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_前列腺癌.ppt
合集下载
前列腺的MR检查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突破包膜
•肿瘤与包膜关系密切 •包膜增厚、不规则、局限性突出 •前列腺生长进入周围脂肪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神经血管束侵犯
• 病灶突破包膜后发生 • 神经血管束的局限性不对称增粗 •外周带后外侧的肿瘤生长更容易发生 •T1WI显示较好
正常NVB
右侧NVB受侵
前列腺癌诊断的核心问题
►早期发现 ►分期 ►确定侵袭性
前列腺癌的MRI诊断
分期 平扫MR最重要的临床应用
前列腺癌病灶的MRI表现
▪ 信号改变 ▪ 肿瘤大小和位置
►分期 ►指导定位活检和治疗
A期 MR平扫没有发现具体病灶
电切前列腺右份时病理示Pca Gleason评分 2+3
B期 前列腺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 前列腺包膜完整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A期 ►B期 ►C期 ►D期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 观察 ►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 ► 非手术治疗:C期以上
▪ 内分泌治疗 ▪ 放疗:体外及近距离 ▪ 冷冻 ▪ 激光 ▪ 其它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治疗的 多样性
Gleason评分3+3
C期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 可见周围组织侵犯
Gleason评分3+4
D期 前列腺原发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 和/或骨转移
中央腺体Pca的MRI平扫表现 Gleason评分5+4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突破包膜 神经血管束侵犯 精囊侵犯 膀胱侵犯 直肠侵犯 淋巴结转移 骨转移
分期决定治疗
瘤银夹结扎术 ►危重病人 ►幽闭恐惧症患者
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分析及PI-RADS评分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前列腺癌: 骨转移
T2WI
ADC:0.923X10-3
ADC:0.895X10-3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全身 DWIBS
• 体部DWI在临床应用的 突破点!
• 体部 DWI的临床价值 • 肿瘤影像
• 探查原发肿瘤 • 诊断转移病灶 • 诊疗后监测复发
穿 刺 活 检 阴 性 。 近 期 PSA 值 为 23ng/ml. MRS诊断右侧移行带为前列 腺癌,左侧移行带为BPH 。后行前列 腺 根 治 术 证 实 MRS 诊 断 正 确 Th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radical prostatectomy
Li SY, et al: RSNA,2003
高信噪比
盆腔相控阵线圈、直肠内线圈、心脏线圈等大大增加 图像信噪比
轴位T2WI (FSE; 小视野;NEX 4)
内分泌治疗前
内分泌治疗后
相控阵线圈
轴位T2WI (FSE; 小视野; 4 NEX)
内分泌治疗前
内分泌治疗后
直肠内线圈
MR功能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DCE-MRI) •扩散加权成像 (DWI) •波谱成像 (MRS)
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 和骨转移
磁共振波谱成像
• 质子磁共振波谱:无创评价外周带肿瘤代谢 •CC/C [(胆碱+肌酸)/枸橼酸盐] 是公认的评价外周带前列腺癌
代谢的测量值
- 前列腺炎组织枸橼酸盐水平较正常组织相 当或轻度下降,这样可以减低炎症被误诊为肿 瘤的假阳性率
Li SY, et al: ISMRM,2006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前列腺癌: 骨转移
T2WI
ADC:0.923X10-3
ADC:0.895X10-3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全身 DWIBS
• 体部DWI在临床应用的 突破点!
• 体部 DWI的临床价值 • 肿瘤影像
• 探查原发肿瘤 • 诊断转移病灶 • 诊疗后监测复发
穿 刺 活 检 阴 性 。 近 期 PSA 值 为 23ng/ml. MRS诊断右侧移行带为前列 腺癌,左侧移行带为BPH 。后行前列 腺 根 治 术 证 实 MRS 诊 断 正 确 Th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radical prostatectomy
Li SY, et al: RSNA,2003
高信噪比
盆腔相控阵线圈、直肠内线圈、心脏线圈等大大增加 图像信噪比
轴位T2WI (FSE; 小视野;NEX 4)
内分泌治疗前
内分泌治疗后
相控阵线圈
轴位T2WI (FSE; 小视野; 4 NEX)
内分泌治疗前
内分泌治疗后
直肠内线圈
MR功能成像
•动态增强成像 (DCE-MRI) •扩散加权成像 (DWI) •波谱成像 (MRS)
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 和骨转移
磁共振波谱成像
• 质子磁共振波谱:无创评价外周带肿瘤代谢 •CC/C [(胆碱+肌酸)/枸橼酸盐] 是公认的评价外周带前列腺癌
代谢的测量值
- 前列腺炎组织枸橼酸盐水平较正常组织相 当或轻度下降,这样可以减低炎症被误诊为肿 瘤的假阳性率
Li SY, et al: ISMRM,2006
前列腺MR动态增强ppt课件

中老年男性,中央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 良性增生,其血管 反应性增生、通透性有所增高
前列腺癌组织血管较丰富,新生血管不成熟,肿瘤血管内 皮不完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阻力较小,MRI动态 增强表现为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强化率增加,呈明显早期 强化特点。
定量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 1)Ktrans即对比剂从血管内扩散到血管外的速度常数,单位为min-1,主要受血管通透性的
T2WI
DWI
ADC
增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样本量少 2)、统计学数据不完善
展望 1)增加样本量,完善统计学数据 2)提高不典型前列腺Ca、中央腺体Ca的诊断 3)放化疗后疗效评估
Thanks !
动态增强造影剂主要分布于血管内,强化程度主要取决于 肿瘤的血管密度,血供丰富的肿瘤早期增强明显;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 强主要取决于肿瘤血管对造影剂的通透性和血管外间隙造 影剂的容量。
动态增强
半定量
定量参数
1)Ktrans(容量转运常数) 2)Kep(速率常数) 3)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三者满足如下关系:Kep=Ktrans/Ve
采用Siemems 1.5 T磁 共振扫描仪,DCEMRI 使用高压注射器 以2.5ml/s的注射速率, 0.2mmol/kg,以20ml 生理盐水助推,在第4 期开始注药,采集次 数36次
ROI放置原则:
病
变
组
年龄(岁) 样本数(个)
都
经
对照组
20-35
8
电 切
、
病变组
52-78
15(良性病变) 11(恶性病变)
前列腺癌组织血管较丰富,新生血管不成熟,肿瘤血管内 皮不完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阻力较小,MRI动态 增强表现为达峰时间明显缩短,强化率增加,呈明显早期 强化特点。
定量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 1)Ktrans即对比剂从血管内扩散到血管外的速度常数,单位为min-1,主要受血管通透性的
T2WI
DWI
ADC
增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样本量少 2)、统计学数据不完善
展望 1)增加样本量,完善统计学数据 2)提高不典型前列腺Ca、中央腺体Ca的诊断 3)放化疗后疗效评估
Thanks !
动态增强造影剂主要分布于血管内,强化程度主要取决于 肿瘤的血管密度,血供丰富的肿瘤早期增强明显;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 强主要取决于肿瘤血管对造影剂的通透性和血管外间隙造 影剂的容量。
动态增强
半定量
定量参数
1)Ktrans(容量转运常数) 2)Kep(速率常数) 3)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三者满足如下关系:Kep=Ktrans/Ve
采用Siemems 1.5 T磁 共振扫描仪,DCEMRI 使用高压注射器 以2.5ml/s的注射速率, 0.2mmol/kg,以20ml 生理盐水助推,在第4 期开始注药,采集次 数36次
ROI放置原则:
病
变
组
年龄(岁) 样本数(个)
都
经
对照组
20-35
8
电 切
、
病变组
52-78
15(良性病变) 11(恶性病变)
CT及MRI影像诊断病例ppt课件

颅底 软骨瘤
【影像表现】: 前颅窝占位。 T2WI(B)呈 不均匀高信号, 中间有低信号 分隔,边界清 晰,周围组织 受挤压;T1WI (A)肿瘤为 不均匀低信号; 增强扫描(C、 D)肿瘤边缘 及内部分隔有 强化。 【影像诊断】: 颅底软骨瘤。
脑膜瘤
【影像表现】:左 侧桥脑小脑角占 位。T2WI(A) 及FLAIR(B) 呈不均匀高信号, 广基底部与脑膜 相连;T1WI (C)呈均匀等 信号;增强扫描 (D)明显均匀 强化,邻近硬脑 膜强化(脑膜尾 征)(↑)。 【影像诊断】:左 侧桥脑小脑角 (CPA)脑膜瘤。
动脉瘤
【影像表现】:远达正侧位片(A、B)示升主动脉远 端及弓部明显增宽,呈囊状扩张(↑)。 【影像诊断】:主动脉升、弓部囊状动脉瘤。
心肌桥
【影像表现】:心血管CTA(图A)显示LAD中段管腔中度狭窄;MPR 和冠脉分析(图B、C)显示LAD中段心肌桥,管腔狭窄。 【影像诊断】:左侧冠状动脉心肌桥。 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当一段冠脉 被心肌所包绕,该段心肌称为心肌桥,该段冠脉称为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局部因素有关,也可能引起心肌缺血。
脊髓软化
【影像表现】:T2WI(B、C)C4层面脊髓内高 信号区,边缘清楚;T1WI(A)病灶呈现低信 号。 【影像诊断】:颈段脊髓软化。
后纵隔神经鞘瘤
【影像表现】: CT平扫示 右后纵隔及 椎管内肿块, 同侧椎间孔 扩大,椎板 骨质破坏 (↑)。 【影像诊断】: 后纵隔神经 鞘瘤。
前列腺癌
【影像表现】:CT平扫(A~C)示前列腺体积稍大,内 见斑点状钙化影,其左外周带及后叶见一不规则软组织 肿块影,侵及膀胱后壁,呈突入膀胱内的分叶状肿块影 (C,↑);增强扫描(D~F)呈不均匀性强化,与精 囊腺间脂肪界面消失,双侧精囊三角变钝(F,↑)。 【影像诊断】:前列腺低分化腺癌。
前列腺癌MRI诊断标准及分级

✓ 中国人平均寿命明显提高 ✓ 医疗水平的提高,发现率增高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病变局限多无症状
体检时发现血清PSA值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晚期可出现一些特异性症状
血尿 排尿困难、尿潴留 病理骨折、骨痛
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查手段
直肠指诊 实验室检查 经直肠超声 TRUS CT 同位素骨扫描 MRI平扫 MR新技术
T2a 直径<1.5cm
低信号,包膜完整
T2b 肿瘤直径>=1.5cm
同上
T3
突破包膜,局部侵犯
侵犯前列腺旁组织或一侧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周围浸
T3a 精囊腺
润,精囊体积和信号不对称
双侧精囊腺侵犯,或肿瘤 双侧精囊信号异常,肿瘤直
T3b 直径>6cm
接侵入周围组织
膀胱底侵犯:膀胱底低信号
消失;直肠侵犯:直肠壁信
T1WI:均匀中等信号结构 T2WI:各区带显示对比清晰 横轴位是观察前列腺最佳的位置
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 显示前列腺尖部及膀胱与前列腺的关系
前列腺癌
70%起自前列腺的外周带 发病率: 美国
✓ 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 ✓ 老年男性发病率第一位
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膀 号中断;盆底肌:局限性或
T4
胱、直肠、盆底肌
弥漫性T2高信号。
原发肿瘤+远处转移
盆腔淋巴结
淋巴结<1.5cm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A期 B期 C期 D期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观察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 非手术治疗:C期以上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病变局限多无症状
体检时发现血清PSA值升高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晚期可出现一些特异性症状
血尿 排尿困难、尿潴留 病理骨折、骨痛
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查手段
直肠指诊 实验室检查 经直肠超声 TRUS CT 同位素骨扫描 MRI平扫 MR新技术
T2a 直径<1.5cm
低信号,包膜完整
T2b 肿瘤直径>=1.5cm
同上
T3
突破包膜,局部侵犯
侵犯前列腺旁组织或一侧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周围浸
T3a 精囊腺
润,精囊体积和信号不对称
双侧精囊腺侵犯,或肿瘤 双侧精囊信号异常,肿瘤直
T3b 直径>6cm
接侵入周围组织
膀胱底侵犯:膀胱底低信号
消失;直肠侵犯:直肠壁信
T1WI:均匀中等信号结构 T2WI:各区带显示对比清晰 横轴位是观察前列腺最佳的位置
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 显示前列腺尖部及膀胱与前列腺的关系
前列腺癌
70%起自前列腺的外周带 发病率: 美国
✓ 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 ✓ 老年男性发病率第一位
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膀 号中断;盆底肌:局限性或
T4
胱、直肠、盆底肌
弥漫性T2高信号。
原发肿瘤+远处转移
盆腔淋巴结
淋巴结<1.5cm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A期 B期 C期 D期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观察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 非手术治疗:C期以上
磁共振前列腺癌(共67张PPT)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
I. 信号强度增高后持续增高
II. 信号强度增高后出现平台期 III. 信号强度早期增高后出现下降期
弥散加权成像
T2WI
DWI
ADC
DWI
T2WI
中央腺体前列腺癌与BPH鉴别
ADC
治疗后的病灶监测
有利于转移灶的检出
全身DWI —— “类PET”技术
前列腺MRI 扫描技术
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查手段 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BPH
突破包膜
神经血管束侵犯 发生在前列腺的少见病:肉瘤、转移瘤
前列腺癌灶生长进入周围脂肪
精囊侵犯 一般最小径大于1到的淋巴结可
多体素1H质子3D全覆盖波谱成像(3D1H-MRSI)
膀胱侵犯 对应压脂T2WI上病变呈异常高信号
B期 前列腺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
接侵入周围组织
膀胱底侵犯:膀胱底低信号
消失;直肠侵犯:直肠壁信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膀 号中断;盆底肌:局限性或
T4
胱、直肠、盆底肌
弥漫性T2高信号。
原发肿瘤+远处转移
盆腔淋巴结
淋巴结<1.5cm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A期 B期
C期 D期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观察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 非手术治疗:C期以上
<1.5cm >1.5cm或>1叶 侵入前列腺顶部/超出包膜/膀胱 颈部/精囊/固定 固定或侵入其他邻近组织 单个<2cm 单个>2cm且<5cm,多个<5cm
>5cm 无远处转移 有远处转移
Jewett A1 A2 B B1 B2 C
前列腺癌治疗指南ppt课件

内分泌治疗
定义
内分泌治疗是通过调节患者体 内激素水平来抑制癌细胞生长
的方法。
适应症
通常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或复发 转移的前列腺癌。
治疗方式
包括去势治疗(手术或药物去 势)和抗雄激素药物。
疗效
内分泌治疗能够缓解症状、延 长生存期,但长期应用可能导 致骨质疏松、潮热等副作用。
化疗和免疫治疗
定义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的治 疗方法,免疫治疗则是通过增强患者 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个性化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多学科团队能够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合评估和随访
多学科团队能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适的治疗时 机和治疗方式,并进行长期的随访,监测治疗效果和生活 质量。
03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 法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01
02
03
04
定义
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危险因素
年龄、家族史、遗传因素、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等都是前列腺癌发病的危 险因素。
预防
饮食调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 体检等有助于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 险。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前列腺癌早期常常没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 尿困难、血尿等症状。
适应症
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 ,免疫治疗仍在临床试验阶段。
药物选择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多西他赛、卡铂等 ,免疫治疗药物如PD-1抑制剂等。
疗效
化疗能够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免 疫治疗在前列腺癌中的疗效尚待进一 步验证。
新兴治疗方法(如靶向治疗和基因治疗)
前列腺癌磁共振图像分析及PI-RADS评分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前列腺癌: 骨转移
T2WI
ADC:0.923X10-3
ADC:0.895X10-3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全身 DWIBS
• 体部DWI在临床应用的 突破点!
• 体部 DWI的临床价值 • 肿瘤影像
• 探查原发肿瘤 • 诊断转移病灶 • 诊疗后监测复发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
如果病灶位于外周带,主要以DWI为参 考
如果病灶位于移行带,主要以T2WI为 参考
PI‐RADS 标准化报告
PI‐RADS对前列腺外病灶的评分标准
PI‐RADS作为前列腺磁共振诊断的一个 完整评价体系,也对前列腺以外的典型
特征评分
针对前列腺包膜外病变、精囊、 直肠括 约肌、膀胱颈解剖形态改变和信号改变
但磁共振诊断报告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用语不规范、 病情不能准确判断、与泌尿外科医师沟通困难等
因此规范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报告尤为必要
PI-RADS的指导作用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在2012年首先提 出
规范前列腺磁共振报告,减少易混淆的影 像描述和模糊的诊断结果
指导临床医生对前列腺疾病诊断和监测
PI-RADS综合评估
➢ 组织血流量及细胞密度较大 → 微血管密度大 → 自由水扩散比率小 → ADC值降低
Chen M, et al: RSNA , 2003
T2WI
(Ch+Cr)/Ci=0.701
ADC 图
ADC:0.76X10-3+0.08X10-3
精囊腺受侵 淋巴结转移
T2WI
ADC:0.878X10-3 ADC:0.944X10-3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前列腺癌: 骨转移
T2WI
ADC:0.923X10-3
ADC:0.895X10-3
DWI
Chen M, et al: RSNA ,2003
全身 DWIBS
• 体部DWI在临床应用的 突破点!
• 体部 DWI的临床价值 • 肿瘤影像
• 探查原发肿瘤 • 诊断转移病灶 • 诊疗后监测复发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
如果病灶位于外周带,主要以DWI为参 考
如果病灶位于移行带,主要以T2WI为 参考
PI‐RADS 标准化报告
PI‐RADS对前列腺外病灶的评分标准
PI‐RADS作为前列腺磁共振诊断的一个 完整评价体系,也对前列腺以外的典型
特征评分
针对前列腺包膜外病变、精囊、 直肠括 约肌、膀胱颈解剖形态改变和信号改变
但磁共振诊断报告却存在诸多问题,如用语不规范、 病情不能准确判断、与泌尿外科医师沟通困难等
因此规范前列腺磁共振成像报告尤为必要
PI-RADS的指导作用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在2012年首先提 出
规范前列腺磁共振报告,减少易混淆的影 像描述和模糊的诊断结果
指导临床医生对前列腺疾病诊断和监测
PI-RADS综合评估
➢ 组织血流量及细胞密度较大 → 微血管密度大 → 自由水扩散比率小 → ADC值降低
Chen M, et al: RSNA , 2003
T2WI
(Ch+Cr)/Ci=0.701
ADC 图
ADC:0.76X10-3+0.08X10-3
精囊腺受侵 淋巴结转移
T2WI
ADC:0.878X10-3 ADC:0.944X1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侧NVB受侵
25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精囊侵犯
•前列腺精囊角的消失 •精囊腺局限性低信号、壁增厚 •冠状和矢状位图像对显示精囊 基底部的侵犯效果好
26
正常精囊腺T2WI M/26Y
27
28
精囊腺受侵处T2WI高信号消失
29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膀胱侵犯
• 前列腺与膀胱壁连接紧密 • 局部膀胱壁破坏,肿块形成
高
枸
低
枸椽酸 高
38
1H-MRS检查技术
多体素1H质子3D全覆盖波谱成像(3D1HMRSI)
精确的体积选择 有效的脂肪抑制
39
40
3D1H-MRS可得到代谢图
将代谢图与解剖图叠加可得到更直观的结果
41
正常前列腺的1H-MRS表现
42
前列腺癌的1H-MRS表现
盆腔 淋巴结外转移
骨转移等
14
前列腺癌的分期分级
A期 B期 C期 D期
分期和分级决定治疗方案和病人的预后
15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
观察 根治性切除:B期以下 非手术治疗:C期以上
◦ 内分泌治疗 ◦ 放疗:体外及近距离 ◦ 冷冻 ◦ 激光 ◦ 其它
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治疗的 多样性
30
正常前列腺
前列腺癌侵犯膀胱
31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直肠侵犯
• 直肠前与前列腺之间有软组织肿块影 • 发生机率较低 • 直肠前脂肪间隙消失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侵犯
32
33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淋巴结转移
• 多数发生在盆腔,沿髂血管旁分布 • 一般最小径大于1到1.5cm的淋巴结可
前列腺癌的磁共振诊断
1
概述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附属性腺 由纤维、肌肉和腺体组织构成
2
前列腺组织结构
纤维肌肉基质区 1/3
腺体部分 2/3
外周带 70% 移行带 5%-10%
中央带 25% 尿道周围区1%
3
前列腺的分带解剖
4
前列腺MRI 扫描技术
平扫:常规T1WI T2WI STIR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 动态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DWI)
9
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查手段
直肠指诊 实验室检查 经直肠超声 TRUS CT 同位素骨扫描 MRI平扫 MR新技术
10
前列腺癌的诊断流程顺序
◦ PSA筛查 ◦ 肛诊 ◦ 经直肠超声
如怀疑前列腺癌,可进一步行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 ◦ 盆腔MRI(穿刺后短期内不适宜MRI检查) ◦ 全身骨扫描
16
B期 前列腺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 前列腺包膜完整
17
C期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 可见周围组织侵犯
18
D期 前列腺原发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 和/或骨转移
19
中央腺体Pca的MRI平扫表现
20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突破包膜 神经血管束侵犯 精囊侵犯 膀胱侵犯 直肠侵犯 淋巴结转移 骨转移
分期决定治疗
T3a 精囊腺
润,精囊体积和信号不对称
双侧精囊腺侵犯,或肿瘤 双侧精囊信号异常,肿瘤直
T3b 直径>6cm
接侵入周围组织
膀胱底侵犯:膀胱底低信号
消失;直肠侵犯:直肠壁信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如膀 号中断;盆底肌:局限性或
T4
胱、直肠、盆底肌
弥漫性T2高信号。
原发肿瘤+远处转移
盆腔淋巴结
淋巴结<1.5cm
◦ Citrate(枸橼酸)
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大量citrate的能力 前列腺癌细胞功能异常及组织结构异常均导致citrate浓
度降低
◦ Choline(胆碱)
与细胞膜的合成与降解有关 其细胞内的浓度与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
代谢改变与癌的发生和治疗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
恶性病变:(胆碱+肌酸)
13
前列腺癌的分期
Jewett A1 A2 B B1 B2 C
D D1 D2
TNM T1a T1a、 T1b
大体病理 触摸不到
触摸不到
MRI表现 正常
正常
前列腺内信号不均,多数为
T2a 直径<1.5cm
低信号,包膜完整
T2b 肿瘤直径>=1.5cm
同上
T3
突破包膜,局部侵犯
侵犯前列腺旁组织或一侧 前列腺包膜不完整,周围浸
诊断淋巴结转移 • 轴位压脂T2WI显示转移淋巴结效果较好 • DWI的应用
34
35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骨转移
• 特异性高 • T1WI 上在正常高信号的骨髓内出现
不规则边缘清晰的低信号 • 对应压脂T2WI上病变呈异常高信号
36
T1WI
T2WI
37
1H-MRS用于前列腺检查的优势
代谢改变的机制
43
44
中央腺体Pca的1H-MRS表现
45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1H-MRS表现
外周带
中央腺体
MRS可见正常Cit峰,Cho峰不高或轻度升高
扫描前准备
保证检查时直肠内清洁 扫描前适度饮水,保持膀胱中度充盈
5
正常前列腺的MRI平扫表现
T1WI:均匀中等信号结构 T2WI:各区带显示对比清晰 横轴位是观察前列腺最佳的位置
6
冠状位和矢状位T2WI: 显示前列腺尖部及膀胱与前列腺的关系
7
前列腺癌
70%起自前列腺的外周带 发病率: 美国
11
前列腺癌病理分型
90%以上前列腺癌为腺癌 其它还包括移行细胞癌、鳞癌和肉瘤
12
TNM分期
分期 T1
T1a T1b T2 T2a T2b
T3 T4 N1 N2 N3 M1 M2
表现 偶发癌 少于3个病灶 多于3个病灶 临床上或肉眼上限于腺体 <1.5cm >1.5cm或>1叶 侵入前列腺顶部/超出包膜/膀胱 颈部/精囊/固定 固定或侵入其他邻近组织 单个<2cm 单个>2cm且<5cm,多个<5cm >5cm 无远处转移 有远处转移
21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突破包膜
•肿瘤与包膜关系密切 •包膜增厚、不规则、局限性突出 •前列腺癌灶生长进入周围脂肪
22
23
与前列腺癌分期有关的表现
✓ 神经血管束侵犯
• 病灶突破包膜后发生 • 神经血管束的局限性不对称增粗 •外周带后外侧的肿瘤生长更容易发生 •T1WI显示较好
24
正常NVB
✓最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 ✓老年男性发病率第一位
中国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
✓中国人平均寿命明显提高 ✓医疗水平的提高,发现率增高
8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病变局限多无症状
◦ 体检时发现血清PSA值升高 ◦ 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
晚期可出现一些特异性症状
◦ 血尿 ◦ 排尿困难、尿潴留 ◦ 病理骨折、骨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