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妇科知识点(精选)

合集下载

妇儿护考知识点总结

妇儿护考知识点总结

妇儿护考知识点总结一、产科学1. 产科学概述产科是妇产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分娩、产后护理等内容。

2. 孕产期保健孕产期保健主要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和产后保健,其中孕前保健包括避免妊娠期间孕产妇的感染和继发疾病的发生、促进夫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预防先天性畸形、为母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等内容。

3. 分娩过程护理分娩过程护理主要包括产前护理、分娩期护理和产后护理。

产前护理主要是为了保障产妇在分娩前情况的观察、协助医生实施适当的检查、建立产妇信任感、明确分娩方法和产房手术及急救设施的准备,及时做好产妇情况的及时记录,高危分娩的护理准备以及高危分娩的抢救准备等。

分娩期护理主要包括分娩表现的观察及监护、分娩辅助、产房消毒、助产程序等。

产后护理主要包括术后护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及产后并发症观察。

4. 产科相关疾病护理产科相关疾病护理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甲亢、子痫和产后出血等的护理。

二、儿科学1. 儿科学概述儿科是医学的一个综合性的临床专业,主要任务是从细胞、组织、器官及其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研究和治疗儿童发生的各种疾病。

儿科护理工作是儿童日常生活、生长发育和各种疾病预防、保健及治疗的全过程性护理工作。

2. 儿童发育及生长过程护理儿童发育及生长过程护理主要包括新生儿的护理、婴幼儿生活护理、幼儿生活护理、少儿生活护理等,其中重点包括喂养护理、睡眠护理、穿着护理、活动护理、娱乐护理等。

3. 常见儿科疾病护理常见儿科疾病护理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的护理。

4. 儿科危重症护理儿科危重症护理主要包括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神经系统损伤等护理。

三、妇女保健护理1. 妇女保健概述妇女保健是指对女性进行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保健工作。

妇女保健护理主要包括月经期保健、孕期保健、产褥期保健和更年期保健等内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知识重点1.妇女生殖健康:妇女生殖健康包括生理与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重要内容如下:-妇女生理周期:阴道镜检查、宫颈涂片、子宫内膜刮片等诊断妇女生理周期异常的方法。

-妇女常见病症:如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的护理。

-妇女性传播感染:如乳腺炎、附件炎等的防治工作。

-妇女生殖健康宣教:为妇女提供有关生殖卫生的信息,指导其正确使用避孕方法、防止性传播感染等。

2.孕产妇护理:孕产妇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以下重点:-孕期护理:宣教孕妇饮食营养、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监测并处理孕期合并症等。

-产前准备与产后护理:确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舒适与安全,进行产程控制、呼吸训练等。

产后护理包括定期检查产妇健康状况、指导乳房护理、防治产妇恶露不断等。

-自然分娩与剖宫产护理:包括通过分娩模拟和模拟分娩器材进行护理技能的培训与巩固,处理分娩并发症等。

3.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是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知识点:-新生儿生理特点:掌握新生儿体温调节、听力筛查、新生儿规范护理等。

-新生儿常见病症:如肺炎、脐部感染等的护理与处理。

-新生儿喂养:指导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护理新生儿哺乳的姿势和技巧。

-新生儿发育评估:根据新生儿的神经、运动、感官等的发育特点进行评估,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

4.急诊护理:妇产科急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需要护士具备快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重点包括:-产科急诊护理:如宫外孕、流产、早产等的护理与处理。

-妇科急诊护理:如子宫血管破裂、盆腔炎、急性阑尾炎等的护理与处理。

-新生儿急诊护理:如窒息、新生儿窗距、生理性黄疸等的护理与处理。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重点涵盖了妇女生殖健康、孕产妇和新生儿护理、急诊护理等多个方面。

了解并掌握这些重点知识,对于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

妇产科护考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妇产科护考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1、骨盆由左右两块髋骨和一块尾骨和骶骨组成,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连线为界。

真骨盆是胎儿娩出的通道,称为骨产道。

2、平面:入口平面:即真假骨盆的分界面,呈横椭圆形。

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狭窄的平面,呈纵椭圆形,出口平面:由两个在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3、径线三个平面前后径分别为:11cm,11.5cm,11.5cm横径平均长13cm, 10cm, 9cm。

4、贯穿骨盆腔各平面中心点的假想轴线称为骨盆轴(产轴)。

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

5、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

大阴唇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6、内生殖器及其功能(1)阴道:是性交器官,也是月经和胎儿娩出的通道。

无腺体。

阴道后穹隆顶端与直肠子宫陷凹紧贴,后者为腹腔最低部分,是诊断某些疾病或实施手术的途径。

(2)子宫:骨盆中央,前倾前屈位,成人子宫长7~8cm ,宽4~5cm ,厚为2~3cm ,重约50g ,容量为5ml。

(3)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狭窄部分为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分娩逐渐形成子宫下段。

(4) 宫颈外口:初产妇的呈圆形;经产妇宫颈外口由于分娩而形成横裂状(一字状)。

(5)组织结构子宫体壁由3 层组织构成,外为浆膜层,中为肌层,内为黏膜层。

黏膜层即子宫内膜,分成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受激素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基底层不受激素影响。

(6)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子宫韧带共有4 对,包括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圆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前屈的主要韧带。

(7)输卵管的壶腹部是受精的场所。

(8)卵巢:是一对产生卵子和性激素的性腺器官。

(9)上皮汇总:阴道:复层鳞状上皮宫颈外:复层鳞状上皮宫颈管内:高柱状上皮,有分泌功能。

宫颈外口鳞状上皮或柱状上皮交界处为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输卵管:单层高柱状上皮卵巢:单层立方上皮(生发上皮)7、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护考妇科知识点总结

护考妇科知识点总结

护考妇科知识点总结一、月经相关知识1. 月经的定义月经是女性生理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从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开始往后数28天,是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的脱落和出血。

2. 生理期女性月经周期中,通常会在每月的特定日期出现,通常为28天,但也有部分女性周期不规律的情况。

3. 月经不调当月经周期异常,如提前、延迟、过多、过少等,即称为月经不调,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情绪压力过大等。

4. 月经量正常的月经量在每次月经期间会有50-100毫升的范围内,但也有部分女性会出现量少或量多的情况。

5. 经前综合征在月经来临前,女性会出现情绪不稳、腰酸背痛、乳房胀痛等一系列症状,即称为经前综合征。

二、妇科常见病症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性交痛等,对患者的生活和生育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2. 宫颈炎宫颈炎是宫颈发炎的一种情况,症状包括白带增多、性交痛等,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性生活不洁等。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疾病,症状包括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生育和身体健康。

4.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内肌肉组织发生的一个肿瘤,症状包括月经不调、腹痛、腹部肿块等,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5. 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盆腔发炎的一种情况,症状包括下腹部疼痛、发热、性交痛等,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生理期不洁等。

6. 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因为生产、生育或老年等原因下垂,症状包括腹部坠痛、排尿不畅、性交痛等,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三、常见妇科检查1. 妇科体格检查包括妇科专业医生进行的外阴、阴道、子宫、附件等检查,用于了解患者的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2. 妇科彩超通过超声波的方式对女性的盆腔器官进行检查,包括子宫、卵巢、宫颈等,用于了解是否有囊肿、肿瘤等疾病。

3. 阴道镜检查通过专业的阴道镜对女性阴道、宫颈等部位进行检查,用于了解病变情况以及宫颈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

护士资格考试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

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新东方在线医学教育频道整理妇产科护理学常考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

1、抬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

2、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3、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

4、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禁止肝门指检。

5、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

6、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

7、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型首选:缩宫素静滴。

高张型首选哌替啶。

8、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选在第一产程中注射哌替啶。

9、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首先考虑胎盘植入。

10、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特征:宫颈糜烂。

11、子宫颈癌最早症状:接触性出血。

12、筛选宫颈癌最有效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13、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发生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

14、死亡率居妇科癌症首位的是:卵巢肿瘤。

15、蒂扭转最易发生于浆膜下子宫肌瘤。

16、侵润性葡萄胎转移转移灶最长转移到肺。

17、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腹腔镜检查。

18、最常见的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19、固定宫颈位置最重要的韧带是:主韧带。

20、HCG于妊娠时间分泌达高峰的试剑石:8~10周。

21、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

22、胎盘早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IC.23、确诊前置胎盘首选:B超检查可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

24、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最常见的途径为:子宫颈管粘膜的静脉。

25、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6、肌瘤变性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样变。

27、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鳞腺癌。

28、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移行带。

29、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腔种植。

30、绒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肺、阴道、脑、肝。

31、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是:氯米芬治疗。

32、最简单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诊断方法是:雌孕激素序贯试验。

产科护考知识点总结

产科护考知识点总结

产科护考知识点总结一、生理学知识1. 孕妇生理变化孕妇生理变化是产科护理的基础,孕妇在怀孕期间会出现许多生理变化,如子宫增大、质地变软、宫颈扩张、血容量增加等等。

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变化,以便在进行护理时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孕妇的健康状况。

2. 产程生理产程生理是指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所经历的生理变化,包括孕妇分娩前、产程中和产后的生理变化。

产科护理人员需要对产程生理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在进行护理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3. 新生儿生理变化新生儿在出生后会经历许多生理变化,如呼吸系统的适应、循环系统的改变、消化系统的发育等等。

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生理变化,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新生儿护理。

二、产科护理技能1. 分娩辅助技能产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分娩辅助技能,包括胎儿心率监测、侧切缝合术、产钳和吸引器的使用等等。

这些技能是产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产科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掌握这些技能。

2. 产前检查技能产前检查是产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产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产前检查的技能,包括孕妇身体状况的评估、胎儿健康状况的评估等等。

3. 产后护理技能产后护理是产科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产科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产后护理的技能,包括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的评估、乳房护理、产后情绪疏导等等。

三、常见产科疾病管理1.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常见的疾病之一,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2.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孕产妇常见的疾病之一,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3. 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孕产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胎膜早破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四、产科护理相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保护法》是孕产妇权益的保障法律,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保护法》及其相关规定,以便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能够更好地保障孕产妇的权益。

初级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初级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

初级护师考试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点如下:一、妊娠期生理变化:1. 血容量及血液变化: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生理变化,血液呈稀释状态,血容量增加。

2. 心脏:妊娠晚期心脏容量、心率均略有增加,但一般不会出现心力衰竭。

3. 肝脏:代偿性增大,尤其在妊娠晚期,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增大的子宫压迫肝静脉,造成肝内淤血,使肝功能受损,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4. 肾脏: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略有增加,但尿量没有明显变化。

5. 呼吸系统:肺血流量增加,肺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6. 子宫及乳房:妊娠期母体乳腺管增生,为产后哺乳做准备。

二、分娩期产妇的护理:1. 第一产程:充分休息,合理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观察产程、预防滞产。

2.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

注意产妇体位,适时拆装集尿器,预防逆行感染。

3. 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及胎盘残留。

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后离开产房。

三、产褥期妇女的护理:1. 日常护理:注意个人卫生,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2. 饮食与休息: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需求。

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

3. 健康指导:坚持母乳喂养,传授育儿经验,保持健康的心态。

四、高危妊娠管理:1. 筛查与管理:对高危妊娠进行评估与管理。

2. 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自我监护与就医指导:高危孕妇需掌握正确的胎动计数方法,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五、正常分娩与护理程序:护理程序在此过程起到关键作用,包括对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位指导、产程观察、预防产后出血以及出院指导等。

六、妇科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妇科常见症状的询问(如外阴瘙痒、阴道异常分泌物等)、妇科病史的采集、全身情况的评估(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等。

七、产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包括导乐分娩法、会阴擦洗、乳房护理、新生儿脐部消毒等操作技能。

八、妇科常用护理技术操作: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护理配合;妇科灌肠法;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宫颈扩张等操作技能。

护理师妇科知识点总结

护理师妇科知识点总结

护理师妇科知识点总结一、阴道炎1. 病因:阴道炎是指由霉菌、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最常见的有念珠菌感染、滴虫感染、霉菌感染和细菌感染。

2. 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灼热感、瘙痒感、外阴红肿等。

3. 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治疗。

4. 护理重点:定期更换内裤、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干燥清洁。

二、宫颈糜烂1. 病因:宫颈糜烂是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是妇科常见病。

2. 症状:常见症状为白带增多、带脓血、性交疼痛等。

3. 治疗方法:可以采用电烙、冷冻、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以采取宫颈锥切术。

4. 护理重点:术后休息,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1. 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异位到子宫以外的部位,引起的一种慢性病变。

2. 症状:宫腔内膜异位症患者会出现周期性腹痛、月经不规律、性交疼痛等症状。

3.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异位子宫内膜,保护卵巢功能,恢复盆腔解剖结构。

4. 护理重点:术后护理工作要做好,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避免感染,预防并发症。

四、盆腔炎1. 病因: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感染疾病。

2. 症状:盆腔炎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白带增多等。

3. 治疗方法:抗感染治疗,对症处理,必要时手术治疗。

4. 护理重点:严格遵守医嘱,避免性生活,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

五、子宫肌瘤1. 病因: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在子宫肌层内非对称生长的肿瘤。

2. 症状:月经过多、痛经、盆腔压迫感、排尿困难等。

3. 治疗方法:青春期患者一般无需治疗,停经后肌瘤会自行缩小,经期过多可使用药物调理。

4. 护理重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避免疲劳,定期复查。

六、子宫内膜癌1. 病因: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因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所致。

2. 症状:阴道流血、阴道流脓、盆腔疼痛等。

3.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合并心脏病处理原则
非孕期:决定能否妊娠;
妊娠期: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分娩期:选择分娩方式;
产褥期:产后三天内、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心衰及感染)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否妊娠
可以妊娠:病变轻,心功能I-II级,无心衰史,无并发症;
不宜妊娠:病变重,心功能II I级或II I级以上,既往有心衰史、肺动脉高压、严重心律失常、活动性风湿热、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措施
1.非孕期:不宜妊娠者严格避孕;
2.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预防心衰;防止并纠正妨碍心功能的因素;保证休息,避免过劳;营养;心理护理;提前入院待产;
心衰的紧急处理体位: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吸氧;用药:镇静(吗啡),利尿,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
3.分娩期:
第一产程:心理支持、减轻疼痛、观察母儿情况及产程进展、预防感染;第二产程:缩短第二产程、减轻分娩疼痛、观察母儿情况;
第三产程:腹部加压、镇静休息、预防产后出血
糖尿病孕产妇的处理原则
1.饮食控制是治疗的基础
2.根据血糖情况,应用胰岛素
3.加强胎儿监护
4.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
糖尿病孕产妇护理措施
1.非孕期:按Whi te分类法,病情达D、F、R、H级,易造成畸胎、智障、死胎,并可加重病情故不宜妊娠;
2.妊娠期:
健康教育、饮食控制、病情;
胎儿情况监测、定期产前检查、预防感染、运动;
药物治疗
注意:
饮食指导孕中期后每周热量增加3~8%;糖类:40-50%;蛋白质:20-30%;脂肪:30-40%;
早餐、早点、午餐、午点、晚餐、睡前=15%、10%、20%、10%、30%、15%
体重增加:整个孕期在10—12k g范围内;
孕期母体监护血压:妊高症发生率比正常高4倍,约30%的糖尿病孕妇合并妊高症;
宫底高度:羊水过多、巨大儿
血糖水平:空腹﹤7mm o l/L,餐后2小时﹤10mmo l/L
糖化血红蛋白(H b Ai c)监测、肾功能监测、眼底检查
心脏功能:冠心病发病率是正常的2—3倍
孕期胎儿监护胎儿生长发育监测:畸形、巨大儿、FGR
胎儿成熟度监测:死胎发病率高,多发生于36周后,尽量推迟至38—39孕周,
产前1周羊膜腔穿刺抽羊水测胎肺成熟度
胎儿在宫内安危的监测:胎动计数、胎盘功能测定、胎心率监护
定期产前检查
孕早期:每周1次
孕中期:每2周1次
孕32周后:每周1次
运动治疗
国内:散步(20—40分钟,qd)
国外:推荐妊娠糖尿病的5种常见运动方式:平板运动机、划船器、上肢功率器
原则:不能引起胎儿不适或诱发宫缩研究表明上肢运动不会诱发宫缩,而下肢运动往往有诱发宫缩的倾向
分娩期
1.选择合适的分娩时间
原则:尽量推迟至预产期(妊娠38—39周)原因:妊娠35周前早产儿死亡率高,而妊娠36周后胎死宫内发生率高
2.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有巨大儿、胎位异常、胎盘功能不良、病情严重及其他产科指征
阴道分娩:严密监测,缩短产程,如产程进展缓慢或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剖宫产
3.终止妊娠时的注意事项
终止妊娠前:肌注地塞米松;
分娩时:胰岛素;监测血糖;
分娩后:胰岛素(产后24h内减少至原用量的一半,第2天以后约为原用量1/3);预防感染/产后出血
4.新生儿的处理:均按早产儿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