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应用
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相机进行测量的方法,它通过摄影测量仪器将物体投影到相片上,再通过相片的几何分析来获取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空间位置。
该技术具有精度高、测量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相机的成像原理。
在摄影测量过程中,只需将相机设置在距离物体较近的位置,通过合理选择相机参数和摄影测量仪器,即可获取物体的几何信息。
相机的感光元件会记录下物体在不同角度下的影像,这些影像包含了物体的尺度、形状、轮廓等信息。
其次,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程测量中,它可以测量建筑物的尺度、形状、倾斜度等参数,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利用该技术获取地表地貌、植被覆盖、水系分布等地理信息,用于地理数据的获取和分析。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借助该技术测量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位置、间距等参数,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参考依据。
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还延伸到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通过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三维重建和保护。
例如,对古建筑的测量可以帮助修复古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此外,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通过测量古代文物的尺寸和形状,可以还原古代建筑和城市的面貌,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并非完美无缺。
它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镜头失真、摄影设备的误差、图像处理的精度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采用校正算法、精确的摄影设备和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
此外,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解析,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总之,近距离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测量方法,它可以通过合理的摄影测量仪器和相机参数选择,获取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空间位置。
该技术在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上的应用

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上的应用摘要: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本文介绍了贴近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探讨了古建筑重建的需求与挑战,以及贴近摄影测量在古建筑重建中的实际应用。
我们强调了这一技术在数据采集、建模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关键作用。
总之,贴近摄影测量为古建筑重建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有望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贴近摄影测量古建筑重建图像特征提取1.引言在古建筑重建领域,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日益受到重视。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增加,这一技术成为关键工具。
贴近摄影测量结合了摄影学和测量学原理,能够高精度地获取古建筑的形状和结构数据。
这为重建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同时减少了对古建筑的侵入性干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应对古建筑重建中的挑战,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贴近摄影测量的原理和技术2.1贴近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贴近摄影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古建筑重建。
它的核心原理是结合摄影学和测量学的原理,用以获取物体的三维结构和几何信息。
这个过程涉及三角法和图像特征提取。
首先,多个摄像机或摄像机位置从不同角度拍摄古建筑,然后通过三角法计算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此外,图像特征提取用于检测和匹配图像中的关键特征点,如角点和边缘,以建立物体的特征点云。
2.2不同的摄影测量技术激光扫描:激光扫描通过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物体表面,生成高密度的点云数据。
这种技术非常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古建筑,能够捕捉细节和形状,为精确重建提供了重要数据。
结构光扫描:结构光扫描利用光线条纹投射在物体上,通过分析这些投射在物体表面上的形变来确定物体的三维结构。
这种技术适用于相对光滑的表面,适合用于建筑物的外部轮廓测量。
无人机摄影:使用无人机搭载摄影设备进行航拍,可以生成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
这对于捕捉古建筑的整体外观非常有用,同时也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图像以获取详细信息。
探讨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

探讨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作者:谢璇来源:《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03期摘要:文章介绍了采用摄影测量软件、数码相机、CAD、PC机等来建立复杂构件的DSM。
论述了创建古建筑表面构件的3维模型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数字表面模型在古建筑领域中,对古建筑的重建或保护工作可以采用构建建筑物构件的三维模型。
在这项工作中,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构件表面复杂、外形奇特的建筑构件DSM。
所以,准确而迅速地建立古建筑构件的DSM就显得特别关键。
文章中探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采用数码相机将建筑物构件的数字影像进行获取,构件的3维坐标使用摄影测量软件PhotoModeler进行获取,最后将坐标转入AutoCAD创建建筑构件的DSM。
1、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以及获取数据根据摄影机在摄影时所处位置不同,摄影测量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
根据所应用的领域不同它还可分为非地形摄影测量和地形摄影测量。
在根据其技术处理方法的不同,还可分为数字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模拟摄影测量。
测量不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限制,不需接触物体本身,摄像的形象直观、信息丰富,是客观物体的真实反映。
人们能够通过摄影获得物体的大量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
摄影测量可以利用在对物体拍摄的瞬间的影像进而完成测量的工作,这种工作是使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
摄影测量可以生产出数字正摄影、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纸质地形图等。
它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成图效率高、速度快。
适合于大范围的地形、建筑测绘工作。
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悠久。
目前,半自动或自动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与古建筑、古文物领域中,是方便、快捷且强有力的一种工具。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还具备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潜力。
它能够在古建筑、古文物的资料记录、研究、维护、修复、重建等各种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这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具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和用途的功能选择,该系统包括成果输出、数据处理、数据获取的设备和软件,一台数码照相机就是数据获取设备,它可以对物体影响数据进行获取。
近景摄影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

关 键 词 : 景摄 影 : 建 筑测 绘 近 古
1 引言
古 建筑测 绘学 是介 于建筑 学 、 量学 、 测 计算 机制 图学 等之 间 的一 门综 合性 的学 科 ,要 求熟 悉和 能灵 活 运用 中国建 筑史 、 量 学 、 法几 何 、 筑设 计 基 测 画 建
( )根据 被拍摄 古建 筑物 特点 和拍 摄距离 选择 2 适合 作业 的全 站仪 、 量测 数码像 机及 镜头 、 相应 的数
范围设 计控 制点 分布 图 ,控 制点 应分 布均 匀和尽 可 能布 于古建 筑物 四周 ,从而更 加 有利 于空 中三角 测
量:
可 以为发掘 、 整理 、 研究 和保 护 、 修 、 发 中国古代 维 开 建筑遗 产提 供丰 富而翔 实 的基 础 资料 。近景摄 影技 术 指在 近距离 拍摄 目标 图像 , 经过 加工处 理 , 定其 确 大小 、 状和 几何位 置 的技术 。 形
・
3 ・ 4
浙江测绘 20 0 8年 第 1 期
近 景 摄 影 技术 在 古 建 筑 测 绘 中 的应 用
丁艳 梅 . 郑 建
( .浙 江省第二 测绘 院 , , 3 0 1 ; 2 1 杭 k 1 0 2 .浙 江华 东水 电测绘 有限公 司 , 州 3 0 3 ) l , l 杭 1 0 0
养 , 备建 筑空 间概念 、 度感 和设 计思 维 能力 , 具 尺 有 定 的计算 机制 图水 平 、 审美 能力 和分 析研究 能力 ,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在古建筑保护领域,测绘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精确测量和记录古建筑的各项参数和特征,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和修复这些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阐述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古建筑的三维测绘古建筑的三维测绘是保护和修复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建立精确的坐标系统和地形模型。
同时,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古建筑物的三维点云数据,还原其真实的形状和结构。
以我国的福建土楼为例,这是一种独特的土木结构建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在保护和修复福建土楼时,测绘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在测绘土楼时,测绘人员使用了激光扫描仪对土楼进行全面扫描。
通过扫描仪的高精度测量,得到了土楼内外表面的三维点云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用于后续的结构分析和修复设计。
其次,测绘人员使用GPS技术对土楼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土楼的空间分布图。
这样,文物保护部门可以清楚地了解每座土楼的位置和周围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计划。
第二部分:古建筑的变形监测除了三维测绘,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古建筑的变形监测。
由于古建筑的年代久远和材料老化,其存在一定的变形和位移风险。
通过监测古建筑的变形情况,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其安全和完整性。
以我国的故宫为例,这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群。
故宫的建筑物经历了几百年的风吹雨打,存在一定的变形风险。
为了保护故宫并确保游客的安全,测绘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故宫的结构监测。
测绘人员在故宫的主要建筑物上安装了变形监测仪器,通过测量墙体和柱子的变形情况,实时掌握故宫建筑的结构安全。
监测数据被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工程师可以及时判断是否存在结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维修措施。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利用卫星和无人机获取古建筑的变形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遥感影像,可以快速发现古建筑的任何变形并进行精确测量。
探讨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

探讨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近景摄影测量是一种利用摄影测量原理,通过对古建筑近景的摄影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古建筑的测量数据和影像信息的新技术。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保护人员进行古建筑的建模、测量、保存和展示等工作。
它具有非接触、高效、高精度等特点,可以对古建筑进行三维重建和数字化保存,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三维重建。
通过在古建筑周围设置多个相机,对古建筑进行多角度的拍摄,然后利用图像匹配和三维重建算法,可以生成古建筑的三维模型。
这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比如,在古建筑受损或需要修复时,可以通过对古建筑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古建筑的准确尺寸和形状信息,快速制定修复方案。
其次,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化保存。
通过对古建筑进行大规模的近景摄影,可以获取古建筑的大量影像信息。
这些影像可以用于古建筑的保存和记录,形成数字化的古建筑库。
利用这些影像,可以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进行古建筑的分析和比较,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变形分析。
古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损。
通过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周期性的摄影,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影像,可以精确测量古建筑的变形情况,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最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还可以对古建筑进行虚拟展示。
通过将古建筑的三维模型与影像信息结合,可以生成虚拟古建筑的模型,实现对古建筑的虚拟漫游和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将古建筑的美丽展示给更多的人,还可以保存古建筑的原貌,防止古建筑受到人为破坏。
总之,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对古建筑进行三维重建、数字化保存、变形分析和虚拟展示等工作,为古建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将在古建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古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了解历史的窗口。
然而,古建筑的传统保护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无法实时监测、缺乏精确测量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技术的应用为古建筑保护带来了新的突破。
本文将探讨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在保护方面的优势与作用。
一、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三维扫描技术是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通过使用激光扫描仪或摄影测量仪,可以对古建筑的外观进行全面、精确的测量和记录。
这种技术能够快速获得建筑物的几何数据,并生成真实的三维模型。
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和比对,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古建筑的形态、结构等特征,从而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和分析的系统。
在古建筑保护中,GIS可以用于记录和管理大量的古建筑信息,包括建筑的年代、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
通过GIS系统,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古建筑的分布情况,有助于合理规划保护区域。
同时,GIS还可以与其他地理信息进行关联,如土地利用、地形地貌等,为保护工作提供综合参考依据。
三、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是近年来古建筑保护中的新兴应用。
通过搭载相机或其他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对古建筑进行高清晰度照片和视频的拍摄。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灵活和低成本的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高度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记录。
通过不同时间段的遥感数据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古建筑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四、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和模拟技术,通过头戴式显示装置等设备为用户创造一种沉浸式的虚拟环境。
在古建筑保护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古建筑的模型进行三维呈现,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同时,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模拟不同的景观和环境条件,帮助研究人员预测古建筑在不同情况下的耐久性,并优化保护方案。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中的应用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中的应用引言古建筑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古建筑面临着许多保护与修缮的挑战。
在这方面,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与修缮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1.精确测量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测量。
测绘技术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测距仪和三维扫描仪等工具,能够对古建筑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进行高精度的测量。
这些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帮助保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古建筑的特点和问题,并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数字化建模测绘技术可以将古建筑转化为数字模型,以实现对其进行虚拟保护和修缮。
通过使用三维扫描仪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将古建筑的各个部分和细节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并进行模拟和分析。
这样一来,保护人员可以在电脑上重建和修复古建筑,以评估不同修缮方案的可行性,并预测修缮后的效果。
3.监测与保护古建筑需要定期监测以确保其安全和稳定。
测绘技术可以辅助进行古建筑的结构监测和病害分析。
通过使用振动传感器和倾斜仪等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古建筑的结构变化和位移情况。
同时,通过使用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古建筑表面的温度变化,以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和病害。
这样一来,保护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进一步的损坏和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修缮中的应用1.设计与策划古建筑的修缮需要经过详细的设计和策划。
测绘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古建筑数据,帮助修缮人员实现对古建筑的宏观和微观的全面了解。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和规划修缮工作的范围、步骤和时间,并指导修缮人员进行后续的工作。
2.材料选择与仿制古建筑修缮需要使用到与原材料相似的材料,以保持古建筑的原始特点和风貌。
测绘技术可以通过对古建筑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测试,帮助修缮人员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用于古建筑中受损部分的仿制,通过准确的测量和数字模拟,制作出与原件相似的零件和结构,以实现修复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近景摄影测量新技术在古建筑领域的应用摘要:文章介绍了采用摄影测量软件、数码相机、cad、pc机等来建立复杂构件的dsm。
论述了创建古建筑表面构件的3维模型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数字表面模型
在古建筑领域中,对古建筑的重建或保护工作可以采用构建建筑物构件的三维模型。
在这项工作中,用常规的方法很难构件表面复杂、外形奇特的建筑构件dsm。
所以,准确而迅速地建立古建筑构件的dsm就显得特别关键。
文章中探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采用数码相机将建筑物构件的数字影像进行获取,构件的3维坐标使用摄影测量软件photomodeler 进行获取,最后将坐标转入autocad创建建筑构件的dsm。
1、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以及获取数据
根据摄影机在摄影时所处位置不同,摄影测量可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
根据所应用的领域不同它还可分为非地形摄影测量和地形摄影测量。
在根据其技术处理方法的不同,还可分为数字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模拟摄影测量。
测量不受地理条件和气候的限制,不需接触物体本身,摄像的形象直观、信息丰富,是客观物体的真实反映。
人们能够通过摄影获得物体的大量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
摄影测量可以利用在对物体拍摄的瞬间的影像进而完成测量的工作,这种工作是使用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
摄影测量可以生产出数字正摄影、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
图、纸质地形图等。
它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成图效率高、速度快。
适合于大范围的地形、建筑测绘工作。
摄影测量的发展历史悠久。
目前,半自动或自动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被广泛地应用与古建筑、古文物领域中,是方便、快捷且强有力的一种工具。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还具备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潜力。
它能够在古建筑、古文物的资料记录、研究、维护、修复、重建等各种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这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具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和用途的功能选择,该系统包括成果输出、数据处理、数据获取的设备和软件,一台数码照相机就是数据获取设备,它可以对物体影响数据进行获取。
以windows平台为基础,photomodeler软件利用了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与原理,它可以从n 张像片中飞速获取大量的细节来进行3维测量数据的提取。
photomodeler软件的作业流程可以参照图所示。
2、autocad
国内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包就是autocad,它具有完全开放的结构,具备强大的图形编辑与创造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制图、工业制造、机械、建筑等方面。
autocad提供了c语言开发系统、autolisp编辑语言、样板图、线型、图案、菜单等多种多样的二次开发工具。
这些工具有助于cad用户根据实际的需要开发、拓展、扩产其功能。
autocad还能够通过镶嵌和对象链接与文字处理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这就对其使用领域以及应用功能进行了有效的扩展。
在处理3维图像时,
autocad提供了实心体造型建模技术以及表面与线框描述建模技术这两种立体建模技术。
实心体造型建模技术采用简单3维物体切割、求交、求合等构成复杂的立体模型,它通过了复杂的计算,因为对后续编辑工作的要求较高,所以对计算机的要求也高,虽然数据量庞大,但是工序步骤简单。
表面与线框描述建模技术对物体的线框架进行建立,再对物体的表面进行构面,用以创建立体模型。
这种技术虽然比较直观,但是工序步骤较繁琐。
在实际作业中,要按照构件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有效、简洁的建模技术。
3维图形与autocad 的二维图形相比较,处理能力较弱。
尤其在对精度方面有具体特殊要求时,更加显示出3维图形处理能力的不足。
实际应用中,用autolsp编辑语言扩充和改进了3维处理能力,再结合构件的特点,促进构件建模的速度。
3、实例说明
古建筑的构件通常具有表面复杂、外型奇特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建筑物整体外观的作用非常重要。
采用cad和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对3维模型进行创建。
在建立宝顶莲花构件dsm时,宝顶上莲花由八片莲花瓣构成,莲花中座高288毫米,上圆直径1080毫米,底面内径757毫米,其主体形状为圆形。
在莲花构件的表面做上标志,在天气好的条件下,在不同的位置,保持一米左右的摄影距离,使用预先检验过的数码相机摄取百分之百重叠的八张像片。
在莲花构件上采用钢尺准确进行测量,具体测量不得少于一个长度。
如果像片的现场质量达不到满意程度可重新进行拍摄。
完成拍摄后,将
影像数据传入计算机中,用adobe photoshop软件等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增强色彩、增强边缘、分割影像、编辑处理等工作,最后存入工程影响目录中。
采用photomodeler软件时,先从影像目录里选出六张影像,进行摄影测量处理。
提供相机的参数信息,进行影响匹配。
标定像片上所有的待定点,并提供一个距离进行相对控制。
当获取到多片同名点像方坐标时,再利用程序进行光束法平差计算得出各个待定点的3维坐标。
用dxf格式文件保存处理的结果。
在autocad中,根据莲花的高度、圆的直径等实际相对控制参数和莲花的特征来编辑整理使用photomodeler处理过的数据。
建立宝顶莲花构件dsm就需要利用所开发的软件和autocad的3维图形处理功能。
例如:古建筑的屋顶有一个鸱吻,在佛教中鸱吻是雨神的座物,在古建筑中是大殿正脊两端的装饰物,它的形状像是一条鱼尾。
在建立鸱吻构件dsm时,用笔在鸱吻上做标志,为取得足够多的相互重叠影像,必须使用数码相机对它进行近距离的围绕摄影。
完成摄影后,在计算机中输入原始数据。
与宝顶莲花dsm时相同,用photoshop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后,存入工程影像目录中。
其摄影测量的处理应使用photomodeler软件。
从工程影像目录中选出六张影像,标定像片上所有的待定点,提供相机的参数信息以及基座尺寸,测量像方坐标并进行影像的匹配,通过photomodeler程序计算光束法平差,获得各个待定点的3维坐标,最后,以dxf格式的文件来保存处理的结果。
在autocad中整理、编辑数据,构面连线
后,创建鸱吻构件dsm。
在古建筑中,悬鱼起到保护脊檁的作用,同时它还是悬山结构古建筑物的山面装饰物。
与莲花、鸱吻不同,悬鱼类构件的总体呈平面的表面上有许多复杂的艺术浮雕,所以就不能够用常规的方法对其进行测绘。
建立悬鱼构件dsm必须采用下列方法:a.采用autocad3维建模技术来对悬鱼立体框架模型进行建立。
b.对悬鱼进行正直摄影,并将拍摄的数字影像输入计算机。
c.处理拍摄的数字影像,增强其色彩,改变图像的大小等。
d.将图像传入autocad,用3维和二维的图形编辑功能对所要表达的细节浮雕花纹进行描绘和编辑。
最后创建细节模型。
e.对悬鱼的细节模型和框架模型进行套合以及三位编辑,最终构成悬鱼dsm。
结束语
在严格的控制数据技术的基础上,搭配高精度的数码相机,会更好地体现出photomodeler-autocad-dsm方法的作用。
在获取古建筑工程中的复杂表面构件模型时,逼真地表现出构件的艺术造型。
参考文献
[1]徐树奎,张军,涂丹,李国辉.继承颠覆与超越——计算摄影[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1).
[2]周乾,阎维明.cfrp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试验[j].东南大学学报,2011(2).
[3]李晓峰,张瑜,罗念武.摄影测量中环状编码点的检测方法
[j].现代制造工程,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