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介绍了植物的(叶子)和(花)睡眠现象及姿态
《植物的睡眠现象》高中作文800字

《植物的睡眠现象》高中作文800字标题:植物的睡眠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和研究着各种生物的行为习性。
这其中,我们对动物的了解可能要多于植物。
然而,你是否知道,植物其实也有“睡眠”的现象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植物的睡眠”。
这里所说的“睡眠”,并不是指植物真的像人类或动物那样需要休息和恢复精力,而是指植物的一种生理反应,即叶子的昼开夜合的现象。
这种现象早在18世纪就被一位名叫林奈的瑞典植物学家发现并命名为“植物的睡眠运动”。
他发现许多植物的叶片会在夜间闭合,到了白天又重新张开,就像是在进行一种周期性的活动,于是他就将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睡眠”。
那么,为什么植物会有这样的“睡眠”现象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几种可能的原因。
第一种原因是保护自身。
一些植物通过叶子的昼开夜合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夜间低温导致的冻伤。
同时,叶子闭合也可以避免昆虫等害虫的侵袭。
第二种原因是适应环境。
有些植物生活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它们通过白天张开叶子吸收阳光,晚上闭合叶子保存能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三种原因是调节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但过多的光照会对叶子造成伤害。
因此,植物会通过叶子的昼开夜合来调节光合作用的强度。
第四种原因是为了提高授粉效率。
某些植物的花朵会在白天开放,吸引蜜蜂等昆虫来进行授粉,而到了晚上则会闭合,防止雨水打湿花蕊影响授粉。
综上所述,植物的“睡眠”现象并非是我们想象中的休息,而是一种生存策略。
这不仅体现了植物的智慧,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和爱护每一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三年级语文植物的睡眠

娇柔艳丽的 花朵也要睡 眠
昼醒夜睡
蒲公英
花瓣闭合的时候 像黄色的鸡毛帚
胡萝卜
花垂下头来, 像正在打瞌睡 的小老头
晚香玉
白天睡觉, 夜晚开放。
在晚上盛开,格 外芳香,引诱蛾 子传授花粉
不仅 植物睡眠不仅是一种有 而且 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 学之谜呢! 只要 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 就 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 已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组 坦 部 典
示 例 娇 昼 规 律
就我们人类来讲,睡眠完全是神经 系统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植物叶子 和花的“睡眠”运动,是受光线的明暗、 温度的高低、空气的干湿等外界因素的 影响的一种反应。生物学上叫植物的感
课文讲了七类植物,有的是依靠叶子来睡眠的,有的依靠花朵。 大部分白天开放,晚上睡觉;有的花朵却在晚上开放! 板书设计如下:
名字的 由来 睡觉时,花瓣向上闭合, 像一个鸡毛帚
白天:张开
靠花朵
睡觉时,垂下头,像正 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靠叶子
夜晚:闭合
晚上开花,格外香,引 蛾子传授花粉
科学之谜
植物的睡眠
课文一共讲了七种植物,按先后顺序依次是:合欢树、三叶 草、花生,睡莲花、蒲公英、胡萝卜和晚香玉。前三种植物是依 靠叶子睡眠,后四种植物是依靠花朵睡眠。大部分植物都是白天 开放,晚上睡眠,只有晚香玉是白天睡觉,晚上开花,因为它要 引诱蛾子来传授花粉。 下面按植物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呈现:
12 植物的睡眠
西南大学附小 曹璇
组合 平坦 全部
典型 表示 例子
娇柔艳丽 昼夜
规律
还有哪些植物 的叶子会睡觉, 你知道吗?
合欢树 三叶草 花生 植 叶子: 物 睡 眠 花朵:睡莲花
二年级描写植物作文:夜色下的植物

二年级描写植物作文:夜色下的植物夜色下的植物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小区都笼罩在一片祥和、静谧的氛围中。
此时,大街上行人稀少,车辆轻轻地穿行在黑暗的道路上。
窗外的草地上却展现出了一片勃勃的生机。
我拉开窗帘,凝视着外面的夜色,发现草地上种植的绿色植物在这个时候有着不同的魅力。
在白天,阳光下的植物呈现出一片繁茂的景象,而夜晚,它们却散发出一种神秘的魅力。
在月光的照射下,草地上的小花儿们仿佛换上了银装,发出淡淡的光芒。
最吸引人的是夜来香。
夜来香是一种花期较短的小花,而在夜晚,它却盛开得最美丽。
它们像成群的舞者们,在月光的指引下,轻盈地舞动着,散发着迷人的芬芳。
除了夜来香,草地上还有其他的植物,在夜晚也有着别样的风情。
如龙舌兰,它们有着独特的形状和坚韧的叶子。
在白天,龙舌兰像是一个个傲立的士兵,但到了夜晚,它们却变得柔和而温暖。
月光洒在龙舌兰的叶子上,映出一抹淡淡的银色,仿佛给了它们生机与活力。
不止是草地上的植物,窗外的树木也有了属于夜晚的风景。
在夜色中,树木的轮廓变得模糊而朦胧。
星星点点的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这时候,树影婆娑,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故事。
渐渐地,天空中布满了繁星,犹如一颗颗温暖的灯笼。
星星们像是在探寻什么,也像是在守护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我注意到星空中有一颗最亮最美的星星,它散发出较为明亮的光芒,如同月光一般。
这颗星星如同天空中的指路明灯,引领着在夜晚闪闪发光的植物。
夜幕下的植物充满了夜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它们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向夜晚表达它们的美丽和独特。
它们沐浴在月光下,守护着这片静谧的土地。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植物在夜间散发出精灵的力量。
夜色中的植物,就像是生活中的每个人,白天和夜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各自在自己的舞台上随心所欲地演绎着。
在这片夜色之中,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奥妙,也让我对植物的美丽和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
每一次走过草地,都会让我停下脚步,仔细欣赏夜色下的植物,感受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包容。
植物也要睡觉这篇作文这篇阅读描写玫瑰花的花怎么写最佳答案

植物也要睡觉这篇作文这篇阅读描写玫瑰花的花怎么写最佳答案文档正文篇一《植物也要睡觉?》大家伙儿都知道,咱们人晚上得睡觉,要不第二天就没精打采的。
可今儿咱们得聊聊,植物们也得睡觉这事儿,你是不是头一回听说?嘿,别惊奇,连我最喜欢的玫瑰花,都有着自己的“睡眠习惯”呢!篇二《玫瑰花的作息时间》家里阳台上的那盆玫瑰花,有的同学可能觉得它娇滴滴的,不好伺候。
但我可是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秘密朋友,天天观察它的一举一动。
这不,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马尔代夫steered 的秘密——它有睡觉时间!每天傍晚,太阳这家伙刚一打退堂鼓,躲在西天后面,我的玫瑰花就开始了自己的作息时间。
它那鲜艳的花瓣慢慢合拢,就像是劳累了一天的我,躺在床上准备进入梦乡一样。
你别说,它合上花瓣的样子真的有点像是困极了的小女孩儿,软绵绵的,火候掌握得刚刚好。
如果这时候靠近它,还能闻到淡淡的香气,仿佛是在告诉你:“别打扰我呀,我也要漓江的夏夜你呢!”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这家伙又准时睁开了眼睛。
花瓣儿慢慢张开,从原来的害羞小王子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公主。
每一朵小花都精力充沛,像是在对我说:“早呀!快来瞧瞧我今天的变化!”那种自信,让人忍不住想夸夸它们真是个勤劳又可爱的小伙计。
篇三《和玫瑰花的“睡伴”日子》现在,每天观察玫瑰花的“入睡”和“醒来”,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小习惯。
有时候不忙,我还会坐在窗边,看着它一点点闭上眼帘,再一张张开眼。
虽然它不能和人的身躯一样有的没的聊天,但这无声的陪伴,反而让我觉得心里挺温馨的。
所以说啊,植物也要睡觉这事儿,听起来挺逗的,可心里却觉得特贴近自然。
要是我能像玫瑰花那样,有个规律的作息,做个从不熬夜的小强,也许,我的日子也会变得更加滋润几分呢!。
植物的睡眠

植物的睡眠第一篇:植物的睡眠植物的睡眠人在学习和劳动了一天之后累了,晚上便上床休息,接着就闭起眼睛睡眠。
猫狗是躺下来睡觉的,鸟往往是栖在树枝上,膨起羽毛,缩着脑袋做起梦来。
鱼呢?只是在水中静止不动,而鳃还在有规律的一开一合,其实这时它已睡着了。
一、方式:红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
在阳光下,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可晚上却只有一种样子:三片小叶折叠在一起,垂下了头。
像红三叶草的叶子每逢晚上(或在黑暗中)有闭合的现象,一些植物工作者称之为“睡眠运动”。
蒲公英的小花向上竖起闭合,胡萝卜的花向下垂头,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
不过,晚香玉和“夜开花”等植物是在夜晚怒放的,因为“做夜班”,所以该在白天睡眠。
合欢树的常见绿化植物,它在白天叶子片片张开,到夜晚便成对地折合起来,睡起了大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
二、原因:植物的睡眠于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和空气干湿度有关。
科学家对植物的睡眠现象进行过研究,认为植物之所以要睡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晚上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
二是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保持适当温度的作用。
三是热带植物的叶子往往在白天闭合,也是为了减少叶面水份的蒸发。
四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和体温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
此外还有钾离子浓度改变及生物钟控制等等解释。
三、种类:叶片睡眠:花生、含羞草、醉浆草、白屈菜、羊角豆、红三叶草。
花睡眠:睡莲花、蒲公英。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了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事枣植物竟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
原来,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约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一现象。
科学家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植物的睡眠

植物的睡眠人在学习和劳动了一天之后累了,晚上便上床休息,接着就闭起眼睛睡眠。
猫狗是躺下来睡觉的,鸟往往是栖在树枝上,膨起羽毛,缩着脑袋做起梦来。
鱼呢?只是在水中静止不动,而鳃还在有规律的一开一合,其实这时它已睡着了。
一、方式:红三叶草,只要天一黑,它就睡了。
在阳光下,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可晚上却只有一种样子:三片小叶折叠在一起,垂下了头。
像红三叶草的叶子每逢晚上(或在黑暗中)有闭合的现象,一些植物工作者称之为“睡眠运动”。
蒲公英的小花向上竖起闭合,胡萝卜的花向下垂头,都表明它们已经进入梦乡。
不过,晚香玉和“夜开花”等植物是在夜晚怒放的,因为“做夜班”,所以该在白天睡眠。
合欢树的常见绿化植物,它在白天叶子片片张开,到夜晚便成对地折合起来,睡起了大觉。
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
二、原因:植物的睡眠于光线明暗,温度高低和空气干湿度有关。
科学家对植物的睡眠现象进行过研究,认为植物之所以要睡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晚上比白天冷,夜晚闭合叶子和花朵,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的侵袭。
二是闭合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保持适当温度的作用。
三是热带植物的叶子往往在白天闭合,也是为了减少叶面水份的蒸发。
四是夜晚开花的植物白天睡眠,有防止水分和体温过多散发及防止昆虫捣乱的作用。
此外还有钾离子浓度改变及生物钟控制等等解释。
三、种类:叶片睡眠:花生、含羞草、醉浆草、白屈菜、羊角豆、红三叶草。
花睡眠:睡莲花、蒲公英。
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了植物睡眠的有意思的事枣植物竟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
原来,植物的午睡是指中午大约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一现象。
科学家认为,植物午睡主要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
植物会睡觉优秀作文

植物会睡觉优秀作文
植物会睡觉优秀作文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植物会不会睡觉?过去,我们只知道动物会睡觉,用睡眠来消除一天后的疲劳,调节生理机能,以便于旺盛的精力来迎接第二天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一个秘密植物,竟然也会睡觉。
前几天,我家的`几盆花从根的丫里长出了一些不起眼的酸角,它们那嫩绿的大瓣各小六瓣叶子均匀的铺在花盆里,想拔掉又舍不得,因为可以为盆花增添几分姿色。
入冬后,为了不让盆花受寒冷的侵袭,爸爸把这几盆花搬进屋内。
一天晚上,我半夜小便无意之中看到酸角草的叶子下垂,我很害怕,以为这些小草不适应屋里的环境枯死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昨晚‘蔫了’的酸角草又展开了,这到底是怎没回事,我决定去解开这个谜,以后的这几个晚上我经常在花盆旁仔细观察并记下笔记,每天晚上7点中后,酸角草叶子开是慢慢下垂,慢慢地闭合成三角形紧紧“抱住”叶柄,像一把把收拢的小伞,10点钟叶子全部闭合,天亮后这些合拢的叶子又重新张开,迎接太阳,因此我断定酸角草会睡觉。
我查了有关资料,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种昼夜的光暗变化的运动形式是夜晚到来的感生运动,又称为‘感夜或睡眠’主要原因就是关于光。
酸角草的昼夜变化的秘密终于揭开了,他是你认识到在我们身边周围还有许多奇花异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学习,就一定能解开秘密。
植物会睡觉作文范文

植物其实和人一样有睡眠的需求。
植物在经历了一天的阳光、风雨、空气等自然力量的洗礼后,夜晚也需要进入睡眠状态,以便更好地养护自身。
植物是如何睡觉的呢?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植物的睡眠与人不同。
人的睡眠是昏迷状态,是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显著减弱,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也会有所减缓。
而植物的睡眠则是必不可少的休息期,它不会使植物进入类似昏迷的状态,只是降低了一些代谢速率,有助于植物积蓄能量,更好地适应环境。
植物的睡眠是由植物内部的生物钟调控的,这个内部生物钟与人类的生物钟有些相似。
它们都能感受到光线的变化,从而调节睡眠与清醒的时间。
但区别在于,人类的生物钟和植物的生物钟不同,人的生物钟是通过视网膜上的光敏感受器来感知夜间或环境中的黑暗来调节的,而植物则是通过叶绿素来感知光照的变化,来确定睡眠与清醒的时机。
研究表明,大多数植物在黑暗中会进入睡眠状态,而在白天则是清醒的。
不过,也有一些植物在白天也会进行短暂的睡眠,这些睡眠的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进入睡眠状态时,它们会从根部开始缩小并收缩自己的细胞,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有助于保持水分平衡。
此时,植物的呼吸率下降,代谢速率降低,茎叶局部受到的压力也会减小,这有助于植物更好地恢复体力,顺应环境的变化。
植物的睡眠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例如光线的强度和温度的变化。
如果植物周围环境的光线变得更强烈或者温度变得更高,它们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也会相应地缩短。
相反,如果环境光线变得更暗或者温度变得更低,它们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植物的睡眠状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周期,在睡觉的时候,它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积累能量,更好地适应环境,进而更好地生长发育。
我们在照顾植物的时候,需要给它们提供一个光照、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让它们的生物钟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更好地照料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介绍了植物的(叶子)和(花)睡眠现象及姿态
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C。
正是1°C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且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