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烧制与温度
活性炭的制作方法

活性炭的制作方法活性炭是一种由木炭、煤炭或其他有机物加热到高温,其中的有机物被氧化等热处理完成而得到的碳状物质。
它具有极大的表面积,能吸收、吸附、催化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
活性炭的制作方法,可以根据其原料和制作技术的不同而分为几类,如低温热处理法、化学活性法、电弧炉活性炭制备法、高温气流活性炭制备法等。
一、低温热处理法低温热处理法是常用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它由木炭、煤炭等可烧制物质作为原料,在不同的温度中通过慢燃烧来产生氧化作用,从而形成高活性的炭状物质。
这种方法热处理的原料温度一般在800℃~1000℃之间,制得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吸附性和催化性能,并可应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领域。
二、化学活化法化学活化法是将无机物经过化学活化处理,形成具有活性的有机物质,再经过热处理,制成活性炭。
这种方法可以用原料更多样,如硅灰、氧化锌、膨润土等,这些有机物经过不同程度的活化后,形成含氧碳的有机物,然后在高温下加热,使其氧化、烧结,制成活性炭物质。
三、电弧炉活性炭制备法电弧炉活性炭制备法是利用空气中的电弧火焰作为激发源,将空气中的碳氧原子分子热挥发,形成一种新的含碳氧有机物,然后再经高温氧化,制成活性炭。
该法可生产出高纯度的活性炭,可用于脱硫、脱硝、污水处理等领域。
四、高温气流活性炭制备法高温气流活性炭制备法是将废弃物、燃料油和其他有机物混合粉状,然后将其通过高温气流的方法制成活性炭。
此法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好,可制备出活性炭近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分子量结构均衡,可应用于活性炭制剂、锂离子电池、固态电容器等领域。
以上就是活性炭的制作方法,活性炭的制作方法从原料的挑选、热处理技术到制备过程的控制,都会影响最终的活性炭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考虑不同的原料、不同的活性炭制备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筛选出合适的活性炭。
最简单的烧制木炭方法

最简单的烧制木炭方法
首先将木炭放入盆中,或者在炉中烧到炭化(温度要高),当木炭出现灰黑色的时候即是烧好了。
如果木炭已经烧成黑褐色的话就不要再烧了,因为已经烧成黑褐色了。
如果想要木炭具有活性,那就得用上几次以后再烧才能具有活性了。
用小火慢慢烧制会比较好,火大了容易使炭化,影响活性;小火烧制一般3小时左右就可以将炭烧制好了。
当炭达到最高温度时即可将水浇到表面上然后再放到通讽处凉透。
当木炭冷却后会出现裂痕(这是因为水分被蒸发时会有一些水分残留在表面上)然后将裂缝内的水倒出晾干就可以了,或者是将它用火烧掉(注意不能用明火烧烤),这样会使木炭更好地成型。
当出现裂痕和破碎的时候则说明已经完全燃烧。
在使用中会发现这个材料很耐用而且也可以反复燃烧。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烧木炭时要防。
炭化机制木炭注意事项

炭化机制木炭注意事项炭化机制木炭是一种经过炭化处理的木材制品,具有较高的热值和低的湿度,广泛用于烧烤、野炊、取暖等方面。
以下是炭化机制木炭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木材:对于炭化机制木炭的制造,选择合适的木材非常重要。
通常使用的木材包括橡木、栎木、柚木等硬质木材。
这些木材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碳含量,炭化后产生的木炭质量较好。
2. 控制炭化过程:炭化是将木材在高温下进行分解,使其变成木炭的过程。
控制炭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和气氛对木炭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炭化温度为450到550,炭化时间一般为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
在炭化过程中,需保持一定的氧气供给,以防止木材完全燃烧而失去炭化效果。
3. 处理原料木材:炭化机制木炭制造的关键在于原料木材的处理。
首先,原料木材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将其含水量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通常为10%到15%。
其次,原料木材要去除杂质,如树皮、树枝等,以免影响炭化效果。
4. 安全操作:在制造炭化机制木炭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
操作人员应戴上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安全眼镜等,以防止高温和炭尘对人身安全的伤害。
同时,加热和炭化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避免设备故障引发意外事故。
5. 储存和运输:炭化机制木炭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其干燥和通风。
避免存放在潮湿环境下,以防止木炭吸湿变质。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木炭需要采取包装防漏和防碎裂的措施,以免损失或造成安全隐患。
6. 环保使用:炭化机制木炭具有较高的热值和无烟燃烧的特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保问题。
炭烧炉的使用要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烟雾直接排放到室外空气中。
同时,在烧烤和野炊等活动中,要妥善处理残留的木炭渣滓和灰烬,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炭化机制木炭的制造和使用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原料木材的选择和处理、炭化过程的控制、安全操作、储存和运输、环保使用等。
只有全面注意这些细节,才能生产出质量好的木炭,并确保使用的安全和环保。
木炭窑的温度控制方法

木炭窑的温度控制方法
木炭窑是用于制造木炭的设备,其温度控制对于生产高质量的木炭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用于控制木炭窑温度的方法:
1.风口和空气流量控制:通过调整风口的开合程度和控制空气流量,可以影响火焰的强弱和温度。
更多的氧气通入可以加热火焰,从而提高温度。
2.燃烧控制:控制燃烧过程中的燃料供应,可以通过增减燃料量来调整火焰的温度。
这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或使用自动化系统实现。
3.保温材料:窑体的保温材料能够影响温度的保持。
使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从而更好地维持温度。
4.热风循环系统:引入热风循环系统可以使温度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木炭窑内。
这有助于提高木炭的均匀性和质量。
5.温度传感器和反馈控制系统:安装温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窑内温度,并通过反馈控制系统来调整燃料供应、风口开合等参数,以保持所需的温度范围。
6.淬灭控制:控制淬灭(熄灭火焰的过程)的时间和方式,以及木炭在淬灭过程中的位置,可以影响温度。
合理的淬灭控制可以帮助避免过度热量散失。
7.定期维护:确保木炭窑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8.预热阶段控制:在生产周期的初期,逐步提高温度,而不是突然升温,可以减少热应力,有助于避免裂纹和提高木炭的质量。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具体的控制策略会根据木炭窑的设计和生产要求而有所不同。
木炭生产原理

木炭生产原理
木炭生产原理是利用木材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在无氧环境下经过热解反应产生的一种固体燃料。
木材在高温下分解,除去水分和挥发性成分后,残留的碳质物质就是木炭。
木炭生产的过程通常分为干燥阶段、热解阶段和冷却除灰阶段。
在干燥阶段,木材被放置在干燥室中,通过加热和通风使其失去大部分水分,以提高后续热解阶段的效果。
热解阶段是木材生产木炭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干燥的木材放入封闭的炉膛中,以排除空气,确保木材在无氧环境下热解。
然后逐渐加热木材,使其达到600℃以上的高温。
在这个过程中,木材中的有机物质开始分解,生成木焦油和木醋液等挥发性物质,并释放出燃烧所需的气体(如甲烷和一氧化碳)。
同时,木材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逐渐转化为炭素质。
冷却除灰阶段是将热解后的木炭从炉膛中取出,并经过冷却、除灰等处理。
木炭在出炉后通常具有高温和较高的灰分含量,因此需要经过冷却处理,以降低温度并使其固化。
然后,通过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将木炭表面的灰分除去,得到高纯度的木炭产品。
总的来说,木炭生产原理是通过干燥木材后,在无氧环境下将其加热至高温,使其发生热解反应,生成木炭。
这种木炭具有
高热值、低灰分和低湿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烧烤、工业加热和生活取暖等领域。
木炭烧制方法

木炭烧制方法
木炭的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传统的炭窑烧制和现代化的炭化炉烧制。
炭窑烧制是一种古老的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木炭生产。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木材,常用的有橡木、栎木、柚木等硬质树种。
然后,将木材切成适当的长度,并按一定的层叠方式摆放在地面上。
接下来,在木材的上方搭建起一个高约1米的圆形土坑,称为炭窑。
在炭窑的上部开有通风孔和燃烧口,以便进行燃烧控制。
炭窑开始烧制时,先点火使木材燃烧。
当火势较大时,要及时关闭燃烧口,以防止火势过旺。
通风孔的大小也要随着烧制过程中的需要进行调节。
炭窑的烧制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时间,期间需要不断观察和调整火势。
烧制完成后,待炭窑冷却后便可将木炭取出。
取出的木炭呈黑色块状,质地坚硬。
此时,还需要进行筛分,将较大的木炭块筛除,以便取得符合要求的木炭产品。
与传统的炭窑烧制相比,现代化的炭化炉烧制更加高效且环保。
炭化炉采用封闭式的燃烧系统,能更好地控制温度和燃烧过程,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炭化炉还能进行连续生产,提高了木炭的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木炭的烧制方法可以选择传统的炭窑烧制或者现代
化的炭化炉烧制。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掌握好火势和燃烧过程的控制,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木炭产品。
木炭的燃烧温度

通常来说木炭的燃点比较低,300度左右,煤炭的较高,在600—700度。
碳(Carbon)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具有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极低的对人体的毒性,甚至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木炭烧制与温度

木炭烧制与温度2007-07-09 17:35烧制木炭的整个过程都与热打交道。
热量多少,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温度”来衡量,下面我们就通过原料,成型,炭化,成品来分析炭与温度有何关系。
一、原料干燥:我们要保证炭的质量,必须要做好炭棒。
棒的好坏除取决于设备、工艺之外,还要取决于原料中所含水分的大小。
一般要求原料的含水率小于12%,但也要大于6%。
因此,我们第一步工作是干燥原料。
干燥原料时我们可先将含水分较大的原料放在露天的晒场里晾或晒1~2天,让其表层水分蒸发,以减少热烘的时间和燃料的消耗。
然后,我们将粒度合格的原料放进热风烘干机里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2%的干原料,烘干的温度一般为160℃~250℃左右。
二、制棒原料制棒是在成型机(或称制棒机)里完成。
成型机的成型筒外面有三个加热圈,它可使成型筒的温度上升到350℃左右。
为了保证炭薪棒的密度大、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
我们可根据原材料种类和含水率来选择合适的成型温度。
其高低要经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
一般说来,若我们假定螺旋推进器是合格的,且原料含水量在6~12%之间,则我们可将木屑、木锯末、木刨花及竹质原料的成型最终温度控制在260~320℃之间。
三、炭化若我们将原料成型的最终产品是炭,那我们就应将薪棒通过炭化炉或土窑烧制(或煅烧)成合格的炭。
中低温炭的炭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温度段。
1、干燥阶段从点火开始,至炉温上升到160℃,这时薪棒所含的水分主要依靠外加热量和本身薪棒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蒸发。
薪棒的化学组成几乎没变。
2、炭化初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靠薪棒自身的燃烧产生热量,使炉温上升到160~280℃之间。
此时,木质材料发生热分解反应,其组成开始发生了变化。
其中不稳定组成,如半纤维素发生分解生成CO2、CO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3、全面炭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温度为280~400℃,在这阶段中,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体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炭烧制与温度
2007-07-09 17:35
烧制木炭的整个过程都与热打交道。
热量多少,我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温度”来衡量,下面我们就通过原料,成型,炭化,成品来分析炭与温度有何关系。
一、原料干燥:
我们要保证炭的质量,必须要做好炭棒。
棒的好坏除取决于设备、工艺之外,还要取决于原料中所含水分的大小。
一般要求原料的含水率小于12%,但也要大于6%。
因此,我们第一步工作是干燥原料。
干燥原料时我们可先将含水分较大的原料放在露天的晒场里晾或晒1~2天,让其表层水分蒸发,以减少热烘的时间和燃料的消耗。
然后,我们将粒度合格的原料放进热风烘干机里烘干至含水量小于12%的干原料,烘干的温度一般为160℃~250℃左右。
二、制棒
原料制棒是在成型机(或称制棒机)里完成。
成型机的成型筒外面有三个加热圈,它可使成型筒的温度上升到350℃左右。
为了保证炭薪棒的密度大、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
我们可根据原材料种类和含水率来选择合适的成型温度。
其高低要经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
一般说来,若我们假定螺旋推进器是合格的,且原料含水量在6~12%之间,则我们可将木屑、木锯末、木刨花及竹质原料的成型最终温度控制在260~320℃之间。
三、炭化
若我们将原料成型的最终产品是炭,那我们就应将薪棒通过炭化炉
或土窑烧制(或煅烧)成合格的炭。
中低温炭的炭化过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温度段。
1、干燥阶段
从点火开始,至炉温上升到160℃,这时薪棒所含的水分主要依靠外加热量和本身薪棒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蒸发。
薪棒的化学组成几乎没变。
2、炭化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靠薪棒自身的燃烧产生热量,使炉温上升到160~280℃之间。
此时,木质材料发生热分解反应,其组成开始发生了变化。
其中不稳定组成,如半纤维素发生分解生成CO2、CO和少量醋酸等物质。
3、全面炭化阶段
这个阶段的温度为280~400℃,在这阶段中,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体产物。
此外还产生了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这些可燃性气体在炉内燃烧。
热分解和气体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使炉温升高。
木质材料在高温下干馏成炭。
若要煅烧高温炭,除了上述三个阶段外,我们还要增加热量,使炉内的温度继续上升到700℃以上。
这样,就能排出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性物质,提高木炭中的含炭量,使炭的石墨结构增多,导电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