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实验 鱼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动物学实验报告解剖鱼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鱼类的主要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等。
2. 掌握鱼类解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通过解剖观察,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加深对鱼类生理结构特征的理解。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鲤鱼、鲢鱼2. 实验工具:解剖盘、解剖剪、解剖刀、解剖针、镊子、解剖镜、直尺、记录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鱼类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剪在肛门前方剪一小口,然后沿腹中线向前剪开直至鳃盖下方。
- 将解剖剪钝头插入剪口,沿脊柱下方向前剪至鳃盖后缘,将左体壁全部剪去,暴露内脏。
2. 观察消化系统- 消化管:观察口咽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 消化腺:观察肝脏、胰脏、胆囊等部位。
3. 观察呼吸系统- 鳃盖:观察鳃盖的结构和鳃丝。
- 鳃弓:观察鳃弓的数量和排列。
- 鳃丝:观察鳃丝的形态和分布。
4. 观察循环系统- 心脏: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血管:观察心脏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之间的血管连接。
5. 观察排泄系统- 肾脏:观察肾脏的形状、大小和结构。
- 输尿管:观察输尿管的走向和连接。
6. 观察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观察精巢、输精管、阴茎等部位。
- 雌性生殖系统: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部位。
7. 比较不同鱼类器官系统的异同点- 观察鲤鱼和鲢鱼的器官系统,比较其异同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系统结构相似,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
- 鲤鱼和鲢鱼的消化管长度、消化腺大小存在差异。
2. 呼吸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呼吸系统结构相似,包括鳃盖、鳃弓、鳃丝。
- 鲤鱼和鲢鱼的鳃丝数量、鳃弓排列存在差异。
3. 循环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循环系统结构相似,包括心脏、血管。
- 鲤鱼和鲢鱼的心脏形状、血管走向存在差异。
4. 排泄系统- 鲤鱼和鲢鱼的排泄系统结构相似,包括肾脏、输尿管。
- 鲤鱼和鲢鱼的肾脏大小、输尿管走向存在差异。
鱼类动物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鱼类动物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鱼类生理、生态和形态等方面的知识;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了解鱼类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 鱼类生理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鱼类生理特性,掌握鱼类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观察鱼类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生理现象,测定鱼类体温、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
(3)实验步骤:①观察鱼类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生理现象;②使用生理学仪器测定鱼类体温、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③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 鱼类形态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鱼类形态结构,掌握鱼类形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观察鱼类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结构,学习鱼类分类学知识。
(3)实验步骤:①观察鱼类外部形态,如体型、鳍、鳔等;②解剖鱼类,观察内部器官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③学习鱼类分类学知识,了解不同鱼类的形态特点。
3. 鱼类生态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鱼类生态特性,掌握鱼类生态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观察鱼类生活习性、繁殖方式、食物链等生态现象。
(3)实验步骤:①观察鱼类生活习性,如栖息地、活动规律、繁殖方式等;②研究鱼类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能量流动;③分析实验结果,探讨鱼类生态学问题。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鱼类生理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鱼类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具有稳定的呼吸、消化、循环和排泄功能;(2)鱼类体温、血液pH值等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鱼类生理功能正常;(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进一步了解鱼类生理特性。
2. 鱼类形态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鱼类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如体型、鳍、鳔等;(2)通过解剖观察,了解鱼类内部器官结构,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3)学习鱼类分类学知识,认识不同鱼类的形态特点。
3. 鱼类生态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显示,鱼类具有特定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2)研究鱼类食物链,了解食物链的组成和能量流动;(3)分析实验结果,探讨鱼类生态学问题。
观察鱼实验报告

观察鱼实验报告在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生物。
本次实验我们将主要观察金鱼的行为和特征。
实验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种生物,并深入学习其生态和行为习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一只金鱼- 一个鱼缸- 活饵- 鱼食- 滤水器- 水温计方法:1. 准备一个标准的鱼缸,并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确保水质的健康和洁净。
2. 将金鱼放入鱼缸中,并记录下鱼的外观特征,比如颜色、大小和形状。
3. 在鱼缸中放入适当量的活饵并加入适量的鱼食。
4. 观察金鱼的行为,在观察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专注,记录每一个行为的细节。
5. 确保鱼缸中的水温适宜,并观察鱼对于水温变化的反应。
实验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金鱼喜欢游动,而且游动的频率比较高。
此外,在活饵被放入水中后,金鱼会立刻察觉到,然后朝着活饵游过去,很快就会将其吞咽下去。
我们还注意到,金鱼对于水质的敏感度很高,在水质不佳的情况下它们的行为和食欲都会受到影响。
在观察金鱼的外观特征时,我们注意到它们的体型呈椭圆形,肚子比较大,而且体表有很多大小不等的鳞片。
在颜色方面,金鱼的身体呈现出明亮的黄色和橙色,眼睛则呈现出深色。
结果分析和结论金鱼是非常受人喜爱的一种生物,也是非常适合家庭观赏的宠物之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了金鱼的外观特征和行为习性。
我们发现金鱼的行为和食欲与水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养殖金鱼时一定要注意水质的健康和洁净,保证水温适宜,让金鱼健康成长。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金鱼的基本特征和行为习性,为我们掌握金鱼的养殖方法和相关知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普通动物学实验—鱼的外形及内部解剖

实验目的: 一、通过对鲫鱼的结构观察,了解硬骨鱼 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 形态结构特征。 二、学习和掌握鱼类的解剖方法。
实验内容:
(一) 观察鲫鱼的外形(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 侧线等)。
(二) 剪去鱼体左侧体壁肌肉,暴露出内脏器官, 进行内部解剖与观察。
使用双目连续变倍 体式镜认识鳃各部 分的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1)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
脑 (高级中枢) 脊髓(低级中枢) • 外周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 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2)感觉器官
• 皮肤感受器 • 听、平衡觉感受器 • 视觉器官
前半规 管
后半规 管
躯干椎和肋骨
。 尾椎
肋骨(rib)
。
• 发达,保护内脏 • 按体节排列 • 单头式
肋骨仅有一端连于脊柱上 另一端游离,无胸骨相连
附肢骨骼
• 鳍骨 奇鳍骨 偶鳍骨
• 带骨 肩带 悬挂胸鳍的带骨, 由上锁骨; 锁骨; 乌喙骨;肩胛骨; 后锁骨组成 腰带
偶鳍骨
• 胸鳍:软骨鱼 基鳍软骨3,辐鳍软骨3列,软鳍条 硬骨鱼 基鳍骨退化,支鳍骨退化或不超过5 枚, 鳍条。
原位观察
生殖系统
• 雄性: 精巢:一对 输精管:一对
• 雌性 卵巢 :一对( 游离卵巢; 封闭卵巢
输卵管一对
消 化 系 统
消化道
口咽腔 →食管→ 胃→肠→肛门
消化腺
肝脏 胆汁
胰液 胰腺
口咽腔
• 口腔与咽腔无明显的界限 故称口咽腔
• 具齿 •舌
较原始,由基舌骨的突 出部分外覆粘膜构成, 少数鱼的舌退化或无舌 • 鳃耙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鱼的标本、鱼类解剖工具、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解剖鱼体:将鱼标本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慢慢剖开鱼体。
首先从鱼的胸腔切入并延伸至腹腔,然后从尾部朝头部剖离开,同时切开鱼的鳃盖,进一步剖开鱼的颌骨以及头骨。
在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重要组织和器官。
3.淘洗标本:将解剖好的鱼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淘洗以去除血液和杂质。
4.制作镜片:将鱼体中感兴趣的组织或器官取出,切成适当的大小,并用显微刀将其切薄。
5.涂片加热:将切好的组织片放在加热盖玻片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使组织片均匀贴附在盖玻片上。
6.组织固定:将加热过的盖玻片放入甲醛固定液或其他适合的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一般需要固定数小时或过夜。
7.去脂:将固定好的组织片放入脱脂溶液中,去除其中的脂肪。
8.染色:将去脂后的组织片放入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的显色度。
9.除脱水:将染色后的组织片放入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
10.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片放入透明溶液中,增加其透明度。
11.封片:将处理好的组织片放入玻璃片上,再加上另一块盖玻片,用封片胶固定好。
12.显微观察:将封好的组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组织结构、细胞组成等细节。
实验原理:鱼的实验可以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鱼类生理学研究、疾病模型建立、环境毒理学等。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实验原理:1.解剖观察:通过解剖鱼体,可以观察到鱼的器官结构、组织分布等信息,进而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
2.组织切片:将鱼体中的感兴趣组织切割成薄片后,可以用来观察组织的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细胞内器官等。
3.染色技术:通过染色处理,可以使组织或细胞的特定部分显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核染色、酶标染色等。
4.应用于疾病研究:鱼类可以作为模型生物,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鱼类细菌感染模型可以研究感染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和抗菌药物的疗效。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

鱼的解剖实验报告鱼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鱼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一大类,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鱼类的解剖结构以及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我们进行了一次鱼的解剖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鱼类,深入研究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其适应水生环境的生理特征进行探索。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是一条常见的淡水鱼类——鲤鱼。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手术刀、剪刀、解剖钳、显微镜等。
首先,将鲤鱼放在解剖台上,用剪刀剪开鱼的腹部,然后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鱼的皮肤和肌肉,以暴露内部器官。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观察和描述鱼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鱼的骨骼系统:鱼类的骨骼系统主要由脊柱、鳃盖骨、鳞片等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的脊柱呈弯曲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使得鱼类能够更好地适应水生环境的运动需求。
鳃盖骨则起到保护鱼类鳃裂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了鱼类的呼吸过程。
鳞片则覆盖在鱼的身体表面,起到保护和减少水的阻力的作用。
2. 鱼的消化系统:鱼类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口腔内有锯齿状的牙齿,这有助于它们咀嚼食物。
鱼类的胃相对较小,这与其食物主要为肉食性有关。
肠道则起到吸收和消化食物的作用。
3. 鱼的呼吸系统:鱼类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鳃裂和鳃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鳃裂呈现出一种分叉状的结构,这增加了鳃面积,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吸收氧气。
鱼类通过水流将含氧的水经过鳃裂,从而进行气体交换。
4. 鱼的循环系统:鱼类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观察到鱼类的心脏位于腹腔内,由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鱼类的血液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经过动脉和静脉流动,从而实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
结论:通过本次鱼的解剖实验,我们对鱼类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鱼类的骨骼系统使其能够灵活地在水中游动,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则保证了鱼类的营养摄取、氧气吸收和废物排出。
这些特征使得鱼类能够适应水生环境的生活方式。
鱼的各种实验报告

鱼的各种实验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鱼类的各种实验研究,包括鱼类行为实验、鱼类生态实验以及鱼类生理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鱼类的行为、适应能力以及生理机制,为保护和利用鱼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一、鱼类行为实验1. 觅食行为观察实验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不同种类鱼类的觅食行为。
例如,将鱼类放置于水池中,同时向水池中放入不同种类饵料,记录各种鱼类对不同饵料的选择和觅食策略。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觅食习性和食性分类。
2. 群体行为观察实验观察鱼类在不同群体组织中的行为表现。
例如,将鱼类放置于不同大小的水池中,记录各种鱼类的集群活动,包括聚拢、分散、领导者行为等。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社会行为和领导层次。
3. 学习与记忆实验通过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实验,研究不同种类鱼类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例如,将鱼类与特定刺激(如光线或声音)相连,观察它们对该刺激的反应。
后续的实验可以用来测试鱼类对该刺激的记忆时间和程度。
二、鱼类生态实验1. 水质适应实验研究不同种类鱼类对不同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
例如,将鱼类分别放置在不同氧含量、酸碱度、温度等条件下,观察它们的呼吸、饮食和活动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对不同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2. 迁移与季节行为实验研究鱼类的迁移和季节行为,以揭示它们的迁徙路线、迁徙动力和迁徙方式。
例如,通过标记回收法来追踪鱼类的迁移路线,或者通过监测鱼类的光感受器和地磁感受器来了解其导航行为机制。
3. 摄食选择实验研究鱼类在不同食物资源环境下的选择行为。
例如,将鱼类置于不同种类食物的选择场景中,观察其对不同食物的摄食偏好。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的食物选择机制和资源利用策略。
三、鱼类生理实验1. 呼吸实验通过测量鱼类的呼吸频率和耗氧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鱼类的呼吸适应能力。
例如,将鱼类放置于氧浓度不同的水域中,测量其呼吸频率和氧耗量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了解鱼类对氧浓度变化的适应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农牧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张盼学号: 2015503121 食品院 15生技1 班同组人:李宁王俊蔡熙彤次旦卓嘎索朗央珍江永旺姆
侧线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及其衍生物组成鳞片是鱼类最显著的皮肤衍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分为三3种:楯鳞、硬鳞、骨鳞(鲤鱼为骨鳞)。
骨鳞
三、骨骼系统
鲤鱼为硬骨鱼类,其骨骼多为硬骨,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中轴骨分为头骨和脊柱,附肢骨分为偶鳍骨和奇鳍骨。
四、消化系统 鱼的消化系统包括由口腔、咽、食道和肠组成的消化道以及由消化腺肝胰脏和胆囊组成。
肠管前端接于食管;肠管开口于臀鳍基部前方,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为直肠;胆囊肠管前部右侧,暗绿色椭圆形囊,埋在肝胰脏内。
肋骨
脊柱
肝胰脏
胆囊
肠
脾 咽齿
口腔
五、呼吸系统
鱼的呼吸系统主要是鱼鳃,包括:鳃盖膜、鳃弓、鳃片、鳃耙;鳔。
鳔位于消化管背方,银白色,分前后两室,后端发出细长的鳔管通入食道。
六、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主要是由心脏、动脉球、动脉、脾脏组成;心脏分为心房和心室,血液循环为单循环,位于胸鳍间围心腔。
七、泄殖系统
包括由肾脏、输尿管、膀胱组成的泌尿器官和精巢、输精管和卵巢、输卵管组成的生殖系统。
肾脏紧贴胸腔背壁,在鳔前后室相接处;输尿管沿腹腔背壁后行,每输尿管汇合后扩大形成囊即膀胱末端开口于泄殖窦。
鳔前室 鳔后室
鳃耙 鳃弓
鳃丝
心室
动脉球
实验室名称:临床兽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