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5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

2024年中考物理核心知识点考点归纳—透镜及其应用考点一透镜知识点一:透镜1.定义: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放大镜等等;3.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知识点二: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类凸透镜凹透镜别概念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例性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对光具有发散作用质应放大镜、老花镜近视镜用注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或发散作用是和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相比的,并不是指光线的最终传播方向.知识点三:透镜的几个基本物理量(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2)光心:如甲、乙两图所示,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焦距用“f”表示。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考点二生活中的透镜知识点一: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构造:镜头(凸透镜)、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二:投影仪(幻灯机)(1)原理: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构造:凹面镜、光源、螺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3)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两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知识点三: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考点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识点一:【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中考题含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一共11小题〕1.〔202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B.C. D.2.〔2021•湘西州〕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3.〔202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4.〔2021•〕以下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5.〔2021•〕如图A、B、C、D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6.〔20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7.〔202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8.〔2021•〕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9.〔202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间隔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10.〔202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光阴斑到凸透镜的间隔为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11.〔2021•〕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假设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间隔是30cm,那么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8cm B.15cm C.20cm D.40cm二、填空题〔一共16小题〕12.〔2021•〕如下列图,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途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透镜,乙透镜应是透镜.〔两空选填“凹〞或者“凸〞〕13.〔2021•〕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镜,它对太阳光具有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14.〔2021•〕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填“反射〞或者“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复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假设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填“凸透镜〞或者“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填“会聚〞或者“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15.〔2021•〕完成以下作图:〔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2所示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16.〔202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下列图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镜,使太阳光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17.〔2021•黔西南州〕在森林玩耍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镜,对光线有作用.18.〔2021•〕凸透镜是应用最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作用,当某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倍焦距以外时,它所成的一定是像〔选填“虚〞或者“实〞〕.19.〔2021•〕如下列图,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它的焦距是cm.20.〔2021•〕归纳总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几项是小聪学习笔记中的一局部,其中光学仪器成实像的是;正确使用杠杆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请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定滑轮⑤天平⑥镊子.21.〔2021•〕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变小/不变/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3〕、〔4〕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放大镜/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变小/不变/变大〕.列文虎克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晶体/非晶体〕;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mm的青蛙卵,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7〕所示,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倍.22.〔2021•〕人的眼睛中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具有光线作用.假设远处的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填“前面〞或者“后面〞〕就会形成近视,近视眼患者需要配戴透镜来矫正视力.23.〔2021•〕拿一块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根火柴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火柴头的间隔,直到火柴头上的光斑最小,一会就会发现火柴头,这说具有能量.24.〔2021•〕如下列图,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作用.用这个镜片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视眼.25.〔2021•〕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者“放大〞〕.26.〔2021•〕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写出一种即可〕.27.〔2021•〕某人在眼镜店所配的眼镜是+200度,它是眼镜片〔选填“近视〞或者“远视〞〕.站在山下用相机拍摄山上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假设所用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那么胶片到镜头的间隔范围是.三、解答题〔一共3小题〕28.〔2021•〕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运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29.〔2021•〕为了进步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后,窗帘被点燃了.请你用光学及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30.〔2021•〕海上有风时,海面出现波浪,某区域海面呈圆弧形,O为圆心,圆弧形海面正下方的水中有一条鱼〔用箭头AB表示〕,如下列图.此时,从圆弧形海面上方看到了水中的这条“鱼〞.看到的“鱼〞是鱼的缩小的虚像,请分析说明其原因.〔注:可以在图上画光路图,以辅助说明〕新八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2021年-2021年〕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一共11小题〕1.〔2021•〕如图是四个透镜实物图,属于凹透镜的是〔〕A.B.C. D.【考点】透镜及其分类.【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展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A、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B、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C、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D、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应选C.【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成像情况进展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进展判断.2.〔2021•湘西州〕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老花镜是一种凸透镜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近视眼【考点】透镜及其分类.【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①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②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老花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因此是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故ABC正确;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才能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凸透镜矫正,因此爷爷是个远视眼,故D错误.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远视眼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要知道凸透镜的特点和详细应用.3.〔202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注意区分.4.〔2021•〕以下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考点】透镜及其分类.【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展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ABC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D是凹透镜.应选D.【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能否成实像进展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进展判断5.〔2021•〕如图A、B、C、D四种光学器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考点】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展判断: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解答】解:由图知,A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是凹透镜,B中透镜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C、D不是透镜是面镜,C是凹面镜,D是平面镜.应选B.【点评】判断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有多种方法:根据定义判断;根据成像情况进展判断;根据对光线的作用进展判断.6.〔20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色散.【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对平行光;〔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做出判断;〔3〕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可做出判断;〔4〕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同时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A 错误;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D、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始终一样,与物体与镜面的间隔无关,故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光学中的一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属光学综合题,总体难度不大.7.〔2021•〕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首先明确题意,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分析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那么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知,此透镜是一个凸透镜.应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凹透镜和凸透镜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8.〔2021•〕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考点】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1〕边缘薄、中间厚的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凹透镜;〔2〕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3〕能成实像的是凸透镜;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解答】解: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应选:D.【点评】此题考察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属于根底知识的考察.9.〔2021•〕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间隔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展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物距一样,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6cm;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乙;所以f乙>u=12cm;丙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6cm;所以,f乙>f丙>f甲.应选B.【点评】此题根据各凸透镜成像性质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各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然后比较焦距的大小.10.〔202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光阴斑到凸透镜的间隔为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解答】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间隔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假设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的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理解“光屏上得到最小物象〞时,像距即为焦距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1.〔2021•〕如图是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的一个镜头,假设她的脸离水球球心的间隔是30cm,那么该水球的焦距可能是〔〕A.8cm B.15cm C.20cm D.40cm【考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图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间隔与水球焦距的关系是大于2倍焦距,即30cm>2f,那么f<15cm.应选A.【点评】此题考察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一共16小题〕12.〔2021•〕如下列图,表示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途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凹透镜,乙透镜应是凸透镜.〔两空选填“凹〞或者“凸〞〕【考点】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解答】解:通过甲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所以甲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甲是凹透镜.从图知,通过乙透镜的光线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拢,所以乙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乙是凸透镜.故答案为:凹;凸.【点评】此题主要考察了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3.〔2021•〕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太阳光具有会聚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中间后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展解答即可.【解答】解:塑料瓶装水后,中间的厚,两边薄,类似于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假设乱扔,会存在发生火灾的隐患.故答案为:凸透;会聚.【点评】此题联络实际考察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属于根底知识.14.〔2021•〕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反射〔填“反射〞或者“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复原成声音和图象.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假设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填“凸透镜〞或者“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填“会聚〞或者“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激光具有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故可用来进展光纤通信及雷达测距等;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是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答】解:激光束射入光盘,经过反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复原成声音和图象,这是利用了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这一特点.假设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激光经过眼球会聚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这是因为激光的亮度高.故答案为:反射;凸透镜;会聚;【点评】此题考察了激光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识记性较强.15.〔2021•〕完成以下作图:〔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图2所示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重力示意图.【专题】透镜及其应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由图示可知,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入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力的示意图.重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下列图:〔2〕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下列图:【点评】〔1〕关于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①平行于主光轴;②过焦点;③过光心的.每条特殊的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两者的对应关系可以告诉入射光线做出折射光线;也可以利用折射光线做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画重力的示意图关键是要明确它的三要素,这里注意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16.〔202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下列图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凸透镜,使太阳光会聚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水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的,所以可以看做是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解答】解: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展了会聚,同时也会聚了太阳光的能量,使得局部高温,从而伤害汽车的外表.故答案为:凸透;会聚.【点评】此题考察了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水珠与凸透镜两者联络起来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2021•黔西南州〕在森林玩耍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装有饮料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火灾.【解答】解: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所以不允许随意丢弃矿泉水瓶.故答案为:凸透;会聚.【点评】透明物质都可以制成凸透镜或者凹透镜,不同的形状对光线的作用是不一样的.18.〔2021•〕凸透镜是应用最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当某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倍焦距以外时,它所成的一定是实像〔选填“虚〞或者“实〞〕.【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凸透镜的中间比边缘厚,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凸透镜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知,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始终成实像;故答案为:会聚;实.【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这些都是学好透镜及其应用的根底,要求学生应纯熟掌握.19.〔2021•〕如下列图,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的焦距是10.0cm.【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掌握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根据焦距的概念,计算出焦距的大小.从焦点到凸透镜的间隔.【解答】解: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40.0cm﹣30.0cm=10.0cm.故答案为:会聚;10.0.【点评】此题考察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及焦点和焦距的概念,是一道根底性题目.20.〔2021•〕归纳总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几项是小聪学习笔记中的一局部,其中光学仪器成实像的是①③;正确使用杠杆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⑥〔请填序号〕.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定滑轮⑤天平⑥镊子.【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杠杆的分类.【专题】透镜及其应用;简单机械.【分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异侧,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的凸透镜的同侧,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2〕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为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为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为等臂杠杆.。
专题5透镜及其应用-202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细讲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1:透镜1.两种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4)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方向不变过焦点与主光轴平行方向不变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与主光轴平行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典例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B.物体置于焦点F以内时凸透镜起会聚作用,置于焦点F以外时凸透镜起发散作用C.若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则凸透镜对光不再具有会聚作用D.一束会聚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一定变成发散的光线【答案】A【详解】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故A正确;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无论物体置于焦点F以内,还是置于焦点F以外时凸透镜对光线都起会聚作用,故B错误;C.凸透镜每一部分对光线都有会聚作用,若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对光线仍具有会聚作用,故C错误;D.一束会聚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比原来变得发散一些,但仍是会聚的光线,故D错误。
故选A。
【典例2】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
【答案】凸透镜会聚【详解】[1]小水珠边缘薄,中间厚,所以相当于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小水珠相当于凸透镜,故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点拨3】 找到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 断成像性质及其应用. 规律小结: 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总倒立,虚像总 正立;(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 小. (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 实像异侧,虚像同 侧.
变式拓展3:(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11甲测出了 透镜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11 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2. 投影仪是利用 凸透镜 来成像的,成像时,物体 到镜头的距离要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 它成的是 倒立 、 放大 的 实 像.
3. 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成 正立 、放大 的 虚 像, 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 焦点以内.
四、 眼睛和眼镜(10年2考,2017、2011年考)
A. 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B. 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 成像原理
C. 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 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的原理
D. 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 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像 C
回归课本
1. 某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利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实验. 他在发光体和 凸透镜之间放置不同类型的眼镜片,观察到了如下 现象. (1)将近视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 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 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 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 线有 发散 作用,它应该是 凹 透镜. 由此 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的 前方 (选填“前方”或“后方”).
探究焦距变化 对成像的影响
2022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练习题 05 透镜及其应用

次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像的性质
1
24cm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cm
倒立放大的实像
3
4cm
正立放大的虚像
A.4cm<f<24cmB.10cm<f<20cm
C.10cm<f<12cmD.4cm<f<20cm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的范围应该为:___________;当光屏上出现放大像时,凸透镜物距u的范围___________;当把凸透镜当做放大镜用时,物距u满足的范围是:___________(选填“u<10cm”或“10m<u<20cm”或“u>20cm”)
A.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变强
B.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变弱
C.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D.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如图),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 )
A.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必刷卷05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皮影戏中看到的是实像
②人不能看到虚像,人能看到实像
③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④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③
2.一束平行光进入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如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

答案:(1)凸透镜 光屏 (2)前 凹透镜 后 凸透镜
答案:(1)凸透镜 (2)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答案:(1)15 (2)等大实像 15
答案:(1)倒立的、放大 投影仪 靠近 倒立 缩小(2)虚 u<f 放大镜
答案:(1)二
答案:(2)放大 倒立缩小 (3)D
答案:(1)亮点 10cm (2)缩小 左 (3)虚像
答案:(1)同一高度 (2)缩小 (3)虚 放大镜 完整
答案:A
答案:D
答案:3. 凸透 汇聚 4. 15 15
答案:电磁波 缩小 5mm<f<10mm
答案:凸透镜 远视眼 实 虚
答案:同一高度 上 能
答案:5. 缩小 2 6.(1)大于30 (2)照相机
答案:(1)10 (2)同一高度 小于 左 (3)放大 缩小 大于
答案:(1)同一高度 (2)1、2 倒立 放大 (3)同 正 (4)靠近 小
答案:B
答案:A
答案:(1)11.5 (2)高度 实 远视
答案:(1)A (2)D (3)B
物理中考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分1
凹透镜
平面镜
凹面镜
凸透镜
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 作用
分1
焦距f
O
F
焦点F
凹透镜
分1
凸透镜
分1
凹透镜分1完成下列Fra bibliotek路图。分1
F
F
F
F
F
F
F
o
F
完成下列光路图
分1
F
F
F
F
利用特殊光线确定焦距:
对距着离太是1阳5光cm在。光。屏2.上然得后到在一光个具座上由、左至右应的该光依斑次,放测置得.光然斑后很到在光小具很座上亮的
由左至右应该依次放置 焦、点
、
,并调整
、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
在整光屏到凸透。镜3.的把距蜡离烛,蜡依使烛次烛放焰在在.光凸把屏蜡上透烛成镜依清次晰放的在像光,u>屏观2f察、f<u<2f的位的置大,小调
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要求
整
一、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 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主要部件是一个凸透镜;凸透 镜成像规律(u>2f、2f>u>f、u<f)(像的大小、虚实、 倒正)。 二、作图类的知识点 ③凸透镜和凹透镜对特殊光线的作用:平行于凸透镜主 光轴的光线、从焦点发出或对准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 前后的光路;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从虚焦点发 出或对准虚焦点的光线,经过透镜前后的光路。(作图 时透镜可以用透镜符号表示) 三、一级实验: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四.三级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2f>u>f、u<f情况下的 像的大小、虚实、倒正)。
中考物理复习: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课前检测 1.如图所示,光线经过一个光学元件后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则虚线框内的光学元件是( B )
A.凹透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潜望镜
2.(2018 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 凸透镜 40 cm 处沿主光轴移到 20 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 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接着小峻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 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 “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 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 晰的像.
四、眼睛和眼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 凸 透镜,眼球好像一架 照相机 ,来 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由于晶状体 太凸 ,或者眼球在前 后方向 太长 ,将光会聚在视网膜 前面 ;需要在眼睛前
放一个 凹
透镜来矫正,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
负 数(选填“正”或“负”).
二、生活中的透镜 老花眼镜是 凸透镜 ,近视眼镜是 凹透镜 .照相机利用了
凸 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照相时,被照物体 必须在照相机镜头的 二倍焦距 以外;投影仪利用了凸透镜成 倒立 、 放大 的实像的原理,投影仪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放大镜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 像的 原理,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必须放在凸透镜的 一倍 焦距 以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1:透镜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1)外形特征(2)对光的作用(3)三条特殊光线【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装置:(2)实验拓展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暗__;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像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__反__,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1)u>2f (2)u =2f (3)2f>u>f (4)u =f (5)u<f知识点3:眼睛和眼镜近视眼与远视眼:(1)视觉特征(2)形成原因(3)成像位置(4)矫正镜片知识点4: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2.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 1. 考查热点: 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及近视眼与远视眼的矫正考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例1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世界天然大花园”百里杜鹃景观,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 A )A .大于60 mm 且小于120 mmB .小于60 mmC .大于120 mmD .等于60 mm方法点拨:1.分界点:一倍焦距(焦点)分虚实,内虚外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远小近大。
2.实像和虚像:实像能用光屏来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两侧;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且物与像在光屏同侧。
3.动态特征: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减小,像变小。
★知识梳理★备考指导★突破考点,典例呈现★考纲要求: 1.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2.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认识)考点2: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例2画出光线ab和Oc通过透镜前后的完整光路。
【答案】方法点拨:掌握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方法,作图时,要注意实际光线画实线,非实际光线(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虚线,光线要带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考点3:眼睛和眼镜例3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形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_凹__(选填“凸”或“凹”)透镜做的眼镜。
矫正前像离视网膜越远,所戴眼镜的“度数”越__大__(选填“大”或“小”)。
方法点拨:记住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弱,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命题点1.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2.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屏)、直尺、火柴等。
3.实验步骤:(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同一直线上,并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如图)。
(2)将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焦点上及焦距以内,然后移动另一侧的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再分别读出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观察所成像的性质,填入相关表格中。
(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4.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定大小。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注意事项】(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2)蜡烛焰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应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要在像最清晰时进行观察。
(4)要注意物距适当,否则像距太大,光屏接收不到像。
(5)成虚像时,眼睛应从光屏蜡烛同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
(6)用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只变暗些,像还是一个完整的像,因为物体各个部位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总有一部分透过凸透镜到另一侧,成像在光屏上。
(7)换焦距较大或较小的透镜后像的变化:焦距越小,会聚能力越强,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焦距越大,会聚能力越弱,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例4 某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元件,使LED灯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__凸透镜的主光轴上__。
小明将各元件调整到如图位置时,小组成员在光屏上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缩小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此时光屏上发生了__漫__反射。
(2)当LED灯向左移动时,要在光屏上再次获得清晰的像,只需将光屏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方向适当移动,或者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合适的__近视__眼镜。
(3)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 C ) A.左右适当移动凸透镜 B.上下适当移动凸透镜C.适当扭转凸透镜 D.更换焦距合适的凸透镜1.(北京)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4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湖北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3.(山东枣庄)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D )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4.(山东省威海市)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中考连接,挑战自我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使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5.(山东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6.(云南省昆明市)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 C )A.a 点 B. b 点 C.c 点 D.d 点7.(湖北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 A )A. B. C. D.日食现象雨后“彩虹”水中“倒影”放大镜把字“放大”8.(浙江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C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9.(广西北部湾)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共相同的是( B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10.(江苏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A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11.(菏泽)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12.(安徽)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C )A.放大镜成像B. 小孔成像 C .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13.(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14.(陕西省)年5月1日晚,在大雁塔北广场上演了一场水舞光影秀.巨型灯柱阵、多台超高清投影机和音乐喷泉交错配合,使大雁塔隐在光幕之中,美仑美奂,这是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一次完美结合.下列关于这场光影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发光的灯柱是光源B.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音乐喷泉形成的水幕对光只有反射作用D.演出过程中高清投影机可成逼真的实像15.(山东临沂)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
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答案】凸;u>2f16.(浙江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
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
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填“注水”或“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