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课后题及答案
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二首金色花 荷叶母亲》导学案及答案

7*散文诗两首【导学目标】1.学习本文用意象表达感情及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品味文章的精美语言,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3.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分析法:①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进行分析。
②通过人物所做的事件来分析人物品质。
③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或评价。
④结合文章的社会历史背景来分析温馨提示:①注意用词准确,积累一些概括人物性格的常用词语,如含褒义的有:纯真、勇敢、善良、勤劳、谨慎、正直、谦虚、机智、心胸宽广、意志坚定、沉着冷静等;含贬义的有:虚伪、狡猾、自私、贪婪、愚蠢、莽撞、怯懦、悲观、多愁善感、唯利是图、尖酸刻薄等。
第1课时学习《金色花》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一个婴儿即将降临人世,他问上帝:“他们说,明天就要把我带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慈祥地说:“放心吧,孩子,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你的降临,并且,她会用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这位天使是谁呢?对,是母亲。
那么,孩子又该怎样回报母亲呢?就让我们走进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中去寻找答案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感悟母爱,请以具体的形象 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 是__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 您就是____,___
_。
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 和《春水》,了解冰心对 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 颂,同时也体会寄情于物 写法的妙处。
拿灯去牛棚时—— 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从文中故事中, 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 样的孩子(妈妈)?请大家用这样的句 式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从文中
这句话(这几个
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孩子(妈妈)。
孩子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热爱妈妈
妈妈 慈爱善良,勤劳美丽
疼爱孩子
感悟探究
1、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 “暗暗地”、“悄悄地”呢?
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 动的?
红莲
亭亭立着
左右欹斜 不摇动了
我的心情 烦闷 不适意
(浓阴的天,为红莲而担忧)
无法可想
(担忧伤心、无计可施, 为荷叶的出现做铺垫)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感动
(赞美荷叶,为红莲而高兴)
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 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 面……
旁边的一个大荷叶,被风吹了, 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 红莲上面……
美读指导
1、旁白:喜悦、舒缓、温馨、深情; 2、对话:注意各自语气,读出母子 之爱。
泰戈尔经典语录
1.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 就是爱情。 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5.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 将错过群星。 6.天空不曾留下飞鸟的痕迹,但我 已经飞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两首》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同步练习五、阅读(一)《荷叶母亲》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 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2 1 c n j y .c o m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 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来源: 2 1 ·世纪·教育·网】④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 ( hándàn) 的,今晨都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2 1 * c n j y * c o m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倾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我不由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都不动摇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一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版权所有: 2 1 教育】⑧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⑨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1.文中第二、三两段从记叙的顺序来看是,其作用是什么?2.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的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2 分)3.第四段中的“ 菡萏” 是荷花的别称,此处的含义是。
( 2 分)4.为什么“ 我不敢下阶去”?( 1 分)5.怎样理解“ 心中的雨点”?( 2 分)6.最后一段在表达方式上看是和,其作用(二)春草散章杨林雪①连篇累牍,风之笔蘸着水之墨,春草将她绿色的文字刻于春天的大地上。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

1、扫除字词障碍。
2、注意节奏、情 感。 3、注意停顿。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 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文中将“我” 比作风吹雨打的荷花,将母亲比作替荷花抵挡风雨 的荷叶,进而歌颂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重点描写自家院中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采用触景生情的手法
再读课文
1、诗中的“孩子”是借助什 么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 表达对母亲的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 花?诗人又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 一朵金色花?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 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 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3、“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不动摇
环境
繁杂的雨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徘徊
雨肆意的下 着
不宁的心绪 散尽,感动
一、课文重点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 作者的心情有没有变化?请找出变化过程。
1、文章的题目叫“荷叶 母亲” 那么荷叶 和母亲之间有什么样的 内在的联系? 2、请找出全文的文眼。
自由朗读金色花 整体感知
活泼、可爱、顽皮、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天真、但又体贴 , 的孩子。 关心母亲
慈爱善良 我从诗中读到了一个 喜爱孩子 的妈妈。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大意,看谁 概括得好!
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与他母 亲“捉迷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 现对母亲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 性的美好与圣洁——母子情深
思 考
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 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导学案(含答案)

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第1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等词语。
2.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散文诗中所表现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熟读背诵诗。
重点难点重点:准确领悟散文诗所抒发的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难点:深层品味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如《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学习方法:1.朗读教学法。
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
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采用诗歌五步教学法。
知诗(知内容)说诗(说诗意)想诗(想意境)悟诗(悟情感)品诗(品特色)。
课前导学: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生于地主家庭。
曾留学英国。
1921年在桑蒂尼盖登创办国际大学。
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等。
1903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攲.斜()沐.浴()祷.告()膝.盖()并蒂.()菡萏..()..()徘徊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匿笑:并蒂:菡萏:徘徊:攲斜:荫蔽:导入新课: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含答案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含答案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1、《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________,原名谢婉莹。
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________》等。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仍是不适意!——徘徊________转了一会儿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qī________斜。
——选自冰心《荷叶·母亲》3、默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________4、解释加线语句的含义。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冰心《荷叶·母亲》)“心中的雨点”:________。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拟人)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比喻)C、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
(比喻)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B小松树!/容我伴你去/山上的白云深了!上面两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着名的女作家________。
她最有名的两部诗集是《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童真和________是这些诗集的主题歌。
7、仿照示例的形式,另选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首小诗。
示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8、读课文《荷叶母亲》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叶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2018年暑期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 》自学案(含答案)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熟读背诵诗。
1.积累字词,能读会写“嗅、叠、匿笑、花瓣、沐浴、祷告”等词语。
2. 掌握散文诗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聚焦】《金色花》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答: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荷叶母亲》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明确:①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②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看出。
【难点突破】比较《金色花》《荷叶·母亲》相同点:①思想感情相同,赞美母爱的伟大神圣;②展开丰富的-想象,具有图画美。
不同点:①语言的不同,《金色花》语言质朴秀丽。
《荷叶·母亲》语言淡雅清婉;②情景交融的方式不同,《金色花》是缘情造景。
《荷叶·母亲》是触景生情;③思想感情的不同,《金色花》中既有母爱的光辉,还有孩子的爱心。
《荷叶·母亲》更多的是赞美母爱;④整体氛围的不同,《金色花》是明朗圣洁的美,《荷叶·母亲》是凄清含蓄的美;⑤内容的不同,《金色花》写一天时间里孩子三次与妈妈嬉戏,《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伟大的母爱。
【走进作者】①泰戈尔,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
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②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
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②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荷叶母亲》

•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 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 2、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受到美的 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 。
泰戈尔:(1861~
1941)印度作家、诗 人、社会活动家。 在二十世纪20-40年 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代表作: 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 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
1、请简要概括这篇散文诗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在一个雨天看到一张大荷叶遮护着 一枝红莲的情景,表达母亲是人生唯一可 靠的心灵避难所这种思想感情,歌颂了母 爱的博大无边,伟大无私。
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 变化,完成下表
环 境
一写红莲
红 莲
心情
二写红莲
三写红莲
☆朗读,感知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母亲是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是保护我们 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荷 叶 护 莲
借景
联想
母 亲 呵 护 子 女
抒情
另一首诗中相同意旨的一句:
• • • • • •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进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 (《繁星》第159节)。
环
境
红
莲
我的心情 烦闷 不适意
一写红莲 繁杂的雨声
开满、亭亭 雨 左右攲斜
浓阴的天 二写红莲 雷声作了 愈下愈大
三写红莲 雨势并不减退; 不动摇
在大荷叶的覆 盖下
不宁的心 绪散尽了 感动
朗读,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 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象征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 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诗两首》“研讨与练习”说明
深圳市龙华中学邓拥军
说明:
对《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做了本人觉得有必要的修改。
一朗读《金色花》,想一想: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孩子对妈妈怎样的情感?他为什么会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本题意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的情感,理解诗的表层意象和深层意蕴。
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儿童喜欢嬉戏的心理,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孩子”要妈妈时时刻刻注意他的存在,让她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让她为自己着急。
他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
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的所有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提醒她注意“我”。
作者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因为金色花的圣洁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
二《荷叶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本题意在让学生通过解读文中“我”的情绪变化,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本文母爱主题呈现的过程和方式。
“我”的情绪从听雨观荷开始,经历了一个由烦闷不适到释然的变化过程。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让“我”烦闷;凋谢的白莲让“我”怅然;即使是盛开的红莲,也不能让“我”心情好转。
但是,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因为“我”由此联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和关爱。
“我”的这一情绪变化,是全文的重点,为结尾的歌颂母爱蓄足乐势。
三体会下列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1.“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我那时所要同你说的话了。
2.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本题就两篇散文诗中比较含蓄的语句要求学生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时应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意义。
1.妈妈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孩子,不免有些着急,一见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不说一声就走了,叫妈妈急死了。
“我”呢,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呢。
2.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
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母亲是为我们遮挡风雨的人,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四△这两篇散文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要让学生明确,此次练笔,必须借助形象来抒情。
借助什么形象才好呢?这要注意揣摩两篇散文诗中的联想和想象。
泰戈尔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冰心由荷叶护莲花,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我们也可以借助另外的事物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