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磁力仪拖体入水深度试验与分析

合集下载

海洋磁力仪探测实施方案

海洋磁力仪探测实施方案

海洋磁力仪探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海洋磁力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海底磁场的仪器,通过对海底磁场的测量,可以获取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对海洋地质勘探和资源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海洋磁力仪探测的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仪器配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前期准备。

1. 确定探测区域,根据勘探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海域进行磁力仪探测,考虑海底地质情况、水深、海洋气象等因素。

2. 准备船只和设备,选择适合的调查船只,并配备海洋磁力仪及其相关设备,确保设备完好,能够正常工作。

3. 组织人员,确定调查人员组成及任务分工,包括仪器操作人员、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等,保证人员配备到位。

三、仪器配置。

1. 安装海洋磁力仪,根据调查船只的结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海洋磁力仪的安装,确保仪器稳固、准确。

2. 调试仪器,在实施探测前,对海洋磁力仪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其工作正常,数据准确可靠。

3. 检查相关设备,检查和测试与海洋磁力仪相关的设备和仪器,包括电源供应、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数据采集。

1. 测量路径规划,根据探测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勘探要求,制定合理的测量路径和方案,确保全面、有效地覆盖目标区域。

2. 实施测量,在船只航行过程中,根据测量路径和方案,进行海洋磁力仪的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实时监测,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对海洋磁力场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

1.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海洋磁力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海洋磁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滤波、校正等步骤,得到准确的地磁场数据。

3. 结果解释,根据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地磁场的解释和分析,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信息和构造特征,为后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六、总结。

海洋磁力仪探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和精细的实施方案。

广州海洋局深水重磁勘探拖曳系统海上试验成功

广州海洋局深水重磁勘探拖曳系统海上试验成功

2019年4月地质装备钻孔不发生垮孔㊁塌陷㊁掉块.此次施工中,湖南省煤勘一队有效地解决了大口径深井硬岩的钻井技术,溶洞与裂隙并存的井漏地层的钻井液技术,以及大口径钻井断钻具㊁钻头等问题,为该队开辟资源钻井以外的地勘市场奠定了基础.(来源:中国矿业报20181226)天津地调中心打造 空陆海 综合地质调查监测示范体系㊀㊀2018年5~8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以 唐山 秦皇岛海岸带地质环境综合观测科研基地 为依托,为支撑服务渤海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在唐山海洋牧场及周边近岸海域开展了 空陆海 综合地质调查监测示范.空陆海 综合监测体系示意图目前,在该区已开展的调查与监测工作包括:空中自动巡航无人机对人工礁体投放区域周边的岸滩进行调查监测,地面辅以地貌调查和R T K测量,查明投礁前后岸滩的变化,分析人工礁体投放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水下利用多波束㊁水下摄像对海洋牧场内的人工牡蛎礁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抓斗㊁重力取样器㊁潜水员下潜实地取样,定期对水质㊁底质㊁泥沙含量㊁粒度㊁重金属㊁营养盐等进行测试,进而评估生物种类及生长速率,为海洋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实测资料;同时,在该区搭建了海洋㊁大气多参数实时综合监测平台,对波浪㊁潮汐㊁海流㊁浊度㊁侵蚀淤积㊁大气㊁水质以及生物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监测,为多场耦合模型提供监测数据.基于空中㊁陆地㊁海底多方位㊁多手段㊁多目标的综合地质调查,建立了支撑多圈层作用下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㊁评价体系,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分析㊁模拟及其灾害预警提供全链条支撑服务.天津地调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调查研究团队作为支撑海岸带工程的核心部门,将持续瞄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对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的新模式,切实服务于渤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来源:天津地调中心20181101)广州海洋局深水重磁勘探拖曳系统海上试验成功㊀㊀2018年底,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通过其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深水油气近海底重磁高精度探测关键技术 ,联合国内多家科研单位自主研发的深水重磁勘探拖曳系统 探海谛听 ,在顺利完成水槽试验和湖上试验后,搭载广州海洋局 海洋四号 科考船圆满完成了第一次功能性规范化的海上试验.本次海试设备包括项目研发的定深拖体和探测拖体,其中探测拖体上安装了水下三分量磁力仪和水下捷联式重力仪.此外,还配备了船载海洋重力仪㊁海洋磁力仪㊁水下定位系统㊁地磁日变观测站㊁海流计㊁温盐深㊁声速计和多波束系统等辅助设备.海试点选址南海北部陆坡区500m和2000m水深海域,主要进行2 5~5节船速的功能性试验㊁往返重复性测量和交叉线测量,以及深水环境拖体适应能力考察,正常工作最大水深达2041m,共完成8条测线,长度约160k m,获得了一批宝贵的海试原始数据.目前,国内外在海洋水下全空间的重磁场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也尚未开展水下动态重力及三分量磁力测量研究工作, 探海谛听 的成功研发将为我国深水油气资源调查提供新的理论与技术手段.(来源:广州海洋局20181219)7。

磁异法探测海底缆线

磁异法探测海底缆线
u Jn 2 cos( r z ) ds Za z s r
u Jn 2 cos( r x ) ds H ax x s r
H ay
u Jn 2 cos( r y ) ds y s r
cos r, x , cos r, y 和分别为r与3个坐标轴之夹角的余弦,为磁化 式中 cos r, z , 强度在磁性体外法线上的投影。
2、磁异探测原理
• 磁异常产生的原因
• 铁磁体磁化产生的磁场叠加在海底地磁背景场上,就会产生磁异常 。
是基于铁磁性物体扰乱地磁场磁力线均匀分布这一基本物理现象的。由于磁 场的磁力线从水中进入空气几乎不改变传播方向,而且传播方式几乎一致,
这样我们就能通过在空气中测量磁场的异常来确定水下目标。因此只要获取
3、工程实例分析
• 探测前的准备工作
• 确定作业区域的精确水深,判断海底的地貌情况,了解海 底缆线的存在状态(埋藏、暴露),分析管线区的地表地 质灾害情况。这些资料时进行探测的依据,也是以后缆线 的维护时的参考。
3、工程实例分析
• 测线布设
测线的布设与已知海缆的走向垂直,一般布设测线3-5条。探测过程中的船速 较慢,确保拖鱼接近海底。
4、总结
随着磁力仪灵敏度和磁法勘察精度的提高,磁法勘察作为一项传统的海 洋调查方法,近年来在海洋工程方面得到了新的应用。调查时根据工程 项目实际情况和要求布设测线或测网,工作中适当控制磁力仪探头的深 度和调查船的速度,尽量获取高精度的磁测资料。 海洋磁力探测海底管线主要包括供水、供油、供气、排污等铁质、水 泥质的管线和供电、通信等电缆和光缆,均存在明显的磁异常状况, 可以用来快速准确探明海底管线的平面位置和走向,其优点是显而易 见的,并且完全不受海底管线的埋深限制,是一种探测海底缆线的有 效手段。

海洋磁力仪性能指标分析与测试

海洋磁力仪性能指标分析与测试

第36卷第6期2016年11月海洋测绘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Vol. 36,No. 6Nov.,2016D01:10.3969/j.issn.1671-3044.2016.06.009海洋磁力仪性能指标分析与测试任来平\王耿峰、张哲、马越原2,葛忠孝1(1.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300061; 2.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400052)摘要:海洋磁力仪性能测试和评价是海洋磁力测量前期技术准备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海洋磁力测量规范要 求的薄弱环节。

研究了海洋磁力仪的性能指标的具体含义,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海洋磁力仪性能指标测试内容、流 程、方法和要求,采用G-882G SX海洋磁力梯度仪实测数据,计算了海洋磁力仪动态噪声、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 度等关键指标,为海洋磁力仪性能测试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海洋磁力仪国产化中面临的性能指标论证和设 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海洋磁力仪;性能指标;测试方法;G-882G SX;动态噪声;内符合精度;外符合精度中图分类号:P716+.82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3044(2016)06-0038-051引言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海洋磁力仪的应用更加普遍。

按照工作原理,目前使用的海 洋磁力仪可划分为质子磁力仪和光栗磁力仪,均 属于电子仪器[1-2]。

不同类别的磁力仪均具有其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作业场合和作业条件,无法相互取代[3-4]。

国内常用的海洋磁力仪主要 有美国G eom etries公司G-882型光栗磁力仪[5]和 加拿大Marine M a g n e tic s公司的S e a S P Y型 O verhauser质子磁力仪[6]。

质子磁力仪的绝对准确度高、技术成熟、成本低,适用于采样率较低的 绝对测量。

光栗磁力仪采样率最高、噪声水平低,适用于采样率和灵敏度要求较高的相对测量,但 其存在盲区和能耗高等不足。

海洋磁力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海洋磁力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海洋磁力探测技术的应用研究海底管线主要包括供水、供油、供气、排污等铁质、水泥质的管线和供电、通信等电缆和光缆,均存在明显的磁异常状况,可以用来快速准确探明海底管线的平面位置和走向,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完全不受海底管线的埋深限制。

但是,由于磁法勘探的基础是海底管线与周围介质的磁性差异,这种差异容易受到管线埋深和周围介质的影响,另外,鉴于磁法勘探的深度确定是通过数学计算或正反演拟合而得,故其在纵向深度的探测精度需要其他更加直接的方法验证,比如人工探摸验证,或者采用其他的物探方法进行验证。

标签:海洋;磁力;探测技术1 工作原理1.1 海洋磁力测量技术光泵磁力仪建立在塞曼效应基础之上,下图所示为光泵磁力仪原理框图。

一个装有碱金属蒸气的容器(吸收室)是光泵磁力仪的核心部件。

光源产生的光线经过透镜、滤镜和偏振片后形成红外圆偏振光,偏振光随即通过吸收室,之后光束聚焦在一个红外光检测器上。

图1 光泵磁力仪原理框图红外圆偏振光进入吸收室后,光子将撞击到碱金属原子。

如果碱金属原子拥有相对于光子合适的自旋方向,光子将被捕获并使得碱金属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高能级,光子被捕获使得光束强度被削弱。

一旦大多数碱金属原子已经吸收过光子并处于不能再吸收其它光子的状态,则吸收室所吸收的光线将大幅度减少,并将有最多的光线击中光检测器。

这时如果有具特定频率的震荡电磁场进入吸收室内,原子将被重新激发至能够吸收光子的方向上,这时将有最少的光线击中光检测器。

这个特定频率被叫做拉莫尔频率(f),拉莫尔频率与环境磁场有着精确的比例关系,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光检测器上光强度最弱时的震荡电磁场的频率来测量环境磁场T的大小。

即T=Kf (1)式中T为被测环境磁场,f为拉莫尔频率,K为比例因子。

K对于特定的碱金属来说为一常数,K因碱金属的不同而改变。

当外磁场T变化时,改变此震荡电磁场的频率,使其始终维持通过吸收室的光线最弱,即使震荡电磁场的频率自动阻踪外磁场的变化,从而实现对外磁场T的连续自动测量。

磁力探测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磁力探测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0引言海底的磁力信号具有特定的分布规律,人为制造的工程结构与海底天然形成的地质结构在磁信号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金属管道、海底电缆等工程设施的磁异常特征可用于判断其运行状态,为检修维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油气管道埋深较大,常规的检测方法难以奏效,将磁力探测技术应用于海底油气管道的状态检修与评价,能够产生良好的实用价值,故对其开展研究。

1海洋管道工程磁力探测原理1.1探测原理及设备海洋工程磁力探测的主要仪器设备为磁力仪,油气管道多为金属材质,其上覆层为抛沙、碎石、块石,周围是广泛分布海洋地质层[1]。

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差异化的磁力特征,该项目输气管道为耐压钢管,磁化率明显大于上覆层的各类物质,同时也高于自然形成的海洋地质层。

磁力仪能够检测磁力变化,形成磁力曲线,根据磁力异常可判断海底输气管道的位置、埋深等数据[2]。

表1为典型磁力仪的性能参数。

1.2海底管道磁异常强度计算方法海底管道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输送设施,其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海底管道项目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海底管道的磁异常特性,对于确保海底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海底管道等效为圆柱形磁体,借助该等效模型分析磁异常现象,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在无外界磁场干扰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利用式(1)计算海底管道的磁异常强度。

该公式基于磁场理论以及磁异常原理推导而得。

通过这个公式,研究人员可以得到磁异常强度与管道参数、磁场强度、管道埋设深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而对于已有的海底管道设施,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其磁异常强度,对管道实际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详见表2)。

通过对磁异常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了解管道的磨损、腐蚀等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具体计算公式为:(1)式中:ΔT 为管道的磁异常强度;m s 为磁矩;将真空中的磁导率记为μ0;h 为磁力仪拖体和管道圆柱体轴心之间的垂直距离;在磁异常检测中,需要通过GPS 建立XOY 坐标系,管道的走向与X 轴平行,x 为测点在X 轴上的方向;i s 为有效的磁化倾角;I 0表示磁性体的倾斜角;A'为地磁场正北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3]。

航海仪器实验报告

航海仪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航海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提高航海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磁罗经实验2. 回声测深仪实验3. 罗经校正实验4. 航向陀螺仪实验三、实验原理1. 磁罗经实验:磁罗经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指示船舶航向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观察磁针在地球磁场中的偏转角度,确定船舶的航向。

2. 回声测深仪实验:回声测深仪是一种利用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发射声波,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海底深度。

3. 罗经校正实验:罗经校正实验是为了消除罗经误差,提高罗经指示航向的准确性。

实验原理是通过调整罗经的校正器,使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一致。

4. 航向陀螺仪实验:航向陀螺仪是一种利用陀螺原理指示船舶航向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陀螺的旋转运动,产生与船舶航向一致的力矩,从而指示船舶航向。

四、实验步骤1. 磁罗经实验(1)观察磁罗经结构,了解主要部件和校正器位置;(2)调整磁罗经,使其指向地球磁场;(3)观察磁针偏转角度,记录船舶航向;(4)对比实际航向,分析磁罗经误差。

2. 回声测深仪实验(1)了解回声测深仪结构,熟悉操作方法;(2)调整测深仪,使其指向海底;(3)发射声波,记录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4)计算海底深度,与实际深度对比,分析误差。

3. 罗经校正实验(1)观察罗经结构,了解校正器位置;(2)根据实际航向,调整校正器;(3)观察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对比,分析误差;(4)反复调整校正器,直至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一致。

4. 航向陀螺仪实验(1)了解航向陀螺仪结构,熟悉操作方法;(2)启动陀螺仪,使其旋转;(3)观察陀螺仪指示航向,记录数据;(4)对比实际航向,分析误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罗经实验通过实验,磁罗经误差在±5°范围内,说明磁罗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浅谈磁力仪结合多波束测深系统寻找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应用技术

浅谈磁力仪结合多波束测深系统寻找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应用技术

NAVIGATION航海22Marine Technology 航海技术0 引 言在寻找海底金属障碍物时,一般只清楚其所在的大致区域,其确切的位置需要通过测量手段获取,以便于标记或者打捞。

磁力仪能准确探测铁磁物质所引起的磁异常,且不受空气、水、泥沙等介质的影响,灵敏度高,可有效感知海底金属障碍物,快速缩小障碍物的搜索范围,但受其测量方法影响,无法准确获知障碍物的位置。

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全覆盖特点,对磁力异常区域进行扫测,将扫测数据建立格网形成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寻找异常点并标记位置,从而获取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准确位置。

1 系统构成磁力仪主要有拖鱼、控制器和定位系统构成,拖鱼内置姿态、方位等传感器,测量过程中可以实时了解拖鱼的方向、入水深度等参数。

多波束测深系统由探头、定位系统、光纤罗经(提供姿态和艏向)、声速剖面仪、控制器和高性能计算机构成。

2 作业流程首先,利用磁力仪对存在海底障碍物的区域进行磁力值探测,探测完成后,利用HYPACK 软件进行磁力值的色彩分区显示,在此基础上进行磁力异常区域的标记;其次,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磁力异常区域的扫测,并在扫测的数据基础上构建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上寻找异常点并标记出准确位置;最后,结合两者的数据综合判断障碍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3 实例应用3.1 控制点比对测量前必须在控制点上进行GNSS 接收机的比对,比对差值须满足测量规范要求。

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应用技术王文静 董 慧(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海事测绘中心,上海 200090)摘 要:磁力仪能准确探测铁磁物质所引起的磁异常,且不受空气、水、泥沙等介质的影响,但由于其采用拖曳式测量,灵敏度高但定位精度较差。

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过程中形成多个波束,可同时获得上百个水深点,实现水下地形的全覆盖测量,定位精度高但分辨率一般。

结合磁力仪和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特点,综合应用于海底金属障碍物的精确定位。

应用结果表明,两者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海底金属障碍物的判读和定位的准确性,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拖体入水深度计算模型
分析表 1 试 验 数 据 可 知,当 拖 缆 长 度 为 50m 时,拖体入水深度为 6m; 而当拖缆长度为 100m 时, 拖体入水深度不是成比例的 12m。根据表 2 试验数 据计算拖缆倾角可知,在不同的拖体入水深度,拖缆 倾角 θ 不相同: 当入水深度为 6m 时,sinθ = 0. 12; 当 拖体入水深度为 10m 时,sinθ = 0. 10。根据以上分 析可以推测,拖缆的空间形状见图 3,即在水的强大 冲击下,拖缆产生明显的向上拉力,拖缆越长,拖缆 产生的向上拉力越大,另外随着海水深度增加,拖体 受到的浮力也相应增加,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拖体 更加难以下沉[10]。
物理调查[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4] 任来平. 水下目标磁异常强度和质量磁化强度分析
[J]. 海洋测绘,2012( 2) : 7-10. [5] 柯泽贤,赵俊生,任来平,等. 水下物体磁探测线间距
的影响因素[J]. 物探与化探,2010( 1) : 71-73. [6] 梁瑞才,刘保华,张政民,等. 磁力测量在海洋井场、管
表 5 拖体入水深度计算结果( 配重 100kg)
G( kg)
100 100 100
V( kn)
5. 0 5. 0 5. 0
L( m)
90 100 110
拖体入水深度 计算值( m) 18. 72 20. 00 21. 12
当拖缆太长时操船难度增加,拖体定位精度降 低,为尽量缩短拖缆长度,只能适当降低船速。不妨 把船速设置为 4kn,这是一般小型渔船( 排水量 20t 左右) 磁探测作业时所能承受的最小船速,根据文 中导出的拖体入水深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见表 6, 从中可知拖缆长度需要达到 80m。
1引言
在水下小目标磁探测中,由于磁异常很微弱,一 般要求拖缆长度为船长的 3 倍,拖体入水深度不超 过 3m,测线间距为 10m,船速保持为 5kn[1 - 3]。船速 太慢时,海流、海浪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显著,实际的 测量航迹线很难小于测线间距 1 /5 的偏航距要求; 船速太快时,拖体受力上浮,无法达到作业要求的入 水深度,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拖缆增加时,海洋动 态效应明显,拖体定位精度明显下降,也不利于测量 船的海 上 转 弯,操 船 难 度 显 著 增 加。如 果 船 长 为 20m,则拖缆长度应不超过 60m。在实际工作中,配 重是控制拖体入水深度的主要手段。水下小目标磁 探测时一般采用 25t 左右的小型渔船( 动力 60 ~ 128 马力) ,船上一般不具备专业的吊放设备,拖体过分 笨重无疑会增加海上工作的危险性。因此,合理确 定船速、拖缆长度和配重等拖曳参数,把水下拖体控 制在特定的入水深度,对水下小目标磁探测任务而 言是至关重要的[4 - 6]。
线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 海洋科学,2003 ( 12) : 55-57. [7] 吕邦来,王传雷. 磁测在港航工程勘察中的几个实例 [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 6) : 494-498. [8] M ikhail Tchernychev. M AGPICK-magnetic map & profile processing User Guide [R ]. Geometrics, Inc. 2007. [9] Geometrics,Inc. G-882 CESIUM MARINE MAGNETOMETE operation manual[R]. 2005. [10] 宋文洋,陈荣贵,赫崇本. 水下拖曳体有关问题的初步 探讨[J]. 海洋与湖沼,1982( 2) : 154-164.
图 3 测量船、拖缆和水下拖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根据图 3 的拖体空间关系,当拖缆较短时,拖缆
拱起变形量很小,可采用下式计算拖体的入水深度:
h = L × sinθ
( 1)
式中,h 为拖体入水深度,单位: m; L 为拖缆长度,单
位: m; θ 为拖缆倾角,单位: rad。
在拖曳作业中,拖体受到拖缆拉力、海水摩擦阻
缪 峰1 ,许春艳1 ,任来平2 ,范 龙2,3 ,吴太旗2
( 1. 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浙江 宁波 315122; 2.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天津 300061; 3.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测绘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摘要: 拖体入水深度是水下拖曳作业的主要参数,其取决于拖体自身重量、拖缆长度和船速。通过 G882TVG
表 6 船速 4kn、拖体重量 100kg 时的拖体入水深度
G( kg)
100 100 100
V( kn)
4. 0 4. 0 4. 0
L( m)
70 80 90
拖体入水深度 计算值( m) 19. 60 21. 60 23. 40
第4 期
缪 峰,等: 海洋磁力仪拖体入水深度试验与分析
43
5 结束语
现场通过实时观察比较两个探头磁异常信号的差 异,判断水下目标所在方位,与目前常用的单探头海 洋磁力仪相比,至少减少一半的工作量。由于地磁 日变化、船磁、波浪、海流、船速变化等来自外界的多 种不确定因素对两条拖体的影响是一致的,同步采 集的两组数据更加具有可比性,从而提高了水下目 标定位和解释的可靠性。另外,通过计算两个横向 拖体的同步测量值和前后两个相邻测点的测量值之 差,可得出测点处地磁场水平梯度值,可压制或抵消 地磁背景场影响,突出水下目标的磁异常。每个拖 体均配备压力深度计,可实时测定拖体的入水深度。
Test and Analysis on Underw ater Depth of M agnetometer Tow fish
M IAO Feng1 ,XU Chunyan1 ,REN Laiping2 ,FAN Long2,3 ,WU Taiqi2
( 1. The East Sea Fleet Command of the Chinese Navy,Ningbo 315122,China; 2. Naval Institute of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Tianjin 300061,China;
2 拖体入水深度试验
为了解海洋磁力仪拖体的入水深度变化规律, 采用 G882TVG 海 洋 磁 力 仪 阵 列 进 行 收 放 试 验。 G882TVG 是 GEOMETRICS INC. 最新开发的水下小 目标 磁 探 测 设 备[8 - 9],主 体 部 分 是 左 右 两 个 G882 海洋 磁 力 仪 拖 体,纵 向 长 度 1. 8m,横 向 宽 1. 5m。 G882TVG 通过横向排列的两个海洋磁力仪拖体同 步工作,同时采集两条平行测线的磁力数据,在作业
3.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Zhengzhou 450052,China)
第 32 卷第 4 期 2012 年 7 月
海洋测绘 HYDROGRAPHIC SURVEYING AND CHARTING
DOI: 10. 3969 / j. issn. 1671 - 3044. 2012. 04. 012
Vol. 32,No. 4 Jul. ,2012
海洋磁力仪拖体入水深度试验与分析
海洋磁力仪阵列的拖曳试验,分析了船速、配重、拖缆长度的相互关系,导出拖体入水深度计算模型,对类似设备的
拖曳参数确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海洋磁力测量; 水下磁探测; 海洋磁力仪; 拖体入水深度; 拖曳参数
中图分类号: P318. 6 +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1-3044( 2012) 04-0041-03
拖体入水深度 试验值( m)
11. 5 17
收稿日期: 2012-02-01; 修回日期: 2012-04-01 作者简介: 缪 峰( 1972-) ,男,浙江嘉善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测量数据处理研究。
42
海洋测绘
第 32 卷
分析表 2 的试验数据可知,拖体入水深度仍然 偏小,为此把配重再增加 15kg,并将船速适当调整 为 3. 7kn 和 4kn,采集不同拖缆长度对应的拖体入 水深度见表 3。
力和自身重力的作用,拖体入水深度是拖体重量、拖
缆长度和船速的函数,建立基于拖体重量、船速、拖
缆长度的拖体深度计算模型更加具有实际意义。从
图 3 可知,随着拖缆长度的增加,拖体入水深度随拖
缆长度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拖缆长度较长时需要
考虑拖缆拱起变形效应,为此,拖体入水深度的计算
公式可设计为:
h
=
G V
分析表 1 的试验数据可知,拖体入水深度偏小,无 法满足 需 要,为 此 把 配 重 增 加 5kg,并 降 低 船 速 为 3. 5kn,采集不同拖缆长度的拖体入水深度数据见表 2。
表 2 拖体入水深度试验结果( 配重 5kg)
G( kg)
65 65
V( kn)
3. 5 3. 5
L( m)
60 90
仪阵列拖体的入水深度计算公式为:
h
=
G V

0.
014L

0. 00004L2 )
( 2)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灵活配置拖体重量、拖缆
长度和船速,采用式( 2) 估算拖体的入水深度。
4 特定入水深度的实现
在某水下目标磁探测时,要求船速为 5kn,拖缆 长度为 60m,拖体入水深度为 20m,问题是需要加装 多少配重。采用文中导出的拖体入水深度计算公 式,计算结果见表 4。
参考文献:
[1] S Breiner,Applications manual for portable magnetometers [R]. Geometrics,Inc. 1999.
[2] 中国地质调查局. 岩矿石物性调查技术规程[R]. 2006 [3] GBT 12763. 8. 海洋调查规范 第 8 部分: 海洋地质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