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
【引用】研究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意义

【引用】研究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意义世间万物无一不按一定之规运行与变化着,大至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无数星系,小到极难见其踪迹的基本粒子,概莫能除外。
人类只能藉高科技手段去探知其深邃的秘密,了解其运行与变化的规律,才能进而趋利避害。
一,探索宏观世界对于地外星体,如月亮、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甚至银河系中各星体、再甚至河外星系,人们都欲知其真面目,欲知他们与地球的关系如何?对地球的现在与将来有何影响?近百年来,天文学们藉助强力的射电望远镜等设备,用遥测手段获得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资料,取得了不少伟大的成就,如发现了许多星体等。
然而,遥测毕竟有点隔靴搔痒的味道,较之雾中看花还不如,不能获得真切可靠的数据,只能通过对相对粗糙的间接数据进行分析推理,试图了解其真相。
比方说,根据火星表面各处反射回来的射电波的不同,从而推断哪里是高峰?哪里又是深谷?有没有可以孕育生命的水?如此等等。
进入20世纪后,人类的科技手段更高明更先进了,于是乎就萌生了"就近去看看"的念头,于是乎前苏联率先实施了航天工程,加加林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美国自不甘落后急起直追,随后有了阿波罗载人登月的壮举。
我国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了嫦娥一号,并成功地完成了一系列预定的任务,发回了大量有极高科研价值的数据与图片,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么为何要耗费巨资去登月呢?就是要看看月球上有什么资源可供利用?能否利用月球上特殊的环境--比方说,月球上的重力非常小--开展某些在地球上无法进行的科研工作?例如,开发性能极其优异的新材料等等。
这些难道还不足以令人心动吗?而探索火星工程,是为拜访地球的近邻之举。
看看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否适宜人类去居住?因为有科学家认为,在不知几万年之后,地球有可能被某个天体(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也可能是颗大慧星)迎头撞上。
因此真该防患于未来,现在就要为人类找个备用的新家园。
这并非凭空臆造而是有根据的说法,因为1908年曾有颗巨大的陨石坠落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由此而引起的通古斯大爆炸,使得当地2000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被冲击波击倒,大约6000万棵树被烧焦。
从微观到宏观物理学在宇宙尺度中的应用和发现

从微观到宏观物理学在宇宙尺度中的应用和发现物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最基本规律的科学,既关注微观领域的微粒运动,也探究宏观尺度下的宇宙现象。
从微观到宏观,尽管尺度迥异,物理学仍然能够提供有关宇宙的深刻洞察。
本文将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探讨物理学在宇宙尺度中的应用和发现。
一、微观世界的奇妙探索在微观尺度下,物理学通过对微粒的研究揭示了宇宙最基本的构建要素和作用机制。
其中,粒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高能加速器和探测器,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系列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和玻色子等。
这些基本粒子的性质与相互作用规律,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微观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
例如,在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中,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科学家们确认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揭示了宇宙初期的热密度分布和宇宙膨胀的脉动性。
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微观尺度下的物理学理论,也为宇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微观领域的研究还涉及到量子物理学的应用。
量子物理学研究微观粒子在微观尺度下的行为规律,揭示了微粒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和不确定性原理等重要概念。
这些概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如量子力学在描述原子核的结构、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宏观世界的宇宙探索在宏观尺度下,物理学以天体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宇宙的结构、演化和宏观现象。
通过对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的观测,科学家们深入探究了宇宙的组成和宇宙学原理。
天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有力的解释,并通过对星系红移的观测验证了宇宙膨胀的事实。
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未知物质,使宇宙学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复杂。
宏观尺度下的物理学还涉及到引力理论的应用。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解释重力和宇宙结构的框架,引力波的发现更加验证了这一理论。
引力波是宇宙中由质量运动而产生的扰动,其探测为人类对于黑洞、中子星等极端天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
什么是宇宙?

什么是宇宙?宇宙是一个精彩而神秘的领域,它包括一切我们所知道的物质、能量、时空和信息。
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宏观世界和生命的起源。
那么,什么是宇宙?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全面介绍。
一、宇宙是什么?从宏观的角度看,宇宙是一切存在的尺度。
它包括所有的星球、星云、恒星、星系和花费亿万年时间到达地球的光线等。
从微观的角度看,宇宙又是一切最基本的微观粒子,例如电子、质子、中子、夸克、弱介子等的集合。
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信息都存在于宇宙之中,并且都受到宇宙所规定的物理法则和规律的制约。
宇宙是无限广阔并且极为复杂的,它的奥秘一直是人类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二、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宇宙的起源和形成一直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据现今先进的宇宙学理论,我们认为宇宙是在约138亿年前一个宏大的爆炸事件——大爆炸中诞生的。
在一瞬间,高速膨胀的宇宙将能量转化为物质,空间也从一个无限密集的点开始扩展,形成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在宇宙的扩张过程中,物质也逐渐凝聚形成了星系、星云,然后形成了恒星,以及这些星体中的原子和分子。
这样一个逐渐增加复杂度的过程,最终演变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丰富而神秘的宇宙景象。
三、宇宙的性质和特点?宇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展现出的性质和特点也极为华丽。
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比较普遍的认知:1、宇宙扩张:宇宙是无限的,并且不断的扩张。
这一特性是被近代天文学家通过对宇宙红移现象的观测所证明的。
2、宇宙的结构:宇宙是由许多星团、星系、星云等构成的。
这一特性是可以通过望远镜的观察和天文学研究资料进行证明的。
3、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地观测到宇宙的暗物质和暗能量,但是现代理论认为,它们是存在的,并且在宇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宇宙的起源: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是由大爆炸事件诞生的。
当然这一理论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还有待完善。
结论:在本文中,我们对“宇宙是什么?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宇宙的性质和特点?”展开了全面的探讨。
宇宙宏观与微观

1米现下我们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 点,这个距离我们能用我们的手 臂够到
10cm逐渐靠近直到10cm的距离, 我们能描绘树叶的样子了。
1cm从这个距离,我们能观察到树叶 的结构
1mm细胞组织开始得以展现...
100微米此时,细胞得以清晰的展 现。你可以看到细胞之间是怎样 结合起来的。
10微米我们的旅行将进入到细胞内 部...
1米 花园里,从1米的距离看一束树叶
10米将我们的视线向上移,我 们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100米在这个距离,我们看到了 树林的边界
1公里现在我们将从米进入到公 里..有可能需要降落伞了
10公里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整个城 市的面貌,但是我们确实已经看 不清每栋房子了
100公里从这个高度,可以看到美国 佛罗里达州
1000公里这是典型的从人造卫 星的视野
1万公里北半球,和南美洲的部 分
10万公里此刻,地球看起来很 小了...
100万公里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 道(白色的线)
1000万公里蓝色区域是地球轨 道的一部分
1亿公里金星和地球的轨道...
10亿公里水星、金星、地球和 木星的轨道
100亿公里从这个高度,我们能 看到太阳系和行星运行的轨道
夸克再往下就是一股无形的能量了。 组成这个世界的不是物质而是能量,而 能量又是怎么来的,如何运作的呢? 谁能说我们的科学已经能破解所有 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也许,今天的科学 只是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比起几百年 前科学证实地球是圆的,是绕着太阳转 的阶段进步了一点点而已。终极真理或 许需要从另一个方向——信仰才能获得。
1000亿公里太阳系看起来变得有点 小了...
1万亿公里此刻,太阳看起来就 是众多恒星中的一颗...
1光年(10万亿公里)从1光年的距 离看,太阳看起来很小了
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

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宇宙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存在,包含着无数的微观和宏观奥秘。
微观世界指的是微小到无法直接观察的尺度,而宏观世界则是大到我们所熟悉的物体和天体的尺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宇宙微观和宏观的奥秘,并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一、微观世界的奥秘微观世界涉及到原子、分子以及更小的基本粒子。
其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核旋转。
这个模型被称为核-电子模型,是描述物质构成的基础。
然而,微观世界的奥秘远不止于此。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了更小的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等。
这些基本粒子具有不同的属性,如电荷、质量等,它们的组合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物质。
微观世界中还存在着量子力学的奥秘。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它违背了我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规律。
例如,根据量子力学,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准确得知,这被称为测不准原理。
此外,量子力学还涉及到量子纠缠、波粒二象性等现象,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和思考。
二、宏观世界的奥秘宏观世界是我们所熟悉的物体和天体的尺度范围。
在这个尺度下,物体遵循经典物理学规律,如牛顿力学、电磁学等。
通过这些规律,我们能够解释和预测宏观世界中的现象和运动。
然而,宏观世界也隐藏着许多奥秘。
其中之一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科学家通过观测宇宙中的星系、恒星和行星等天体,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据该理论,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一次巨大爆炸,随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
但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如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现象的解释。
此外,在宏观世界中,还有许多复杂而有趣的系统,如生物体和社会系统。
生物体由许多有机物质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等,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形成了生命的奥秘。
而社会系统涉及到人类的行为和交互,它们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社会科学的研究重点。
三、微观和宏观的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看似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作用。
宏观和微观-PPT

2.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 气态时体积会变大。 气态时体积会变大。
3.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分子不能自由移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分子不能自由移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宇宙是由数十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组成的, 宇宙是由数十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组成的,太 阳只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 阳只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地球则只是太阳 系中八大行星中的一员, 系中八大行星中的一员,八大行星则绕着太阳不停地运 动;另外,每颗星星还有一些卫星在绕着它们转动,比 另外,每颗星星还有一些卫星在绕着它们转动, 如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在绕着地球转动。 如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在绕着地球转动。
5. 光年和纳米都是长度单位。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光年和纳米都是长度单位。光年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1 光年 = _____________m;纳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1 9.46×1015;纳米是最小的长度单位, × nm = _______m。 10-9 。
2.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核外电子组成的。 3. 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原子核是由更小的粒子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而中子和质子也还有更微小的结构。 而中子和质子也还有更微小的结构。
科学世界
纳米科学技术
科学世界” 纳米科学技术, 阅读课本 “科学世界” —— 纳米科学技术,回答 下列问题。 下列问题。 纳米是什么单位? 符号是什么? 纳米是什么单位 符号是什么 什么是纳米技术? 什么是纳米技术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纳米技术?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纳米技术
宇宙的尺度浩瀚与微小的对比

宇宙的尺度浩瀚与微小的对比宇宙,是一个无比广阔、神秘而又充满未知的存在。
我们身处其中的地球微不足道,然而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宇宙的尺度之浩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宇宙的尺度浩瀚与微小的对比,并揭示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宇宙的尺度浩瀚**当我们抬头仰望夜空,我们能够看到无数的星星,这只是在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极其有限的范围内。
据科学家估计,宇宙中的星系数量可能高达数百亿,每个星系又包含着无数恒星与行星,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神秘的星系团。
而更为惊人的是,这只是整个宇宙的一小部分。
宇宙的边界远远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宇宙的年龄大约为138亿年,而其估计的直径则约为930亿光年。
这个数字如此庞大, 它意味着光的速度只能在930亿年内穿越宇宙的一小部分。
这也说明了人类对于宇宙的观测是十分有限的。
宇宙之大,人类之小。
**二、微小的对比与思考**相对于宇宙的浩瀚尺度,我们所存在的微小尺度变得微不足道。
回到我们的地球上,我们发现了无数微小的存在。
微生物、细胞、分子以及原子,它们组成了我们身体的构成,也是构建整个宇宙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其实是由微观世界与宇宙世界所构成的。
就像宇宙中的旋转星系一样,原子也有其围绕核心旋转的轨道。
微观世界的微小实体所具有的规律与宇宙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神秘。
正是这种微观与宏观的统一,才使得我们能够研究和理解宇宙。
**三、启示与经验**宇宙的尺度浩瀚与微小的对比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谦卑面对宇宙,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宇宙的尺度如此之大,我们的生命只是其中的一个瞬间。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充实自己,追求真理。
其次,我们应该理解并尊重微观世界。
微小的存在构成了宇宙的基础,没有微观世界的存在,就没有宇宙的悠久。
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微观世界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
最后,我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永远是不完全的,而正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人类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发现。
宇宙宏观与微观解读

10皮克米 在这个迷你世界里,我 们能观察到电子围绕原子运行
1皮克米核子和电子运行轨道之 间是一个无限的空阔的世界...
100飞米从这个难以置信的微观世 界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原子核.
10飞米现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碳 原子核
1飞米现下我们进入科学想象的 领域,与质子面对面了.
1/10飞米仔细研究一下夸克粒子, 现在我们没办法再走近了...我们已 经处于目前的科学能到达的边界 了。但它肯定还不是真理的边界
1000亿公里太阳系看起来变得有点 小了...
1万亿公里此刻,太阳看起来就 是众多恒星中的一颗...
1光年(10万亿公里)从1光年的距 离看,太阳看起来很小了
10光年在这个无穷大的宇宙里, 我们几乎看不到太阳系....
100光年“什么也没有"看到的仅剩 下恒星和星云...
1000光年从这个距离,我们开 始在银河和银河系旅行了.
1米 花园里,从1米的距离看一束树叶
10米将我们的视线向上移,我 们看到的是一片植物
100米在这个距离,我们看到了 树林的边界
1公里现在我们将从米进入到公 里..有可能需要降落伞了
10公里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整个城 市的面貌,但是我们确实已经看 不清每栋房子了
100公里从这个高度,可以看到美国 佛罗里达州
1米现下我们回到了本次旅行的起 点,这个距离我们能用我们的手 臂够到
10cm逐渐靠近直到10cm的距离, 我们能描绘树叶的样子了。
1cm从这个距离,我们能观察到树叶 的结构
1mm细胞组织开始得以展现...
100微米此时,细胞得以清晰的展 现。你可以看到细胞之间是怎样 结合起来的。
10微米我们的旅行将进入到细胞内 部...
1万光年我们继续在银河系中遨 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王庆功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现象。
方法:以哲学方法阐述与发现宇宙规律。
结果:界定了宏观与微观宇宙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宇宙可能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厘清了宇宙的数与量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宇宙的存在和运动形式,并以螺旋发散的运动形式解释了卷曲(不平坦)、气球等宇宙模型和红移等现象。
结论:宏观宇宙其数为一而时空无限,微观宇宙其数无穷而时空有限;因人类的观察时程所限无法探知无穷的宏观宇宙;就我们探知的微观宇宙中,旋涡状结构和螺旋运动是最普遍的存在和运动形式。
银河系有可能是一个类似于台风的开放性漩涡结构。
参照台风研究有助于研究银河系的生成、发展及结局,用台风眼的规律可有助于研究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用螺旋发散运动也可以代替宇宙膨胀理论。
只要我们划清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界限,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微观宇宙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宏观宇宙、微观宇宙;红移;旋涡状结构;螺旋发散运动。
On the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universe Wang Qinggong .The disabled and demobilized soldier hospital of Weifang city, 261011 , P . R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es phenomena of the macro- and micro-cosmic. Methods: Explain and discover the universe rule in a philosophical way. Results: Defined basic concepts of the macro- and micro-universe;pointed out that may be study the scope and direction of the universe;clarif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universe;discusses the form in existence and movement of the universe,and in the form of spiral and emanative movement explained curly(uneven)、balloon universe models and Redshift phenomenon. Conclusion: Macro-universe is the number of only one and that’s unlimited time and space;and the number of micro-universe is infinite but time and space is limited;as a result of restricted to the human time-limit of observation can’t explore the infinite macro-universe;in the micro-universe, that’s we will explore, whirlpool-shaped structure and spiral movement 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presence and movement. Milky Way may be a structure of the open whirlpool similar to a typhoon. Typhoon research be conducive to the study in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outcome of the Milky Way,by the law of the typhoon eye can contribute to the research a huge black hole in center of the Milky Way,can also be used divergent spiral movement in place of theory of expansion of the universe. As long as we make a clear boundary line between the macro-and micro-cosmic,by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micro-universe,there's a lot of problems will be solved.【Key words】Macro-cosmic、Micro-cosmic;Redshift;Whirlpool-shaped Structure;Spiral Emanative Movement.1. 引论:宇宙不依人的意志而存在。
用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观察宇宙,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有关宇宙学说频起争论的原因。
争论不是坏事,只要明确且统一了基本概念,少去争吵,多去了解宇宙,就会减少无谓的争论。
我认为宏观宇宙其数为一而时空无限,微观宇宙其数无穷而时空有限,微观宇宙是宏观宇宙的一部分。
微观宇宙有很多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与转变,但这些微观宇宙的转化与转变与宏观宇宙的量占无关。
银河系是微观宇宙的范畴。
银河系是一个开放性漩涡结构,与地球上的台风很相似,其中心的黑洞就像台风眼,太阳等恒星因处于旋涡中正做着螺旋发散的运动而渐行渐远出现红移现象。
如果我们划清了宏观宇宙和微观宇宙的界限,脚踏实地地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微观宇宙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简单而明了。
2. 宏观宇宙与微观宇宙:宇宙的含义就是时空。
宇是空间,宙乃时间。
某一时程内的空间结构就是宇宙。
宏观宇宙:也称广义宇宙。
指存在于无限时间内的、具有无限空间占位、无限质量的客观物体。
微观宇宙:也称狭义宇宙。
指存在于有限时间内的、具有有限空间占位、有限质量的客观物体。
2.1 宏观宇宙概论:我认为宏观宇宙其数为一。
它没有外缘(也就是说它外延无限),只有无穷无尽的内涵即时空占位。
曾有人问我:“你说宇宙唯一,那么这个一之外是什么呢?”我就告诉他,要想争论,首先要弄明白我的概念。
我的这个宇宙是没外缘的,只有内而无外,一切皆纳于其中。
以往很多人在描写、在论述、在争论,却都没清晰地阐明自己的宇宙概念。
尽管有人在说无穷大,但无穷到哪里却没说明,因而频起争端。
我认为:所谓无穷大,就是没有外缘的大,一切皆含于其中。
这就是宏观宇宙。
其内涵无穷、量占无限、起止无涯、大无外缘。
宏观宇宙的无穷无限无止无外的宏观问题尚无法用我们微观宇宙的数理规律去处理。
目前,人们囿于感知半径过短,尚无法探求宏观宇宙的奥秘。
现今,无论多么成熟的理论,都没脱离微观宇宙的窠臼,说到底都是微观宇宙现象。
用来解读微观宇宙,屡试不爽;若是用于解读宏观宇宙时则错谬百出,莫衷一是。
无论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哈勃发现的红移现象,还是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它们只是微观宇宙的现象规律,拿来当作宏观宇宙的普遍规律的话,目前来说,还嫌牵强。
2.2 微观宇宙概论:所谓微观宇宙,是指能确定其基本范围(外延),并能大体探知或将能探知其时空内涵的客观物界。
微观宇宙有三要素:即有限的外延、内涵和时程。
自然界的物体,有时,实际上只要确定了外延、内涵和时程的一部分,就可确定其为具体的个数一。
就像萝卜(俺是潍坊人只好拿萝卜说事儿)握在手中,你就知道它是一个具体的萝卜。
至于重量多少、是辣是甜,不必马上知道。
同理,当你黑暗中从果盘里拿起切好的混杂于其他果块的萝卜块咬了一口,尽管看不到萝卜的样子,单从滋味你就能判别出这是萝卜而不是苹果。
这就是微观宇宙的特点:无论内外,确一即可。
“窥一斑可见全豹”,这指的是外延;“一叶知秋”,指的则是内涵和时程。
如能被确定为具体的一,那它就是一个微观宇宙。
宏观宇宙有多种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每种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都可被界定为一个微观宇宙,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与改变,这些转化和改变,都会占用一定的(即有限的)时程,这就是微观宇宙时程有限的缘由。
就像一个萝卜,它萌发、生长、成熟、消亡的全过程就是它的有限时程,它的每个过程都是物质转化的过程,它的每一时段都有不同的量占特性,但与宏观宇宙的总质量和空间占位无关。
3. 宇宙的观察和研究: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就开始了对宇宙的观察和研究,以使自己能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人们的观察半径越来越大,对宇宙的感知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微观研究也越来越详明。
人们对宇宙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宏观观察与微观研究,譬如萝卜,我们可以远观近看它的位置大小和颜色,有几片叶几条根等,这就是宏观观察;若想知道其内部结构及所含各种物质比重,那就要借助各种仪器试剂,这就是微观研究。
可怜的是,宏观观察和微观研究目前来说,仅适用于微观宇宙。
3.1 宏观宇宙的不可知性:首先,从空间上说,由于人类观察半径之微渺,难以用我们从对微观宇宙探索中得出的一知半解的定理规律去解读宏观宇宙。
目前的数学方法无法处理数之无穷的问题;物理定律也不能解决量之无限的现象。
其次,从时间上说,人们探求无穷的宏观宇宙,必定耗费无限的时间,而地球寿命、甚至太阳系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更不用说微不足道的人类认知宇宙的时程了。
用这短促如星火的时程,去测量浩瀚无际的宏观宇宙,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了。
人类的主观感知就像一只不可复用的耳勺,权把宏观宇宙比作东海之水,用一只耳勺一次性舀完东海之水是不可能的。
所以宏观宇宙是不可知的。
总之,客观存在的宏观宇宙,人类的主观是不可知的。
除非人类能把自己的文明寿命无限延长。
就是这样,在有限想像的时程内人们对宏观宇宙仍是不可知的。
3.2 微观宇宙的可知性及其规律的统一性:微观宇宙的范畴一般为主观界定,人们习惯于把宏观宇宙的一部分界定或分割界定为一微观宇宙,然后定向观测或探查,这就使得微观宇宙这一有限时空易于探明。
所谓的探明就是其结构和规律被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其局部规律被整个微观宇宙总规律统一的过程。
人们总会发现,在每一个微观宇宙中,其规律都有统一性。
3.2.1 差别与统一:在自然界中,差别无处不在,统一也无处不在。
个性显示差别,共性造就统一。
低级的个性,在更高一级的共性上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