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精神药物选择

合集下载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谢谢
替加环素也可抑制人体内蛋白质合成,如肝脏合 成的凝血因子等
肝功能损害时清除率减少55%,半衰期延长43% 药物在肝脏蓄积,加重不良反应
其他药物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主要 以原形经肾排泄,无需调整剂量,用药时需监护肝功能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主要经肾排泄,但严重肝功能不全 需调整剂量,用药时需监护肝功能
量的10%,经胆汁和肾的排 C级)应慎用药并检测治疗反应,推 泄率分别约为59%和33%, 荐剂量:静脉给药,初始100mg,随 22%的药物以原型经肾排泄。后25mg q12h 排泄途径主要为其原型及 代谢物的胆汁分泌。
举例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胆红素:TBIL 82.8umol/L,DBIL
无 无 <34. 2
≥35 ≤14
1~2 轻
34.2~51.3
28~34 15~17
3~4 中度以上 >51.3
<28 ≥18
注:A级:5~6分,B级7~9分,C级10~15分
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行为异常(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 可有扑翼样震颤。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PB 31% ,50-70%的药物在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不推荐调整剂量
肝脏代谢,代谢物无显著 ( Child-Pugh分级A、B级);尚未
活性,肾排泄率为80-85%。 评价重度肝功能不全者的药代动力学
替加环素
PB 71-89%,药物不被广泛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
代谢,代谢产物不到给药 重度肝功能不全者(Child-Pugh分级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PB 31% ,50-70%的药物在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不推荐调整剂量 肝脏代谢,代谢物无显著 ( Child-Pugh分级A、B级);尚未 活性,肾排泄率为80-85%。 评价重度肝功能不全者的药代动力学 PB 71-89%,药物不被广泛 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 代谢,代谢产物不到给药 重度肝功能不全者(Child-Pugh分级 量的10%,经胆汁和肾的排 C级)应慎用药并检测治疗反应,推 泄率分别约为59%和33%, 荐剂量:静脉给药,初始100mg,随 22%的药物以原型经肾排泄。后25mg q12h 排泄途径主要为其原型及 代谢物的胆汁分泌。
伏立康唑
PB 58%,主要肝脏代谢,N-氧 化物,在血浆中约占72%,少于 2%的药物以原形随尿排出,还 可经胆汁排泄,但程度不明。
A B级6mg/kg,q12h,给两次 维持2mg/kg,q12h, C级避免使用,或评估受益风险 后, 2mg/kg,q12h
棘白菌素类
药动学特点 卡泊芬净 肝功能不全剂量调整
1 无 无 <34. 23 28~34
3 3~4 中度以上 >51.3 <28
凝血酶原时间(秒)
≤14
15~17
≥18
注:A级:5~6分,B级7~9分,C级10~15分
肝性脑病临床分期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行为异常(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 可有扑翼样震颤。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替加环素也可抑制人体内蛋白质合成,如肝脏合 成的凝血因子等 肝功能损害时清除率减少55%,半衰期延长43% 药物在肝脏蓄积,加重不良反应


其他药物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一)肝功能不全得患者用药肝脏就是人体内最大得实质性腺体,具有十分重要得生理功能,首先就是人体各种物质代谢与加工得中枢,并把多余得物质加以储存;其次,肝脏还有生物转化与解毒功能,对绝大部分进入人体得药物与毒物,都会在肝脏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化学反应,不同程度地被代谢,最后以代谢物得形式排出体外。

由于肝细胞不断地从原料中吸取原料,难以避免遭受有毒物质或病毒、毒素、药物与寄生虫得感染或损害,轻者丧失一定得功能,重者造成肝细胞坏死,最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及肝衰竭,甚至发生肝性脑病。

另外,肝脏又就是许多药物代谢得主要场所,当肝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必然受到影响,药物生物转化减慢,血浆中游离型药物增多,从而影响药物得效应并增加毒性。

因此必须减少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特别就是给予有肝毒性得药物时更需谨慎、1、肝功能不全患者得用药原则(1)明确诊断,合理选药(2)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较大得药物(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肝毒性得药物使(4)对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得患者可选用对肝功能毒性小,从肾脏排泄得药物(5)开始用药时宜小剂量,必要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做到给药方案个体化(6)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得选择(1)可按常量应用得药物: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她啶、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类与多黏菌素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2)对严重肝病者需减量使用得药物(对一般肝病者可按常量应用):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羧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氟罗沙星、氟胞嘧啶、伊曲康唑等(3)肝病者减量用药:林可霉素、培氧沙星、异烟肼(异烟肼在肝炎活动期避免使用)(4)肝病者避免使用得药物: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类、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芬、磺胺类。

(二)肾功能不全得患者用药肾脏就是药物排泄得主要器官,也就是药物代谢得器官之一,极易受到某些药物得作用而出现毒性反应、肾毒性得表现有轻度得肾小球、肾小管损伤、肾衰竭,临床可见蛋白尿、管形尿、血肌酐、尿素氮值升高,严重时可引起少尿、无尿或肾衰竭。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选择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选择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选择肝脏是许多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大多数药物的体内过程都与肝脏有关。

在慢性肝脏疾病时,常伴有部分肝细胞的坏死和不同程度的肝细胞纤维化,使肝脏的血流量降低,微粒体内代谢酶减少、活性降低,从而使药物的代谢减慢、药物半衰期延长。

会导致体内药物浓度过高而中毒。

长期的肝脏疾病可使肝脏的蛋白合成能力减弱,使血中的血浆蛋白的数量降低或结合部位的性质发生改变,对药物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动学改变的蛋白结合减少,使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增加,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中毒。

当肝功能不全时,药物生物转化减慢,药物排泄减慢,血中游离型药物增多,从而影响药物的效应并增加毒性。

特别是给予肝毒性的药物时更需慎重[1]。

一、肝功能不全患者如何选用抗菌药物患者选择抗菌药物时,除应考虑抗感染治疗的一般原则外,还应考虑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此类抗菌药物是否会增加肝脏损害程度[2]、是否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毒性或对药物动力学等体内过程的影响等。

虽然目前还不能根据肝功能状态对抗菌药物的给药剂量做出非常准确的调整,但临床上遇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重视并考虑这个问题。

(1)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给药,治疗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肝功能。

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

(2)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肝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

(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

(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用法及注意事项本文以药品说明书和《药物信息参考》为准。

将我院抗菌药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摘录。

一、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

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

1、青霉素钠19%在肝脏内代谢,75%通过肾脏排泄。

由于青霉素钠能通过肝、肾两条途径消除,且药物本身毒性不大,因此在肝功能不全时,尽管血药浓度升高,药物清除延迟,但不影响该药物在此类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2、阿莫西林24%-33%在肝内代谢,大部分经肾排泄,另有部分药物可经胆汁排泄。

因此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本药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3、苄星青霉素药物主要经肾随尿液排泄,另有少量经胆汁排泄。

肝功能不全不影响此类药物的应用。

4、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在肝脏内不被代谢。

部分药物经肾排泄,另有部分随胆汁排泄(肝功正常者有10%-20%的药物随胆汁排泄),少量药物也可经乳汁排出。

在肝脏受损的患者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半衰期延长,但没有必要对肝脏受损患者的用药剂量进行调整。

不良反应:肝胆系统异常:少见: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罕见:胆红素水平升高,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肝炎。

因此在用药时需监测肝功。

二、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

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减量应用。

1、头孢硫脒在体内几乎不代谢,约90%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肝功能异常患者精神药物剂量的更改

肝功能异常患者精神药物剂量的更改
西酞普蓝
不超过20mg/d
度洛西汀
禁用
艾司西酞普蓝
不超过10mg/d
氟西汀
减量或减少使用次数
帕罗西汀
起始剂量:10mg/d;不超过40mg/d
舍曲林
减量或减少使用次数
曲唑酮
根据肝损害程度调整剂量
文拉法辛
减量50%;肝硬化患者减量更大
心境稳定剂
卡马西平
减量;如在治疗中发生肝损害,停药
拉莫三嗪
无肝硬化的中到中度肝损害,减量25%;有肝硬化的严重肝损害减量50%
奥卡西平
轻或中度:不需调整剂量;重度:慎用
托吡酯
慎用
丙戊酸
避免用于活动性肝损害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阿立哌唑
可能不需剂量调整
齐拉西酮
未建议剂量调整
氯氮平
治疗中出现肝损害停药
奥氮平
较低起始剂量并小心滴定
喹硫平
起始剂量25mg/d,滴定到25-50mg/d
利培酮
起始剂量0.5mg/d,增加到0.5mg,2次/日。增量>1.5mg,2次/日,只能每周服用一次。
肝功能异常患者精神药物剂量的更改
How to modify psychotropic therapy for patients who have liver dysfunction
表1.药物所致肝损害与精神药物的分类
肝损害型式
精神药物
急性
肝细胞性(ALT>正常上限3倍)
安非他酮、氟西汀、帕罗西汀、利培酮、舍曲林、曲唑酮、丙戊酸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氟奋乃静
吩噻嗪类禁用于明显肝损害
氟哌啶醇
未特别推荐,慎用
郭中孟译自Current Psychiatry2014 December;13(12):46-49.(2014年12月12日)

简述肝功能不良的病人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简述肝功能不良的病人用药应注意的问题

尊敬的读者:今天我将与大家共享有关肝功能不良的病人在用药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疾病的治疗也不断得到进步,但是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太了解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和毒性的影响,而一些不当的用药可能会对肝功能不全的病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正确用药对于这类患者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肝功能不良患者在用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肝功能不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之一,它负责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当肝脏功能不全时,其对药物的代谢和毒性处理能力也会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肝脏细胞损伤或坏死,导致药物的清除速度减慢,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

肝脏对一些药物代谢的酶活性也会受到影响,使得药物的代谢产物积累。

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用药时需要格外小心,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过量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

2. 药物选择与用量调整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药物的选择和用量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清除速度明显降低,因此需要减少药物的用量或者延长给药间隔,以避免药物累积导致毒性反应。

在选择药物时,应尽量避免那些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以降低药物在体内的积累风险。

一些患者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以及定制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3. 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肝功能不全患者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的影响。

一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会滞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增加了出现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风险。

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需要及时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表现,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鉴于不同患者的肝功能不全程度不同,药物的代谢和清除能力也有所差异。

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剂量调整

临床表现由轻到重:
昏迷
性格行为 轻微改变
精神错乱 行为异常
昏睡
糖肽及其他类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利奈唑胺
药动学特点 肝功能不全剂量调整
PB 55%,药物经肝脏代谢, 可出现黄疸,肝酶升高,慎重给药: 80-90%在24h内经肾以原型 肝功能损害患者可加重功能损害 排泄,少量随胆汁和乳汁 排泄。
PB 90-95%,在体内很少代 无需调整剂量 谢,80%以上在16内以原型 经肾排出。
莫西沙星50%经肝胆系统排出,轻中度无需调整剂量,重 度应用尚无资料
头孢哌酮肝胆系统排出40%,重度时应减量
罗继名,徐萍.肝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中南药学,2006,4(1):73-74
王明贵.肝病与抗菌药物的应用,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385-387
唑类抗真菌药
氟康唑 伊曲康唑
谢谢
PB 58%,主要肝脏代谢,N-氧 化物,在血浆中约占72%,少于 2%的药物以原形随尿排出,还 可经胆汁排泄,但程度不明。
A B级6mg/kg,q12h,给两次
维持2mg/kg,q12h,
C级避免使用,或评估受益风险 后, 2mg/kg,q12h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两性霉素 B
棘白菌素类
药动学特点 肝功能不全剂量调整
可致肝毒性及黄疸,肝功能减退 者更易致肝毒性,严重肝病者禁 用。
无需调整剂量
问题
肝移植病人常规使用卡泊芬净预防真菌感 染,首剂70mg,50mg/d维持
如何评估患者肝功能? 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
Leonor Periáñez-Párraga, Iciar Martínez-López, Pere Ventayol-Bosch, Francesc Puigventós-Latorre and Olga Delgado-Sánchez,Drug dosage recommend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REV ESP ENFERM DIG 2012; 104 (4): 165-18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精神药物选择
来源:医学之声作者:黄东
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精神药物选择。

随着精神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人们对精神疾病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躯体疾病共病精神疾病的患者前往精神病医院或专科就诊,精神科医生们也常遇到共病肝脏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这些患者的精神药物选择也对精神科医生的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肝功能检查很难代表肝脏的代谢能力,因为肝脏的储备能力很强。

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中,1/3至少有一项肝功能异常,4%至少有一项肝功能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转氨酶最易受到影响,通常在开始治疗后1-6周内发生,只有极少数能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肝功能损害。

在使用抗抑郁药治疗的患者中,0.5%~3%会出现无症状的轻度转氨酶升高,通常在开始用药后几天至6个月内发生,老年人更加敏感,症状明显且具有临床意义的肝损害极少发生,大多数是特异反应,同一类药物之间有交叉毒性(如氯氮平与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

那么肝功能不全的精神障碍患者应该如何选择精神药物?应该遵循怎样的选药原则?笔者搜集相关资料,略作阐述。

一、肝功能损害的一般用药原则:1.尽可能少用药;2.使用较低的起始剂量,特别是对于高蛋白结合的药物(如利培酮、丙戊酸盐、TCAs);对于已知首过效应大的药物,需使用低剂量,如TCAs和氟哌啶醇;3.慎用广泛经肝代谢的药物(大部分精神类药物),可能需要使用低剂量;舒必利、氨磺必利、锂盐、加巴喷丁例外,它们只有很少部分或完全不经肝脏代谢;4.延长增加剂量的间隔时间,因肝功损伤时大部分药物的半衰期会延长;5.如果白蛋白降低,需考虑对高蛋白结合力药物的影响;若有腹水,要考虑分布容积增加会对水溶性药物(如锂盐)的影响;6.避免使用半衰期长的药物或需要代谢后才有活性的药物;7.始终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它们可能延迟出现;8.避免使用能引起镇静作用强的药物,因为可能诱发肝性脑病;9.避免使用容易引起便秘的药物,因为可能诱发肝性
脑病;10.避免使用已知有肝毒性的药物(MAOIs、氯丙嗪);11.选择低风险药物,并且至少在最初用药时每周监测肝功能;二、解读肝功能的注意事项1.12%的健康成年人有一项肝功指标超过正常值范围;
2.在有临床意义的肝病患者中,多达10%有严重肝病,但肝功正常;
3.单独1项肝功能指标对肝脏缺乏特异性,若大于1项的检查结果异常,则大大增加了肝损伤的可能性;
4.肝功的绝对值并不能很好地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

三、监测肝功能的注意事项1.开始治疗前监测“基线”肝功;2.肝功升高≤2倍时,极少有临床意义;3.大多数药物相关的肝功升高出现在治疗第一个月,且为一过性,它们代表肝脏对药物的适应过程;一过性的肝功升高也可能发生在体重增加期间;4.肝功持续升高>3倍,且继续升高或伴临床症状,应停用可疑药物;
5.跟踪肝功变化时,若肝酶水平改变>20%,需排除生物学和分析方法的变化。

四、肝损害患者精神药物的选择
精神药物种类可用慎用禁用
抗精神病药阿立哌唑帕利
哌酮齐拉西酮
阿立哌唑(严重肝
损害者)利培酮
(低剂量起始)布
南色林哌罗匹隆奥
氮平(降低剂量)
喹硫平(可能需要
降低剂量)氨磺必
利(可能不需要调
整剂量)氯氮平
(病情不太严重
时,起始剂量
12.5mg,缓慢加
量)舒必利氟哌啶
醇(低剂量)奋乃
静(不推荐长期
用)氯丙嗪鲁拉西
酮(起始剂量
20mg/d,严重肝损
害者最大剂量
40mg/d)
氯氮平(伴恶心、厌
食或黄疸的活动性肝
病,进行性肝病及肝
衰竭者)舒必利(严
重肝损害者)
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
(推荐剂量
10mg/d)
阿米替林(最好避
免使用)米帕明氯
米帕明多塞平氟西
度洛西汀阿戈美拉汀
MAOIs
汀(降低剂量)氟伏沙明(降低剂量)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避免剂量高于20mg/d)文拉法辛(中度肝损害者建议减少50%剂量)米氮平(最好避免使用)曲唑酮瑞波西汀安非他酮
心境稳定剂锂盐加巴喷丁
奥卡西平(轻
中度肝损害者
可用)普瑞巴

卡马西平(慢性肝
病者)拉莫三嗪
(中度肝损害者起
始剂量、递增剂量
级维持剂量减少
50%,重度肝损害
者减少75%)丙戊
酸盐(中度肝损害
者,且需减少剂
量)
丙戊酸盐(严重的或
活动性肝损害者)卡
马西平(急性肝病
者)
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坦度螺酮
地西泮奥沙西泮
(部分患者可作为
首选的BDZs)阿普
唑仑劳拉西泮氯硝
西泮
丁螺环酮(严重肝损
害者)
镇静催眠药右佐匹克隆
(轻中度肝损
害者)
艾司唑仑扎来普隆
(轻中度肝损害
者)唑吡坦(推荐
起始剂量5mg/d)
佐匹克隆(轻中度
肝损害者起始剂量
3.75mg/d)右佐匹
克隆(严重肝损害
者起始剂量
1mg/d,最高
2mg/d)雷美替胺
扎来普隆(严重肝损
害者)佐匹克隆(严
重肝损害者)雷美替
胺(严重肝损害者)
兴奋剂哌甲酯托莫西汀
注:可用,指与身体健康成年人相比没有特别的风险,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慎用,指与身体健康成年人相比存在某些需要特别关注的风险,并可能需要较低起始剂量和最高剂量等剂量调整;禁用,有
证据显示有导致严重反应的风险。

参考文献1. 江开达.精神障碍药物治疗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 司天梅.Maudsley精神科处方指南.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 部分药物药品说明书5. Slim, M., I. Medina-Caliz, A. Gonzalez-Jimenez, M. R. Cabello, F. Mayoral-Cleries, M. I. Lucena, and R. J. Andrade. 'Hepatic Safety of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eng]. Drug Saf 39, no. 10 (Oct 2016): 925-43.6. Voican, C. S., E. Corruble, S. Naveau, and G. Perlemuter. 'Antidepressant-Induced Liver Injury: A Review for Clinicians.' [In eng]. Am J Psychiatry 171, no. 4 (Apr 2014): 404-15.7. Lugoboni, F., A. Mirijello, L. Morbioli, E. Arzenton, R. Leone, M. Faccini, R. Casari, et al. 'Does High-Dose Benzodiazepine Abuse Really Produce Liver Toxicity? Results from a Series of 201 Benzodiazepine Monoabusers.' [In eng]. Expert Opin Drug Saf 17, no. 5 (May 2018): 451-56.8. Au, J. S., and P. J. Pockro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from Antiepileptic Drugs.' [In eng]. Clin Liver Dis 17, no. 4 (Nov 2013): 687-97,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