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教程第8章

合集下载

Multisim 8

Multisim 8

Multisim 8电路仿真与绘制Multisim 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交互式电路模拟软件,令你产品设计事半功倍。

Multisim 完全集成 Multicap,乃构建电路并立即模拟运行的理想工具。

有着无可比拟的易用和独特的强大功能,Multisim 成为业界最成功的一款模拟软件,并常享美誉而得到超过18万全世界用户的垂青,加上 Multisim 那诱人的价格,使你毫无理由不模拟你的每一款设计。

* 安装说明1. 运行安装程序(setup\setup.exe)2. 填入序列号 F4CG-2551-3040-9001-897683. 选择“I will check for updates and messages manually”。

4. 忽略有关升级和支持 (Update and Support) 的错误警告5. 不选“Yes, check for program updates. (Recommended)”。

6. 安装完后解压 crack.rar 覆盖安装目录原文件。

7. 按顺序升级:- rever.reg- up8049(from8038).exe- up8323.exe- up8330.exe- Ultiboard_8_3_36_database.prz8. 可以用了。

multiSIM 8SIMULATION & CAPTUREMultisim, the world’s only interactive circuit simulator, allows you to design better products in less time.Multisim includes a completely integrated version of Multicap, making it the ideal tool for creating and then instantly simulating circuits.Featuring unparalleled ease-of-use and packed with unique and powerful functions, Multisim boasts an impressive history that has made it the most successful simulator in the industry with over 180,000 users worldwide. Combined with Multisim’s aggressive price, there is now no reason not to simulate every design.。

multisim仿真教程编码器电路

multisim仿真教程编码器电路
通过仿真观察。
在进行仿真时要注意调节二极管的参数,本 例调节二极管的端电压为3V时,发光二极管亮。
按照优先顺序的要求,只有Y15~ Y8均无输入 信号时,才允许对Y7 ~Y0的输入信号编码。因此, 只要把第1片的“无编码信号 输入”信号EO作
为第2片的选通输入信号就行了。
此外,当第1片有编码信号输入时它的GS=0, 无编码信号输入时GS=1,正好可以用它作为输出 编码的第四位,以区分8个高优先权输入信号和8 个低优先权输入信号的编码。
输入一个编码信号,否则输出将发生混乱。在优 先编码器电路中,允许同时输入两个以上编码 信号。不过在设计优先编码器时已经将所有的 输入信号按优先顺序排了队,当几个输入信号 同时出现时,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 编码。
本例采用了74LS148优先编码器74LS148 优先编码器逻辑功能如表8.2.1所示。
依照上面的分析,便得到了图8.2.1的逻辑 电路。
图8.2.1 用两片74LSl48接成16线—4线优先编码器
由图8.2.1可见,当Y15~ Y8中任一输入端为低电平时, 例如 Y11=0,则片(U)GS=0,Z3 =1,A0 A1 A2=011。同时A片2 (U)的EO=1,将片(U1)封锁,使它的输出 A0 A1 A2 =111。Y15~Y8 于是在最后的输出端得到Z3Z2Z1Z0=1011。 如果Y15~ Y8 中同时有几个输入端为低电平,则只对其 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信号编码。其他编码结果读者可
8.2.1 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器工作原理
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将其中的每个事物用 一个二值代码表示,即编码。在二值逻辑电路中, 信号都是以高、低电平的形式给出的。因此,编 码器的逻辑功能就是把输入的每一个高、低电平 信号编成一个对应的二进制代码,

Multisim仿真-电路分析(稻谷书屋)

Multisim仿真-电路分析(稻谷书屋)

========★☆★○ 应用篇 ○★☆★=======
第5章 应用于电路分析
第6章 应用于模拟电路
第7章 应用于数字电路
第8章 应用于单片机电路
第9章 FPGA/CPLD仿真
第10章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教育
3
第5章 Multisim应用于电路分析
5.1 基尔霍夫定律 5.2 节点分析法 5.3 叠加原理 5.4 戴维南及诺顿等效电路 5.5 最大功率传输 5.6 过渡过程仿真 5.7 谐振电路仿真 5.8 三相电路仿真 5.9 二端口网络
教育
4
5.1 基尔霍夫定律
1. KCL 电压表和电流表:Place/Component/Indicators
教育
5
5.1 基尔霍夫定律
注意电流的方向、参考方向 电流表内阻在表旁;双击可以更改Mode(DC/AC)
教育
6
5.1 基尔霍夫定律
2. KVL
教育
7
5.2 节点电压法
节点电压法:对所有独立节点列KCL方程组,求解。 当电路结构复杂时,计算困难!
Multisim电路仿真 快速入门
之电路分析
教育
1
内容
========★☆★○ 基础篇 ○★☆★======= 第1章 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简介 第2章 仿真基础Ⅰ(放置元件-电路图编辑-仿真-报告) 第3章 仿真基础Ⅱ(元器件库、虚拟仪器) 第4章 仿真基础Ⅲ(仿真分析方法)
========★☆★○ 应用篇 ○★☆★=======
12
5.4 戴维南及诺顿等效电路
J1接通情况下读取电流值,即为等效电流源的电 流值。
等效电阻为二者之比。
教育
13

Multisim仿真-数电

Multisim仿真-数电

表7.达1 相式转关换虚为拟逻仪器
辑图
最简表达式转换为逻辑图
7.2 逻辑函数的化简及转换
7.2.1 逻辑函数的化简
利用逻辑转换仪(Logic Converter):化简逻辑函数,得到 最小项表达式或最简表达式。
例:将逻辑函数 Y(A,B,C,D,E)=∑m(2,9,15,19,20,23,24,25,27,28)+d(5,6,16,31) 化简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7.1 相关虚拟仪器
7.1.1 字信号发生器(Word Generator)
用于产生数字信号(最多32位),作为数字
信号源
字信号编 辑区
16 16




数据 触发端 准备端
•7.字1信相号关编辑虚区拟:按仪顺器序显示待输出的数字信号,可直接编
辑修改
• Controls选择区域:数字信号输出控制
Multisim电路仿真 快速入门
之数字电子技术
郭东亮 2010.5
内容
========★☆★○ 基础篇 ○★☆★======= 第1章 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简介 第2章 仿真基础Ⅰ(放置元件-电路图编辑-仿真-报告) 第3章 仿真基础Ⅱ(元器件库、虚拟仪器) 第4章 仿真基础Ⅲ(仿真分析方法)
Se7t:.1设相置数关字虚信号拟类仪型和器数量
Pre-set Patterns: 不改变字信号编辑区的数字信号 载入数字信号文件*.dp 存储数字信号 将字信号编辑区的数字信号清零 数字信号从初始地址至终了地址输出 数字信号从终了地址至初始地址输出 数字信号按右移方式输出 数字信号按左移方式输出

单击运行按钮,双击逻辑分析仪,测量 结果如图所示。

multisim仿真教程

multisim仿真教程

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教程: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教程作者朱彩莲,介绍了一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读者可以轻松地拥有一个元件设备非常完善的虚拟电子实验室,进而可以完成电子电路的各种实验和设计。

本书介绍了一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 2001。

通过对该软件的学习和使用,读者可以轻松地拥有一个元件设备非常完善的虚拟电子实验室,进而可以完成电子电路的各种实验和设计。

全书共9章。

第l~4章主要介绍Multisim 2001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主要有Multisim 200l中电路的创建、元件库和元件的使用、虚拟仪器的使用和Multisim基本分析方法;第5~9章主要介绍Mulfisim 200l软件的应用,其中第5~8章分别从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中选取了若干个典型实验进行:Multisim仿真分析,每个实验给出了实验目的、实验电路、仿真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第9章是Multisim2001在电子综合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技术类课程的软件实验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计算机高效率绿色电源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带领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同时也促进了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

八十年代,计算机全面采用了开关电源,率先完成计算机电源换代。

接着开关电源技术相继进入了电子、电器设备领域。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出绿色电脑和绿色电源。

绿色电脑泛指对环境无害的个人电脑和相关产品,绿色电源系指与绿色电脑相关的高效省电电源,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l992年6月17日“能源之星"计划规定,桌上型个人电脑或相关的外围设备,在睡眠状态下的耗电量若小于30瓦,就符合绿色电脑的要求,提高电源效率是降低电源消耗的根本途径。

就目前效率为75%的200瓦开关电源而言,电源自身要消耗50瓦的能源。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8章 Multisim14的仿真分析方法

Multisim14电子系统仿真与设计第8章 Multisim14的仿真分析方法

8.4 瞬态分析(Transient)
选择瞬态分析后,其对话框会显示4个分析设置选项卡:
通过分析参数(Analysis Parameters)选项卡,可以设 置分析开始的初始条件、分 析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等。
输出(Output)选项卡设置 同直流工作点分析, 本例选 择为3号和4号结点的电压。 其余选项卡可采用默认设置。
完成分析设置后,点击Run可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Grapher View窗口中:
本例选择电阻R1为扫描元件,设置其 扫描开始数值为1kΩ、结束数值为20kΩ、 扫描点数为4。选择扫描分析类型为瞬态分 析,并设置瞬态分析结束时间为0.01秒。从 仿真分析结果可见,R1在1kΩ~20kΩ之间 变化时,放大器的输出波形由饱和失真到 基本不失真。显然,R1=20kΩ比较合适, 此时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
分析结果为谱密度曲线。其中, 上面的曲线是R1对输出结点噪声 贡献的谱密度曲线,下面的曲线 是Q1对输出结点噪声贡献的谱密 度曲线。
81交互式仿真interactivesimulation输出选项卡output用于设置在仿真结束进行数据检查跟踪时是否显示所有的器件参数当器件参数很多或者仿真退出的时间较长时可以选择不显示器件参数通常采用默认设置
第8章 Multisim14的 仿真分析方法
CHINA MACHINE PRESS
引言
8.3 交流扫描分析(AC Sweep)
交流扫描分析能完成电路的频率响应 分析,生成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分析中所有直流电源被置零,电容和电感 采用交流模型,非线性元件(二极管、三 极管、场效应管等)使用交流小信号模型。 无论用户在电路输入端加入了何种信号, 交流扫描分析时系统均默认电路的输入是 正弦波,并以用户设置的频率范围来扫描。

multisim教程

multisim教程

multisim教程以下是Multisim的简单教程:Multisim是一款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软件工具。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操作步骤,帮助你开始使用Multisim。

1. 打开Multisim软件并创建新项目。

选择“File”菜单中的“New”选项,然后选择“New Design”来创建一个新的电路设计。

2. 选择器件进行电路设计。

在“Place”菜单中选择合适的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并将它们拖放到电路图板上。

3. 连接器件。

使用连线工具将器件彼此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确保连接正确,以保证电路的功能。

4. 设定器件参数。

双击选择的器件,在弹出的属性框中设置相应的参数,如电阻值、电容大小等。

5. 运行仿真。

选择“Simulate”菜单中的“Run”选项,或使用工具栏上的仿真按钮来运行仿真。

Multisim将模拟电路的行为,并显示电路的响应结果。

6. 分析仿真结果。

查看仿真结果,包括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

这些结果将帮助你评估电路的性能和功能。

7. 调整和改进电路设计。

根据仿真结果,你可以对电路进行优化和改进。

调整参数、更换器件或重新设计电路布局,以达到设计要求。

8. 保存和导出设计。

将设计保存为Multisim项目文件,以便后续修改和使用。

如果需要,你还可以导出电路图、仿真结果等。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为基础操作示例。

Multisim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工具,还提供许多高级功能和特性,如多工程协作、电路板布局等。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探索这些功能,以扩展你的电子电路设计能力。

最详细最好的Multisim仿真教程

最详细最好的Multisim仿真教程

第13章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本章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讲解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目录1. Multisim软件入门2. 二极管电路3.基本放大电路4.差分放大电路5. 负反馈放大电路6.集成运放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7.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8.信号产生和转换电路9.可调式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13.1 Multisim用户界面与基本操作Multisim用户界面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

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与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进行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基本操作。

图13.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2) 研究电路的频率特性
采用交流分析的方法得到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启动分 析菜单中的的AC Analysis...命令,在弹出的参数设置对话框 中按图8-14所示进行设置,选择节点4进行分析,点击 Simulate按钮,得到如图8-15所示的频率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8.1
单调谐和双调谐回路仿真实验
1.实验要求与目的 (1) 测量LC并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2) 研究电路谐振频率与电路频率特性及Q值的关系。
(3) 研究双调谐回路的频率特性,改变耦合系数,观察
频率特性的变化。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8 双调谐回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2) 观察耦合电容取值变化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采用参数扫描方法同时观察耦合电容C3分别为150 pF、 250 pF、350 pF时的频率特性。 启动分析菜单中的Parameter Sweep...命令,在弹出的参 数设置对话框中进行相应的设置。进行仿真后得到如图8-9 所示的C3取不同值时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3 频率为1 MHz时输入、输出信号波形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 kHz,再观察输入、输出信号
波形,可以看到此时的输出信号很小,电路工作于失谐状态。 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 MHz,再次观察输入、输出信 号波形,可以看到此时的输出信号也很小,电路同样工作于 失谐状态。 由此可见,只有当电路工作于谐振状态时,电路对信号 才有放大作用,即电路具有选频放大的能力。
近于理想矩形的幅频特性。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0 C3 = 20 pF时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5.思考题
(1) 由仿真结果(见图8-5)可以看到,LC回路的通频带 基本不受电感影响,为什么? (2) 双调谐LC谐振电路与单调谐LC谐振电路相比有何优 点?
利用相乘器可以实现幅度调制。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3.实验电路
图8-16所示电路是用相乘器实现正常调幅的实验电路, 电路输出:
v0 KXY KV1 (V2 V3 )
其中,V1是一个频率为20 kHz,幅度为1 V,初相为0°
的高频载波信号;V2是一个频率为1 kHz,幅度为1 V,初相 为0°的低频调制信号;V3为2 V的直流电源。改变V3的大小, 可以改变调制指数。
图8-7 负载取不同值时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由图8-7所示曲线可知,负载的改变会使频率曲线发生
改变:当阻值增大时,谐振电压增大,曲线变得尖锐,通频 带变窄,但回路谐振频率不变。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2) 双调谐LC谐振电路分析
(1) 按图8-2所示连接双调谐电路,电路采用电容耦合, 耦合系数K = C3/C,其中C = C1 + C3 = C2 + C3。用交流分析 法对节点3进行分析,得到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8-8所示。
2.实验原理
(1) 在高频电子线路中,小信号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均 以并联谐振电路作为晶体管的负载,放大后的输出电压从回 路两端取出。因此研究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具有重要的实际 意义。 (2) 并联谐振电路具有选频作用。 (3)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4) 电路的品质因数,Q反映了LC回路的选择性:Q值 越大,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选择性越好。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6 相乘器正常调幅实验电路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4.实验步骤
1) 用相乘器实现正常调幅实验步骤 (1) 按图8-16所示连接电路,设置各信号参数。电路的 调幅指数等于V2的振幅与V3的比值,此时设置的调幅指数 ma = 1/2 = 0.5。 (2) 打开示波器及仿真开关,观察输出波形,如图8-17 所示。由图8-17可以看出,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着调制信 号的变化而变化,高频载波信号振幅的包络变化与低频调制 信号是一致的。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1 调谐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3.实验电路
单调谐放大电路如图8-12所示。
图8-12 单调谐放大电路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4.实验步骤
1) 研究电路的放大特性 设置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 MHz,双击示波器图标,打开 仿真开关,可以观察到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如图813所示。观察图8-13可以看到,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基本上 是反相的,同时电路的放大倍数约为50,这说明电路工作在 谐振放大状态。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5.结论
理论计算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f0 1 1 1 106 Hz 1MHz 2π LC 2 3.14 250 1012 100 106
即电路的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8.3 相乘器调幅电路仿真实验
4.实验步骤
1) 单调谐LC谐振电路分析 (1) 按图8-1所示连接电路并设置各元件参数。 (2) 测试频率特性。启动分析菜单中的AC Analysis...命 令,在弹出的交流分析对话框中按图8-3所示进行设置。选 择节点1为分析节点,运行仿真,得到图8-4所示的幅频特性 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4 交流分析对话框设置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15 单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观察图8-15所示曲线,上面的曲线是电路的幅频曲线,
下面的曲线是电路的相频曲线。从幅频曲线可以看到,在频 率为1 MHz时,电路的输出是最大的,输出约为输入的50倍; 同时从相频曲线可以看到,此时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基本上 为180°,即输出与输入反相。
其中,ma V V0 为调制指数。 平衡调幅波为抑制了载波频率成分的调幅波,它的表达式为
v(t ) maV0 cos t cos 0 t
利用三角函数变换,可得到:
1 1 v(t ) maV0 cos[( 0 )t ] maV0 cos[( 0 )t ] 2 2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9 不同耦合电容时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分析图8-9可以知道:当耦合电容比较小时,即电路处
于弱耦合状态时,输出电压幅值较小,曲线形状较窄且呈现 单峰;当耦合电容太大时,即电路处于强耦合状态时,输出 电压幅值较大,曲线形状较宽且呈现双蜂,但曲线顶部出现 凹陷,所选频段幅度不均;只有当耦合电容处于临界耦合状 态时,输出电压幅度达最大,曲线形状较宽且呈现单峰。图 中C3 = 15 pF时,电路处于临界耦合状态。通常耦合电容的 取值略超过临界耦合状态,即使得曲线顶部出现凹陷不深的 双蜂,这样可以得到较宽的频带,并且频带内较平坦。图810所示为C3 = 20 pF时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和图8-4所示单 调谐频率特性曲线相比较,双调谐回路的通频带更宽,更接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5 单调谐回路L取不同值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图8-6 单调谐回路C取不同值的频率特性曲线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4) 观察负载电阻变化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电阻值分别取0.5 kHz、1 kHz、1.5 kHz,进行参数扫描 分析,得到如图8-7所示的频率特性曲线。
v(t ) [V0 V cos(t )] cos( 0 t 0 ) V0 (1 ma cos t ) cos 0 t
为简单起见,设初相为0°。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利用三角函数变换,可得到:
1 1 v(t ) V0 cos 0 t maV0 cos[( 0 )t ] maV0 cos[( 0 )t ] 2 2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8.1 单调谐和双调谐回路仿真实验 8.2 单调谐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8.3 相乘器调幅电路仿真实验 8.4 二极管双平衡调幅电路仿真实验 8.5 同步检波器仿真实验 8.6 二极管包络检波仿真实验 8.7 二极管环形混频器仿真实验 8.8 相乘倍频器仿真实验 8.9 单失谐回路斜率鉴频器仿真实验 8.10 AFC锁相环电路仿真实验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将V2设置为1 V,此时的调幅指数ma = 1/1 = 1,观察到
的输出波形如图8-18所示。这时电路处于临界调制状态。 将V2设置为0.5 V,此时的调幅指数ma = 1/0.5 = 2,观察 到的输出波形如图8-19所示。观察图8-19所示波形,这时的 输出信号振幅包络的变化已不能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这种 状态称为过调制。在实际调制电路中,过调制是不允许的。
第8章 高频电子技术Multisim仿真实验
3.实验电路
图8-1所示电路为单调谐LC谐振电路,图8-2所示电路为 通过电容耦合的双调谐LC谐振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