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
下面是自然辩证法选择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自然辩证法的相关知识。
1.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关于自然界物质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其主要特点是:A. 系统性和整体性B. 唯物主义和历史性C. 人本性和实践性D. 科学性和可预测性答案:A解析:自然辩证法是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哲学理论,它要求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必须把握系统性和整体性。
因为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以下哪个概念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A. 质和量B. 主观和客观C. 形式和内容D. 矛盾和统一答案:D解析: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矛盾和统一。
矛盾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斗争,任何事物都有其内部的矛盾,而统一则是矛盾的解决,是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状态。
3.以下哪个观点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A. 实践决定意识B. 物质决定意识C. 质量互变D. 矛盾普遍性答案:B解析: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物质决定意识。
这个观点是自然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物质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和根源,而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和反映。
4.以下哪个原则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原则?A. 发展是绝对的B. 发展是相对的C. 否定之否定D. 动态平衡答案:B解析: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原则是发展是相对的。
这个原则强调发展是一个相对的、相互依存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与周围环境和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
A. 物质的永恒运动
B. 辩证唯物主义
C. 事物的内在联系
D. 自然界的普遍联系
答案:B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判了哪种自然科学观点?
A. 机械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经验主义
答案:A
3.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的哪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A. 物质和运动
B. 物质和能量
C. 运动和静止
D. 能量和质量
答案:A
二、简答题
1. 简述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
答:自然辩证法中的“量变到质变”原理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数量的增减和程度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这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2. 阐述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含义。
答:“否定之否定”是自然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它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非简单的消灭,而是在否定中包含着对旧事物的某些积极因素的吸收和发展,从而实现事物的前进和升华。
三、论述题
1. 论述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
答: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促使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动态性。
其次,自然辩证法的矛盾论和对立统一原理,帮助科学家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后,自然辩证法的量变质变原理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为科学家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有助于科学理论的深化和完善。
自然辨证法选择题

自然辩证法章节测验1.7章节测验1【单选题】指出下列说法中的错误项。
()A、"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恩格斯的一本著作B、"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以自然科学和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C、"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D、"自然辩证法"一词可以指唯物辩证法答案:D2【单选题】《自然辩证法》一书是:()A、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著作B、恩格斯经过十年努力完成的著作C、恩格斯未完成的遗稿;马克思撰写D、恩格斯整理完成的著作答案:C3【单选题】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A、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B、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C、寻找辩证法的实例D、非A非B非C答案:D4【单选题】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是()A、社会生产B、原始宗教C、科技政策D、哲学指导答案:A5【单选题】在系统层次结构中,低层系统的递进相干作为原因可以在高层系统中产生决定系统特有规律的结果;称为:()A、上向因果链B、下向因果链C、双向因果链D、递进分解链答案:A6【单选题】自然辩证法从当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来阐述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这种研究体现了:()A、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B、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答案:D7【单选题】自然辩证法与具体自然科学的关系是()A、一般与一般的关系B、特殊与特殊的关系C、一般与特殊的关系D、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答案:C8【单选题】“大科学时代”的涵义是()A、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B、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C、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D、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答案:B9【单选题】世界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顺序是()A、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哥--美国B、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C、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美国D、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美国答案:B10【单选题】维勒有机化学成就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重大贡献在于()A、说明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本质不同B、揭示了有机界与无机界的统一C、无机界具有客观性,有机界具有主观性D、无任何差别答案:B11【单选题】施旺对细胞学说的重大贡献()A、提出植物细胞学B、动物细胞学C、无脊椎动物学D、生物细胞学说答案:D12【单选题】近现代各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科学兴隆期的平均值是()A、约80年B、80年C、110年D、70年答案:A13【单选题】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A、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E、观察方法答案:D14【多选题】古代自然论中元素论属中原的有()A、气是万物本原B、火是万物本原C、地心说D、五行说E、八卦说答案:DE15【多选题】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天体运行论》B、《人体构造论》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E、《新天文学》答案:AB16【多选题】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A、牛顿力学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C、微积分创立D、有机化学成就E、地质渐变论答案:BDE17【多选题】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A、天圆地方说B、盖天论C、壳层说D、浑天说E、宣夜说答案:BDE18【多选题】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论观点B、在伦理观念上,将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扩展到整个自然界C、主张以动物为中心D、反对人类中心主义E、更为强调实践性答案:ABE19【多选题】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A、牛顿力学B、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C、微积分创立D、有机化学成就E、地质渐变论答案:BDE20【判断题】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

一、单选题1、思辨性体现的是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2、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3、代表古希腊物质观最高水平的是:A.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B.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4、科学问题具有真实性,这是指该问题:A.不是科学研究者虚构的问题D.是科学认识主体尚未解决的问题5(重复)、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价值的是A.五行说B.阴阳说C.宣夜说6(重复)、思辨性体现的是C.想像能力D.猜测能力7、镭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种放射性元素。
这一重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以往自然观所坚持的D.世界既成性原则8、“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这段话体现的是A.古代机体论自然观9、系统是否形成,标志是D.要素之间的结合是否稳定10、系统论将与环境只存在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A.开放系统11、系统之所以能够具有要素所不具有的的功能和特征,是由于系统内部存在着D.随机涨落1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A.普遍性D.开放性13、系统科学认为,进化是一个从A.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过程B.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14、首次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的是A.恩格斯B.罗素15、自然演化具有两个方向即A.可逆和不可逆16、牛顿力学第二定律方程形式为F=m(d2r/dt2),若以-t取代t代入方程中,方程的结果将完全不变。
这意味着之一过程具有A.退化性B.进化性C.不可逆性17、物理学家鲍利鉴于β衰变中有能量亏损现象,衰变放射出来的电子带走的能量小于原子核损失的能量的现象,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他在1931年作出推论,预言在β衰变中有一种尚未发现的微小中性粒子带走了亏损的能量,并将它命名为“中微子”。
这一思维过程运用的是C.类比法D.联想法18、要检验某种理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
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法19、系统思维强调系统的结构,是为了把握系统的D.变化C.规范性D.逻辑性21、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人们认识自然的方法,如观察法、归纳法等,在层次上属于D.逻辑方法22、伽利略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导出了捆绑的物体A+B的下落速率既大于物体A的速率又小于A 的速率。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100道

一、选择题(单选)1、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2、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①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②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③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④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4、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5、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6、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7、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8、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9、与科学知识相比对于常识基本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4①不系统性②非批判性③历史性④反思性10、在穆勒五法中“结果相同,因子相异。
自然辩证法选择题100道

一、选择题(单选)1、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2、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①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②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③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④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4、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5、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6、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7、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8、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9、与科学知识相比对于常识基本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4①不系统性②非批判性③历史性④反思性10、在穆勒五法中“结果相同,因子相异。
自然辩证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1.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理士多德句中的“师”是指柏拉图2. “自然说数学语言,这个语言的字母和符号是角、圆和直线。
”这句话表达了自然数学化的思想,说这句话的人是伽利略。
科学数学化的开端是伽利略,先河是毕达哥拉斯。
3. 提出“万物本源是水”的古希腊哲学家是:泰勒斯。
4.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现代科学最接近的古代学说)。
5. 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6. 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凸现规律,系统科学的第一原理)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7. 较好地解决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的矛盾的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8. 用电路装置模拟地下水属于什么模拟:CA. 物理模拟B. 过程模拟C. 数学(数量)模拟D. 功能模拟∵物理模拟=过程模拟,数学模拟是两者数量关系上接近,水流方程和电磁场的相似,仿生属于功能模拟。
9. 下列说法最好地表达了鸭兔图实验结果的是:观察渗透理论(概括面广,表达较温和)理论决定着我们能观察到说什么。
——爱因斯坦(太绝对)10. 《自然辩证法概论》属于什么学科?科学技术哲学11. 被恩格斯称为“在僵化的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自然科学成就是:(18世纪)星云假说12. “科学始于问题”是由谁的观点?波普尔(英)13. 核能的预言、发现、开发和利用过程表明,在现代社会:科学往往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
(核能是这样,其他不一定)质能关系式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已经提出,E=mc214. 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美)系统论——贝塔朗菲(奥地利)控制论——维纳(美)耗散论——普里高津(比利时)15. 属于经验论者的哲学家是:弗朗西斯·培根16. 下列科学哲学家属于非理性主义者的是:费耶阿本德(美国当代哲学家)非理性主义人文,很多东西都是没理由的,科学的发展也是没有其道理的。
17. 在理论评价中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标准是:证据支持度。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A.哥白尼论证日心说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C.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D.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系统性B.非批判性C.反思性D.历史性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
果有剩余,必有隐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量
精神
C
自然系统中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独立性
整体性
层次性 B
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中除了分叉、突现外还有什么?
稳定
内在随机性
对称性 B
自然生产
耕作如果自发的进行,而不是有意识的加以控制,接踵而 来的就是土地荒芜。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问题?
人与自然要和 谐发展
人要有目的的 开发自然资源
力是社会 A 生产力基
事实Ⅰ
事实Ⅱ
事实Ⅲ A
下列不属于经验事实的是?
日常生活事实 生产事实
科学事实 C
关于假说形成的基本条件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一致对应性
可解释性
可操作性 C
下列关于科学假说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1942年,发表《科学的规范结构》对科学精神进行探索和 研究的学者是谁? 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 科学选择的基本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逻辑关系和空间关系的模拟。这 句话体现模拟试验中的哪种模型? 下面的学者中哪一位不是“观察渗透理论”的提出者? 古典归纳主义者的代表是谁?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中,酝酿阶段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Sheet1"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中说指的科学技术指的是什么?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 A
下列关于形式科学的内容,不包括什么?
逻辑
数学
相对论 C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确立辨证思想,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理 论工作,下面那一个不是?
批判分析了德 国的古典哲学
批判分析了形 而上学
研究了人 类的生存 C 状况
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唯物论和辩证 法的统一
自然史与人类 史的统一
社会论与 自然论的 C 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手稿是谁撰写的?
马克思
恩格斯
毛泽东 B
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是什么?
历史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
世界观 B
控制论的创始人是谁?
维纳
申农
波普
A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谁?
维纳
申农
波普
B
下列关于自然界的三要素的描述中,哪一个不是?
物质
简单性评价
伽利略
哥白尼
爱因斯坦
试探性理论 理论上是否科 学 理论
技术 中立性与价值 性 知识形态的技 术要素
工具
人类自身技术
20世纪初
20世纪
认识人类,获 得关于人类的 认识
客观性与 主观性的 C 统一
波普尔 A
科学理论 B 可用性 C
仿真模型 B
培根
C
汉森
A
问题的突 破
B
问题的突 破
C
培根
A
创新思维 A
近代欧洲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蒸汽机
涡轮机
电能的发
现
A
18-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中,没有下面那一个?
细胞学说
元素周期率
生物进化 论
B
《物种起源》的作者是谁?
达尔文
施莱登
维勒
A
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马克思
恩格斯
黑格尔 C
下列关于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区别与以往各种自然观的基 本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中,豁朗阶段完成的目标是什么? 最早对演绎方法做出系统论述的是谁? 人类最基本、最常见的两种思维形态是什么? 抽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形象思维的另外一种称呼是什么?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是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哪一种思维? 科学理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下面哪一个不是? 下列关于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对亚里士多德的“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理论”提出 质疑的第一人是谁? 惯性原理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科学理论的否证式发展模式为:猜想—证伪—猜想是谁提 出的? P1-TT-EE-P2理论中, TT表示什么? 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关键看什么? 科学的起点是什么?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 为良。”这句话中“工”指什么? 下列关于技术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相容性评价
牛顿
牛顿
波普尔
问题 逻辑上是否科 学 问题
科学 自然性与社会 性 经验形态的技 术要素
技能
自然技术
19世纪初
19世纪
认识自然,获 得关于自然的 认识
科学性与猜测 性的统一
雷泽尔
科学问题 科学性
数学模型
汉森 库恩
问题的求解
问题的求解
牛顿 收敛思维和发 散思维 概念 概念 直感思维 吉尔福特 收敛思维 经验条件
技术的基本要素有三种形态,下面那一个不是?
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是?
技术可以分为三大类,下面哪一个不是?
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在什么时候? 科学走在技术前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科学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抽象性与形象 性的统一
默顿
科学假说 创新性
实物模型
波普尔 培根
问题的提出
问题成果的证 明 亚里士多德 抽象思维和形 象思维 意象 意象 顿悟 勒维烈 发散思维 逻辑条件
实物
B
实物
A
间接思维 B
柯勒
B
形象思维 B
理论条件 C
复杂性评 价
C
爱因斯坦 B
伽利略 C
牛顿
A
排除错误 B
实践上是 A
否科学
观察
A
工巧
C
共享性与 C
经验性
理论形态
的技术要 C 素
科学
A
人类以外
的其他技 C 术
18世纪后 期
A
18世纪 A
认识科
学,获得 关于科学
A
的认识
技术认识的目的是什么?
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包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什么?
在技术预测的步骤中,提出课题和任务是第几阶段?
下列关于技术评估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技术评估的第三阶段是什么?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什么思维? 下列哪一项不是技术价值的特点? “日心说”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火车最早与 1800年至 1814年发明出来,但在当时它的价值 不被承认,直到 1814年,蒸汽机发明并用于运输,火车的 价值才被认可。这说明技术价值的什么特点?
周恩来
刘少奇
毛泽东 A
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是什么?
认识论
辨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
辨证唯物 助于历史 B 观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牛顿力学
哥白尼革命
爱因斯坦
相对论
B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牛顿力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哥白尼革命
爱因斯坦 相对论
A
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是哪一位科学家提出的?
牛顿
拉普拉斯
爱因斯坦 B
语言
劳动工具
性别
B
现代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中,不包括那一个?
电子
放射性
能量守恒 C
电磁波试验的成功是哪一位科学家的功绩?
赫兹
爱迪生
爱因斯坦 A
下列关于科学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求真精神
创新精神
质疑精神 C
建国初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中,哪一部不 是?
科学发展史
哲学笔记
自然辩证 B 法
1956年,领导制定全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12年发展规 划的是谁?
础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一部著作中?
《世界自然资 源保护大纲》
《我们共同的 未来》
《中国十 六大报告 A 》
我国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写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那一 年?
1994
1996
2001 A
库恩划分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主义一元 论
历史主义多元 论
批判理性 主义
A
观测仪器上所记录和显示的数字、图像等,属于哪一种事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