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推断题整理
元素推断题题目大全高中 -回复

元素推断题是高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性质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高中化学元素推断题的题目示例:1. 某元素A,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A一定是哪种元素?并说明理由。
2.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与W同族,Z 与W形成化合物中可以同时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则Z和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Y与Z形成化合物为XY4,其中含有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另外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中A的原子个数比为1:1,A的原子序数比Z小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
3.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周期,且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Y与W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 Z > W > X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nY > HnZ > HnWC. 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D. 化合物YX、ZW的水溶液都呈碱性4. 下列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 CB. NC. PD. F5.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的单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B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D位于第ⅥA族。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性:B > C > DB. 元素A和B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C. 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E的强D. 单质C熔点属于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低的6.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Mg、A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离子半径依次增大7. 下列关于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序数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处于同一周期B. 它们处于同一主族C.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等D. 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与13相差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 VI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沸点最低的是氨气C. K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ⅠA 族D. 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列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C.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卤族元素的氢化物中,HCl的沸点最低10.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的金属元素单质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除外)B. 第VA族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升高C. 第Ⅵ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D. 第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从左到右逐渐减弱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建议查阅高中化学教辅或教材获取更多相关题目。
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必背知识点_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习题

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必背知识点_高考化学元素推断题习题一、位置与结构1、Li是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2倍的元素。
2、S是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元素。
3、Be、Mg是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4、Li、Na是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电子数的1/2的元素。
5、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的是C、Si;3倍的是O、S;4倍的是Ne、Ar。
6、Be、Ar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6、Mg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数4倍的元素。
7、Na是次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8、H、He、Al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9、He、Ne各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都满足2n2的元素。
10、H、He、Al是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
11、Mg是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6的元素。
12、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等于电子总数的1/3的是Li、P;1/2的有Be;相等的是H、He。
13、C、S是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
14、O是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
15、C、Si是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
16、O、F是最高正价不等于族序数的元素。
17、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氢(H)18、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19、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O、Si、Al20、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21、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C2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O23、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4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4的元素)Ne24、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Li、Si25、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Mg25、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N26、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F27、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P28、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Al29、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C30、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31、电子层数跟最外层电子数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32、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O3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关He、C、S34、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35、某、Y两元素可形成某2Y和某2Y2两种化合物(或形成原子个数比2:1与1:1的化合物Na2O、Na2O2、H2O、H2O2二、含量与物理性质1、O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Si次之,Al是地壳中质量分数最大的金属元素。
元素推断题常考知识点总结

1号元素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
6号元素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单质有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7号元素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单质有惰性,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8号元素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生命活动关系密切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
9号元素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不存在含氧酸,氧化性最强的单质。
11号元素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
12号元素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
13号元素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
14号元素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
15号元素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16号元素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
17号元素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
19号元素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
20号元素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
2.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归纳⑴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Be、Ar;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有O;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有Ne。
⑵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Si;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有Mg。
⑶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P;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Be。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是11H。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知识归纳⑴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有H、Be、Al;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C、S;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3倍的元素有O。
化学元素推断题知识点积累

化学元素推断题知识点积累
化学元素推断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出未知物质的化学元素或化学性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元素推断题知识点的积累:
1. 元素的化学性质:对于常见的元素,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氧化性和还原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未知物质的元素。
2. 元素的特征: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颜色、气味、熔点和沸点等。
通过观察未知物质的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推断它所含的元素。
3. 元素的化合价和化合物:化学元素推断题中常常涉及到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
我们需要了解元素的化合价以及不同元素之间形成化合物的规律,从而推断出未知物质的元素。
4. 化学方程式和平衡反应: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化学方程式并进行平衡反应。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我们可以推断出未知物质的元素。
5.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推断题中最重要的参考工具
之一。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推断未知物质的元素。
除了以上的知识点,化学元素推断题还需要灵活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观察的能力。
要想在化学元素推断题中取得好的成绩,需要多做题并不断积累经验。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表推断题汇总48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表推断题汇总1-127题(附答案及每题解析)1.中药在世界医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药药剂砒霜(主要成分As2O3)可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为此,砷及其化合物的提取再次引起关注。
(1)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2)N元素非金属性比As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①NH3的热稳定性比AsH3差②HNO3的酸性比H3AsO4强③N的原子半径比As的原子半径小(3)根据下图写出As2O5分解为As2O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文献得知,可以从硫化砷(As2S3)废渣中提取As2O3,提取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① As2S3、Na3AsS3中的S均为-2价,碱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过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过程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铜、银、金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
(1)在元素周期表中,铜、银、金位于同一族,它们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的通式为_________ (用n表示电子层数),它们处于元素周期表_________区。
(2)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
例如,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2Ag↓+3NH3+H2O,a个CH3CHO分子中所含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NH3的VSEPR模型为_________。
(3)金不溶于硝酸,但溶于“王水”,会发生反应Au+4HCl+HNO3=H[AuCl4]+NO↑+2H2O。
金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AuCl4]-。
提高了金的活泼性。
在[AuCl4]-中金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写出该配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银、铜都有良好的延展性,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素推断试题(附答案)

元素推断1、(2009·江苏高考)X 、Y 、Z 、W 、R 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 、W 、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Y 处于同一族,Z 、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 、Z 、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 .元素X 不能与元素Y 形成化合物22X YC .元素Y 、R 分别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m m X Y>X RD .元素W 、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2、(2009·广东高考)元素X 、Y 、Z 原子序数之和为36,X 、Y 在同一周期,X +与Z 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X 的金属性最强B .原子半径X >Y ,离子半径X +>Z 2-C .同族元素中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 .同周期元素中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3、(2009•北京高考)W 、X 、Y 、Z 均为短周期元素,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 与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W 和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性:Y>ZB.氢化物的沸点:X>WC.离子的还原性:X>W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4、砹(A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HAt 很稳定B.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C. AgAt 不溶于水D. 是有色固体5、(2011广东A 卷)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 A 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 )A .原子半径:丙>丁>乙B .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6、(2011四川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B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C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7、(2011福建卷)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H 3BO 3的酸性比H 2CO 3的强B .Mg(OH)2的碱性比Be(OH)2的强C .沸点:333NH PH AsH >>D .若M +和R 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8、(2011浙江卷)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元素推断题

D-比B原子多17个电子,可知D原子的质子数为
17是 Cl
答案: ⑴ 写出A、C、D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M_g__ C___O___ D__C_l__
⑵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H—C—l — ;碱—M—g(—OH—)—2 ;盐—M—gC—l2— 。
解题策略
1.以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和原子的结构为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2.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
组成该元素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题】 有核电荷数都小于20的A、B、C、D 四种元素,A能形成氧化物AO,其中A元素的 质量分素为60﹪,且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等 于中子数,B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C原子核外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ˉ比B原子多17 个电子。试回答
⑴ 写出A、C、D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___C______D_____ ⑵ 写出四种元素间能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酸 ——;碱—— ;盐——。
分析:
上面这题是有关元素的推断题,题中氧化 物AO中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可算出A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1-60%)=40,得出A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40-16=24说明是 Mg B元素核内无中子可知B为 H C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元素推断题(归纳)

当X是非金属单质:O2→CO2→CO 当X是金属单质:Cl2→FeCl3→FeCl2 2 若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 当X是强酸时:(NH4)2S→H2S→S→SO2→SO3→H2SO4 当X是强碱时:(NH4)2S→NH3→N2→NO→NO2→HNO3
练4、图中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 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填写空白:
1.写出下列有关物质化学式:丙
O2
B Na2O2 .
2.写出Y→Z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2SO3 +O2 =2Na2SO4
.
特别提醒—答题注意的问题
①针对性:根据要求回答,问什么答什么。
②规范性:化学用语、学科术语等务必准确无
误。
③完整性:一个问题往往有几个要点,要全面
考虑,谨防遗漏。
④“物质推断,回头一看”:
O2
H2O CO2
CO2
H2O NH4HCO3或 (NH4)2CO3
⑴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
、 NH 、 O 。
3 2
⑵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4HNO3 (浓) = 2H2O + 4NO2+ CO2
突破口三:以化学反应的特征为突破口
1.能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生成H2:活泼的金属单质,Na、K、Mg(加热)、Fe(高温生成Fe3O4) 生成O2:非金属单质(F2),金属过氧化物(Na2O2)等
C E
O2 红褐色固体F H2SO4
A
黑色晶体B
D
A为Fe B为Fe3O4 C为FeSO4 D为Fe2(SO4)3 E为Fe(OH)2 F为 Fe(OH)3
练1
下图中, X、Y、Z、W为常见的四种单质,常温下 X是固体,Y是液体,Z是无色气体,W为黄绿色气体,B 的溶液显强酸性。则: Br2 H2 Fe (1)X、Y、Z的化学式分别为:X ,Y ,Z 。 (3)写出A的水溶液与X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Fe + 2Fe3+ = 3Fe2+ 。 (4)写出C与过量W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 Cl2 Br2 Br2 H2 HBr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推断试题专题练习1、下面给出几道高考试题或高考模拟题中元素周期表推断题的题干描述,请以最快的速度将题目中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元素推出。
(1)(07武汉)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
X Y Z W(2)(08全国II)Q、R、X、Y、Z 为前20 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Q 同族,Y 和Z 的离子与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Q 能分别与Y、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且原子序数Y<Z。
Q R X Y Z(3)(07天津)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
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具有磁性。
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
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U V W X Y Z(4)(07联考)已知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C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D元素的核电荷数,且D元素的核电荷数为C的2倍;C、D两元素同主族,且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面两个反应①化合物(只含A、B)跟化合物(只含B、C)按物质的量比2:3反应生成单质(含B)和化合物(只含A、C)②化合物(只含A、D)跟化合物(只含C、D)按物质的量比2:1反应生成单质(含D)和化合物(只含A、C)A B C D(5)(07重庆)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a b c d e(6)07南昌统考)现有A、B、C、D、E五种常见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元素的原子序数按A、B、C、D、E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D、E、B、C、A顺序依次减小;②A、D同主族,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与C的位置相邻;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③B、D、E三者的最高价氧化物有水化物依次为甲、乙、丙,它们两两之间均可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且所得盐中均含C元素;④B、E两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C、D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A B C D2.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均生成盐和水;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E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
(2)B的单质在F的单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
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
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_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 D_____。
(2)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_________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X的硝酸盐水溶液显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4)Y与氢元素形成化合物H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5)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用分子式表示)。
(6)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7)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 的热量。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8)W与氧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W2O2,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与阳离子个数比为。
(9)某种金属元素与Y的单质化合生成+2价的硫化物,与Z的单质化合生成+3价的氯化物,则该金属在元素周期表处于周期族。
6.(14分)A、B、W、D、E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39,B、W同周期,A、D同主族,A、W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W和A2W2,E元素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由A、B、W三种元素组成的18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
(3)经测定A2W2为二元弱酸,其酸性比碳酸的还要弱,请写出其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常用硫酸处理BaO2来制备A2W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废印刷电路板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
现改用A2W2和衡稀硫酸浸泡废印刷电路板既达到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元素D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A单质化合生成一种化合物DA,熔点为800℃,DA能与水反应放氢气,若将1molDA和1molE单质混合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后成气全的体积是(标准状况下)。
(6)D的某化合物呈淡黄色,可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
若淡黄色固体与氯化亚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且无气体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X、Y、Z三种气体单质,组成这三种单质的元素分别位于不同的短周期。
在一定条件下,X与Y化合生成M;X与Z化合生成N;M能与N化合生成A。
实验室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X、Z和M(夹持装置已略)(1)制取X、M、Z的发生装置分别是(填写序号)X:;Z:;M:。
(2)X、Y、Z三种单质分别是X:;Y:;Z:。
(3)A的电子式是,A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4)已知Z能与M在常温下反应生成Y,同时有白烟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Z与M在常温下反应的实验,并收集Y。
①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含有Z,则通入反应装置A中的Z和M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
②若从A中逸出的气体无论含有Z或M,经洗气瓶B后,均能被吸收,则洗气瓶B中试剂与Z、M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
8.A、B、C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的单质。
常温下D为无色液体,E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其转化关系如图17 (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略去)。
试回答:(1)E 的电子式是 。
(2)单质X 和B 或D 均能反应生成黑色固体Y ,Y 的化学式是 。
(3)物质Z 常用于对空气进行杀菌、净化和水果保鲜等。
Z 和D 的组成元素相同,Z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Z 和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B 和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取0.3 mol F 与足量D 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再通入0.2 mol E 充分反应,最后得到的水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不考虑H +) 。
(5)E 的大量排放会引发很多环境问题。
有科学家提出,用E 和H 2合成CH 3OH 和H 2O ,对E 进行综合利用。
已知25℃,101 kPa 时,11gE 反应吸收QkJ 能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9.A 、B 、C 、D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C 与B 、D 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B 、D 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 、C 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2种气体,2种固体。
(1)写出元素符号︰A ,C ;(2)写出两种均含有A 、B 、C 、D 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作用逸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用A 元素的单质和B 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 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 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气体透过性隔膜,在一极通入A 的单质,另一极通入B 的单质,则通入B 单质的一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
10.(16分)甲、乙、丙、丁为前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微粒,它们的电子总数均为14。
已知甲为原子;乙、丙、丁为双原子分子或离子。
(1)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甲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乙是双原子分子,在高温时是一种还原剂。
14 g 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41.5 kg 。
写出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丙为双原子二价阴离子,与钙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能跟水反应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可燃性气体能与乙酸在一定条件下,按物质的量比1∶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种酯,化学方程式是 。
(4)由丁分子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组成丁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X 有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略) X ――→W Y ――→W Z①已知W 为金属单质,W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写出X 的稀溶液与Z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X 的浓溶液与W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Q ,已知Q 受热发生可逆的分解反应,1 mol Q 分解时,有1.204×1024个电子转移。
Q 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将Q 装入密闭容器中,加热到T ℃,达平衡时,测得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是Q 的0.8倍。
Q的分解率为。
答案1、(1) X. H Y. N Z. S W. Cl(2)Q. C R. Si X. N Y. S Z Cl(3)U. C V. N W. O X. Mg Y.S Z. Fe(4) A.H B. N C. O D. S(5) a. C b. N c. O d. Na e. S (6) A. H B. C C. O D.Na2.(1)Na、Si、P(2)产生白色的烟;Mg+Cl2MgCl2(3)OH-+Al(OH)3=AlO2-+2H2O3、答案A为碳,B为氧,C为硅,D为钠。
(2)H2O>CH4>SiH4(3)Na+[]2- Na+(4)2CO2+2Na2O2=2Na2CO3+O2↑3.4.答案:(1)Be+2OH—=BeO22—+H2↑(2)氢氧化钠溶液Be(OH)2+2OH—=BeO22—+2H2O (3)共价小于(4)Li2O Li3N5.(1)Al(OH)3+OH-=AlO2-+2H2O(2)(3)酸Al3++3H2O Al(OH)3+3H+(4)SO2+Cl2+2H2O=H2SO4+ 2HCl(5)HCl>H2S(6)S2->Cl->Na+>Al3+(7)Cl2O7(l )+H2O (l )=2HClO4(aq) △H =-4QkJmol-1(8)1∶2(9)第四 Ⅷ6.(14分):每空2分(1)第三周期,IIIA 族;(2)(3)H 2O 2 H ++HO2;BaO 2+H 2SO 4=BaSO 4↓+H 2O 2;(4)Cu+ H ++H 2O 2=Cu 2++2H 2O(5)56L(6)3Na 2O 2+6Fe 2++6H 2O=4Fe(OH)3↓+6Na ++2Fe 3+7.(共17分) (1)丙、甲、乙(2)H 2 N 2 Cl 2(3)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 (4)3Cl 2+8NH 3===6NH 4Cl +N 2①大于38②Cl 2+2Fe 2+===2Fe 3++2Cl -Fe 2++2NH 3·H 2O===Fe(OH)2↓+2NH +48(1)CO 2 (2)Fe 3O 4(3)O 3 + 2I - + 2H + == O 2 + I 2 + H 2O(4) c(Na +)﹥c(OH -)﹥c(CO 32-)﹥c(HCO 3-)(5)CO 2(g )+3H 2(g) === CH 3OH (l) +H 2O (l) △H=-130.9kJ/mol 9. (1)H (1分) Na (1分)(2)NaHSO 3+NaHSO 4=Na 2SO 4+SO 2↑+H 2O (3分)(3)O 2+2H 2O +4e —=4OH -(3分)10.(共原子晶体(2)2CO(g)+O 2(g)===2CO 2(g);ΔH =-566 kJ/mol(3)CaC 2+2H 2O===C 2H 2↑+Ca(O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