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2016年4月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四)儿童文学阅读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1、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教师更好的理解儿童、 接近儿童。
2、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和 生命力。
上篇 儿童文学原理 第一章 儿童文学本质论
第一节 儿童是什么
儿童的概念 儿童是指人类社会中 18 岁以下的公
民,(3-18 周岁) 。儿童是成人社会对 “童年”的普遍假设。 “中世纪没有儿童(时代)”——法
故事性的构成
• 故事性是依凭故事元和叙事技巧的使用而实现
• 1.什么是故事元? 故事元指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基本故事,也 称“故事核”。 故事元的意义 : 第一, 成为作品的故事核心 ; 第二,故事元能否演化出精彩的,富有吸 引力的故事,关系到未来作品的成 败。
故事性的构成
• 2、故事性的实现——调动相应的叙事技巧: 道具(矛盾体现物)的使用、悬念的设 置、故事的完整、连贯、生动、曲折。
成才趣味性的条件: 1、引人入胜的惊异故事 2、生动有趣的人物性格 3、事件的完满解决 4、语体上的简洁、明快和富于行动性 5、形式上的创意性
六、朴素性:儿Biblioteka 文学是“朴素”文学• 朴素作为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其意义可 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为儿童自身生命品性。 因单纯而朴素真实。一为作家的创作品性和人 格品性——以看似最简单不淡的故事打动小读 者,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透出机智和聪慧。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特质
一、现代性 1、儿童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 2、古代民间文学并不是“儿童文学”。
二、故事性:儿童文学是“故事”文学
• 故事性: 故事性是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重要特 性之一,它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 事情节所造成的叙事特质。
• 故事性的意义:吻合儿童阅读需求心理。对 于儿童来说,喜爱故事、热衷于了解故事情 节是其阅读的天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 他们更喜欢环环相扣、娓娓道来的故事,故 事性强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的概念在五四运动以后有不 同的呼声。
第一种观点
认为儿童文学是由儿童本位组成的文 学,其艺术构成都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 征为依据和标准。
第二种观点
认为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
第三种观点
儿童文学是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
还有一种观点
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以上各种观点尽管都有偏颇或不全面
在不排表现为以下 四种存在状态:
1.被儿童占为己有的“儿童文学” 2.“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 3.“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4.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儿童文学” 条目关于儿童文学所囊括的文本范围的论 述表明,其确实存在着儿童文学这个自主 共和国,其下可以包括五个“属国”。
两个概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本质的 不同:
(1)就作品的类型来说,儿童文学作 品可分为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 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 戏剧和影视(动漫)文学等;
(2)就作品的呈现方式来说,儿童文 学又可以分成纯文字的或以文字为主、插 图为辅的文学书,以及以图画为主、文字 为辅的图画书。
的地方,但也都从某个方面探索到了儿童 文学的本质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是现代社会为满足儿童的独特精神和成长 需要而专为儿童创作和提供的特殊文学品 种,这一文学品种表现为多种文学样式。
儿童文学的概念包括这样几层意思:
(1)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 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2)目前我们提到儿童文学,多着眼 于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即专为儿童创 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四)文化差异
造成儿童读者多样化的另一个重要 因素是文化差异的影响。
儿童读者是由不同年龄、性别、智 力、个性、文化背景的孩子们共同组成 的一个群体。这个庞大的读者家族以其 独特而又千变万化的阅读需要不断地、 全方位地接收着儿童文学的艺术信息。

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概论

• 自我表现的儿童文学。 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 • 儿童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 如田晓菲13岁以前创作的诗集《绿叶上的 小诗》、郁秀的小说《花季雨季》等。
爱因斯坦说:“认识原子同认识儿童心理相 比,不过是儿戏!”这段话提醒我们:儿童远
远不像许多人所想象得那么简单。同样,儿童
文学也远远不像许多人所想象的那么浅易。儿
童文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或品德教育工具,
更不是文学“小儿科”。它与其他文学一样,
充满了独特、深刻、丰富的哲学和美学气质,
同样是一种生动而又高级的文学样式。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一是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 织女》、《老虎外婆》、《葫芦兄弟》。
二是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 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的《日记故 事》明代萧汉冲的《龙文鞭影》、清代 程允升的《幼学琼林》等。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情”的成 人文学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 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点、事 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 品。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战红孩 儿、《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李逵杀 虎等。
• 18世纪,被一些人誉为“儿童文学之父”的英美 童书出版业先行者约翰· 纽伯瑞大概可以算是 现代商业童书的最早发掘者和受益者。他也让 我们看到了商业文化带给儿童文学的积极影响。 出于为儿童读者考虑的初衷,纽伯瑞的商业童 书序列中出版的第一本书———著名的《小小 美丽口袋书》(A Little Pretty PocketBook),被做成了更适合年幼孩子手持的小开 本,封面色彩也被处理得十分亮丽,这在当时 的儿童读物出版界间文学作品。 《列那狐的故事》、《格林童话》 • 经过改写,为提供儿童阅读方便的经典性成 人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三国故事》 《红楼梦人物故事》, 《圣经故事》 • 内容新奇、有趣的古典文学作品。 《新编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儿童文学概论教案

儿童文学概论教案儿童文学是指专门写作给儿童读的文学作品,它以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为目标,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适合儿童阅读的语言、引人入胜的插图和艺术效果,为儿童提供娱乐、学习和情感成长的机会。

儿童文学是培养儿童兴趣、启发儿童思维发展和塑造儿童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课程目标:1.了解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了解儿童文学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理解儿童文学对儿童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二、课程内容:1.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a.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造的文学作品。

b.儿童文学的特点有: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简单生动、故事情节有趣、插图丰富多样。

2.儿童文学的分类:a.根据形式分为故事、诗歌、童谣、儿童戏剧等。

b.根据内容分为儿童文学、科普类、历史类、神话传说类、寓言类等。

3.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a.古代儿童文学:如中国古代的童谣、童谣、童谣、童谣等。

b.现代儿童文学: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c.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如朱自清、冰心、林语堂等。

4.儿童文学对儿童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a.对儿童思维发展的影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和思维能力。

b.对儿童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塑造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5.培养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a.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儿童文学作品进行阅读,鼓励奖励好书分享。

b.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效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3.阅读法: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文学鉴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的知识点。

儿童文学概论-基本原理课件

儿童文学概论-基本原理课件

儿童文学的分类和流派
图画书
以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给儿童的文学 作品。
民间故事
源远流长的传统故事,以娱乐和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目的。
奇幻小说
充满魔法和奇异元素的小说,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教育功能
1 培养阅读兴趣
儿童文学能够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促进情感发展
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引发情感共鸣,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情感。
儿童文学概论-基本原理 课件
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写作的文学作品。本课程将介绍儿童文学的定义、 特点以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
儿童为受众
儿童文学作为针对儿童读者群体的文学体裁。
儿童情感与认知
儿童文学作品关注儿童情感的表达和认知能力的培养。
故事性与想象力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故事性,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作者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刘易斯·卡罗尔
儿童文学的发展和趋势
数字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阅读在儿童文学领域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
多元化呈现
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注重多元文化和身份的呈现。
儿童文学的阅读与传播
1
阅读俱乐部
通过成立阅读俱乐部,鼓励儿童之间的阅读交流与讨论。
2
学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3
亲子阅读活动
组织亲子阅读活动,促进家庭的阅读氛围。
3 拓展认知领域
儿童文学作品丰富儿童的知识,并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儿童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技巧
1
简单清晰
语言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

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一种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形式,以儿童为阅读对象,通常包括童话、儿童小说、绘本等。

它的目的是为儿童提供趣味性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并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点进行概述。

一、历史发展儿童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童谣和童话故事。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人们已开始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

例如,希腊古代寓言作家伊索的寓言故事以其简洁明快的文字风格,深受当时的儿童喜爱。

而著名的童话故事《灰姑娘》、《小红帽》等,也是儿童文学的经典。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文学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领域。

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品。

比如,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和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集,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这些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主要特点1. 平衡文字和插图:儿童文学作品多数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结合文字和插图,以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

绘本是其中一种形式,图画与文字相结合,通过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插图,为儿童创造了视觉上的享受。

2. 简洁明快的语言:儿童文学倾向于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以便于儿童理解与理解。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儿童文学作品易于阅读,也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文学的兴趣。

3. 寓教于乐: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富有教育意义,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传递正面的价值观。

例如,许多童话故事都包含着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儿童在娱乐中学习。

4. 儿童为中心:儿童文学的创作要以儿童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心理特点。

作者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和表达,以便于与读者建立起情感共鸣。

三、儿童文学的意义儿童文学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首先,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故事,儿童可以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其次,儿童文学有助于儿童的情感发展。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

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自考《儿童文学概论》第一章讲义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儿童文学①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② 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③ 儿童文学是适合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④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古典意义的儿童文学 (四种类型)①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如《牛郎织女》《田螺姑娘》《老虎外婆》②注重故事性、具有一定文学色彩的蒙养读物如元代卢韶《日记故事》、明代萧汉冲《龙文鞭影》、清代程允升《幼学琼林》③经过专门编纂的所谓‘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作品如《千家诗》《神童诗》④古典文学中适合儿童特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水浒》武松打虎、《封神演义》哪吒闹海等三、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家在现代自觉的儿童文学观念的指导或影响下创作的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四、儿童读物广义:包括了儿童读物狭义:除儿童文学读物以外的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版物五、“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联系与区别共性:成年人为儿童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改编、出版的精神产品区别:两者性质不同,儿童文学的文学性是一种有机的、整体性的审美构成,而不只是传达知识内容的形象化手段。

儿童读物并不具备独立的、完整性的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

结论: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是两个内涵和范围都不相同的概念·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收者六、成人读者接受儿童文学的主要原因①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②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七、儿童读者的特殊性①生理层面②心理层面③文化层面八、儿童读者的多样性儿童读者的多样性表现在年龄、性别、智能、心理个性、文化等诸多方面。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

第一章儿童文学概述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文学体裁。

儿童文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其独立的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概述。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体裁,是通过文字和图像表达儿童成长、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它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心理、兴趣和需求,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予儿童启迪和满足。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分为现实主义作品和幻想作品。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真实和可信的故事情节展现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成长经历,如《草房子》、《兄弟们》等;幻想作品则以想象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来吸引儿童的兴趣,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

按照形式分为文学和图画书。

文学作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达情节和思想,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形式;而图画书则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组合来传达信息,如绘本、漫画、图画小说等形式。

三、儿童文学的特点1.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情节简洁明了,便于儿童理解和接受。

2.符合儿童心理和兴趣。

儿童文学作品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发展特点,以儿童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创作,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3.以故事为主轴。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以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精心编排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来传达思想和价值观。

4.强调教育和培养价值观。

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启发儿童的思考、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四、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儿童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称为寓言,如古希腊的《伊索寓言》。

然而,儿童文学的独立存在和发展主要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18世纪末,由于教育以及增加了儿童读者群体,儿童文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

欧美国家的作家,如安徒生、克里斯滕森、霍夫曼等,开始创作大量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 自 己 创 作 的 路 的 。”
38.柯 岩 儿 童 诗 的 代 表 作 是 组 诗 《
》,由 《帽 子 的 秘 密 》、《两 个 “将 军 ”》、《“军 医 ”和 “护 士 ”》
三首相对独立的单篇组成。
39.19 世 纪 英 国 著 名 的 长 篇 童 话 《水 孩 子 》,是 作 家
于 1863 年 创 作 的 。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第3页 (共4页 )
五 、论 述 题 (本 大 题 共 2 小 题 ,每 小 题 10 分 ,共 20 分 ) 46.请 举 例 阐 述 和 分 析 儿 童 文 学 最 自 然 本 真 的 质 朴 美 。 47.黎 锦 晖 是 我 国 儿 童 歌 舞 剧 的 开 创 者 ,其 儿 童 歌 舞 剧 的 主 要 特 色 表 现 在 哪 些 方 面 ? 六 、作 品 赏 析 题 (本 大 题 15 分 ) 48.试 结 合 儿 童 散 文 的 艺 术 特 点 ,赏 析 吴 然 的 儿 童 散 文 《珍 珠 泉 》。 (300 字 左 右 )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5823
请 考 生 按 规 定 用 笔 将 所 有 试 题 的 答 案 涂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 题 前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考 试 课 程 名 称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或 钢 笔
D.《皇 帝 的 新 装 》中 装 腔 作 势 而 又 愚 昧 无 知 的 皇 帝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第1页 (共4页 )
8.寓 言 在 世 界 上 有 三 大 主 要 发 祥 地 ,即 希 腊 、
和中国。
A.印 度
B.日 本
C.俄 罗 斯
D.伊 朗
9.“五 四 ”时 期 ,最 关 心 儿 童 文 学 建 设 ,也 取 得 最 大 实 绩 的 新 文 学 社 团 是
40.意 大 利 作 家 科 洛 迪 创 作 了 一 部 举 世 闻 名 的 长 篇 童 话 《
》。
四 、简 答 题 (本 大 题 共 5 小 题 ,每 小 题 5 分 ,共 25 分 )
41.我 国 儿 童 文 学 作 者 队 伍 从 社 会 职 业 身 份 来 看 ,主 要 有 哪 四 种 类 型 ?
珍珠泉
(中 国 )吴 然 我 们 村 子 前 面 的 小 山 包 ,远 远 看 去 ,真 像 一 个 绿 色 的 大 绒 团 。 山 包 上 ,树 很 密 ,草 很 深 , 花 很 多 。 一 条 石 板 铺 的 小 路 ,弯 弯 曲 曲 的 ,穿 过 小 山 包 的 密 林 。 石 板 小 路 的 尽 头 ,有 一 眼 泉 水 ,叫 “珍 珠 泉 ”。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 围 镶 嵌 着 不 大 整 齐 的 石 头,石 头 上 敷 了 一 层 黑 里 透 绿 的 苔 衣,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 儿 杂 色 的 蕨 草,悄 悄 地 开 放 着 的 花 朵,给 它 编了个朴素的花环。蕨草宽大的叶片,有的能 拂 到 水 面,花 儿 们 却 只 是 静 静 地 投 下 自 己 的 影子。水是那样绿,绿得像周围的绿树、绿 草 染 的。水 是 那 样 深,又 那 样 清,清 得 能 看 见 潭 底的青褐色的石头,看得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那已经发黑的树叶。啊! 还有谁的一把小 刀 掉 进 了 潭 里 ,那 刀 在 潭 底 闪 着 亮 晶 晶 的 光 。 可 惜 没 有 鱼 ,是 水 太 清 太 冰 凉 了 吧 ?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些 晶 亮 的、饱 满 的、一 嘟 噜 一 嘟 噜 从 潭 底 冒 出 来 的 水 泡 儿 了! 开 始,水泡 们 很 小,摇 晃 着 越 升 越 高,也 越 来 越 大,最 后 在 水 面 绽 开 了,在 一 个“扑 哧”的 笑 声 里,消失了,溶在潭水里了!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那一束束美丽的金光,一直 照 到 水 面 上 ,照 到 潭 底 青 褐 色 的 石 头 上 ,照 在 正 在 升 起 的 水 泡 上 。 水 面 和 潭 底 ,闪 着 金 色 的 光斑,银色的光斑;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 红 的 光,黄 的 光,绿 的 光,紫 的 光 …… 多 像 一 串 一 串 的 彩 色 珍 珠 啊 ,简 直 可 以 一 颗 颗 捧 在 手 上 。 这 就 是 美 丽 的 珍 珠 泉 ,这 就 是 我 们 村 的 珍 珠 泉 !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 在小河干 涸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 那 样 不 停 地 冒 着 水 泡。难 道 是 许 多 快 乐 的 孩 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 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一定把泡泡当珍珠了。每次,挑着 阿 爸 特 地 给 我 做 的 小 桶 ,来 到 珍 珠 泉 边 ,我 就 这 么 想 。 啊,挑着满满一挑水,走在林中的石板小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为去追一只 小 鸟 ,或 者 忙 着 扯 路 旁 的 一 朵 小 花 。
05823# 儿童文学概论试题 第2页 (共4页 )
24.创 作 儿 歌 的 出 现 ,是 儿 歌 走 向 自 觉 的 标 志 。 25.以 动 物 为 主 人 公 的 故 事 性 作 品 就 叫 “动 物 故 事 ”。 26.儿 童 喜 欢 孙 悟 空 这 个 人 物 形 象 ,正 可 以 说 明 中 国 儿 童 文 学 是 从 《西 游 记 》开 始 的 。 27.1978年10月,在庐山召开了全国 少 年 儿 童 读 物 出 版 工 作 座 谈 会,这 是 中 国 当 代 儿 童 文 学
A.儿 童 教 育 论
B.儿 童 本 位 论
C.专 写 儿 童 论
D.儿 童 文 化 论
2.儿 童 读 者 的 文 学 能 力 结 构 包 括 生 理 、
、文 化 三 个 层 面 。
A.认 知
B.审 美
C.心 理
D.文 学
3.儿 童 文 学 作 者 应 具 备 的 特 殊 条 件 首 先 是 要 有 对 儿 童 有 爱 心 和
A.责 任 感
B.自 信 心
C.励 志 感
D.保 护 心
4.儿 童 文 学 的 创 作 过 程 也 同 样 是 由 取 材 、
和表达这三个有序而连贯的阶段组成的。
A.选 题
B.写 作
C.修 改
D.构 思
5.儿 童 文 学 批 评 的 标 准 一 是 要 “有 益 ”,二 是 要 “
”。
A.好 看
B.有 趣
42.成 人 读 者 接 受 和 阅 读 儿 童 文 学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什 么 ?
43.儿 歌 主 要 的 艺 术 特 点 是 什 么 ?
44.“五 四 ”时 期 中 国 现 代 儿 童 文 学 之 所 以 能 迅 速 发 展 起 来 ,其 发 展 的 条 件 主 要 有 哪 些 ?
45.前 苏 联 作 家 诺 索 夫 创 作 了 三 部 关 于 “小 无 知 ”的 童 话 ,请 写 出 这 三 部 作 品 的 书 名 。
A.创 造 社
B.新 月 社
C.文 学 研 究 会
D.晨 光 社
10.“李 寄 斩 蛇 ”的 故 事 出 自 古 典 小 说
A.《镜 花 缘 》
B.《搜 神 记 》
C.《聊 斋 志 异 》
D.《封 神 演 义 》
11.冰 心 的 儿 童 散 文 集 《寄 小 读 者 》出 版 前 最 早 以 通 讯 形 式 陆 续 刊 登 在
属于这一
类型。
A.《海 的 女 儿 》
B.《牧 猪 人 》
C.《丑 小 鸭 》
D.《柳 树 下 的 梦 》
19.《魔 法 师 的 帽 子 》创 造 了 小 精 灵 “姆 米 一 家 ”的 故 事 ,它 的 作 者 是 芬 兰 女 作 家
A.格 丽 佩
B.普 廖 申
C.托 芙 · 杨 松
D.槐 尔 德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 黑 色 字 迹 的 签 字 笔 或 钢 笔 将 答 案 写 在 答 题 纸 上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三 、填 空 题 (本 大 题 共 1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10 分 )
31.在儿童文学史上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儿 童 文 学,一 种 是
意 义 上 的 儿 童 文 学,一 种 是
21.儿 童 文 学 总 是 以 儿 童 生 活 为 描 写 对 象 的 ,所 以 儿 童 文 学 是 写 儿 童 的 文 学 。
22.儿 童 文 学 创 作 应 该 十 分 重 视 运 用 想 象 和 强 化 故 事 。
23.只 有 当 儿 童 审 美 意 识 彻 底 取 代 了 成 人 审 美 意 识 ,作 家 才 能 进 行 儿 童 文 学 创 作 。
上。
A.《京 报 · 儿 童 周 刊 》
B.《小 朋 友 》
C.《儿 童 世 界 》
D.《晨 报 · 副 刊 》
12.上 世 纪 30 年 代 的 长 篇 童 话 《小 坡 的 生 日 》是 以 南 洋 华 侨 儿 童 生 活 为 题 材 创 作 的 ,其 作 者 是
A.张 天 翼
B.艾 芜
C.老 舍
在 每 小 题 列 出 的 四 个 备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个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请 将 其 选 出 并 将 “答 题 纸 ”的 相
应 代 码 涂 黑 。 错 涂 、多 涂 或 未 涂 均 无 分 。
1.“五 四 ”时 期 的
,有 其 积 极 的 历 史 意 义 ,但 也 有 着 明 显 的 缺 陷 和 不 足 。
D.仇 重
13.下 列 作 家 中 ,以 童 话 成 名 于 60 年 代 的 女 作 家 是
A.葛 翠 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