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参考列表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刘牧,韩广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目前,中国农村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原因复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解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加强规划指导,稳步推进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进程;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片区国土资源空间开发格局;通过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制定促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创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扶贫效益。
关键词: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片区县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4)12-0165-04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的实施,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目前,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
探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进一步做好目前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任务的提出目前,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已经实现整体脱贫,但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显。
同时,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新特征,即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的特殊困难地区,例如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在革命老区和山区,东部地区存在少量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但其内部发展差距在日益扩大。
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民族、历史、政治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一般的经济增长已无法有效带动其发展,常规的扶贫开发手段也难以奏效,必须对其实施扶贫攻坚工程,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从而达到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专项计划到底是什么

专项计划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国家专项计划?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高校为主的本科一批招生学校承担,招生规模超5万名。
覆盖全国832个贫困县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区。
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包括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南疆三地州的22个团场),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南、甘肃等10省区。
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招生计划不少于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不少于学校本科招生规模的2%。
中央部门高校要将调减的特殊类型招生名额优先安排高校专项计划。
高校专项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及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4月15日前,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省(区、市)确定的实施区域,有关高校公布招生简章。
4月15日至5月5日,考生在阳光高考平台完成报名申请。
招生高校为本地所属重点高校。
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确定。
什么样的人能报考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学生,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什么样的人能报考地方专项计划?根据《通知》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由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承担,安排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年度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
河南高考定向招生计划,河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完整篇.doc

2019年河南高考定向招生计划,河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河南高考定向招生计划,河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范围,其中,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河南省38个重点贫困县,高校专项计划实施范围为53个省级以上贫困县。
今年高招,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定向招生的主要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及高校专项计划三大类。
按照规定,国家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为国家划定的38个贫困县,包括26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1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
分别为:开封兰考,洛阳栾川、嵩县、洛宁、汝阳、宜阳,平顶山鲁山,安阳滑县,新乡封丘,濮阳范县、台前县,三门峡卢氏,南阳南召、内乡、镇平、淅川、社旗、桐柏县,商丘民权、宁陵、柘城、睢县、虞城县,信阳光山、新县、固始、淮滨、商城、潢川县,驻马店新蔡、上蔡、确山、平舆县,周口淮阳、沈丘、太康、商水、郸城。
高校专项计划53个实施区域是在上述38个贫困县的基础上,增加15个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包括:洛阳伊川县,平顶山叶县,安阳内黄县,新乡原阳,濮阳市濮阳县,漯河舞阳,南阳方城,商丘夏邑,信阳罗山、息县,周口西华、扶沟,驻马店泌阳、正阳、汝南县。
河南省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学校为在本科一批招生的省属高校,招生规模不低于本校本科一批招生总计划的3%,有关高校必须足额安排招生计划。
地方专项计划的实施对象必须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我省的农村。
河南省教育厅明确要求,高招,我省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之前;我省地方专项计划录取批次安排在本科一批结束后、本科二批开始之前。
三个专项计划均执行本科一批分数线。
2019年河南高考定向招生计划,河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河南高考定向招生计划,河南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范围,其中,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为河南省38个重点贫困县,高校专项计划实施范围为53个省级以上贫困县。
农村专项计划毕业后有编制吗_包分配吗

农村专项计划毕业后有编制吗_包分配吗专项计划录取毕业后一定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吗不一定。
国家没有强制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2012年起,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即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1、有关省(区、市)要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制定专项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专项生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
2、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
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
3、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有关省(区、市)要尽快制定或完善相关办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
高考农村专项计划的报名条件一、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1、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
2、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二、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三、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1、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2、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国家专项计划

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第1篇教育部: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
实施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20XX年以来,专项计划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累计录取学生近60万人,初步建立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根据第三方评估显示,专项计划得到多方认可,高校满意率为80%、学生为90%、地方为100%。
针对今年的特殊形势,教育部近期已对做好专项计划进行了安排。
一是实施区域不变。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贫困县脱贫后20XX年仍可继续享受国家专项计划政策。
二是合理安排后续有关工作。
根据高考时间推迟一个月的部署,合理安排专项计划考生报名、资格审核、招生录取等各环节工作时间。
三是严格招生录取管理。
加强对录取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地方、高校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招生政策规定,严格投档、录取等环节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国家专项计划第2篇一、报考条件不同1、国2113家专项计划:指5261定县市的城市和农村的考4102生,只要符合报考条件和要求就可1653以。
2、地方专项计划: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
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
二、录取层次不同1、国家专项计划::一本及二本院校层次录取,在高考录取过程中二本分数也可以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中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一本院校在二本控制线上征集志愿,进而录取到一本院校。
2、地方专项计划:安排在本科一批之后录取。
三、招生对象不同1、国家专项计划:招生院校是全国重点高校,招生对象面向全国。
2、地方专项计划:招生院校是地方重点院校,招生对象面向本省(区、市)。
国家专项计划第3篇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级考试招生机构,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现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XX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XX〕1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请严格执行。
贫困县高考加分政策及照顾政策

贫困县高考加分政策及照顾政策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
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2018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以下统称为专项计划),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招生学校为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18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
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3.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为切实做好贫困退出工作,提高贫困退出验收评估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对贫困退出评估检查的要求,结合相关政策调整,现就贫困县脱贫指标、评价标准具体解释明确如下:。
专项计划范文7篇

专项计划范文7篇专项计划篇1一、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简称国家专项计划)由中央部门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学校承担,招生计划数由教育部安排确定。
我省国家专项计划招生实施区域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市)、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计40个县(市)(见下文)。
考生具有我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今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的,均可报考。
符合报考条件预报考贫困专项计划的考生需填写《湖南省贫困专项计划招生、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报名资格审核表》(点击阅读原文)。
我省国家专项计划中,对有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设置2个学校志愿(分一志愿、二志愿);其他院校、专业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后、本科一批自主招生投档前进行,设置5个学校的平行志愿。
录取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考试院按照承办高校提出的投档比例投档,由高校按照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规则录取。
生源不足时(需要政审、面试、体检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除外),由省教育考试院通过络和媒体统一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组织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填报一次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栏设10个学校的平行志愿和1个“学校服从”。
如按“学校服从”志愿投档后仍生源不足时,可按教育部的相关规定,适当降分投档录取(即在投档线下20分以内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确保完成专项计划招生任务。
湖南省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区域一、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37个)武陵山区(31个)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石门县慈利县桑植县安化县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溆浦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新化县涟源市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罗霄山区(6个)茶陵县炎陵县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3个)平江县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二、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招生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招生由我省所属本科一批高等院校(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8所)负责实施。
贵州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贵州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关于贵州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招生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5.16•【字号】黔招委[2012]17号•【施行日期】2012.05.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招生委员会、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开发办、关于贵州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意见(黔招委〔2012〕17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开发办、招生办,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2012〕32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贵州省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具体实施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报考条件本人及其父或母在我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或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66个县〈市、区、特区〉,以下统称贫困地区)有常住户籍,本人高一至高三在我省贫困地区连续就读,并有我省贫困地区高中三年学籍(经省教育厅备案的宏志班考生除外),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可报考专项计划。
二、填报志愿专项计划志愿与普通文理科类同时填报,实行网上填报志愿。
考生要按照《贵州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规定》的要求,由本人填报志愿。
专项计划本科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下旬,设置五个平行志愿;专项计划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底,设置两个平行志愿。
三、报考资格审查凡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6月24日至26日,持本人户籍、学籍等相关证明材料到所在县级招办办理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确认手续。
县级招办对考生报考条件经核查无误后,将合格考生名单报所在市(州)招办;各市(州)招办对各县级招办上报合格名单核查无误后,汇总名单于7月1目前报省招生考试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 南阳市 平顶山市 濮阳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新乡 信阳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大庆市 哈尔滨市 鹤岗 佳木斯 齐齐哈尔市 双鸭山市 绥化市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黄冈市 黄石市 十堰市 襄樊市 孝感市 宜昌市 宁夏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青海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陕西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 西藏 西藏 西藏 西藏
西藏 西藏 西藏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新疆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云南 重庆 新疆
那曲地区 日喀则地区 山南地区 阿克苏地区 哈密地区 和田地区 喀什地区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州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保山市 楚雄彝族自治州
那曲县、嘉黎县、比如县、聂荣县、安多县、申扎县、索县、班戈县、巴青县、 尼玛县、双湖办事处 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江孜县、定日县、萨迦县、拉孜县、昂仁县、谢通门县、 白朗县、仁布县、康马县、定结县、仲巴县、亚东县、吉隆县、聂拉木县、萨嘎 乃东县、扎囊县、贡嘎县、桑日县、琼结县、曲松县、措美县、洛扎县、加查县 、隆子县、错那县、浪卡子县、 柯坪县、乌什县 巴里坤县 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皮山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 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泽普县、莎车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岳 普湖县、伽师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
固原市 吴忠市 中卫市 果洛藏族自治州 海北藏族自治州
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 同心县、盐池县 海原县、 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久治县、玛多县 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海晏县、刚察县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 海东地区 自治县、平安县 海南藏族自治州 共和县、同德县、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 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茫崖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行委 黄南藏族自治州 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西宁市 湟中县、湟源县、大通县 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县、杂多县、称多县、治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 大同市 阳高县、天镇县、广灵县、灵丘县、浑源县、大同县 晋城市 陵川县 晋中市 和顺县、左权县 临汾市 大宁县、永和县、隰县、汾西县、吉县 吕梁市 交口县、临县、方山县、岚县、石楼县、兴县 朔州市 右玉县 太原市 娄烦县 神池县、五寨县、五台县、偏关县、静乐县、繁峙县、河曲县、保德县、岢岚县 忻州市 、代县、宁武县 运城市 平陆县 长治市 平顺县、武乡县、壶关县 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 安康市 、白河县 宝鸡市 扶风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太白县 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 汉中市 坪县 商洛市 商州区、洛南县、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 铜川市 耀州区、宜君县、印台区 渭南市 合阳县、蒲城县、白水县、澄城县、富平县 西安市 周至县 咸阳市 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 延安市 延长县、延川县、宜川县 榆林市 清涧县、子洲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横山县、定边县 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巴中市 巴州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达州市 宣汉县、万源市 康定县、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 甘孜藏族自治州 、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 广安市 广安区 广元市 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 乐山市 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美姑县、金阳县、昭觉县、布拖县、雷波县、普格县、喜德县、盐源县、木里藏 凉山彝族自治州 族自治县、越西县、甘洛县 泸州市 叙永县、古蔺县 绵阳市 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 南充市 阆中市、仪陇县、嘉陵区、南部县 宜宾市 屏山县 阿里地区 普兰县、札达县、噶尔县、日土县、革吉县、改则县、措勤县 昌都县、江达县、贡觉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芒康县、洛隆县、边坝县 昌都地区 、类乌齐县、丁青县 拉萨市 城关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堆龙德庆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 林芝地区 林芝县、工布江达县、米林县、墨脱县、波密县、察隅县、朗县
附件:83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参考列表 省份 地市 县 安徽 安庆市 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 安徽 亳州市 利辛县 安徽 池州市 石台县 安徽 阜阳市 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颍东区 安徽 六安市 寿县、霍邱县、金寨县、裕安区、舒城县 安徽 宿州市 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 甘肃 白银市 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 甘肃 定西市 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 甘肃 兰州市 永登县、皋兰县、榆中县 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自 甘肃 临夏回族自治州 治县 甘肃 陇南市 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甘肃 平凉市 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庄浪县、静宁县 甘肃 庆阳市 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甘肃 天水市 清水县、秦安县、甘谷县、武山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麦积区 甘肃 武威市 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田阳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 广西 百色市 族自治县、田东县 广西 崇左市 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广西 桂林市 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 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 广西 河池市 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广西 贺州市 昭平县、富川县 广西 来宾市 忻城县、金秀县 广西 柳州市 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广西 南宁市 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 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 贵州 安顺市 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贵州 毕节地区 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 贵州 六盘水市 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县 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镇远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 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 荔波县、贵定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水 贵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族自治县、瓮安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 贵州 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 州 铜仁市、江口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贵州 铜仁地区 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万山特区 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凤冈县、湄潭县、桐 贵州 遵义市 梓县、习水县、赤水市 海南 直辖单位 保亭县、琼中县、五指山市、白沙县、临高县 河北 保定市 涞水县、阜平县、唐县、涞源县、望都县、易县、曲阳县、顺平县 河北 沧州市 海兴县、盐山县、南皮县 河北 承德市 承德县、平泉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滦平县 河北 邯郸市 魏县、大名县 河北 衡水市 武强县、武邑县、饶阳县、阜城县 河北 秦皇岛市 青龙县 河北 石家庄市 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行唐县 河北 邢台市 临城县、广宗县、巨鹿县、新河县、平乡县、威县 宣化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万全县、 河北 张家口市 赤城县、崇礼县 河南 安阳市 滑县 河南 开封市 兰考县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河南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黑龙江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北 湖南 湖南
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栾川县 南召县、内乡县、镇平县、淅川县、桐柏县、社旗县 鲁山县 台前县、范县 卢氏县、 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睢县 封丘县 光山县、新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潢川县、息县、光山县 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淮阳县、太康县 新蔡县、确山县、平舆县、上蔡县 林甸县 延寿县 绥滨县 同江市、桦南县、桦川县、抚远县、汤原县 拜泉县、甘南县、泰来县、龙江县、富裕县、克东县 饶河县 明水县、青冈县、望奎县、兰西县、海伦市、 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麻城市 阳新县 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 保康县 孝昌县、大悟县 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神农架林区 石门县 宜章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 中方县、沅陵县、辰溪县、溆浦县、会同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 湖南 怀化市 、芷江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 湖南 娄底市 新化县、涟源市 湖南 邵阳市 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武冈市 湖南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泸溪县、凤凰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花垣县 湖南 益阳市 安化县 湖南 永州市 新田县、江华县 湖南 岳阳市 平江县 湖南 张家界市 慈利县、桑植县 湖南 株洲市 茶陵县、炎陵县 吉林 白城市 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 吉林 白山市 靖宇县 吉林 延边州 汪清县、安图县、龙井市、和龙市 江西 抚州市 广昌县、乐安县 赣县、上犹县、安远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 江西 赣州市 瑞金市、南康市 江西 吉安市 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吉安县 江西 九江市 修水县 江西 萍乡市 莲花县 江西 上饶 上饶县、横峰县、鄱阳县、余干县 宁城县、林西县、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阿鲁科 内蒙古 赤峰 尔沁旗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武川县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内蒙古 通辽市 库伦旗奈曼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商都县、化德县、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四子王 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 旗、卓资县、兴和县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太仆寺旗、苏尼特右旗、正镶白旗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前旗、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