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养猪介绍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
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实施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猪肉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实现生猪养殖标准化的几个关键步骤:
1.场址选择与布局:选择在地势干燥、水源清洁、交通便利的地方建场。
猪场布局应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行政区应严格分开,并有防疫隔离带。
2.猪舍建设:猪舍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通风和光照性能。
猪舍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洁消毒。
3.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抗病力强、生长快、瘦肉率高的优良品种。
4.饲料管理: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饲料,并按照生猪生长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禁止使用霉变、过期饲料。
5.饲养管理:实行分阶段饲养,根据生猪生长发育需要,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和饲喂量。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
6.疫病防治: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定期接种疫苗,定期进行驱虫。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7.粪污处理: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对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8.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生猪养殖档案,记录生猪来源、饲料来源、兽药使用、免疫接种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查询。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实现生猪养殖的标准化,提高养殖效益和猪肉质量安全水平。
史上最经典的经典的生猪标准化养殖解读-

宜疏,不宜堵!
标准化养殖验收评分 标准
32
验收评分标准
5项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主要内容
选址与布局,15分 设施与设备,37分 管理与防疫,28分 环保要求,20分 示范效应,10分(加分项)
33
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土地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场址 选择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
具备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养殖档案完整;种畜禽场具备 《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无非法添加物使用记录。 具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两年内无重大疫病发生记录。 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含300头),年出栏肥猪5000头
以上。
34
必备条件 –数量要求
能繁母猪存栏300头以上(含300头),年出栏肥猪5000头
20
全 进 淘汰 全 出 生 产
木流 乃产 伊、
产 死 胎 、
淘汰
后备种猪 种母猪
待配阶段 配种
妊娠阶段 分娩
哺乳阶段 断奶
断奶仔猪 保育
育肥猪 屠宰
留种
断奶母猪 待选种猪
21
出售种猪
分胎次饲养繁殖母猪的移动
单点生产到多点生产
20多年前(发达国家)
保育猪 哺乳猪 怀孕猪
育肥猪
A 猪场
B 猪场
种猪
16
设施机械化-生长育肥
猪舍建筑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部分具水帘降温等设施
17
设施自动化-生长育肥
自动喂料,对单栏饲喂母猪可按体况调节饲喂
18
设施智能化
自动种猪生产 性能测定系统
母猪电子饲喂站
19
规范化生产技术
标准化养猪

标准化养猪标准化养猪就是指“五化”养猪: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一、畜禽良种化在动物分类上,猪属于哺乳动物纲、偶蹄目、非反刍亚目、猪科、猪亚科、猪属。
猪属中包括野猪和家猪。
物种是指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特征和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物种之间的区别是以“生殖隔离”为依据的。
即物种A与物种B之间不能自然交配繁殖后代或即使能产生后代也不能繁殖(如马驴杂交产生的骡)。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畜牧业生产的工具。
它是一个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又有一定结构的较大的家畜群体。
由于共同的血统来源和遗传基础,其成员都具有相似的生产性能、形态特征和适应性,并能将其重要的特征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一个品种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如猪至少应有分属5个以上不同亲缘系统50头以上生产公猪和1000头以上生产母猪。
我国养猪育种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5000多年就开始进行猪的驯化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形成的品种多数是依靠地理隔绝、自然形成的地方品种。
据2004年1月出版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状况》统计,我国已认定的猪品种有99个,其中地方品种72个、培育品种19个、引入品种8个,加上2004年以来审定的新品种和猪配套系9个,共计108个。
在72个地方品种中,有34个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据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介绍,我国地方猪种按其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地理气候和生态条件,我国地方猪种大致可分为华北、华中、华南、江南、西南和高原6个类型。
体型一般呈北大南小,毛色呈北黑南花态势。
在引入品种中,目前对我国养猪生产影响较大主要是大白猪(大约克夏猪)、长白猪和杜洛克,其次是皮特兰猪、汉普夏猪和猪配套系。
1、国外引进的主要猪种杜洛克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是我国引进的优良瘦肉型猪种之一,在猪的杂交利用中主要作为终端父本。
外貌特征:全身被毛棕色,允许体侧或腹下有少量暗斑点,头中等大小,嘴短直,耳中等大小,背腰弓形或平直,腹线平直,体躯较宽,肌肉丰满,后躯发达,四肢粗壮结实,蹄呈黑色。
特驱标准化养猪介绍

见下页
(五)标准化猪舍内外景
外景
内景
自动料桶
自动排风扇
(五)标准化猪舍内外景
仔猪舒服睡在火道上
自动控制仪
技术服务
夏季降温用水帘
五.不同养猪模式的差异
(一)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二)劳动强度比较 (三)生产效果比较
(一)固定资产投资差异
养殖 固定 模式 投入
(元/平米)
传统 模式
增重72Kg饲料费(元) 396
356
水帘降温可节省饲料费 40元/头(28-100Kg)
三.环境控制效益
(二)低温对仔猪生长和饲料报酬的影响
低于最佳温度10℃ 最佳温度
生长阶段(Kg) 6-30
6-30
日采食量(Kg) 1.06
0.86
日增重(Kg)
0.68
0.68
料增重比
1.56
1.26
增重24Kg耗料(Kg) 37.44
(二)传统养猪模式现状
单层石棉瓦屋顶
蚊叮虫咬
冬冷夏热
随地大小便
(二)传统养猪模式现状
地上喂料、浪费极大
保温不够
水槽变粪沟
水压不足
(三)传统养猪模式的局限性
1. 设施简陋不能发挥猪只生产潜力 2. 环境温度不能控制 3. 猪群不易调教 4. 饲料利用率低 5. 劳动量大 6. 相对圈舍投资大,利用率低 7. 猪群发病率高
引起生产风险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不易控制-→猪舍建筑标准化 (环境)
2.品种杂乱-→良种化
(遗传)
3.饲料良莠不齐-→用正大
(营养)
4.饲养管理随意-→标准化
(管理)
高效益=(遗传+营养+环境)×管理
标准化养猪培训-推广-标准

猪场规模:300头母猪
建标准化猪场日期:2005年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猪场全景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母猪舍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育肥舍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已经太多的人是标准化猪舍的受益人
猪场姓名 李守仁 赵其 鹏 马良尊 地点 南召留山 卧龙潦河 南召县城 母猪存栏 150 600 100 建场时间 2006年 2007年 2005年
1 、冬暖夏凉(舍温保持20-30℃之间); 2、 自由采食全价颗粒饲料按需进食,自由饮水;安全生产,提供绿色食品。 3 、猪舍内有地热采暖,保证仔猪最适的温度; 4、猪舍内有定点厕所,保证猪只干净、卫生、少生病; 5、猪舍内有“戏水池”,保证猪舍内看不到猪粪,降低氨气味道。 6、 封闭饲养,定时通风,没有苍蝇,没有蚊子,空气新鲜; 7 、始终给各阶段猪提供最佳生长环境,发挥猪只生产潜力。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环境干净、条件舒适的标准化猪舍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标准化母猪舍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我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猪宝宝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冬暖夏凉的标准化猪舍中,仔猪生长均匀一致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环境调节
在将小猪移入圈内前为小猪 准备好供暖设备,比如保温灯,小 猪躺睡的垫料等.腹感温度比空 间温度更重要。
标准化养殖特点
疫病控制: 严格执行正大防疫程序 以养为主,养防结合是养猪从业者的主要工作
好的猪场:消毒用药>治疗用药
不正常的猪场:治疗用药>消毒用药
阳光事业 精彩人生
标准化养猪生产模式的优点
火炕式供温给猪只提供最适合的生长发育温度; 自由采食全价颗粒饲料,根本上解决猪只营养需求 ,保证猪只发育均匀。 纵向机械通风,猪舍内空气新鲜,有害气体及时排 出舍外。 设臵有戏水池(厕所),猪舍环境卫生,降低猪舍 氨气浓度,减少疫病的发生。
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

标准化养猪模式和标准一、养猪的基本类型①猪果结合型:养猪与果园结合,实行猪-沼-果生态养猪,一般按每0.067公顷(亩)养2—3头存栏猪计算猪场规模,将猪粪堆肥发酵后作果树肥料;液态肥经沼气发酵,沼渣、沼液作果树肥料。
猪舍建在果园边,一片果园建设若干个中、小型养猪场,一片果园同时就是由若干个小中型养猪场构成的生态养猪小区。
②猪渔结合型:养猪与水库(池塘)养渔结合,实行猪-沼-渔生态养猪,一般按每公顷(15亩)水面存栏猪不超过10头计算猪场规模(视水质调整)。
水库水源只作灌溉,不能用于饮用水源。
猪粪堆肥发酵后使用,液态肥经沼气池发酵后,沼渣、沼液作鱼饵料。
猪舍建在水库边较开阔地带。
③适度集中纯养猪型:养猪小区规模适度,按地形地貌和面积大小确定小区内养猪规模。
采用干清粪工艺,猪粪堆肥发酵后作农业用肥或集中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出售,液态肥分户建沼气池作发酵处理,也可集中加工成商品有机肥出售,液态肥分户建沼气池作发酵处理,也可集中建大型沼气池,沼气除养猪小区就地使用外,可通过管道输入居民区。
二、规模年出栏肉猪1000头,保持生产母猪56头,年补充后备母猪14头,种公猪2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则不养种公猪),年出栏商品肉猪1000头。
二、建设布局与总体平面设计(1)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管理生活区严格分开布设。
(2)对于规模较大的猪场,生产区最好设一个大门,并设置车辆消毒池和人员消毒室;出猪台和集粪池应设在围墙外。
(3)生产区要把人行道、饲料运送道、运猪、运粪路分开。
(4)生产区的病猪隔离舍应尽量远离生产猪舍,并设置在下风道。
(5)猪舍的朝向与间距关系到猪舍的防疫、通风、采水和排污效果。
猪舍朝向一般以座北朝南向或南偏东、南偏西45°以内为宜,猪舍之间的间距要综合考虑光照、通风、防疫、防水和节约用地各种要求。
三、养猪场的主要设备1、栏舍:可分为公猪栏、配种栏、母猪定位栏、分娩产床、仔猪保育栏和肥育猪栏等。
生猪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运用分析

生猪养殖中标准化养殖技术的运用分析生猪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之一,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养殖密度过高、饲料质量不佳、疾病防控不到位等,导致养殖效益不高、猪只生长缓慢、病死率高等问题。
采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对生猪养殖进行优化升级,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保障肉类质量,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准化养殖技术的特点1、科学的养殖环境:标准化养殖技术注重养殖环境的科学配置,包括养殖场地的选址、场地的平整和防渗漏处理、采光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建设等,保障猪只的生长环境舒适,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2、合理的饲料配比:标准化养殖技术根据生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特点,科学制定饲料配比方案,确保猪只获得充足的营养,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养殖成本。
3、健康的疾病防控:标准化养殖技术注重疾病的防治,采用科学的疫病防控措施,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降低病死率。
4、严格的管理制度:标准化养殖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对养殖环境和设施进行检查和养护,对饲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猪只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养殖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业已经开始逐步引入标准化养殖技术,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基地已经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些农户也在部分区域尝试应用标准化养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应用现状正在逐步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
1、标准化养殖技术在大型养殖企业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一些大型养殖企业开始重视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应用。
它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养殖场的标准化水平,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了生猪的生长速度、饲料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一些规模养殖基地也在不断推进标准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它们更侧重于养殖环境的改善和设施的完善,采用了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了养殖场的标准化水平,提高了猪只的养殖效益,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农村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介绍

农村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介绍一、什么是标标准化养殖(150模式)标准化即用:“洋理念、新办法”获取养殖业的“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
“标准化养殖模式”。
即推广“四良”配套的标准化养猪生产技术。
“四良”指“良种+良料+良舍+良法”,也就是饲养良种三元猪(杜、长、大),提供猪只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设施,饲喂高品质无公害标准饲料,采用统一标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新鲜”的畜产品。
“洋理念”依据科学养殖理论,选用优良品种,建造更符合猪只生物特性的标准化圈舍,按照正大标准饲养管理模式进行科学饲养。
“新办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低成本”单位造肉成本降低。
“高效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费用,提高产品价值。
“高效益”增加养殖收入,提高产业效益。
“150模式”一批养猪150头,一年出栏2.8批。
二、为什么要实行标准化养殖传统养殖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品种落后,良种普及率不高,几乎70%以上养殖户仍在饲养土杂猪。
饲养环境差,圈舍简陋,设施简单。
饲养选择随意性强,饲喂方法落后,多以拌料限饲为主。
消毒及疾病防治不严格,疾病危胁大。
排污处理不良,环境污染严重。
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散户饲养占75%以上,市场控制能力较差。
生产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乳肉蛋品质量较差,药残多。
三、怎样实行标准化养殖其猪舍构造特点是什么标准化养猪圈舍为全封闭圈舍,屋顶、围墙经保温隔热处理(中间加有苯板隔热)。
采用火道式或热风炉供暧。
纵向负压式通风、水帘降温。
(常年保持在28-30度)装有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设施。
育肥猪实行大栏饲养,种猪采用定位栏和产床饲养。
猪舍设有戏水池(猪厕所)及漏缝沟。
设置化粪池、沼气池、减少环境污染。
操作简单、方便、省工省时。
四、采用正大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势给猪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达到了冬暖夏凉,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
采取自由采食饮水,提高了饲料利用率,缩短了饲养周期。
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 全程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化养
猪方式。
该模式与传统养猪比较优势:
•
一是给猪只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
境,环境可控,猪舍冬暖夏凉,可充分发
挥猪只生产潜能符合猪只生长特点;
•
二是封闭式饲养和同源引种、全进全
出及严格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了养殖
风险。
•
三是采取自由采食饮水,提高了饲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投 资适中,操作简单,节省劳 力,能有效解决农村养猪环 境脏、疫病难防、成本高的 三大难题,被称为“福利养 猪”,是切合农村实际的养 猪新模式。
“标准化养猪150模 是式指农”户: 建一栋存栏150头猪的标
准化猪舍(规格为9M×24M),进 行标准化饲养。猪舍环境可控、猪自 由采食、自动饮水、全进全出,有效 解决农村养猪环境脏、疫病难防、成 本高的三大难题的同时。每批出栏肉 猪150头。一年出栏450头商品猪, 养殖效益可以达到5万元,实现养殖 效益的最大化。
标准化猪舍建设及主要设备
120头标准化猪舍
猪舍外部(河南)
猪舍外部
猪舍内部
猪舍内部
水厕所
屋顶
水厕所(陕西)
烟道(保温)
烟道
降温用的水帘
简易水帘
给药及消毒设备
水塔和料桶
饲料及肥猪
通风与保温
正在建设的猪舍
夹层墙壁
彩钢屋面(中间为泡膜夹层)
料利用率,缩短了饲养周期。养殖效益可
观(据测算,采用这种模式,生猪全程料肉
比为2.4-2.6:1,饲养周期可缩短30天,
每头纯收入高于传统养殖50元以上);
四是污水排放采用封闭暗沟,化粪 处理, 50-100米外的出口处设有3级沉 淀发酵池,配合沼气发展,清洁环保, 可有效解决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150模式采用“四良配套养猪法”进行 养猪,“四良配套养猪法”即“良种+ 良料+良舍+良法”。在实施过程中, 农户要按照专业人员指导,建造养猪 能力150头/栋的标准化猪舍,引进“外 三元”猪,饲喂高品质无公害标准饲 料,采用统一标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 控制技术,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猪肉 产品。
标准化养猪技术要点:
五是单人饲养量可达到400-3000头。 六是商品猪无有害物质残留,品质 好,卖价高。
投入及效益情况:
1、投入: 标准化猪舍及设备投入46000 元左右;购买仔猪投入3万元左 右;饲料投入4-5万元左右,合 计资金投入12万元左右。
2、效 益:
• 一是饲养良种猪能使料肉比降低0.2-0.6, 体现在增重成本上可以降低0.8元/公斤,比 饲养土杂猪高50元/头。
150模式的主要优点
• 一是 环境可控,符合猪只生长特点;
• 二是 猪只全进全出,利于疫病防制;
• 三是 养殖效益可观(据测算,采用这种模式,
生猪全程料肉比为2.4-2.6:1,饲养周期可缩短 30天,每头纯收入高于传统养殖50元以上);
• 四是 清洁环保,污水排放采用封闭暗沟,
50-100米外的出口处设有3级沉淀发酵池,可有 效解决养猪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二是使用全价无公害配合饲料能使料肉 比下降0.2-0.4,每下降0.1料肉比每吨全三是"四良"配套能使药费下降10-20元/头。 四是"四良"配套能使成活率上升5-8%,每头 猪可以省10-15元/头。"四良"配套合计每出栏 一头生猪可节本增效110元以上,比饲养土 杂猪多获利6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