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新时代的智慧政务建设与应用研究

新时代的智慧政务建设与应用研究

新时代的智慧政务建设与应用研究智慧政务建设是当前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务数据得以更高效、更精准地收集、处理与利用。

而新时代的智慧政务建设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文将就新时代的智慧政务建设与应用研究展开探讨。

一、智慧政务建设的现状智慧政务建设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议题,许多地方政府都致力于推进智慧政务建设。

例如,北京市政府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进行信息采集和分析,实现了政务信息的共享、互通与整合。

南京市政府通过建设数字政务中心实现了政务数据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共享和集成服务。

广东省政府通过智慧城市平台实现了智能环保、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二、智慧政务建设的意义智慧政务建设主要体现在信息化和数字化两个方面。

首先,信息化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数据、信息资源,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政府决策效率和公共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数字化可以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让政府和群众公开透明化,提高政府治理效能。

最后,智慧政务建设还有助于推进政务创新,探索更加综合、更加精细化的公共治理模式。

三、智慧政务建设的应用场景智慧政务建设在公共服务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首先,公共信息服务可以通过建设数字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信息云平台,实现全市数据的搜集、共享、分析和处理。

其次,数字政务建设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如行政审批自动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等。

第三,政务智能化建设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建立,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管理,例如智能交通、环保一体化、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

四、智慧政务建设的风险和挑战尽管智慧政务建设为公共服务和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它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首先,政府数据受到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的风险,需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其次,数字鸿沟的问题仍然存在,存在部分地区和人群无法享受到智慧政务建设带来的便捷服务。

最后,数字治理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政府需要通过持续投入和研发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与发展。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经济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的构建研究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经济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的构建研究

2017年第10期 信息通信2017(总第 178 期)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Sum.N o178)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政务经济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的构建研究陈小英(湖北省信息中心,湖北武汉430071)摘要: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和复杂程度均空前增大,政府管理调控经济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 能够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及经济调控方式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公共产品。

文 章结合大数据应用及共享服务需要,对其平台架构、数据资源整合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服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构建以 电子政务外网和大数据为依托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平台,重点介绍平台主体框架,信息资源整合、共 享及交互协同工作原理。

最后以省宏观经济大数据平台大数据经济形势分析应用为例,给出政务经济大数据信息资源 共享流程及应用示范。

关键词:大数据;宏观经济;政务经济数据;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7)10-0242-040引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和复杂 程度均空前增大,政府管理调控经济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 的管理理念、手段、方法和工具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政府部门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进一步推 动政府公共信息资源整合与平台建设,对大数据进行整合挖 掘、共享开放和推广应用,推动政府治理模式及经济调控方式 创新,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公共产品。

2016年初,湖北省 委省政府把发展大数据作为重中之重,要求以推进政务经济 数据归集、共享、开放和应用为突破口,先行试点示范,加快探 索推进全省政务经济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应用。

当前,先行 的政府各经济部门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已整合、打通 了机构内部的业务应用系统,建成了本机构的数据资源中心,为全省数据资源有效集成、整合和共享奠定了基础,若构建政 务经济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平台以此为契机,突破横向信息交 流障碍,系统功能和数据使用将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大量的信息涌入我们的视野,为了更好地共享和利用这些信息,信息共享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就信息共享平台的定义、作用、优势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定义信息共享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相关平台,将各种信息整合、存储、传输和共享的系统。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新闻、报道、研究成果、技术资料、市场数据等。

信息共享平台旨在打破信息壁垒,提供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播。

二、作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加速信息传播: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将信息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传播给用户,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传递,避免了传统方式下的信息滞后。

2. 提高信息获取效率: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用户可以在一站式平台上获取各类信息,无需浏览多个网站或依赖不同渠道,节省时间和精力。

3. 促进知识共享:信息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不同领域的人士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经验分享等,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创新。

4. 支持决策制定: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和信息可以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决策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帮助各方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优势信息共享平台相比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1. 多样化信息: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了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包括新闻、科研成果、文献、行业动态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

2. 智能化推送: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智能化地推送相关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提供评论、留言、分享等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增加参与感和用户黏性。

4. 开放共享:信息共享平台采用了开放的机制,鼓励用户分享和参与,为个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宣传和推广的平台。

四、发展前景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共享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多领域发展:信息共享平台不仅局限于特定领域,还可以扩展到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

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XXXXX信息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 (1)1.1建设背景 (1)1.2总体目标 (1)1.3建设内容 (3)1.4项目建设意义 (3)1.4.1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面向XXXXX政务的信息交换枢纽 (3)1.4.2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XXXXX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平台 (4)1.4.3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为决策科学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4)1.4.4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为行政执行高效化提供了一把钥匙 (4)1.4.5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为XXXXX政府提供探索“大数据”时代下职能转变之路 .. 5 2需求分析 (5)2.1现状分析 (5)2.1.1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5)2.1.2XXXXX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9)2.2总体目标规划分析 (10)2.3平台远景规划 (11)2.4业务量估算 (12)2.4.1业务需求 (12)2.4.2对资源管理的需求 (14)2.4.3对跨部门应用系统支撑的需求 (14)2.4.4对政府信息公开支撑的需求 (14)2.5业务逻辑分析 (15)2.5.1数据收集整合阶段 (16)2.5.2综合分析阶段 (16)2.5.3数据服务阶段 (17)2.6项目总体架构需求 (17)2.7重点难点分析 (18)2.8项目技术要求 (20)2.9平台功能需求 (20)2.9.1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需求 (20)2.9.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需求 (20)2.9.3信息资源主题分析及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建设需求 (20)2.9.4内外网数据传导平台需求 (21)2.9.5信息资源中心及应用系统需求 (21)2.9.6系统安全设计需求 (22)2.10平台性能需求 (22)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3.1总体建设思路 (23)3.1.2统一标准,统一应用 (23)3.1.3整合资源,节省投资 (23)3.1.4强化服务,讲求实效 (24)3.1.5注重兼容,强调扩展 (24)3.1.6注重应用,保障安全 (24)3.2项目总体框架 (24)3.2.1总体架构设计 (24)4支撑平台建设方案 (26)4.1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方案 (26)4.1.1云数据交换技术架构 (27)4.1.2云服务调用技术架构 (34)4.1.3共享交换功能 (43)4.1.4多级共享交换 (43)4.1.5与省级平台数据对接 (44)4.1.6平台支持多租户的配置和部署 (44)4.1.7云数据共享与服务调度平台关键特性 (46)4.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方案 (48)4.2.1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流程 (48)4.2.2政务资源目录共享架构 (48)4.2.3政务资源目录共享功能 (50)4.2.4部门共享信息服务环境 (50)4.2.5资源目录中心环境 (51)4.2.6信息资源目录共享平台关键特性 (52)5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方案 (52)5.1概述 (52)5.2信息资源中心规划 (53)5.3数据资源体系结构设计 (54)5.4资源库数据比对处理 (54)5.5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 (55)5.5.1建设原则 (56)5.5.2人口数据来源 (56)5.5.3数据建模模型 (57)5.5.4人口信息库与应用 (57)5.6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 (59)5.6.1建设原则 (60)5.6.2法人数据来源 (60)5.6.3数据建模模型 (61)5.6.4法人信息库与应用 (61)5.7证照批文信息资源库 (63)5.7.1统一编码 (63)5.7.2数据采集 (64)5.7.3证照库管理 (64)6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66)6.1人口基础信息服务系统 (66)6.1.1组成框架 (66)6.1.2主要功能 (66)6.2法人基础信息服务系统 (67)6.2.1组成框架 (67)6.2.2主要功能 (68)6.3证照批文共享服务系统 (69)6.3.1组成框架 (69)6.3.2主要作用 (70)6.3.3共享服务功能 (70)6.3.4比对服务功能 (74)6.3.5共享应用功能 (75)6.3.6建设意义 (75)6.4信息资源共享监督系统 (76)6.4.1信息资源共享监督量化测评指标与标准 (76)6.4.2共享监督系统功能架构 (79)6.4.3共享监督平台功能 (80)6.4.4基础库共享监督功能 (86)6.4.5平台库共享监督功能 (88)1项目概述1.1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发展,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已成为各地急需解决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难题,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的建设已成为继政务网络建设后又一重要基础建设。

电子政务中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政务中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政务中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近年来,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国政府推动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信息共享平台作为电子政务的核心系统之一,旨在优化政府信息系统的架构,提升政府信息服务水平。

本文将从设计与实现两个方面分析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旨在探讨电子政务建设中信息共享平台的优化与完善。

一、设计阶段的重点问题A. 系统架构设计信息共享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是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也是决定系统性能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架构设计,需要将业务需求与系统技术相结合,同时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具体而言,应当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1. 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在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中,应当尽量采用分布式系统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通过分布式系统架构,加强各个服务之间的解耦合,使得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地扩展和维护,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协同工作。

2. 积极采用云技术云技术是信息共享平台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云平台的技术可以为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完善的安全管控和存储管理,同时更好地提升平台的扩展性和稳定性。

3. 强化安全方案对于信息共享平台的安全方案,需要在系统架构设计中有所考虑。

一是应当采用多层安全防护机制,保护重要数据和敏感信息的安全;二是加强权限控制管理,严格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三是强化日志监控功能,及时排查系统的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

B. 数据库设计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之一。

数据库设计直接关系到信息的规范化、分类化和有效性,是很多系统瓶颈的关键所在。

为了优化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库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数据库规范化数据库规范化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原则,旨在通过规范化设计数据结构,实现数据库结构的最大程度简化和优化。

通过数据库规范化,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可维护性和数据查询效率。

2. 数据库索引设计在数据库索引设计方面,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架构,优化数据库索引,以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和数据响应时间。

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研究

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研究

85摘 要:政务数据的共享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面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数据共享决策部署,以政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取得积极成效,在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政务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务数据共享供需总体“信息不对称”、部分数据“拿不到”“拿不全”、共享数据使用“限制多”等诸问题。

对此,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

基于此,本文从政务数据共享政策部署出发,深入研究了我国政务数据共享的总体现状,探讨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的必要性,尝试提出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为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1.016Research on the Paths of China's Government DataSharing StandardizationXU Xiao-wen FENG Lei LIAO Jing-xing(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he sharing of government data is a basic proj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government,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standard system for government data sharing.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l regions and departments have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ed the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sharing of government affairs data, using government affairs data sharing as a starting point, relying on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the re-engineering of government affairs service process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one network connection".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in the advancement of government data sharing,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新闻出版广电行政许可工作标准化研究”(项目编号:582018Z- 6569)资助。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介绍

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 共享交换平台介绍
2006年4月
提纲
一.平台建设背景 二.平台是什么 三.平台能干什么 四.平台对应用的支撑 五.如何获得平台的服务
一、平台建设背景
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乙局 要B什么 资源?
资源在 哪里?
甲局 A
丙局 C如何保戊局 E
?
障?
己局 F
每项共享如交换何工获作都要: 大量的交换取数据? 梳庚理局工作 G 能不能大资量金的和行技政术协保调障工工作作 提供资? 源共享代价太大
部门平台节点
委办局
委办局

安全措施
安全措施
应用系统
目录目管理录节管点理节点 应用系统
业务信息库
应委用办系局统
委办局
目录管理节点
委办局
业务信息库
目录库
业应务用信系息库统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
业务信息库
业务库 业务库
五、如何获得平台的服务
1. 准备阶段 2. 登记阶段
3. 对接阶段
目录管理 节点对接
对接准备
举例:
需求:某局工作人员发现某项业务需要了解一批 企业的法人基本信息
解决办法:工作人员登录平台,进入资源目录查 询系统,键入“法人”关键字进行查询,了解在 哪里有自己所需要的法人基本信息
三、平台能干什么
(二)能够支撑用户完成信息资源获取的工 作,解决基础信息的共享、部门之间政务信 息资源的交换等问题
丁局 D
一、平台建设背景
信息资源共享现状
传统传多统对多多对数多据数交据换交模换式模式 发改工委商局
基于平台的1对多交换模式 工商局
建委
建地委税局
规质委监局
… …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51【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 共享平台设计随着电子政务建设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总量快速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信息资源的开放及共享环境。

虽然资源共享可以推动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为人们带来便利性和快捷性。

但是从政府门户网站现状来看,电子政务建设及管理虽然取得极大成效,但是统筹机制还不健全,多头管理、多头投资及重复建设现象依然存在,只有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有效推进门户网站建设。

因此,探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及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随着电子政务快速发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已经在推广,但是平台系统依然不健全,还需要不断探索。

而探讨平台设计前,应了解资源共享的涵义及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

1.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涵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即政府各个部门把该部门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公开,让其他部门、个人及企业通过网络,能够公平公开的使用这些信息资源。

按照共享程度划分成安全共享与不完全共享,按照不同的信息资源类型采用现代网络或传统公告栏、电视等各种手段发布,对显性资源,依据目的、密级进行共享,对隐性资源就要视其影响力与复杂度适度进行共享。

1.2 建设共享平台的必要性政府门户网站历经设计和维护应用后,为政府服务提供便利,但是在各种原因影响下依然还不健全;因此建立共享平台至关重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2.1 打破政府内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实现政府纵向机构和横向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交互与集成,为资源的获取及共享使用提供有效的整合手段,促进各个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整合,建立电子公共信息资源库。

对即将开发的政务资源,在一定范围内统一规划,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价值率和利用率,降低行政成本,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文/安道灵支持业务协同,促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政务数据共享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政务数据共享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李晓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6期【摘; 要】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数字政府的建设。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使得数字政府的建设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

如今,数字政府的建设已经迈向了以数据为中心的阶段。

政务数据共享是数字政府的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此背景下,政务数据的共享既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中存在的有关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旨在进一步丰富数字政府建设理论研究的同时,能够为促进我国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数字政府;政务数据;数据共享引言当前,信息孤岛可以被认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推进具有一定的阻碍。

信息孤岛的存在会使得数据被重复采集,并且还会使得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难以被共享,从而降低政务服务的效率。

因此,消除数据孤岛,推动数据共享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1.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1.1缺乏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标准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开展,近些年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政务数据,然而这部分内容缺乏标准化和数字化处理,以至于难以上传到线上实现共享。

此外,由于不同种类信息的存储介质,数字字段,调用方式,以及系统接口是不同的,从而导致政务数据的形态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很难实现短期内的数据共享。

目前,在我国并没有确立一个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的规范和技术标准,以至于我国政务数据改革的进展比较落后,无法充分的发挥政府职能。

此外,在我国,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政务系统仍然不是以一个统一的形式存在的,而是仍然处于一个相互割裂的状态下,大多内容没有实现与协同平台的完全结合,缺乏相应的参考案例和工作标准,从而导致整体规划性缺失,数据协同难以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挖掘难以开展。

1.2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期以来,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人员通常还是以传统、过时的思想观念来开展工作,而不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以至于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实现良好的衔接,在信息化水平上存在差异。

某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服务和运维保障建设案例

某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服务和运维保障建设案例建设背景随着“数字政府”改革不断深入,数据共享交换深入和数据质量实施成为各地市的主要任务。

数据支撑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现有数据的类别、质量难以满足数据支撑需求。

为保障数据畅通、数据服务支撑持续性,全面支持数字政府建设,基于某市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资源编目共享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拟开展该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数据服务和运维保障项目工作。

建设内容1.数据挂接完成不少于20个部门320张数据表挂接,其中252张数据表已有明确挂接需求。

包括表交换语句创建、交换任务配置、数据定时交换、挂接数据的更新。

同时,对于定时任务巡检、及时处理问题。

表交换语句创建。

依据需挂接的数据目录,在部门前置数据库、资源中心库、地市前置库间创建表交换语句。

交换任务配置。

以市共享交换平台为依托,配置数据落地资源中心库、数据推送至地市前置库的交换任务,涉及异构数据库交换的需完成转译,以确保部门挂接数据能够有效落地资源中心库。

数据定时交换。

以市共享交换平台为依托,创建数据落地资源中心库、数据推送至地市前置库交换定时规则、交换流程,自动执行数据推送至地市前置库、落地资源中心库的数据挂接任务。

数据更新。

为确保数据的鲜活性,需要对挂接的数据更新。

同时,需要对定时任务巡检,以确保数据能够顺利推送至地市前置库、落地资源中心库。

如交换任务遇到问题,应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2.场景实施服务按照本市共享业务需求,根据场景数据需求,利用市共享交换平台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互通能力,协助建设单位开展数据共享交换实施。

实施场景包括“互联网+监管”、“一门一网”、“疫情防控”、“大数据中心分节点”、“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涉税业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和其他业务场景。

根据业务场景的具体需求,开展实施准备工作,进行业务和现状调研,确定数据源数据类型及数据共享交换方式。

为场景实施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资源共享;soa体系架构;web 服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取得很大的提高。

但总体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严重滞后,信息的开放性、时效性、综合性较差,缺少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和格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共享程度较低,造成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都在开发自己的政务信息系统,开发出来的政务系统五花八门,且都缺少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政府信息共享的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务公开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深化,各种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政府信息共享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工具,soa体系架构、web service技术、及esb企业服务总线都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利用好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政府信息共享遇到的问题。

1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是我国信息资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但是由于标准不一、各自为政、不联不通,缺乏有效整合,政府部门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隔断了部门内业务上的内在联系,致使丰富的信息资源难以得到共享,严重阻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影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有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

从技术方面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异构,阻碍共享。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是由各部门分头建设的,各部门的业务系统都是自成体系、紧密耦合的,它们所采用的基本架构、运行环境、开发语言等都不尽相同;同时电子文件的制作生成的代码标准、数字存储载体的格式标准、信息压缩存储的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了各系统之间互连互通都困难,更谈不上信息共享了。

(2)地方政府信息资源整合较差。

各地各级政府信息整合较差。

自从1999年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市政府都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信息共享的主要阵地。

各地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虽然数量众多,但它们分散在各地,很难有效再利用,必须经过整合。

这种整合不仅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由分散到集中、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且主要是指政务信息的共享,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3)传统信息共享技术不适合当前网络环境。

跨政府部门的信息集成属于分布式计算的范畴。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是通过分布式技术,如dcom、corba等来实现的。

但corba设计的体系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互相关系过于紧密,对于异构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不是很好;corba本身存在如下缺陷:客户、服务器方的组件接口必须是紧密耦合的、系统双方必须运行同样的orb产品、corba采用iiop通信协议,容易受到防火墙和代理
服务器的阻隔等。

所以这些技术弊端使其更适用于政府部门内部的事务处理,而不适宜扩展到因特网上。

2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分析
传统信息共享技术不适合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就目前所开发的政府信息共享平台来看,百度提出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解决方案,主要是利用其搜索技术,侧重于解决政府内网和外网网页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其它一些的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系统解决方案,则主要为了解决系统内跨部门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这些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当前政府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因此,如果能按照soa体系架构,运用web service技术,建立esb综合信息共享管理平台,这将会极大的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进程。

2.1 什么是soa
soa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soa),是一种设计架构。

利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设计应用程序时,把程序的各种功能考虑为对外提供服务的接口,把程序设计为别人可以使用的组件,而不是独立的别人不可访问的系统。

本系统不仅自己可以使用,也允许外部的其他系统调用这个系统功能。

soa优点:代码重用、松耦合、平台独立、语言无关。

soa架构中有三种角色:
服务提供者:发布自己的服务,并且对服务请求进行响应。

服务注册中心:注册已发布的web service,对其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服务。

服务请求者:利用服务中心查找所需要的服务,然后使用该服务。

soa的三种操作:
发布操作:为了使服务可访问,需要发布服务描述以使服务使用者可以发现它。

查找操作:服务请求定位服务,方法是查询服务注册中心来找到满足其标准的服务。

绑定操作:在检索到服务描述之后,服务使用者继续根据服务描述中的信息来调用服务。

2.2 web service技术及在信息共享方面的技术优势
与诸如dcom、corba等传统分布式技术相比较,web service在信息共享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解决了异构系统之间兼容问题。

同传统分布式计算模型相比较,web service彼此之间是松散耦合的。

连接中的任何一方可更改执行机制,却不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促进不同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

(2)通过封装减少了系统的复杂程度。

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只关注相互进行交互的必要接口,服务请求者不用关注服务提供者如何实现它的服务,服务提供者也不用了解服务请求者如何使用它的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