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苑漫步《走进唐诗》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的1、通过对有关唐诗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在活动实践中感受唐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感情。

3、通过口语交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领悟人生的真谛。

活动准备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活动步骤(唐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的百花园,在缤纷的唐诗奇葩中尽情徜徉。

)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学生1:杜甫的《登高》。

学生2:王勃的《山居秋暝》。

学生3:李商隐《乐游原》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学生4: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学生5:“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学生6: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三年级群文阅读《秋天的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群文阅读《秋天的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年级群文阅读《秋天的古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理解诗意,体会古诗意境,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2.体会秋天不同的美,感悟“境由心生”。

3.概括并理解三首经典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自读、讨论,了解诗词大意.2.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境由心生”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诗词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2、我们一起来走进秋天,感悟秋天。

幻灯片播放《读秋》,体会秋天的美。

二、品秋。

秋是一首诗,秋是一幅画,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秋天,描绘秋天,寄托自己的情怀,接下来我们一起细细品味。

(一)复习《山行》(1)回忆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2)古诗中最能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句?为什么?(3)体会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

体会“喜秋”之美。

小结:“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写出了秋天的美丽和娇艳,写出了秋天蓬勃的生命力,面对这样迷人的秋色,此时诗人的心是陶醉的,是喜悦的。

(板书:喜)2、说起秋天,不得不说秋天的一个重要节日——中秋节,谁来说一说你对中秋的印象?3、(小结过渡)中秋是我们头顶的明月,中秋是我们身边的亲人,中秋是我们手中的月饼,那么在诗人苏轼的眼里,中秋又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走进《中秋月》。

(二)学习《中秋月》。

(1)介绍诗人,介绍时代背景。

(2)根据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a.诗意,词义。

b.理解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c.在这种心境下,作者对于秋显然是忧愁的,我们读出这种愁绪来,有感情朗读,读出诗人感情。

d.假如你是此刻的苏轼,再诵古诗,诵出心中那种一喜一悲的愁绪来。

(3)共同交流学习体会“忧秋”情怀。

(过渡)读完了唐诗,宋词,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元散曲。

(三)学习《天净沙·秋思》(1)介绍曲作者,介绍时代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一生并未得志,生活漂泊无定,穷困潦倒,这首曲子就是他在旅途中写下的。

初中语文_行走在春天的诗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行走在春天的诗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文课改课程之一:诗歌鉴赏课行走在春天的诗词四、教学设计:(一)出示题头。

(二)导入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四)抓意象,品意境:此环节以《忆江南》、《玉楼春》、《钱塘湖春行》、《咏柳》为例,进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欣赏环节。

在此环节,以学生朗读为主,穿插教师讲解“意象”和“意境”。

(五)吟诵诗词,提高审美情趣:1、吟诵诗词的要点:(教师在前期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1)、诗歌意境,简单说就是头脑中的画面。

(2)、诗歌情感,吟唱出完整、饱满的情绪。

(3)、诗歌节奏。

2、吟诵打擂台:(共10分)标准:第一、字音要准确。

这个给3分。

第二、声情并茂,节奏感强,这个占3分。

第三、高雅大方,要有台风。

这个给3分。

第四、综合印象,观众反映,再加1分。

(在此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喜欢的曲调自由吟诵,如果情感出入大,老师适当指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和审美情趣。

然后按小组选举擂主,按小组攻擂。

)(六)课堂练习,巩固所学:诗词比武大赛(以小组为单位,按顺序答题,计分)。

(七)课堂拓展,联系生活:飞花令。

以“鸟类”为飞花令的主题。

(按小组进行比赛,循坏淘汰,最后保留前三组。

)(八)我们的作业:课下同学们请运用吟诵的方式来吟唱你学过的古诗词。

语文课改课程之一:诗歌鉴赏课行走在春天的诗词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还是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对于日常生活细节中透露出来的美,常常熟视无睹。

古诗词教学在传统课程只是朗读、背诵、默写。

学生在考试的威逼下,本来很美的古诗词变得索然无味。

这堂课还结合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进行创新,设置“诗词比武大赛”和“诗歌吟诵打擂台”以及“飞花令”等环节,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发对于美的思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课改课程之一:诗词鉴赏课行走在春天的诗词六、效果分析1、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设计,体会诗歌的美感,学习鉴赏的艺术。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秋天教案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秋天教案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秋天教案
教案概述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古诗的群文阅读,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和美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活动、诗歌导读、情感体验和创作活动。

导入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播放秋天的音乐或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诗歌导读
1. 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著名古诗词中描写秋天的片段,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等。

2. 学生分组朗读并解读选定的古诗,讨论诗中的意境、意象和表达手法。

情感体验
1. 组织学生进行秋天主题的美术创作,如绘制秋天的风景、制作秋天的手工等。

2.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古诗中的景象,进行表演或朗诵。

创作活动
1.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篇描述秋天美景
的短文或创作一首古体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总结
通过本课的群文阅读和创作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秋天的
意象和美景,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同时,本课也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春天里PPT共21页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春天里PPT共21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春天里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漫步唐诗,沐浴馨香——选修课程“唐诗之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54页PPT

漫步唐诗,沐浴馨香——选修课程“唐诗之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54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漫步唐诗,沐浴馨香——选修课程“唐诗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之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中的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上册《古诗词中的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图片导入 趣味交流
1.看图猜诗名。(出示图片)上课 前,老师先和大家玩一个游戏,看图猜 诗名。
小结:教师小结,引入议题 。板 书:古诗词中的秋。
今天我们再来走进一组古诗词,去领略 古代诗词人笔下的秋景吧!引入课题,板 书:古诗词中的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仔细观察图片,猜出诗名 齐读பைடு நூலகம்题,学生跟写
群文议题 教学篇目
《古诗词中的秋》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古诗词中的秋》
课时
《山行》《初秋》《不第后赋菊》《天净沙·秋》
议题分析
1课时
此议题基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要素,以“秋天”为主题,编排了古诗、散文、诗歌 几种类型的课文,表现了秋天的美景。本议题着眼于古诗词中的秋天,旨在通过这组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 阅读古诗词的时候,能找到诗词句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品析,领略诗(词)人笔下秋季的盛景,并能根据诗词 归纳出秋天不同的特点;初步感知诗(词)人笔下的秋日情怀。

群读诗词 对比分析
1.小组讨论,诗词分类。如果按照 诗人表达的心情,你打算怎样给这四首 诗词分类?
2.师生分享交流
学生交流 小组推荐代表汇报
师生共同分享
通过小组讨 论:按诗词人的 心情分类诗词, 鼓励学生的思维 创造与表达。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统整认知 形成共识
1.师生合作,用句式归纳。根据表 格,引导学生用句式“在诗人……眼 中,秋天是……”进行归纳。
2.说说发现,粗知写景诗的特点。

欣赏意境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阅读的五首关于“秋 ”的 古诗词,读到了五位诗(词)人笔下不

《秋天里》教学设计-在秋天里行走

《秋天里》教学设计-在秋天里行走

《秋天里》教学设计|在秋天里行走《秋天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设计紧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课前组织相关活动,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课上积极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后延伸,拓展活动。

这是一种内外结合的教学新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观察兴趣,学习并掌握观察自然景物的方法。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组织学生参加一次找秋天的活动(内容可依条件自定),以增加学生对秋天的实际体验。

活动前,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明确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要求。

1.观察方法。

(略)2.观察内容:秋天的天气情况,植物变化、动物变化、景物变化以及人的变化等。

3.观察的要求:细致、全面。

二、课上交流(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汇报找秋天活动。

1.师生谈话。

①这首歌曲叫什么?②歌词告诉我们春天在哪里呢?③小朋友们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呢?(歌曲里边的小朋友们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他们找到了春天。

前几天,老师布置你们去找秋天,你们找到了吗?)2.合作交流。

①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每个同学都要说,看谁说得好。

②组织全班同学交流。

(同学们的找秋天任务完成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到图上去找一找秋天。

)(二)看图说话。

问题1:说说秋天的景色是怎样的?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挂图)2.启发学生看图思考:图上的景物各在什么位置,距离怎样?应该选择哪种观察方法?3.请选择一种观察方法,说说秋天的景色是怎样的?先在小组里试说,再在全班面前交流。

4.启发想像,引导学生把景物说得具体生动。

问题2:秋天里有哪些有趣的事?1.看图想像人物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①观察远处捡树叶的三个小朋友,想想看,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②观察近处的两个小朋友,他们俩和小狗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③观察图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是什么样?想像一下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们的嘴里又会说些什么?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秋天里有那些有趣的事?(三)总结全课,编创歌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里》教学设计
课文《行走在唐诗宋词的秋天里》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的:
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远逝,大自然的脚步已经迈进了秋天的大门,在你的印象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个成语来说一下。

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秋天的美丽。

(放幻灯片)
3、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也是容易引起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南宋诗人叶绍翁在一个秋天的夜晚,独自一人在外,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夜书所见》——板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学习古诗。

1、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放幻灯片)
2、一读准确。

(1)、师范读。

(2)、抽生读,正音:“挑”读三声。

(3)、小组内互读,要读准确。

3、二读入情。

(1)、读得入情,就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根据老师给出的注释,来理解一下,作者动了什么情?
客情:在外旅客思念家乡的.感情。

秋风落叶,凋零之感,作者郁闷忧伤,思念起了自己的家乡。

(3)、看着注释,自己把诗句的意思说一下。

(组内交流)
(4)、抽生回答。

(5)、理解后两句的意思,看着诗句,你都看到了什么?(儿童、篱笆)。

重点解释促织——蟋蟀。

(6)、看着注释解释后两句的意思。

(先组内交流,再展示回答)
4、三读背诵。

刚才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让我们来试着背诵。

三、链接
秋韵里,诗人感怀秋意,写下了多少离愁的赞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读诗:《长亭送别》《菊花》《《芙蓉楼送辛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