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长时间提心吊胆、肌肉紧张,可能是焦虑症!
如何治愈焦虑症?一位患者经验

如何治愈焦虑症?一位患者经验焦虑症是比较顽固的精神障碍,特别是到了中重度之后,整个人感到不受自己控制,不由自主的会想到各种焦虑的事情,脑子不听使唤似的。
中重度的焦虑症必须服药治疗,同时辅助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起到支持、疏导的作用,但是因为焦虑症往往是是因为原生家庭影响、或者完美的性格、或者对于自己苛刻的要求造成,因此缓解起来相对比较慢的。
下面是知乎一位长期患焦虑症的患者亲身经历,也总结出来了很多好的方法。
在心理咨询中也常常用到这些方法,但是每个方法都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去行动、去体验,只要坚持行动,焦虑症完全可以治愈的。
--------------------------------半年前,我正深陷在焦虑症中不可自拔。
没有经历过这个病症的人,很难体会这种痛楚:这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煎熬。
焦虑(anxiety)是一种情绪,它是对于未知恐惧的恐惧,英文叫the fear of fear。
恐惧是深值于人类基因中的东西,在远古时代,恐惧和焦虑帮助我们在面对外界的危险,比如猛兽的袭击时,能够快速的采取是战斗还是逃跑的反应,从而保证了人类的绵延生息。
在现代社会,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猛兽袭击,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刺激和压力。
这些外界刺激不是致命的,但是当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长时间的不能舒缓,并且由于一些人天生的基因导致的更容易感到焦虑时,这种敏感性人群在焦虑情形下就有可能演变成为焦虑症,英文叫做anxiety disorder。
焦虑症患者由于大脑中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杏仁核的过度活跃,以及神经递质的一些变化,会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莫名其妙的心跳加快,心慌心悸,胸口痛头痛,极端疲劳,全身肌肉紧张无法放松,对外在环境比如声音和光的变化极端敏感等。
在美国,焦虑症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
焦虑症和抑郁症虽然不是同一种疾病,但是经常是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我深知在中国,若患上中度焦虑症和抑郁症,病人能够痊愈的条件更为严苛。
心理焦虑如何克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焦虑

心理焦虑如何克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焦虑心理焦虑是很多现代人所通有的一种心理疾病,如果心理疾病不及时疏导,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因此心理焦虑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那么心理焦虑该如何克服呢?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心理焦虑症呢?6个方法帮你克服心理焦虑1、放松方法焦虑症会让人处于心慌、肌肉紧张、身体发抖等不良反应状态。
进行身体放松可以减轻这些不适,让焦虑症得到缓解。
进行身体放松可以通过深呼吸,有助于让紧张感消失,从而克服焦虑心理。
2、保持乐观对自己充满自信,会让我们面对各种困难都能够克服,从而化解心理焦虑。
当你缺乏自信的时候,不妨进行自我暗示。
3、倾诉方法轻松是解决心理焦虑的一种很好方法,通过倾诉可以把我们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
让被倾诉者成为你的支持者,帮你度过难关,远离焦虑。
4、适应方法对产生焦虑的对象要勇敢的面对,这是克服焦虑心理的最佳方法。
焦虑者尅把某个害怕的情形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就可以逐渐适应这个情景,以后面对它不再焦虑。
5、转移注意力如果觉得最近心烦,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使身心松弛,让你暂时缓解心理压力。
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音乐、户外走动等。
6、注意休息多休息可以让身心轻松,减轻心理焦虑。
所以,平时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前洗个热水澡对睡眠质量更有帮助。
从这些方面判断自己是否有焦虑症1.睡眠问题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
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2.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
若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3.慢性焦虑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4.病理性焦虑情绪发作性或持续性地出现莫名其妙的害怕、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等心理。
焦虑症常见的焦虑症状和应对方法

焦虑症常见的焦虑症状和应对方法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许多人在生活中都可能经历过焦虑的情绪。
但当焦虑的情绪超过正常程度,并且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时,就可能是焦虑症的症状了。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常见的焦虑症状和应对方法。
一、焦虑症常见的焦虑症状1.身体症状焦虑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例如心悸、呼吸急促、头晕、肌肉紧张等。
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焦虑状态下自主神经系统被激活导致的。
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自己难以控制的身体反应,进而加剧了焦虑的情绪。
2.心理症状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症状表现为持续的焦虑、担心和恐惧,往往与普通的担心不同,他们无法轻易摆脱这些情绪。
有时,这种焦虑可能是不切实际的,但对患者来说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种心理症状会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影响工作和人际关系。
3.行为症状焦虑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包括回避、逃避、过度检查和依赖他人等。
他们可能会回避一些可能引起焦虑的情境,如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等。
他们也常常过度检查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正确,以及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和支持来缓解焦虑。
二、焦虑症的应对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它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并尝试改变这些模式,从而减轻焦虑症状。
患者可以学习到一些冷静思考和积极应对问题的技巧,以及逐步面对恐惧和回避的情境。
2.放松训练放松训练是一种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来缓解焦虑的方法。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和心理,减少焦虑症状的出现。
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进行呼吸练习和肌肉放松,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
3.正念练习正念练习是一种通过关注和接受当前的感受和体验来减轻焦虑的方法。
患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焦虑情绪出现时停止反应,观察和接纳自己的感受。
通过实践正念,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对焦虑情绪的抗拒和逃避,从而减轻症状。
4.药物治疗对于重度焦虑症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

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焦虑症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了解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心理症状焦虑症的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安、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的持续存在。
患者常常感到无法平息的内心焦虑,这种焦虑常常无法被理性思考所缓解。
他们会频繁担心各种事情,包括生活琐事、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等。
这种心理症状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干扰,使得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二、身体症状焦虑症的身体症状主要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肌肉紧张、头痛等。
患者常常出现心跳加快、气短、胸闷等症状,甚至有时会出现恐慌发作。
这些身体症状常常使患者感到不适和痛苦,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三、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焦虑症的一种常见特征。
患者在与他人交流、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中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和紧张。
他们会过分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会担心被他人评价和批评。
这种社交焦虑常常使患者回避社交活动,导致他们与他人的交往变得困难。
四、强迫症状部分焦虑症患者伴有强迫症状。
他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需要进行一些重复性的行为来减轻内心的不安。
例如,他们可能会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多次洗手,或者进行其他令人费解的行为。
这样的强迫症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五、睡眠问题焦虑症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问题。
他们往往难以入睡,经常在夜间醒来,难以再次入睡。
早晨起床时常常感到疲倦和精力不济。
这种睡眠问题的出现加剧了焦虑症患者的症状,使他们的心理状态进一步恶化。
六、自我意识过强焦虑症患者通常对自己过分关注,过分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过度审视,并经常担心自己的过失或不当会被他人注意到,这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在了解了焦虑症的常见症状和特征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四大症状判断是否患了焦虑症

四大症状判断是否患了焦虑症
*养生导读:人人都有焦虑情绪,但你要注意了,焦虑过了头就不妙了,小心患上焦虑症。
焦虑症是有预兆的,只要多加留意,就能发现自己是否患了焦虑症。
今天小编为你介绍焦虑症的四大症状,早日发现才能及时治疗!
*焦虑症症状
焦虑症患者通常担心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体、家庭、工作及生活上,因此无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而不能放松,进而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及工作。
此类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各种各样,如睡眠障碍、易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或时常感觉脑中空白,或是心悸、胸闷、容易腹泻、肌肉僵硬疼痛等。
焦虑症的表现持续在6个月以上,症状可以分为四个类型:
*1、身体紧张
这个指的是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
他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有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来回徘回,总觉得是要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不能安心,但是自己又说不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附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
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适。
*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
*3、对未来无名的担心
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
他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始终是不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以至于导致很疲劳。
但是还是控制不住的担心焦虑。
至于是为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楚。
焦虑症的表现症状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一起来看看吧!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1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1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
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
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
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
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3.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
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不会引起焦虑。
例如害怕社交场合或者人际交往,或者害怕某些特定的环境:如飞机、广场、拥挤的场所。
恐怖症的焦虑发生往往可以预知,患者多采取回避行为来避免焦虑发作。
4.在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焦虑障碍内容很广泛,包括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强迫障碍。
焦虑症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家族史、临床症状、病程及体格检查、量表测查和实验室辅助检查,由专科医生诊断。
紧张症诊断标准

紧张症诊断标准
紧张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其诊断通常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诊断标准,但请注意,这些标准并非绝对,具体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
1.肌肉紧张:肌肉紧张是紧张症的常见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颈部、背部或全身肌肉酸痛、僵硬或紧张。
2.头痛:头痛是紧张症的另一种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头部持续的疼痛或压迫感,有时伴随着颈部疼痛。
3.失眠:紧张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或早醒等。
4.情绪问题:紧张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或易怒等情绪问题。
5.疲劳:患者可能会感到身体和心理疲劳,即使经过充足的休息也无法缓解。
6.社交障碍:紧张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社交障碍,如与人交往时感到不自在、害怕或回避社交场合等。
7.身体形象问题:患者可能会对身体形象产生扭曲的认识,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或身体形态。
8.心理适应问题:紧张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适应问题,如面对压力时感到不安或无法应对等。
需要注意的是,紧张症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如果患者发现自己存在上述症状,建
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焦虑症的各种表现与症状

焦虑症的各种表现与症状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在面对某些情境或事物时会感到不适、紧张和不安。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焦虑症的各种表现与症状,并探讨可能的治疗方法。
一、身体症状焦虑症常常伴随着一系列身体反应。
患者可能经常感到心跳加快、气短,甚至感到心悸。
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肌肉紧张和胃部不适等身体症状。
有时候,焦虑症还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或过度进食的问题。
二、情绪困扰焦虑症患者往往常常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
他们可能经常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对平常人来说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让他们陷入焦虑之中。
患者常常感到疲倦和易怒,很难集中精力。
有时候,焦虑还会触发患者的抑郁情绪,导致情感低落和自卑感的提升。
三、社交困难对于一些焦虑症患者来说,与他人进行社交交往是一项较大的挑战。
他们可能因为害怕被他人否定或是担心自己的表现被他人嘲笑而躲避与他人交流。
这种社交恐惧也可能导致患者回避社交场合,远离人群,对他人抱有疑虑和不信任。
四、强迫行为焦虑症患者中的一部分人还可能出现强迫行为。
他们可能因为担心某些事情或情境而反复进行某些行为。
比如他们可能不断洗手,清洁家居,或是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等。
这些行为往往是为了降低内心的焦虑感,并且这种强迫行为往往没有实际的意义。
五、惊恐发作有时,焦虑症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惊恐发作的症状。
他们会感到胸闷、喘不过气,可能出现出汗、头晕和恶心等身体反应。
这种情况常常让患者感到非常恐惧和无助,他们往往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恐惧和焦虑。
针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常常通过抑制焦虑相关的生化过程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在患者学会应对焦虑的方式和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上发挥作用。
总结而言,焦虑症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从身体症状到情绪困扰再到社交困难和强迫症状等等。
然而,通过合适的治疗和支持,患者可以有效地管理焦虑症,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重获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明原因的长时间提心吊胆、肌肉紧张,可能是焦虑症!
香港著名作词人林夕在一次采访中说道:焦虑症大概折磨了我四五年,我开始失眠,肌肉紧绷,好像整天有一只无形的手扣着我的喉咙,每天起床肩膀就开始紧张,无法放松,看到电脑就害怕,不想写歌词,就会逃避。
焦虑障碍就是我们常说的焦虑症,这个在生活中并不陌生的词语,你了解多少呢?
1焦虑障碍是什么?
一般人可能体会不到焦虑症患者的这种感受。
焦虑障碍,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焦虑情绪是不一样的。
焦虑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感受,指有一定原因、可以理解、反应适度,偶尔担心一些偶然事件,例如考试或失恋,可能会让你感到沮丧。
一定程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促使人们投入行动,提高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而焦虑障碍则是指无明确焦虑因素,致焦虑因素和反应不相称,一种持久的、难以摆脱的、对未发生或不确定的事件的担心、紧张、大祸临头感;伴有各种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影响人的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
比如,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肌肉紧张、运动型不安等等。
患者往往认识到自己的担忧是过度的和不恰当的,但不能控制,易波动,常呈慢性,与抑郁共病。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焦虑障碍涵盖5项主要疾病。
① 广泛性焦虑(GAD)
② 强迫症(OCD)
③ 惊恐障碍(PD)
④ 恐惧症其包括社交恐惧症(SAD)
⑤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2焦虑障碍的成因
焦虑障碍的病因目前包括三方面的理论观点:
神经生物学理论
神经生物学理论,家族中有焦虑症患者的人本身就具有更高的患病风险。
同时脑内神经递质像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等失去平衡是引起焦虑症的重要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关注。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也提到条件反射在形成焦虑症状中的作用。
比如我们面对压力时,当这些压力超过我们的承受范围,正常的心理受到极大冲击,我们就会变得紧张不安,异常难耐,一旦承受不来就有可能形成焦虑障碍。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更是提到一些拥有急躁、自我要求高、容易患得患失的人群更容易患上焦虑症,同时一些负面的思维模式与消极的应对方式也容易使人陷入焦虑之中。
所以我们的思维在焦虑症状的行程中也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焦虑障碍的治疗
目前针对焦虑症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理想的抗焦虑药物一般要符合以下标准:
① 能消除焦虑,但又不至于让人昏昏欲睡。
② 能产生松弛作用,不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或共济失调。
③ 不抑制呼吸。
④ 安全系数好,治疗指数高,无成瘾危险,耐受性好,使用方便。
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焦虑症患者一定不能着急,要好好配合医生。
心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焦虑症的治疗中同样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认识到导致焦虑的消极思维模式,从内心改变对待生活、对待情绪的观点。
比如有个焦虑症的患者,他害怕出门会找不到厕所、害怕坐车会出事故、害怕跟人交流时他无法应对,等等。
所以他天天躲在家里,也不出门,也不说话,整个人木讷、紧张、害怕一切发生率微乎其微的事情。
针对这种广泛性焦虑的患者我们首先要让他扭转思维,知道以上所有他害怕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至少不会经常发生,就算发生了我们也有方法应对处理,缓解他的不良情绪。
当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也可能很漫长,但是却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2、焦虑症是一种令人极其痛苦的疾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朋友倾诉一下,理解、关心可以让我们舒服一些。
还是上面的事例,如果我们的患者有1-2个知心朋友,不妨经常跟他聊聊,朋友们也请耐心、全心的理解他、同情他、开导他,心理学上称之为“共情”。
当然最好还是找心理咨询师聊聊,因为他们是专业的。
现在的社会,有一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疾病,不要羞于谈论“精神病”,因为它不是“神经病”。
大胆地敞开你的心扉,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很多人都在关心你、帮助你。
3、在行为上,暴露疗法、脱敏疗法、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直面内心的焦虑,学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焦虑如同喜怒哀乐一样,是我们的正常反应,但是如果过头了,可能就需要我们认真慎重的对待“焦虑”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