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胶囊剂制备
药剂学-胶囊剂

一、 概述
1、定义 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
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2
2、胶囊剂具有下列特点 (1)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提高药物稳定性 (2)可使药物在体内迅速起效。如消炎痛胶囊剂
与片剂分别一次口服100mg,6例服胶囊剂 者,平均在1.5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 (6μg/ml);另6例服片剂者,平均在2.5h血中 浓度才达到高峰,且只有3.5μg/m1。 (3)可使液态药物固体剂型化 (4)可延缓或定位释放药物
粘结、变形
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剂的内容物 应干燥、松紧适度、混合均匀。 2、水分 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 外,不得超出9.0%。
23
3、装量差异
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 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一倍 ( 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 ±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 ±7.5%)。
13
(3)填充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 (a)型是由螺旋钻压进物料;(不分层即可) (b)型是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 (不分层即可) (c)型是自由流进物料;(良好的流动性) (d)型是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药粉块,再
填充入胶囊中。(流动性差)
14
胶囊灌装
15
(二) 软胶囊剂的制备
1 、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1)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
4、崩解时限
通常应作崩解时限。
硬胶囊 30min
软胶囊 60min
24
(二) 包装贮存
包装材料与储存环境如湿度、温度和贮藏时间 对胶囊剂的质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应选用密闭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湿系 数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装,在小于25℃、 相对湿度不超过45%的阴凉处,密闭贮藏。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胶囊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具有剂型稳定、服用方便、药效持久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介绍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首先,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胶囊壳的制备、药物填充、封闭和包装等步骤。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好胶囊壳的原料和药物的原料。
胶囊壳的原料通常是明胶和甘油,而药物的原料则是根据具体的药物配方来确定。
在胶囊壳的制备阶段,首先需要将明胶和甘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然后制成胶囊壳。
在药物填充阶段,将已经制备好的胶囊壳放入填充机中,然后将药物填充到胶囊壳中。
在封闭阶段,将填充好药物的胶囊壳进行封闭,使药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后,在包装阶段,将封闭好的胶囊剂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使用。
在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中,有一些关键的技术和设备。
首先是胶囊壳的制备技术,这需要掌握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胶囊壳的质量。
其次是药物填充技术,这需要精准的设备和操作技能,以确保每个胶囊剂中的药物含量均匀。
另外,封闭技术和包装技术也是胶囊剂制备工艺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流程和环境条件,以确保胶囊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质量控制的问题。
首先是原料的质量控制,需要对胶囊壳的原料和药物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其次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需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记录,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合规和稳定。
最后是成品的质量控制,需要对成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产品要求。
总的来说,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胶囊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严格按照制备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胶囊剂产品,为临床用药提供保障。
胶囊剂制备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背景胶囊剂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具有服用方便、口感好、生物利用度高、避光、防潮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胶囊剂的制备技术,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胶囊剂制备实训。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空心胶囊的制备、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抛光等工艺过程。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空心胶囊的制备工艺;2. 熟悉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3. 学会胶囊剂的填充、封口、抛光等操作;4. 了解胶囊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三、实训内容1. 空心胶囊的制备空心胶囊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熔融、滴制、冷却、干燥、切割、检验等工艺过程。
实训中,我们首先了解了空心胶囊的原材料,如明胶、甘油、水等,然后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在熔融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胶囊的均匀性;在滴制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滴制速度和滴制距离,以保证胶囊的形状和大小;在干燥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避免胶囊变形和破裂。
2. 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物料的制备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粉碎、混合、过筛等工艺过程。
实训中,我们了解了填充物料的要求,如粉末的细度、流动性、湿度等。
在粉碎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粉碎设备,控制粉碎时间和温度;在混合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混合均匀的方法,确保填充物料的均匀性;在过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筛网,确保填充物料的细度。
3. 胶囊剂的填充、封口、抛光在填充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填充设备,控制填充速度和填充量;在封口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封口机的操作方法,确保胶囊的密封性;在抛光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抛光机,使胶囊表面光滑。
4. 胶囊剂的质量控制实训中,我们了解了胶囊剂的质量控制要求,如胶囊的形状、大小、重量、密封性、水分等。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对制备的胶囊剂进行了检验,包括外观检查、重量差异检查、水分测定等,确保胶囊剂的质量符合要求。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空心胶囊的制备工艺,了解了填充物料的制备方法,学会了胶囊剂的填充、封口、抛光等操作。
药剂学试验课件-实验四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

药剂学试验课件-实验四 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
通过本实验,掌握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了解其特点和应用,为今后 的药剂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目的
掌握颗粒剂和胶囊剂制备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它们在药物剂型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和药材准备
实验器材
天平、颗粒剂包衣机、药袋封口机、胶囊 填充机等。
药材准备
中药药材、所需药品、饮用水等。
实验步骤
1
颗粒剂制备步骤
1. 准备药材和所需药品。
2. 按一定比例混合药材和辅料。
3. 将混合物进行颗粒包衣处理。
2
胶囊剂制备步骤
1. 准备药材和所需药品。
2. 将药材粉碎并筛选,保证均匀细腻。
3. 使用填充机将药粉装入胶囊中。
实验结果和讨论
颗粒剂
颗粒剂外观呈颗粒状,易于咀嚼和吞咽,可提 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胶囊剂
胶囊剂外观呈胶囊形状,便于携带和使用,可 提供精确剂量。
结论
颗粒剂和胶囊剂是常见的药物剂型,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适用 于不同的患者需求和治疗目的。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文献• 李晓红,药剂学. 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 王明华,药剂学教程. 第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 钟琪,药学实验技术.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胶囊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其制备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首先,制备胶囊剂的第一步是选材和粉碎。
药品的选择是制备胶囊剂的基础,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疗效来确定。
选定后,药品需要经过粉碎的处理,以确保其颗粒的均匀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混合和配制。
将粉碎后的药品与辅料进行充分的混合,确保药物和辅料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辅料可以包括流动辅料、粘结辅料和分散剂等,根据具体药物的特性和所需的制剂性能来选择。
然后,是制备和填充。
制备胶囊剂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湿法和干法。
湿法是将混合后的药物和辅料与溶剂混合,然后制成胶状物质,填充进胶囊中。
干法则是直接将混合后的物料填充进胶囊中。
填充胶囊的过程需要控制好填充量和填充速度,确保每粒胶囊的质量一致性。
最后,是封闭和包装。
填充完胶囊后,需要对胶囊进行封闭,以防止药物的污染和逸出。
封闭的方法可以采用热封、环保封或其他封口技术。
完成封闭后,胶囊还需要进行包装,通常是采用瓶装或泡膜包装。
总体而言,制备胶囊剂的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质量。
制剂工艺的合理设计和操作规范会直接影响到胶囊剂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工艺验证和设备调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胶囊剂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上述对胶囊剂制备工艺流程的介绍,能够使读者对胶囊剂的制备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指导实际操作,提高胶囊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药剂学试验课件----实验四 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方法
1 材料准备
选择合适的原药和辅料,注意保持药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2 工具准备
准备好适当的设备和器材,如搅拌机、胶囊填充器。
3 制备流程
将粉状的原药和辅料填充到胶囊中,充分密封,制成胶囊剂。
制备后的质量评价
1 粒度分析
通过仪器测试颗粒剂和胶囊剂的粒度大小,确保符合规定的范围。
2 包封性检查
药剂学试验课件----实验 四 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 备 本节介绍颗粒剂和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工具准备以及具体的
制备流程。
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1 材料准备
2 工具准备
选择合适的原药和辅料, 注意保持药品的纯度和 稳定性。
准备好适当的设备和器 材,如搅一定的配方比例将 原药和辅料混合,充分 搅拌、筛过和干燥,得 到颗粒剂。
检查胶囊剂的包封情况是否完好,避免药物泄露。
3 溶出度测试
测定颗粒剂和胶囊剂在一定时间内释放药物的速度和程度。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胶囊不易入口
建议患者用适量的液体(如温水)服用。
颗粒剂出现结块
检查原料的湿度是否过高,适当调整干燥条件。
胶囊包封松动
检查胶囊填充是否均匀,适当调整填充器的操作。
试验八硬胶囊剂的制备

实验八硬胶囊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2.掌握用胶囊板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3.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二、实验指导硬胶囊剂是将药物填装于硬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剂型。
中药硬胶囊剂的制备关键在于药材的处理与填装。
根据药材性质及体积的不同,可将药材全部粉碎成细粉或将药材制成半浸膏与浸膏粉,直接填充用,也可将药粉制成颗粒或微丸供填装用。
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空胶囊的制备→药物处理→药物填充→胶囊的封口→除粉和磨光→质检→包装。
填装的操作要点在于填装均匀,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粉,可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其流动性,减少药物分层,保证装量准确。
填装的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
本实验是将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均匀,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而制得硬胶囊。
制得的成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做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1.复方丹参胶囊的制备【处方】丹参25g冰片 2.5g三七22.5g共制成100粒【制法】取丹参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再用50%乙醇回流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煎液与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糖浆状。
另取三七洗净,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倒入丹参浸膏中,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
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理气止痛。
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质量检查】(1)性状外观整洁,无粘连、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内容物干燥、疏松、色泽均匀。
(2)定性鉴别a)三七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细胞浅黄色,多层重叠,表面观呈类方形或多角形;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圆形,三角锥形、盔帽形,直径3~20μm,脐点呈点状、短缝状、复粒多见,由2~4多粒复合,直径约20μm。
b)丹参的鉴别:取本品一粒的内容物,加乙醇4ml,搅拌使溶解,滤过,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
医疗卫生: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之软胶囊剂的制备

医疗卫生: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之软胶囊剂的制备
医疗卫生
(一)概述
囊材:由胶料、附加剂和水组成。
胶料常用明胶、阿拉伯胶;
附加剂:常用甘油、山梨醇作增塑剂;用尼泊金类作防腐剂;用食用规格的水溶性染料作着色剂,用二氧化钛作遮光剂;用尼泊金尖作防腐剂;用食用规格的水溶性染料作着色剂,用二氧化钛作遮光剂;用乙基香草醛或香精油作芳香性矫味剂。
胶料、增塑剂、水三者的比例是软胶囊能否成型的关键,增塑剂用量过高则囊壁过软,增塑剂用量过低则囊壁过硬。
(二)制法
1.压制法
2.滴制法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西客站学习中心
医疗卫生/html/yiliaoweishe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胶囊剂的制备
1.方法步骤
(1)空胶囊的规格与选择空胶囊有八种规格,其编号、重量、容积见表4-2。
表4-2 各种空胶囊的容积(ml)和填充不同密度药物的重量(mg)
药物粉末堆密度(g/ml)
空胶囊号空胶囊近似的体积
0.3 0.5 0.7 0.9 1.1 1.3 1.5
0 0.75 225 375 525 675 825 975 1125
1 0.55 165 275 385 495 605 715 825
2 0.40 120 200 280 360 440 520 600
3 0.30 90 150 210 270 330 390 450
4 0.2
5 75 125 175 225 275 325 375
5 0.15 45 75 105 135 165 195 225
(2)手工填充药物将制得的益母草颗粒平铺在适当的平面上,厚度约为囊体的1/3~
1/4,然后带指套持囊体,口朝下插进药粉层,使粉末嵌入胶囊内,如此压装数次至胶囊被
填满。
称重,如重量合适将囊帽套上。
将称重结果填入表4-3。
2.注意事项
(1)在填装过程中所施压力应均匀,并随时称重,使每一胶囊装量准确。
(2)在填充毒剧药物时,可在纸上按剂量一一称取后再装入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