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

合集下载

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精选13篇)

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精选13篇)

博物馆导游词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精选13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博物馆导游词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博物馆导游词篇1亲爱的各位游客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国家级现代大型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位于小寨东路大雁塔西北1公里处,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

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

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别具特色。

珍藏出土文物精品11.3万件,展室面积达1100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主要展示陕西出土的历史文物,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形象地展现出115万年以前至公元1840年陕西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11个朝代在陕西建都,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建都王朝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地区,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陕西古代史是中国历史的浓缩。

特点:陕西省博物馆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典雅凝重,古朴大方,布局协调,气势宏伟,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馆内设有中央空调、多功能照明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

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和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造型继承唐代博大雄浑、典雅凝重的风格,借鉴我国传统宫殿“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形式,同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把我国盛唐时期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要求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既保持了古老风貌,又有现代化的特点。

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馆内配备可控制温湿度的全封闭中央空调系统,多功能的照明系统,自动防火防盗系统,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设有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具有先进的化验、测试技术和文物保护修复手段。

5篇介绍北京故宫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北京故宫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北京故宫的导游词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5篇介绍北京故宫的导游词范文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博物馆导游词(通用5篇)

博物馆导游词(通用5篇)

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 作为⼀位杰出的导游,往往需要进⾏导游词编写⼯作,导游词可以加深游客对景点的印象,是提升讲解⽔平的重要⼯具。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博物馆导游词(通⽤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博物馆导游词1 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成门内西⼆条,是建国后最旱建⽴的“⼈物传记性⽂学博物馆”。

该馆的前⾝为原西三条的北京鲁迅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兴建博物馆,于1956年10⽉19⽇鲁迅逝世20周年纪念⽇落成开放。

1994年扩建后的新展厅是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与故居相邻。

该馆占地1.3万平⽅⽶。

鲁迅(1881⼀1936),渐江绍兴⼈,中国现代⽂学家、思想家、⾰命家。

故居内为“鲁迅故居旧景陈列”,这是⼀座精巧的⼩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间,东西房各⼀间,⼀直保持着当年先⽣居住时的模样,南房是会客室,北屋东西两房间分别为鲁迅的母亲和朱安夫⼈的住室,中间⼀间为餐厅,北屋当中⼀间向北凸出⼀⼩间,⾯积仅8平⽅⽶,是先⽣的卧室兼书房,即著名的“⽼虎尾巴”,先⽣⾃称“绿林书屋”,陈设⼗分简朴。

东厢房辟为展室,举办“鲁迅在北京西三条21号”展览。

该馆在1993年被西城区⼈民政府命名为青少年“两史⼀情”教育基地。

博物馆导游词2 公元1206年前后,塘沽“始有⼈焉”。

根据史书记载,塘沽是因为黄河改道,带来⼤量淤泥,使得“海退⽽陆成”。

“沧海桑⽥”展厅⾥⽤模型和投影沙盘形象⽽⽣动地展⽰了先民们的⽣活。

从北塘宁车沽采掘到的牡蛎化⽯也在这⾥陈列,这些在蓟运河沉睡了⾄少千年甚⾄更长时间的化⽯,不仅从地质学上考证出塘沽地理地貌的变迁及与黄河数次改道的渊源,同时更能体现塘沽海洋⽂化的形成契机和演变过程。

“盐”在塘沽的历史上有着⾮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塘沽地底滩平,⽇照丰富,⾮常有利于发展盐业。

早在元代,塘沽便建⽴起了建丰盐场。

700余年以来,塘沽的盐⽥连绵扩展,盐业成为了⽀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故宫博物馆导游词(通用6篇)

故宫博物馆导游词(通用6篇)

故宫博物馆导游词〔通用6篇〕故宫博物馆导游词〔通用6篇〕故宫博物馆导游词1大家好,我姓毛,你们叫我毛导游,也可以叫我小毛。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故宫。

大家可以看到如今,那座屹立在台阶以上的三层建筑物就是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是世界是现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古代木构造建筑群,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好的古代木构造建筑群。

它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60年),厉时十四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历史很悠久,请细细欣赏。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构造、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宏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

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怎么样,很佩服吧!我们接着看。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华美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 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

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跟大家说,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欣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

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

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

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精选5篇)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篇1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

现有院藏文物26万余件,其中宝贵文物5万余件。

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藏文物具有浓郁的巴蜀地方特色。

分为陶瓷类、砖石类、金属类、钱币类、书画类、民族民俗类、碑帖类、近现代史类八大类三十余小类文物。

为讨论四川古代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军事、教育青少年供应了珍贵的资料。

这些藏品包括上至25020xx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资阳人'头骨化石,下至近几年国内闻名艺术家的作品,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四川博物院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xx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自20xx年新馆开馆以来,四川博物院全年免费向观众开放。

四川省博物馆导游词篇2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浣花溪公园东侧。

博物院馆藏文物中,最具特色的是巴蜀青铜器、张大千绘画作品、四川汉代画像砖和陶塑等。

博物院有青华路与浣花南路两个入口,但只有青华路入口对游客开放。

四川博物院共分三层,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现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这里是了解四川历史的好地方。

二层主要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设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

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设馆),是国内藏有张大千作品最多的地方,保藏分为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写意画和大千用印三部分,尤其是临摹敦煌壁画,仿佛带你回到了真正的敦煌。

同在二层的中国书画精品馆,展现有所藏的历代书画珍品100多件,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刘松年的《秋山行旅图》和唐寅的《虚阁晚凉图》,不过出于对文物的爱护,可能会被馆方保藏起来,不肯定可以看到。

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大山回响和百年回眸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用1今天下午,我们将要去逛古街,参观博物馆。

一点多种,我们乘着巴士经过繁华的街道,来到了平江古街的一头,就开始了“长途跋涉”。

进入古街,我立刻感觉到我好像身穿战袍,手提宝剑,骑着快马回到了古代。

小河旁一排杨柳显得十分苍翠,地上的石板路都快被游人走平了。

路边有一座亭子,里面有游人手持折扇,边赏景边乘凉,好不自在。

提到赏景,当然要品茶了。

瞧,这里就有一个茶楼,十分清雅。

接着往前走,我发现了一个名叫“名堂青年旅社”的店,可能这就是以前的宾馆吧,虽然外观不好看,但有空也要到里面去看一看。

继续走了一段路。

我发现了一个客房部,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平江客栈”,这大概也是宾馆吧。

我们穿过马路,来到了东北街上,再走了一会儿,我一眼便认出,那是“忠王府”!“忠王府”是古代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王府,是我国历史上遗存下来最完整的农民起义军王府。

大门旁的.两个石像狮子显得很庄严。

进入大门,发现里面十分宽敞,难怪是一个王府啊!终于来到了苏州博物馆。

以前听爸爸说苏州博物馆,里面很大也很漂亮,今天终于瞧见了,馆里全是些高科技。

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一些名人的作品,他们画得很有创意,我非常喜欢,甚至想用照相机拍下来,可惜没有。

当我们来到一间房间时,里面的物件让我惊叹不已,全都是古代的陶器、玉器,漂亮极了,我真佩服能保存现在。

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有五颜六色的鱼儿,金的、黄的、蓝的、红的,真是美不胜收!这次还没看够,下次再来细细欣赏一番。

博物馆解说词范文通用2今天,我参观了包头的博物馆,心情兴奋极了。

包头博物馆的外观很宏伟,让人感觉它是高高在上的;里面的装修也很宽敞并且很明亮。

因为前几天是“七·一”,博物馆展览了“井冈山红色精神”。

展厅里展出了那时红军穿的草鞋,蓑衣等,做工粗糙,草鞋上还有碎碎的草绳,穿上一定很难受,和我们现在穿的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展出的还有那时的红旗:三角红旗虽破破烂烂,但却无比鲜艳,看过后,让人全身都充满力气。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本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本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范本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省博物馆!我将为大家带领参观本次展览,让我们一起领略湖北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湖北省博物馆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重点文化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藏珍品丰富多样,涵盖了湖北省的考古、古代文物、美术、非遗等多个领域。

今天,我们将从湖北省的考古文物讲起,一起了解湖北的古代历史。

首先展示的是湖北的早期人类历史。

湖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数万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的活动。

我们的第一件展品是一块石刀,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这是我们早期先民的生活工具,见证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

接下来,我们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展区。

湖北省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自古为人类活动所喜爱。

这一时期的文物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

让我为大家介绍这件大型陶器,它是一个酒器,用于祭祀或庆祝重大节日。

它的造型精美,上面刻画了人们的生活场景,是新石器时代人们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

接下来,我们登上自己的文明古路,穿越时空,来到湖北的古代历史阶段。

湖北省自古是中原和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汇地,也是楚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发源地。

荆楚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丰富多彩,充满独特的地方特色。

我们的下一站是楚文化展区。

在这里,我们将看到一系列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器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追求美的表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的青铜剑。

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他们以铁铸剑而闻名于世。

这把剑通体铸造,造型简洁大方,是中国古代兵器的杰作之一。

在楚文化展区,我们还能看到一些珍贵的楚简。

楚简是楚国当时的书写材料,它们是竹制的薄片,上面刻写着古代文字。

这些简片真实地反映了古代楚国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制度,是研究楚文化的重要资料。

走出楚文化展区,我们来到荆楚文化展览区。

荆楚文化是湖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了楚文化的特点,同时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荆楚文化以文学和音乐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楚辞和楚剧。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三篇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三篇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三篇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一:故宫的历史与建筑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故宫博物院。

我将为大家介绍故宫的历史与建筑。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始建于明朝的永乐年间,建造历时14年,共使用了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木材。

明朝末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后,将故宫作为皇宫使用。

清朝入关后,也将故宫作为皇宫继续使用。

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共有9999间房屋。

故宫的外墙高达10米,长达960米,宽达750米。

主要建筑布局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是皇帝和后妃的居住区,外城是官员的办公区。

内城的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三座殿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念,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时的场所。

外城的主要建筑有文华殿、武英殿和交泰殿,这三座殿则是皇帝接见官员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为主,注重对称和谐的美感。

建筑材料主要采用木材和砖石,檐下彩画和琉璃瓦则增添了建筑的艺术魅力。

建筑的屋顶采用重檐歇山顶,屋角则是飞檐翘角,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故宫的乾清宫、乾隆花园和故宫博物院的珍品展览。

乾清宫是皇帝的住所,里面陈列着许多古代文物,如瓷器、玉器、字画等。

乾隆花园是乾隆皇帝的私人花园,有着精致的园林景观和美丽的建筑,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地方。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的宝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壮丽和精美,也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希望大家在这里能够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故宫的独特魅力。

谢谢大家!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二:故宫的文化与艺术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的故宫博物院。

我将为大家介绍故宫的文化与艺术。

故宫是中国古代帝王的居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故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包括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导游词范文(精选5篇)博物馆导游词1 欢迎到郑王陵遗址博物馆参观。

我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东城郑王陵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

郑王陵遗址博物馆是我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我市最具特色的一处文物旅游景点。

郑王陵遗址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西南部郑国贵族墓地北侧。

整个郑国贵族墓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

新郑市文物管理局对整个墓地进行了钻探普查,发现墓葬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

特别是规格多样的车马坑群的发现,在春秋墓地中尚无先例。

如果将车马坑大面积的发掘,其盛况将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以来又一处现场展示我国古代光辉文明的盛大舞台。

第一展厅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在我国古代,由于认识上的局恨性,人们事死如生,生前享有什么等级的生活,死后也按这个等级进行陪葬。

中字型大墓2002年8月开始发掘,是目前发掘出的第一座春秋时期带墓道大墓。

南墓道总长20.85米,北墓道长10米,葬具形式巨大,为三椁一棺或重棺。

在全国已发掘的春秋诸侯墓中,三层椁极为少见。

《庄子.天下》及《荀子.礼论》均云:“天子棺椁七重,诸候五重,大夫三重,士两重。

”此墓三椁二棺,正与记载相符,从而印证了这是一座郑国国君墓。

这座墓的南北墓道中均有大量的实用葬车。

而且车辆形制多样,装饰各异,均为拆车葬。

目前在南墓道内已发现多种车40辆,在北墓道5辆。

这些车绝大多数都有棕红色的漆。

综观中字大墓不计陪葬坑3号车马坑中的葬车,墓道中车辆总数45辆,车辆之多在我国目前已发掘墓葬中为最多。

是难得一见的春秋车辆奇观。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车辆中发现了象牙龙饰车、青铜饰车、骨雕车、象牙饰车、楼车、漆绘花纹车等珍贵车辆,多属全国首次发现,完全与《周礼.春官.巾车》中所记载“王之五路”相对应。

这些车辆是目前发掘中所发现的最高级别、最为考究的郑国车辆。

郑国国君为伯爵,按周代礼制,其国君埋葬不能用墓道,但这座墓葬既有宽大的南北墓道,墓道葬车中又有宽大的车辆,与郑国诸候国的地位不相对应,反映的是这位国君已经“僭越”不服周礼的客观现象。

如果把它的陪葬坑3号与2号车马坑内的葬车数量加在一起,其车辆总数可能超过百辆,这对于当时号称“千乘之国”的郑国来说,无疑是太奢侈了。

但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此国君在位时可能也是郑国比较强盛时期。

在此墓东侧约7米的地方最近发现1座总长25米的甲字形大墓,是发现的郑国墓中第二座带墓道大墓,可能是此国君夫人墓。

另外,考古发现这里是韩国的铸铁遗址,韩灭郑后在都城内兴建的大型官营作坊,在此大挖大烧郑主墓破其风水的历史场景,刻意体现了改朝换代后韩人惧怕郑人复国。

在此墓的南边,有一些韩国残疾人和小孩的墓葬。

第二展厅五号车马坑及中型大夫级贵族墓5号车马坑在中字型大墓南墓道东南约10米,坑中葬4马车1辆,2马车2辆,马8匹,犬1条。

马骨被压在车体之下,马匹侧躺放置,头向西,1号车为仪仗类的大车,放在坑的中间,2号车与3号车都是小型游猎车。

另外,犬骨斜爬在3号车厢上,有明显的挣扎痕迹,形象十分生动可怜。

这座陪葬坑的墓主人是大夫级贵族墓葬,作为葬具的木质棺椁均已腐朽,依其遗迹可知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一些小件玉器和青铜器片。

从故城中已发掘的10余座中小型车马坑的情况看,5鼎墓,也就是中大夫的级别才能殉葬1辆车,个别殉葬4辆车,这种级别的车辆都没有发现任何装饰品,这和国君所陪葬的车辆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了它们的级别和地位是明显不同的。

整个郑国陵区从1999年发现至今,共探明不同规模的车马坑达23座,这里展出的只是其中的3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长宽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就有4座,位于中字型大墓西侧的3号车马坑长13.5米,宽11.5米,深7.5米,面积几乎是1号车马坑的2倍。

2002年3月开始清理,7月份清理到5米深时发现车辆非常密集,现暂停清理,开始挖砌坑底防渗过洞和四周防渗墙,目前防渗工程已竣工。

该坑葬车数量可能在30辆以上。

2000年发掘的1号车马坑在社会上引起很大轰动,新郑市委、市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又建立了中字型大墓发掘现场和中大夫级贵族墓展示厅,并对陵区进行了绿化和建设,以车马坑群的展示为主要特色,车马坑群数量众多,葬车多样,在这样一个极为有限的区域内有如此多的车马集中,不能不说是一个罕见的奇观。

它构成了我国截止目前春秋时期葬车最多,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

成为以军阵形式随葬的渊源,比闻名中外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早400多年。

第三展厅一号车马坑1号车马坑是我国目前发现春秋时期葬车最多的车马坑。

它的平面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8.4米,口部略大,底部略小,深5米,四角各有两道供古人上下的脚窝,内葬多种豪华、实用、形式多样的车辆22辆和许多马骨。

春秋战国时期,一坑多车制似乎已成为一种更新颖、更时髦的追求。

郑国1号车马坑葬车众多,就其典型代表它的葬制规律一般为车轮摘掉后侧靠在坑的四壁,马匹杀死后平铺坑底,车体则放在马匹之上,摘下的车饰、马鞍、马蹬、马衔等活动车马具放在主墓内,这与其它列国车轮不摘,马匹放在车辕下的葬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可能与郑人的观念有关,推测应是墓主人对珍贵的车马占有权的充分体现。

1号车马坑内的葬车车体是斜靠西壁分三排纵向相互叠压放置的,东边的车体依次叠压西边的车体,绝大多数车轮上都有两根加固的辅撑,这些车辆都是实用车辆,目前已发现37个车轮侧靠在四边坑壁上,轮子的外立面(轵端)向里,轮子的直径大多数为1.4米左右,有30根左右的辐条,有两个车轮直径很大,约1.7米,可能是大型车辆用轮。

坑内车辆斜靠西壁向东分三组依次斜压,北组8辆,中部7辆,南组7辆。

共22辆。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为了展出和保护车辆,马骨只做了部分清理。

初步分析,这些马均是杀死后平铺在坑底,马身上再放置车辆躯干,马匹头西尾南侧躺放置,肢体依次叠压,分东西向4组,每组约12匹,另外,按一辆车两匹马来推算,此坑内22辆车应埋有44匹马。

在5号车马坑中我们看到了一具十分生动的狗骨。

此坑的东北角19号车处也有一狗骨。

可见犬是郑国车马坑中不可缺少的配置。

这座马坑面积虽小,但葬车众多,车辆大小有异,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极具观赏与展示价值。

经专家考证,这两座车马坑和中字型大墓中的葬车全是木质的实用战车,车的表面施有棕红色漆。

由于车辆摆放密集并相互叠压,多数车的车底与后门尚没有清出。

车在我国有着很早的使用历史,它的发明者一说是黄帝,一说是夏禹时的大臣奚钟,据说,他们是看到风吹着圆形的蓬草在地上不停地滚动,而触发了灵感,发明了车轮,造成了第一辆车。

这样,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了车子,由于车的机动性强,冲锋起来锐不可挡,所以,它一出现,主要使用于作战。

作为战车,限于当时的生产水平,车子是很少的,灭纣的’牧野之战,武王直接统帅的战车不过才300乘(1乘就是1辆),跟随的方国也不过才4000乘,却一举打败商纣王统帅的几十万军队,取得了灭商战争的胜利。

因此,商周时期,战车的多少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家庭军事权力的标志。

即所说的“百乘之国”、“千乘之国”、“万乘之国”。

考古中所见到的车的遗迹,多是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的。

这时期由于等级制度的限制,有身份的贵族坐车,一般平民不准有车,有车不坐,为当时的社会习俗所不容。

这时期的车马成了显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准。

身份越高所拥有的车越多、越豪华,平时乘坐它,战时用于作战,主人死后也可将其随葬,郑国贵族以大量车马随葬,不仅反映了郑国人高超的造车技术,同时也反映出郑国贵族身份地位高及崇尚武勇,偏爱车马的世风。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物资料的不足,郑国之迷还有许多没有揭开。

在郑王陵博物馆的东南部还有3000多座墓和几十座车马坑,随着文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的深入,难解的郑国之迷将逐步被揭开,同时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物向社会各界展出。

博物馆导游词2 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

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

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

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

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

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

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

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

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

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

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

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

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

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

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