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及解析第I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7世纪之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是()。
A.个性说B.类型说C.共性说D.写实说2.读者与作品之间实现了活跃的情感交流及对应关系的阅读心理现象,通常称为()。
A.误读B.共鸣C.灵感D.召唤3.美国现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一种生命形式,因此它能激发人们的()。
A.正义感B.生命力C.激情D.美感4.我国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是()。
A.庄子B.刘勰C.王昌龄D.王国维5.《牡丹亭》处理情与理的方式是()。
A.合情合理B.悖情悖理C.牵理就情D.牵情就理6.一般说来,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的()。
A.节制抒发B.自然流露C.深藏不露D.服从理性7.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是()。
A.思想B.情感C.韵律D.节奏8.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
A.客体制约主体B.主体驱使客体C.主客体双向建构D.主客体互不关联9.既是象征主义的理论纲领,又是象征主义的忠诚实践,被誉为“象征主义宪章”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是()。
A.《恶之花》B.《交感》C.《荒原》D.《西风颂》10.下列诗句按王国维的标准属于“隔”的是()。
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C.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D.谢家池上,江淹浦畔11.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方式是()。
A.形象B.文字C.语言D.纸张12.我国古代将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为()。
A.小说B.骈文C.散文D.古文13.先秦时代所谓“文学”是指()。
A.诗歌及文学性散文B.一切文化学术的总称C.政令律法D.教育中的一门学科14.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
”A.希望发生的事B.将发生的事C.事件引发的情D.可能发生的事15.第一次在文学中运用“现实主义”一词的文学家是()。
2022年全国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参考资料

全国1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白雪公主”中旳人物形象属于( C )4-222A.扁平人物B.圆形人物C.表意型人物D.典型人物2.“诗是最快乐最良善旳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旳瞬间之记录。
”雪莱旳这句话属于文学观念中旳( C )1-23A.客观说B.模仿说C.体现说D.独立说3.提出作家体验“出入说”旳是( A )1-86A.王国维B.叶燮C.李贽D.梁启超4.文学风格最突出旳特性是( A )6-328A.独创性B.稳定性C.多样性D.审美性5.古典主义旳代表人物是( D )9-490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左拉D.布瓦洛6.波德莱尔提出旳理论被称为象征主义宪章,这种理论是( A )5-259A.交感论B.移情论C.投射论D.宣泄论7.中国老式旳风格理论来源于( A )6-306A.魏晋B.汉代C.隋唐D.秦代8.在创作过程中,居于核心位置旳是( D )7-389A.润色与修改B.艺术传达C.材料储藏D.艺术构思9.觉得文学自身是一种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独立自足存在旳感情与想象旳世界,这种批评措施是( B )8-445A.接受美学批评B.形式主义批评C.构造主义批评D.社会批评10.“立即、枕上、厕上”说旳提出者是( D )7-353A.白居易B.苏轼C.王昌龄D.欧阳修11.“召唤构造”旳提出者是( A )8-427A.伊萨尔B.姚斯C.英加登D.加缪12.西方对文艺理论旳奉献是( C )4-(教材中无法找到原则答案)A.意象B.意境C.典型D.性格13.提出“熟悉旳陌生人”旳是( B )3-154A.雨果B.别林斯基C.歌德D.康德14.神话原型批评旳集大成者是( C )8-446A.弗洛伊德B.荣格C.弗莱D.弗雷泽15.指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旳是( D )3-169A.王国维B.严羽C.王夫之D.陆时雍16.文本时间长度不不小于故事时间长度旳粗略论述,被称为( D )4-202A.省略B.减缓C.停止D.概略17.鲁迅指出,该书旳浮现打破了老式旳思想和写法。
10月全国文学概论(一)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乐记》把艺术生产的流程表述为()A.物→心→乐B.心→物→乐C.物→乐→心D.乐→心→物2.审美的实现需要四个层面协同合作,第一个层面是()A.客观对象层B.主体心理层C.历史文化层D.心理时空层3.严格说来,文学作品是指()A.文学文本B.文学语言组织C.文学形象系统D.经读者解读的文学文本4.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A.情感体验B.声音节奏C.语词形式D.逻辑结构5.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四种意义,它们是()A.字面意义、譬喻意义、道德意义、奥秘意义B.语音、修辞、语法、逻辑C.表层意义、深层意义、言内之意、言外之意D.审美意义、认识意义、教育意义、伦理意义6.清末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主张是()A.“小说界革命”B.“不讲对仗”C.“平民文学”D.“我手写我口”7.高尔基认为,在诗篇和诗句中,占首要地位的因素是()A.人物B.情节C.性格D.形象8.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是()A.概略B.场景C.减缓D.省略9.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是()A.圆型人物B.典型人物C.表意人物D.性格人物10.托尔期泰认为,艺术抒发情感是()A.表现情感B.宣泄情感C.传达情感D.投射情感11.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方法是指()1A.女权主义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C.精神分析批评D.接受美学批评12.“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两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A.意象B.隐喻C.典故D.悖论13.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古代诗歌“开山的纲领”的是()A.“感物”说B.“养气”说C.“诗言志”D.“诗缘情”14.文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一般是指()A.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消费接受B.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流通收藏C.创作出版、复制生产与消费接受D.创作出版、发行传播与购买占有15.一般说来,在整个文学活动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A.文学积累B.文学创作C.文学鉴赏D.文学批评16.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能力,称为()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7.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18.艺术真实性包括()A.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细节真实B.现实真实、历史真实与情感真实C.历史真实、情感真实与细节真实D.生活真实、情感真实与历史真实19.自然主义文学思潮的哲学基础是()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唯物主义D.实证主义20.自学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D.古典主义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

00529文学概论(一)2022年10月自考真题和答案2004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文学概论(一)试卷(课程代码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2.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风骨”说B.“自然”说C.“童心”说D.“境界”说3.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A.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此语出自()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顾炎武5.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6.现代派艺术中大量出现荒诞、丑怪的艺术形象,这表明()A.文学形象不必具备美的属性B.现代派艺术不再体现美的理想C.“丑”可以直接进入艺术作品D.“丑”经过艺术家的审美评判和改造可以转化为艺术美7.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8.在创作原则的问题上,浪漫主义特别倚重()A.理性B.情感C.直觉D.象征9.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以叙事文学为主导B.以抒情文学为主导C.以雅文学为主导D.以俗文学为主导10.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A.意象B.意境C.肌理D.格调11.一般说来,特别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强调直抒胸臆的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象征主义12.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叙述语言、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B.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故事、人物和结构D.事件、情节和情景13.“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风格独创性的表现C.风格替代性的表现D.风格一致性的表现14.文学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这种思维方式叫做()A.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5.诗歌创作乃是诗人心灵与外在景物相互触发、彼此整合的过程。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解析

全国 202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 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1 分,共 2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强调“文学只存在于读者与作品的交流活动中〞,这种文学观念被称为〔〕A. 再现说B.体验说C.实用说D.表现说2.德国 19 世纪著名作家歌德曾把艺术家与自然的关系描述为〔〕A.艺术家必然是自然的主宰B.艺术家只能是自然的奴隶C.艺术家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D.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3.文学语言节奏的三种类型是〔〕A. 低音型、中音型、高音型B.声调、语调、情调C.长短型、上下型、轻重型D.单音型、双音型、和声型4.伊格尔顿听说的“语言学革命〞主要发生在〔〕A. 文艺复兴时期B.17 世纪C.启蒙运动时期D.20 世纪5.以下选项中,对“意境〞论描述不正确的是〔〕...A.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审美范畴B. 意境是华夏审美理想的集中表达C.意境是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D. 意境是一切文学类型的最高追求6.“意象〞的古义指〔〕A. 内心意象B.表意之象C.艺术形象D.心理意象7.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表达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由此形成的关系是〔〕A. 次序B.视角1C.时距D.频率8.寓言?守株待兔?中的“守株者〞属于〔〕A. 表情性人物B.表意性人物C.“性格〞人物D.“圆形〞人物9.“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A. 诗歌、小说、散文B.史诗、悲剧、喜剧C.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D.再现作品、表现作品、戏剧作品10. 在中国文学传统中,诗歌〔〕A. 以叙事为主流B.以抒情为主流C.以议论为主流D.以挖苦为主流11. 现代风格学认为,作为未经使用的素材整体,语言是一种〔〕A. 编码B.解码C.中性代码D.核心代码12. 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鲜明地表达了〔〕A. 时代风格B.地域风格C.民族风格D.流派风格13.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意思是指〔〕A. 意义决定语言B.语言决定意义C.语言与意义同等重要D.语言超越意义之上14.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文学创作的客体是〔〕A. 人的主观情感意念B.自然界中的事物C.以人的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D.个体无意识或集体无意识15. 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冲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叫做〔〕A. 艺术直觉B.艺术灵感C.艺术情感D.艺术想象16. 最早提出“胸有成竹〞说的是〔〕A. 陶渊明B.苏轼C.李贽D.郑板桥17. 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欣赏的活动,被称为〔〕A. 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8. 将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是〔〕A. 接受美学批评B.结构主义批评2C.解构主义批评D.马克思主义批评19.文学接受者应该〔〕A. 具备专业知识B.接受职业化培训C.具有理论背景D.进行创造性阅读20.西方最古老的艺术起源论是〔〕A. 游戏说B.巫术说C.劳动说D.摹仿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刘禹锡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A.规范化的书面语B.文学文本的语言C.作家的内心语言D.教学用的标准语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5.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6.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A.苏轼《题西林寺壁》B.孟浩然《春晓》C.杜甫《石壕吏》D.李白《望庐山瀑布》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A.更具有真实性B.更富于哲学意味C.更合乎美学原理D.更强调细节描写1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2.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A.哲学B.修辞学C.历史学D.美学13.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A.德莱顿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斯威夫特14.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黑格尔D.克罗齐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A.结构主义批评B.英美新批评2C.接受美学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高尔基19.《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古代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 )A.庄子B.刘勰C.王充D.王弼2.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的是( )A.表现说B.再现说C.实用说D.客观说3.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特质”是指( )A.文学文本的必要构造B.文学文本的抽象概念C.文学文本的基督教内涵D.某些文学文本中的崇高、悲剧性等特质4.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 )A.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5.下列诗歌全部属于意境诗的一组是( )A.《登高》、《秋兴》、《死水》B.《再别康桥》、《死水》、《炉中煤》C.《锦瑟》、《荒原》、《雨巷》D.《山居秋暝》、《天静沙·秋思》、《乌衣巷》6.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论及人物形象问题的著作是( )A.《诗艺》B.《诗学》C.《诗品》D.《诗式》7.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时距是( )A.减缓B.场景C.概略D.省略8.缺少了推动故事发展的事件,就会破坏故事的( )A.形象性B.生动性C.思想性D.连续性9.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审美情感来源于作品的( )A.有意味的内容B.有意味的形式C.有意味的情感 D.有意味的故事10.古典主义抒情原则的灵魂是( )A.理性主义B.感性主义C.直抒胸臆D.交互感应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把文学风格分为八体的人是( )A.曹丕B.陆机C.刘勰D.严羽12.体现作家创作个性的语体称为( )A.抒情语体B.叙述语体C.对话语体D.自由语体l3.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风格”最初属于( )A.伦理学概念B.修辞学概念C.逻辑学概念D.政治学概念14.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手中之竹”差异的人是( )A.苏东坡B.郑板桥C.王国维D.刘熙载15.相似性想象在心理学上的依据是( )A.联想B.记忆C.感知D.反射l6.柏拉图把诗人的艺术灵感的勃发状态称作( )A.升华B.欣悦C.净化D.迷狂17.在西方,有一种理论特别重视对艺术接受过程中阅读主体再生产、再创造特点的研究,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西方,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人是
A.卢克莱修B.西塞罗
C.贺拉斯D.朗吉弩斯
2.苏轼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属于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
C.价值阅读D.兴趣阅读
3.“轮到你朗诵时你才说话。
”这里的“说话”指的是
A.语言结构B.言语动作
C.言语产品D.语言组织
4.提出“得意而忘言”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
C.庄子D.荀子
word.
5.李清照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音律上的特色是A.叠韵B.叠字
C.重复D.双声
6.意境论的源头可上溯至
A.《老子》B.《论语》
C.《孟子》D.《庄子》
7.福斯特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区分为
A.典型人物与类型人物B.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C.表意人物与象征人物D.悲剧人物与喜剧人物
8.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B.连续性
C.思想性D.生动性
9.与故事时间前后顺序不同的叙述次序统称为
A.顺时序B.逆时序
C.倒叙D.插叙
10.“一个伟大抒情诗人有力量使得我们最为朦胧的情感具有确定的形态”,说这句话的人是
A.布洛克B.克罗齐
C.卡西尔D.科林伍德
11.语句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实质上正确,这样的修辞策略一般称为
A.反讽B.隐喻
C.典故D.悖论
12.刘勰“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的说法强调的是文体的
A.通变B.格调
C.风骨D.体性
13.威克纳格认为史诗和戏剧诗人的风格属于
A.想象的风格B.智力的风格
C.情绪的风格D.悲壮的风格
14.认为风格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一切隔阂的能力”的作家是A.托尔斯泰B.高尔基
C.高尔斯华绥D.狄更斯
word.
15.中国最早的诗论是
A.《二十四诗品》B.《典论·论文》
C.《文赋》D.《毛诗序》
16.从本质特征来看,艺术想象是一种
A.科学活动B.认识活动
C.思想活动D.审美活动
17.主张把历史的观点和美学的观点相结合的批评方法是
A.后结构主义的批评方法B.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方法
C.英美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D.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
18.文学有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之分,通俗文学有时又称为
A.严肃文学B.纯文学
C.精英文学D.大众文学
19.在西方文论史上,最早规定了“自然主义”含义的理论家是
A.泰纳B.孔德
C.席勒D.康德
20.中国的五言诗形成于
A.先秦时期B.东汉时期
C.西汉时期D.魏晋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意大利诗人但丁认为诗有多重意义,它们是
A.字面意义B.譬喻意义
C.道德意义D.奥秘意义
E.历史意义
22.叙述时间主要涉及的内容有
A.事件持续的长短B.叙述语言的长短
C.事件的前后顺序D.叙述语言的前后顺序
E.事件的重复频率
23.文学风格的主要特征包括
word.
A.独创性B.稳定性
C.含混性D.神秘性
E.多样性
24.明确主张并系统论述过“游戏说”的西方学者有
A.柏拉图B.席勒
C.泰勒D.弗雷泽
E.斯宾塞
25.文学的民族性表现在
A.民族的精神气质B.民族的科技水平
C.民族的生产能力D.民族的审美趣味
E.民族的语言特点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26.经验与体验
27.文学语言组织的内指性
28.表意型人物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简述历史上六种主要的文学观念。
30.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陌生化?
31.什么是自由语体?
32.在文学接受过程中,接受者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3.托尔斯泰的传达论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34.试述在意境创造中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并举例说明之。
35.试述在文艺起源的问题上,有哪些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
36.试论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word.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