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合集下载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数学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 方 程 组
代入法 加减法 (消元)
实际问题的答案
检验
数学问题的解 (x=a , y=b)
4、某班同学参加运土劳动,一部分同学抬 土,另一部分同学挑土,已知全班共有筐 59只,扁担36条,试求有多少同学抬土, 多少同学挑土?
5、一支部队第一天行军4小时,第二天行 军5小时,两天共行军98km,第 一天比第 二天少走2km,第一天和第二天行军的平均 速度各是多少?
6、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 (500克)和小瓶装(250克)两种产品的 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 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 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x = 48 y = 52
1、鸡兔同笼,共有12个头,36只腿, 则笼中有 只鸡 只兔; 2、甲、乙两数之和是42,甲数的3倍等于乙数的4倍, 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若设甲数为x,乙数为y,依题意可列方程组_____ 3、甲、乙、丙三数的和是35,甲、乙的差是7, 乙数是丙数的3倍, 则甲数= ,乙数= , 丙数=
等关系,根据这些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 组成方程组; ⑶解:解方程组,求出未知数的值; ⑷答:检验所求的解,写出答案。
2、某工厂去年的利润(总产值-总支出) 为200万元,今年总产值比去看增加了20%, 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 万元。去年的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总产值 (万元) x (1+20%)x 总支出 (万元) y (1-10%)y 利润 (万元) 200 780
⑴ . 工作量问题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⑵. 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顺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逆风(水)速度 = 航速 – 风速(水速) ①相遇问题:两者路程之和 = 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两者路程之差 = 总路程 ⑶. 利润问题 利润 = 售价 – 进价 售价 利润 折率 = 利润率 = 标价 ×100% 进价

(课件)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课件)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X+y=200 (100x) ∶(100y · 1.5)=3∶4 ) ∶ x=106 y=94
100m
x
y
解得: 解得
200m
如图8.3-2,长青化工厂与A,B两地有公 ,长青化工厂与 , 两地有公 如图 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A地购买一批 地购买一批每吨 路、铁路相连。这家工厂从 地购买一批每吨 1000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 元的原料运回工厂 每吨8000元的 元的原料运回工厂,制成每吨 元的 产品运到 运到B地 公路运价为1.5元 ( 千米 千米), 产品运到 地。公路运价为 元/(吨·千米), 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这两次运输共 铁路运价为 元 ( 千米),这两次运输共 千米), 支出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 支出公路运费 元 铁路运费97200元。 元 这批产品的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和多 多少元? 多少元?
• 从以上探究可以看出,方程 组是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问 题的重要工具。列出方程组 要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解出方程组的解后,应进一 步考虑它是否符合问题的实 际意义。
请试一试:某瓜果基地生产一种特色水果, 请试一试:某瓜果基地生产一种特色水果, 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 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 直接销售, 元 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 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增为4500元;经精加 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增为 元 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7500元。一食品公司 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 元 收购到这种水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 收购到这种水果 吨 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 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 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 吨或 者粗加工16吨 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 者粗加工 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 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内 天内将这批 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 天内将这批 水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 水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 种可行的方案: 种可行的方案: 方案一: 方案一:将这批水果全部进行粗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对水果进行精加工, 方案二:尽可能多对水果进行精加工,没来 得及加工的水果在市场上销售; 得及加工的水果在市场上销售; 方案三:将部分水果进行精加工, 方案三:将部分水果进行精加工,其余进行 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 天完成。 粗加工,并恰好 天完成。 你认为选择那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你认为选择那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2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23

你会检验他的估计吗?
探究2: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 和15只小牛,一天约需要饲料 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大 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 饲料940kg. 同学估计平均每只大牛一天约需饲料kg, 平均每只小牛一天约需饲料kg.你能否通过计 算检验他的估计?
大家一起来 脑筋动起来
探究2:养牛场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 一天约需要饲料675kg;一周后又购进12只 大牛和5只小牛,这时一天约需饲料940kg. 同学估计平均每只大牛一天约需饲料kg, 平均每只小牛一天约需饲料kg.你能否通过计 算检验他的估计? 想一想 1.你是如何检验同学的估计是否正确的? 2.以上问题还能列出不同的方程组吗?
你敢挑战吗?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慢,一年级 人数每年按逐渐减少的趋势发展.邹城市某小 学去年和今年一年级人数的比为4:3,且去 年一年级人数的3倍比今年一年级人数的2倍 多1500人. ①请问邹城市这所小学去年和今年一年 级人数分别是多少? ②王老师估计明年一年级人数将超过800 人.请你判断他的估计是否符合当前的变化 趋势.
捐款(元) 人数
1 5
2
3
4 6
大家一起来 脑筋动起来
探究1:面对冰雪灾害,东滩矿校七年级4班开 展了为南方灾区爱心捐款活动。41名同学共捐款 99元。班长将捐款情况统计如下表,可不小心表 格被墨水污染了,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她算一算捐 款2元和3元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吗?
想一想: 1.你认为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2.你能说说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 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
邹城市东滩矿校 刘海航
大雪无痕 人间有情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

(3 )只购进B型电脑和C型电脑,依题意可得 4000x 2500z 100500, y z 36, y 7 解得: z 29.
能力挑战题 已知某电脑公司有A型、B型、C型三种型号的电脑, 其价格分别为A型每台6000元,B型每台4000元,C型每 台2500元。我市东坡中学计划将100500元钱全部用于从 该电脑公司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脑共36台,(1) 请你设计出几中不同的购买方案供该校选择,并说明理 由。 (2)若商场销售一种 A型电脑可获利150元,销售一 台B型电脑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 C型电脑可获利250 元,在同时购两种不同型号电脑的方案中,为使销售时 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进货方案?
哦,那你们家去 了几个大人?几 个小孩呢? 昨天,我们一家8个人 真笨,自已不会算吗? 去红山公园玩,买门 成人票5元每人,小孩 票花了34元。 3元每人啊!
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帮他 算算吗?
解:设有x个成人,y个儿童,由 x y 8 此可列方程组 5 x 3 y 34。
2. 某工厂去年的得润(总产值-总支出)为200万 元,今年总产值比去看增加了20%,总支出比去 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万元。去年的 总产值、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总产值/万元 总支出/万元 得润/万元
去年 x y 200
今年
(1+20%)x
(1-10%)y
780
x y 200 解:可例方程组为 (1 20%) x (1 10%) y 780
3. 一、二两班共有100名学生,他们的体育达标率(达 到标准的百分率)为81%,如果一班学生的体育达 标率为87.5%,二班的达标率为75%,那么一、二两 班的学生数各是多少?设一、二两班学生数分别为x 名,y名,填写下表并求出x,y的值。

(课件)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课件)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x + y = 200
[50×(50+x)a]:[1.5a×(150+y)×50]=3:4 × ][ × × ]
小结: 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思考题: 思考题:
1、有一种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 的(如图),黑皮可看作是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 是正六边形,求图中有多少块白皮和黑皮? 2、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课桌椅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比例 ycm 关系配套设计的。研究表明:假设课桌的高度为ycm,椅子 的高度(不含靠背)为xcm,则y与x之间应存在y=kx+b的关 系,下表列出了两套符合条件的课桌椅的高度 第一套 椅子的高度(cm) 桌子的高度(cm) (1)试确定y与x的关系式; (2)现有一把高为42.0cm的椅子和一张高为78.2cm的桌子,它们是否配套? 试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40.0 75.0 第二套 37.0 70.2
总产量=总面积× 总产量 总面积×单位面积产量 总面积
探究2: 探究 :
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比是1∶1.5,现要 在一块长200米,宽100米的长方形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把这块地 一分为二,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的比是3∶4(结果取整数)?
D 问题: (1)本题要求我们做什么? (2)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有几种分割方法? (3)现在以方法一为例,既然是垂直分割,你就需要 告诉别人你是怎样具体分割的 A 解:设甲的单位面积产量为a,AE= xm,EB=ym,则: D C 200m 100m B F C
2005-11-16 16:09:07 来源: 新华网
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 全会已经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县域涵盖“三农”,联结 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 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建设。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趣味导读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设两个(或更多)未知数,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来解决,这种方法要比其他方法简单、容易得多.下面这则小故事最早出现于《希腊文选》,读完后,试试看,聪明的你能否知道驴和骡各驮着几个包裹呢?(假定每个包裹重量相等)驴和骡肩并肩走在街上,各自都驮着几个包裹,驴抱怨主人给它压的担子太重,骡却说:“老兄,别抱怨,你的负担并不算重!你瞧,假如你从背上拿一个包裹给我,我的负担就是你的两倍;而假如你从你的背上取走一个包裹,你的负担也不过和我相同呀!”☆智能点拨【例1】现有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22个盒底,一个盒身与盒底配成一个完整盒子,问用多少张铁皮制盒身,多少张铁皮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点拨】两个未知数是制盒身、盒底的铁皮张数,两个相等关系是:①制盒身铁皮张数+制盒底铁皮张数=190;②制盒身铁皮张数的2倍=制盒底铁皮张数.【答案】设x 张铁皮制盒身,y 张铁皮制盒底,根据题意,得{1902822x y x y+=⨯=解这个方程组,得{11080x y ==答:用110张制盒身,800张制盒底,正好制成一批完整的盒子. 【例2】小明家准备装修一套新住房,若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若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若只选一个公司单独完成,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考虑,小明家应选甲公司还是乙公司?请你说明理由.【点拨】题目中涉及的未知数较多: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工钱.我们可以根据第一类等量关系:(1)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2)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列方程组求出甲、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再根据另一类等量关系:(1)甲、乙两个装饰公司合作6周完成需工钱5.2万元;(2)甲公司单独做4周后剩下的由乙公司来做,还需9周完成,需工钱4.8万元,由此在得到一个方程组.【答案】设甲公司单独完成需x 周,需工钱a 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y 周,需工钱b 元,依题意可得661491x y x y ⎧+=⎪⎪⎨⎪+=⎪⎩采取换元法可解得{1510y x ==∴依题意可得 5.2101549 4.81015a b a b ⎧+=⎪⎨⎪⨯+⨯=⎩解得 {64a b == 即甲公司单独完成需6万元,乙公司单独完成需4万元,故从节约的角度考虑,应选乙公司单独完成.【例3】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所得税可得利息43.92元.已知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 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注:公民应缴利息所得税=利息金额×20%)【点拨】扣税的情况:本金×年利率×(1-20%)×年数=利息(其中,利息所得税=利息 金额×20%).不扣税时:利息=本金×年利率×年数.【答案】设第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x ,第二种储蓄的年利率为y ,根据题意,得{2000(120%)1000(120%)43.923.24%x y x y -+-=+=整理得{160080043.920.00324x y x y +=+=解这个方程组,得 {0.0225 2.25%0.00990.99%x y ==== 答:第一种储蓄的年利率为2.25%,第二种储蓄的年利率为0.99%.☆随堂反馈*画龙点睛1.小明对小飞说:“我想了两个数,如果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的一半得90;若果第二个数减去第一个数的三分之一得68.”小飞很快说出了小明想好的数.小明想好的两个数是 .2.某车间有62个工人,生产甲、乙两种零件,每3个甲种零件和2个一种零件配成一套.已知每人每天能加工甲种零件12个或乙种零件23个;现将62个工人分成2组,其中x 人加工甲种零件,y 人加工乙种零件,要使每天生产的零件配成套,则x= ,y= .3.甲、乙两个团体共100人去风景区旅游风景区规定超过60人可购买团体票,已知每张团体票比个人票优惠20%,而甲、乙两团体人数均不足60人;两团体决定合起来买团体票,共优惠1600元.则团体票为每张 元.4.某人只带2元和5元两种货币,他要买一件27元的商品;而商店不给他找钱,要他恰好付27元,他有 种付款方式.*慧眼识金1.有一个两位数,它的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的和是6,则符合条件的两位数有( )A.4个B.5个C.6个D.无数个2.商店购进某种商品的进价是每件8元,销售价是每件10元,现为了扩大销售量,将每件降低x%出售,但要求每件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是降价前的90%,则x 等于( )A.10B.4C.2D.1.83.某次知识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1题加4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李同学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个,他的总分为74分,则他答对了( )A.18个B.19个C.20个D.21个☆课后沟通1.甲、乙两人的收入之比为4∶3,支出之比为8∶5,一年间两人各存了500元,求两人的年收入各是多少?2.甲轮船从A 码头顺流而下,乙轮船从B 码头逆流而上,两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于中点;而乙船顺流航行的速度是甲船逆流航行的速度的2倍.已知水流速度是4km/h ,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有两个长方形,其中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4,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比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12cm,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的2倍还大6cm,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同步闯关某一弹簧悬挂2kg物体时长13cm,悬挂5kg物体时长14.5cm,问:(1)弹簧原长是多少?(2)当悬挂3kg的物体时,该弹簧的长度是多少?☆能力比拼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同调查了高峰时段北京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量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甲同学说:“二环路车流量为每小时10000辆.”乙同学说:“四环路比三环路车流量每小时多2000辆.”丙同学说:“三环路车流量的3倍与四环路车流量的差是二环路的2倍.”请你根据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三环路、四环路的车流量各是多少?☆创新乐园一位农场主,又老又病,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是他打算,按如下的次序和方式分配他的财产:第一个儿子分100美元换剩下的财产的10%;第二个儿子分2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第三个儿子分3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第四个儿子分400美元和剩下的财产的10%;……结果,没个儿子分的一样多,你能猜到这位老人共有几个儿子吗?☆单元中考链接1.(2002年,湖南省)二元一次方程组{1021x y x y +=-=-的解是( ) A. {37x y == B. 113193x y ==⎧⎪⎨⎪⎩ C. {28x y == D. {73x y == 【点拨】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定义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使两个方程都成立.【答案】A2.(吉林省)二元一次方程组{3827x y x y +=-=的解是 . 【点拨】利用加减消元法【答案】{31x y ==- 3.(新疆乌鲁木齐)今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积分方法如下: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某小组四个队进行单循环赛后,其中一队积了7分,若该队赢了x 场,平了y 场,则(x,y)是( )A.(1,4)B.(2,1)C.(0,7)D.(3,-2)【点拨】由题意可知3x+y=7 ∵x 、y 都是整数,且0≤x ≤3,0≤y ≤3,∴只有当x=2,y=1时,符合单循环赛制,有3×2+1=7.【答案】B.☆单元课题研究【提出问题】要用20张白卡纸做包装盒,每张白卡纸可以做盒身2个,或者做盒盖3个。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教学设计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1课时)山阳县城区一中贾礼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P105-108二、设计思路教学设计思想:本节知识是探究如何用元二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组以及如何解方程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进一步探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中教师出示例题,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学生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解答,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学情与教材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更加上争强好动的特点,采用动手操作这一手脑并用的方式,既可以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初中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又可以使他们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由“要我学”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模型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比较估算与精确计算,以及检验方程组的解是否符合题意,并正确回答。

(3)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掌握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问题的建模,师生之间合作交流,使学生养成合作互助意识,提高数学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抓住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

五、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分析题意,由相等关系正确地建立方程组,从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二元一次方程组。

六、教学准备PPT多媒体课件,《南非世界杯足球赛》视频七、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讲练结合,归纳点拨八、教学过程九、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能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新人教数学 7年级下:作业30 §8.3 再探究实际问题与2元1次方程组(1)

新人教数学 7年级下:作业30 §8.3 再探究实际问题与2元1次方程组(1)

作业30 §8.3 再探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 典型例题【例1】 (2010湖南)今年5月27日,印尼中爪哇省发生强烈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某学校积极组织捐款支援灾区,初三(1)班55名同学共捐款274元,捐款情况如右表.表中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请你帮助确定表中数据,并说明理由.捐款 1 2 5 10 人数67【解析】 可直接设未知数表示出捐款2元和5元的人数,根据题中初三(1)班共55名同学可列出一个方程,再根据共捐款274元列出第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组. 【答案】设初三(1)班捐款2元的有x 人,捐款5元的有y 人,则有⎩⎨⎧=+++=+++274706525576y x y x解得⎩⎨⎧==384y x 答:捐款2元的是4人,捐款5元的是38人.【例2】 某纸品厂要制作如图8-1所示的甲、乙两种无盖的长方体小盒,该厂利用边角材料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纸片,其中长方形纸片的宽和正方形纸片的边长相等,现将150张正方形纸片和300张长方形纸片用来制作这两种小盒(不计连接部分).可以做成甲、乙两种小盒各多少个?图8-1【解析】 先认真观察图形,弄清一个甲、乙两种小盒各需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的张数(甲种小盒需4张长方形纸片、1张正方形纸片;乙种小盒需3张长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根据正方形纸片150张和长方形纸片300张这两个条件采用直接设未知数的方法列方程组解题.【答案】 设可以做成甲种小盒x 个,乙种小盒y 个,则有⎩⎨⎧=+=+300341502y x y x解得⎩⎨⎧==.60,30y x答:可以做成甲种小盒30个,乙种小盒60个.【例3】 甲、乙两厂计划在上月共生产机床360台.小明、小涵、小颖三个同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小明:两厂生产了机床400台; 小涵:甲厂完成了计划的112%; 小颖:乙厂完成了计划的110%;试问上月两个厂各超额生产了机床多少台?【解析】根据小明、小涵、小颖三位同学调查得到的信息列方程组求解.【答案】解法一 设上月甲厂超额生产了机床x 台,乙厂超额生产了机床y 台,则有⎪⎩⎪⎨⎧=-+--=+3601%11071%112300400x y x 解得⎩⎨⎧==1624y x因此上个月甲厂超额牛产机床24台,乙厂超额生产机床16台. 解法二 间接设未知数.设上月甲厂计划生产机床x 台,乙厂生产机床y 台,根据题量,得⎩⎨⎧=•+•=+400%110%112360y x y x 解得⎩⎨⎧==160200y x从而200×(112%-1)=24,160×(110%-1)=16. 答:上月两个分别超额生产机床24台和16台.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成绩评定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课前热身1.有甲、乙两数,甲数的3倍与乙数的2倍之和等于47,甲数的5倍比乙数的6倍小1,这两个数分别为___________. 答案:10217 2.鸡兔同笼,共有12个头,36条腿,则笼中有___________只鸡,___________只免. 答案:6;6 课上作业3.某年级共有246人,其中男生人数y 比女生人数x 的2倍少2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_______. 答案:⎩⎨⎧=-=+22246y x y x4.(2010山东)图8-2是由9个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六边形,若已知中间的小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a ,则六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图8-2答案:3a5.甲、乙两店共有练习本200本,某月甲店售出19本,乙店售出97本后,甲、乙两店所剩的练习本数相等,则甲店原有练习本___________本,乙店原有练习本___________本. 答案:61;1396.某船顺流航行36km 用3h ,逆流航行24km 用3 h ,则水流速度为___________,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___________. 答案:2 km/h ; 10km/h 课下作业7.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某种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为了合理分配劳力,使生产的螺栓和螺母配套(一个螺栓套两个螺母),则应分配___________人生产螺栓,___________人生产螺母. 答案:12;168.小明购买5角和8角的邮票共11张,共有了6.40元,若设购买5角和8角的邮票张数分别为x 和y ,则x=___________,y=___________. 答案:8;39.通讯员从距1880m 的总部骑马到前线,其中有一段泥泞路.已知马在干爽的道路上奔跑的速度为12km/h ,在泥泞的道路上的平均速度为4.8 km/h ,若通讯员从总部到前线共用16min ,则他在干爽的道路上骑马的时间为___________. 答案:5min10.在足球甲级A 组的前11轮(场)比赛中,万达队连续不败,共积23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那么该队胜与平的场次之比为___________. 答案:6∶5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模拟在线11.某单位购买甲、乙两种纯净水共用250元,其中甲种水每桶8元,乙种水每桶6元;乙种水的桶数是甲种水桶数的75%.设买甲种水x 桶,买乙种水y 桶,则所列方程组中正确的是( )A.⎩⎨⎧•==+x y y x %7525068B.⎩⎨⎧•==+y y y x %7525068C.⎩⎨⎧•==+x y y x %7525086 D.⎩⎨⎧•==+yy y x %7525086答案:C12.(2010河北)《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曲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8-3、图8-4.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8-3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2341923y x y x 类似地,图8-4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表述为( )图8-3图 8-4A.⎩⎨⎧=+=+2734112y x y x B.⎩⎨⎧=+=+2234112y x y xC.⎩⎨⎧=+=+2341923y x y x D.⎩⎨⎧=+=+273462y x y x答案:A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3.(潍坊)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决定将甲服装按50%的利润定价,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顾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各是多少元? 答案:300元,200元14.(乌鲁木齐)为满足市民对素质教育的需求,某中学决定改变办学条件计划拆除一部分旧校舍、建造新校舍.拆除旧校舍每平方米需80元,建造新校舍每平方米需700元.计划在年内拆除旧校舍与建造新校舍共7200 m 2,在实施中为扩大绿化面积,新建校舍只完成了计划的80%,而拆除校舍则超过了10%,结果恰好完成了原计划的拆、建的总面积. (1)求原计划拆建面积各多少平方米?(2)若绿化1 m 2需200元,那么在实际完成的拆、建工程中节余的资金用来绿化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答案:设拆旧校舍x m 2, 建新校舍y m 2, 则⎩⎨⎧==⎩⎨⎧=•++=+240048007200%80%)101(7200y x y x y x 解得 (2)节约资金:(4800×80-2400×700)-[4800×(1-10%)×80+2400×80%×700]=297600(元),用此资金可绿化面积是:297600÷200=1488(m 2).即建新校舍2400m 2.拆早校舍4800m 2,实际用节约的资金用来绿化大约是1488m 2.作业30 §8.3 再探究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 典型例题【例1】 如图8-5所示,长方形ABCD 中,AB=8cm ,BC=6 cm ,且△BEC 的面积比△DEF 的面积大5 cm 2,求DF 的长.图8-5【解析】 本题是数形结合题,未知数只有1个,若直接设DF 的长为x cm ,不易找到等量关系.可以分步来解,如没△BEC 的面积为x cm 2,△DEF 的面积为y cm 2,梯形ABED 的面积为z cm 2,求出△ABF 的面积的y+2,再求DF 就容易了. 【答案】 设△BEC 的面积是x cm 2,△DEF 的面积是y cm 2,四边形ABED 的面积足2 cm 2,则有⎩⎨⎧⨯=+=+)2(86)1(5z x y x②-①,得y+z=43,即△ABF 的面积为43 cm 2. 设DF 的长为acm ,则有S △ABF =21AB ×(AD+DF), 即43=21×8×(6+a),所以a=419. 答:DF 的长为419cm.【例2】 一批货物要运往A 地,货主准备租用汽车运输公司的甲、乙两种货车,乙知过去两次租用这两种货车的情况好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甲种货车辆数(单位:辆) 2 3 乙种货车辆数(单位:辆) 3 6 累计运货吨数(单位:t )15.527现租用该公司4辆甲种货车和1辆乙种货车,一次刚好运完这批货,如果按每吨付运费30元计算,问货主携带1000元是否够用?(不考虑其他费用)【解析】 由表格中的信息求出甲、乙两种货车每次运货的吨数,再求出这批货物总吨数,算出需要的总费用,最后比较大小.【答案】 设甲种货车每次运货x t ,乙种货车每次运货y t ,则有⎩⎨⎧=+=+.2763,5.1532y x y x解得⎩⎨⎧==.5.2,4y x因此这批货物的总吨数为:4x+8y=4×4+8×2.5=36(t) 总费用为30×36=1080(元)因为1080>1000,所以货主携带的钱不够用.【例3】 有三块牧场,牧场里的草长得同样的密,同样的快,面积分别为3公顷、9公顷和21公顷;第一块牧场可借12头牛吃4个星期,第二块牧场可供20头牛吃9个星期,问第三块牧场可供多少头牛吃18个星期?【解析】 本题等量关系不很明显,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分析题目,确定以草量为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要知道可供多少头牛吃18个早期,要弄清草量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原有草量,二是每周生出草量,显然每头牛每周吃的草量都是定值.关键是要找出这种供(原有草量和生长草量)与销(牛的吃草量)的关系.我们可用设而不求的方法解题.【答案】 设每公顷原有草x t ,每公顷每周生出新草y t ,每头牛每周吃草 a t ,则有⎩⎨⎧⨯=⨯+⨯=⨯+a y x a y x 209999124433整理,得⎩⎨⎧=+=+a y x a y x 209164解得⎩⎨⎧==ay ax 8.08.12 所以第三块牧场18个星期的总草量,可供牛吃6头数为:aa a a y x 18)8.0188.12(2118182121⨯+=⨯+≈31.7≈31答:第三块牧场可供31头牛吃18个星期.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成绩评定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课前热身1.6年前,甲的年龄是乙的3倍,现在甲的年龄是乙的2倍,则甲现在的年龄是__________,乙现在的年龄是__________. 答案:24岁;12岁2.某铁路桥长为y m ,一列长为x m 的火车以上桥到过完桥共用30s ,而整列火车在桥上的时间为20 s ,若火车的速度为20m/s ,则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 答案:⎩⎨⎧=-=+400600y x y x课上作业3.甲、乙二人按2∶5的比例投资开了一家公司,约定除去各项支出外,所得利润按投资比例分成,若第一年赢利14000元,那么甲、乙分别分得__________. 答案:4000元,10000元4.某单位买了35张戏票共用25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8元,乙种票每张6元,则购买甲种票__________张,乙种票__________张. 答案:20;155.学校的篮球数比排球数的2倍少3个,足球数与排球数之比为2∶3,三种球共41个,则篮球有__________个,排球有__________个,足球有__________个. 答案:21;12;86.今年我省荔枝又喜获丰收.目前市场价格稳定,荔枝种植户普遍获利.据估计,今年全省荔枝总产量为50000t ,销售收入为61000万元.已知“妃子笑”品种售价为1.5万元/t ,其它品种平均售价为0.8万元/t ,求“妃子笑”和其它品种的荔枝产量各多少吨.如果设“妃子笑”荔枝产量为x t ,其它品种荔枝产量为y t ,那么可列出方程组为__________. 答案:⎩⎨⎧=+=+610008.05.150000y x y x课下作业7.某校有两种类型的学生宿舍30间,大的宿舍每间可住8人,小的每间可住5人,该校198个住宿生恰好住满这30间宿舍.则大宿舍有__________间,小宿舍有__________间. 答案:16;148.根据图8-6给出的信息,可知每件T 恤衫和每瓶矿泉水的价格分别为__________.图8-6答案:20元/件,2元/瓶9.某天,一蔬菜经营户用60元钱从蔬菜批发市场批了西红柿和豆角共40 kg 到菜市场去卖,西红柿和豆角这天的批发价与零售价如下表所示:品名西红柿 豆角 批发价(单元:元/kg ) 1.2 1.6 零售价(单元:元/kg )1.82.5答案:33元10.某校“春之声”广播室小记者谭艳同学为了及时报道学校参加全市中学生篮球比赛情况,她从领队韦老师那里了解到校队共参加了16场比赛,积分28分.按规定赢得一场得2分,输一场得1分.小谭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分别求出校队输__________场,赢________场.答案:4;12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模拟在线11.(2010浙江)中央电视台2套“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8-7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 )个正方体的重量.图8-7A.2B.3C.4D.5答案:D12.(湖南)为了贫困家庭子女能完成初中学业,国家给他们免费提供教科书,下表是某中学免年级项目七八九合计每人免费补助金额/元109 94 47.5 ____ 人数/人40 120 免费补助总总额/元1900 10095若设获得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的七年级为x人,八年级为y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为( )A.⎩⎨⎧=++=++1009519009410912040yxyxB.⎩⎨⎧=+=+1009594109120yxyxC.⎩⎨⎧=+=+19009410940yxyxD.⎩⎨⎧=++=++1009519001204094109yxyx答案:A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3.某出租汽车公司有出租车100辆,平均每天每车消耗的汽油费为80元,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市场推出一种叫“CNG”的改烧汽油为天然气的装置,每辆车改装价格为4000元.公司第一次改装了部分车辆后核算:已改装后的车辆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用的203,公司第二次再改装同样多的车辆后,所有改装后的车辆每天的燃料费占剩下未改装车辆每天燃料费用的52,问:(1)公司共改装了多少辆出租车?改装后的每辆出租车平均每天的燃料费比改装前的燃料费下降了百分之多少?(2)若公司一次性将全部出租车改装,多少天后就可以从节省的燃料费中收回成本?答案:(1)设改装了y辆车,改装后平均每辆车每天的燃料费下降的百分数为x,则⎪⎪⎩⎪⎪⎨⎧⨯-⨯=⨯-•⨯-⨯=⨯-•80)2100(5280)1(280)100(20380)1(yxyxxy解得⎩⎨⎧==20%40y x即公司改装了20辆车,改装后每辆出租车 每天的燃料费比改装前的燃料费下降了40%. (2)125天14.(益阳)请你用方程组⎩⎨⎧=-=+1238y x y x 编一道具有实际背景的题,使列出的方程组为上述方程组.答案:有甲、乙两个数,它们的和是38,甲数的2倍比乙数大1,求这两个数(或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76 cm ,宽的2倍比长长1 cm ,求这个长方形的宽与长;或某校七年级二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人数的2倍比女生的人数多1人,求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答案合理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飞机的速度分别与水流速 风速有关, 度,风速有关,解题时需理清其数 量关系. 量关系.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 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速 逆水速度=静水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 水速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 顺风速度=无风速度+风速 逆风速度=无风速度逆风速度=无风速度- 风速
工程问题也是我们常常遇到的 题型,效率,时间,工作量是它的 三个基本量,三个基本量满足"效 率×时间=工作量"这一基本数量关 系.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往往看 做单位"1".
找等 量关系 列方程组 解 答
请访问好购物网: ,购好物!

所以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20, 所以平均每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20,每只 小牛1天约需饲料5 小牛1天约需饲料5.饲养员李大叔对母牛的 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 食量估计较准确,对小牛的食量估计偏高.
行程问题是我们常常遇到的题 型,速度,时间,路程是它的三个 基本量,三个基本量满足"速度× 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行 程问题主要包含"相遇"和"追及" 两种情况.
思考
甲,乙两人合作要12天完成一项工 乙两人合作要12天完成一项工 如果甲工作两天,乙工作3 程.如果甲工作两天,乙工作3天,他们 只能做全部工程的20%,问甲, 只能做全部工程的20%,问甲,乙单独 完成这一工程各要多少天? 完成这一工程各要多少天? 你能根据题目的条 件找出等量关系吗? 件找出等量关系吗?
需要x 需要x天,y天,则有: 则有:
12 x
+

12 =1 y
x=20 解得 y=30
2 x
3 + y = 20%
所以甲, 所以甲,乙单独完成这项工作各需 要20天,30天. 天 天
小结
方程组是解决含有多个未知数 问题的重要工具. 问题的重要工具.列出方程组要根 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出方程组 的解后, 的解后,应进一步考虑它是否符合 问题的实际意义. 问题的实际意义.
分析: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 分析:工作总量看做单位"1".设
甲,乙单独完成这项工作各需要x天,y 乙单独完成这项工作各需要x 则甲, 天.则甲,乙每天的工作效率分别 1 1 为 x ,y . 乙两人合作要12天完成一项工程 甲,乙两人合作要12天完成一项工程 甲12天 12天 的工作量
12 x
思考
甲乙两人相距42千米 甲乙两人相距42千米,若两人同时 千米, 相向而行,两小时可以相遇. 相向而行,两小时可以相遇.若两人同 向而行,则甲用14小时可追上乙 求甲, 小时可追上乙, 向而行,则甲用14小时可追上乙,求甲, 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你能根据题目的条 件画出行程示意图吗? 件画出行程示意图吗?
探究
养牛场原有30只 养牛场原有30只 30 母牛和15只小牛, 15只小牛 母牛和15只小牛,1天 约需用饲料675kg 675kg; 约需用饲料675kg;一 周后又购进12 12只母牛 周后又购进12只母牛 只小牛,这时1 和5只小牛,这时1天 约需用饲料940kg 940kg. 约需用饲料940kg.饲养员李大叔估计平均每 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 20kg,每只小牛1 18—20kg 只母牛1天约需饲料18 20kg,每只小牛1天约 需饲料7 8kg 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8kg, 需饲料7—8kg,你能否通过计算检验他的估计?
主讲:步头降学校 王重任 2010.6.8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 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 了用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条件以及 如何解方程组. 如何解方程组.本节我们继续探究 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 题.
找等 量关系 列方程组 解 答
访问好购物网: ,购最好的物!
分析: 分析: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
1天约需饲料xkg和ykg. 天约需饲料 和 .
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 两个未知数需要两个方程,则需要从题目 中找出两重相等关系. 中找出两重相等关系. 要检验饲养员的估计, 要检验饲养员的估计,故不能把饲养员 的估计作为一个条件去找等量关系. 的估计作为一个条件去找等量关系. 你能找出相应 的等量关系吗? 的等量关系吗?
设甲, 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 千米/ 千米/ 千米/时,y千米/时.
甲 42千米 千米 乙
分析
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
v甲t甲
+ V乙t乙= SAB
甲所行路程 + 乙所行路程 = 全程
2x+2y=42

42千米 千米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 V乙t乙+ S甲乙 = v甲t甲
乙所行路程 + 甲,乙间距离 =甲所行路程
42只母牛1天 42只母牛 只母牛1 + 需要的饲料 20只小牛1天 20只小牛 只小牛1 =940kg 需要的饲料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42x+20y=940
解: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 设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
天约需饲料xkg和ykg,则有: 和 ,则有:
30x+15y=675 42x+20y=940 x=20 解得 y=5
14y+42=14x
解: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 设甲, 千米/ 千米/ 则有: 千米/时,y千米/时,则有: 2x+2y=42 你会解 14y+42=14x 了吗? 了吗?
了吗? 解得
x=12 y=9
千米/时 乙的速度为9千米 千米/时 ∴甲的速度为12千米 时,乙的速度为 千米 时. 甲的速度为 千米
+
乙12天 12天 的工作量 +
12 =1 y
= 工作总量
甲工作两天,乙工作3 甲工作两天,乙工作3天,他们只能 做全部工程的20%. 做全部工程的20%.
甲 2天 乙 3天 工作总量的20% + 的工作量 = 工作总量的20% 的工作量
2 x
+
3 y
= 20%
解:设甲,乙单独完成这项工作各 设甲,
"30只母牛和 只小牛,1天约需用 只母牛和15只小牛 只母牛和 只小牛, 天约需用 饲料675kg;" 饲料 ;
30只母牛1天 30只母牛 只母牛1 + 需要的饲料 15只小牛1天 15只小牛 只小牛1 =675kg 需要的饲料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由此可以得到方程:
30x+15y=675
又购进12只母牛和 只小牛, 又购进12只母牛和5只小牛,1天约 只母牛和5 需用饲料940kg 需用饲料940kg 42只母牛和20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 42只母牛和 只小牛 只母牛和20只小牛, 料940kg
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
甲乙
A
B
甲所行路程 + 乙所行路程 = AB全程 AB全程
v甲t甲
+ V乙t乙= SAB
若同时出发,则到相遇时,t甲=t乙. 若同时出发,则到相遇时,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
乙 甲 乙甲
A
B
C
甲所行路程 + A,C间距离 =乙所行路程
v甲t甲
+ SAC = V乙t乙
若同时出发,则到追上时,t甲=t乙. 若同时出发,则到追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