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分组实验教案全册

5、观察、记录;
6、讨论。
实验结果: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实验后记:学生通过两周的实验,有三个组实验效果很实验效果良。
二小学年度第一学期
实验器材:面鼓、钢尺、橡皮筋、音叉、水槽
实验过程:
1、我们用力按压鼓面,鼓不发出声音,轻轻打击鼓面时,鼓却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则能发声音,这是为什么?
3、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则能发出声音,这什么?
4、把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有什么变化?
4、讨论、总结
实验结果:植物是通过“根”来喝水的。
实验后记:这个实验不是非常明显,也许是时间太少,实验效果为良。
二小学年度第一学期
分组实验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六
班级:1—5
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认识植物根的向水性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根的生长特征
实验器材:花盆(4个)植物幼苗(4株)水壶(4个)
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
实验过程:
1、观察自来水和生活用水;
2、把自来水和生活用水进行过滤;
3、观察过滤纸上物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学生了解了自来水和生活用水的区别,知道了水的宝贵和重要性。
二小学年度第一学期
分组实验教案
科目:科学
年级:六
班级:1—5
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探究放养密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实验结果:河水更适宜养金鱼。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2 发面的秘密

酵母菌广泛生活于潮湿且 富含糖分的环境中,如水果皮 表层、植物分泌物、植物表面 等,土壤、空气中也有分布酵 母粉中的酵母菌在28~ 30 ℃ 的温糖水中能够迅速生长繁殖, 发面效果也最好。
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 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团中形成了气泡,从而 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中国古代汉朝时就 知道用酵母发面制作馒头、饼等酵母还能用来酿酒,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酵母酿造米酒。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2.发面的秘密
一、观察 酵母粉里有什么
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粉里的物质
(1)在一个清洁的培养皿里加入一点儿酵母粉。 (2)加入100毫升温水和5克白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放在温暖的地方。 (3)过几个小时,取一滴浮在上面的液体做成装片,放 在显微镜下观察。
二、搜集证据
酵母菌是能发酵糖 类的单细胞真菌,常呈 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 形。它有很多种,每种 的形态有所不同,而且 会随着菌龄与环境不断 变化。
真菌 气泡
二氧化碳 蜂窝状
二氧
四、处理信息 整理实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 酒精。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 多蜂窝状的小孔。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五、阅读 看得见的真菌
真菌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的生物)中与植物界、 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 真菌和植物一样不能自主移动,但可以通过菌丝的延长拓展栖息地, 或者通过孢子进行长距离的传播。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 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真菌是生 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鹦鹉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空气B. 水C. 盐水D. 泥土4.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太阳能C. 石油D. 天然气5. 下列哪个是光的传播现象?A. 反射B. 折射C. 干涉D. 全部都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2.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3. 酸雨对环境没有危害。
()4. 人类的遗传信息存储在DNA中。
()5.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改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
2.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______。
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4. 空气的成分主要包括氮气、氧气和______。
5. 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______组成。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2. 什么是生态平衡?3. 简述食物链的概念。
4.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5. 简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受到的力是10N,求它的加速度。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2升水和3升酒精,求混合后的总体积。
3.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cm,求它的面积。
4. 如果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它行驶的距离。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cm,高是4cm,求它的面积。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2. 分析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并举例说明。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光。
科学大象版六年级上册1.5《疫情与防护》课件

疫情与防护
提出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灾难,全球数以亿计的人感染。
关于这次疫情,我们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疫情严重的地 方为什么要对人员
为什么同样接触过病人, 我想了解有关新型冠 有的人会被传染,而有的人却
状病毒和新冠肺炎的知识。 没事?怎样才能避免被传染?
进出实行管控?
……
调查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具有包 膜 的 单 股 正 链 RNA 病 毒 , 是 已 知 的第七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 它的宿主包括哺乳动物和禽类等, 可通过人类上呼吸道入侵人体,并 感染肺、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
常考题型背记
一、判断题
1.新冠肺炎是传染病,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
2.只要出现发烧乏力、咳嗽等症状的人就是新冠肺炎患者。
(×)
3.皮肤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的天然屏障,可以阻挡一切细菌和病毒。
(×)
4.疫苗是由病毒制成的,十分危险,不宜接种。
(×)
二、选择题
1.新冠肺炎属于( A )
A.呼吸道传染病 B.血液传染病 C.肠道传染病
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2.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部分患者以鼻塞、流涕、咽痛、嗅 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 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 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 状……
新改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新改版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教材主要涵盖了物质与能量、生物与环境、地球与宇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该教材的主要知识点。
一、物质与能量1.物质的特性:固体、液体和气体,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形状、体积、颜色等来判断其性质。
2.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溶解、凝固、熔化等,而化学变化包括燃烧、酸碱反应等。
3.热传导:热能可以通过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传导。
热传导是热能在固体中传递的方式,而热对流和热辐射则是在气体和液体中传递热能的方式。
4.电流和电流的磁效应:电能可以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传递。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磁场,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二、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特点:生物是指行动能力、感知能力和自我繁殖能力的有机体。
生物会对环境作出反应,并适应环境中的变化。
2.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外形、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等进行分类。
基本的生物分类包括动物、植物、真菌和微生物等。
3.生物繁殖:生物可以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衍。
有性繁殖需要两个个体之间的性交,而无性繁殖则不需要性交。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生物需要环境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来维持生命活动,并且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三、地球与宇宙1.太阳系和行星:太阳系是由太阳和围绕太阳运动的若干行星、卫星等天体组成的。
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到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
2.地球的运动:地球既自转又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中心轴旋转,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
3.地理环境:地球上的陆地、水域和空气组成了地球的地理环境。
六年级学生将学习到陆地的分布、水体的特征以及大气的组成和作用。
4.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能够提供光和热,并且可以转化为电能。
以上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提高科学素养和生活技能。
大象版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本中研讨问题参考答案

大象版新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本中研讨问题参考答案P1问题: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来后,都会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如滑滑梯、滑雪一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参考答案:与物体下滑点高度有关。
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P5问题: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并用语言描述。
参考答案:会看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格子组成的,就像一个个小房间。
小格子里还有小点点。
P8问题:酵母粉与发面效果的关系是怎样的?参考答案:酵母菌在合适的温度下能使面团变“胖”。
P10问题:使用体视显微镜或者我们上节课所使用的显微镜观察霉斑,看看食物霉斑里面有什么,用语言或者绘画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参考答案:使馒头发霉的是一种微生物-霉菌,其广泛分布于空气中,它的生长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并吸收养料。
而放在特定的环境中的馒头,正好满足了这些条件。
于是,霉菌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导致馒头发霉。
P15问题:调查同学们的感冒经历,根据本课的知识,对他们的经历给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究究患的是病毒性感冒,由于就医及时,定时定量用药并注意休息,5天后就痊愈了。
妙妙患的是细菌性感冒,由于没看医生且盲目用药,一直没有效果。
待后来去看医生,病情已然加重,不得不进行输液(抗生素)治疗,10天后才痊愈。
由此可知,感冒后要及时就医,先确定感冒的类型,再对症下药,才能尽快痊愈。
P16问题:这次疫情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灾难,全球数以亿计的人感染。
关于这次疫情,我们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参考答案:因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年轻人免疫力较强,有可能不会被传染;患有基础疾病且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免疫力较差,被传染的可能性则非常大。
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好个人防护等可以避免被传染。
P21问题:整理我们获得的信息,与大家交流云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地球上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循环的水 知识点

第二单元循环的水1雾和云1深秋的早晨有时会看到霎,在高山上能看到云海。
2.雾的形成模拟实验(1)在玻璃杯里装入%的温水,用来模拟自然界中因蒸发而导致的水蒸气聚集的潮湿环境。
(2)将冰块放在杯口上方约2厘米处,观察杯口周围的变化。
这个过程模拟的是水蒸气上升后遇到低温环境的情形。
(3)放上冰块之后,在冰块周围会产生一层像雾一样的直与;移开冰块之后,白气消失。
3.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W,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霎。
4.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它同雾的成因是一样的,也主要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
云和雾的本质是一样的。
5.水蒸气足够多且遇冷才有可能形成雾。
6.雾和云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7.霾是当下存在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和雾并不是一回事。
2雨和雪1雨和雪都是一种是常见的自然现象。
8.乌云指天空中黑色的云。
因为云层太厚,光线很难透过而呈现黑色。
它有一个特点是高度较低。
乌云密布预示着将要下雨。
9.在“雨的形成模拟实验”中,冰块的作用是给小盘子降温,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均匀受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云里相互碰撞、合并,变成越来越大的水滴(温度高于此时)。
当水滴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形成画。
11雨的形成过程小水滴、小泳、晶(云,51)4冷却窿结/ 7并水蒸气大水滴、大冰■蒸发重力作用水雨■S6,雨来自云,有云才有可能下雨。
水滴的大小差异很大,一滴雨中含有的水量大概是云中小水滴的IOO万倍。
7,雪是来自云的小冰晶。
寒冷的冬季,低空的气温通常在0。
C以工,降落的小冰晶不会融化,落到地面就是雪。
8.云中的小冰晶遇到强大的上升气流时,会反复被抬升。
在这个过程中,小冰晶会吸附遇到的小水滴或其他小冰晶,体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就会落下来。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
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2、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2、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3、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
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6、(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
7、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
8、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9、(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
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
第二单元循环的水1.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
2.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和雾的成因一样,也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