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的治疗
前列腺癌的激进治疗方案

摘要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前列腺癌的激进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前列腺癌概述前列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根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肿瘤分期、Gleason评分等指标,可将前列腺癌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风险等级。
二、激进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低危、中危患者。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术方式:(1)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尤其是前列腺体积较小、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的情况。
(2)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低危、中危患者,手术切除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包括精囊、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膀胱颈、尿道等。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方式。
2. 放疗治疗放疗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以下情况:(1)根治性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或术后复发患者。
(2)辅助放疗:适用于手术切除后,局部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
放疗方式包括:(1)外照射放疗:通过外部放射源照射前列腺及周围组织。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源植入前列腺内,直接照射肿瘤组织。
3. 化疗治疗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或转移性前列腺癌,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目前,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1)米托蒽醌(2)多西他赛(3)吉西他滨(4)卡巴他赛化疗方式包括:(1)单药化疗(2)联合化疗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对前列腺癌的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目前,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1)阿比特龙(2)恩杂鲁胺(3)阿帕替尼靶向治疗方式包括:(1)口服药物(2)注射药物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引言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当前列腺癌处于早期,并且未向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时,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选择。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前列腺全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和根治性腹腔镜手术(Robotic-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这些手术可通过切除患者的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彻底清除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 放疗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
外照射通过高能射线瞄准癌细胞,照射破坏其DNA,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内照射则是通过将放射性粒子或种子植入患者的前列腺,直接释放辐射破坏癌细胞。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替代方案,也可与手术联合应用。
3. 化疗化疗是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治疗方式。
对于前列腺癌,化疗常常在晚期疾病或术后复发患者中应用。
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Oxaliplatin)、紫杉醇(Paclitaxel)和顺铂(Cisplatin)等。
化疗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常常伴随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中。
靶向治疗是指通过干扰特定的分子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贝伐单抗(Bavencio)、恩度(Enzalutamide)和阿帕替尼(Apalutamide)等。
靶向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并且通常具有较小的不良反应。
5. 综合治疗对于一些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单独的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有限。
此时,综合治疗成为最佳选择。
综合治疗包括手术联合放疗、手术联合化疗或手术联合靶向治疗等。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前列腺癌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患者。
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 前列腺切除术:通过手术切除患者的前列腺组织,常见的方法有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和恢复期。
2. 神经保护性前列腺切除术:在前列腺切除术的基础上,保护尽可能多的神经组织,以减少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
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切除肿瘤,并且对早期前列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手术风险较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其他疾病的存在。
放疗放射治疗是一种无创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通过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组织,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化疗等治疗方法联合使用。
常见的放疗方法包括:1. 外部放射治疗:通过机器或放射性物质从体外照射到患者体内,直接破坏癌细胞。
2. 内部放射治疗:将放射性物质植入患者体内,通过释放放射线杀灭癌细胞。
放疗的优势在于无需手术,对早期前列腺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放疗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例如尿失禁、肛门炎等。
因此,在选择放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分期等因素。
化疗化疗是一种以药物治疗的方法,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口服药物,杀灭癌细胞。
化疗主要适用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或术后转移的患者,常见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多西他赛等。
化疗的优势在于可以杀灭全身的癌细胞,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然而,化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免疫功能下降等。
因此,在进行化疗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法,通过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前列腺癌治疗的现状和趋势

前列腺癌治疗的现状和趋势前言: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该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传统治疗方法和新兴的治疗技术。
一、传统治疗方法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传统方式之一,常用的方法是前列腺切除术。
该手术可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但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通过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是常见的放疗方式。
3.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使用抗癌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命周期来杀灭癌细胞。
但该方法存在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二、新兴治疗技术1.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抑制特定分子或基因,干预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果。
例如,蛋白激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包括细胞免疫疗法、抗体药物联合疗法等。
3. 组合治疗组合治疗是将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例如,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三、前列腺癌治疗的趋势1. 个体化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将致病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联系起来。
未来的治疗趋势将更加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基因信息定制治疗方案。
2. 精准医学精准医学将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和大数据技术相结合,通过分析患者的遗传信息和临床数据,实现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的治疗也将朝着精准医学的方向发展。
3. 新药开发针对前列腺癌的新药研发不断推进,其中包括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这些新药物的应用使得前列腺癌治疗的效果有了长足的进步。
4. 肿瘤微环境治疗肿瘤微环境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干扰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如抗血管生成和免疫调节等,有望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结论:前列腺癌治疗的现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新兴的治疗技术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断涌现。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5.康复与随访
(1)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2)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四、方案实施与评估
1.组建专业化的治疗团队,确保治疗方案的实施。
2.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化治疗。
3.定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第1篇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前列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本方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临床实践,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的前列腺癌治疗方案。
二、方案目标
第2篇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一、前言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提高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方案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案。
二、目标设定
1.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实现早期治疗。
4.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结论
本方案旨在为前列腺癌患者提供一份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实现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前列腺癌治疗水平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3.治疗策略
-早期前列腺癌:以根治性治疗为主,力求达到完全治愈。
-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减少肿瘤负荷,改善局部症状。
前列腺腺癌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腺癌的治疗方法
前列腺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 观察性治疗:对于早期发现的前列腺腺癌,有些患者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来观察病情变化,不进行主动治疗。
2. 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常见手术治疗方式是前列腺切除术,包括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的前列腺切除术。
手术可以全切除患者的前列腺,并可根据需要切除受到癌变威胁的周围组织。
3. 放疗治疗:放射治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照射前列腺区域,以杀灭癌细胞。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早期和晚期前列腺腺癌,可以作为替代手术治疗或辅助手术治疗。
4. 化疗:化学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杀死癌细胞,进而治疗前列腺腺癌。
化疗通常用于晚期腺癌,或者在手术或放射治疗之前或之后进行。
5. 雌激素治疗:前列腺腺癌对于雄激素的依赖性较高,因此通过抑制体内雄激素的水平来抑制肿瘤生长。
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晚期前列腺腺癌,或者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
6.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治疗。
例如,抗雄
激素药物(如阿比特龙)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的敏感性。
7.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和杀灭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通过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1抗体)来实现。
治疗方法的选择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肿瘤的分期和其他因素来决定,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方式的组合应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计划。
2024版一文读懂什么是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01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概述Chapter前列腺癌简介内分泌治疗原理前列腺癌的生长和发展依赖于雄性激素的刺激。
内分泌治疗通过降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或阻止雄性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去势和手术去势。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禁忌症治疗效果及预后02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法Chapter抗雄激素药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雌激素及抗雌激素药物睾丸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放疗与化疗在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放疗放疗可通过高能射线杀死癌细胞,对于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起到辅助作用。
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通过放疗可进一步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化疗化疗药物可通过静脉或口服途径进入体内,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在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化疗主要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但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3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注意事项Chapter患者心理支持与辅导提供心理支持开展心理辅导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开展个体或集体心理辅导,教授应对技巧,减轻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定期检查及随访安排定期检查随访安排处理心血管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副作用,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等。
预防骨质疏松内分泌治疗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骨密度。
应对潮热和盗汗潮热和盗汗是内分泌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的衣物,必要时可使用止汗剂或激素替代治疗。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生活方式调整建议保持健康饮食适当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戒烟限酒04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案例分享Chapter成功案例介绍及经验总结案例一案例二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反思案例一案例二患者心得体会分享患者张先生01患者李先生02患者王先生家属0305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Chapter1 2 3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改进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介绍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展望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01PARP抑制剂02放射性核素治疗03个性化诊疗策略探讨基因检测与精准医疗通过基因检测,识别前列腺癌患者的基因变异类型,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

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的要点。
一、前列腺癌的诊断1.病史与体格检查:包括病史询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和直肠检查等。
2.影像学检查:推荐进行经直肠超声(TRUS)、盆腔MRI和腹部CT 等。
TRUS是前列腺癌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等信息。
3.病理学检查: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二、前列腺癌的分期前列腺癌的分期可根据国际TNM分期系统进行,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N)和远处转移(M)三个要素。
1.T分期:根据肿瘤侵犯前列腺的程度分为T1-T4期。
2.N分期:根据淋巴结受侵犯情况分为N0-N1期。
3.M分期:根据远处转移情况分为M0-M1期。
三、前列腺癌的治疗原则根据前列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等。
1.T1期前列腺癌:适合选择手术切除或放疗,也可进行观察治疗。
2.T2期前列腺癌:可选择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T3-T4期前列腺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可联合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4.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
四、前列腺癌的随访和复发治疗前列腺癌的随访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PSA检测、直肠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
复发治疗可根据复发的部位和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选择。
1.PSA复发:可选择放疗、内分泌治疗或化疗。
2.局部复发:可考虑手术切除、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3.骨转移:主要采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五、前列腺癌的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进行判断,包括分期、PSA水平、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级等。
根据预后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
总之,中国前列腺癌诊治指南为医生提供了前列腺癌的诊治指导,对于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腺癌的治疗
1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和自然病史
发病美国第1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欧美占第2位常见男性恶性肿瘤。
随寿命延长发病率升高,亚洲和北非发病率最低,前列腺腺癌通常生长缓慢,恶性转化率高但平均倍增时间和转移比较慢,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可能是移行带癌前期病变,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是外周带的癌前期病变,潜伏癌与临床进行性癌有巨大区别。
1.1发病情况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新诊断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在美国,大于70%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都超过65岁,50岁以下男性很少见,但是大于50岁,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呈指数增长。
年龄小于39岁的个体,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为0.005%,40~59岁年龄段增至
2.2%(1/45),60~79岁年龄段增至1
3.7%(1/7)。
1.2危险因素尚未明确,但是其中一些已经被确认。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
如果一个直系亲属(兄弟或父亲)患有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1倍。
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前列腺癌,相对危险性会增至5~11倍。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有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比那些无家族史患者的确诊年龄大约早6~7年。
前列腺癌患病人群中一部分亚人群(大约9%)为”真实遗传性前列腺癌”,指的是3个或3个以上亲属患病或至少2个为早期发病(55岁以前)。
1.3绝对危险因素年龄、种族、遗传因素。
1.4相对危险因素①食物脂肪:性激素、性活动、输精管结扎术;②镉:身体质量指数(BMI):职业和经济收入;③肝硬变和病毒感染,维生素A、D、E;④性激素:前列腺是雄激素依赖性器宫,受到血清睾酮的控制。
睾酮是维持正常前列腺上皮生长的基本物质,而且前列腺癌早期也是雄激素依赖的。
虽然性激素在正常和前列腺癌中的重要生理作用很清楚,但是,其与前列腺危险性的相关性仍不清楚;⑤性活动:前列腺癌患者的性活动高于对照组,青春期开始比较早,初次性交经历较晚。
离婚和丧偶者的前列腺癌死亡率高于有配偶者。
有子女的比无子女的要高。
首次遗精越早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越大。
对女性感兴趣的年龄越小患癌危险性越大。
30岁以前每周性交次数8次以上、手淫和失去性功能的年龄越大者,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也越大。
1.4.1输精管结扎术几个研究表明输精管结扎术可能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危险性,但是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了争论,John等进行了前列腺癌患者与对照者的比较性研究表明输精管结扎术与前列腺癌危险性无相关性。
若输精管结扎术增加了前列腺癌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也是很低的。
1.4.2肝硬变和病毒感染肝硬变时雌激素代谢减少,乙烯雌酚升高。
因乙烯
雌酚可以治疗前列腺癌,所以肝硬变时应可降低前列腺癌的患病危险性,但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1.4.3身体质量指数(BMI)美国癌学会发现超重的男性发生前列腺癌的机会比理想体重增加不足10%者的危险性增加30%。
1.4.4职业和经济收入我国前列腺癌调查对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民族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有统计农民发生前列腺癌的机会多,原因不明。
1.4.5镉镉是通过与前列腺内高含量的锌相互作用来增加前列腺癌的危险性。
1.4.6维生素A 在低危险地区,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于蔬菜,但是在高危地区,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
因而,维生素A摄入与前列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可能实际上反应了高动物脂肪摄入与高危险性的相关性。
1.4.7维生素D 实验室研究中,维生素D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的分化,以及引起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速度降低。
1.4.8维生素E 与维生素A相反,可以防止前列腺癌。
外源性因素会影响从所谓的潜伏型前列腺癌到临床型前列腺癌的进程。
这些因素的确认仍然在讨论中,但高动物脂肪饮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维生素E、硒、木脂素类、异黄酮的低摄人。
阳光暴露与前列腺癌发病率呈负相关,阳光可增加维生素D的水平,可能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
在前列腺癌低发的亚洲地区,绿茶的饮用量相对较高,绿茶可能为前列腺癌的预防因子。
遗传是前列腺癌发展成临床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外源性因素对这种危险可能有重要的影响。
现在关键问题是尚无足够的证据建议生活方式的改变(降低动物脂肪摄入及增加水果、谷类、蔬菜、红酒的摄入量)会降低发病风险。
有一些研究支持这些说法,这些信息可以提供给那些来询问饮食影响的前列腺癌患者男性家属。
遗传是前列腺癌發展成临床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外源性因素对这种危险可能有重要的影响。
前列腺癌98%为腺癌,常从前列腺萎缩的外周部分发生,大多数为多病灶。
本病的转移途径有3点:①向附近组织或邻近器官浸润,首先侵及两侧叶,穿破被膜,至输精管壶腹、精囊、膀肮颈和后尿道;②淋巴转移可至骸内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③血行转移最常见为骨贫、脊椎、股骨。
剧烈疼痛.,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也可转移至肝、肺、胸膜、肾上腺、脑等内脏器官。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可能与基因的改变相关。
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增高;具有BRCA1基因的男性患前
列腺癌的危险性是无BRCA1基因男性的3倍;而P53基因的异常与高级别、高侵袭性的前列腺癌密切相关。
基因的改变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相关。
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危险越大。
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具有遗传性。
因为前列腺癌发病特点的特殊性,治疗也有特殊地方,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性生长发展到非依赖生长,疾病进展缓慢”可带瘤生存而不因此病导致生命丧失,因为前列腺癌发病特点的特殊性,治疗也有特殊地方,前列腺癌的雄激素依赖性生长发展到非依赖生长,疾病进展缓慢”可带瘤生存而不因此病导致生命丧失。
2 前列腺癌的诊断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
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
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
然而,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前列腺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确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大多数前列腺癌起源于前列腺的外周带,DRE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
考虑到DRE可能影响PSA值,应在PSA抽血后进行DRE。
①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或伴血尿及尿潴留。
最突出的症状是疼痛,有骨转移时,骨盆区或腰骶部剧痛。
體征主要表现为前列腺局部有硬结、肿块,其质地坚硬,失去正常弹性感而固定,腺体周围硬变,境界不清;②X线可见骨骼呈成骨性变化,骨质阴影密度增加,骨小梁消失;③膀胱造影显示前列腺肿大,尿道口破坏或边缘不整齐;④前列腺造影显示腺体破坏,腺管阻塞,形状不规则增大等;⑤膀胱镜检查可以明确癌肿是否侵入尿道或膀胱;⑥前列腺液癌细胞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⑦活体组织检查可获得阳性结果;⑧血清酸性磷酸酶、骨髓酸性磷酸酶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在骨转移时可升高。
PSA检测应在前列腺按摩后1w,直肠指检、膀胱镜检查、导尿等操作48h 后,射精24h后,前列腺穿刺1个月后进行。
PSA检测时应无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
然而,最初可疑前列腺癌通常由前列腺直肠指检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后再确定是否进行前列腺活检。
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筛方法。
PSA检查时机: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DRE、PSA检查。
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1次/年的检查。
中国台湾地区专家共识,推行美国建议。
国内经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进行常规PSA 和DRE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定期检查、随访。
对DRE异常、有临床征象(如骨痛、骨折等)或影像学异常等的男性应进行PSA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