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题库自考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欣赏和批评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
以下是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A. 语言B. 情节C. 人物D. 主题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B. 娱乐C. 教育D. 宣传答案:D3. 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来源于()A. 个人想象B. 生活实践C. 梦境D. 随机事件答案:B4.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主义强调的是()A. 作者意图B. 文本自身C. 读者反应D. 社会背景答案:B5.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A. 托尔斯泰B. 巴尔扎克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6.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A. 规范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简洁性答案:B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了文学欣赏中的()A. 主观性B. 客观性C. 多样性D. 一致性答案:C8. 下列作品中,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是()A. 《巴黎圣母院》B. 《百年孤独》C. 《动物农场》D. 《局外人》答案:A9. 文学中的“意象”是指()A. 文学形象B. 文学语言C. 文学主题D. 文学情节答案:A10. 文学作品的“三一律”是指()A. 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B. 人物、情节、主题的统一C. 情感、形象、语言的统一D. 思想、艺术、技巧的统一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的审美价值。
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通过语言艺术的形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提供美的享受。
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拟人等,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实现对读者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提升。
2. 论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自学考试文学概论试题含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卷子(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对文学的界定是A.审美意识形态B.社会意识形态C.符号论的文化形态D.客观世界的再现形态2.“艺术除了表现它白身之外,不表现任何东西。
它和思想一样,有独立的生命,而且纯粹按白己的路线开展。
〞这句话的作者是A.里普斯B.鲁迅C.王尔德D.屠格涅夫3.所谓陌生化.主要是指文学言语组织的A.整体性B.自足性C.反常特性D.内指性4.提出文学文本四层次说的西方学者是A.伯丁B.黑格尔C.英加登D.莎士比亚5.把典型形象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俄国文论家是A.托尔斯泰B.别林斯基C.契诃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6.“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这句话的人是A.XB.恩格斯C.左拉D.王夫之7.我国意境论的集大成者王国维的著名论著是A.《人间词话》B.《典论》C.《论格》D.《宋元戏曲史》8.按照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A.圆形人物B.扁平人物C.表意型人物D.性格人物9.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最群众化、最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式样是A.诗歌B.散文C.戏剧D.影视文学10.在中国传统诗歌中,诗歌以A.叙事为主流B.抒情为主流C.议论为主流D.挖苦为主流11.寸于情作品的本位是A.感情B.理性C.形象D.叙事12.艺术与感情关系紧密,艺术是感情的宣泄或展示,在抒情理论中,这种观点被称为A.再现论B.表现论C.直觉论D.灵感论13.形成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是A.世界观B.创作个性C.作家气质D.文学修养14.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表达是A.文学言语B.文学题材C.文学风格D.表现手法15.以下关于艺术感情与白然感情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A.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是美好的B.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共通性C.艺术感情与自然感情都具有私人性D.艺术感情是自然感情的升华16.柏拉图用“神灵凭附〞和“迷狂〞来解释和形容艺术灵感的A.突发性B.迷狂性C.制造性D.感情性17.马克思主义文学批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看男女关系是否公平B.以艺术形式为中心C.开掘意象的象征精神D.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相结合18.对文学产品加以占有、利用、阅读或观赏的活动,被称为A.文学生产B.文学消费C.文学传播D.文学创作19.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存在着不平衡关系的论断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B.XC.斯大林D.普列汉诺夫20.艺术起源的直接原因是A.游戏B.巫术C.人类早期的精神活动D.模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21.文学言语组织的文法层面包含A.词法B.句法C.篇法D.音律E.比喻22.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A.情景交融B.虚实相生C.生命律动D.韵味无穷E.如实描写23.人物类型有A.“扁平〞人物B.表意型人物C.“圆形〞人物D.典型人物E.“性格〞人物24.文学风格的特征有A.文学风格的独创性B.文学风格的稳定性C.文学风格的思想性D.文学风格的审美性E.文学风格的多样性25.艺术起源的观点常见的有A.模仿说B.巫术说C.游戏说D.劳动说E.炫耀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4分,第27、28小题每题3分)26.文学27.表达功能28.心灵共鸣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2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30.文学言语组织有哪些层面31.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32.文学风格的审美构思的要素有哪些33.读者的期待视野包含哪些层次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小题15分,第35、36小题每题10分)34.试论典型、意境、象征意象这三种高级文学形象的区别与联系。
文学概论自考论述题题库大全

五、论述题1.论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原因。
答:人类文学观念发展变化的事实说明,文学观念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文学观念是不同时代、不同郡体、不同民族的人们对文学的看法.首先,文学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群体视野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学本身的发展等.文学观念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中国六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趣所著的<文心雕龙>.专门列了.时序”篇来讨论时代的变化如何推动文学的变化.他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意思是说.时代风气在交替着发生变化,推崇质朴或索尚文采各个时代不同,古往夸来作品情理的变化是可以解释的.刘勰总结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的这些论述重点在说明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学的变化.其次.文学观念的变化与文学自身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摹仿——表现一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中外有些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人类的文学艺术总是走着这样一条路线: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一般地说,当一种艺木走到装饰之日.也正是它衰亡之时.此时.人们就会逐渐厌倦这种纯形式.而希望注入一种明确而富于诗意的具体内容.这时候.艺术又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走.再现一表现一装饰”的路线.艺术的演变就沿着这条路线循环上升.不断地为人类所享用.就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当写实抒情的文学达到高峰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形式主义文学的兴起.但形式主义盛行之后.就又会有人不满.以充满崭新的具体内客的新文学取而代之.文学自身的这种演变越必然会影响文学观念的变化.2,论文学的定义中包含的几方面命题。
答: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包含了五个命题:(1)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2)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3)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4)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5)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可以说我们这里提出的文学观念就是从文学要素分析与.视界融合”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衍出来的.①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而成的.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又分为制度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可以分成许多种类.例如哲学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中就包含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作品与社会生活的诗意联系.②从作家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体验的凝结.文学是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情感的流露.没有深刻体验.也就不会有真实的评价和情感.没有真实的评价和情感的流滥,文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在这里,我们强调了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更具体地说是作者的深刻情感体验与作品的关系. 3④从读者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读者在文学活动中.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积极参与创造的力量,作品中的.空白.和”不定点”都等待读者的填充.只有这样才可能实观读者与作者的情感沟通.艺术效果也才能显现出来.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更具体地说是读者对作品进行的再创建的关系.④从作品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直接现实.没有语言和语言的结构也就没有文学.人类最早的艺术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随着艺术的发展.才出现多种艺术形态.据据塑造艺术形象的材料和手段的不同,一般把艺术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和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和雕塑)、综合艺术(如戏剧和电影)和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材料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这就是文学.作家离开了语言就不能创造出艺术形象来,没有语言和独特的话言组织也就没有文学.3.论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概论》练习题(有答案)

《文学概论》自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2.共鸣 : 所谓共鸣就是在艺术鉴赏中,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艺术作品所感动、所吸引,以至于达到忘我的境界,使鉴赏主题与艺术形象之间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
3.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深入生活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按照其创作意图把对实际生活的感受与认识统一起来,酝酿、创造成为艺术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形象思维活动。
4.文学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5.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6.创作动机:这是文学创作活动主体从事创作活动的主观目的7.直觉:直觉,指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
8.灵感: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9.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
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
10.文学话语:话语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括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文学话语具有内指性、曲指性和阻拒性等特征。
11.含蓄:表达得委婉,耐人寻味。
12.含混: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
13.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领悟。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共98分)1.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ABCD正确答案:C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文采B.情感C.观众D.文化ABCD正确答案:C3.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A.文学B.诗学C.佛学D.神学ABCD正确答案:A4.文学语言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
“陌生化”一词,是() 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A.美国B.俄国C.英国D.德国ABCD正确答案:B5.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意识性B.表象性C.表情性D.中介性ABCD正确答案:D6.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A.什可洛夫斯基B.高尔基C.车尔尼雪夫斯基D.巴赫金ABCD正确答案:D7.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A.实用论B.信息论C.意志论D.反映论ABCD正确答案:A8.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
A.语境依托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ABCD正确答案:A9.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是() 文本。
A.创意型B.再现型C.象征型D.表现型ABCD正确答案:D10.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ABCD正确答案:A11.文学文本是有待于阅读的具有蕴藉性与开放性的,其特征主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 。
A.表意B.表象C.表情D.表志ABCD正确答案:A12.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 、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文学作品B. 文学创作C. 文学理论D. 文学批评答案:A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学基本特征的是()。
A. 形象性B. 情感性C. 思想性D. 科学性答案:D3. 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
A. 语言和形象B. 人物和情节C. 主题和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A. 雨果B. 歌德C. 拜伦D. 巴尔扎克答案:D5. 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是()。
A. 《简·爱》B. 《到灯塔去》C. 《呼啸山庄》D. 《傲慢与偏见》答案:B6. 以下关于文学创作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创作过程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自然流露B.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 创作过程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过程D. 创作过程需要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答案:C7. 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包括()。
A. 阅读B. 解读C. 批评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关于文学批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B. 文学批评可以是作者的自我批评C. 文学批评是读者对作品的主观感受D. 文学批评需要遵循一定的理论体系答案:C9. 以下关于文学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文学史是对文学作品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B.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C.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D. 文学史研究的是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答案:C10. 以下关于文学理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进行研究B.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研究C.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评价D.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研究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文学作品的分类方式包括()。
自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第一大点: 文学理论1. 文学定义和特点a. 文学的定义和内涵b. 文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2. 文学分类与流派a. 文学的分类方式和标准b. 主要文学流派的发展和特点3. 文学审美理论a. 审美的概念和特征b. 主要审美理论的介绍和比较4. 文学批评方法a. 文本批评和作品批评的关系b. 传统和现代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5. 文学与社会文化a. 文学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b. 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分析第二大点: 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a. 古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重要作品b.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 近代文学史a. 近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背景b. 近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现代文学史a. 现代文学的发展和主要特点b. 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介绍4. 当代文学史a. 当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作品特点b. 当代文学的反思和创新5. 文学与时代精神a. 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的意义和价值b. 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时代的社会心理和价值观第三大点: 文学作品分析1. 文学作品与艺术形式a. 不同艺术形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b. 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分析2. 文学作品的结构与语言a. 文学作品的结构组成和层次分析b.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3.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意义a. 文学作品的主题提炼和分析b.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评析4. 文学作品的情感与审美a. 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传递b. 文学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价值5. 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a. 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解读b. 文学作品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贡献分析第四大点: 中国文学概览1. 古代中国文学a. 古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瑰宝b. 古代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文学a.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崛起和发展b. 近现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诗歌与韵文a. 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形式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4. 散文与小说a. 中国散文的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品5. 戏曲与戏剧a. 中国戏曲的历史演变和发展b. 中国古代和近现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第五大点: 国外文学概览1. 古代西方文学a.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b. 古希腊和罗马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2. 欧洲文学a.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特点和作品b. 欧洲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3. 美国文学a. 美国文学的发展和主题特点b. 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4. 亚非拉文学a.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发展轨迹b.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家介绍5. 跨文化交流与文学互鉴a. 跨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学的影响b. 文学互鉴的案例分析和启示总结:。
10月全国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一)试题课程代码:005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说这话的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柳宗元D.刘禹锡2.季羡林先生认为朱自清的《背影》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孝”,这属于( )A.品质阅读B.情感阅读C.审美阅读D.价值阅读3.“文学中的语言”指的是( )A.规范化的书面语B.文学文本的语言C.作家的内心语言D.教学用的标准语4.林语堂说,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中国文学的( )A.主题B.母题C.美D.文体5.我国较早提出艺术“至境”概念的人是( )A.王昌龄B.皎然C.严羽D.叶燮6.下列诗歌,属于哲理诗的是( )A.苏轼《题西林寺壁》B.孟浩然《春晓》C.杜甫《石壕吏》D.李白《望庐山瀑布》7.亚理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 )A.更具有真实性B.更富于哲学意味C.更合乎美学原理D.更强调细节描写18.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 )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9.首先受普洛普民间故事理论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学者是( )A.格雷马斯B.列维—施特劳斯C.热奈特D.托多罗夫10.“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 )A.史诗类、悲剧类、喜剧类B.小说类、诗歌类、散文类C.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D.写实类、浪漫类、象征类11.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B.合理的想象C.卓越的技巧D.真实的情感12.在西方,“风格”这个概念最初属于( )A.哲学B.修辞学C.历史学D.美学13.提出风格就是“恰当场合的恰当的词”这一说法的作家是( )A.德莱顿B.福楼拜C.巴尔扎克D.斯威夫特14.文学创作是一种( )A.创造性的精神活动B.个人性的游戏活动C.非理性的心理活动D.概念性的思维活动15.“艺术即直觉”这一见解的提出者是( )A.柏拉图B.贺拉斯C.黑格尔D.克罗齐16.在文学形象的孕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道德律令B.人生理想C.理性认识D.艺术情感17.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决定一切”的批评是( )A.结构主义批评B.英美新批评2C.接受美学批评D.神话原型批评18.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的人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高尔基19.《诗学》的作者是( )A.柏拉图B.亚理士多德C.贺拉斯D.布瓦洛20.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是( )A.崇尚情感B.崇尚想象C.崇尚技巧D.崇尚理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2013年自考文学概论二选择题1.克罗齐强调,直觉与___是不可分割的【 B 】A.再现 B.表现 C.感受 D.理解2.文学起源“劳动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 】A.普列汉诺夫 B.康德 C.席勒 D.弗雷泽3.列宁指出,任何词都是在【 D 】A.描写 B.议论 C.抒情 D.概括4.鼓吹语言陌生化效果的是【 B 】A.英美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现象学美学5.“集体无意识”“原始意象”来自___的分析心理学【 B 】A.弗洛伊德 B.荣格 C.席勒 D.黑格尔6.在中国,“意象”这一概念可以上溯到【 A 】A.《周易•系辞》 B.《尚书》C.《礼记》 D.《孟子》7.韦勒克、沃伦认为,象征的意思是甲事物___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以充分注意【 C 】A.说明 B.描写 C.暗示 D.刻划8.古罗马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最早谈到了___风格【 B 】A.秀丽 B.崇高 C.平淡 D.纤巧9.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章不分,西方古代艺术与__C_不分A.科学 B.道德 c.技艺 D.政治10.叔本华认为,悲剧表现_C__的冲突A.理性 B.情感 C.意志 D.心灵11.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形式是一种符号体系。
【 C 】A.再现 B.摹仿 C.表现 D.理论12.“诗言志”最早见于【 C 】A.《论语》 B.《孟子》 C.《尚书》 D.《毛诗序》13.“感受谬误”与“意图谬误”说是提出的。
【 A 】A.新批评 B.俄国形式主义 C.法国结构主义 D.解构主义14.文学起源“摹仿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A.德谟克利特 B.康德 C.席勒 D.黑格尔15.恩格斯认为,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上也能演奏第一提琴。
【 A 】A.哲学 B.艺术 C.道德 D.宗教16.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B A.理解 B.情感 C.思考 D.感知17.马尔库塞认为,在文艺作品中,最重要的是【 D 】A.生活情感 B.思想内容 C.道德情感 D.审美形式18.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是【 B】A.人物性格环境 B.人物情节环境C.人物情节情感 D.情节情感环境19.美国作家毛姆认为,情节是故事的【 C 】A.展开 B.描写 C.布局 D.再现20.刘勰就文章的风格,提出了说。
【 C 】A.四体 B.六体 C.八体 D.二十四体21.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文学批评属于【 D 】A.社会学批评 B.形式主义批评C.审美批评 D.精神分析批评22.文学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开始于【 C 】A.对作品主题的分析 B.受作品情感的感染C.对文学形象的感受 D.对作家意图的理解23.姚鼐将各种风格归结为_____两大类别。
【 C 】A.平淡与绚丽 B.刚健与清新C.阳刚与阴柔 D.简约与繁丰24.王维与盂浩然属于___诗派。
【 A 】A.田园 B.边塞 C.豪放 D.婉约25.“没有冲突就没有戏”是____提出的。
【 B 】A.黑格尔 B.布伦退尔 C.莎士比亚 D.拉辛26.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包括【 A 】A.结构语言体裁等 B.结构情节体裁等C.结构语言情节等 D.情节语言体裁等27.恩格斯提出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指的是_____创作方法. 【 B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自然主义 D.古典主义28.艺术构思中,核心的心理因素是【 D 】A.感知 B.情感 C.理解 D.想象29.《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A 】A.刘勰 B.陆机 C.曹丕 D.钟嵘30.在上层建筑中,对文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 】A.政治 B.道德 C.哲学 D.宗教31.集体性是的一个重要特征【 B 】A.作家文学 B.民间文学 C.通俗文学 D.高雅文学32.贺拉斯把文学批评比作【 B 】A.钢刀 B.磨刀石 C.利剑 D.长矛33.从形式上看,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 A 】A.文学语言 B.艺术技巧 C.体裁选择 D.结构方式34.情节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 C 】A.序幕开端高潮结局 B.开端发展高潮尾声C.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D.序幕发展高潮尾声35.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应当是【 C 】A.全部接受 B.全部否定 C.批判继承 D.继承形式,批判内容36.诗歌按内容分,可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D 】A.叙事诗与格律诗 B.抒情诗与格律诗C.格律诗与自由诗 D.抒情诗与叙事诗37.构成文学风格的诸因素中,核心因素是【 A 】A.创作个性 B.题材选择 C.创作方法 D.表现手法38.恩格斯论证“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时所用的典型例子是【 C 】 A.托尔斯泰的《复活》 B.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C.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D.莫泊桑的《项链》39.恩格斯认为文学批评的两条标准是【 C 】A.内容的和形式的标准 B.政治的和艺术的标准C.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 D.思想的和艺术的标准40.在西方文论史上,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理论家是【 C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朗吉弩斯41.贝尔认为,文艺作品旨在唤起读者的【 D 】A.生活情感 B.理智情感 C.道德情感 D.审美情感42.古希腊人称文艺女神为【 C 】A.情感的女儿 B.想象的女儿 C.记忆的女儿 D. 理智的女儿43.类型即典型的鼓吹者是【 A 】A.贺拉斯与布瓦洛 B.歌德C.黑格尔 D.亚里士多德44.对悖论与反讽这两种修辞方式津津乐道的是【 A 】A.俄国形式主义 B.英美新批评 C.法国结构主义 D. 解构主义45.提出“风格即人”的法国作家是【 B 】A.福楼拜 B.莫泊桑 C.左拉 D. 布特46.郭沫若说,诗的本质在【 D 】A. 叙事 B.写景 C.抒情 D. 状物47.科林伍德认为,艺术重在【 C 】A. 唤起情感 B.表现情感 C.描述情感 D.暴露情感48.姚斯和伊瑟尔是以下哪一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B 】A.现象学美学 B.解释学美学 C.接受美学 D.存在主义美学49.文学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是【 C 】A.生动性 B.准确性 C.鲜明性 D.修辞性5O.黑格尔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最主要的是要有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 D】 A.内容 B.情感 C.意蕴 D.思想51.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诗言志,歌咏言”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D】 A.游戏说 B.再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表现说52.提出“境生于象外”这一观点的作者是【 B 】A.皎然 B.刘禹锡 C. 王昌龄 D.苏东坡53.以下选项所强调的与别林斯基的“熟识的陌生人”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A】 A.个性与整体的统一 B.再现与表现的统一C. 科学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D.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统一54.以下选项的内容能体现叙述者>人物的叙事效果的是【 B 】A.叙述者进入故事和场景,一身二任,或讲述亲历或转叙见闻,其话语可信度高、亲切自然,这种视角多为现代小说所采用。
这种视角包括主人公视角和见证人视角两种B.叙述者想听、想看、想走进人物内心、想知道任何时问、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难办到。
这种叙述视角视野开阔,适合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涛性作品青睐C.极富戏剧性和客观演示性,叙事的直观、生动使得作品表现出引人人胜的艺术魅力,神秘莫测、富有悬念又耐人寻味D.常为侦探小说采用,读者面临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阅读!坯得丕动脑筋.,敬而他们的期待视野、参与意识和审美再创造万得到很大的调动55.“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沉重的轻浮,庄严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整体看主人公在这里通过什么抒情活语方式抒发对爱情的复杂感受【B】 A.反讽 B. 悖论 C.象征 D.对比56.“奏议:自:雅,书沦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的观点出自【 D 】 A《文心雕龙》 B.《诗品》 C. 《文赋》 D《典论·论文》57.提出“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的是【 B 】A.梵高 B.尼采 C. 席勒 D. 海涅58.以下选项不属于日本美学家《美学总论》中观点的是【 C 】A.客观的风格与主观的风格 B.静的风格与动的风格C.浪漫与古典的风格 D.纪实的风格与虚构的风格59.以下选项属于明朝公安派袁宏道兄弟所大力提倡的风格的是【 C 】A.狂飙突进 B.幽深孤诮C.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D.别趣奇理60.奠定西方文学分类基础的人物是【 A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朗吉弩斯61.“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为文”,这一“文”、“笔”之说源于哪部作品? 【 A 】A.《文心雕龙》 B.《文选》 C.《文赋》 D.《典论·论文》62.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体裁是【 A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戏剧63.被西方文学批评家看做真正的“批评时代”的是哪世纪?【 C 】A.18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64.在《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的长文中提出“期待视野”这一重要概念的是【B 】A.伊塞尔 B.姚斯 C.伽达默尔 D. 布斯65.以下关于文学的源泉的说法与《周易》中“观物取象”的观念相符合的一项是【 A 】A.再现说 B.表现说 C. 劳动说 D.游戏说66.“戴蓉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这一诗论的作者是【 D 】A.皎然 B.刘禹锡 C.王昌龄 D.司空图67.1711年发表了《批评论》,从而加速了“文学批评”这个概念为社会广泛接受进度的英国诗人是【 A 】A.蒲伯 B.华兹华斯 C.拜伦 D.普希金68.美国文学批评家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什么概念? 【 B 】 A.叙述者 B.隐含作者 C.隐含读者 D.故事人物69. “愁之为物,惟惚惟恍。
不招自来,推之弗往。
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
寂寂长夜,或群或党”,整体看这里所运用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A 】 A.比喻 B.象征 C.对比 D.反讽70.以下各项对诗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诗歌是语言艺术,以空间性的再现为主B. 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以时间性的表现为主C.诗歌以文字符号为媒介,其本身并没有可以被人直接感受的形象D.诗歌以线条、形状、色彩为媒介,可以间接地唤起读者的联想,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71.《沧浪诗话》的作者是【 A 】A.严羽 B.李峤 C.司空图 D. 苏东坡7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是欧阳修对四季景象的描写,体现了怎样的风格特点? 【 A 】A.简约 B.刚健 C. 平淡 D. 疏放73. 以下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文体三分法中的类型的是【 B 】A.史诗 B.小说 C.抒情诗 D.戏剧74.以下关于通俗文学描述正确的是【 D 】A.通俗文学的创作常常是源自整体精神上的失衡而自发的行为,借助艺术创作寻求精神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