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Cl-35.5 Ga-70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既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又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核酸中,鸟嘌呤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的量
D.信息分子只有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才能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关于酶及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酶的专—性,可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和碘液设计实验
B.探究酶的高效性,因作用机理不同,加酶组比加FeCl3组产生的气体量多
C.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为:加底物→调pH→加酶→混匀→观察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利用淀粉酶、淀粉和斐林试剂设计实验
3. 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被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研究发现,肿瘤细
胞膜上葡萄糖载体增多,同时细胞中的线粒体功能下降,糖酵解增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抑制糖酵解酶的活性,可以阻断糖酵解的进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B.肿瘤细胞糖酵解增强,可能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为蛋白质、DNA的合成提供原料有关C.肿瘤细胞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进一步转化成乳酸,其释放的能量部分储存在ATP中D.产生相同量的ATP,肿瘤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比正常细胞多4.下列配子的产生与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A.基因型为Z e W的雌性个体产生Z e W的卵细胞
B.基因型为EEX F X F的个体产生EX F、eX F的配子
C.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只产生ef和EF两种配子
D.基因型为X E Y的雄性个体产生X E X E的次级精母细胞
5.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RNA分子,lncRNA和mRNA 一样是由相应的基因转录而来。
lncRNA功能较为复杂:有些能抑制RNA聚合酶的作用;
有些可以与相应的mRNA结合,抑制翻译过程;有些可以与蛋白质结合,调控蛋白质功能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ncRNA的合成和逆转录过程所需的原料相同
B.lncRNA必需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中才能发挥作用
C.lncRNA中连接相邻两个核糖核苷酸的化学键为氢键
D. 不同组织细胞的lncRNA种类不同,可能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6.下列有关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高度不育,但其无子性状也可以遗传
B.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品种是因为基因重组产生了新性状
C.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基因既可突变成a基因,也可突变成b基因
7.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使用了多种材料。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的水泥属于硅酸盐材料
B.桥面的沥青不溶于水
C.钢箱梁中钢的硬度比生铁的大
D.氯丁橡胶防水条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aHCO3溶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和苯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1mol物质最多能与3mol氢气加成
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均能使溴水褪色
9.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共价键数目为5N A
B.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SO2时离子方程式为:
Ca2++2ClO-+SO2+H2O = CaSO3↓+2HClO
C.反应3NF3+5H2O = 2NO+HNO3+9HF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能与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K+、Fe2+、NO3-、Na+
10.下列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实验室制取Cl2 B.②除去SO2中少量的HCl气体
C.③验证非金属性:S>C>Si D.④升华提取碘
11.我国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电池总反应为:AlLi+C x(PF6)xC+Al+PF6-+ Li+,则下列有关说法不
正
确的是
A.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AlLi-e-= Li+ + Al
B.充电时,b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充电时,PF6-离子向b极移动
D.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可能是LiPF6的水溶液
12.已知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W的简单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可以化合成盐,Y与W同主族,X、Z形成的双聚分子结构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X>W
B.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
C.电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制备X单质
D.YZ3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