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在实验条件下行为、生理、心理和遗传等方
面的一门学科。
它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助力人类的健康和科学发展。
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时,科学家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见的实验动
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等。
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生长周期、易获取性、生殖能力、代谢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的使用
在实验动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遵循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保护实验
动物的权益。
他们会对实验动物进行定期体检、喂养、饲养等工作,确保动物在实验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关怀和保护。
同时,科学家们也会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采用无创伤、无痛苦的实验方法,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
实验动物学的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利用实验动物进行药物研发、疾病治疗等实验,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支持。
在生物学领域,实验动物也被用于研究生物进化、基因调控等课题。
在心理学领域,实验动物被用于研究行为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
结语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为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同时,在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时,我们也要注重保护动物的权益,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促进实验动物学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拯救全人类学习小组111.实验用动物:广义上来说,所有用于科学研究、检测鉴定和教学示范的动物都可以称为实验动物或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 ),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观赏动物和实验动物。
2.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 )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3.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4. 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5.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减少动物死亡的痛苦,死后应得到妥善处理。
6.替代(Replacement ):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7.减少(Reduction ):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8.优化(Refinement ):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9.种(Species ):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在一般情况下,同种动物能共同生活、交配、繁衍后代,而异种动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使相近种的动物交配产仔,其后代也没有繁殖能力。
10.品种(stock ):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11.品系(strain ):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具有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
12.近交(inbreeding)即近亲交配。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关于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通过实验动物学,科学家能够研究和了解生物学、药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性科学问题。
实验动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医学家和科学家常常使用动物进行实验,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在18世纪,法国的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比约克开创了现代实验动物学。
他使用小麦、豌豆和果蝇等动物进行实验来探索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实验动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是药物学。
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实验动物,科学家能够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确定药物剂量、疗程和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至关重要。
此外,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基础生物学研究,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机制。
例如,使用小鼠模型可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调控以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实验动物学还在许多其他领域有应用,如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疾病研究等。
在心理学中,实验动物模型被用于研究认知过程、学习和记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
在神经科学中,实验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和异常,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疾病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然而,实验动物学也面临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人们普遍关注动物的权益和福利,并呼吁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使用。
在进行实验动物研究时,有严格的伦理和法律规定以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最小化痛苦。
同时,科学家也在努力寻找替代实验方法,例如使用体外细胞模型和计算模拟等,以减少对动物实验的需求。
总之,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关于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它在药物学、生物学和其他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机制,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动物实验技术
(Animal Experiment Techniques)
是进行动物实验时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也包括实验动 物本身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各种监测技术。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物福利
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应该得到友好的对待!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2.实验用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
B. 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或称家禽家畜(Domestic Animal and Domestic Fowl) 是指人类生活需要的动物,特别是用科学方法饲育的家禽、家畜等 经济动物,虽经人工培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遗传学、微生物学 控制,但其严格程度与实验动物相比,相差悬殊。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营养学
(Laboratory Animal Nutriology)
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 科学。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生态学
(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是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与条件。例如饲养动物的房舍、通风、 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近交系(Inbred Strain) 封闭群(Closed Colony) 杂交群(Hybrid Colony)
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1.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
四大特点
B.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施行人工控制
目前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控制程度,我国将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 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C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GF)和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GN)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的解决方案
• 实验动物学应加强动物福利和伦理原则的研究,制定合 理的实验动物福利措施和伦理规范 • 实验动物学应加强实验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实 验动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实验动物学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展望
实验动物学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实验动物学将继续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和方 法,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 实验动物学将继续关注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提高科学 研究的伦理性和可持续性
实验动物模型的应用
• 实验动物模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用于研究疾 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法等 • 实验动物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04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问题
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与原则
实验动物福利的概念
• 实验动物福利是指实验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态 • 实验动物福利要求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福利权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
•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应包括动物房、动物实验室、饲料储存室、动物解剖室等 • 实验动物饲养设施应配备相应的设备,如笼具、麻醉设备、监护设备等
实验动物的饲料与营养管理
实验动物的饲料
• 实验动物饲料应根据动物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饲料 • 实验动物饲料应保证营养均衡,满足动物的生长和发育 需求
实验动物学在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评价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为药物毒性评价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预测药物在人体内的毒性和 副作用
实验动物学在疾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遗传性疾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 实验动物学可以帮助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建立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 • 实验动物学可以为遗传性疾病研究提供重要的动物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 治疗方法
2023年实验动物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年实验动物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实验动物学专业是一门应用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涵盖了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对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动物生理、代谢、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实验动物学专业的介绍及就业方向。
1. 学科设置与课程实验动物学专业在部分高校可以作为本科和硕士专业。
主要课程包括:实验动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行为学、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饲养与管理、实验动物法律法规等。
2. 就业方向(1)医药研发领域:在医药研发领域,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新药或治疗方法研发、临床试验等工作。
(2)动物饲养管理领域:在动物饲养管理领域,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动物品种选择、繁殖、饲养、健康管理等工作。
(3)环境监测领域: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监测领域的工作,例如环境污染监测和生态风险评估等。
(4)科普教育领域: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科普教育领域的工作,例如影视记者、自然博物馆等。
(5)科学研究领域: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科学研究领域的工作,例如基础生物学、转化医学等。
3. 薪资待遇实验动物学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取决于工作类型、工作经验和地区等因素。
大多数初级职位的年薪在5万元到10万元之间,具有多年经验或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和福利。
很多企事业单位均提供社保、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
4. 总结实验动物学专业在医药研发、动物饲养管理、环境监测、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均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医药公司,实验室,环境监测机构等工作。
可以说,实验动物学专业是一个应用前景广阔的专业。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46道题)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
3.实验动物学: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生物学特性、营养代谢规律。
遗传特点、微生物控制技术、开发、培育及应用4.动物实验:是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试验手段、方法、动物模型等,人为地改变环境条件后,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反应与变化,并做类比研究,是保证试验的质量和试验的可重复性的科学。
5.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医疗科学国际组织和生命科学会联合成立,负责国际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6.普通环境: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一般实验动物7.屏障环境: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源体(Specific PathogenFree,SPF)级实验动物,这类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入,动物来源于无菌、悉生动物或SPF动物种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以防止空气逆向形成的污染。
屏障内人和动物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工作时应戴消毒手套,穿着灭菌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8.隔离环境:隔离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器以保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物。
隔离器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是无菌的,为了保证这种无菌状态,人不能和动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隔离器的空气进入要经过超高效过滤0.5um微粒,滤除率99.97%),一切物品包装灭菌后通过灭菌传递舱移入,动物来自无菌动物、或其哺育的剖腹产动物后代。
该系统的设施适用于饲育无菌们(Germ Free)级及SPF级实验动物。
9.近交系:经连续20代或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能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体。
实验动物学第一章PPT课件

对实验动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饲养方式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饲养方式,如笼养、群养或散养等。
实验动物的饲养和护理
03
CHAPTER
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
实验动物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实验动物伦理
是指在实验动物研究中,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尊重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生命价值,避免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在毒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用于研究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对生物体的危害和毒性作用。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小鼠和大鼠是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因为它们容易饲养、繁殖快、基因型丰富,且与人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豚鼠和兔在免疫学和药理学研究中较为常用,而犬和猴则更多地用于模拟人类疾病的研究。
常见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犬、猴等,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领域。
对于违反实验动物伦理原则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03
02
01
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和监管
04
CHAPTER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是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人类疾病的研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深入了解疾病的机制,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需要遵循严格的伦理和法律规定,确保动物的福利和保护。
03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有助于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新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01
实验动物是药物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测试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及相关实验材料。
2. 实验性动物模型: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的、化学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或毒使动物患相应的传染病,又如用化学致癌剂、放射线、致癌病毒诱发动物的肿瘤等。
3.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4. 实验用动物:是指所有应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5. 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
是采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连续繁殖20代以上所培育出来的,遗传上达到高度一致的动物群。
6. 3R原则:○1Reduction(减少)指在科学研究中,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定数量的地动物能获得更多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
○2Replacement(替代)指使用其他方法而不用动物所进行的试验或其他研究课题,以达到某—试验目的。
或是使用没有知觉的试验材料代替以往使用神志清醒的活的脊椎动物进行试验的一种科学方法。
○3Refinement(优化)指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条件,善待动物,提高动物福利:或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的科学方法。
7. 无菌动物:应用现有技术,在体内、外检测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来源于无菌手术剖腹取胎,饲养在无菌隔离器内,人工喂乳或保姆代养培育而成。
8. SPF级动物:体内不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简称SPF动物。
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这种动物都是来自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转移到屏障系统中饲养和实验。
9. 隔离系统:无菌隔离系统是完全密封的,将药品、生物制品控制、并处理成无菌状态。
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可能需要若干个隔离器组成的系统来完成,从而将整个流程与可能的污染源(如:周围的设备和操作者)彻底分开。
10. 清洁级动物:又称最低限度疾病动物,体内、外不携带人畜共患的病原体或动物传染病病原的动物,不能带有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体内寄生虫。
11. 免疫缺陷动物: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12. 转基因动物:将外源重组基因转染并整合到动物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形成在体表达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二、简答1. 简述大鼠的给药方法(包括给药途径、常用给药量及其注意事项)?答:○1大鼠灌胃:a.大鼠灌胃是最常见的给药方法之一。
大鼠灌胃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的,不需要麻醉。
b.大鼠一般灌胃量为1ml/100g体重,因此一般大鼠灌入2ml是可以的。
c.大鼠灌胃时,右手持灌胃注射器,左手拇指和食中二指相对,抓住大鼠颈部皮肤,使大鼠的头部和颈部及躯干呈一直线,不需要固定大鼠的尾巴,就可以实施灌胃操作了。
○2大鼠腹腔注射:a.腹腔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
常见的麻醉方法均是麻醉药物腹腔注射b.大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一般为5~10ml/kg。
c.腹腔注射时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大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大鼠的颈部,使大鼠的头部向下。
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
进针的动作要轻柔,防止刺伤腹部器官。
○3大鼠尾静脉注射:a.首先将大鼠固定,然后在注射前首先要让大鼠的血管充盈。
可以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的方法或者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
进针时针头和血管呈30o,针尖斜面朝上,轻轻挑刺入皮肤后针头立即和血管平行,一般情况下一次就可以进入血管,可以将针头刺入血管一大半,轻轻回抽针栓,有明显的回血,则可以推注药液。
b.注射结束后,轻轻拔出针头,可以干燥的棉球压一下进针点,防止液体回漏。
2. 简述小鼠的给药方法(包括给药途径、常用给药量及其注意事项)?答:○1小鼠灌胃:小鼠灌胃方法比较简单需要。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持小鼠的头部和颈部成一直线,方便灌胃针头进入;二是动作要轻柔,从口角进入,防止损失食道。
灌胃容积一般是0.1~0.2ml/10g,最大0.35ml/10g,每只小鼠的灌胃最大容积不超过0.8ml。
○2小鼠腹腔注射:a.腹腔注射是常见的给药方式,尤其是在麻醉时。
常见的麻醉方法均是麻醉药物腹腔注射。
b.腹腔注射时右手持注射器,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抓住小鼠的尾巴,另外三个手指抓住小鼠的颈部,使小鼠的头部向下。
这样腹腔中的器官就会自然倒向胸部,防止注射器刺入时损伤大肠、小肠等器官。
进针的动作要轻柔,防止刺伤腹部器官。
c.小鼠腹腔注射的给药容积一般为5~10ml/kg。
○3小鼠静脉注射:固定好小鼠,注射前首先要让小鼠的血管充盈。
可以采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的方法或者采用温水浸泡的方法。
待血管充盈后,酒精棉球擦拭后就可以进针了。
针头和血管呈约30°,针尖斜面朝上,轻轻挑刺入皮肤后针头立即和血管平行,一般情况下一次就可以进入血管。
注射量为0.05~0.1ml/10g 体重。
○4皮下注射给药:将药液推入皮下结缔组织,经毛细血管、淋巴管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作皮下注射常选项背或大腿内侧的皮肤。
操作时,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然后将皮肤提起,注射针头取一钝角角度刺入皮下,把针头轻轻向左右摆动,易摆动则表示已刺入皮下,再轻轻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地将药物注入皮下。
拔针时左手拇、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以防止药物外漏。
注射量约为0.1~0.3ml/10g体重。
○5皮内注射给药:将药液注入皮肤的表皮河真皮之间,观察皮肤血管的通透性变化或皮内反应,接种、过敏实验等一般作皮内注射。
先将注射部位的被毛剪掉,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按住皮肤使之绷紧,在两指之间,用结核菌素注射器连接4.5针头穿刺,针头进入皮肤浅层,再向上挑起并梢刺入,将药液注入皮内。
注射后皮肤出现一白色小皮丘,而皮肤上的毛孔极为明显。
注射量为0.1ml/次。
○6肌肉注射给药:小鼠体积小,肌肉少,很少采用肌肉注射。
当给小鼠注射不溶于水而混悬于油或其他溶剂中的药物时,采用肌肉注射。
操作时固定小鼠,用左手抓住小鼠的1条后肢,右手拿注射器。
将注射器与半腱肌呈90°角迅速插入1/4,注入药液,用药量不超0.1ml/10g体重。
3. 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a.现代生物学实验中,实验动物是指根据实验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人工饲养,繁殖及科学培育而成,供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测等方面使用的实验对象和材料。
实验动物必须有明确的生物学特性和清楚的遗传背景,并且是在对其身上的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严格控制下培育和驯化出来的。
b.有时我们也用些野生动物、家禽、家畜和鱼类进行实验,但由于它们的遗传背景不清楚,或健康状况有差异,对刺激的酸碱度不同等,造成实验结果重复性和可靠性较差,只能称为实验用动物。
c.实验用动物不能与实验动物等同,实验动物可包括在实验动物中,但在不是十分严格的情况下,有时二者又互为通用。
4. 试举3例说明实验动物编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1)颜料涂染:a.涂红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
b.涂染黄色,3~5%苦味酸溶液c.黑色,煤焦油的酒精溶液d.涂染咖啡色,2%硝酸银溶液标记时用毛笔或者棉签蘸取上述溶液,在动物体的不同部位涂上斑点,以示不同号码。
编号的原则是:先左后右,从上到下。
2)烙印法:用刺数钳在动物耳上刺上号码,然后用棉签蘸着溶解在酒精中的黑墨,在刺号上加以涂抹,烙印前最好对烙印部位预先用酒精消毒。
3)针刺法:用七号或八号针头蘸取少量碳素墨水,在耳部,前后肢以及尾部等处刺入皮下,在受刺部位留有一黑色标记。
该法适用于大小鼠,豚鼠等。
在实验动物数量少的情况下,也可适用与家兔,狗等动物。
(4)剪趾法剪趾法是将小鼠左右前肢或左右后肢脚趾按不同排列方式代表不同的数字而进行标记的方法。
一般习惯从左向右第一趾为1号,第二趾为2号,第三趾为4号,第四趾为7号。
若第一、二趾同时剪去为3 号;若第一、四趾同时剪去则为8号以此类推右脚表示个位数,左脚表示十位数,可从1 号编至99 号。
若再配合穿耳孔法,左耳表示千位,右耳表示百位数,可编至9999 号。
(5)剪毛法剪毛法是将动物背部的被毛用剪刀剪去,用于标记,此法编号标记清楚、可靠,便于试验人员观察,常用于大中型动物的编号。
(6)穿耳孔法:用动物专用打耳器在动物耳朵的不同部位打一小孔或打成缺口来表示一定号码的方法。
打孔原则:左耳代表十位,右耳代表各位,这种方法可标记100只左右的动物。
(7)标牌法:用金属制作的标牌固定在实验动物的颈部、耳朵或脚上,将分组编号写在卡片上,挂在动物饲养笼外。
方法简单易识别、数量不限。
5. 小鼠、大鼠的最大安全采血量及最小致死采血量分别是多少?答:最大安全采血量:指一次采血不会引起动物死亡或者严重威胁其健康的采血量上限,通常为血容量的10%~15%,或者体重的1%。
最小致死采血量:指一次采血可引起动物死亡的最小采血量,通常为血容量的25%以上。
小鼠最大安全采血量为0.2ml最小致死采血量0.3ml;大鼠最大安全采血量为1ml最小致死采血量2ml。
6. 实验动物麻醉过量时,可以采取什么对策?答:麻醉是动物手术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由于动物的生理状态不同,有时会产生麻醉过量的现象。
可采用注射麻醉拮抗剂、兴奋呼吸中枢、人工呼吸法等方法。
造成呼吸或循环系统异常情况,此时应根据过量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如果动物呼吸极慢而不规则,但血压和心搏仍正常时,可施行人工呼吸,并给予苏醒剂。
○2如果动物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但仍有心搏时,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同时注射50%的温热葡萄糖溶液,1:10000肾上腺素及苏醒剂。
○3如果动物呼吸停止,而且心搏极弱或刚停止时,应用5%CO2和95%的混合气体人工呼吸,进行心脏按摩,注射温热的生理盐水。
心搏恢复后,注射50%葡萄糖及苏醒剂。
7. 家兔消化系统的组成如何?有何结构为家兔独有?答:a.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门。
此外,还有肝脏,脾脏等。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也参与消化,家兔的小肠很长,约为体长的八倍。
b.家兔回肠与盲肠相接处膨大形成一厚壁的圆囊,称圆小囊,这是家兔所独有。
8. 简述动物术后的注意事项?答:○1保温,全身麻醉后的动物体温降低,注意保暖。
○2术后护理,保持呼吸畅通,防窒息,在麻醉恢复期请勿放于高处以防止摔伤;避免与动物近距离接触,以防止其神志不清时误伤实验人员;若动物术后不能眨眼,应适当点眼药水,防止角膜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