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选择语句if语句》教案
if语句教学设计(共3篇)

if语句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IF条件语句教案IF条件语句授课老师:符金梅课程类型:新课学时:2节课授课时间:2023年3月25日1、授课对象:高一〔x〕班2、教学目的:〔1〕让学生体会并理解if语句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
〔2〕掌握if语句的用法及执行的根本过程及流程图的画法。
〔3〕可以用if语句解决问题。
(4)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难点: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构造,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进程:一、导入:情境----据可靠消息,附近新开了一家水果店,出售各类水果,色香味俱全,最近对芒果进展促销,根据顾客购置的数量调整芒果销售的价格。
如顾客一次购置5斤以下按原价5元出售,一次5斤以上〔含5斤〕时那么可以在原价的根底上打8折。
条件语句〔if 语句〕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而设计的。
二、分析^p 问题:w表示苹果重量,y表示应付金额;5斤以下:y=w*5;5斤以上:y=w*5*0.8三、设计算法①输入苹果重量w的值;②判断w>=5的值是true还是flase③计算应付金额y,假如w>=5的值是true,那么y=we*3*0.8;否那么为y=w*3④输出应付金额y四、新课内容讲解1、根据分析^p 出来的算法,在黑板板书流程图,引出IF条件语句2、讲解IF条件语句,强调该语句的用法以及格式If 语句的格式if条件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或If 条件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说明:〔1〕“条件”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通常把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时,称为条件满足;值为假时,称为条件不满足。
反之亦然。
〔2〕语句块1、语句块2分别是“条件”满足或不满足时,处理方法的描绘,可以是假设干个语句。
3、带着学生编写代码,从简单的代码开场编写4、反应学生的操作情况,假如学生对IF语句比拟熟悉了,就让学生自己练习〔以导入为例〕5、学生练习完成后,根据编写好的代码来引出IF条件语句中的表达式〔1〕、关系表达式:关系表达式是用关系运算符连接起来的式子。
八年级信息技术《第八讲 IF语句》教案

第八讲 IF语句If 条件then语句块1[ Else语句块2]End If说明:(1)“条件”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通常把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时,称为条件满足;值为假时,称为条件不满足。
反之亦然。
判断下列条件是否成立:1、1<02、1=03、1<=04、3>=35、3<=3(2)语句块1、语句块2分别是“条件”满足或不满足时,处理方法的描述,可以是若干个语句。
(3)If…Then 、Else、End If 是VB的保留字。
功能:(1)块If首先判断“条件”,其值为真时,执行语句块1;为假时执行语句块2。
当缺省[Else…]中的内容时,该分支结构只对条件满足的情况进行处理。
执行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实例:火车站行李费的收费标准是50kg以内(包括50kg)0.20kg,超过部分0.50kg。
编写程序,要求根据输入的任意重量,计算出应付的行李费。
根据题意计算公式如下:1、界面设计:2、属性设置:3、代码:(1)”计算"按钮的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w as single,pay as singlew= Text1.TextIf w > 50 Thenpay =(w - 50)* 0.5 + 50 * 0.2Elsepay = w * 0.2End IfText2.Text = payEnd Sub(2)”清空"按钮的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Text1.Text = ""Text2.Text = ""End Sub(3)”退出"按钮的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EndEnd Sub三、 (a不为0)提示:如果则输出“方程无实数根”,否则输出方程两实根。
将x1,x2的值转换成VB表达式为x1=(-b+sqr(b^2-4*a*c))(2*a)x2=(-b-sqr(b^2-4*a*c))(2*a)。
(孙莉莉)5.2条件选择语句if说课稿

§5.2《条件选择语句if及应用》说课稿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公用事业工程学校的计算机老师孙莉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条件选择语句if及其应用》,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教学过程一共五大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由王森主编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C语言编程基础》,《条件选择语句if》这一节位于本书第五章第二节,我所说的是第一课时。
分支选择语句if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学习的顺序结构的基础之上,并为后续学习循环结构作以铺垫。
突破本节课,对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能力,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2、教材处理通过对教材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教材上的例题就是两个数比较,把较大的数输出,不贴近生活实际,达到不了让学生真正灵活运用if语句的效果。
因此,本节教学中我补充了恰当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习题,来加深学生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提高相应的应用能力。
同时教材在讲授每种if语句格式写法时,格式说明叙述的不够细致,执行过程讲的也比较简略,我通过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补充总结,同时制作课件用流程图动态演示每种if 语句的执行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对口升学考纲,根据学生现状,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理解if语句的执行过程●学会用IF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面临选择,在面临重大抉择时要慎重,认真面对自己的人生。
4、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掌握IF语句的格式和功能难点:用IF语句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二、学生现状分析1、本节课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真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作风、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一点也下是职业学校学习阶段学生的不足之处。
选择结构--if语句教学设计

选择结构—if【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if语句的作用;理解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掌握if语句的基本格式;能够灵活使用if语句进行编程。
2.过程与方法: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明同学过马路的故事,让学生学习if语句。
通过小组合作与独立编码的形式让学生吸收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
【重点】if语句的基本格式;关系运算符及关系表达式。
【难点】运用if语句进行编码,并能用它来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教法:本课主要采取微视频展示法、操作法、观察法、任务驱动法讨等教学方法学法:是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师:周一小明同学早早的起床,背上书包步行上学去了,到了十字路口小明遇到了红灯。
他该怎么办呢?生:回答师:对,如果红灯亮这个条件成立了,小明就要停止不动。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在python中如果遇到某种情况,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判断选择!(设计意图:采用了情景式教学法,使得编程思维建立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上,符合学生的认知。
)二、探索新知—关系运算符师:老师在python中模拟了刚才所述情景的程序,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素材”文件夹中的“任务一.py”,并运行程序。
观察当从键盘上输入“红灯”这个数据时,会执行什么结果。
当从键盘输入“绿灯”呢?(选中“任务一.py”,右键选择”Edit with IDLE”) 任务一.pya=input()if□a== "红灯":□□□□print("停止")师:哪个同学能分享一下你的答案?学生演示回答师:真棒,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程序,猜一猜哪条语句会使我们的程序进行判断选择出现不同的结果?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师:那这个if语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帮我们做出判断选择的语句。
教案IF语句的三种形式

教案IF语句的三种形式一、认知目标:1.理解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IF语句的三种形式。
3.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IF语句形式。
二、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IF语句是一种条件控制语句,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2.讲解IF语句的三种形式:a.单个IF语句:- 语法:if (条件)//执行代码块}-说明: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代码块;否则不执行。
b.IF-ELSE语句:- 语法:if (条件)//执行代码块1} else//执行代码块2}-说明: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代码块1;否则执行代码块2c.IF-ELSEIF-ELSE语句:- 语法:if (条件1)//执行代码块1} else if (条件2)//执行代码块2} else//执行代码块3}-说明:如果条件1为真,则执行代码块1;如果条件1为假且条件2为真,则执行代码块2;否则执行代码块33.示例演示:根据具体例子演示三种IF语句形式的应用。
4.练习:让学生进行几个练习,练习使用IF语句的三种形式解决具体问题。
5.拓展:介绍其他相关内容,如嵌套IF语句、多个条件判断等。
6.总结:总结IF语句的三种形式,加深学生对IF语句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进行相应的输出。
2.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成绩,判断其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输出。
3.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月份,判断季节(春、夏、秋、冬)并输出。
四、拓展延伸:1.探究嵌套IF语句的应用场景和用法。
2.研究多个条件判断的写法和实现方法。
选择结构IF教学设计

选择结构IF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选择结构IF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选择结构IF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选择结构IF编写简单的程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判断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选择结构IF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2.教学难点:运用选择结构IF编写简单的程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自备纸和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问答和幻灯片展示,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条件循环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新知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室内的实例,介绍选择结构IF的基本语法和用法。
如“如果到点下课了,我们就可以放学了。
”教师解释,如果这个条件成立,那么就执行后面的动作。
3.教学示范(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IF语句的编写步骤和注意事项,并逐步示范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
步骤:1)编写姓名判断程序,根据输入的姓名,判断是哪个学生,然后输出该学生的分数。
2)编写年龄判断程序,根据输入的年龄,判断是否可以开车,然后输出结果。
4.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根据提供的要求编写简单的IF语句程序。
例如,根据输入的成绩,判断等级并输出结果。
5.集体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用法,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6.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提供更复杂的编码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例如:根据输入的成绩,判断等级并输出结果:-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拓展延伸的编码任务,并在下一节课上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选择结构IF的基本语法和用法,能够编写简单的IF语句程序。
Python编程教案四—if条件选择语句

Python编程教案集教案四:IF条件选择语句即墨一中孔繁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if选择语句的基本格式,理解if选择语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会使用if-else进行多条件判断,掌握常用的关系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if选择语句来解决实际问题,小组团结合作共同探究多种情况下的if-else选择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对编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举一反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if条件选择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关系运算符和算术运算符。
2.难点:用if-else进行多条件判断。
教学方法1.教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教学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动手操作:】输入三个整数a,b,c,计算表达式(a+b)*c的值。
学生上机编写语句并运行二、教学新知(一)关系运算符在刚才的程序语句中,我们计算的是表达式的数值,如果想要从输入的这三个数字中找出最大数值或者最小数值,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对数值进行两两比较,如果a>b,再比较a跟c的关系,如果a>c,那么a就是最大值。
其中任意两个数值之间的比较就是一种关系运算,这就涉及到关系运算符,关系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表示左右两部分的大小关系。
python中常见的关系运算符有6种,分别是:从上面表格中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由变量、数据及关系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只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True,要么False,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布尔类型(boolean)。
【学生任务一:】练习下面程序语句:1.print(5>4)2.print(5<=4)3.print((1+4)!=4)4.print((1+4)==4)(二)if语句的基本格式教师: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写的程序虽然由若干条语句组成,但是各语句都是按照顺序一条一条的执行,这种是顺序结构。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优秀教案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广元实验授课人:张长英一.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达下面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if语句的学习,理解程序选择结构中的条件选择语句的执行流程,能够编写简单的选择结构的程序,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计算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if条件选择语句的使用〔2〕程序条件选择结构的执行流程〔3〕会使用if条件语句编写程序解决简单的应用题教学难点:根据题目写出正确的程序〔一〕导入:回忆程序的顺序结构相关知识,演示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
演示完程序之后,教师告诉学生这两个程序的功能就是靠选择结构的程序代码来控制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演示上述的小游戏程序,并把小游戏的算法原理进行说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兴趣。
(二)最根本的选择结构流程图(三)控制条件VB支持的判断条件都是由关系运算符构成的关系表达式或由逻辑运算符构成的逻辑表达式(四)关系运算符关系运算符用于对两个数据的值进行比较,其结果是一个逻辑值“真True〞或“假False(五)逻辑运算符在实际问题中,对一些复杂的条件,需要用几个关系表达式组合起来表示,这种组合操作就是逻辑运算,又称布尔运算。
常用的逻辑运算符包括“与〞〔AND〕、“或〞〔OR〕、“非〞〔NOT〕(六)实现选择结构的语句简单if语句格式:if 条件then语句块End if简单if语句只包含一个分支,如果条件成立,则执行THEN下面的语句块;如果条件不成立,就什么都不执行。
例如,考试成绩score高于60分表示通过用VB代码为:if score>=60 thenPrint “passed〞End ifIf / then / else 语句格式:if 条件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当条件成立时,执行then分支下的语句块1;当条件不成立时,执行else 分支下的语句块2对上一例题进行补充,要求在成绩低于60 分的时候打印“failed用VB代码为:if score>=60 thenPrint “passed〞elsePrint “failed〞End if阅读程序并填空计算房租费,70平方以下〔包括70〕每平方4元,如果超过70平方则超过局部每平方6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分析该程序,同时提出问题(3)。
(3)如果是 3 个、4 个或更多个 数进行比较,最后输出大者,如何书写
程序?
(二)研读教材 解读基础
探究任务 1
结果
(1)形式 if(表达式) 语句 (2)执行过程:如果表达式 值为真执行语句 (3)流程图:(a)
设计意图
IF 语句的第一种形式及执行过程
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来掌握学习语言的方法,掌握学 习语言的“敲门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if 语句的功能、使用格式及执行过程 (2)通过流程图分析程序。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程序中的判断条件。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开胃小菜 激趣导入
结果
例 2: main() { int a,b,m; a=3;b=4; if(a>b) m=a; else m=b; printf(“m=%d”,m); }
探究任务 3
结果
设计意图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算 法,确定流程图,上机调试 结果。教师在下面巡视及时 帮助解决问题,实现了以学 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改 理念。达到了自主探究、合 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仔 细体会,学会分析问题,掌 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提高 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 力。
假(0)
0
真(非 0)
语句 1
学生研读教材,得出结果。 教师点评,对探究结果做进 一步说明,体现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
输入一个成绩,如果成绩大于 60,则 显示 pass,否则不显示。(例 1)
探究任务 2
(a)
结果
例1 main() { int score; scanf(“%d”,&score); if (score>=60) printf(“pass\n”); }
设计意图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算 法,确定流程图,写出程序, 上机调试结果。教师在下面 巡视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实 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的新课改理念。达到了自主 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 式。学生仔细体会,学会分 析问题,掌握程序设计基本 思想,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 的处理能力。
结果设计意图Fra bibliotekIF 语句的第二种形式
复习设计
设计意图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程序
结构有几种?
(2)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让学
生求给两出两个数,求出其中的大者并 输出。
这时可以让学生写出程序,大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利用复习提问和探究性的方式导入新 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有目的地参与下面的教学活
动。
分学生可能利用条件表达式示出结果,
设计意图
求输入三个数,输出基中的最大者。 (例 3)
例 3:
main() {int a,b,c,m; scanf(“%d,%d,%d”,&a,&b, &c); if(a>b)
{if(a>c) m=a; else m=c;} else {if(b>c) m=b; else m=c; } printf(“m=%d”,m)}
2、从键盘输入三个数,输出其中的最小 改进。
者。
(四)幻灯演示 总结重难点 方式
设计意图
幻灯演示
演示 IF 语句的格式,执行过程,及流程图,进一步强调如 何确立条件进行判断,并总结常见条件,为下节课讲解 IF 语句的多支结构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输入两个数按照从小到大顺序输出结果
(1)形式 if(表达式) 语 句 1 else 语句 2 (2)执行过程 如果表达 式值为真则执行语句 1 否则执 行语句 2。 (3)流程图(b)
真 表达 式
语句 1
假
语句 2
学生研读教材,得出结果。 教师点评,对探究结果做进 一步说明,体现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b)
解决实际问题 求两个数的大小,输出大者。例 2
教师 年级
宋艳爽 课 题 第二节《条件选择语句 if》 学 科
C 语言
高二
课 型 新授课 时间 2013 年 6 月 5 日 课 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习流程图的画法 (2)根据流程图来了解并掌握 IF 语句的功能、使用格式及 执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分析、确定算法,绘制程序流程图,编 写程序,培养学习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归纳综合 能力。
学生以组为单位,分析算 法,确定流程图,上机调试 结果。此题紧绕例题,并逐 步加深难度,加强对知识的 理解,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 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
(三)设计练习 巩固基础 练习内容
设计意图
1、输入一个成绩,如果在 90 到 100 之间,
则输出“优秀”。否则不输出。
为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根据本节的重难点, 设计两组练习题,通过上机编辑,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