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平台设计 ()
(完整)钢结构平台计算书

钢结构平台设计说明书设计:校核:太原市久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十月目录1.设计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结构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材料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铺板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加劲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56.平台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1 次梁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6.2 主梁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7.柱设计.。
.......。
.。
.。
...。
..。
.。
.。
..。
.。
.。
.。
.。
.。
..。
.。
.。
......。
钢结构平台设计

钢结构平台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文档模板1. 引言在钢结构设计中,钢结构平台设计是一个关键的部份。
钢结构平台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如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等。
本文档旨在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个详细的钢结构平台设计模板,以确保设计过程中的细节和准确性。
2. 设计目的描述钢结构平台的设计目的,并明确需求和使用要求,例如平台用途、负荷要求、使用寿命等。
3. 系统工程概述包括系统的整体布局、平台的形式和尺寸、平台的结构组成部份等。
4. 选材与设计参数介绍平台所采用的钢材种类、规格和强度等信息,描述设计参数的确定过程,并指定相关标准和规范。
5. 结构设计详细描述平台的结构设计,包括整体布置、支座设计、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和布置、连接方式等。
6. 荷载计算平台所受到的静态和动态荷载,计算并验证各种荷载的作用效果。
7. 构件设计对平台的各种构件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梁、柱、板、连接件等。
8. 防腐蚀措施描述平台防腐蚀的方法和措施,以确保平台的长期使用。
9. 安全设施针对平台的安全性,描述安全设施的设计和设置,例如防护栏杆、防滑措施等。
10. 施工与安装说明平台的施工和安装流程,包括各个工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1. 检测与验收钢结构平台的检测和验收标准,并说明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验收要求。
12. 维护与保养提供钢结构平台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指南,以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整体效果与展望对设计的钢结构平台进行总结,展望其整体效果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附件:1. 平台结构图纸2. 平台荷载计算表格3. 平台构件设计图纸法律名词及注释:1. 结构设计规范:指包括钢结构设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
2. 安全装置:指用于保护人员安全的装置,如栏杆、防滑设备等。
--。
钢结构平台方案

钢结构平台方案1. 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钢结构平台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基于钢材的优势,通过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和建筑领域,如工厂、仓储、桥梁等。
钢结构平台可以提供坚固的支持和可靠的工作平台,以满足工业生产和操作的需求。
2. 设计要求钢结构平台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承重能力:平台需要能够承受所需的工作负荷,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运输和安装:平台的设计应考虑到运输和安装的方便性,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 可维护性:平台的设计应便于维护和更换部件,以保证其长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 环境要求:平台的设计应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如耐腐蚀、耐高温等。
3. 设计方案基于以上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以下钢结构平台的设计方案:- 结构材料:采用高强度钢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以提供坚固的支撑和高承载能力。
-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或悬臂结构,以提供平台的稳定性和刚性。
- 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以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 防腐措施:采用防腐处理,以提高平台的耐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 表面处理:采用喷涂或镀锌等处理方式,以提高平台的防腐性能和美观度。
- 设备支持:根据工作需求,设计相应的设备支持,如扶手、护栏、楼梯等。
4. 施工与维护在平台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 质量检验: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维护:定期进行平台的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以确保平台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5. 结论钢结构平台方案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工业和建筑领域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确保平台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钢结构平台制作方案

钢结构平台制作方案1. 引言钢结构平台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支撑结构,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和物流中心等场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钢结构平台的制作方案,介绍平台的设计要点、制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2. 设计要点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钢结构平台需要考虑以下要点:2.1 荷载要求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预计荷载情况,确定平台的承载能力和设计标准。
考虑到平台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该保证平台的设计荷载大于实际荷载。
2.2 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
桁架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平台,具有轻量、刚性好的优点;框架结构适用于既有偏重纵、横向刚度要求的平台。
2.3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钢材作为平台的材料,常用的有碳素钢和不锈钢。
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高强度的钢材。
2.4 平台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平台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和高度。
考虑到使用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平台的尺寸。
3. 制作步骤根据设计要点,下面是钢结构平台的制作步骤:3.1 搭建基础根据平台的尺寸和定位要求,在工地上搭建好基础,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2 制作框架根据设计的结构形式,制作平台的框架结构。
先制作好框架的骨架,然后固定连接框架的横、纵向杆件,最后加固连接处。
3.3 安装钢板在平台的框架上安装钢板,使用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钢板固定在框架上。
确保钢板安装平整,无松动现象。
3.4 完善细节对于平台的细节问题,如安全护栏、楼梯、扶手等,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完善。
3.5 检查和测试完成平台的制作后,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性符合设计要求。
4. 注意事项制作钢结构平台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合理规划施工进度根据工期安排和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平台制作的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控制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4.2 确保安全施工在平台制作过程中,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确保工人的安全施工。
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套等。
钢结构平台课程设计指导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钢结构平台)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绪言课程设计目的要求《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结构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通过基本的设计训练,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内力计算、构件和节点设计及绘制钢结构施工图等专门知识,从而加深对钢结构设计原理基本理论和设计知识的认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一节《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冶炼车间检修钢结构平台。
二、设计任务要求每位同学在一周内完成指定的课程设计内容,并提供相应计算书、施工图纸及相关总结报告:1)计算书(1)平台铺板设计;(2)平台梁(次梁、主梁)设计;(3)平台柱设计;(4)连接(次梁与主梁、梁与柱和柱脚)设计。
2)画出平台平面布置图、平台主梁施工图(包括与次梁连接和与柱连接节点详图)、平台柱施工图(包括柱脚大样),要求:(1)标注尺寸,要全部注明板件的定位尺寸和孔洞位置等;(2)施工图上还应有文字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钢材的钢号、焊条的型号、加工精度要求、焊缝质量要求、图中未注明的焊缝和螺栓孔的尺寸及防锈处理的要求等。
三、设计资料某冶炼车间检修平台,平台使用钢材材质、平面尺寸、活荷载见《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不考虑水平向荷载。
柱间支撑按构造设置。
平台上三个有直径1 m检修洞口,位置不限。
平台顶面标高为6m,平台下净空至少4m,梁柱铰接连接。
平台平面内不考虑楼梯设置。
第二节钢结构平台设计一、平台钢结构的组成和布置1.1 平台钢结构的组成平台钢结构通常由铺板、主次梁、柱、柱间支撑及梯子和栏杆组成,不同类型的平台组成的方式一般不同。
轻型平台钢结构因作用荷载较小,一般由轧制型钢梁和铺板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组成,也常用三脚架、吊架、支承托等直接支承在厂房及其他结构上;中型普通操作平台一般由平台主梁、平台次梁及平台铺板等组成,平台梁常采用轧制型钢,当跨度较大时,可采用焊接工字形梁;重型操作平台除活载作用外,还可能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因此,这类平台钢结构通常由独立的柱网、主梁及铺板等组成。
钢平台方案

钢平台方案简介钢平台是一种用于搭建和操控钢材的多功能平台,它可以应用于各种钢结构制作和加工工艺。
本文档将介绍钢平台方案的设计、特点以及使用方法。
设计钢平台方案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钢平台结构:采用优质钢材制作,具备高强度和耐腐蚀能力。
平台上设有围栏和防滑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电动驱动系统:钢平台配备了电动驱动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平台的升降、前后移动以及旋转等各项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控制系统:钢平台配备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触摸屏或遥控器进行操控。
控制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例如平台高度调节、运动控制、故障诊断等。
4.附加功能:钢平台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增加一些附加功能。
例如,可以添加货物传输装置、工具箱以及安全报警装置等。
特点钢平台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钢平台可以根据工作需求进行调整和移动,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作场所。
平台的高度和角度可以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
2.安全性:钢平台采用高强度钢材制作,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平台上设有围栏和防滑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3.高效性:钢平台配备了电动驱动系统,可以轻松实现平台的运动和操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控制系统的先进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
4.可定制性:钢平台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增加附加功能。
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特定的工作环境和工艺要求。
使用方法使用钢平台进行工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打开电动驱动系统:将钢平台连接到电源,打开电动驱动系统的电源开关。
代码示例:function turnOnPlatform() {// 打开电动驱动系统的电源开关}2.调整平台高度和角度:使用控制系统中的高度和角度调节功能,将平台调整到所需的位置。
可以通过触摸屏或遥控器进行操作。
3.进行工作操作:根据实际需求,使用钢平台进行相应的工作操作。
可以将钢材放置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搬运等工作。
4.关闭钢平台:工作完成后,关闭钢平台。
钢结构设计-钢平台精选全文

2.2 平台铺板设计
1、铺板形式和构造
1)板:板厚一般2.5-8mm, 常用4,6mm,加劲肋钢板高度 L/12—l/15, 厚度大于其高度 间断焊,每段长度大于15t;
a) 花纹钢板焊接连接:
2.2 平台铺板设计
b) 轻型预制钢铺板螺栓连接
2.2 平台铺板设计
c) 压型钢板钢砼复合板抗剪销连接
:缀条与水平面的交角
单缀条:n=1;交叉缀条:n=2。
第二章 平台钢结构设计
建筑钢结构设计
②
缀条稳定计算: Nt
t At
Rt
f
Rt ――考虑单面连接时强度折减系数;
0.6+0.0015 (等边角钢)
Rt 0.5+0.0025 (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0.7(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
当 Rt >1时取 Rt=1,当 <20时,取 =20,为缀条最大长细比。
2.1 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
2、柱间支撑形式:
平台柱两端都为铰接时,必须设置柱间支撑
2.1 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
3、平台结构设计步骤
(1)结构体系布置 1)梁、柱平布置 a 柱距选择:一般6-8米为经济柱距,但要结合功能要求; 柱截面形式选择: 根据平台高度选择实腹柱还是格构柱; b 梁系选择:梁格布置体系选择;一级次梁间距均匀, 间距1.5-2.5米;二级次梁(铺板加劲肋)考虑板格要 求,一般0.6-1.0米。 2)柱间支撑布置 支撑类型:一般为交叉撑,需要通道时用人字撑或门形撑; 支撑形式:使用交叉撑角度30-60度,若角度太大用复合撑 (双层或多层); 支撑位置:一般为中间支撑或两头均设置支撑,若平台较短 也可在一端设置一道支撑。
min A
课程设计钢结构平台设计

由专业教师对设计成果进行点评,指出设计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教 师点评应注重专业性、客观性和指导性,帮助学生提升设计水平。同时,教师还 可结合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THANKS
感谢观看
钢结构平台设计原理
02
阐述钢结构平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
钢结构平台构造与细节设计
03
详细介绍钢结构平台的构造方式、连接方法、节点设计等细节
问题。
课程设计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钢结构平台设计的基 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 规范和标准。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钢结构平台 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具 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
动态分析法
考虑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响应,采用动力学原理进行 建模和分析,得到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评估其在动力荷 载下的稳定性。
有限元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钢结构平台进行建模和计算,可以得到 详细的应力、变形分布情况,以及结构的整体和局部稳定 性。
提材料性能
通过改进结构形式,如采用空间桁架、网 架等高效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 ,增强其抵抗变形的能力。
选用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提高材料的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从而增强结构的承 载能力。
强化连接方式
增加支撑条件
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高强度螺 栓连接等,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 连接失效,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设置合理的支撑点和支撑方式,如设 置柱间支撑、水平支撑等,提高结构的整 体刚度和稳定性。
荷载组合
考虑不同荷载同时作用的情况,进 行荷载组合,确定最不利荷载组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1. 设计内容与设计参数 1.1 设计内容图所示钢平台,其结构平面布置图如图,按照任务要求,本人设计内容为边次梁LL-1、中间主梁L-2和中柱Z4,并设计主次梁螺栓连接。
图 钢平台图 钢平台结构平面布置图L-1L-1L-1L-1Z1Z3Z1Z1Z2Z4Z3Z2L-2L-2L L -1L L -2L L -2L L -3L L -2L L -2L L -1L L -1L L -2L L -2L L -3L L -2L L -2L L -1①12B 0633②12B 0633改②①①①②1.2 设计参数钢材Q235-B ,焊条E43型,螺栓C 级。
柱和次梁采用型钢,主梁采用焊接钢板梁,梁均按两端铰接设计,节点连接为螺栓连接,主、次梁计算跨度分别为和,次梁间距3m 和,次梁上翼缘与楼板焊牢,柱按轴心受压构件设计,计算长度6m ,楼面恒载与活荷载标准值分别为和6kN/m 2。
1.3 次梁LL-1设计 1.4 荷载汇集与计算简图恒载标准值(楼面传来的恒载和次梁自重)10.12 1.5 4.50.127.27.614/l k k g s g l kN m =+=⨯+⨯=活载标准值(楼面传来的活载)1 1.569.00/l k k q s q kN m ==⨯=总荷载标准值7.614916.61/l l lk k k p g q kN m =+=+=总荷载设计值1.2 1.3 1.27.614 1.3920.84/l k k p g q kN m =+=⨯+⨯=跨中弯矩与支座剪力设计值22/820.847.2/8135.0l l M p l kN m ==⨯=⋅ /220.847.2/275.0l l V p l kN ==⨯=计算简图及内力如图图 次梁计算简图与内力图1.5 梁截面选择次梁挠度允许值查教材附表为[/]1/250v l =,由此,次梁所需截面惯性矩为334455516.617200109797384[/]384 2.0610(1/250)lk x p l I cm E l ν-⨯⨯⨯≥==⨯⨯⨯ 由强度控制所需梁截面抵抗距33135.010598.01.05215l nx x M W cm f γ⨯≥==⨯选择型钢HN350×175×6×9,4311200,649,0.410/x x I cm W cm q kN m ===,另外I32a也合适,但用材多不做首选。
1.6 截面复核次梁截面无削弱,且所选截面的截面特性参数均大于所需,故挠度与正截面强度满足。
根据经验,该梁抗剪强度富余较多,验算省略。
次梁上无集中力,无需验算局部承压次梁受压翼缘与楼板牢靠连接,不必验算整体稳定 次梁为型钢梁不必验算局部稳定3.主梁L-2设计3.1 荷载汇集与计算简图均布恒载标准值(梁半宽楼面传来的恒载和主梁自重)0.120.129.6 1.152/L k g l kN m ==⨯=总均布荷载标准值1.152/L K k p g kN m ==总均布荷载设计值1.2 1.2 1.152 1.38/L L k p g kN m ==⨯=次梁传来集中恒载标准值235.5147.2255.70K lk P p l kN ==⨯=,21211()255.70(3 3.3)244.0822 3.3K K P s s P kN s +⨯+≈==⨯次梁传来总集中力设计值244.607.2321.12l P p l kN ==⨯=,21211()321.12(3 3.3)306.5222 3.3P s s P kN s +⨯+===⨯支座剪力与跨中弯矩标准值11212()12244.083255.70(3 3.3)1 1.1529.69.62249.61rk k Lk k P s P s s V p LL kN++=+⨯+⨯+=+⨯⨯=22224.8(4.8)0.5(4.8)249.61 4.8255.70(4.8 3.3)0.5 1.152 4.8801.3rLk Lk k k M V P s p kN m =⨯---=⨯-⨯--⨯⨯=⋅ 11212()12306.523321.12(3 3.3)1 1.389.69.62313.15r L Ps P s s V pLL kN++=+⨯+⨯+=+⨯⨯=22224.8(4.8)0.5(4.8)313.15 4.8321.12(4.8 3.3)0.5 1.38 4.81005.5r L L M V P s p kN m=⨯---=⨯-⨯--⨯⨯=⋅ 主梁计算简图及内力如图所示M(kN·m)V(kN)图主梁计算简图与内力图3.2 L -2截面选择主梁挠度允许值查教材附表为[/]1/400v l =,由此,梁最小高度为min 441.0540021596064.71341013410x nfL h cm γ⨯⨯⨯≥==⨯⨯ 由强度确定所需截面抵抗矩为331005.5104454.01.05215L nx x M W cm f γ⨯≥==⨯梁的经济高度为303085.2e h cm ≥==①选取梁腹板高度85h cm =②梁腹板厚度8.3/7/7w t mm ===,选取8w t mm = ③翼缘板的截面尺寸由强度控制所需梁截面抵抗距2//64454.0/850.885/641.1f nx w w w A W h t h cm ≥-=-⨯=选取280b mm =,16t mm =,则/17.526b t =<,翼缘板不会局部失稳244.8f A bt cm ==3.3 强度及挠度验算所选截面如右图:1-8×850 1××85=68cm 2 2-16×280 2××28= A=①计算截面几何特性参数22 1.6280.885157.6A cm =⨯⨯+⨯=()3342888.227.285/12208951x I cm =⨯-⨯= 322208951473888.2x nx I W cm h ⨯=== 2328 1.643.30.885/82662x S cm =⨯⨯+⨯= 图 主梁截面 328 1.643.31940xA S cm =⨯⨯=②内力计算:由于原估算的梁自重实际所选梁自重相差不大,对内力计算结果影响很小,故直接采用节内力计算结果。
③整体稳定验算: 因侧向支撑间最大距离为1/330/2811.816l b ==<(见附表)故无需计算整体稳定④抗弯强度验算()/2/(2808)/2/168.513w b t t -=-=<所以 1.05x γ=322max 1005.510202.1/215/1.054738x nx M N mm f N mm W γ⨯==<=⨯ ⑤抗剪强度计算322max x max327.7410266252.2/125/208951810v x w V S N mm f N mm I t τ⨯⨯===<=⨯⨯⑥局部承压强度验算:因主次梁采用平接,无需验算。
⑦次梁作用点外侧主梁截面腹板顶端处的折算应力 该截面的弯矩和剪力分别为:1025.87308.59x x M kN m V kN m =⋅=-⋅, 腹板顶端的应力:622max 41025.8710425208.7/215/20895110nx M y N mm f N mm I σ⨯⨯===<=⨯ 32x max308.5910194035.8/208951810A x w VS N mm I t τ⨯⨯===⨯⨯202217.7/1.1 1.1215236.5/,N mm f N mm σ===<=⨯=可⑧挠度 验算条件:[]110400Mv v Lk L EI L x=≤= 634801.3101110208951560400960020610101,500T Q v Lv L⨯=⨯=≤⨯⨯⨯⨯≤,可不控制,计算从略3.4 整体稳定验算因侧向支撑间最大距离为1/330/2811.816l b ==<(见附表)故无需计算整体稳定3.5 加劲肋设置与局部稳定验算梁所受荷载为静力荷载,荷载简图及内力图如图所示。
跨度中点max max 1005.5,V 327.7M kN m kN =⋅=梁端 (1)加劲肋的布置08501068w h t ==>< 需设横向加劲肋不需设纵向加劲肋考虑到在1/3跨度附近有次梁相连,该处必须设横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的最大间距为=×850=2125mm ,故最后取横向加劲肋布置如图所示图 主梁横向加劲肋布置(2)区格①的局部稳定性验算 1)区格所受应力 62max 1241425=(490.110)49.8/2220895110x y M M N mm I σ+⋅=⨯⨯⨯=⨯ 式中M 1和M 2为所计算区格左右的弯矩,y max 为中和轴至腹板上端的距离。
3212c 327.7325.7=1048.0/2285080w w V V N mm h t τσ++=⨯=⨯⨯=2)区格的临界应力2850/80.6940.85153215/b cr f N mm λσ===<== AB当a/h0=1600/850=>时,1.0190.81.2bλ===><()()2 ,10.590.810.591.0190.8125108.9/cr s vc crf N mmτλσ=--=--⨯=⎡⎤⎡⎤⎣⎦⎣⎦不比计算3)局部稳定验算验算条件为:22cr,1.0ccr c crσστστσ⎛⎫⎛⎫++≤⎪ ⎪⎝⎭⎝⎭今上式左边2249.848.000.248 1.0215108.9⎛⎫⎛⎫=++=<⎪ ⎪⎝⎭⎝⎭满足条件,可(3)区格②的局部稳定验算()()62432490.1977.0425=10149.2/220895110325.717.0811025.2/28508N mmN mmστ+⨯⨯=⨯+=⨯⨯=⨯稳定条件为:2222cr,149.225.200.535 1.0215108.9ccr c crσστστσ⎛⎫⎛⎫⎛⎫⎛⎫++=++=<⎪ ⎪ ⎪ ⎪⎝⎭⎝⎭⎝⎭⎝⎭,可(4)区格③的局部稳定验算()()62432977.01003.3425=10201.4/22089511017.0814.80110 2.34/28508N mmN mmστ+⨯⨯=⨯+=⨯⨯=⨯局部稳定条件为:2222cr,201.4 2.3400.878 1.0215108.9ccr c crσστστσ⎛⎫⎛⎫⎛⎫⎛⎫++=++=<⎪ ⎪ ⎪ ⎪⎝⎭⎝⎭⎝⎭⎝⎭,可通过以上计算,说明取如图所示的横向加劲肋布置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