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合集下载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嘿,你问土工击实试验方法与步骤啊?那咱就好好唠唠。

土工击实试验呢,听起来挺专业,其实做起来也不难。

首先得准备好材料和工具哇。

土样那肯定得有,而且得是有代表性的土。

不能随便抓一把土就来做试验,那可不行。

还有那个击实仪,得是好使的,不能有毛病。

就像做饭得有食材和锅铲一样,做土工击实试验也得有家伙事儿。

然后呢,把土样弄碎。

不能有大块的土疙瘩,得弄成细细的土。

这就像做菜前得把菜切好一样,得弄成合适的大小。

可以用锤子敲敲,或者用手掰掰,反正得把土弄碎了。

接着,要给土样加水。

这水可不能乱加,得根据试验要求来加。

加多了不行,加少了也不行。

就像做饭放盐一样,得掌握好量。

可以用喷壶慢慢喷水,一边喷一边搅拌,让土样均匀地吸收水分。

加好水后,就得把土样装进击实筒里了。

这可不能装得太满,也不能装得太少。

得装到合适的高度,然后用工具把土样压实。

这就像做蛋糕装模具一样,得装得刚刚好。

装好土样后,就可以开始击实了。

用击实仪一下一下地打土样,得打得均匀,不能有的地方打得重,有的地方打得轻。

这就像打地鼠一样,得打得准。

打一会儿后,把土样倒出来,再装进去,继续打。

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达到试验要求的次数。

击实完后,就得测量土样的密度了。

可以用环刀法或者灌砂法来测量。

这就像称体重一样,得知道土样有多重。

测量的时候要仔细,不能有误差。

最后呢,根据测量的结果,画出击实曲线。

这曲线就像股票走势图一样,能看出土样的密度随含水量的变化情况。

从曲线中可以找到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这就像找到宝藏一样,可重要了。

总之呢,土工击实试验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你认真仔细,按照步骤来,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加油吧,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把土工击实试验做好。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首先从野外或实验室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静压器中,施加一定静压力,使土样达到一定的初次固结状态。

(2)施加外力:通过增加静压器中的压力,使土样继续受到外力作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增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进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1.试验样品的制备:同样的,需要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动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动压器中,并设定一定的动压力和动压频率,使土样开始受到外力作用。

(2)施加外力:通过动压器施加周期性的外力,使土样受到连续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施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从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研究土壤工程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静压击实试验和动压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击实特性参数,为土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04章 土的击实试验

第04章  土的击实试验
➢将已过筛的试料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出约30kg 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取出的试料分成5~6份,每份试料的 干重约为4.4kg(细粒土)或5.5kg(中粒土)。
➢ 其他试验步骤与甲法相同,但应该先将垫块放人筒内底 板上,然后加料并击实。所不同的是,每层需取制备好的 试样约900g(对于水泥或石灰稳定细粒土)或1100g(对于稳 定中粒土),每层的锤击次数为59次。
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 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 对于粗料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试验步骤: 甲法 ➢将已筛分的试样用四分法逐次分小,至最后取出约10~ 15kg试料。再用四分法将已取出的试料分成5~6份,每 份试料的干质量为2.Okg(对于细粒土)或2.5kg(对于各种 中粒土)。
烘箱的温度应事先调整到110℃左右,以使放入的试样 能立即在105~110℃的温度下烘干。 ➢进行其余含水量下稳定土的击实和测定工作。 凡已用过的试样,一律不再重复使用。
乙法
在缺乏内径10cm的试筒,以及在需要与承载比等试验 结合起来进行时,采用乙法进行击实试验。本法更适宜于 粒径达25mm的集料。
➢养生 恒温保湿养生。 养生时间7天 养生温度 北方地区应保持在20℃±2℃
南方地区应保持在25±2℃ 养生期的最后1天,应该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 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cm。在浸泡水中前,应再次称 取试件的质量。 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4g;大试件不超过10g。质量 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该作废。
➢预定5~6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1%~2%,且其中至 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量。

9土工试验和原理(击实)专题培训课件

9土工试验和原理(击实)专题培训课件

2019/12/21
17
重型击实试验
2981.8-1103=1878.8g
1878.8/997=1.88g/cm3 1.88/(1+10.2%)=1.71g/cm3
2019/12/21
18
2019/12/21
19
土的击实特性
由击实试验结果可以得到土的含水率与干密 度关系曲线 ,构强度。
2019/12/21
3
击实试验及影响击实的因素
击实试验
目的和适用范围 击实试验分为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黏性土; 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2019/12/21
4
仪器设备
(1)击实仪,有 轻型击实仪和 重型击实仪两 类,如图4-9和 图 4-10 所 示 , 其击实筒、击 锤和护筒等主 要部件的尺寸 应符合表4-5或 表4-6的规定。
土的击实试验及原理
击实试验 承载比(CBR)试验 回弹模量试验
2019/12/21
1
土的击实原理及工程意义
土的击实性在工程中的意义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软弱地基 的强夯和换土碾压等问题,常采用既经济又合 理的压实方法, 使土变得密实, 在短期内提高 土的强度以达到改善土的工程性质的目的。
2019/12/21
13
成果整理
(1)按式(5-27)计算干密度:
d

10.01w
(4-24)
式中 ρd──干密度(g/cm3), 准确至0.01g/cm3; ρ──密度(g/cm3);
w──含水率(%)。
(2)按式(5-28)计算饱和含水率:
wsat1d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

土工击实试验规范土工击实试验培训1、击实的原理击实试验就是模拟工程现场的夯实原理,利用标准化的击实仪和操作规程,对土料施加一定的冲击荷载使之压实,从而确定所需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作为填土施工控制质量主要依据。

在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影响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因素较多,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土的击实效果,达到击实试验的目的。

2、土击实性的意义用土作为填筑材料,如修筑道路、堤坝、机场跑道、运动场、建筑物地基及基础回填等,工程中经常遇到填土压实的问题。

经过搬运未经压实的填土,原状结构已被破坏,孔隙、空洞较多,土质不均匀,压缩量大,强度低,抗水性能差。

为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提高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必须按一定的标准,采用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等方法将土压实到一定标准,以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3、击实试验注意事项3.1 土的均匀性取样时样品的均匀性不好控制,如果取样不准,即使其他方面控制的多么准确,最终的击实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取样一定要认真细致,确保试样能够代表母体。

对于中粗粒土,必须严格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至需要的总数量,然后再分成5个试样,每个试样 6kg 左右。

这5个试样要代表原土样的实际级配,不能因粗细颗粒离析而影响试样的均匀性。

否则,由此引起的试验结果数据变异大,无规律,击实曲线无峰值或呈波浪线等。

3.2土样制备方法的影响依据规范进行土样的制备工作,对于天然含水率高的土样,宜用湿土法,对于天然含水率低的土样,宜用干土法。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按2%,3%含水率递增(递减),拌匀后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器内静置备用,击实试验中按公式计算出来的理论加水量制样并不能达到理想结果,水分损失不可避免。

实际操作中未必有很好的密封装置,尤其在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就不容易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通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下列规律:在室温为24?,28?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0.5%,0.8%,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以内;室温为28?,35?时,实际加水量比理论加水量多1.0%,1.2%,闷料一天后,含水率与预估含水率非常接近,土在第二天含水率降低1%左右。

土工击实试验讲解

土工击实试验讲解
第7页/共18页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
(JTG E51-2009) 第8页/共18页
试样制备
1、试料用量: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制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 同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第一个试样保持天然含水率,可立即用 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 按2%~3%含水率递减。
3、术语名称不同: 4、含水率(量)测定样品数量不同:
第14页/共18页
5、击实后试样高出筒顶的距离不同 : 6、含水率(量)平行误差不同:
第15页/共18页
7、最终数据处理不同:
第16页/共18页
击实试验视频 文件
第17页/共18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8页/共18页
第10页/共18页
测量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
闷料前试样制备加水计算公式
mw
பைடு நூலகம்
(1
m0 0.01w0 )
0.01(w
w0 )
式中 mw──所需的加水量(g); w0──风干含水率(%); m0──风干含水率w0时土样
的质量(g);
w──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第11页/共18页
结果整理
按下式计算干密度:
第9页/共18页
试验步骤
1在、筒将底击(实小筒试放筒在)坚或硬垫的块地(面大上试,筒在)筒上壁放上置抹蜡一纸层或凡塑士料林薄,膜并。 2次将、垫约制块8 备0放0好-入9的0筒0土内g样;,分按按353~层层5法次法时倒,,入每每筒层次内1 7约,0 40小0g试0左-筒右5 0按。0 3g层。法大时试,筒每先 3击填、实料倒完击入后实试,。样将后试整样平表表面面拉,毛按,规然定后的再锤装击上数套进筒行,击进实行,下第一一层层 4后、,小试试样筒不击应实高后出,筒试顶样面不6 应m m高。于 筒 顶 面 5 m m ; 大 试 筒 击 实 5齐、筒用顶修削土平刀试沿样套,筒擦内净壁,削称刮重,,使精试确样至与1 套g 。筒 脱 离 , 取 下 套 筒 , 6至、0 用. 1 %脱。模 器 推 出 试 样 , 去 中 心 位 置 样 品 , 测 其 含 水 率 , 计 算

土工击实试验步骤要点

土工击实试验步骤要点

土工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以下是 9 条关于土工击实试验步骤要点:1. 准备工作那可是相当重要啊!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前要准备好武器,咱做土工击实试验前得把土样准备得妥妥的呀!你说要是土样都没搞对,这试验还能靠谱?例子:咱得先把土样风干了,不能带水分太多,就像做饭不能水放太多一样,不然成啥样啦。

2. 仪器设备可得检查好呀!这就跟出门得检查车有没有问题一样,要是仪器不行,后面不就全白费啦?例子:看看那个击实筒,有没有裂缝啥的,可别到时候漏土哦。

3. 分层装土的时候要细心哦!不能马马虎虎的,得一层一层均匀地装,这就像搭积木,得稳稳当当的呀。

例子:你要是胡乱一倒,那能行吗,结果肯定不准确啦。

4. 击实的时候可要有节奏呀!别没轻没重的乱砸,得按照规定来,就像跳舞要有节拍一样。

例子:一下一下的,不能着急,不然土都被砸飞啦。

5. 每层的高度得控制好呀!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高了矮了都不行,就像切菜要切一样长一样。

例子:要是高高低低的,那这数据能准吗?6. 试验过程中得仔细观察呀!要随时留意有没有异常情况,这就像侦探一样,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例子:万一出现啥状况,得赶紧处理呀,不然全完啦。

7. 数据记录可不能马虎啊!这是最关键的部分,就像记账一样,得一笔一划写清楚。

例子:记错一个数,那整个试验不就白做啦。

8. 试验做完了也别放松警惕呀!收拾仪器、清理场地也很重要呢,不能乱糟糟的就不管了。

例子:这就好比吃完饭得洗碗一样,不能留个烂摊子呀。

9. 最后别忘了分析数据哦!看看这个试验到底做得怎么样,这是最关键的呀!例子:不分析数据,那做这个试验还有啥意义呢,是吧!我的观点结论:土工击实试验每个步骤要点都不能轻视,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果呀!。

土工击实试验讲解课件

土工击实试验讲解课件

数据整理
将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出 试样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以及相应的击实曲线等结果。
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土样的物理 性质和工程特性,为后续的土方 填筑施工提供依据。
04
试验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与图表绘制
数据处理
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 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图表绘制
测量工具
准备精度较高的测量工具 ,如电子秤、卡尺等,以 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试验环境与安全措施
试验场地
环境控制
选择平整、宽敞的场地,确保试验过 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对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 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防护
根据试验设备的操作要求,采取相应 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手 套等。
提高土壤处理效率
通过土工击实试验,可以了解土壤的压实特性, 优化土壤处理工艺,提高土壤处理效率。
预测土壤沉降变形
土工击实试验的结果可用于预测土壤的沉降变形 ,为环境工程中的土壤稳定措施提供依据。
0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土工击实试验的注意事项 与改进建议
注意事项
落锤选择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落锤 ,确保落锤质量、形状和尺寸 符合标准。
试验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总结土样的击实特性,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建议
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或建议,以提高土样的击实效果和工程质量。
05
土工击实试验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确定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01
土工击实试验可以确定填筑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为土木工程中的填筑施工提供重要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培训人刘志良时间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目的是求出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击实密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注:细粒土即粒组划分图中细粒组含量≥50%的土,粗粒土为巨粒组含量≤15%且巨粒组与粗粒组之和>50%的土)本试验的若干概念及规定: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只适用于粒径≤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40mm的土。

击实试筒有尺寸有内径10cm试筒、试筒、大尺寸(尺寸由土的最大粒径确定)试筒,一般试验室常见前两种。

a、内径10cm试筒只适用于最大粒径≤20mm土;b、内径试筒适用于最大粒径≤40mm土;c、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40mm,并且≥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前提:土仍然属于细粒土)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注:当≥40mm颗粒含量大于5%且小于30%时,也可按进行最大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注:有振动台法和表面震动压实仪法),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击实试样制备方法分为干土法和湿土法。

干土法:将土样自然风干或晾晒至含水量很小(或绝干)的状态后,测其含水率量,按照预估最佳含水量,通过计算加不同量的水拌和闷土,制备5个或以上含水率以2%左右递增的土样,其中至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率。

湿土法:采集5个以上的高含水率土,按施工时能进行碾压的最高含水率,分别晾干至不同含水率(不必像干土法一样先风干再加水,而是直接分别风干至预定的不同含水率),其中至少3个土样小于最高含水率,至少2个土样大于最高含水率。

湿土法适用于高含水率的土,干土法和湿土法土样均不得重复使用。

3 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注:根据规程T 0131-2007 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 的土的规定,上表中I-2方法中最大粒径应是20mm。

烘箱及干燥器。

天平:2000g,感量;15kg,感量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2 试料用量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左右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式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左右递减。

5 试验步骤根据工程要求,按表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率高低),按表2规定选用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在筒壁上抹一薄层凡士林,并在筒底(小试筒)或垫块(大试筒)上放置蜡纸或塑料薄膜。

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三层法,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计算至%。

测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按表3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

两个试样含水率的精度应符合本试验第条的规定。

表3 规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对于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和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后按本试验第3条方法进行洒水、拌和,每次约增加2%左右的含水率,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m w=m i/(1+×(w-wi) 式1式中:m w——所需的加水量(g);m i ——含水率w i时的土样的质量(g);w i ——土样原有含水率(%);w ——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按上述步骤进行其他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6 结果整理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ρd=ρ/(1+)式2式中:ρd——干密度(g/cm3),计算至;ρ——湿密度(g/cm3);w——含水率(%)。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如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

按下式计算饱和曲线的饱和含水率w max,并绘制饱和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图。

w max=(ρw/ρd-1/G S)×100 式4式中:w max——饱和含水率(%),计算至;ρ——试样的湿密度(g/cm3);ρw——水在4℃时的密度(g/cm3);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G S ——试样土粒比重,对于粗粒土,则为土中粗细颗粒的混合比重;W——试样的含水率(%)。

饱和曲线常用以校核击实曲线的正确性。

校正: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把小于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ρ’dm=1/[/ ρdm+ G’S] 式5式中:ρ’dm——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g/cm3),计算至;ρdm——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g/cm3);p——试料中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百分率(%);G’S——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毛体积比重,计算至.最佳含水率按下式校正:W’o=w o(1-+式6式中:w、o——校正后的最佳含水率(%),计算至;w o ——用粒径小于40mm的土样试验所得的最佳含水率(%);p ——同前;w2 ——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吸水量(%)。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含水率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7 报告土的鉴别分类和代号。

土的最佳含水率w o(%)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g/cm3).8 本试验若干问题的规定与分析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对于粗粒土和巨粒土,规程另有介绍可采用振动台法和表面震动压实仪法。

工程上大部分土类属粗粒土,但实际普遍仍采用击实试验方法进行。

击实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于同一种土试样而言,如果击实功不同,其所对应的最优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也不尽相同。

随着土所受压实功的不断增加,击实曲线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但其位置会逐渐向左方上移,使试验最佳含水率减少,最大干密度增加。

采用哪种击实方法,应根据有关规定或工程、科学试验的特殊需要选定。

试验表明,在单位体积击实功相同的情况下,同类土用轻型和重型击实试验的结果相同。

土样制备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土样准备可分为:烘干土、风干土(干土法)、天然土(湿土法)对于塑限较高的土样,其烘干土的最大干密度较大,天然土的最小,;而天然土的最优含水率最大,烘干土最小;风干土(干土法)则与天然土(湿土法)的击实结果较为相近。

因烘干土中的一些胶质与有机质均被灼烧分解,会导致胶粒与水作用失去活性,从而使试验结果受到影响。

为此,当采用干土法进行击实试验时,试验土样应采用风干土,不宜用烘箱烘干。

湿土法与干土法对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制样方法而言,分为干土法与湿土法两种。

规程中对于采用哪种方法制样并没有很严格的规定,但由于湿土法对于土样准备的要求较干土法高,故一般试验人员偏向采用干土法制样。

鉴于采用干土法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较湿土法高(干土法有风干揉搓拌和的步骤,使土体颗粒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重排,土更容易被击实紧密),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含水率较高的天然土路基或原山土路基应采用湿土法制样,避免造成路基压实度检测结果比实际偏低的不良影响。

土的重复使用土样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击实功会对土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也会偏大。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一是土颗粒在反复的夯打中被击碎,使其结构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增加;二是当土样被击实后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松散状态,不易加水浸透,使试验精度受到影响。

因此,应严格执行规程中对土样的不重复使用的规定。

击实后,测土样含水率的温度控制。

有机质土在105-110℃温度下经长时间烘干后,有机质特别是腐殖酸会在烘干过程中逐渐分解而不断损失,使测得的含水率比实际含水率大,土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误差越大。

故规程规定对有机质含量超过5%的土,应在60-70℃的恒温下进行烘干。

某些含有石膏的土在烘干时会损失其结晶水,在105-110℃下测定其含水率会有影响。

每1%石膏对含水率的影响约为%。

如果土中有石膏,则试样应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烘干,并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试验数据的处理本试验方法中对于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的绘制方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若采用手工绘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也不容易在曲线上读出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甚至有些一线试验人员将5个试验点中较大的干密度值作为土样的最大干密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规程中没明确击实曲线是二次抛物线或者其他类型曲线,因此,若采用图解法作曲线时,可以有多种方法进行曲线拟合,由此得出的试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由于击实试验一般得出5个点数据,5个数据点可求出对应的4次多项式的5个系数,所以可以使用4次多项式进行拟合,以使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为1。

在excel中利用LINEST函数可得出拟合曲线函数的系数,令含水率以含水率最低的点为初始值,以的间隔递增,直至含水率最高的点为止,再利用拟合曲线的函数公式求出每个含水率对应的干密度,通过excel可自动查询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如右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