动,避免了血液逆流的问题。
而心肌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则保证了心脏能够持续地收缩和舒张,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
任何一个部分的损坏或异常都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发生。
因此,了解心脏结构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非常重要。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观察,我们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心脏观察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基本结构及其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
2. 观察心脏各部分的形态和相互关系。
3. 掌握心脏搏动的规律和特点。
二、实验原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
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部位。
心脏的搏动规律主要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三、实验材料1. 新鲜猪心脏2. 解剖显微镜3. 解剖刀4. 解剖剪5. 纱布6. 生理盐水四、实验步骤1. 心脏表面观察- 将新鲜猪心脏置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心脏的整体形态。
-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 观察心脏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 观察心脏的冠状动脉和静脉。
2. 心脏内部观察- 使用解剖刀沿心脏的长轴切开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的腔室结构。
- 观察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
- 观察心脏的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结、束支和浦肯野纤维。
- 观察心脏瓣膜的启闭情况。
3. 心脏搏动观察- 将心脏置于生理盐水中,观察心脏的搏动规律。
- 记录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
- 观察心脏瓣膜的启闭情况。
五、实验结果1. 心脏表面观察结果- 心脏呈圆锥形,分为四个腔室。
- 心脏的瓣膜分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 心脏的冠状动脉和静脉清晰可见。
2. 心脏内部观察结果- 心脏内部结构完整,各腔室清晰可见。
- 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层次分明。
- 心脏的传导系统结构完整。
- 心脏瓣膜启闭良好。
3. 心脏搏动观察结果- 心脏搏动规律,频率和节律正常。
- 心脏瓣膜启闭良好,无异常。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了心脏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搏动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心脏的结构完整,功能正常,瓣膜启闭良好。
本次实验加深了我们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为今后学习心血管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讨论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心脏的四个腔室和瓣膜共同保证了血液循环的顺利进行。
观察心脏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心脏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 观察心脏在心脏起搏点的作用;3. 分析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结构主要包括心房、心室、瓣膜和冠状动脉等。
心脏的起搏点是心脏的窦房结,负责产生心跳信号。
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废物运送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实验器材:1. 新鲜猪心脏;2. 剪刀、镊子、解剖刀;3. 解剖显微镜;4. 计算机采集系统;5. 纱布、棉线;6. 任氏液。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新鲜猪心脏清洗干净;2. 用剪刀和镊子将心脏的血管剪断,去除心脏周围的组织;3. 将心脏放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结构;4.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5. 观察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6. 观察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7. 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心脏的跳动,分析心跳信号;8. 观察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包括血液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实验结果:1. 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2. 观察到心脏瓣膜的结构,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3. 观察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4. 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到心脏的跳动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心跳节律正常;5. 观察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再通过瓣膜流入动脉,最终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实验讨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认识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2. 观察到心脏的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这是心脏正常工作的基础;3. 观察到心脏瓣膜的结构,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在心脏内流动的方向正确,防止血液倒流;4. 观察到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作用,这是心脏正常工作的能量来源;5. 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到的心跳信号,分析结果显示心跳节律正常,说明心脏功能良好;6. 观察到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再通过瓣膜流入动脉,最终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这是心脏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保证。
心脏诊断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脏诊断方法,掌握心脏功能的基本检查方法,了解正常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熟悉心脏疾病的常见诊断技术,并能初步判断心脏疾病的类型。
二、实验原理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心脏的诊断主要依靠对心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检查。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和MRI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健康志愿者- 心电图机- 超声心动图仪- 心脏CT扫描仪- 心脏MRI扫描仪2. 实验仪器:- 心电图机- 超声心动图仪- 心脏CT扫描仪- 心脏MRI扫描仪四、实验方法1. 心脏听诊:-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放松肌肉,医生用听诊器分别听诊心尖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三肋间等部位。
- 注意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等。
2. 心电图:-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连接心电图电极,记录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T波等。
- 分析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3. 超声心动图:-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医生用超声探头分别探测心脏各部位,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运动、血流等情况。
- 分析超声心动图,判断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病变、心包病变等。
4. 心脏CT扫描:-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进行心脏CT扫描,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血管等情况。
- 分析心脏CT,判断心脏肿瘤、心脏血管病变等。
5. 心脏MRI扫描:- 被检查者取仰卧位,进行心脏MRI扫描,观察心脏的形态、结构、血流等情况。
- 分析心脏MRI,判断心脏肿瘤、心肌病变、心包病变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听诊:- 心率:60-100次/分- 心律:窦性心律- 心音: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额外心音:无- 杂音:无2. 心电图:- P波:正常- QRS波群:正常- T波:正常- 心律:窦性心律- 心率:60-100次/分3. 超声心动图:-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心肌运动:正常- 血流情况:正常4. 心脏CT扫描:-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血管情况:正常5. 心脏MRI扫描:- 心脏形态:正常- 心脏结构:正常- 血流情况:正常六、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CT扫描和心脏MRI扫描等诊断方法,对心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doc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学生姓名:谭晓东学号:20xx2501024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10科四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心脏生理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xx年5月7日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1 实验目的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2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 实验工具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4 实验步骤4.1 暴露动物心脏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
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
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
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心脏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谭晓东
学号:20xx2501024
专业:生物科学
年级、班级:10科四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心脏生理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时间:20xx年5月7日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1 实验目的
1.1分析蛙心起搏点,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2 实验原理
两栖类动物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脏的起搏点是静脉窦。
静脉窦的节律最高,心房次之,心室最低。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活动节律服从静脉窦的节律,其活动顺序为:静脉窦、心房、心室。
这种有节律的活动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称为心搏曲线。
3 实验工具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秒表、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任氏液
4 实验步骤
4.1 暴露动物心脏
取蟾蜍(或蛙)一只,双毁髓(毁髓要彻底)后背位置于蛙板上(或蜡盘内)。
一手持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皮肤,另一手持金冠剪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将剪刀由开口处伸人皮下,向左、右两侧下顿角方向剪开皮肤。
将皮肤掀向头端,再用手术镊提起胸骨后方的腹肌,在腹肌上剪一口,将金冠剪紧贴体壁向前伸人(勿伤及心脏和血管),并沿皮肤切口方向剪开体壁,剪断左右乌喙骨和锁骨,使创口呈一倒三角形。
一手持眼科镊,提起心包膜,另一手用眼科剪剪开心包膜,暴露心脏。
4.2 观察心脏的结构
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一个心室,其上方有两个左右主动脉心房,房室之间有房室沟。
心室右上方有一动脉圆锥,是动脉根部的膨大,动脉干向上分成左右两分支。
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轻轻提起蛙心夹,将心脏倒吊,可以看到心脏背面有节律搏动的静脉窦。
在心房与静脉窦之间有一条白色半月形界线,称为窦房沟。
前、后腔静脉与左右肝静脉的血液流人静脉窦。
4.3 观察心搏过程
仔细观察静脉窦、心房及心室收缩的顺序和频率。
在主动脉干下方穿一条线,将心脏翻向头端,看准窦房沟,沿窦房沟作一结扎,称为斯氏第一结扎。
观察心耻各部分搏动节律的变化,用秒表计数每分钟的搏动次数。
待心房和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
其搏动频率。
然后在房室交界处穿线,准确地结扎房室沟,此称为斯氏第二结扎。
待心室恢复搏动后,计数每分钟心脏各部分搏动次数。
4.4 仪器的准备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张力传感器输入通道。
4.5 记录心搏曲线
按步骤1暴露另一只蟾蜍的心脏,用系线的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蛙心夹的系线与张力传感器的应变粱孔连接,调节系线的拉力,使心脏的收缩活动在显示屏上出现。
调整扫描速度,使心搏曲线的幅度与宽度适中。
记录心搏曲线。
仔细观察曲线各波与心脏各部位活动的关系。
5 实验结果
5.1 蛙心起搏点分析
表1.斯氏结扎记录表
对照组(正常时)静脉窦、心房、心室的频率均为70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一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64次·min-1,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频率相同均为44次·min-1;实行斯丹尼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收缩的频率为56次·min-1,心房的收缩频率为42次·min-1,心室的收缩频率为22次·min-1。
静脉窦、心房收缩的频率有所下降。
实验项目对照第一结扎第二结扎频率/次·min 静脉窦 70 64 56 -1心房 70 44 42 心室 70 44 22
量程:10Mv,低通:1.0Hz,高通:10Hz
蛙心搏曲线显示,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高而宽的波为心室波,矮而小的波为心房波。
通道1 (V)
通道2 (mV)
刺激1 刺激2 刺激3
刺激:1V 脉冲持续时间:1.0ms 频率:1.0Hz
刺激1不引起刺激;刺激2和刺激3第一个波峰还没有结束就出现了第二个波峰,呈现了期外收缩;刺激后,后一个波得出现时间延长,呈现出代偿间隙的现象。
6 分析与讨论
6.1 蛙心起搏点分析
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征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心脏的自律性来源于心脏的特定部位,即起搏点。
两栖动物的起搏点位于静脉窦。
正常情况下,自动节律性高低依次为静脉窦、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不表现出各自的节律,所以静脉窦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分为潜在起搏点。
因为静脉窦的自动节律性高于其它潜在起搏点,在正常情况下,静脉窦通过抢先占领和超速抑制控制潜在起搏
点,心房、心室等潜在起搏点自身的节律性不能表现出来,所以蛙的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速率是一样的。
斯氏第一结扎结扎了窦房沟,切断了静脉窦和房室结之间的兴奋传导,解除了超速抑制,心房和心室恢复过来,显示出其自身的自动节律性,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通路未被切断,且心房节律高于心室,所以心房与心室的频率一样。
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静脉窦慢,因为静脉窦是正常起搏点,仍能进行正常搏动,在自律性很高的静脉窦的兴奋驱动下,潜在起搏点“被动”兴奋的频率远远超过他们自身的“自动”兴奋频率,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跳动的频率降低。
斯氏第二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最快,心房次之,心室最慢。
因为当结扎房室交界后,切断了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路,心室潜在起搏点解除抑制恢复过来,显示出自身的自动节律性,从而使心房与心室表现出各自固有的自动节律性,所以结扎窦房沟后,心房和心室还能够跳动。
但由于心室的自律性比心房差,所以心室的跳动频率会稍微比心房慢。
综合以上得出正常起搏点的自律性最高,能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
6.2 蛙心搏的观察与描记
在心室收缩期给以任何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
而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此时进入相对不应期,给予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称为期外收缩。
当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恰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收缩期时,心室不再发生反应,须待静脉窦传来下一次兴奋才能发生收缩反应。
因此,在期外收
缩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记录到的正常心搏曲线通常是心室波和心房波,一般记录不到静脉窦的搏动曲线。
如图1所示,在没有电刺激下,蛙心搏曲线分为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高低峰相间,心房收缩为低峰,心室收缩为高峰,没有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现象。
心肌具有较长的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几乎占整个收缩期。
由图2可知,当刺激1落在有效不应期内不引起反应;当刺激2和3落在相对不应期内引起期外收缩和代偿间歇。
因为整个收缩期都处于有效不应期内,在心室收缩期给以刺激,心室都不发生反应。
在心室舒张中后期给以单个阈上刺激,则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反应。
后面出现代偿间歇,原因是期外收缩也有兴奋性变化,也有不应期,紧接着期前兴奋之后的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恰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内,因而不能引起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必须等到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才能发生。
所以在期外收缩之后有较大的心室舒张期,即代偿间歇。
有期外收缩不一定会出现代偿性间歇,如果心律较慢,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也可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才传到心室,在这种情况下,代偿间歇就不会出现。
推荐阅读:立体观察的实验报告3篇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范文关于观察与品尝食品的实验报告铸铁组织的显微观察实验报告范文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