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教师版 精品
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实验设计
课题3 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复合酶洗衣粉加入的酶制剂
种类较多,与单一加酶洗衣粉相比,对各种污渍都有较 好的效果。
2、实验步骤 ①制备各种污渍物,分成多份,取1000mL烧杯多
个,各加入500mL水和1g不同类型的洗衣粉。 ②将污渍物分别放入不同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
复合酶
实际污垢组成复杂,往往蛋白污垢被脂肪污 垢或淀粉污垢覆盖,单一酶的作用一般达不到彻 底清除污垢的作用。而复合酶可以发挥其独特的 “协同效应”。
试验测定,单独使用蛋白酶或淀粉酶,得到的洗涤 效果远不如把每种酶用量减半后放在一起使用的效果。 即给定酶的用量,复合酶的效果远远超过单一酶的效果。 原因是淀粉酶分解了污渍表面的淀粉污垢,使蛋白酶能 以更有效的方式向蛋白质污垢进攻。
问1、在本课题中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和标准判断洗涤效果
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 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最好能进行定量分析。
问2、某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说明该洗 衣粉中加入的是什么酶?为什么?
蛋白酶,因为血渍和奶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 白酶能分解血渍和奶渍中的蛋白质。
问3、为什么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加有适量洗衣粉的水内 数小时?如何缩短衣物的浸泡时间?
“清油基”与“油污”抱成 “一团”,相互融合,形成 亲水的微小胶团,然后油污 与洗涤剂一起被清水冲掉。
环境影响 污染轻甚至无污染
容易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 破坏水质,污染环境
相同点
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将油脂分子分散开,水软化剂 可以分散污垢。
❖ 特别提醒
1、加酶洗衣粉对被洗衣物的质地有限制, 如毛、丝等蛋白质纤维类织物就不能用加蛋白 酶的洗衣粉洗涤,棉、麻等织物不能用加纤维 酶的洗衣粉洗涤。
《专题4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历案的主题为“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通过对不同类型洗衣粉及其添加酶剂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操作实验,探究酶剂对洗衣效果的影响及其生物化学原理,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科学和洗涤剂技术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洗涤剂中的作用原理,掌握加酶洗衣粉的特点和洗涤效果。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如何进行洗涤效果的对比实验,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和化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态度。
三、评价任务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酶的基本概念和洗涤剂中酶的作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通过实验报告和操作考核,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评价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洗衣粉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洗衣粉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及其作用。
2. 理论学习:讲解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酶在洗涤剂中的作用原理。
介绍加酶洗衣粉的特点和洗涤效果。
3.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标准污渍布片、计时器等。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洗涤效果的对比实验,包括不同温度、时间、洗衣粉用量的洗涤效果对比。
5. 数据记录与分析: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洗涤前后污渍布片的清洁度等指标,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探讨加酶洗衣粉的优点和不足。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酶的基本概念和洗涤剂中酶的作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材料与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与讨论等内容。
《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酶在洗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
2.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资料,使学生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洗涤中的作用机制。
2. 实验准备: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并熟悉实验步骤。
(1)分组:学生按5-6人一组进行分组,并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2)材料准备:准备不同种类的污渍(如油渍、果汁渍等)、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清水等实验材料。
(3)设备准备:了解并熟悉洗涤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验设计:每组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加酶洗衣粉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
实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和假设。
(2)实验材料及设备清单。
(3)实验步骤和方法。
(4)数据记录和结果分析方法。
4. 小组合作:各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验设计方案的讨论与修改,确保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酶在洗涤中的作用机制。
2. 实验准备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指导,认真选择和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3. 实验设计要求:每组学生需独立完成实验设计,设计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充分考虑变量控制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小组合作要求:各组成员要积极讨论、交流,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完成实验设计任务。
5. 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情况、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设计方案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评价内容包括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实验设计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3. 自评:学生根据自身在小组中的表现和贡献进行自评,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专题4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和特点;2. 掌握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如温度、时间、洗涤剂浓度等;3.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洗涤效果;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料,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和特点,并回答以下问题:(1)酶的作用是什么?(2)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有哪些优点?2. 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洗涤效果:(1)实验材料:加酶洗衣粉、带污渍的布料、计时器、温度计、清水等;(2)实验步骤:a. 设置不同的温度(如常温、40℃、60℃、80℃等)和洗涤时间(如5分钟、10分钟、15分钟等);b. 根据洗衣说明,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洗衣粉;c. 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洗涤;d. 观察并记录洗涤效果。
3.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以下问题:(1)温度对洗涤效果有何影响?(2)洗涤时间对洗涤效果有何影响?(3)洗衣粉浓度对洗涤效果有何影响?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表格或图表,直观展示实验结果。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和操作;2.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认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四、作业评价1. 参考教材和相关资料,对自己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进行评价;2.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目标是否相符,并解释原因;3. 与同学交流实验心得和体会,分享经验和教训。
五、作业反馈1. 在完成实验后,将自己的实验报告、数据图表等作业成果提交给老师;2. 根据老师的批改和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3. 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和特点,掌握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并能够设计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洗涤效果。
同时,本次作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
《专题4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洗衣粉进行实验,了解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2.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技能;3.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验准备:选择三种不同品牌和类型的洗衣粉(含酶和不含有酶的洗衣粉),以及相应的洗涤对象(如棉质、羊毛、丝绸等);准备实验用具,如洗衣机、计时器、测量工具等;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2. 实验操作: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表格,对洗衣粉进行洗涤实验;注意观察并记录洗涤效果,包括污渍去除程度、洗涤时间、洗涤温度等;对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比较不同洗衣粉的效果差异。
3. 数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分析不同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加酶洗衣粉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4. 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包含实验目的、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及结论的报告;报告中需注明所使用的洗衣粉品牌、类型及洗涤对象。
三、作业要求:1. 实验前需充分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确保实验操作符合要求;2. 实验过程中需认真观察、记录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 实验完成后需及时整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报告;4. 报告中需注明所使用洗衣粉的来源,不得抄袭或使用网上图片;5. 作业提交方式及时间,可在课程平台或课堂上进行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报告的完成情况、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分析的合理性以及报告的规范性进行评价;2. 分值分配:作业报告分(40分)、实验操作分(30分)、数据准确性分(20分)以及创新性分(10分)。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作业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申诉,教师需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2. 教师需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掌握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精品

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学设计
一、课题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能力目标
a.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b.探讨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加酶洗衣粉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课题重点
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染物和不同污染物的洗涤效果。
三、课题难点
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四教学流程
(二)影响酶制剂活性的因素: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三)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A.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2的去污力最强。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5: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教案

课题二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一、教材[解析]《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的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中的课题2,这是有关酶研究和应用的又一个实验,课题与学生的生活比较接近,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但该课题偏重于实验方案设计,且课题中考虑的变量相对较多,还涉及到实验变量的梯度设计。
本专题的学习是延续必修1的有关酶活性的探究实验,该专题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不同种类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区别。
②能运用酶作用的特性和影响酶作用的因素等知识分析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
③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实验变量,掌握控制实验变量的基本原则。
2). 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实验设计的学习过程,体验和感悟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设计实验的活动中,体会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意识。
②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体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实践的意义。
③通过对加酶洗衣粉的了解,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
难点: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
二、教学对象本专题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在必修模块“探究酶活性的条件”接触过对酶的初步探究,有一定的基础,而且能运用酶的特性和影响其作用的条件等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生比较少有机会做一个完整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因此对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思路、方法及基本原则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专题采用以下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一我的具体做法是利用导学案,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学生动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常识走向科学,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2)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教师版)

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1. 下列关于用加酶洗衣粉手洗衣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常全羊毛与丝织品的洗涤不宜用加酶洗衣粉B. 用温水浸泡、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C. 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应立即冲洗双手D. 贮存在干燥环境中的加酶洗衣粉不会失效,可以长久使用[答案]D[解析]一般来说,全羊毛与丝织品的衣物不可以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是因为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类的羊毛与丝织品,A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用温水浸泡和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洗涤效果,B正确;用含碱性蛋白酶的洗衣粉洗涤衣物后,需要彻底清洗双手是因为皮肤细胞中含蛋白质,若不彻底洗手,就会使手部皮肤受到损伤,C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容易失活,所以加酶洗衣粉有保质期不能长久使用,D错误。
2.下列有关酶制剂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可用于处理棉、麻制品,使其柔软B.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好C.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可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D.腐乳前期发酵主要依赖毛霉产生的淀粉酶[答案]A[解析]纤维素酶可催化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因此可用于处理棉、麻制品,使其柔软,A项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若洗涤条件不适宜,其洗涤效果不一定比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好,B项错误;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只能催化葡萄糖转化为果糖,不能催化一系列化学反应,C项错误;腐乳前期发酵主要是依赖毛霉分泌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D项错误。
3.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污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质、水量、水温都会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B.加酶洗衣粉中主要添加了酸性蛋白酶和酸性纤维素酶C.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应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D.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影响酶效果的因素比较多,如温度、水质、酸碱度等,A正确;加酶洗衣粉中主要添加了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错误;在研究酶的效果时,选择同一品牌的普通洗衣粉作对照,是保证了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C正确;普通洗衣粉的N、P含量较高,加酶洗衣粉的使用,减少了磷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专题4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学案)
【学习目标】
1.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2.区别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染物和不同污染物的洗涤效果。
【知识梳理】
一、基础知识
(一)加酶洗衣粉的洗涤原理
⑴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________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
酶制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
(2)作用机理及作用示意图
酶具有高效性,能迅速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可溶性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二)影响酶制剂活性的因素: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
(三)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就会失活。
将基因工程生产出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用特殊水溶性物质包裹起来,与洗衣粉的其它成分隔离开来。
(四) 加酶洗衣粉的优点
普通洗衣粉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等成分,有的还含有增白剂、香精和色素,以及填充剂等成分,含磷量高,洗涤污水排放后会导致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涤剂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的注意事项
①对于蛋白质面料的衣物不能使用蛋白酶洗衣粉;
②使用加酶洗衣粉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和浸泡;
③使用加酶洗衣粉洗衣后要注意洗手;
④衣服的洗涤,要考虑洗涤效果、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等因素;
⑤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有一定的寿命,不能放置太久。
二、实验设计
(一)子课题一: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
生活中的各种污渍主要是蛋白质、脂质、淀粉等多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能在相应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遵循原则
实验变量为洗涤剂,设计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性原则有效的控制其他变量,如水的用量、污染物的量,所用实验用布的质地大小、两种洗衣粉的用量,搅拌及洗涤时间。
3.控制变量
4.实验操作流程
讲解实验流程。
①取两只大烧杯并编号,用量筒分别量500ml蒸馏水放入其中。
放入400C的水浴锅保温。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洗衣粉(一组为污染布和普通洗衣粉,另一组为污染布和加酶洗衣粉)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
④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二)子课题二:探究加酶洗衣粉使用时的最适温度
(1)实验原理
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最大,去污力最强,高于或低于此温度酶的活性降低,去污力下降。
(2)洗涤效果的判断
可在洗涤后比较污物的残留状况,如:已消失、颜色变浅、面积缩小等,最好能进行定量的比较。
(3)实验步骤
①配制系列温度梯度水溶液
取大烧杯7只,用量筒量取500ml的蒸馏水放入其中。
然后将7只烧杯分别放入250C、300C、350C、400C、450C、500C、550C的恒温水箱加热。
②将制好的污染布和称好的洗衣粉分别放入7只烧杯中。
③用玻璃棒同时充分搅拌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搅拌可重复进行,持续保持各自的温度。
④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洗涤效果。
(三)子课题三: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和不同污物洗涤效果的比较
1.实验原理
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对不同污渍洗涤效果不同。
2.实验步骤
①取30块大小相同的白棉布,分成6组,每组5块,依次编号1a、1b、1c、1d、1e、2a、2b…6a、6b、6c、6d、6e。
(a为蛋白酶处理组,b为脂肪酶处理组,c为淀粉处理组,d为复合酶处理组,e为普通洗衣粉组)
②制取带有污染物的实验用布
给第一组白布滴加鸡血,待血渍扩散停止后,记录血渍面积;
③将上述白棉布分别放入30个已编号的烧杯中,各注入50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白棉布湿透。
④温度控制
烧杯均放入温度为45度的水浴锅
⑤洗衣粉洗涤
给1a-6a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洗衣粉,给1b-6b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脂肪酶洗衣粉,给1c-6c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洗衣粉,
给1d-6d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复合酶洗衣粉,
给1e-6e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普通洗衣粉,
各烧杯均搅拌洗涤10分钟后,用清水漂洗3次,晾干。
【课前热身】
1.市场上有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了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上的汗血渍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
【答案】D
2.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都是固定化酶
B.温度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C.与普通洗衣粉相比,用加酶洗衣粉可以减少磷对河流的污染
D.加酶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不能直接去除污垢,但可以增强洗涤效果
【答案】A
3.关于酶和加酶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
B.酸、碱等化学因素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力
C.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D.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时,设置20℃、30℃、40℃三组温度下洗涤同一污渍,40℃时洗涤效果最好,则说明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
【答案】B
4.加酶洗衣粉中通常加入蛋白酶而不加肽酶,原因是()
A.肽酶制备成本高
B.肽酶会影响蛋白酶活性
C.衣服上的大分子蛋白质变为多肽后容易脱落
D.蛋白酶把蛋白质全水解成可溶性氨基酸
【答案】C.
5.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pH略低于7.0的自来水中,碱性蛋白酶依然能起作用
B.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对碱性蛋白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
D.洗衣粉中酶主要是通过快速分解溶在水里的污渍发挥作用
【答案】A
6.关于酶和洗衣粉的描述正确的是()
A.清洗有血渍、奶渍衣服时,可选用含有淀粉酶的洗衣粉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蔗糖酶
C.酸、碱等化学因素对酶的作用,会使酶变性,从而影响酶的活力
D.普通洗衣粉中含有表面活性剂、水软化剂、碱剂、漂白剂、酶的抑制剂等成分
【答案】C
7.在“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实验中,变量控制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的污染程度属于本研究的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不必考虑
B.若采用手洗法进行去污操作,需尽可能保证各组洗涤用力程度、时间等基本相同
C.水温属于本研究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各组实验温度相同且恒定
D.水的用量和布料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实验用的布料越大、水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
【答案】B
8.某学生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课题研究。
他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设置2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②2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设置相同
③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果
对这个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未设置对照实验
B.无关变量设置太多
C.无关变量无法控制
D.因变量不能描述【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