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
大学生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风景画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理解色彩在风景画中的运用和表现力。
- 学会观察和捕捉自然风景的色彩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风景写生的全过程。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风景画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 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 观察和捕捉自然风景的色彩变化。
- 色彩与构图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解风景画写生的基本理论和技巧。
-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写生的过程。
- 实践法:学生亲自进行风景画写生,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风景写生作品、画具、颜料等。
- 学生准备:画具、颜料、画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播放几幅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 提问:这些风景画给你怎样的感受?色彩在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 讲授新课- 风景画写生的基本步骤:1. 取景:选择合适的风景,确定构图和画纸尺寸。
2. 构图:确定地平线、主体物位置,注意透视变化。
3. 画大关系:铺大色调,注意色彩的冷暖关系和明暗对比。
4. 深入刻画:细化细节,调整色彩关系。
- 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力:1. 色彩的冷暖关系:冷色调给人清新、宁静的感觉,暖色调给人热烈、奔放的感觉。
2. 色彩的明暗对比:明暗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色彩的纯度对比:纯度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3. 演示- 教师现场演示风景画写生的全过程,包括取景、构图、画大关系、深入刻画等步骤。
4. 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风景画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 强调观察和捕捉自然风景的色彩变化,注意色彩的冷暖关系、明暗对比和纯度对比。
5. 总结-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色彩风景写生能力。
初中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初中色彩风景写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 色彩风景写生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风景写生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风景写生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选取景点、构图、铺大色调、深入刻画等。
2. 教师现场示范一幅风景写生作品,边示范边讲解每一步骤的要点。
三、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写生练习。
2. 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色彩风景写生创作。
四、交流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生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写生方法和技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进行风景写生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让学生掌握了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培养了色彩感知和运用能力。
同时,通过交流与评价,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风景写生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同时,加强课后实践,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自然,提高写生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丰富作品内涵,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大学色彩风景写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色彩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色彩的观察与分析技巧。
3. 创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与透视。
2. 色彩的搭配与调和。
3. 创作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演示法:展示优秀作品,指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风景写生作品、写生工具(画板、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准备:画具、写生工具、笔记本。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
2. 提问:你们认为风景写生最重要的是什么?3. 引出主题: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讲授新课1. 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a. 观察与构图:观察风景的特点,确定构图方式(横幅、竖幅、方构图等)。
b. 起稿:根据构图,用铅笔起稿,确定景物位置和比例关系。
c. 铺色:用色彩画出景物的大体色调和明暗关系。
d. 深入刻画:调整色彩关系,细化景物细节。
e. 完成作品:调整画面,使作品更加完整。
2. 色彩观察与分析技巧:a. 观察景物的色彩变化,分析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关系。
b. 学习色彩调和的方法,使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3. 创作能力的培养:a.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风景作品。
b.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三)实践环节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错误。
大学色彩风景写生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取景、构图、色调处理、细节刻画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场写生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其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取景、构图、色调处理、细节刻画等。
2.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观的意境和氛围,以及如何通过写生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色彩风景写生的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
3. 实践法:学生现场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共同提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色彩风景写生教材、写生工具、户外写生地点。
2. 学生准备:画板、画笔、颜料、画夹、水桶等写生工具。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组色彩风景写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色彩风景写生?它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步骤:- 取景:观察自然景观,确定写生主题和构图。
- 构图:确定地平线、主体物、前景、背景等元素的位置和比例。
- 色调处理:分析景物色彩关系,铺大色调。
- 细节刻画:刻画景物细节,调整画面色彩和光影。
2. 色彩风景写生的技巧:- 观察自然:注意景物色彩、光影、质感等特征。
- 色彩运用:运用色彩表现景物的意境和氛围。
- 表现手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如写实、表现、抽象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户外写生地点。
2. 教师现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进行色彩风景写生,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大学色彩风景写生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风景写生的基本构图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和绘画表现力。
教学重点:1. 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原则。
2. 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将观察到的自然景色进行合理的构图。
2. 如何运用色彩表现风景的意境和氛围。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色彩风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构图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然景色转化为富有美感的画作?二、讲授新课1. 讲解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原则:- 透视原则:运用透视规律,使画面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 虚实对比原则:通过明暗、大小、远近等对比,突出主体,丰富画面层次。
- 色彩对比原则:运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对比,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2. 讲解色彩风景写生的构图技巧:- 取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突出主题。
- 构图:合理安排画面中的景物,使画面具有平衡感和美感。
- 色彩搭配:运用色彩理论,使画面色彩和谐、富有层次。
三、示范1. 教师现场进行色彩风景写生,展示构图过程和技巧。
2. 学生观摩并记录教师构图过程中的要点。
四、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风景写生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构图和色彩运用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2. 强调色彩风景写生构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风景写生构图原则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色彩风景作品图片。
2. 色彩风景写生工具和材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构图原则和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色彩风景作品。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浅谈风景写生教学

浅谈风景写生教学【摘要】风景写生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对自然风景的观察和描绘,学生可以提升对色彩、光影和空间的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和观察能力。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景色和元素,引导学生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景物的特征,同时注重对光影和层次的把握。
风景写生教学的实践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升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观察和表现上的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多练习和思考来突破障碍。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风景写生教学也会迎来更多可能性,通过数字化工具和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写生练习和创作。
风景写生教学在美育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关键词】风景写生、教学、定义、意义、内容、方法、实践意义、难点、解决方法、展望、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浅谈风景写生教学风景写生是美术教学中常见的一种绘画方法,通过对自然风光的观察与描绘,旨在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风景写生教学是绘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然风光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
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
通过观察自然景色的细微之处,学生可以更好地捕捉自然风景的特点和氛围,从而在绘画中表现出真实感和生动感。
风景写生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发展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风景写生教学是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与表现,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绘画技巧和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艺术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风景写生教学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推广。
2. 正文2.1 风景写生的定义和意义风景写生是指艺术家根据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风光的即时观察和描绘,刻画出自然景色的细腻之美和瞬间的动人之情的艺术创作活动。
风景写生美术教案[5篇]
![风景写生美术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b9cc0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b.png)
风景写生美术教案[5篇]第一篇:风景写生美术教案风景写生美术教案汇编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景写生美术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景写生美术教案1教材分析:本课可视为前两节课的延续,既可以作为“近大远小”的实践,又是对“线”造型能力的“举一反三”。
而本课所增加的内容也一目了然——取景框。
在“学习要求”中虽然提到了自制取景框,但是,在自己脑海中形成一个取景框更为重要。
这其实涉及“构图”问题。
和“焦点透视”一样,其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死知识,而是借助取景感受和体会“构图”对作品的重要意义。
所以在“学习提示”中特别强调“注意主体突出,线条组织疏密有序”。
教学思路:本课首先展示三幅不同题材的线描风景写生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景物的选取,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出示学习要求和学习提示。
在课后拓展中,展示了两幅创作风景作品,意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在新课导入中运用抒情的音乐和美丽的风景给学生营造出温馨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绘画热情,同时展示几幅线描风景写生的作品,让学生对线描风景写生绘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自然地引出课题。
在新课讲授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理解在风景写生绘画中,应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的变化来处理画面,其次安排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取景框的制作方法以及在风景写生过程中取景框的使用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取景框,将自己喜欢的风景有主次地进行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取景以及线条的运用进行指导。
在作品讲评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自评、同学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使学生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并进行修改,使作品更完美。
课后拓展环节主要体现了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通过利用学生们对熟知的诗句、文学作品或者音乐的联想,进行绘画。
教学建议:(一)引导阶段教师:播放歌曲视频《乌苏里船歌》,让学生感受乌苏里江的美景。
色彩风景写生教学大纲

色彩风景写生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色彩风景写生教学,使学生能够:1. 熟悉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色彩、构图和透视等;2. 掌握色彩在风景画中的应用方法,能够准确地描绘自然景色;3. 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力和艺术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提高彼此的绘画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基础知识讲解- 介绍色彩基本概念和色彩分类;- 讲解色彩的明暗变化和色彩搭配原理。
2. 风景写生基本构图与透视- 介绍风景写生的基本构图方法,包括对景深和比例的掌握;- 讲解透视的原理和应用,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三维空间。
3. 色彩风景写生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选择适合的场景和视角;-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色中的颜色变化和光影效果;-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和技巧进行写生创作。
4. 艺术作品欣赏和分析- 给学生展示著名画家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技巧,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5.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讲-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成果;- 在作品评讲中,引导学生互相分享并提出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绘画基础知识,包括色彩知识和构图原理等。
2. 示范法:教师进行色彩风景写生的实际绘制过程,供学生观摩和学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实地写生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自然风景的色彩与美感。
4. 欣赏法:通过展示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表现和思考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估:对学生的风景写生作品进行评估,包括构图、色彩运用和形象表达等方面。
3. 学习反思:鼓励学生在作品展示和评估过程中自我反思,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五、教学资源和材料1. 绘画工具:铅笔、素描纸、绘图纸、颜料、画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色彩风景写生的教学摘要:色彩是绘画艺术语言构成中最活跃、最丰富、最敏感和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视觉因素。
美术工作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色彩写生训练,色彩风景写生对学生认识户外光色变化规律、培养色彩感觉、表现自然景物、提高色彩的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争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色彩风景写生教学策略Discusses the color scenery sketch shallowly teachingYuan XiaoliAbstract:The color is in the drawing art language constitution is mostactive,richest,most sensitive and the richest artistic expressive force visualfactor.Artist s keen observation ability and the artistic feeling ability raise cannot leave the color sketch training,the color scenery sketch to the student knew the outdoors light color change rule,the raise color felt,the performance natural scenery,enhanced the color the observation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 ability plays the very important role.Should explore the science unceasingly in the teaching the teaching method,strives for th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The color Scenery sketch Teaching strategy【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1-0112-02 色彩风景写生课程历年来是各级各类美术教育院校专业教育必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由于不同美术专业目标的差异,该课程在不同的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与地位有较大的区别。
一般地说,在绘画类美术专业中色彩风景写生是作为一门专业主导课程开设,而在美术设计类专业中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开设的,在课时量安排上前者远多与后者。
加之近几年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艺术人才需求比较旺盛,美术高考热连续升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文化成绩不理想,临时改学美术搞突击训练,甚至死记硬背应付专业考试,导致美术考生人数剧增,但整体专业基本素质呈下降趋势,且个体水平差距很大,这一点在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中体现得很明显。
另外,现行的美术高考专业考试大多是考素描、色彩、设计等,其中色彩一般只考静物或人物,极少涉及风景题材。
因此升入到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色彩风景写生训练,可以说,色彩风景写生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这些无疑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色彩写生课教学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对风景写生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明确教学目标有不少学生对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不了解,因此在户外写生期间也不能很好地按照指导老师的教学意图去进行有目的地练习,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甚至懒得动手为了应付交作业就拍几张照片带回学校,然后照抄照片随便画画了事,以至到课程结束时交上来的作业令人很不满意,教学效果欠佳。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向学生讲清楚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色彩风景写生对培养自己的色彩感受能力,掌握户外光色变化规律,提高色彩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对绘画艺术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景写生训练可以提高自己对大自然的审美观察力和艺术感受能力。
其次,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教学目标,在写生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按照教学基本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写生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正确处理看与画的关系习惯于室内光线静物色彩写生训练的学生一下子走进大自然面对五光十色、千变万化的光色景象,显得措手无策,不知该如何下笔。
对于初学色彩风景写生的学生来讲,面对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自然景物,在下笔描绘时首先要解决看与画的关系。
要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比如能捕捉到山的或高大雄奇、层峦叠嶂之势,或隽秀空灵、温宛如玉之情;建筑物有富丽堂皇、威严肃穆的古代宫殿、寺庙;有凝重挺拔、个性鲜明的现代建筑;有敦厚淳朴、淡雅自然的乡村屋舍。
同时自然景物在不同季节、气候、地域、时间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光与色的变化。
初学者必须掌握自然景物光与色的变化规律。
自然中,由于景物繁杂、空间无比广阔,光的变化很快,与此同时引起了色彩的变化,春夏秋冬的更替,阴晴雨雪的不同,光与色的呈现也不同。
因此,需要整体地观察、对比分析,选择最打动人的景物进行描绘。
在掌握户外光色变化的基本知识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选景作画。
虽说是风景写生,不是照抄照搬自然景物对象,而是精心构图加工、主观处理。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大图全”、“依葫芦画瓢”似的照抄照搬,导致取景呆板、主次含混不清、布局松散,画面色彩不统一、欠和谐等。
针对上述情况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构图的重要性,应根据立意和构思把景物形体、明暗及色彩等因素进行巧妙取舍与安排。
处理好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坚持明确立意、突出主体、求得迂回含蓄,完美体现画面的形式美感。
在色彩的处理方面要善于运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等因素进行灵活处理。
晴天面对形体复杂、色彩繁多的景象,要敢于提炼与概括,力求画面色彩丰富而不花不乱。
3.讲究教学策略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因为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从室内走向户外,不象在课堂教学那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作画时学生比较分散,且流动性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不便,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采取一定教学策略与方法。
3.1合理利用教学时间。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教学课时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有所区别,但大多安排三到四周的时间进行户外写生训练。
在外出写生前用二至三天的时间选择好的范画进行临摹训练。
指导老师要结合范画进行讲解,分析构图、色彩、技法等相关知识。
实际写生的时候可先安排风景速写训练,便于学生快速掌握取景构图的基本技巧,然后由易到难、由简而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色彩写生训练。
同时结合临摹交替进行,更快地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技能、技巧,最后回到学校后再对那些效果相对好一些的习作进行整理,逐步完成从习作到创作的过渡。
3.2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这里讲的“因材”是指自然景物特点和学生个体情况两方面。
其一,我们面对的自然景物处在不同的时空条件,就位置而言有远近高低之分,即使是面对同一景物因观察的角度不同亦不一样。
加上因四季、朝暮、阴晴、雨雪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在具体的描绘过程中,只有作画者通过巧妙地构图,运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才能较准确地表达出其内心审美感受。
其二,因学生的生活阅历、审美修养、绘画天赋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色彩表现技能的掌握。
月出日落,阴晴雨雾,使自然景物色彩变化万千,让学生刚开始感到无所适从,或者只注重局部色彩的描绘,而对大的色调把握不佳,过多地考虑景象的固有色。
比如在画江南一带的山岭时大多只用绿色系列的色彩去表现,没有注意远山与近山的色彩冷暖变化,导致画面色彩比较单调,空间感很弱,整体感不强。
在教学当中需要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3.3引导学生探索色彩表现语言,发展个性。
通过一段时间的户外色彩风景写生训练,学生的观察与表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指导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性创新色彩表现语言,发展个性。
在绘画类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作画习惯与艺术风格往往容易跟着任课教师的风格走。
会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极为不利。
在写生训练当中,指导老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试验、探索个性化的色彩表现语言,这一点对从事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色彩风景写生课程作为所有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各个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不同该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写生训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对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表现能力、个性等。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讲解、分析不同艺术流派的色彩语言特点,并在掌握消化它们的基本规律和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视觉客观景象的理解进行探索性地创新色彩表现语言方式,逐步形成极具个性化的色彩风景表现语言。
总之,在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应遵循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勤思多练”、“破旧立新”教学原则,加强师生互动与心灵的交流,有的放矢、开拓进取,共同探索、实验、总结,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宫六朝1水粉风景教学问答[M]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宫六朝1水粉教学对话、山水教学对话[M]河北美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