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声学测量系统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原理简析

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原理简析

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原理简析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多个传感器分布在不同位置来捕捉声音信号并进行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等。

本文将对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的原理进行简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

一、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的概述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工作的声音处理技术。

它通过将多个声音传感器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实现对声音信号的全方位捕捉和分析。

这些传感器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协同处理。

二、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的原理1. 数据采集: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首先需要在不同位置安装多个声音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会同时采集周围的声音信号。

传感器通常由麦克风或压电传感器组成,可以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2. 传输与同步:采集到的声音信号需要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传感器之间需要进行同步,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时间同步或者基于触发事件的方式实现。

3. 数据处理:中央处理单元接收到传感器采集的声音信号后,会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预处理包括信号放大、滤波等,以去除噪声和干扰。

分析包括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算法,以提取声音中的有用信息。

4. 数据融合: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通常会采用数据融合的方法,将多个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和综合。

数据融合可以提高声音信号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高系统的性能。

5. 应用领域:经过分析和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比如在智能家居领域,可以通过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实现对室内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在安全监控领域,可以用于声纹识别和异常声音检测等。

三、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的优势分布式声音传感技术相比传统的声音传感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 高质量:通过多个传感器的分布式部署和数据融合,可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2. 高可靠性:多个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即使部分传感器发生故障或失效,系统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

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

分布式声波传感系统DAS产品介绍
1、分布式声传感技术:
利用相干瑞利散射光的相位而非光强来探测音频范围内的声音或振动等信号,不仅可以利用相位幅值大小来提供声音或振动事件强度信息,还利用线性定量测量值来实现对声音或振动事件相位和频率信息的获取。

DAS可以认为是一个移动干涉式声波传感器在传感光纤探测外界信号,当声音或振动引起该位置干涉光相位的线性变化,通过提取该位置不同时刻的干涉信号并解调,就可实现外界物理量的定量测量。

2、DAS测量原理
DAS 测量过程:激光器沿着光纤发出光脉冲,一些光以反向散射的形式与入射光在脉冲内发生干涉,干涉光反射回来以后,反向散射的干涉光回到信号处理装置,同时将光纤沿线振动声波信号带来信号处理装置。

由于光速保持不变,因此可得到每米光纤的声波振动的测量结果。

3、DAS技术简介
最大可探测40kHZ声波信号
可探测任何位置光纤周边的实时声波信号(最高40kHZ)
耐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且抗电磁干扰
尺寸小,组网能力强
4、DAS基本性能指标
传感距离 0-50km
空间采样分辨率1m
频率响应范围 <40kHz
噪声水平10-3rad/√Hz
实时数据量100MB/秒
响应时间快典型1秒
光纤类型普通单模光纤
测量通道 1,2,4通道(实时性受影响
数据存储容量16TB固态硬盘阵列。

分布式声学测量设备中精确时钟同步研究

分布式声学测量设备中精确时钟同步研究

B in 0 10 C ia e i 10 9 , hn) jg
A bsr t Tode elp e h l gy o i e s nc r nia i o fe e e o si diti utd t o k m e s r m e t a h g t ac : v o t t c no o ftm y h o z tonam ngdif r nts ns r he n srb e new r a u e n , nd c a e n
关 键 词 : 布 式 ; 精 确 时 间协 议 ; 时 间 同 步 ; IE 1 8; 频 率 补 偿 分 E E 58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 P 9 T 3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72 2 1) 1 3 10 10 .0 4(0 1 0 — 5 -3 0
i t d c d t s let i q e t n I i v rfe e d sra o n n i r t n me s r me t e u r me t . n r u e r o v s u si . t s e i dt me t n u ti l u da d v b a i a u e n q ie n s o o e h o i o i s o r Ke r s d s iu e p e iet r t c l t y c r n z t n I EE1 8 ; fe u n y c mpe s t n y wo d : it b t ; r cs i p o o o ; i s n h o ia i ; E r me me o 5 8 r q e c o n ai o
计 算 机 工程 与设 计 C m u r ni e n d ei 2 1, o 3, o1 o pt E g er g n s n 0 1 V 1 2 N . e n i a D g .

技术参数详细要求

技术参数详细要求

第三章技术参数详细要求A包:音频分析仪一、主要技术参数:一)、硬件:音频分析仪主机★1.频率范围:20Hz 至 20KHz★2.总谐波失真精度:1.0dB3.动态范围 : 96 dB4.测量电平:0.15mV5.SINAD:-94dB6.内部失真 : <–85dB7.基底噪音: 0.16mVpp8.SNR : 94dB9.调制系数:1.0dB二)、软件:1.控制系统:供方提供基于Windows XP的嵌入版操作系统。

2.CTA音频测试质量项目:为方便操作和运行,CTA是一个已独立配置好的模块,有一个独立的界面。

3.3GPP TS 26.131,音频质量项目:为方便操作和运行,3GPP测试项目是一个已配置好的模块,有一个独立的界面。

三)、系统所覆盖的检测标准及主要测试项:(1)电平测量;(2)选择性电平测量;(3)SINAD和THD+N测量;(4)失真测量;(5)调制系数和DFD;(6)CTA 音频质量项目(7)3GPP TS 26.131,音频质量项目二、一般技术参数:1、可以升级支持测试3GPP TS 26.132 ,3GPP TS 51.010, ITU-T P.835, ITU-T P.863, Vodafone(沃达丰营运商), 中国移动(CMCC), TD-SCDMA2、适合所有接口:模拟,数字或者组合3、能记录和回放音频信号4、产生PDF格式的测试报告(易于保存、发送和阅读)三、配置要求:供方提供基于Windows XP的控制系统,测试软件安装于该控制系统中。

B包:音频屏蔽箱、人工耳、人工嘴一、技术参数:1、电话测试头,宽带耳模拟器,人工嘴模拟器,符合标准国际标准Type3.2;2、人工嘴模拟器:∙110 dB SPL (200Hz-2KHz)∙100 dB SPL (100Hz-10KHz)∙★失真 at 94 dB SPL, 25 mm form lip ring, 200Hz to 250Hz, < 2%; 250Hz to 8kHz ,< 1%3、人工耳主要技术指标:可安装在电话测试架上对不同类型手持设备进行声学特性参数,主要用于对宽频、泄漏型电话机的接受响应特性进行测试。

设计与分析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

设计与分析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

设计与分析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是一种利用分布式计算的方式,对语音信号进行识别和处理的系统。

在进行语音识别时,经常会出现计算量大、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采用了分布式计算的方式来进行语音识别。

本文将针对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和分析进行探讨,并探讨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系统结构设计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设计系统结构时,需要考虑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

同时也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1.2 数据分析与处理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设计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鉴一些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如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

1.3 服务器配置和性能调优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服务器配置和性能调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设计服务器的配置和性能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负载和CPU的利用率等,以保证系统的高效和稳定性。

二、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分析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分析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系统的稳定性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各种错误和异常情况,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2 系统的性能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是非常关键的。

在进行系统性能评估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和效率等问题,同时还要进行性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3 系统的扩展性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扩展性是非常重要的。

系统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以便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三、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领域:3.1 人机交互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可以用于人机交互,例如语音助手、语音指令等。

扬声器力学分布式参数(第一部分:测量篇)(待续)

扬声器力学分布式参数(第一部分:测量篇)(待续)

【 bt c】 h mcai li aosfod e ed v ui e e r e s natnf ntn adg A s at Te e n av ri us a r re ns rds bdb a eolerr srucos n o r h c b tn ol p k ta c i i y tfi a ef i e
( at M esrmet) C n n e ) Pr 1: au e ns ( o t u d i Wo a gKi e , ahm Sheh r l n l p l J ci clct  ̄ p o e
( .Kipl m H,rse 17 , r ay2 F cl f o ptr c neU i rt o Tc nlg ,rse , e ay 1 l e G b Dedn02 7 G m n ;. au yo C m ue i c , n esy f eh o y Dedn G r n ) p e t Se v i o m WA GG npn ( rnle y N agig Ta s t b ) ad ( o pp ( ru ) o oao ,i i hj n 1 13 C i ) C m u a Go p C r rtn J x gZ eag34 1 ,hn l p i an i a
m tcl a hc r esrda sl tdpi s n h r c fh da r cn , o e daham, io , ae) e iad t w iha m aue te ce o t o es f e e ait ( oe dm , iprg ps n pn1 . r a e e n t u a ot r o t
T ee ir ue aa t s u pe eth m e aa tr T i e ma , ol er tem l a m t ) s pi hs s b t p me r splm n tel pdp r es( he —S l nn na, hr a pr ee , i ly dt i d r e u me l l i a s r m f

国家环保设备中心-声学实验室技术要求

国家环保设备中心-声学实验室技术要求

国家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声学实验室技术要求一.声学实验室组成根据国家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声学实验室包含全消声室一间、半消声室一间、混响室一间、标准隔声试验室一套、消声器测试系统一套、标准驻波管以及低频驻波管各一套。

二.全消声室2.1声学性能技术指标1. 本底噪声:在现有建设场地周围环境下(周围无城市主干道,附近没有对建设环境区域影响超过60dB(A)的噪声源),规划实验室区域内其它实验室和办公区域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本底噪声≤18dB(A);2. 自由场特性:以全消声室地网以上部分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在50~10kHz频率范围内,在至少半径为2.5m的空间区域内,满足自由场的要求。

在自由场半径范围内,测量声压级和理论声压级之间最大允许差值符合ISO3745及GB6882中所列范围(如下表)。

自由场的验收测试采用1/3倍频程中心频率的单频纯音信号进行。

必要时可增加其它纯音频率。

3. 低频截止频率:全消声室的低频截止频率为50Hz。

2.2全消声室结构要求4. 内部吸声:全消声室内部吸声材料或结构应在50Hz~100Hz频段内满足垂直入射吸声系数≥0.95,在100Hz以上频段内满足垂直入射吸声系数≥0.99。

消声室内部没有明显的反射结构存在,对声场的自由场衰减造成影响。

设计方案中应提出对室内门框、可能的立柱的声学处理方法。

满足以上性能要求的任何形式的吸声结构都可以做为全消声室的内部吸声构造。

一般不推荐采用金属护面结构,如采用金属护面结构应保证护面金属板的穿孔率在40%以上,且孔的等效直径(方空圆孔均可)应不小于5mm。

吸声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

5. 结构尺寸:全消声室的基本结构尺寸见所附的实验室布局图,推荐的消声室内净空尺寸为12.6m(L)⨯9.7m(W) ⨯6.2m(H) (其中地网上5.4m,地网下1.8m)。

可以根据土建设计要求或方案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微调。

6. 结构形式:全消声室采用房中房的结构形式,内墙采用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砖混结构。

分布式声传感原理das

分布式声传感原理das

分布式声传感原理das分布式声传感原理声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传感器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声传感技术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工业、军事等领域。

分布式声传感技术则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应用,本文将对其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述分布式声传感系统由多个音频采集点组成,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每个音频采集点可以同时采集多个位置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通过算法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位置的声源信息。

二、原理1. 声波传播原理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需要介质来进行传播。

当介质受到振动时,会引起周围介质的振动,从而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机械波。

在空气中传播时,它的速度大约为340米/秒。

2. 声波检测原理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等现象。

利用这些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声波检测器来检测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声波检测器一般由麦克风、电路和放大器等组成。

3. 分布式声传感原理分布式声传感系统中的每个音频采集点都是一个声波检测器,它可以同时采集多个位置的声音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

中央处理单元可以通过算法对这些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位置的声源信息。

4. 声源定位原理在分布式声传感系统中,我们需要对各个位置的声源进行定位。

常用的方法有三角定位法、扩展卡尔曼滤波法等。

三角定位法是利用三个或以上的音频采集点来计算出目标物体在空间中的坐标。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则是根据目标物体运动状态和环境噪声等因素来估计目标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

5. 声源识别原理在分布式声传感系统中,我们还需要对各个位置的声源进行识别。

常用的方法有基于能量特征、基于谱特征、基于时域特征等。

基于能量特征的方法是利用声音信号的能量大小来判断声源类型。

基于谱特征的方法是利用声音信号的频率分布情况来判断声源类型。

基于时域特征的方法则是利用声音信号的时间序列来判断声源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声学测量系统技术要求
招标说明:
1、请明确贵公司投标价范围内所包含的各系统及产品的造价及规格、型号、相关的技术参数;只投标总价的
视为未实质性响应;
2、投标书必须明确免费安装调试;
3、送货上门的相关费用包含在投标报价中,招标方不再另付送货上门的相关费用;
4、请明确“技术培训”、“技术咨询”费收费明细;要求技术培训一周以上,并随业主测试完成至少三个相关
项目。

5、要求的免费保修期是货物验收合格后2年。

售后服务中必须明确“保修”是免费保修还是有偿保修?保
修期是多少;如果是有偿保修,请详细说明费用明细(含保修的安装调试相关费用)。

6、售后服务中必须明确该产品的软件升级如何保障。

是否收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