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除法的估算讲解

合集下载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总结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总结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总结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常常会遇到需要估算的题目。

估算除法题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快速计算结果,并且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除法估算的诀窍总结。

1. 调整被除数和除数:当除数和被除数较大时,可以将它们调整为更容易计算的数字。

例如,如果要计算36除以9,可以将36调整为40,将9调整为10。

这样的计算更容易进行,然后再调整答案。

2. 估算商的大小:对于一些简单的除法问题,可以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关系来大致估算商的大小。

例如,如果被除数为63,除数为7,学生可以快速估算出商约为9左右。

3. 估算余数:当学生需要估算余数时,可以使用上一步计算出的估算商和除数的乘积,然后用被除数减去这个乘积来估算余数的大小。

4. 使用近似数:当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近似数时,可以用近似数进行估算。

例如,如果被除数是68,除数是8,学生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都近似为70和10,然后进行计算。

5. 使用可整除性规则:学生可以利用可整除性规则来判断某个数是否能整除另一个数。

例如,除数是2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个位数是0、
2、4、6、8中的任何一个。

这样的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判断是否能整除。

以上是一些三年级除法估算的诀窍总结。

通过这些技巧,学生可以更快地估算除法题目的答案,并且检查答案的合理性。

同时,这些技巧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快速计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略)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二、新授: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

三年级除法估算题诀窍

在三年级学习除法时,估算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三年级除法估算的技巧和诀窍:
⚫使用近似的数字:将被除数和除数都改为最接近的整十数、百数或千数。

例如,如果要计算48除以6,可以将48估算为50,将6估算为10。

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计算出近似答案。

⚫使用倍数:找到除数的倍数或接近的倍数,使得计算更简单。

例如,如果要计算72除以9,学生可以看到9的倍数是18、27、36,因此他们可以估算答案接近8。

⚫基于乘法:鼓励学生使用乘法与除法的关系来估算答案。

例如,如果要计算63除以7,学生可以想象7乘以多少等于63。

他们可能会迅速想到7乘以9等于63,因此可以估算答案接近9。

⚫分析数字特征:观察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找到数字特征来估算答案。

例如,如果要计算48除以3,学生可以看到48是3的倍数(48 = 3 × 16),因此答案应该是接近16。

⚫使用上下取整:将被除数和除数都上取整或下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

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得到一个近似的答案。

例如,如果要计
算47除以8,学生可以将47上取整为48,将8下取整为5,然后计算48除以5,得到一个近似答案。

请记住,估算的目的是得到一个接近的答案,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节省时间。

在学生熟练掌握除法基本概念和技巧之后,可以逐渐引导他们进行精确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人教版 (共18张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人教版 (共18张PPT)
数学
人教˙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
笔算除法
第七课时 除法估算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1.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 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
求谁每能天给的大住家宿解费释大一约下 是“多大少约钱”,的应意该思怎?样 理解呢?
探究新知
方案二 :
267元接近270元 267÷3≈ 90(元)
270
为什么要把267元估成270元呢?
因为267元接近270元, 用三九二十七的口诀就可以得到结果, 算起来很简单。
探究新知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267<270,估值比原值多, 所以估算除的结果90元也会比实际结果多, 因此每天的住宿费比90少。
255÷4≈60 (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60个。巩固拓展Fra bibliotek巩固拓展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128÷6≈20 (个) 答: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20个。
课堂小结
除法估算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出合适的 估算方法。
谢谢观看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人必须要在耐心,特别 是要有信心。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良好的习 惯是成功的保证。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任何成就都是 刻苦劳动的结果。勤奋加智慧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天才就 是一份灵感加九十九汗水。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 是自满。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一帆风顺,并不等于行驶的是一条平坦的航线。学问多深也别满 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 志读尽人间书。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顽强的毅力可 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更长久的努力。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 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为人可以不伟大,但 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有热爱生命,善于动脑的 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 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 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气和 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有了困难要寻找对策,这 样才能迎刃而解。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 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有的人不管年纪多大,却永远年轻;有的人 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己位有多卑,却永远惦念着祖国母亲!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 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 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须先脚踏现实;如果你 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盈,落脚点却是亏。要改 造世界,得先改造自己;要成就事业,得先劳苦自身;要胜利登顶,得先奋力攀登生活加减法:知识要递增,烦恼要递减;友情要递增,怨恨要递减;善心要递增,灰心要递减;自信要递增, 失信要递减;肚量要递增,妒量要递减。脚步要递增,烟酒要递减。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老化,那么你就得快点学 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 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 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遇的把握;我们缺欠的不是财富, 而是创造财富的本领;我们缺乏的不是知识,而是学而不厌的态度;我们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人生需要一点冒险精神,否则就抢占不了“高地”;人生需要一点风险意识, 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梦虽虚幻,却是自己的梦想;位虽低微,却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除法估算-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估算的意义,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除法估算的意义2. 除法估算的方法3. 除法估算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2. 教学难点:除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品可以平均分给几个小朋友吗?”引出除法估算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除法估算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除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分食物等。

(2)除法估算的方法①四舍五入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进行除法运算。

②倍数法:将除数调整为最接近的整数倍,再进行除法运算。

③交叉相乘法:将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乘以相同的倍数,使计算更简便。

(3)除法估算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如:32个苹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几个苹果?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除法估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除法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练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计算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除法估算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除法估算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除法估算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除法估算
267÷3≈100(千米)267÷3≈ 90(千米)
300
270
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 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 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 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小组讨论: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多,还是比90千 米少?比80千米呢?
肯定比90千米少。因为如果是90千米,3小时一 共骑行270千米,现在3小时一共骑行267千米, 比270千米少,所以每小时就比90千米少了。
王伯伯一共摘了245个桃子,装在4个同样的筐里。 估计一下平均每筐大约装几十个桃子。
不能把245看成250,因为 问题中问的是“几十个”。
245≈240 245÷4≈60(个) 答:平均每筐大约装六十个桃子。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 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元钱?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你的思路是什
267÷3≈ 90(千米)
么?说一说。 267÷3≈100(千米)267÷3≈90(千米)
300
270
更接近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90千米。
小组讨论:为什么把267估算成270, 如果估算成260呢?240呢?行不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回顾与反思 想一想:两种解答都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388≈400 388÷4≈100(元) 答:每套演出服大约100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估计一下每件衣服大约多少钱。
148≈150 148÷3≈50(元)
答:每件衣服大约50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某超市运进饮料205箱,3个星期全部卖完。平 均每个星期大约卖多少箱饮料?
205≈210 205÷3≈ 70(箱) 答:平均每个星期大约卖70箱饮料。

除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除法的估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除法的估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估算方法。

2. 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除法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引出除法估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法估算的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倍数法等,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操练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法估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并汇报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除法的估算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除法估算进行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操练、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除法估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1. 42 ÷ 6 = ?2. 48 ÷ 8 = ?3. 63 ÷ 9 = ?4. 72 ÷ 12 = ?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并引导他们发现这些题目中的除数和被除数都是整数,而且除数和被除数的数量关系较为简单。

接着,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只想要一个大概的答案,不要求非常精确,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估算出这些题目的答案吗?”从而引出除法估算的概念。

三年级数学下册 除法的估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  除法的估算

第2课时除法的估算(第二周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第1、2题,练习三第3、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法设计】:讲解举例【学法设计】:讨论实践【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6 240÷8 320÷4 420÷7450÷9 630÷7 360÷6 400÷5120÷3 160÷4 280÷4 540÷9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182÷4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124≈120 124=120+4120÷3=40(或3×40=120) 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运1箱,每人大约运41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①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②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约”是什么意思?大概、差不多
求大约多少钱用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
不用
联合小学 王浩
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 住的天数 267 ÷ 3 ≈
267 ÷ 3 ≈
第一种:
第二种:
267÷3≈ 90
267÷3≈ 100
267≈270 270÷3=90
267≈300 300÷3=100
两种方法都正确,都接近准确值。只 不过270比300更接近267,因此第一种估 算方法更精确。
估算
78 ÷ 4 ≈ ( 20 ) 470 ÷ 8 ≈ ( 60 ) 178 ÷ 6 ≈( 30 ) 83 ÷ 9 ≈ ( 9 ) 360÷ 5 ≈ ( 70 ) 410 ÷ 7 ≈ ( 60 )
做一做
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可以把260 看作240。
也可以 把260看 作280。
240 ÷ 4 = 60(个) 280 ÷ 4 = 70(个)
复习
1.口算:
60÷6= 10 240÷8= 30 450÷9= 50 630÷7 = 90
120÷3= ÷6 = 60 280÷4 = 70
复习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50
193 ≈190
87 ≈90
93 ≈90
我知道了: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是267元 要解决: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 因为把267元估成270元,估值比原值 多,所以估算出的结果90元也会比实 际结果多,因此每天的住宿费比90少。
每天的住宿费比80元多还是比80元少?
因为80×3=240(元),240元<267元, 所以每天的住宿费比80多。
方法归纳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 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几 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 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