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教学设计——口前镇第二小学校梁雪兰
《古井》教案设计

《古井》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古井》这篇课文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井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1.2 教学内容:介绍古井的定义、历史和文化内涵,为学生阅读课文做好铺垫。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提问讨论、教师讲解。
1.4 教学步骤:(1)展示古井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井的外观。
(2)提问:你们对古井有什么了解?古井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3)教师讲解古井的定义、历史和文化内涵。
(4)引导学生思考古井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第二章:课文阅读2.1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古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古井的情感。
2.2 教学内容:课文《古井》的内容。
2.3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讲解、讨论交流。
2.4 教学步骤:(1)学生自读课文《古井》。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3)讨论:课文中的作者对古井有什么情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4)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章:古井的文化内涵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古井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古井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3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案例分析。
3.4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古井在古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讨论:古井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依然存在?(3)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古井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古井的保护与传承4.1 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到古井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2 教学内容:古井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重要性。
4.3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研究。
4.4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古井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2)学生讨论:为什么需要保护与传承古井?(3)小组研究:提出保护与传承古井的具体措施。
第五章:课程总结5.1 教学目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古井文化的理解。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井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井》教案范文[001]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井》教案范文[001]](https://img.taocdn.com/s3/m/6d98e9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e.png)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井》教案范文[00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井》这篇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学生能够理解《古井》这篇课文中动人的故事情节。
3.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对于语言细节的掌握。
4.学生能够系统化地理解文本,对于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结合故事情节,学习掌握身边的常识,是故事融入生活。
2.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提高学生综合阅读的能力:听(语文课的语音、语调、语气、语境)、说(学生互动口语)、读(学生阅读课本辅助)和写(学生复述、笔记等)。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主人公的高尚品性,激发自身更高尚的情操。
2.学生在阅读《古井》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应该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感恩学校、老师和父母等等。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古井》这篇课文中动人的故事情节。
2.提高学生对于语言材料的能力,尤其是对于语言细节的掌握。
3.学生能够系统化地理解文本,对于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古井》这篇课文中动人的故事情节。
2.学生能够系统化地理解文本,对于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教学方法1.利用情景故事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感性认识。
2.多角度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发现语言细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判断能力。
3.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过《古井》这个故事呢?”。
2.听过的同学,分享一下这个故事中哪些部分吸引了自己,并引导学生回想这些部分的细节。
3.让未听过这个故事的同学来猜一下《古井》是什么故事呢?学习环节第一部分:阅读理解1.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古井》这篇课文,并循序渐进发现故事发展的情节。
2.学生针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类,了解每个人物背后的含义和意义。
3.让学生自己思考故事中出现的生活常识,并与故事情节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古井》

《古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重难点分析:理解古井的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中,透彻地理解它的含义。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语:首先我让大家猜一个谜题:一个字,八个头,里面有水不外流。
(打一字)学生回答“井”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记忆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听那口古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古井。
学生齐读课题。
二、细读思考,感悟无私。
1.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想一想作者怎样赞美古井的,找出有关的句子2、出示句子:(课件展示中心句)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3.学生汇报:古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命的泉水,也陶冶着人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4.教师板书:5.默读思考: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1)从课文的哪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画出相关语句。
(2)体会着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6.学生默读思考。
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1)研读第一段:(课件展示相关语句)学生谈感受:古井对人们是不需报酬的——就像母亲对待她的子女一样。
(2)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那为什么要把它比做母亲呢?谈谈你的母亲)。
(3)研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展示相关语句)教师:看来你对你的母亲充满深情,你的母亲非常了不起。
可这位古井母亲他养育的仅仅是一个人,两个人吗?从哪里看出来?(4)学生抓重点词句谈感受。
《古井》教学设计

《古井》教学设计金庄小学杨秀英一、教学要求1、学习文,理解古井作了贡献而不求报酬的精神,体会故乡人民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自己力量的高尚品格。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哺育”“报酬”“陶冶”“晨光嘉微”’络绎不绝”等词语,会用“哺育”“络绎不绝”造句。
3、给文分段,概括小标题。
4、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文。
二、教学重点文中描写古井和乡亲们高尚品格的部分三、教学难点文中含义深刻的句于四、教学时间:两时五、教学过程第一时一、启发谈话,揭示题你们见过井吗?喝过井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古井》。
二、范读文,谈感受下面听老师把文朗读一遍,听后回答:你们过去对井怎么看?听了文你们觉得并怎样?三、读通文,指导分段1、轻声读文,遇到生字多读两遍。
2、出示容易读错的生字词练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检查能否读正确。
4、默读丈,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①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村里人都到这儿取水。
②每天到古井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③村里的人长牢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
④者两口对乡亲们送水不肯要报酬深表歉意。
⑤乡亲们以井作比劝说老人。
⑥说说古井的作用。
、看看这6个自然段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把意思相近的自然段归到一起,组成大段,再归纳小标题。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古井位置和作用。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众人取水。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乡亲助人。
第四段(第六自然段):古井教人做人。
6、按段落分读文。
四、讲读第一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活,每句话讲了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讨论归纳。
共4句话。
第1句交待古并位置,第2句讲井水清凉可口,第3句说乡亲都来取水,第4句赞美古井哺育之恩,句子之间一环扣一环,联系紧密。
2、这一段中哪句话含义最深刻?(第4句)在这一句中作者把古井和井水比作什么?(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汁。
)3、“温情”是什么意思?(指温柔的性格,温和的态度,)作者把古井比作温情的母亲,把井水比作甜美的乳什,好在哪里?(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伟大的,为培育儿女可以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古并就像慈爱的母亲,敞开胸怀无私地用生命的泉水养育着人们,而对人们却毫无所求。
古井说课稿

《古井》说课稿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路丽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民族传统,我们常会被真挚、纯洁的感情所感动,有伟大的母爱,深沉的父爱,有朋友的无私奉献,有邻人的热情帮助,今天我们就带着一份感动,一份激情,一份感恩,走进《古井》说课。
一、《古井》说课的基本理念。
在这次说课中,我紧紧依据大纲的要求,析解教学目的,深入挖掘《古井》的文本内容,体会《古井》文字下所蕴涵的深深的浓郁的乡情,让课堂回归文本,超越文本。
让学生走进文本,聆听文本,从文本中去体会,去感受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文章的感情。
二、说课内容:我从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一)教材内容:它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1.教学内容及用途。
本课是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古井》,课文感情真挚,避开了华丽文字,用朴实的语言,讲了“我们村”的乡亲们怎么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文共6个自然段,按:村东头有一口井—村里头的人每天到古井取水—乡亲们帮助老人挑水—古井给人们的启示的顺序进行了叙述。
本文是一个借物喻人的经典例文,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借物喻人的方法并受到感情的熏陶,而且进行语言上的训练。
2.本课内容的选择依据。
本课在第二单元,本单元共五篇课文,前四篇分别是《炊烟》、《赏花》、《很短的信,很大的意义》、《新年礼物》,内容不同,但却都是在表达真情,渲染感情。
让学生在课文中体会到世界上最美最真的东西。
这些课文都是以感恩为主体,或是陌生人的帮助,或者是长辈的关怀,也许是伟大的父爱,这些感情在这五篇课文中交织,积淀,升华,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了应该怎么样做人。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懂得古井为人们作出的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古井

《古井》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古井》是一篇抒情散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
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奉献的教,是一篇教会学生怎样做人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以读为本,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关系密切的句子,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议、问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古井”对乡亲们作出贡献而不要报酬,从而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四)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懂得“古井”对乡亲们作出贡献而不要报酬,体会乡亲们对别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古井》这篇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能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每天到这里挑水的人很多,以及乡亲们帮助一对老夫妇挑水的事。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细读文本(一)、整体把握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古井的句子,做上标记,并读一读。
①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②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者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理解第一个句子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古井比作(母亲),甜美的乳汁指(井水),“哺育”的意思是(养育,教育)。
②指名学生读一读3、比较这两个句子,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句中的“哺育”是养育、教育的意思。
第二句中“提供着生命的泉水”指的是哺育中的“哺”;“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指的是哺育中的“育”。
4、小结:可见,前后这两句话在文中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井》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井》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古井》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古井》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四年级语文《古井》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寓理于物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从读入手细细品悟,引发思考。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懂得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泉水,而且陶冶了人们的品格,使学生受到无私奉献的教育。
重难点解析:理解古井高尚品格和对人们的启迪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要抓住一些含义深刻与文章中心密切联系的句子,在组织学生通过读、思、议的过程,透彻的理解它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古井》这篇课文,古井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表达。
教师总结: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今天继续去感受古井对人无所求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生命的源泉、陶冶品格(设计理念:使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突出文章中心,有助于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
)二、细读思考,感悟无私。
1、默读思考:出示自读提示:(课件展示自读提示)(1)从课文哪几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又从课文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源泉,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画出相关语句。
(2)体会着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学生默读思考。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自己读,自己感悟文章的所在。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三、集体交流,体会无私。
根据学生汇报随机学习以下几个板块。
1.探究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抓住“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络绎不绝”“叮叮当当、吱悠吱悠”“乡间小曲”“湿漉”“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等词句分析作者从时间、人数、声音、路面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到古井取水的人很多。
《古井》 ——口前镇第二小学校梁雪兰PPT课件

围坐古井休 息
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我们 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圈画出来,并 且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ABAB
古井
夜晚的天空,A B A B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大显身手
我是小小书法家,我会写
很夜
古井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都没有它很白
yè
一夜 夜色 夜空 夜里
j iǔ
很久 久久 长久
yīn
音色 口音 音响 音长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小组合作:
组长拿出生字卡片考组员, 不会的教一教。
古井
夜晚的天空, 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我丢下去的白石子, 变成很多很多的星星。 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 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井》教学设计
口前镇第二小学校梁雪兰教材分析:
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二册第四板块《古井》一课,本课的篇幅短小,是一首清新、活泼、极富想象力的儿童诗。
诗歌描绘了“我”在夜晚看到的星空,这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幽深静谧、神奇美妙的夜空图。
本课主要让学生会认五个字,会写五个字,感受想象力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应具有丰富想象力。
本课的篇幅短小,识字量小。
所以我主要采取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觉得应侧重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5个要求会写的字,能认识5个
要求会认的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
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使学生在朗读课文中感受美与想象的新奇。
三、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夜空图片
师:孩子们,你看到的夜空是什么样的?
师:有一个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小女孩在夜晚看天空,看着看着她就被吸引了,而且还写了一首小诗呢!你们想知道她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板块乐趣中的第一篇课文《古井》。
(板书课题,举起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眼中的星空是什么样的,与作者“我”眼中的夜空形成对比,为下文理解夜空的神秘做铺垫。
】
2、课件出示布满星星的夜空,图上打两个字“古井”齐读课题。
3、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井吗?(出示古井图片)
师:古井可不是一般的井,而是有着很多年历史的井,很神秘。
这个小女孩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遥远、深邃、神秘,让我们带着这种神秘再来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古井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体会夜空的神秘】
4、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好像古井的夜空吗?
(二)感知课文,朗读课文
1、教师配乐泛读课文。
(钢琴曲《星空》)
师:那就请你轻轻地把打开第31页端好书,先听老师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把你的小耳朵竖起来听清每个字的读音好吗?
2、生读文画生字。
师:孩子们,你们想试着读一读吗?那就请你们借助书上的拼音朋友也来读一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要认真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争取做到正确流利。
师: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宝宝圈画出来,病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圈一圈圈画生字,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的生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三、识字、解读病理解诗歌内容,指导朗读。
1、师:看见你们圈生字、读生字都这么认真,老师真高兴,现在就请你们再读一遍课文,在小诗中找一找小女孩看到夜晚的天空觉得它像什么?
师:找到这行诗了吗,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夜晚的天空,是一口很深很深的古井。
”)齐读,再读一遍画线的词(手势)
认识“很”字:
出示“很”字卡。
认识这个字吗,谁来拼读?它是哪个很?
师:“很”表示程度非常高,如果让你换个词来代替“很”,你想到了哪个词?(特别、非常)
认识“深”字:
师:非常深、特别深(出示“深”字卡)这个字你们认识吗?谁来提醒大家在读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领拼读)
师:老师这有两瓶水,对比一下,假设这是两口井,你知道哪个井的
水深吗?那么这个瓶子里的水用哪个词来形容?(浅)深和浅是一对反义词。
【设计意图:利用实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什么是深什么是浅,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理解,更能加深学生对“深”字的理解。
】
师:“很深很深”这个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类词,是ABAC式AABB 式还是ABAB式呢?(ABAB式)这首诗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书中找一找ABAB式的词语,再让学生说一说他知道的类似的词语,便于对这类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
师:“很深很深”是什么意思?
师:把夜晚的天空比作古井说明夜空广阔无边,就像古井一样深不见底,我们仰望夜空看到的只是天空的一部分,就像井口,诗人比喻的多么形象,多么有趣啊!我们在读这句话时,注意语气要轻不要打破夜空的宁静,“很深很深”要重读,要读出夜空的神秘。
认识“变”字
师:孩子们夜空的星星多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很多很多)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从很多很多感受到了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也数不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觉得夜空中的星星像什么?那么,小女孩觉得星星是什么呢》(白石子)
师:这个小女孩认为天上的星星是自己仍的白色的石子,多有趣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师:白石子变成了星星真神奇!这是哪个变?
师:多么形象啊!在读这一句时,我们就要带着一种自豪,喜爱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吧。
(齐读)
读的真美,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听够,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那种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认识“久”和“音”字
师:石子扔到井里会有声音,那么,我们在井边听到石子的回声了吗?从哪句看出来的?
(出示字卡“久”)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久”就是时间很长,那么“很久很久”是什么意思呢?
师: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出示字卡“音”)快跟老师读一读。
这个字是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过的课程带“音”字的是什么课?(音乐)你能用”音乐“说一句话吗?“音”还能组什么词?师:“可惜,我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它们的回音。
”这句话中“它们”指的是谁?(指诗人丢下的一颗颗白石子)
师:当我听不到它们的回音时,内心有怎样的感受?(期待、惋惜)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听了很久很久都没有回音呢?
四、检测识字情况
1、师:孩子们快看,你们圈画的生字宝宝多淘气,不知什么时候它们已经跳到了黑板上,让我们再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齐读)
2、小组合作:组长拿出生字卡片考组员,不会的教一教。
3、师拿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测
4、再读小诗
师:谁愿意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分组读,师生读)【设计意图:利用多种读法,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体会诗歌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五、指导书写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识字本领强,而且课文读的也很棒,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能写漂亮。
大显身手,我是小小书法家,我会写“很”“深”两个生字。
六、总结
小作者的这首小诗写的多有趣呀!老师希望你们在生活中也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把看到的想到的动笔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