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简介
弓网系统(标准与规范)

997.0242 架空接触网;桥墩上路面导槽的铁道接地导接线
997.0301 接触网供电分段设计
997.03O2 接触网供电分段制图和命名规则
997.9101 延长Ri100接触线使用寿命的工作指导书
997.9113 用于规划设计、供货、建安和维修的规程和标准
997.911准
73%
-
89%
Re 330
70%
89%
-
Re 200 = 接触网零部件的数量 100 %
与接触网相关的DB标准
代号
名称
462
架空接触网的运行、原理
800.01 带接触网系统线路的限界和股道间距、标准轨距
955.0101 铁路供电设施
955.0102 铁路供电设施保护
955.0103 牵引变电所内控制技术
标准、规范、规程的区别与联系
工程建设标准:为在工程建设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建设活动或 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 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 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规范: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 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什么是标准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 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 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 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 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什么是标准
(3)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 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 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 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铁路规范大全(中铁建技术中心)汇编

一、线路1、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 2098-2007)2、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3、工务作业标准大型养路机械道床换碴作业(TB/T2658.20-2004)4、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99)5、快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6、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7、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二、地质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 J124)2、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理规程(TB/T10403-2005)3、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4、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5、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2003)6、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TB10038-2001)7、铁路工程地质风沙勘测规则(TB10053-98)8、铁路工程地质黄土地区勘测规程(TB10055-98)9、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测规范(TB10049-96)10、铁路工程地基土旁压试验规则(TB10046-96)11、铁路工程地质盐渍土勘测规则(TB10045-96)12、铁路工程地质膨胀土勘测规则(TB10042-95)13、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TB10041-95)14、铁路工程地质软土勘测规则(TBJ38-93)15、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J37-93)16、铁路工程地质岩溶勘测规则(TBJ28-91)17、铁路工程地质泥石流勘测规则(TBJ27-91)18、动力触探技术规定(TBJ18-87)19、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20、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TBJ12-96)21、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98)22、铁路供水水文地质勘测规则(96年局部修订版)(TBJ15-96)2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01)24、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三、机车1、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TB/T 3034-2002)2、铁道动力装置用柴油机认证试验实施细则(TB/T 3098-2004)3、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试验台技术条件(TB/T 2229-2004)4、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技术条件(TB/T 1491-2004)5、铁路内燃机车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21-2000)6、铁路机车车辆修理厂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四、高速1、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ZT216-2007)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48号)3、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4、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1-2005)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3-2005)6、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7、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8、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4-2005)9、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0、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12-2005)12、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14、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函[2004]157号)15、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16、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17、京沪高速铁路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3]13号)18、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册)(铁建设[2003]13号)19、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下册)(铁建设[2003]13号)五、其它1、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 10402-2007 J269)2、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2007 J774)3、铁路路基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2006)4、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5、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10209-2002)6、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7、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3)8、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9、铁路工程基本术语(GB/T50262)10、铁路组合钢模板技术规则(TBJ211-86)11、粉体喷搅法加固软弱土层技术规范(TB10113-96)12、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13、铁路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定(TBJ16-86)14、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93)15、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1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17、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18、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TB10061-98)19、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98)20、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10058-98)21、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B10044-98)22、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10017-99)23、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99)2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25、铁路采石管理规则26、铁路林业技术管理规则27、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28、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TB10016-2002)29、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TB10079-2002)六、路基1、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 J532)2、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 J 158)3、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2006 J 127)4、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6、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7、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8、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9、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2002)10、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七、桥涵1、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3043-2005)3、预制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TB/T 2484-2005)4、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 2331-2004)5、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 1527-2004)6、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7、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8、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2005)10、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1、铁路桥梁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12、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13、铁路桥隧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条文说明14、铁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及验收规定(TBJ106-91)15、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98)16、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TBJ214-92)17、铁路装配式小桥涵技术规则(TBJ107-92)18、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19、桥梁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TB10116-99)20、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21、铁路桥梁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99)2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23、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24、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25、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TB10052-97)26、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99)27、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98)28、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八、轨道1、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82-2006)2、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T 10411-2005)3、轨枕螺栓机动扳手通用技术条件(TB/T 3099-2004)4、混凝土枕用轨下调高垫板技术条件(TB/T 1781-2004)5、高锰刚辙叉技术条件(TB/T 447-2004)6、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TB/T 412-2004)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8、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9、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3-98)10、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11、轨道车管理规则12、铁路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2003年)九、隧道1、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2007]106号)2、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5、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2004)6、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8、铁路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7-98)9、铁路隧道辅助坑道技术规范(TB10109-95)10、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11、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规范(TB10068-2000)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十、电力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3、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0-2003)4、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98)6、铁路电力牵引变电所所用电系统设计规范(TB10080-2002)7、铁路电力远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64-2000)8、铁路电力变、配电所设计规范(TB10065-2000)9、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技术规范(TB10117-98)10、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99)11、铁路电力施工规范(TB10207-99)1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1-2000)13、铁路电力机车机务设备设计规范(TB10022-2000)十一、测量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TB/T2922.5-2002)3、吸水式锚固包技术条件(TB/T2093-2002)4、混凝土岔枕技术条件(TB/T 3080-2003)5、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 3054-2002)6、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TB/T 1879-2002)7、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TB/T 1878-2002)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9、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10、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1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1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13、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1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TB10425-94)15、填土密度湿度核子仪测试规程(TB/T10217-96)16、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17、铁路工程水质分析方法(TBJ104-87)18、铁路工程岩土化学分析方法(TBJ103-87)19、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J102-96)20、铁路工程地基土十字板剪切试验规程(TB10051-97)21、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2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23、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TB10050-97)24、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25、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十二、安全规则1、铁路沿线斜坡柔性安全防护网(TB/T 3089-2004)2、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3、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1-2003)4、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2-87)5、铁路临时工程附属辅助生产工程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1-87)6、铁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10-87)7、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9-87)8、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4-87)9、铁路桥涵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3-87)10、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2-87)11、铁路轨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TBJ401-87)12、铁路工务安全规则十三、通信1、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5部分:内屏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5-2004)2、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4部分:铝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4-2004)3、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3部分:综合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3-2004)4、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2部分:塑料护套铁路数字信号电缆(TB/T3100.2-2004)5、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第1部分:一般规定(TB/T3100.1-2004)6、铁路无人值守机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TB10034-2005)7、铁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规范(TB10112-2005)8、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05)9、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8-2003)10、铁路通信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8-2000)11、铁路信号施工规范(TB10206-99)12、铁路通信施工规范(TB10205-99)13、铁路数字微波通信工程设计规范(TB10060-99)14、铁路光缆PHD通信工程施工规范(TB10215-2000)15、铁路信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9-2000)16、铁路驼峰信号施工规范(TB10221-2000)17、铁路通信光纤用户接入网工程施工规范(TB10222-2002)18、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十四、站场1、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2007)2、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091-2006)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 50226-95)4、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TB10083-2005)5、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6、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7、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TBJ209-96)8、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99)9、铁路单层砖房抗震设计规范(TB10040-93)10、铁路集装箱货场设计规则(TBJ19-88)11、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98)12、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98)13、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2-98)14、铁路站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3-98)15、铁路驼峰及调车场设计规范(TB10062-99)16、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10056-98)17、铁路房屋增层和纠倾技术规范(TB10114-97)18、铁路房屋建筑物大修维修规则19、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TB10066-2000)20、铁路工业站港湾站设计规范(TB10078-2001)21、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2002年)。
车站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摘要作为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接触网的设计对于整个电气化铁路的设计而言至关重要。
设计成果主要以平面布置图和安装图的形式体现,而安装图可选用铁道部通用图,针对各种线路情况,只需进行少量补充,因此,接触网平面设计就成为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各个区间、隧道、车站等线路条件的千变万化,根本无法用固定、简单的格式来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因此必须对每个区间、隧道、车站单独进行平面设计。
本文按照有关的设计标准及规范,重点对甘谷车站进行了接触网平面设计。
在设计中首先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相关要求,收集与设计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主要考虑兰州铁路局运输生产发展的要求和甘谷车站的长期发展要求,本着经济、合理、可靠、先进的原则,按照具体情况确定设计规模和方案。
为了确保安全运营,对气象条件及负载、悬挂导线的张力与弛度、跨距长度、锚段长度以及安装曲线等进行了计算,确保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甘谷车站接触网平面设计图,并对设计进行了校核。
关键词: 接触网;车站;平面设计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design of catenary is critical to the whole design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production of catenary design is mainly in forms of layout and plan to install. Plans to install can be selected by referring to the optional plans issued by Ministry of Railway, and only a small amount of changes should be added to satisfy different line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graphic design becomes primary part of catenary design. For each interval, tunnel and station have different situations, it is impossible to finish the plan of catenary with fixed, simple format. So, each interval, tunnel and station should be designed alone.In the paper, the graphic design of catenary of Gangu station is mainly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design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At first the technical dates which are relative to design project a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requirements which are established by the project feasibility research report, mainly considered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Lanzhou Railway Bure au’s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Gangu station. And in principles of economical, reasonable, reliable and advanced, the design scale and scheme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condition. In order to insure the safety luck camp, a series of calculation are carried on about the weather condition and load, the tension and lead of line and the span length, the anchor man segment length and install curve, which ensur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plan.Based on the front parts, the graphic design plan of catenary of Gangu station is drew, and the design is checked.Keywords: Catenary; Station; Graphic design目录1. 绪论 (1)1.1 电气化铁路概述 (1)1.2 接触网的发展历程 (1)1.3 设计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2)2. 接触网的结构 (3)2.1 接触网的悬挂模式及补偿方式 (3)2.2 接触网的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3)2.3 接触网的分段装置 (4)2.3.1 锚段关节 (4)2.3.2 中心锚结 (8)2.4 定位装置 (9)2.4.1 线岔 (9)2.4.2 定位 (9)2.5 接触网的供电装置与供电形式 (11)2.5.1 接触网的分段供电 (11)2.5.2 电分相及分相绝缘装置 (12)3. 接触网的支撑装置 (13)3.1 支持装置 (13)3.1.1 腕臂支持装置 (13)3.1.2 硬横跨 (15)3.2 定位装置 (16)3.2.1 定位装置的作用 (16)3.2.2 定位装置的形式 (16)3.3 支柱 (17)3.3.1 钢筋混凝土支柱 (18)3.3.2 钢支柱 (19)3.4 基础类型 (19)3.4.1 钢柱基础 (19)3.4.2 钢筋混凝土支柱横卧板 (20)4. 接触网平面设计的方法 (21)4.1 平面设计程序 (21)4.2 技术原则 (22)4.2.1 一般原则 (22)4.2.2 划分锚段 (24)4.2.3 确定拉出值 (26)4.2.4 咽喉区放大图 (27)4.3 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28)4.3.1 侧面界限 (28)4.3.2 支柱及其基础 (28)4.3.3 地质情况 (29)4.3.4 接触线高度 (30)5. 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参数计算 (31)5.1 气象资料 (31)5.1.1 气象条件的确定 (33)5.1.2 计算负载的确定 (34)5.2 参数计算 (37)5.2.1 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 (37)5.2.2 链形悬挂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长度 (38)5.2.3 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39)5.3 接触线性能及选型 (41)5.3.1 技术要求 (41)5.3.2 综合选型 (42)6. 甘谷车站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44)6.1 车站概况及相关资料 (44)6.1.1 甘谷气象条件 (44)6.1.2 车站线路资料 (44)6.2 线型及跨距的选择 (44)6.2.1 线型选择 (44)6.2.2 实际最大跨距的计算 (45)6.2.3 软横跨的预制计算 (47)6.3 支柱布置及调整 (55)6.3.1 原则 (55)6.3.2 步骤 (55)6.4 下锚、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 (56)6.4.1 各股道下锚及其锚段长度 (56)6.4.2 设置锚段关节 (56)6.4.3 设置中心锚结 (56)6.5 绘制放大图 (56)6.6 其它说明 (57)6.7 小结 (58)7.甘谷接触网平面设计的 (59)7.1支柱负载的确定 (59)7.2支柱容量的校验 (61)7.3 特殊跨距的风偏移校验 (66)7.4 小结 (6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类TB

…
目录
一、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类TB、TB/T、TBJ ZT系列)……1––7
二、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系列)………………..8––11
三、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GB/T、GBIB、GBJ系列) ….……12––23
四、行业标准(建筑工程类JGJ、JGJ/T、JG、JG/T系列)…...……24––27
五、行业标准(城镇建设工程类CJJ、CJJ/T、CJ、CJ/T系列)…..28––30
六、建材标准(JC、JC/T系列)…………………………………31––34
七、行业标准(公路工程类JTG JTJ JT/T JTGB JTG/TB JTG/TC JTGC JTGD JTG/TD JTG/TE JTGE JTGF JTG/TF JTGH系列)...….35––37 八、行业标准(电力、水利类DL/T、SL、YS 、YB系列)……………..38––43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TB TBJ TB/T 页码:1/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 TB TB/T 页码:2/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有效技术标准文件目录
ZTCX01-03
编号: TBJ TB 页码:3/43
编制:曹万玲审核:丁大有2007年10月16日。
接触网技术规范

1.列流图。
2.路线、站场资料。
3. 列车运行时分及牵引能耗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
(1)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 AT 所分布利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拟建兴县牵引变电所为专用线供电,在兴县站新建兴县开闭所, 2 进 1 出,进线由正线网上 T 接,出 1 条直供馈线为本专用线供电。
(2)电力调度所及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本次新增牵引供电设施按远动化设计,纳入太原局调度所调度管理。
1.计算依据(1) TB10009-200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2) TB/T 2828-1997 电气化铁道牵引网阻抗计算方法;(3) TB2973-1998 电气化铁道铝包钢芯铝绞线;(4) TB/T-2809-2005 铜及铜合金接触线;(5) TB/T-3111-2005 铜及铜合金绞线。
2.计算结果接触悬挂组成: JTM-150+CTA-150+ LBGLJ-240 (回流线)牵引网计算阻抗= 0.295Ω/km(0.8) 0.184Ω/km(0.97)利用拟建兴县牵引变电所为本线供电,维持该牵引变电所 220/2×27.5kV、Vv 接线型式变压器、 100%固定备用方式不变。
将兴县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容量由 2 × (25+25) MVA 增容至 2×(25+31.5) MVA。
本工程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1.导线电流分配本专用线供电臂有效电流小于 650A ,选择 JTM-150+CTA-150 型导线的载流量如下 表所示:表 7-1-1 接触网载流能力表由表可知,该导线组合满足本线供电系统的载流需求。
2.各种导线选择导线型号和规格选择如下:接触线: 正线 CTA-150,正线 CTA-120;承力索: 正线 JTM-150,正线 JTM-95; 回流线: LBGLJ -240开闭所进、出线: 2×LGJ-185/3×TYJV(Y)- 27.5kV -400;吸上线:挨近 N 线处, 2×VLV-185,其它 VLV-18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452 —2005 2005年4月25日发布2005年4月25日实施1总则1为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统一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的技术要求,使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I、\级标准轨距铁路,采用单相工频绕组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中的两相,二次侧绕组的一端接钢轨,另一端接入牵引侧母线。
单相V,结线方式,在牵引变电所设置两台双绕组单相变压器,联结成开口三角形,一次侧绕组的两个开口端和一个公共端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绕组将公共端与钢轨大地相连,两个开口端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三相V,结线方式,一台三相双绕组牵引变压器连接成开口三角的结线方式。
2. 0. 4 三相一二相平衡牵引变压器three phase—two phase bal—anced traction transformer 当一次侧就产生相位差90°的二相平衡电压,当二次侧两个供电臂负载平衡时,一次侧三相为对称系的牵引变压器。
5 三相牵引变压器three phase traction transformer 包括三相YN,dl1结线和YN,dl1,dl十字交叉结线牵引变压器。
YN,dl1结线为双绕组变压器,一次侧三相结线为Y型,分别接入电力系统三相电网’二次侧结线为\型,其一角和大地相连,另两角分别接入牵引侧母线。
YN,dl1,dl组成的十字交叉变压器,一次侧三相结线为Y型,二次侧dl1,dl结线的两个三角形线圈结成对顶三角形,对顶角接大地,其他各角分别接入牵引侧不同母线。
6 自稱变压器auto—transformer 两个或多个绕组有一公共部分的变压器。
2. 0. 7 吸流变压器booster transformer 变换比为1的变压器,其中一个绕组与接触悬挂串联,另一个绕组与绝缘回流导线串联。
电气化铁路常用标准规范目录---2011.5.13

电气化铁路常用标准、规范目录1.通用类:1.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1.2.《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4728.1-20051.3.《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铁建设[2007]152号)TB10504-20071.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2.供电类:2.1.《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1993 2.2.《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5543-2008 2.3.《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12325—20082.4.《牵引供电系统电能损失的计算方法》TB/T1653-19962.5.《牵引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条件和方法》TB/T1651-19962.6.《牵引供电系统电压损失的计算条件和方法》TB/T1652-19962.7.《牵引供电系统并联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计算条件和方法》TB/T2009-19873.变电类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3.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3.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3.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3.5.《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19923.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3.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3.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20083.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3.10.《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J63-19903.1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DL/T5056-20074.高压架空线路4.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50061-2010 4.2.《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程》DL/T 5092-19995.电力类5.1.《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6.设备类6.1.《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0228—2008 6.2.《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7211-1998 6.3.《电压互感器》GB1207-20066.4.《电流互感器》GB1208-20066.5.《高压交流断路器》IEC60056-1996 6.6.《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3906-20066.7.《交流高压负荷开关》GB3804-2004 6.8.《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2010 6.9.《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1022-1999 6.10.《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1985-2004 6.11.《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2008 6.1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6.13.《高压电缆选用导则》IEC61059-19917.绝缘配合类7.1.《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311.1-1997 7.2.《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导则》GB311.2-20027.3.《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7.4.《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5582-19938.建筑结构类8.1.《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TB10011-19988.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8.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8.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8.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地质类9.1.《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 10012-20079.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41-20039.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9.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暖通类10.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0.2.《铁路房屋暖通空调设计标准》TB10056-199810.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10.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10.5.《《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1.给排水类11.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11.2.《铁路给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12.防火类12.1.《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1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2.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3.铁路线路类13.1.《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 50090-200613.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13.3.《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 10035-200614.其他类14.1.《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91-200614.2.《交流电气化铁道对油(气)管道(含油库)的影响容许值及防护措施》TB/T2832-199715.试验调试维护类15.1.《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1998 15.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验收标准规范》TB10421-2003 15.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断发展,运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国铁路是一个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承载着我国大量的客货运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建设不断覆盖在中国的城市和地区。
列车运行次数增多,行车速度越来越快。
因此,电力牵引供电的需求量较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建设牵引供电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采取多种措施,严格控制牵引供电系统的质量,对提高供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创新引言所谓电力牵引供电,是指电气化铁路引入的电源,通过牵引和变电所向电力机车供电。
目前,电气化铁路在中国无疑是铁路发展的主要部分,而所有的这些发展不能从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的使用分离。
但是牵引供电会使电力系统单次负荷,产生大负荷的负序电流和电压,给供电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质量,减少不良影响。
1我国电力牵引供电检验标准的特点1.1检查项目完整对相关的工程机型分项单位的验收。
主要控制项目的检验数量,测试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验证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包括工程安全、施工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要求,检查施工质量信息的控制与管理、质量评价和认知等方面,都有详细而全面的要求法规。
1.2在验收过程中严格电力牵引供电标准审批程序非常严格,成品和半成品,以及建筑材料合格接受现场检查,单位,检验批,分部、分项验收的项目审批程序,项目移交,施工质量控制、验收阶段,要严格按照执行随着程序的要求标准的工程处理。
1.3统一的项目检查对建筑设施、材料、配件、工程实体、施工程序等进行统一检查的方法、项目和数量。
整个过程有严格的质量控制。
目前,在中国电力牵引的验收标准没有对图像数据和表格来控制工程质量验收使用清晰。
2主要创新2.1体现“简政放权”理念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规章,适应铁路发展新要求,体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理念,行业标准遵循保底线、保安全的原则,将更多自主权交还给企业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