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合集下载

人物采访通讯稿范文(共7篇)

人物采访通讯稿范文(共7篇)

篇一:人物通讯稿范文高强,在周围同学的眼里,既是一个兼职小达人,又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他干过促销员,发单员,检票员,话务员,模特助理等工作,学习成绩优秀,获得校级奖学金某日下午,我们有机会对他进行了采访。

当我们找到高繁强时,他正在宿舍里自习。

做了短暂的自我介绍后,我问高强:“来到大学后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来学校快两年了,已习惯大学生活紧张又轻松的气氛,课程虽然还是安排的很紧凑,但课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令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已经熟识的朋友早已没有大一刚入学时的拘束与隔阂。

至今仍与宿舍的人相处融洽,虽然偶尔会有点小过节,但也很快能冰释前嫌,所以有的时候,我很庆幸我能来这里,不然也不会交到那么多知心的朋友了。

大学不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亦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世,接触社会的好场所。

我感觉我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也是各个层面的,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利用这份难得的机会,珍惜这段宝贵的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力求作一名合格的学生??”高强在校期间还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工作,寒暑假利用自己的工作报酬给自己新配备了手机,给父母买了衣服,给奶奶买了礼品等,尽管兼职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幸运的是交到很多朋友,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了解,久而久之,运到什么机会困难啊大家也会一起面对,他说自己加入兼职队伍,就是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充分利用空闲的时间,同时可以尽早投入社会实践中,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为将来打好基础。

高强在学习方面有很多自己独特的经验,在谈到关于学习的经验时,高繁强做了几点简单的概括:一、提高效率、善于总结学习比较重要的几点:一、提高课堂效率,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用心做;二、善于总结一些常用知识,这样才能掌握得更好;三、善于进行总结,进而发现自己的弱项。

二、主要经验:目标+自信+努力=成功首先要有一个目标,目标确定以后你才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二是要有自信,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即使学习再好,也不能考出好成绩。

第三、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智商的差别,主要是靠自己不断的刻苦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

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精选全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第一篇:新闻采访与写作(写作~通讯)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原则,注重发挥事实本身的作用,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如何充分体现对象主体的价值?以较大篇幅详细叙述,以相应背景进行烘托,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事实的“五性”: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新闻真实性的基本要求:据实报道,如实报道如何从诸多方面确保新闻真实性:1.新闻五要素真实准确2.对现场的描写务求真实3.追求细节的真实4.使用真实可靠的数据5.确保引语的真实准确 6.讲究分寸、留有余地如何在真实的前提下追求时效:1.记者要有拼抢意识2.记者要有新闻敏感 3.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4.记者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新闻媒体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传播信息的介质,它通过能指代客体的文字字符来运载信息。

视听符号定义:视听符号,以人们可直接感知的声音、图像来传递信息。

异同点:同:它们都是用于信息传播的介质。

异:文字符号是一种间接性的表现符号,字符与客体之间需借助社会既定编码规则才能发生指称作用,提供宽广和深邃的阅读和想象空间,视听符号是一种直接性的表现符号,图片、声音、形象都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这些符号或取自客体的外在体现,或源于报道者自身感受,它们在人类共同经验范围内都有比较确定的意义指向,提供具有真实性、现场感的新闻。

图片符号在报道中有什么重要作用:1.凸显新闻事实瞬间的视觉冲击力2.凸显外在直接意蕴和内在含蓄意蕴的结合3.凸显图文配合的审美趣味4.印证新闻的真实性广播电视的优势:1.在新闻事实发生后,报道迅速、先声夺人2.对新闻事实的展示生动传神、现场感强3.以电波发射形式传播,能形成较大的覆盖面 4.广播电视对受众无“门槛”限制广播电视的劣势:1.受众被动接受、无自主性可言2.节目转瞬即逝,选择性差电视:凭借声音、图像传播新闻“谋在先”和“断在现” “谋在先”,即在开机之前对新闻事实中可能引起公众关注的重点内容的判断、思考。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范文(10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范文(10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范文第1篇采访人物:表妹听完爷爷和妈妈小时候如厕的故事,再看看我们家现在的厕所,有干净的洗漱台、洁白的智能抽水马桶、方便的纸巾盒,还有妈妈种的两盆绿萝,让厕所内生机盎然,进去如厕不再是煎熬,而是一种无比的享受,这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我们城里的厕所是这样,那么农村的厕所会是什么样呢?好奇心促使我拿起电话采访远在乡下的表妹。

表妹一接电话,就噼里啪啦地讲了起来:“姐姐,你知道吗?我们村里现在建设美丽乡村,对家家户户的厕所进行了改造,我们现在再也不用旱厕了,和你们家用的是一样的水厕,排泄物都进了村后面的污水处理场。

”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妹妹又接连说道:“姐姐,更有意思的是我们村里的厕所现在都刷白了,还画上了好多好美的图画,写了好多文明用语,我视频给你看啊!”妹妹打开视频,那一排排整洁美观的厕所映入我的眼帘,我不得不佩服:咱农村的厕所比城里的还要干净还要美啊!通过这次对厕所的采访,我深切地感受厕所的变化不正是家乡人们生活品质逐步上升的体现吗?不正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展现吗?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农村,正迈着大步,走向文明、走向美丽、走向幸福!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采访范文第2篇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新闻写作教学设计精彩开篇词进入信息社会,新闻与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新闻的海洋中,新闻不仅是我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享受社会主义民主权利、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不仅要读新闻,而且还要认识新闻,培养新闻意识,学会新闻写作,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学习目标1、学习采访新闻的方法技巧。

2、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及特点。

3、了解新闻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新闻载体。

教学过程一、文题展示根据自己的采访情况和搜集到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新闻。

二、写作导航同学们,在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的新闻是哪一篇?对如何写新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吗?要想写好新闻,首先要熟悉新闻的种类。

新闻特写身边的人范文(汇总8篇)

新闻特写身边的人范文(汇总8篇)

新闻特写身边的人范文(汇总8篇)在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住着一个活泼开朗、热爱生活的小姑娘,海蒂,在她的人生中,我们仿佛看不到忧愁与放弃,因为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正是因为这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了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海蒂的阿姨,迪蒂为了生计,把她带到阿尔姆大叔家中。

众所周知,阿尔姆大叔是一还有很多人受到过海蒂的影响,从此改变了人生。

在这些事中,我看到了一个乐于助人的海蒂;看到了一个关心他人的海蒂;看到了一个活泼开朗的海蒂。

新闻特写含义特点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一种体裁。

它报取新闻事头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作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其中一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其中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1、选准一个“镜头”(包括选准一个片断、一个情节),加以“放大”。

2、要抓住人物和事物的特点3、要抓生动的形象,捕捉人物、事物的`动态、动势。

4、要抓有感情色彩的东西。

情能感人,要善于把人的喜怒惊思忧悲恐惧等感情,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让情融于事中,使情满而不溢。

5、要抓取新闻事件的高潮部分。

6、要运用较多的描绘手法,把已逝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但必须严格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不能夸张、虚构,更不能合理想象。

标题导语。

用一段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让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的印象。

正文。

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列小标题,逐点逐层报告,正确地表达内容。

结尾。

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深化主题,做出结论。

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和记者采访

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和记者采访

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和记者采访在当今社会,新闻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为媒体工作者的记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和记者采访是每个记者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一、新闻写作1.了解新闻素材获取的方式新闻写作的第一步便是获取素材。

素材来源可分为外部素材和内部素材。

外部素材是指通过采访、调查、报道等方式获取的新闻事件、人物、情况等;而内部素材则是指已有的档案、数据、统计等。

2.新闻素材获取的能力记者需要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这意味着,记者必须具备对新闻事件的敏锐性,能够迅速发现各种新鲜事物和独特的取材点。

3.独特的视角做独特的新闻可以让人们觉得惊喜和新鲜。

这就需要记者具有更开阔的视角和更敏锐的领悟力。

只要多留心自己身边的新闻,多了解身边的情况和环境,就会对新闻的视角更加灵敏。

4.新闻写作的技巧新闻稿的写作应该遵循简洁明快、准确、条理清晰这几个原则。

最好在开头先概括事件的要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具体报道中,要注意写作节奏,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和繁琐的用词,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理解新闻事件。

二、记者采访1.态度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记者的态度和形象,采访者应持谦和、尊重和礼貌,避免冒犯,必要时要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历史、文化等背景调查,了解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关系。

2.准备在采访之前,记者要准备一个采访清单,包括对采访对象的相关问题、背景资料,以及报道新闻活动的场地、时间等信息。

记者还需熟悉各种常用采访技巧,如掌握对问答的技巧、注意善用琐事去引领采访等。

3.实现目标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并且没有偏差地实现这个目标。

多花时间了解采访对象,进一步确认其背景、身份、观点和立场。

4.技巧和经验采访的技巧与经验是每个记者必须掌握的。

如,直接问答法、借助创造性离题法这种等,都可以为采访者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巧妙地运用这些技巧,记者就会更有洞察力和灵活性。

在总结如何进行新闻写作和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要对新闻事件和被采访者保持敏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好自己的技能和判断,实现成功的新闻报道和采访。

人物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人物新闻特写经典范文

新闻(人物特写)新闻特写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新闻专访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为侦办陈水扁一家涉嫌海外洗钱案和“机要费”案,台湾检方特侦组昨天上午再度传唤陈水扁,经过6个多小时的讯问,以其涉嫌贪污治罪条例等罪,犯罪嫌疑重大,有串证之虞,且所犯为最轻本刑5年以上的重罪,于下午向台北地方法院声请羁押禁见。

陈水扁随即被戴上手铐,带往离特侦组不远的台北地方法院。

目前,台北地方法院正召开声押庭,可能于晚上稍后时间作出是否收押的裁定。

特侦组于今年5月20日陈水扁卸任后,开始正式分案侦办“机要费”案,8月中旬又开始侦办陈水扁一家涉嫌海外洗钱案。

随着侦办的深入,近3个月来,这两案又陆续衍生出企业贿款、侵占“机密外交”款项、龙潭购地等弊案。

为厘清案情,特侦组此前于7月24日、8月12日、8月15日、9月3日四度传唤陈水扁到案。

截至目前,陈水扁一家几起弊案的涉案人中,已有陈水扁、陈水扁妻子吴淑珍、儿子陈致中、儿媳黄睿靓和吴淑珍胞兄吴景茂,前当局领导人办公室主任马永成、林德训以及前“内政部长”余政宪、前“国安会秘书长”邱义仁等十多人被列为被告,近十人被收押。

新闻人物特写作文600请你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用新闻特写的描写手法一1、特点(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2、定义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

《新闻采访与写作》绪论第一节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一.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1.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

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传媒对广大受众所进行的以新闻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其对象是有需求的受众,内容是各类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大众传播,必须以大众传播为基础,必须是传播者对经过调查采访和仔细核实的事实所作的负责任的报道。

新闻传播所传播的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而发现发掘事实的新闻价值,离不开调查采访所奠定的坚实基础。

2.使新闻写作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

调查采访的目的是获得关于报道对象的真实的、丰富的素材。

3.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新闻记者的职责在于发现新闻线索,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调查采访,并制成新闻作品在媒体上刊播。

新闻采访在本质上来说是新闻记者为了准确认识客观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从事新闻写作,关注的是可以作为新闻加以报道的事实,最后形成的成果是新闻作品用于新闻媒体刊播。

二.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精心选择并表现新闻事实的过程。

新闻写作对采访所得的原始材料进行整理。

三.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新闻写作需如实记录,秉笔直书,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第二节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新闻采访为新闻写作提供原材料,是后者的认识基础。

两者又是一个完整过程的两个联系十分紧密的段落。

一.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正确认识报道对象,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采访:掌握有新闻价值的素材,获得对报道对象的正确认识;写作:依据采访材料客观叙述事实,向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满足其新闻需求,实现新闻作品的兼职。

认识论角度上的一致性:为了使采访主体和写作主体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二.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在真实性、深刻性和丰富性方面制约新闻写作新闻写作要写得好,唯一可取的办法是:通过深入采访,掌握丰富的真实的有新闻价值的素材。

三. 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一是对通过采访所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过,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是对采访材料进行整体把握,做到对其的本质认识正确、理解深刻;三是对采访材料进行理性认识,做到能够发现材料中的深刻、耐人寻味、意蕴丰富之处。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范文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深入的采访和精准的写作。

在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首先,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

在进行采访时,记者需要有一定的敏锐度和观察力,能够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

在采访对象时,要善于倾听,尊重对方,引导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得侵犯对方的权益。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记录笔录或者录音,以便后期整理和写作。

其次,新闻写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笔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太多的修饰词和长句,保持简洁明了的风格,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

同时,要注意事实的准确性,不得夸大事实,不得随意篡改报道的内容。

另外,在新闻写作中,要注重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得在报道中夹杂个人观点和情感色彩,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让读者能够从报道中获取到全面的信息。

同时,要注意报道的时效性,及时更新报道内容,让读者能够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信息。

总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

只有掌握了好的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才能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希望新闻工作者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为社会呈现更多真实、客观、准确的新闻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一、人物消息不像人物通讯那样强调情节、 结构和语言上的艺术感染力,它要求有较多 的生动、具体、细致的材料。容量没有通讯 大。
• 其二、写人物消息比写人物通讯更加要求中 心突出,主题单一而集中。 在表达方式上,人物消息通常用叙述、 描写手法;人物通讯可以灵活用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人物新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采写要求
• 路子要宽,选人要准 • 突出重点,忌大忌全 • 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 粗细结合,重在节制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张品正带着"奶奶"出嫁25年
当年少女的一个善举结下了没有血缘的祖孙奇缘
• 本报讯(通讯员刘湘琼记者孟环)每天早晨6点多, 52岁的张品正就会下楼到奶奶屋里,为99岁高龄 的老"奶奶"梳洗穿戴、打扫房间,伺候老人吃完 早饭才去上班。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 (三)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例:四周垒有围墙的大冶西村煤矿,只有一
个走运煤车的大门。村民在大门口挖了一条 沟,这个门就什么车也进不来出不去了。任 长霞一行的车只好从围墙西侧的一个小门进 入煤场。煤场里漆黑一片,村民们把电也给 断了。
就着朦胧的月光,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空 场站满了人,黑压压的足有200多个,不断 发出巨大的声浪。
来就没有想到,我是多么深深地爱着他们!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 典型事件选择: ——人们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将倒塌下来
的木头搬开,以便抢救那些压在下边可能还 有口气的人。 ——齐尼亚市长鲍勃·斯图尔特在全市有一半被 毁的情况下,指挥了一次大规模抢救和清理, 直到第二天早晨,还不知全家的生死如何。 ——吉恩敞开店门向需要的人供应热咖啡和面 包。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通讯的表达
(一)通讯表达的特点: 1、描写直观
• “休息铃一响,学员们都很乖巧地躲避方教授的
目光,反倒是方教授把大伙叫到自己的身边,问: ‘我讲课的声音你们都听得清楚吗?’学员们点点 头。方教授解开衣襟,露出身上插着的导流管,一 脸的歉然:‘我病了,讲话有点费劲。不然,我会 讲得更好更响亮的。’两节课上完,方永刚一字一 顿地说:‘祝你们成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 教室里的空气,凝重而悲怆。”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 事件类新闻的采访写作
2020/11/15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第一节 人物新闻
• 概念: • 人物新闻的特点与作用
短:短小精悍 快:速度快 活:语言、活动、思想风貌、细节等因素 活跃 强:说服力强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人物消息与人物通讯的不同
《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第十八届中国新闻 奖获奖作品(一等奖 )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2、叙述直接
例: 怎么做降低成本的文章?厂里先后 搞了几套方案,算下来,还是亏。最后 统一意见,按市场价格推成本。这个成 本大大低于原来的计划成本,有的厂一 年要降低几千万元。
"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第二节 人物通讯
• 通讯的基本常识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题材
• 题材的三个要素 (一)人物:外形美;精神美 例一: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 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 刹那。
• 张品正是北苑学校的会计,她的"奶奶"姓靳, 熟悉的人都知道,靳奶奶其实与张品正毫无血缘 关系,但张品正却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 不至地照顾了靳奶奶32年。
• 靳奶奶原是张品正家的房客。1974年,靳奶奶 的老伴去世了,老人撕心裂肺的哭声触动了张品 正的心。张品正想,老人无儿无女,又没有房子, 看着真让人心疼,从那以后就认下了这个"奶奶"。
• 为了防止老人摔倒,张品正每次离开之前都会特 意在屋里多放几把椅子,"她随手都能摸着,就不 会摔了。"靳奶奶不喜欢穿套头的衣服,张品正就 将老人的衣服一一改成了开衫。本来张品正不会 针线活儿,但为了让奶奶穿上可心的衣裳,她还 学会做棉裤。
• 如今,北苑学校又新分给张品正一套房子, “本来我想把奶奶接进来住,可她就是不肯,非 说房子是给我儿子结婚用的。”如今,每天下班 以后,张品正总是在楼上的家里做好饭,然后送 下楼和老人一起吃。20年来,她几乎没有和丈夫、 孩子吃过一顿晚饭,“每次我外出时,都会先安 排好送饭的人。”张品正说,“奶奶都快100岁 了,我一定要让奶奶活一天就享一天福。
• 住了几年之后,靳奶奶说什么也不住楼房了, 非要换到平房去住,万般无奈之下,拗不过靳奶 奶的张品正才和老人换了房。"奶奶心疼人,其实 她是不愿意让我们住在小平房里。"张品正说," 每天早上我来之前,奶奶都会把痰盂清理得干干 净净,从不让我帮她倒,她说那东西脏。"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 例二:她的脸长得方方正正的,皮肤 比较黑,化着淡淡的妆。她的眼睛仿 佛会说话,那是一对很秀气的眼睛, 衬托着同样很秀气的鼻子和嘴。从她 的外形来看,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她 和位高权重的公安局长联系起来。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 (二)事件
新鲜、典型、生动
例:我们今天都会死掉 ——《齐尼亚新闻报》记者里奇·海兰德
以事写人,写人性真善美: 房子被摧毁了,只有几堵墙还立着,其他的都塌
了下去了。看来,没人活下来。可是,就象是一线 阳光突然钻出去层,出现在这里从未有过的恐怖的 上空,我突然听到了妻子 的声音——她和我的只一 个半月的儿子,5岁的女儿,居然安然无恙。我从
新闻采访与写作人物与事件类新闻的 采访写作
• 1981年,张品正结婚的时候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 举动,带着奶奶出嫁。从那时起,她把靳奶奶接 到了自己的新家,开始照顾起当时已七十多岁的 老人。孩子出生以后,住房明显紧张,张品正就 和丈夫请人在楼下的空地上盖了一间小平房。从 那以后,她和丈夫搬进了小平房,把楼房留给靳 奶奶和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