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教案 曹寺中学 杨再葆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教案 曹寺中学 杨再葆

2015年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教案青县曹寺中学杨再葆第一章有效教学模式探微第一节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新课程实施十年来,课堂教学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扎实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和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可以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

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巩固课程改革成果、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

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有效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教学有没有共通的实施模式?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模式是有效教学理论走向实践的中间环节和关键环节,它是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有效教学究竟怎么教?从何入手?怎么操作?有哪些规定性和运行程序?这就是我们本次学习要回答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

是相对稳定的,是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或桥梁。

二、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教学模式之胚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教学程序——教学的活动特征决定教学的程序性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区别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内涵重点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内在本质特点:⑴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学的价值观念,它指向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⑵教学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学内容的制约。

⑶教学方法要受到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和制约。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

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但是教学方法是在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形成和运用受到教学策略的影响。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是讲解式教学。

在讲解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引入知识: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或引用实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知识:教师通过清晰的语言表达和适当的示范,将要讲解的知识和技能呈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生动形象的描述,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解释与演示:教师对所要讲解的知识进行详细解释,并通过实际操作或示范演示的方式展示具体步骤和技巧。

教师应注意语速、语调和表情,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4. 互动与讨论: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和组织小组讨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5. 检查与巩固:教师在讲解结束后,可以通过练习题、小测验或讨论问题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和巩固。

这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应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引导学生
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通过总结和反思,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习效果。

讲解式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信息。

然而,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语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小学二年级教学模式

小学二年级教学模式

小学二年级教学模式在小学二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采用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模式,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根据学科、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一、直观教学模式直观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展示、演示和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和观察到学习内容,从而深入理解知识。

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具如算盘、计数棒等,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二、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朗读、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语言运用中。

三、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二年级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实验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和观察结果,通过实践来理解科学原理。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四、游戏化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设置任务、设定规则和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设计口语游戏、单词卡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和巩固英语知识。

总结起来,小学二年级的教学模式可以综合运用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游戏化教学等不同方法。

根据不同学科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有效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方法

有效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方法

有效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方法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比例”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房间面积、计算物品价格等,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方法。

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置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的性质和特点,并通过实验和证明来得出结论。

概念主题式教学模式:以数学概念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本质和意义。

例如,在教授“分数”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切蛋糕、分物品等,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模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来提高数学素养和
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组合与排列”这一单元时,可以引入数学思想方法中的“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让学生通过解决排列和组合问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多元表征式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表征方式(如图形、图像、符号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等,让学生通过多种表征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这些大单元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应用和组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阶段,学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抽象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需要针对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的心得体会,现在和大家分享如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我们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景模拟、游戏竞赛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名著、报刊、文章等形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并且,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理解内容、分析思考,提高语文素养。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

可以采用讲授、讨论、示范、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五、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作文比赛、诗词演讲等形式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外读书会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注重个性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阶段,学生个性差异明显,教师要重视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0我从事小学教育20余年,小学的每一学科都认真地教过而且也阅读过大量的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大量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合作操作是小学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为什么要合作合作会事半功倍,为什么这样讲?比如,我们国家早已加入世贸组织,那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改善我国外贸活动的制度环境。

2.有利于我国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

3.有利于改进我国在贸易争端中的实际地位。

4.有利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

这就是一种合作精神的体现。

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不乏身影。

这种教学模式,是孩子们交流与表达的一个平台,可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是形成语感、培养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

二、合作的必要性那么对于教师来讲应该怎样在班级寻找一种合作的途径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合作的必要性。

请看下面一组经过大量实践和调研得出的数据:以上数据无论是以一节课为单位或以整个单元为单位还是以每科教材为单位都同样凑效。

很显然,前四项是以单项传授为主要的方法教学收效一般,而后四项是以合作操作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法收效明显提高。

三、怎样合作通过设计一定的合作真实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合作的作用,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运用新颖多样的合作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明天我是班级小老师、今天你教我,努力明天我教他、我是组长我负责、合作表演创辉煌等方面的操作树立合作精神,刺激学生随时随地我要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学以致用,在亲身合作体验中获取成功的喜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应如何做到合作呢?(一)、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在众多的合作形式中,学习小组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

因此小组的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

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一般安排4---6人,最好是4人一组。

有效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以创造逼真的情境为基础,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参与,从而达到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营造多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学生在音乐厅或剧院中参观音乐演出,让学生在唱歌或跳舞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等。

二、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探究来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集中精力解决一个音乐问题,从而让他们在过程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自由探究,以达到更深入的学习。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游戏式教学法是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等形式来传授音乐知识的教学方法。

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孩子在参与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

互动式教学法是鼓励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和老师合作进行练习、讨论和演示等活动,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共同去了解和探索音乐世界。

实践式教学法是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采用音乐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唱歌与舞蹈、演奏、即兴创作等。

总之,有效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使他们在未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13种方法

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13种方法

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的13种方法2.提供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实验、实地考察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

3.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5.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项目,教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使教学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

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7.问题导向学习: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来解决问题。

问题导向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定期反馈:教师应定期向学生提供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反馈可以激励学生,并帮助他们改进学习策略。

9.教学游戏: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如竞赛、游戏化评分等,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10.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该学会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技巧,帮助他们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11.多样化评估方式:教师应该使用多种评估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小组讨论、口头报告、作业等,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12.创新教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使教学更富有创造力和启发性。

13.培养学习习惯: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学习、课后复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列举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学习提纲
第一章有效教学模式探微
1.教学模式的概念P4-5
2.教学模式的功能P6-7
3.教学模式的特点P7-8
4.教学模式的发展历史P11-12
第二章教学模式的学习论基础
1.行为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5-16
2.行为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16-17
3.认知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19-21
4.认知学习论与有效教学的关系P21
5.人本学习论的理论基础P24-25
6.人本学习论与有效教学有关系P25-26
第三章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有意义学习的前提条件P29-30
2.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3
3.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特点P34
4.传递-接受式教学的组织原则P36-37
第四章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自学-辅导式教学的三种类型P39-40
2.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P43-44
3.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原则P44-45
4.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常用策略P47-48
5.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P48
第五章范例教学模式与应用
1.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P51
2.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特征P52
3.范例教学模式对现代教学的意义P52-53
4.范例教学模式的备课过程P56-57
5.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P57-58
6.范例教学模式的意义P60-61
7.范例教学模式的启示P61-62
第六章程序教学模式与应用
1.程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P65-66
2.程序教学模式的两种模式P66-67
3.程序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则P69-70
4.程序教学模式的应用P73-74
第七章发现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发现式教学模式的特征P77
2.发现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角的自主学习的知识分类P77
-78
3.发现式教学实践的路径分析P81-82
4.发现式教学实践的四个阶段P82-83
5.发现式教学实践的四条原则P85-86
6.发现式教学模式中应该注意的问题P86-87 第八章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P90-91
2.探究式教学的优势和意义P91
3.探究式教学的原则P94
4.探究式教学的模式P94-95
5.探究式教学的特点P99
6.探究式教学的应用P100
第九章抛锚式教学模式与应用
1.抛锚式教学的理论依据P103-104
2.抛锚式教学的优势P104-105
3.抛锚式教学的原则P108
4.抛锚式教学的操作方法P108-109
5.抛锚式教学模式中学生角色的转变P111-112
6.抛锚式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P113
第十章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与应用
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P116-117
2.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优势P117-118
3.自主学习的设计P120
4.自主学习的实施P120
5.自主学习的评价P121
6.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P121
7.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P121-122
8.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P125-126
9.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P126-127
第十一章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与应用
1.合作学习的社会学基础P130-131
2.合作学习的心理学基础P133
3.合作学习的五个环节P134-135
4.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P135-136
5.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P136-137
6.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效果P139-140
第十二章掌握学习教学模式与应用
1.“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意义P143
2.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P144-145
3.学校学习理论的主要变量P145-146
4.“掌握学习”的几个变量P146
5.“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P149
6.“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八个教学原则P149-150
7.“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P153
第十三章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1.“先学”的方法P157
2. “后教”的方法P158
3.怎样做到以学定教?P158-159
4.“先学后教”的意义P159-160
5.举例说明以学法指导和培养自学能力为重点的几个教改实验P164-165
6.“以教导学”的主要特点P165-166
7.“先教后学”的教学要点P166
8.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理论导向P169-170
9.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P170
10.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P170
11.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两点建议P170
第十四章学科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1.对话式教学的基本模式P174-175
2.语文对话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P175-176
3.互动式教学的开展方法P179-180
4.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P180-181
5.创设情境的教学策略P184
6.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模式的思考P184-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