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LE MODEM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规范(试行版)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 0现网测试要求分册2009.V1

保密等级:公开发放中国电信正式版目录前 言.........................................................................................................................................V 1 适用范围..................................................................................................................................1 2 参考资料..................................................................................................................................1 3名词和缩略语 (1)3.1 名词....................................................................................................................................1 3.2 缩略语.. (3)4 概述..........................................................................................................................................5 4.1 测试等级............................................................................................................................5 4.2 测试结果判断准则............................................................................................................5 4.2.1 预期结果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5 4.2.2 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5 4.3 测试编号组成.. (6)5 测试环境和素材......................................................................................................................6 5.1 测试环境............................................................................................................................6 5.2 测试配置参数....................................................................................................................7 5.3 测试仪器仪表....................................................................................................................8 5.4测试素材 (8)6 PRL 更新、系统捕获、新旧UIM 卡接入鉴权..................................................................8 6.1 TC-R0F IELD -01001 [必选]CPRL 更新 静态....................................................................8 6.2 TC-R0F IELD -01002 [必选]系统捕获 静态.......................................................................9 6.3 TC-R0F IELD -01003 [必选]新旧UIM 卡接入鉴权 静态...............................................10 6.4 TC-R0F IELD -01003 [验证]SSD 同步 静态.....................................................................10 7增强型业务信道测试 (10)7.1 TC-R0F IELD -02001 [必选]移动台接收单用户数据包 静态.........................................10 8切换测试 (11)8.1 TC-R0F IELD -03001 [必选]1X 增强型激活更软切换(DRC 重指定).........................11 8.2 TC-R0F IELD -03002 [必选]1X 增强型激活软切换(DSC 变换/DRC 重指定)..........12 8.3 TC-R0F IELD -03003 [必选]移动台在同一PDSN 下的从1X 增强型向CDMA 1X 的休眠切换 138.4 TC-R0F IELD -03003 [必选]移动台在同一PDSN 下的从1X 增强型向CDMA 1X 的激活切换 138.5 TC-R0F IELD -03004 [必选]移动台在同一PDSN 下的从CDMA 1X 向1X 增强型的休眠切换 14中国电信正式版8.6 TC-R0F IELD -03005 [不测]M 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PDSN 之间的1X 增强型休眠切换 158.7 TC-R0F IELD -03006 [不测]M 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PDSN 之间的1X 增强型激活切换 158.8 TC-R0F IELD -03007 [不测]M 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PDSN 之间的从1X 增强型向CDMA 1X 的休眠切换 (16)8.9 TC-R0F IELD -03008 [不测]M 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PDSN 之间的从1X 增强型向CDMA 1X 的激活切换.............................................................................................................17 8.10 TC-R0F IELD -030010 [不测]M OBILE IP 下,移动台在不同PDSN 之间的从CDMA 1X 向1X 增强型的休眠切换 (17)9 混合模式测试 (18)9.1 TC-R0F IELD -04001 [必选]CDMA 1X 和1X 增强型均为空闲状态,MO/MT 电话 静态 189.2 TC-R0F IELD -04002 [必选]CDMA 1X 空闲状态,1X 增强型休眠状态下,MO/MT 电话 静态 199.3 TC-R0F IELD -04003 [必选]CDMA 1X 空闲状态,1X 增强型非实时数据业务激活状态下,MO/MT 电话 静态............................................................................................................19 9.4 TC-R0F IELD -04003 [必选]CDMA 1X 和1X 增强型均为空闲状态,MO/MT 短消息 静态 209.5 TC-R0F IELD -04004 [必选]CDMA 1X 空闲状态,1X 增强型休眠状态下,MO/MT 短消息 静态......................................................................................................................................20 9.6 TC-R0F IELD -04005 [必选]CDMA 1X 空闲状态,1X 增强型非实时数据业务激活状态下,MO/MT 短消息 静态........................................................................................................21 9.7 TC-R0F IELD -04006 [必选]1X 增强型休眠状态下,移动台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 静态 219.8 TC-R0F IELD -04007 [必选]1X 增强型休眠状态下,网络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 静态 2210 Performance 测试................................................................................................................22 10.1 TC-R0F IELD -05001 [必选]PPP SESSION (S IMPLE IP) 建立时间 静态............................22 10.2 TC-R0F IELD -05002 [必选]AT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 静态...........................................23 10.3 TC-R0F IELD -05003 [可选]AN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采用缺省的S LOTTED M ODE 属性) 静态 2410.4 TC-R0F IELD -05003 [可选]AN 发起的连接建立时间(采用非缺省的S LOTTED M ODE 属性) 静态.....................................................................................................................................25 10.5 TC-R0F IELD -05004 [必选]AT 与1X /1X 增强型 R EV 0 系统进行S ESSION 协商 静态26 10.6 TC-R0F IELD -05005 [可选]反向链路数据性能(传送H I C AP FULL BUFFER 业务数据)静态 2610.7 TC-R0F IELD -05006 [可选]反向链路数据性能(传送L O L AT BURSTY 业务数据)静态 2710.8 TC-R0F IELD -05007 [可选]反向链路峰值速率数据性能(采用非缺省的功率参数组传送FULL BUFFER 业务数据)静态.............................................................................................28 10.9 TC-R0F IELD -05008 [必选]AT 发起的呼叫建立成功率 静态 (29)中国电信正式版10.10 TC-R0F IELD -05010 [必选]1X 增强型 EVDO 下长时间数据下载测试 动态..............30 10.11 TC-R0F IELD -05011 [必选]1X 增强型 EVDO 下长时间数据上传测试 动态..............31 11 Session 协商测试.................................................................................................................31 11.1 TC-R0F IELD -06001[可选] 1X 增强型连接状态下P ERSONALITY 1到P ERSONALITY 2转移 3111.2 TC-R0F IELD -06002[可选] 1X 增强型休眠状态下EVDO P ERSONALITY 1到EVDOP ERSONALITY 2转移.................................................................................................................32 12 E-Mail 测试..........................................................................................................................33 12.1 TC-R0F IELD -07001[必选]发送邮件(无附件)测试 静态..........................................33 12.2 TC-R0F IELD -07002[必选]发送邮件(有附件)测试 静态..........................................34 12.3 TC-R0F IELD -07003[必选]接收邮件(无附件)测试 静态..........................................35 12.4 TC-R0F IELD -07003[必选]接收邮件(有附件)测试 静态 (35)13 WWW 浏览器测试 (36)13.1 TC-R0F IELD -08001[必选]网页浏览测试 静态..............................................................36 13.2 TC-R0F IELD -08002[必选]浏览器HTTP 下载测试 静态..............................................37 13.3 TC-R0F IELD -08003[必选]浏览器FTP 下载测试 静态.................................................38 13.4 TC-R0F IELD -08003[必选]浏览器FTP 上传测试 静态. (38)14 其它 (39)中国电信正式版图目录无表目录表4-2: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6 表5-1:测试仪器仪表...................................................................................................................8 表5-2:测试素材 (8)中国电信正式版前 言本规范是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体系的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册:(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 (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SMS 分册 (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MS 分册 (4)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Java 分册(5)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BREW 分册 (6)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流媒体分册 (7)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全功能浏览器分册(8)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浏览器分册 (9)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LBS 分册 (10)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IM 分册(1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CDMA/GSM 双模终端分册 (1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DM 分册 (1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DRM 分册 (14)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Email 分册(15)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条码分册(16)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xEVDO 混合操作要求分册 (17)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0现网测试要求分册 (18)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 现网测试要求分册 (19)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 数据终端测试要求分册(20)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射频性能要求分册(21)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数据性能要求分册(22)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协议一致性要求分册 (23)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 分册本规范是中国电信终端测评体系CDMA 终端测试系列的组成部分之一,描述了CDMA 1x 增强型 Rev0终端/数据终端现网要求的测试环境、测试素材、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2010.V1(clear)

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Mobile Terminal Test Specification of China Telecom- Basic Technological Requirements Fascicule(Version 2010.V1)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目录目录 (I)前言 (VI)1适用范围 (1)2参考资料 (1)3名词和缩略语 (1)3.1名词 (1)3.2缩略语 (3)4概述 (5)4.1测试等级 (5)4.2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2.1预期结果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2.2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6)4.3测试编号组成 (7)4.4简化测试集和完整测试集 (7)5测试环境和素材 (8)5.1测试环境 (8)5.2测试配置参数 (8)5.3测试仪器仪表 (9)5.4测试素材 (9)6CDMA1x终端要求 (11)6.1最低性能要求 (11)6.1.1CDMA1x终端射频性能要求 (11)6.1.2CDMA1x终端协议一致性要求 (11)6.1.3CDMA1x终端数据性能要求 (11)6.2业务能力 (11)6.2.1TC-BasicReq-02001 [必选] 【简化集】紧急呼叫 (11)6.2.2TC-BasicReq-02002 [可选] 【简化集】电路型数据承载业务 (12)6.2.3TC-BasicReq-02003 [必选] 【简化集】分组数据承载及预置参数 (12)6.3电路域增值业务 (14)6.3.1TC-BasicReq-03001 [必选] 【简化集】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NIP)/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NIR) (14)6.3.2TC-BasicReq-03002 [必选] 【简化集】呼叫转移 (15)6.3.3TC-BasicReq-03003 [必选] 【简化集】呼叫等待(CW)/呼叫保持 (16)6.3.4TC-BasicReq-03004 [必选] 【简化集】三方通话(3WC) (16)6.3.5TC-BasicReq-03005 [必选] 【简化集】话音优先 (16)6.4开关机、选网和鉴权 (17)6.4.1TC-BasicReq-04001 [必选] 【简化集】开机 (17)6.4.2TC-BasicReq-04002 [必选] 【简化集】系统捕获 (18)6.4.3TC-BasicReq-04003 [必选] 【简化集】数据业务鉴权 (18)6.4.4TC-BasicReq-04004 [必选] 【简化集】国际漫游 (18)6.4.5TC-BasicReq-04005 [必选] 【简化集】网络选择方式,自动选网 (19)6.4.6TC-BasicReq-04006 [必选] 【简化集】鉴权 (19)6.5基本通话功能 (19)6.5.1TC-BasicReq-05001 [必选] 待机空闲状态下输入号码,发起语音呼叫 (19)6.5.2TC-BasicReq-05002 [必选] 来电提示 (20)6.5.3TC-BasicReq-05006 [必选] 通话中访问电话本查看联系人 (20)6.5.4TC-BasicReq-05008 [可选] IP拨号功能及前缀 (21)6.5.5TC-BasicReq-05010 [必选] 语音电话与SMS并发,语音通话中,收到短消息21 6.5.6TC-BasicReq-05011 [必选] 语音电话与MMS并发,语音通话中,收到MMS通知216.6通用用户界面 (23)6.6.1TC-BasicReq-06001 [必选] 状态栏图标 (23)6.6.2TC-BasicReq-06002 [必选] 【简化集】待机界面显示运营商名称 (24)6.6.3TC-BasicReq-06003 [必选] 本机菜单 (24)6.6.4TC-BasicReq-06007 [必选] 低电量关机提示 (25)6.6.5TC-BasicReq-06010 [必选] 键盘锁/屏幕锁基本功能 (26)6.7文字输入和信息提取 (27)6.7.1TC-BasicReq-07001 [必选] 输入法 (27)6.7.2TC-BasicReq-07002 [必选] 联想输入 (27)6.7.3TC-BasicReq-07003 [必选] 输入字符(基本类别) (28)6.7.4TC-BasicReq-07004 [可选] 中文词组输入 (28)6.8电话本 (29)6.8.1TC-BasicReq-08010 [必选] UIM电话本基本功能(仅当终端支持UIM卡时)296.8.2TC-BasicReq-08011 [必选] 终端电话本与UIM电话本之间的记录复制(仅当终端支持UIM卡时) (30)6.9铃声和提示音 (31)6.9.1TC-BasicReq-09001 [必选] MIDI铃声,16和弦及以上 (31)6.9.2TC-BasicReq-09002 [必选] 设置来电铃声 (31)6.10硬件配置和功能要求 (32)6.10.1TC-BasicReq-20006 [必选] 电池续航能力 (32)6.10.2TC-BasicReq-20007 [必选] 【简化集】声码器 (32)6.10.3TC-BasicReq-20008 [必选] 【简化集】无线Modem(仅当终端配备Modem时)336.11UIM卡接口要求 (33)6.12字符集 (34)6.12.1TC-BasicReq-24001 [必选] 显示字符(基本类别) (34)6.13图片文件格式 (35)6.13.1TC-BasicReq-25001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jpeg/jfif,jpeg/exif(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 (35)6.13.2TC-BasicReq-25002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GIF 87,GIF 87a,GIF89a(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 (35)6.13.3TC-BasicReq-25003 [必选] 图片文件格式,PNG(仅当终端屏幕为彩色屏幕时)366.14音频文件格式 (37)6.14.1TC-BasicReq-26001 [推荐]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mp3、文件扩展名为.mp3 376.14.2TC-BasicReq-26002 [必选]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midi、文件扩展名为.mid 376.14.3TC-BasicReq-26003 [必选]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AMR NB、文件扩展名为.amr (38)6.14.4TC-BasicReq-26004 [必选] 对多媒体编码的最低解码要求 (39)6.14.5TC-BasicReq-26005 [推荐] 音频文件格式,编码(codec)为AAC/AAC+ (39)6.14.6TC-BasicReq-26006 [推荐] 启动音乐播放器 (40)6.15环境要求 (40)6.15.1TC-BasicReq-29001 [必选] 终端的工作环境要求 (40)6.16终端外观设计要求 (40)6.16.1TC-BasicReq-30001 [必选] 终端的外观要求 (40)6.17终端软件要求 (41)6.17.1TC-BasicReq-31001 [必选] 终端软件升级 (41)6.17.2TC-BasicReq-31002 [必选] 【简化集】显示软件版本、PRL版本和ESN(或MEID)416.18终端MEID要求 (41)6.19终端支持OTA要求 (41)6.20终端支持PUIMID UIM卡要求 (42)7CDMA 1x/EVDO终端要求 (42)7.1最低性能要求 (42)7.1.1CDMA1X/EVDO终端射频性能要求 (42)7.1.2CDMA1x终端协议一致性要求 (43)7.1.3CDMA1x终端数据性能要求 (43)7.2接收分集 (43)7.2.1TC-EVDO-02001 [可选] 接收分集终端要求 (43)7.2.2TC-EVDO-02002 [可选] 单天线监听1X寻呼信道要求 (43)7.2.3天线设计要求 (44)7.3混合操作 (44)7.4移动性管理要求 (44)7.4.1TC-EVDO-04001 [可选] 移动IP PDSN间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4)7.4.2TC-EVDO-04002 [可选] 移动IP PDSN间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5)7.4.3TC-EVDO-04003 [可选] 移动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5)7.4.4TC-EVDO-04004 [可选] 移动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6)7.4.5TC-EVDO-04005 [必选] 简单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激活状态 (46)7.4.6TC-EVDO-04006 [必选] 简单IP PDSN内切换,移动终端在休眠状态 (47)7.5数据业务基本能力要求 (47)7.5.1TC-EVDO-05001 [必选] 【简化集】终端IP层相关要求 (47)7.5.2TC-EVDO-05002 [必选] TCP/UDP支持 (48)7.5.3TC-EVDO-05003 [必选] PPP配置 (48)7.5.4TC-EVDO-05004 [必选] Simple IP操作 (49)7.5.5TC-EVDO-05005 [必选] Simple IP认证失败 (49)7.5.6TC-EVDO-05006 [可选] Mobile IP操作 (50)7.5.7TC-EVDO-05007 [必选] PRI参数 (51)7.5.8TC-EVDO-05008 [必选] 数据业务参数配置 (51)7.5.9TC-EVDO-05009 [必选] 【简化集】EVDO接入数据业务参数配置 (51)7.5.10TC-EVDO-05010 [可选] 数据呼叫起呼抑制 (52)7.5.11TC-EVDO-05011 [必选] 数据业务激活态下的非激活定时器 (52)7.5.12TC-EVDO-05012 [必选] 混合终端HRPD休眠状态下,移动台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 527.5.13TC-EVDO-05013 [必选] 混合终端HRPD休眠状态下,网络侧重激活分组数据呼叫537.6系统捕获和鉴权 (53)7.6.1TC-EVDO-06001 [必选] 系统捕获 (53)7.6.2TC-EVDO-06002 [必选] 终端新旧UIM卡接入鉴权 (54)7.7接口要求 (55)7.8数据业务并发处理 (55)7.8.1TC-EVDO-08001 [可选] 数据业务并发处理 (55)7.9终端耗电性能 (55)7.9.1TC-EVDO-09001 [必选] 终端激活待机时间 (55)7.9.2TC-EVDO-09002 [必选] 终端网络语音通话时间 (56)7.10MEID要求 (57)8详细更新历史 (58)附录 A 终端技术参数 (63)图目录图5-1:终端基本技术要求测试环境 (8)表目录表4-1:要求等级 (5)表4-2:用例的测试结果判断准则 (7)表5-1:测试仪器仪表 (9)表5-2:测试素材 (9)前言本规范是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体系的系列规范之一,该系列规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分册:(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基本技术要求分册(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SMS分册(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MS分册(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Java分册(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BREW分册(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流媒体分册(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全功能浏览器分册(8)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WAP浏览器分册(9)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LBS分册(10)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IM分册(1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CDMA/GSM双模终端分册(1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DM分册(1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PSVT分册(1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QCHAT分册(1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Email分册(1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条码分册(1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1xEVDO混合操作要求分册(18)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现网分册(19)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0现网测试要求分册(20)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现网测试要求分册(21)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增值业务现网测试分册(22)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Rev.A数据终端分册(23)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最低数据性能要求分册(2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MEID空口一致性分册(25)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26)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附件1(Brew平台常用功能操作流要求)(27)中国电信移动终端测试规范-UI分册附件2(WinCE平台常用功能操作流要求)本规范描述了CDMA终端基本技术要求的测试环境、测试素材、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判定准则。
通信技术试验设备测试规范教材(DOC 235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设备测试规范-WCDMA核心网子系统(最终稿)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专家组2001年10月目次1.适用范围 (3)2.引用标准 (3)3.缩略语 (4)4.测试环境 (7)5.业务测试 (9)5.1电路域业务测试 (9)5.1.1基本电信业务 (9)5.1.2承载业务(可选) (24)5.1.3补充业务 (33)5.2分组域业务测试 (47)5.2.1承载业务 (47)5.2.2短消息业务(可选) (50)5.3 MULTI-ACCESS业务(可选) (51)6.HLR/AUC功能 (52)6.1基本用户数据管理 (52)6.2鉴权与安全性管理 (57)6.3HLR恢复功能 (60)6.4支持移动性管理 (61)6.5支持呼叫相关的处理 (63)6.6补充业务操作 (65)7 MSC/VLR功能 (66)7.1移动性管理 (66)7.2安全性管理 (74)7.3预寻呼功能 (77)8.SGSN功能 (78)8.1安全性管理 (78)8.2移动性管理 (84)8.3位置管理 (105)8.4业务请求和寻呼功能 (124)8.5会话管理 (130)8.6路由与数据转发 (153)9.GGSN功能 (161)9.1会话管理 (161)9.2接入功能 (168)9.3路由与数据转发 (174)10操作维护 (175)210.1.1控制台人机交互功能检查 (175)10.1.2 人机命令功能检查 (176)10.2数据管理功能 (177)10.2.1 数据增加 (177)10.2.2数据查询 (178)10.2.3数据修改 (179)10.2.4数据删除 (180)10.3告警功能 (181)10.3.1告警上报 (181)10.3.2告警查询 (182)10.4设备管理功能 (183)10.4.1设备状态显示功能 (183)10.4.2设备闭塞功能 (184)10.4.3软件加载功能 (186)10.5服务观察功能 (187)10.5.1接口消息跟踪 (187)10.5.2资源状态查询 (188)10.6系统管理功能 (189)10.6.1数据备份管理 (189)10.6.2操作日志管理 (190)10.6.3操作权限管理 (191)11. 统计与测量 (192)11.1话统任务管理 (192)11.1.1登记话统任务 (192)11.1.2激活话统任务 (193)11.1.3挂起话统任务 (194)11.2电路域话务测量 (195)11.2.1各类接续次数测量 (195)11.2.2各类接续次数测量 (196)11.2.3移动性测量 (197)11.2.4话务量测量 (198)11.3分组域话务测量 (200)11.3.1会话业务测量 (200)11.3.2移动性测量 (201)11.3.3话务量测量 (204)11.4资源占用测量 (206)11.4.1 CPU 占用测量 (206)12 计费功能 (207)12.1MSC/VLR计费 (207)12.1.1基本计费功能 (207)12.1.2中间计费功能 (210)12.2GSN计费 (211)12.2.2中间计费功能 (215)12.3CG计费 (223)12.3.1话单采集 (223)12.3.2话单预处理 (224)4前言本测试规范主要依据3GPP的有关建议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设备规范-WCDMA 核心网子系统》,并结合设备开发和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试验的总体要求而制订的。
综合布线标准的测试指标要求

综合布线标准的测试指标要求一、综合布线标准的进展本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1013-1999《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及建筑智能化行业资讯2000年中文版《综合布线系统国外标准》列出综合布线标准测试指标要求。
二、双绞线水平布线链路测试参数和技术指标1.接线图在测试的前期工作中,测试的连接图表示出每条线缆的8条布线与接线端口的连接实际状态。
正确的线对为:1/2,3/6,4/5,7/8。
2.线缆链路长度布线线缆链路的物理长度由测量到的信号在链路上的往返传播延迟T导出。
为保证长度测量的精度,进行此项测试前应对被测线缆进行NVP值(额定传输速度)校核。
NVP=(线缆中信号传播速度/光速)×100%,该值随不同线缆类型而异。
通常,NVP范围为60%~90%。
3.特性阻抗特性阻抗指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呈现的电阻。
综合布线用缆线为100Ω,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线缆,其每对芯线的特性阻抗在整个工作带宽范围内应保证恒定、均匀。
链路上任何点的阻抗不连续性将导致该链路信号反射和信号畸变。
链路特征阻抗与标准值之差≤20Ω。
4.直流环路电阻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宽带线缆,在基本链路方式、永久链路方式或是通道链路方式下,线缆每个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在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环境下的最大值:3类链路不超过170Ω,3类以上链路不超过30Ω。
5.衰减由于集肤效应,绝缘损耗、阻抗不匹配、连接电阻等因素,信号沿链路传输损失的能量称为衰减,表示为测试传输信号在每个线对两端间的传输损耗值及同一条电缆内所有线对中最差线对的衰减量相对于所允许的最大衰减值的差值。
对一条布线链路来说,衰减量由下述各部分组成。
(1)每个连接器对信号的衰减量;(2)构成通道链路方式的10m跳线或构成基本链路方式的4m设备接线对信号的衰减量;(3)布线线缆对信号的衰减量。
不同类线缆在不同频率、不同链路方式情况下每条链路最大允许衰减值。
cable modem自动化测试指导书

Cable modem自动化测试指导书Cable modem自动化测试指导书一、目的: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对Cable modem的大部分指标实现了自动化测试。
该篇文章用于指导硬件测试工程师及硬件工程师使用Cable modem自动化软件进行测试。
二、测试设备测试前需要准备如下设备及配件1、测试仪器:CMTS,固定放在综合实验室Cable modem测试区域频谱仪,需要用有线宽带事业部的那台N9010A2、测试配件①50Ω转75Ω转接头一个②Cable线若干③串口线一根④GPIB控制卡一个⑤可调衰减2个⑥分配器⑦一分二转接头N个(一般需要3个)三、组网图:目前能实现的自动化用例包括:上行功率测试,上行邻信道指标测试,上行带内非邻信道寄生指标测试,谐波测试,Spectrum Shape测试,上行带外寄生指标测试,上线寄生指标测试共七项。
和之前手动测试一样,不同的测试项有不同的测试拓扑图,测试的时候一定要先搭建好环境再运行自动化测试。
测试上行功率,上行邻信道指标,上行带内非邻信道寄生指标,谐波测试,Spectrum Shape 都用如下拓扑图,即直接将CM连接到频谱仪上。
测试上行带外寄生指标需要用分离器,不然测试大功率的时候会FAIL。
拓扑图如下:测试上线寄生指标,需要让CM上线,将上、下行功率调到最小,然后再运行自动化测试程序。
测试拓扑图如下:四、打开软件:1.自动化软件安装在综合实验室CMTS旁边第二台电脑上,如下,放在D:\cable_modem_zidonghua\attrobot_v2.0.0下,进入路径之后点击下面图标即可。
打开软件之后可能会有一下升级提醒,选择以后提醒我,不要进行升级。
五、打开编写好的Cable modem自动化用例根据欧标和美标测试频点及部分判据的不同,分别写了自动化用例,保存在不同的文件夹里面。
如果测试欧标的,就在自动化测试平台里面打开这个文件夹,如果是美标的就打开这个文件夹,如下是操作步骤1.选择文件——打开文件夹,然后选择相应的文件夹。
高频电线电缆测试标准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1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2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3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4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5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6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7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8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9页受控号:
电线电缆标准
核准:制订:版次:1.0 修订日期:年月日单位:工程课总10页第10页受控号:。
(完整版)CableModem的简要介绍

1.Cable Modem简介电缆调制解调器( Cable Modem)接入技术是基于有线电视( CATV)网的网络接入技术。
它是近几年跟着网络应用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
目前, Cable Modem接入技术在全世界特别是北美的发展势头很猛,在中国,广电部门在有线电视( CATV)网上开发的宽带接入技术已经成熟并进入市场。
CATV网的覆盖范围广,入网用户数多;网络频谱范围宽,起点高,大多数新建的 CATV网都采纳光纤同轴混杂网络( HFC网),用 550MHZ以上频宽的邻频传输系统,极合适供给宽带业务。
CableModem与过去的 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 电缆 )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 , 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一般 Modem相同,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经过有线电视 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而一般 Modem的传输介质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是独立的,即用户独享通信介质。
CableModem 属于共享介质系统,其他悠闲频段依旧可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Cable Modem 自己不单纯是调制解调器,它集 MODEM、调谐器、加 / 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 SNMP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于一身。
它不必拨号上网,不占用电话线,可永久连接。
服务商的设备同用户的 Modem之间建立了一个 VLAN(虚假专网)连接,大多数的 Modem供给一个标准的 10BaseT以太网接口同用户的 PC设备或局域网集线器相联。
使用 Cable Modem接入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可以到达10M-36Mbps之间,通过 HFC网传递数据,可以覆盖整个大、中等城市,;假如未来有线电视宽频网络经过改造后,到达光纤到楼的水平,实现全数据网络,传输速率更可达 1000Mbps 以上。
除了可以实现高速上网外,还可以实现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多媒体远程教课、远程医疗、网上游戏、 IP 电话、高速数字流传、 VPN、视频点播等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综合布线标准的测试指标要求

综合布线标准的测试指标要求一、综合布线标准的进展前一段时间市场上综合布线铜缆对绞电缆使用较多的是3类、5类对绞电缆,光缆使用的是62.5/125μm多模光缆。
而近期对绞电缆已使用5e类、6类对绞电缆。
光缆从最新出版的标准规定已进展到62.5/125μm与50/125μm嗄9饫虏⒘惺褂谩<扑慊 缫延桑保埃停猓椋簦 蟆ⅲ保埃埃停猓椋簦 笞允视σ蕴 缃 沟剑保埃埃埃停猓椋簦 笠蕴 纾 宰酆喜枷叽 渫 缬行碌囊 蟆S没г诠こ讨腥范 瞬捎煤沃滞 隆⒐饫拢 匦虢 凶酆喜枷叩墓こ滔钅坎馐裕 锏街副暌 螅 拍芙 泄こ毯细裱槭眨 裨蛎挥写锏奖曜家 螅 嵊跋焓褂谩1疚囊谰葜谢 嗣窆埠凸 ㄐ判幸当曜迹伲模 ?1013-1999《综合布线系统电气特性通用测试方法》及建筑智能化行业资讯2000年中文版《综合布线系统国外标准》列出综合布线最新标准测试指标要求。
二、双绞线水平布线链路测试参数和技术指标1.接线图在测试的前期工作中,测试的连接图表示出每条线缆的8条布线与接线端口的连接实际状态。
正确的线对为:1/2,3/6,4/5,7/8。
2.线缆链路长度布线线缆链路的物理长度由测量到的信号在链路上的往返传播延迟T导出。
为保证长度测量的精度,进行此项测试前应对被测线缆进行NVP值(额定传输速度)校核。
NVP=(线缆中信号传播速度/光速)×100%,该值随不同线缆类型而异。
通常,NVP范围为60%~90%。
3.特性阻抗特性阻抗指链路在规定工作频率范围内呈现的电阻。
综合布线用缆线为100Ω,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线缆,其每对芯线的特性阻抗在整个工作带宽范围内应保证恒定、均匀。
链路上任何点的阻抗不连续性将导致该链路信号反射和信号畸变。
链路特征阻抗与标准值之差≤20Ω。
4.直流环路电阻无论3类、4类、5类、5e类或6类宽带线缆,在基本链路方式、永久链路方式或是通道链路方式下,线缆每个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在20摄氏度到30摄氏度环境下的最大值:3类链路不超过170Ω,3类以上链路不超过30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rmal Pwr dBmV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MIB Pwr dBmV
Offset dB
Result Pass/fail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 上行信道指标测试
(1)上行频率范围测试 测试方法:
e、设置 SFU 调制方式为:256QAM,C/N=23.5,调整 SFU 下行电平使其在 CM 正 常工作电平之内。通过串口命令:cd /cm_hal ,lock_ds ***(其中***代表频点 值)锁定下行信号。改变电平值直到不能锁定信号为止,记录下此时的电平值(最 高和最低),填入下表。然后对不同的频点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填表。
Symbol rate
Ksymbol s/sec 1280
Frequen cy
MHz 6.6
Nominal Tx Power
dBmV 58 52
Measure d Power
dBmV
MIB Power Reporte
d
Differe nce
dBmV
dB 0 0
Toleran ce
+/-2 dB +/-2 dB
的时间,填入下表。
Frequency (KHz) First Time (min)
Second Time (sec) Third Time (sec)
93
213
453
693
855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Cable Modem 参数测试
2.1 下行信道指标测试 (1)CABLE MODEM 下行频率范围
a、 连接系统设备,并使之工作正常。如图所示:
CMTS CM
b、 通过修改配置,将 CMTS 系统的上行频点分别设置在 CM 的最低频点 5M 和最高频点 65M。
c、 确认系统可以正常通信。 (2)上行发送电平测试和频谱测试
测试方法: a、 连接系统设备,并使之工作正常。
频谱仪
PC
CM
b、连接频谱测试仪并设置适当的参数。 c、设置串口命令:us_transmit 16qam 1.28 6.6 58.0 tdma,其中,16qam 为调试方式,可设为QPSK、8QAM、16QAM 、32QAM、64QAM、128QAM中一种模式。 1.28 tdma分别是符号率和上行发送协议,可设为TDMA:160K、320K、640K、1280K、 2560K、5120K sym/sec ;S-CDMA:1280K、2560K、5120K sym/sec;7.5为上行发 送信号带宽设置范围;40.0是上行信号发送强度。 d、按照串口命令格式,设置上行频率分别为:6.6M、23.5M、40.4M,符号率 1280 Ksymbols/sec,进行持续的数据传输。修改上行发送功率从 8 dBmV 到 58 dBmV。 e、使用频谱测试仪测试系统上行发送电平,结果填入 MIB Power 值。
d、设置 SFU 调制方式为:64QAM,C/N=23.5,调整 SFU 下行电平使其在 CM 正 常工作电平之内。通过串口命令:cd /cm_hal ,lock_ds ***(其中***代表频点 值)锁定下行信号。改变电平值直到不能锁定信号为止,记录下此时的电平值(最 高和最低),填入下表。然后对不同的频点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填表。
符号率
带宽 输入阻抗 输入反射损耗
91-857 MHz 45-75 dBuV 64QAM 、256QAM 5.069 Msym/sec(64QAM) 5.361 Msym/sec(256QAM) 6MHz 75 ohm ≥6 dB
Euro-DOCSIS 参数
中心频率 电平范围 调制方式 符号率
带宽 输入阻抗 输入反射损耗
Max Pwr input (Noise Off) dBmV
Min Pwr input(C/N=23.5) Max Pwr input(C/N=23.5)
dBmV
dBmV
f、设置 SFU 调制方式为:64QAM,调整 SFU 下行电平为:+15 dBmV。通过串 口命令:cd /cm_hal ,lock_ds ***(其中***代表频点值)锁定下行信号。然后 查看串口打印信息,记录下下行电平打印值,填入下表 MIB Pwr 值中。然后对不 同的频点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填表。然后设置下行电平分别为:0 dBmV 、-15 dBmV, 重复以上测试。
TDMA: 160K、320K、640K、1280K、2560K、5120K
sym/sec S-CDMA:
1280K、2560K、5120K sym/sec
TDMA: 200、400、800、1600、3200、6400 KHz
S-CDMA: 1600、3200、6400 KHz
75 ohm ≥6 dB
Pass/Fail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
0
+/-2 dB
40
0
+/-2 dB
34
0
+/-2 dB
28
0
+/-2 dB
22
0
+/-2 dB
16
0
+/-2 dB
10
0
+/-2 dB
8
0
+/-2 dB
23.5
58
52
46
40
34
28
22
16
10
8
0
+/-2 dB
0
+/-2 dB
0
+/-2 dB
SFU
PC
CM
b、设置 SFU 调制方式为:64QAM,调整 SFU 下行电平使其在 CM 正常工作电 平之内。通过串口命令:cd /cm_hal ,lock_ds ***(其中***代表频点值)锁定 下行信号。改变电平值直到不能锁定信号为止,记录下此时的电平值(最高和最 低),填入下表。然后对不同的频点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填表。
g、设置 SFU 调制方式为:256QAM,调整 SFU 下行电平为:+15 dBmV。通过 串口命令:cd /cm_hal ,lock_ds ***(其中***代表频点值)锁定下行信号。然 后查看串口打印信息,记录下下行电平打印值,填入下表 MIB Pwr 值中。然后对 不同的频点进行重复测试,结果填表。然后设置下行电平分别为:0 dBmV 、-15 dBmV,重复以上测试。
三、测试设备和被测设备描述:
3.1 被测设备描述
机顶盒内置 CM、独立 CM 型号、硬件版本、软件版本 3.2 测试仪器设备和软件
CMTS、SFU、网络分析仪、频谱仪、衰减器、电脑
四、 DOCSIS2.0 参数
4.1.Downstream (Receiver)
DOCSIS
参数
参数值
中心频率 电平范围 调制方式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ABLE MODEM 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规范
(试行版)
一、目的:
本 规 范 规 定 了 九 州 电 子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符 合 DOCSIS2.0 标 准 的 CABLE MODEM(以下简称CM)主要性能要求、检验规则等。
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符合DOCSIS2.0/1.1/1.0标准的有 线调制解调器,是产品设计、生产定型、检验的主要依据。
Euro-DOCSIS spec. 参数
参数值
频率 电平范围
5-65MHz TDMA:
调制方式 符号率
带宽
输入阻抗 输入反射损耗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8-114 dBuV (32QAM、64QAM) 68-115 dBuV (8QAM、16QAM) 68-118 dBuV (QPSK) S-CDMA: 68-113 dBuV (QPSK、8QAM、16QAM 、 32QAM、64QAM、128QAM) QPSK、8QAM、16QAM 、32QAM、64QAM、128QAM TDMA: 160K、320K、640K、1280K、2560K、5120K sym/sec S-CDMA: 1280K、2560K、5120K sym/sec TDMA: 200、400、800、1600、3200、6400 KHz S-CDMA: 1600、3200、6400 KHz 75 ohm ≥6 dB
0
+/-2 dB
f、设置串口命令为:us_transmit qpsk 1.28 6.6 58.0 tdma,使 CM 上行持续发 送信号。用频谱仪测试信号的频谱和谐波,填写下表。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40.4
58
52
46
40
34
28
22
16
10
8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0
+/-2 dB
参数
参数值
频率 电平范围
调制方式 符号率
带宽
输入阻抗 (32QAM、64QAM) 68-115 dBuV (8QAM、16QAM) 68-118 dBuV (QPSK) S-CDMA: 68-113 dBuV (QPSK、8QAM、16QAM 、 32QAM、64QAM、128QAM) QPSK、8QAM、16QAM 、32QAM、64QAM、128Q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