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doc

合集下载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考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一、选择题读下图回答1~2题。

1.如果上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①气流温暖湿润西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影响。

当地时间2020年2月9日,风暴“西娅拉”带来的强风和暴雨持续袭击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地,风速超过40米/秒。

气象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正常年份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分布受大尺度因子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本次风暴“西娅拉”欧洲影响巨大,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升温快B.平原丘陵面积广,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多C.西风带向南扩张,水平气压梯度异常大D.西风带向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4.西风分速在南半球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面积广阔B.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C.地形起伏较小D.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小受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等因素影响,赤道南北两侧可能出现不同风向的盛行风。

读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地全年高温,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海陆C.地形D.洋流6.甲乙两地降水差异表现为( )①1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②7月份甲地降水多于乙地③1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④7月份甲地降水少于乙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7-8题。

7.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下图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2021年整理)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2021年整理)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性大气环流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2题.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武汉梅雨B.南京伏旱C.北京寒潮D.哈尔滨洪涝读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3.关于图中a、b、c、d四地说法正确的是()①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③c地气压高于b处④d地气压最低A。

①②B。

①④ C.②③ D.③④3。

若a处为副热带地区,则Q地的风向可能是()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5.上述“某月”是A。

1月 B.4月C。

7月 D.10月6.该月份甲地盛行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 D.西北风下图是“同一半球亚热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某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7~8题。

7.若曲线②位于南半球,则曲线①所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9。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1. 大气环流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2. 描述三圈环流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其形成原理。

#### 练习题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1. 列举全球主要的气压带和风带,并说明它们的位置。

2. 解释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形成原因。

#### 练习题三:季风环流1. 简述季风环流的特点。

2. 描述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练习题四: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 举例说明大气环流如何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2. 分析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分布的影响。

#### 练习题五: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1. 解释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2. 描述锋面系统在大气环流中的作用。

#### 讲解大气环流是地球上空大气运动的大规模模式,它对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大气环流的形成主要受到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分布不均以及地球表面性质差异的影响。

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是:由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低压带,而极地由于太阳辐射弱,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带。

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赤道上升的空气向两极移动,形成哈德来环流;同时,副热带高压带的空气下沉后向赤道和极地移动,形成费雷尔环流。

这样,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环流圈。

全球主要的气压带和风带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和西风带、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是由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而副热带高压带则是由于赤道上升空气向两极移动后,在30°纬度左右下沉形成的。

季风环流的特点是由季节性风向变化引起的,主要受陆地和海洋热力差异的影响。

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条件包括亚洲大陆的广阔陆地和周围海洋的热力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夏季陆地比海洋更热,形成低压,吸引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形成季风。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它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等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地理练习题

大气环流地理练习题

大气环流地理练习题大气环流是指大范围的、持续的大气运动,分为垂直环流和水平环流两种类型。

垂直环流主要是由于地球的不均匀受热和冷却造成的,而水平环流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的地形、水体分布等因素影响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大气环流的练习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加深对大气环流的理解。

1. 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是辐射能的不均匀分布和地球自转。

2. 热带气候与大气环流之间有什么关系?热带气候主要出现在副高带附近,副高带是热带气候的典型大气环流现象之一。

3. 解释一下热带气候与季风气候之间的联系。

热带气候和季风气候都是由大气环流引起的,热带气候是由低纬度的热带副高带引起的,而季风气候是由热带副高带的扩散带和辐合带引起的。

4. 什么是波动行列?大气环流中的纬向波动称为波动行列,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现象之一。

5.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气环流有何不同?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气环流方向相反。

在北半球,气流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则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

6. 氹仔和阿拉斯加地区的大气环流有何不同?氹仔和阿拉斯加地区的大气环流均受到海洋和陆地的影响。

氹仔属于热带气候区,其大气环流主要由热带副高带引起;而阿拉斯加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区,其大气环流主要受到地形和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7. 解释一下赤道气候与副极地气候之间的差异。

赤道气候和副极地气候是两个极端。

赤道气候位于热带副高带附近,气候炎热潮湿;而副极地气候位于极地副高带附近,气候寒冷干燥。

8. 解释一下反气旋和气旋之间的差异。

反气旋是指大气环流中风向逆时针的旋转,并且中心气压较高;气旋则是指风向顺时针的旋转,并且中心气压较低。

9. 大气环流对于气候形成有何重要作用?大气环流通过输运热量和水分,调节着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

大气环流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分布、气温变化和季节变化等气候现象。

10. 请简要描述赤道环流和副高带环流的特点。

赤道环流主要是由热带副高带和赤道低压带组成,气流在此处上升下沉形成封闭的环流;副高带环流主要包括副高带和辐合带,气流在此处上升下沉形成环流行列。

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6小题,共72.0分)下图为不同季节近地面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左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 10°~20°盛行东北信风C. 20°~30°盛行东南风D. 30°~40°盛行西北风2.有关P点此时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炎热多雨B. 温和多雨C. 寒冷干燥D. 高温少雨下图是世界四个区域简图(阴影为海域),读图完成下列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依次属于A. 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B. 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C. 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D. 大洋洲、北美洲、亚洲、非洲4四区域的海域中,风浪最小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题。

5.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B. 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D. 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6.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下图为东亚季风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7图示季节,南亚地区主要盛行A. 东北季风B. 东南季风C. 西北季风D. 西南季风8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地表形态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其控制下温和湿润B. 丙气压带是因为受热较多而上升C.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印度半岛夏季多雨D. 乙风带风向为西南风10.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 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B. 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扩大C. 长江进入枯水季节D. 中国容易受到寒潮天气影响11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  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项训练试题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全球性大气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A.1000米以上 B.1000米以下C.1400米以上 D.1400米以下【答案】1.C2.B【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信息,该山峰北坡山麓地带1月气温大于0°C,可能属于亚热带地区。

A.秦岭山脉的北坡,太行山脉、祁连山脉山麓地带1月份气温小于0°C,A、B、D错。

应是武夷山脉,C对。

2.根据图中曲线,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曲线有一交点,从交点向剖面线做垂线,与剖面图有一交点,交点的海拔大致位于海拔1 000米以下,B对。

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温差异,读图分析能力。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25°C~26°C,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达1500毫米以上,背风坡在1 000毫米左右。

下图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局部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盛行()A.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4.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 175米,其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的是()A.东南部——热带荒漠带;西北部——热带草原带B.西南部——热带草原带;东北部——热带雨林带C.东南部——热带草原带;西北部——热带荒漠带D.西南部——热带雨林带;东北部——热带草原带5.杜阿尔特峰所在岛屿的河流特征为()A.全岛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水流平稳,利于航运C.流域面积较小,含沙量大 D.河流短小,水流急【答案】3.B4.B5.D【解析】3.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距大陆较远,受季风影响小。

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位于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信风,A 错,B对。

全球性大气环流---典型例题与练习

全球性大气环流---典型例题与练习

全球性大气环流·典型例题能力素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带多对流雨B.南北纬30°地带多对流雨C.南北纬60°地带多锋面雨D.极地地区多锋面雨解析:(1)一般情况下,在全球的气压带当中,低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带多雨,高气压带常年控制的地带少雨。

(2)赤道地带为低气压带,且大气上升强烈,对流现象明显,故多对流雨;南北纬60°附近形成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流辐合上升,故多锋面雨。

答案:AC点击思维2.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应出现在[ ] 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极地附近解析:这是指由副热带高压的下沉气流向高纬运动和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向低纬运动时在副极地地带形成的辐合低气压带。

答案:C学科渗透3.读图2.13,回答问题:(1)图中A是________气压中心,B是________气压中心。

(2)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此时,东亚应盛行________风,南亚应盛行________风。

解析:(1)北半球7月为夏季。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夏季陆地形成低气压,切断了北纬30°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3)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形成显著的季风环流,因海陆热力差异,夏季风从海洋高气压区吹向大陆低气压区,东亚形成东南季风;南亚因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信风移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

答案:(1)低高(2)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夏季陆地增温强烈,形成热低压,使原来的副热带高压在陆地上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3)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高考巡礼4.当地中海沿岸地区进入炎热干燥的季节时[ ] A.大陆上空为高压系统,大洋上空为低压系统。

B.北半球大陆形成热低压。

C.南半球大陆受高气压控制。

D.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解析:该题的切入点是首先思考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的原因。

高考地理专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项训练:全球性大气环流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全球性大气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峰可能属于()A.秦岭山脉 B.太行山脉C.武夷山脉 D.祁连山脉2.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A.1000米以上 B.1000米以下C.1400米以上 D.1400米以下【答案】1.C2.B【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信息,该山峰北坡山麓地带1月气温大于0°C,可能属于亚热带地区。

A.秦岭山脉的北坡,太行山脉、祁连山脉山麓地带1月份气温小于0°C,A、B、D错。

应是武夷山脉,C对。

2.根据图中曲线,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曲线有一交点,从交点向剖面线做垂线,与剖面图有一交点,交点的海拔大致位于海拔1 000米以下,B对。

A、C、D错。

考点:不同区域气温差异,读图分析能力。

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加勒比海北缘,年平均气温25°C~26°C,8月最热;年降水量因向风、背风而异,山地迎风坡达1500毫米以上,背风坡在1 000毫米左右。

下图为大安的列斯群岛局部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盛行()A.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4.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最高峰为杜阿尔特峰,海拔3 175米,其山麓自然带最有可能的是()A.东南部——热带荒漠带;西北部——热带草原带B.西南部——热带草原带;东北部——热带雨林带C.东南部——热带草原带;西北部——热带荒漠带D.西南部——热带雨林带;东北部——热带草原带5.杜阿尔特峰所在岛屿的河流特征为()A.全岛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B.水流平稳,利于航运C.流域面积较小,含沙量大 D.河流短小,水流急【答案】3.B4.B5.D【解析】3.大安的列斯群岛位于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距大陆较远,受季风影响小。

图中海峡①和海峡②位于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信风,A 错,B对。

北美大陆面积较小,季风气候不典型,影响小,海洋中没有季风气候,C、D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6.关于图中三圈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B.乙是千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
是副热带高压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
是。
32.右图所示为“某月北纬30°附近地面(或海平面)气压分布状
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可以推知与该图情况相吻合的时间是()
A.1月B.7月C.4月D.10月
(2)图中位于北美大陆和大西洋上的气压中心分别是:和(填字母),此时
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为风,是由图中的和

A.盛行风向一致
B.白昼长短一致
C.均为高温期
D.均
为多雨期
23、有关季风环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B
东亚季风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盛行东南

C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东亚的夏季风来自海洋,具有暖湿性质,带来丰沛降水
24.地球上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填字母)气压中心之间的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3)此时在高压地区,水平方向等温线向(低纬或高纬)凸出,垂直方向
高空等压面向
(上或下)凸出。
(4)图中气压中心
D1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此时这里的季节为季,盛行风向为风,该
向由南半球的越过赤道,并在
作用下形成的。


33.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回答:
A.ab B.bc C.ac
D.cd
二、综合题
A
31.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图中A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

该地气候类型是

(2)图中B处盛行
季风,附近的洋流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
季风,此时洋流呈
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形成南亚季风的
主要原因是。
读右图,回答7~11题。
7.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表示海洋, 乙表示陆地, 则此图所示情形( ) A.白天的海风目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
8.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A.甲地多为晴朗天气B.③表示西风带
C.乙地多锋面气旋活动D.③表示东南信风带
9.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
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移,冬季
(2)图中北半球节气:ABC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乙是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
①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②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
③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月份,北半球海洋上出现亚洲低压
B.1
月份,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
高压切断
C.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势力强、范围广D.大气活动中心随季节而南北移动
右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
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完成29~30题。
赤道心,
②①
150°北极
30°E
29.
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①夏威夷高压
,形成南亚
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
是。
36.读下图,填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在气压带名称是:
A.B.
C.D.
(2)在气压带之间画出各风带的风向,并注出各风带的名称。
(3)极锋是哪两个风带的气流交汇而成的?。
37、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
(1)由于的季节移动,导致和

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同属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

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5.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对流层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
1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
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
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据此完成20—22
题。
20.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A.a B.b
C.c D.d
a
21.该地一定位于(

b
A.日本
B.澳大利亚
C.印度
D.德国
o
22.当南非的开普敦盛行图示风向时,海口市与开普敦(
B.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反气旋的影响
D.
气旋的影响
16.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的是(

A.东亚夏季的东南季风
B.东亚冬季的西北季风
C.南亚冬季的东北季风
D.南亚夏
季的西南季风
17.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极地高气压带
Abcd
(2)该图所示为半球,依据是
()如果不受cd影响,b将如何
(4)如果不受d影响,b将如何
(5)甲乙两地相比较,风速较大的是,原因是
35.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
该图表示的月份是
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是

(2)
图中B处盛行
季风,C处盛行
季风。
(3)
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2)南亚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夏季盛行
季风,其成因既与

关,也与
有关。
(1)图中各气压带名称是:A、B、
C、D。
(2)E、F、Q三个风带中,属于中纬西风的是。(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其风
)。
(3)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带、 风带位置判断, 此时地球上应是
①3月21日②6月22日③9月23日④12月
22日
34、读近地面的风向形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全球性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练习题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
1~2
题。
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
A.终年温和湿润
B.
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

2.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
A.风海流暖流自西北向东南B.密度流暖
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
D.④多雨带
某一等高面,
,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
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
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
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
18~19
题。
1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PN,则
O点风向为
(
)
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
(2)风带、气压带移动的根本原因是
交角的存在,导致
的回归运动。
(3)此时A、B、C、D中
点最干热;最湿热的是
点;气压较低的是

两点;气压较高的


两点。

6
39、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亚季风:其成因是
,该地冬季受
高压控制,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气候特点;夏季盛行
季风,受其影响形成
的气候特点。
38、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的季节移动,
移。


。。

。。。

。。。


。。。


。。
。。。



。。。

。。。
ABC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气压带
。。。。
风带
C.南亚吹偏南风D.常有寒潮天气影响我国
B.
②为阿留申低压
C.③为亚速尔高压
D.
④为亚洲高压
30.
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a.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
使副热带高压只保留在海洋上
b.由于气压
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形成的c.1月,副极地低压
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
上d.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
④冬季向低纬度方向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由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夏天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和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
A.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带B.印度低压副极地低压带
C.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热带高压带
15.形成季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处气压的关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